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行者寒寒
    虽然说不上慈眉善目,但也不至于见不得人,唯一的不美之处便是脸上的八颗痣,尤其是左下吧的那颗最显眼,七颗痣七星连珠指向下巴,世上想再找个长相如此奇葩的人还真不太好找。


    “是呀是呀,皇上莫非也见过?”刘鸿渐故作惊讶。


    “那位老人对你说了什么?”崇祯上前一步,手有些颤抖。


    “那日里被雷劈的瞬间好像听到老头在念叨着什么,边说还边摇头,叫我想想……”假装思索了一下,刘鸿渐挠了挠头,开始讲两百多年前一个老头忽悠另一个老头的故事。


    “哦对了!好像说什么‘流寇荼毒,奸佞横行,兴于东南,没于西北,因果轮回,诚不欺我。’小的读的书少,也不懂啥意思!”刘鸿渐故作认真的道。


    “流寇荼毒,奸佞横行,兴于东南,没于西北……是了,那必是高祖无疑了,他可是对我失望了吗?”崇祯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念叨了一遍。


    第10章


    赌约


    话说公元1368年,朱重八同志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南京城建好以后朱元璋有一次跑到街上去微服私访,期间在街头遇上一大仙儿。


    这大仙生意还挺好,很多人围着他让他测字算卦什么的,看上去这大仙儿还挺灵的一样。


    朱重八同志琢磨着自己要不也找大仙儿算一算大明的国运?想到这里,朱重八也走了上去。


    朱重八:“大仙,你帮我测一个字吧。”


    大仙:“什么字?”


    朱重八:“明。”


    大仙:“测什么?”


    朱重八:“运数。”


    大仙儿听了这话后,赶紧拉过朱重八,悄声的对他说:“老哥,你是不是要测咱大明的国运呀!”


    “这话咱只告诉你啊!”眼见朱重八同志一副就是如此的样子,大仙儿捋了捋胡须,故作高深的道。


    朱重八:“好的,大仙你说来听听。”


    大仙把嘴对着朱重八的耳朵,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大明兴于东南,最终必亡于西北!”


    朱重八听后很不高兴,但他还是忍住了怒气,付了测字的钱后,就掉头走了。——节选自《明太祖实录白话版》


    “贤侄,不可乱语,朝堂之上不可乱语呀!”孟兆祥见刘鸿渐越来越没边,不由得偷偷挪到刘鸿渐身后,小声的叮咛了几句,不料却被魏藻德听了个正好。


    “哈哈哈!我还道是个沽名钓誉之辈,没想到竟然还是个口出狂言之徒!如若真的有妖孽,也是你这遭雷劈之人吧,也不怕把牛皮吹破!启奏皇上,此人出言不逊,信口雌黄,臣请皇上治此人欺君之罪!”


    蹬鼻子上脸一向是魏藻德的拿手本事,他也是看到孟兆祥焦急的脸色,想着这么大的事如果连老孟都不知道,肯定是这小子瞎掰了。


    可令魏藻德始料未及的是,最不该相信的崇祯却是对此深信不疑的,原因很简单,正如朱重八的真实画像外人不知道一样,关于这个故事的记载,也并没有出现在翰林院的太祖实录上,而是专门被摘录在一本只有皇帝有资格看的秘籍之中。


    事实上,虽然朱重八觉得那大仙儿估计是在瞎扯淡,但鉴于预言的上半句勉强能说得通,一向谨慎的他还是觉得应该防着点,于是后来他把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


    特意挑出几个能打的,设立了九大塞王,专门负责镇守大明的西北边塞,以至于后来成祖朱棣削藩时也只是削掉了内地部分藩王的兵权,并没有轻易动九边的藩王。


    “我有没有吹牛你如何知道,不说别的,如果我的火铳真的能打300丈,敢问是不是也治你个欺君之罪?”


    听到又是这个姓魏的大叔在聒噪,刘鸿渐就不乐意了,想着我又没招惹你,为啥老跟我过不去,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你要折腾我,让我不爽,那我自然也不能让你舒服。


    “皇上,这姓魏的污蔑草民,草民觉得心中甚是委屈,草民希望皇上能给在下证明自己的机会!


    如若我的火铳不能打那么远,草民愿意承认自己在吹牛皮,并且把牛皮吃掉,然后听从皇上处置!”


    刘鸿渐虽然心中甚是鄙视魏藻德,但脸上还是装出一副受尽众臣欺辱的样子。


    崇祯没料到一个好好的朝会怎么会搞成这幅样子,现在的他感觉有点骑虎难下,如果不同意,就变得里外不是人,罢了罢了,随他们折腾去吧,反正他自己也想看看这小子是不是在说谎,若是世上真有如此厉害的火铳,也是大明之福。


    “准了!退朝!”崇祯心有些乱,依然是淡淡的道,说完便起身准备走人。


    “皇上,小的还没说完呢!”见崇祯说了俩字就打算跑路,刘鸿渐忙喊道。


    “竖子,你还有何话说!”崇祯大帝被刘鸿渐的半句话气的想发作,但仍是站住了身子。


    “草民先是被这位魏大人怀疑冒领赏赐,又是因为他的污蔑要背上这欺君的罪名,合着火铳如果打不了那么远,不仅草民所有的赏赐都没了,还要吃牛皮,而且还有掉脑袋的危险。”


    刘鸿渐略微停顿了一下,顺便酝酿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


    “但如若草民证明了自己所说都属实,草民认为这位魏大人也应该受到同样的惩罚,不然咱大明的将士还有谁敢为我大明身先士卒,没有这些将士出生入死,某些人还能安稳的站在这里享受吗?”


