第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行者寒寒
    皇帝最是憋屈,不但不能露出厌恶的表情,还得不厌其烦的听‘老忠臣’把话讲完,然后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的苦口婆心的让大臣们同意自己的意见,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皇极殿内崇祯大帝端坐于宝座之上,下头一众大臣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皇上,臣以为于那青皮赏赐过甚,请皇上收回成命,另行赏赐!”吏部右侍郎李建泰上前一步跪倒启奏。


    李建泰的反对自然是魏藻德指使的,虽然对刘鸿渐能单枪匹马击杀李自成颇感意外,但先入为主的理念,让他认定这青皮以后肯定是与孟兆祥那帮子主战派一伙的。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必是要敲打一番的,以他对崇祯的了解,以及崇祯对他的宠信,想来是手到拈来的,想到此,魏藻德的嘴角不由得扬了起来。


    “哦?是吗?李爱卿认为哪里赏赐过重了?”崇祯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脸部还硬生生的挤出了一丝奇异的笑。


    “皇上,那青皮……”


    “谁告诉你他是青皮了?”还没待李建泰说完,崇祯就阴着脸打断了他。


    “皇上,微臣也以为对刘鸿渐赏赐过甚,据城楼上的官兵说,当时火铳是从城墙断裂处打出的,距离贼首至少有二十丈,已经超出我大明火铳的杀伤距离,况且当时天色漆黑,没人能证明打死贼首的是不是此人,故微臣以为……”


    魏藻德低着头表达完自己意见,心中有些诧异,以往崇祯即使与他意见相左,也从不会打断他说话,至少也得等他说完,然后再客客气气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可今天皇上这是怎么了,怎么说起话来阴阳怪气的,让他都有些捉摸不透了。


    “皇上,微臣也同意魏大人的说法。”礼部左侍郎张琦一向以魏藻德马首是瞻,赶忙应和道。


    整个文官集团早已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这个集团所形成的力量,足以让身为皇帝的崇祯三思而行,它就像一只巨大的蚊子,附着在大明的统治中枢上,吸干了大明王朝最后一滴新鲜血液。


    但是,这次的崇祯并没有妥协!


    “哦?还有谁认为朕赏赐过甚的,站出来!”崇祯目光左右审视了一遍众大臣。


    底下大臣左看看右看看,有的觉察出崇祯语气有些不对劲,都默不作声,当然也有几个魏藻德的忠实党羽站出来声援魏藻德,崇祯冷眼看着底下躁动的大臣。


    “魏爱卿如何能证明匪军贼首不是刘鸿渐所杀?”崇祯道。


    “这……”魏藻德被崇祯的言辞噎的说不出话来,是啊,你让人家证明贼首是刘鸿渐杀的,人家让你证明贼首不是刘鸿渐杀的,这貌似也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此题无解呀!


    不对,皇上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何言辞如此不善?莫非?一瞬间无数心思在魏藻德心中掠过,片刻冷汗便从魏藻德额头冒出。


    “哼!昨晚贼军攻城时,你们都在做什么?为何不听召入朝?”崇祯终于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右手一巴掌拍在龙椅上,啪啪作响。


    “朕非亡国之君,汝等却皆为亡国之臣!”见平日里咋咋呼呼说个不停的大臣都不言语,崇祯怒道。


    他生气、他愤怒,生气这些拿着朝廷俸禄的大臣于危难之际龟缩着不敢上朝,愤怒于他们轻描淡写的把一个有功之人说的一无是处,也愤怒于他竟然一直坚信这些大臣在兢兢业业的为他、为大明鞠躬尽瘁。


    直到昨晚,炮声隆隆中,只有他自己独守在这空旷的大殿时,所有的梦,都醒了,待他再看到这些衣冠楚楚的大臣时,仿佛个个都是秦桧,个个都是小人。


    正当跪在朝堂上的众人不知所措时,边上有小太监小声对崇祯说了句什么,崇祯的脸色有些缓和。


    随后太监鼓着腮帮高呼:


    “宣刘鸿渐进殿!”