    “草民为了击杀李自成冒了多大的危险,如今,心中属实比那黄连都苦,比那窦娥都冤啊皇上!”说完刘鸿渐满脸悲愤的跪了下来。


    要说刘鸿渐强词夺理吧,貌似人家说的是实话,在前线奋战杀敌的将士最痛恨的是什么,就是后方的官员轻描淡写的把他们浴血沙场的功劳抹杀。


    “皇上,末将也觉得这小子说的在理。”左都督文耀撩起狍子下跪道,身为武将他天生与这些天天之乎者也的文官不对付,虽然平时不招惹他,他也懒得搭理,但今天不一样,人家都欺负到头上了。


    “末将附议!”


    “末将也觉得这小子说的是真的!”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执拗着脖子也跪下说道。


    不一会武将序列呼啦啦跪了一地,与其说是他们相信刘鸿渐的火铳能打三百丈,还不如说是为了给武将争口气,百多年来,文臣一直压着武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挣下的功劳,被这些颤巍巍的老头们三言两语就化为乌有。


    如果他真的说的是实话,可火铳能打三百丈,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朝堂之上一下子陷入冷场,


    “哼!如果他的火铳真的能打那么远,微臣就革去这乌沙,告老还乡!”


    魏藻德站起身来,他为自己以首辅的身份却要与一个泼皮享受同等待遇感到羞愤,却又为自己能宽宏大量的接受挑衅感到伟大和自豪。


    但他的这种自我满足还没持续片刻,就被气的差点背过气来。


    “敢不敢来真格的?赌白银一万两!”眼见魏老头站起身来,还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刘鸿渐就浑身不爽。


    “你……”


    “……”


    第11章


    卷土重来


    正待刘鸿渐转身走出皇极门,装作回家拿火铳的空当,一个小黄门从外面一溜小跑冲了进来。


    “皇上,贼军又开始攻城了!”小黄门惊慌的没来得及行礼,一旁还未退下的礼部右侍郎张琦见这小黄门如此无力正想发作,但一听到小黄门禀告的消息,马上就低头不吭声了。


    崇祯刚走下台阶,听到消息一个趔趄,差点一屁股坐地上,幸亏身边的太监王二喜眼疾手快搀住了他。


    崇祯面色发白,被王二喜搀着回到了只属于他的宝座,半晌不言语,底下的众臣个个低头侍立,也不言语,朝堂上气氛格外凝重。


    终于崇祯撑不住了,扶着龙椅站了起来。


    “贼军围城不退,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颤抖不是来自于恐惧,而是肩头那千万斤的重担,即使上次围城时群臣的表现让他失望至极,即使他恨不得把这些大臣都拉到城头上守城,但是他不能,他也是从那一刻感觉深深的无力感,他需要帮助。


    可底下的大臣左看看、右看看,都默不作声。


    崇祯看向内阁首辅魏藻德,虽然现在他看着这些文臣很厌烦,但关键时刻,他这个真正的孤家寡人甚至找不到任何可以商量的人,也真的是悲哀。


    “魏爱卿可有对策?”


    此时一向口若悬河的魏藻德却支支吾吾,闭口不言,对于崇祯的垂青甚至不敢表现出一丝得意。


    因为他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除了耍耍嘴皮子游刃有余外,对于军事上一无建树,更何况是北京城已经被打了好几天,守备不足,如若乱说说错话,第一个背锅的就是他。


    “魏爱卿但说无妨,只要你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崇祯步下台阶,走到魏藻德身边以示对他的信任。


    魏藻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但仍然是一声不吭。


    “无能!朕要你何用!”崇祯气疯了,一脚踢翻了龙椅旁边的器皿,崇祯有理由愤怒,他曾经那么信任他的内阁首辅,在大明危难之际执意让他魏藻德做内阁首辅,给他荣誉、权力。


    可是半年过去,他这内阁首辅不仅一无建白,唯一干的事就是倡议百官捐助,大臣们个个哭穷,忙了半年却只募到十几万两,还不够关宁军一个月的消耗。


    如今贼军围城,用到你了,你撅着个屁股有什么鸟用?难道能当大炮使?


    “皇上!”


    贼军围城,本就是千钧一发,君臣僵持了许久,满朝大臣竟然没人能提出个建设性的意见。


    崇祯大帝也是毫无头绪的在殿内急躁的走动着,刘鸿渐有些为崇祯大帝感到悲哀,终于是从殿门口走过来,开口道。


    “是你?爱卿可有破敌良策?”崇祯见终于有人肯站出来说话,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有些喜出望外。


    回过头来见是刘鸿渐,不由得又有些失望,毕竟一个连字都认不全的草民又能帮上什么忙呢?可想起之前刘鸿渐给他的惊喜,他还是耐下性子询问了一声。


    刘鸿渐见崇祯大帝面色郑重而殷切,弯腰拱手给崇祯行了一个晚辈礼,身旁的礼部尚书陈演皱着眉头又想发作,在他看来刘鸿渐奏事不下跪,已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