    刘鸿渐一路上腿都走的酸了,才终于走到这劳什子皇极殿,正想抱怨两句,忽觉周围气氛有些不对头。


    眼见有些大臣对他怒目而视,甚至之前老爹交代过的孟大人也拿眼睛瞪他,让他颇觉有些莫名其妙,挠了挠头猛的想起大概是要给崇祯大帝行礼了。


    “草民叩见皇上!”唉,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除了跪过天跪过地之外,连自己父母都没跪过,现在却要跪一个陌生人,MMP,刘鸿渐暗骂道,封建礼教压死人。


    “平身!”崇祯大帝平淡的道。


    “你应该自称为臣才是,你以一人之力为我大明铲除为害十余载的贼军首领,实是大功一件。”顿了一下崇祯说道。


    “朕本想封你安国伯,可他们认为朕赏赐过甚,甚至以为贼首根本就不是你杀死的,你以为如何?”崇祯虽十分欣赏刘鸿渐,但见他愣头青般两只眼睛四处扫视,便想试试这刘鸿渐的斤两。


    “禀皇上,草民也觉得赏的不对!”刘鸿渐爬起来拍了拍膝盖,但殿内似乎异常干净,并未有丝毫尘土沾染。


    “嗯?”崇祯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小子怕不是吓傻了吧。


    底下刚才反驳的大臣,包括魏藻德在内,心中乐了,这个小子貌似脑子有问题。


    “禀皇上,那李自成确实是草民杀掉的,但草民也确实也不是当官的料,草民连论语都不会被,还懒,懒得呀草民自己都想抽自己嘴巴子。


    草民胸无大志,除了会点打打杀杀的小伎俩外,一无是处,草民家里穷,穷的连萝卜都没得吃,只想皇上能赏赐点银子,好给家里年老的爹买顿肉吃。”偷偷看了一眼崇祯,见崇祯只是冷着脸并没有发作的迹象,便接着说道。


    这年头,首都都快被土匪打下来了,当官能有啥前途?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早就看出来了,周围的这群官员没一个拿正眼瞧他的,与其呆在这等死还被奚落,倒不如从长计议。


    北方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太平,嗯,等拿到了钱,就带着漂亮媳妇儿一起去南方,买块地,买个宅子,再雇佣些家丁,凭着自己戒指里的宝贝AKM,还不是横着走?


    听说秦淮河美女如云,就是不知道陈圆圆在哪儿,有没有机会认识一下,嗯,不错不错,刘鸿渐臆想着竟噗嗤笑出声来。


    “大胆!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还不快跪下谢罪!”崇祯还没发作,举荐他的孟兆祥便坐不住了。


    他从未意料到,杀死李自成的会是这么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二愣子,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本来他并不想冒头,但现在看来不敲打一下不行了,场面要控制不住了,作为举荐人他是会受牵连的。


    “孟叔父,小侄多谢孟叔父在我刘家卑微之际还能伸出援手,让我刘家还能有机会为国报恩。”刘鸿渐弯腰给孟兆祥行了个晚辈礼。


    “但是……小侄生来淡泊名利,对官场仕途毫无兴趣,还是希望皇上能兑现诺言,小的只要钱就行!”说完还傻呵呵的给崇祯鞠了一躬。


    第9章


    接着忽悠


    淡泊名利?对仕途毫无兴趣?骗鬼去吧!底下同样跪着的以魏藻德为首的众大臣心中诽谤着。


    “竖子!据闻当时火铳响处距离匪首至少二十丈,超出我大明火铳的击杀距离,朕很好奇你是如何在如此远距离杀死匪首?”


    崇祯对刘鸿渐所说之事并未做答复也没发火,只是平淡的问出心中的疑惑,他在这大位上呆了十多年,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


    “哈,原来皇上疑惑这个,咱大明的火铳嘛,二十丈的距离准头自然是不行的!只不过……”刘鸿渐大致估摸了一下,二十丈约为现代时的60多米。


    “只不过我的火铳是经过改良的,二十丈自然不在话下!”


    刘鸿渐语出惊人却毫不自知,明代火器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一直以来也是各种问题困扰着火器的发展,射程和精准度就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经过改良能大大增加火铳的杀伤距离,明军的整体战力将会大大加强,再次面对农民军和后金军时,胜算也会大些,这对大明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哦?敢问你的火铳能打多远?”魏藻德曾任过兵部尚书,当然知道火铳的具体情况,不由得以为刘鸿渐是在吹牛。


    “嗯,让我算算!嗯……打个两三百丈应该不成问题吧”AKM最大杀伤距离是多远他还真不太清楚,但估摸着打1000米总还是可以的吧。


    “啥?”所有了解火铳的大臣一起向刘鸿渐行注目礼,二十丈到二三百丈,什么叫口出狂言,什么叫大言不惭,在众大臣眼里,刘鸿渐的脑袋上就顶着这四个大字。


    有的文官不懂火铳,便拉着身边眼熟的武官同志问东问西,也有的本来就知道内情的,对身边不明白的得意的讲解着,朝堂上的窃窃私语突然变成了菜市场似的,最后当所有官员都知道火铳不可能打那么远时,菜市场一下子又变成了闹市。


    “皇上,此人胡言乱语,我朝的火铳不可能打那么远!”


    “是啊皇上,我看这小子分明就是想借机榨取钱财,皇上应治他个欺君之罪!”


    “禀告皇上,我听说这小子前几日刚被雷劈过,是个不祥之人,定会给我大明带来灾祸!皇上不可不防呀!”


    眼见着群臣激愤,猫在后面的言官王荐仁跳了出来,为了向魏藻德表明立场,赶忙把自己以为的杀手锏捧了出来。


    他家就住刘鸿渐家斜对门,话说那天晚上王荐仁正好在茅厕蹲坑,一记惊雷吓的王大人差点掉茅坑里。


    想着好好的天气怎么还打起了雷,赶忙提起裤子出门,就看到刘鸿渐躺在地上,身上还冒着烟。


    王荐仁喊完,朝堂立马就安静了,被雷劈虽说不上闻所未闻,但被雷劈了还没事就真的是前无古人了,所有大臣又集体向刘鸿渐行了注目礼,似乎在看怪物一样。


    崇祯本来是挺看重刘鸿渐的,甚至大部分大臣都反对,他也没怎么在意,他本来就是这么个人,自己认准的人认定的事儿很少有人能撼动。


    说句好听的就是执着,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根筋,袁崇焕的任用就是如此,他认为行,不行也行,他认为不行,行也不行。


    但是崇祯大帝又是个很迷信的人,听到刘鸿渐曾被雷劈过,又不由得有些犹豫了,于是向刘鸿渐递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回皇上,小的前几日确实被雷劈过,至于为啥没事,我想应该是因为一个老人!”刘鸿渐想起那天把他踹进明朝这个漩涡的老头,开始了对他后代的忽悠。


    “那日惊雷从天而降,小的正不知所措,忽见天空中一长相奇特的老人挥动手指,一道金光就照在我身上,接下来发生的事小的就不清楚了……”


    “你胡扯!哪有什么金光!回皇上,那日臣并未看到什么老头,也没看到什么金光!他分明是骗子。”王荐仁赶忙出来反驳。


    “哼!此是天机,荐仁是看不到的!”


    一句话把王荐仁气的七窍生烟,竟你……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实是从未见过如此无礼之人。


    “陛下,那位老人长得实在是……实在是太奇特了,所以小的印象十分深刻!”刘鸿渐见崇祯沉默不语,接着说道。


    “那位老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相貌堂堂,最让草民惊讶的是,这位老人脸上长着几个麻子,竟是七星连珠,背后还隐有霞光,仙风鹤骨,一举一动都兼具王者风范,在小的晕倒之前,还对我说了一句话呢!”


    第一次忽悠就用在了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崇祯大帝身上,刘鸿渐面色潮红,有点小激动。


    “那人可是下巴右边有颗黑痣?”还没等大臣们开始新一轮的围攻,崇祯先坐不住了,竟激动的站了起来,不由得他不激动,刘鸿渐描述的老人分明就是大明帝国的缔造者——开国大帝朱元璋呀。


    大明历代皇帝的画像在翰林院等地都有留存,但这些留存在外的画像上,皇帝自然都是慈眉善目,温文尔雅,面容白净,一副贤君明主的模样。


    只有身为直系的皇室才有资格见到朱重八大帝的真容,那可不就是刘鸿渐所描述的那样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