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3个月前 作者: 倒霉的疯子
自从杨锋和姚朗离开老刀把子以后两个人一直处于半流浪的状态,虽说曾经和**他们见过一次面,可是在杨锋和姚朗的心里是总感觉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是流浪久了的话就渴望见到一些熟悉的人。
说实话,杨锋的心里对齐英还是感觉比较亲近的,所以这一见面,几个人的话就说个没完没了。
齐英和董振邦这一次是奉命去北平的,至于这边为什么要调他们齐英和董振邦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隐约知道这一次来到北平十有**就回不去东北抗日前线了,两个人对此心里也是颇有微词。
火车毕竟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几个人虽然压低了声音小声聊着,可是还是时不时的会吵醒周围的旅客。火车到站的时候,杨锋和齐英几个人都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几个人在车站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了下来。
褚快手和齐英董振邦他们没有什么好聊的,自顾自的睡了,杨锋和姚朗却张罗了几个菜弄了几瓶酒一头钻进了齐英他们的房间,四个人边吃边聊起来。
董振邦一边把一颗兰花豆放在嘴里咯吱咯吱的嚼着一边说道:“眼下那边的情形还不错,我们来以前有好几个县已经都被我们给打下来了,看这架势,小鬼子怕是在东北待不了多长时间了!”
姚朗一拍桌子:“早该这么干了!要不是少帅不让打,小日本能进得了奉天城!”
齐英摇摇头:“老四,你别这么说少帅,我听上边说过,说不让打其实是南京政府的意思,少帅不过是没有别的办法,他不得不执行罢了!”
姚朗还要说什么,忽然意识到面前的齐英和董振邦都是东北军出身,他赶紧打了一个哈哈:“管他呢!反正小日本子就那么点儿兵,早早晚晚都得让咱们给收拾了,到时候,二位老兄可得好好请我们哥俩喝一场!”说着,姚朗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齐英和董振邦也端起酒杯把酒干了。
杨锋刚要说点什么,姚朗身上忽然叮叮咚咚的响起了音乐声,姚朗赶紧从怀里掏出那块金表:“这个老褚,怎么给我定了点?”说着,按下一个开关,金表里面的音乐就停止了。
“我说老四兄弟,现在几点了?”董振邦把手伸到姚朗面前,“拿来我看看咋样?”“嗯,四个点,四点了!”姚朗可舍不得给别人看这块表,一边说着一边把金表收了起来。
杨锋把手一伸:“老四,别那么小气,不就是一块表么,给董老兄看看,又看不坏!”
杨锋这一开口,姚朗不好再说什么,乖乖把金表递给了董振邦。
董振邦虽说没见过多少金表,但好歹也是东北军的一个连长,自己也有那么一块两块的表,可接过姚朗的这块表董振邦还是有些羡慕不已:“啧啧,真是好表,怕是要值不少呢?”
齐英也看了看这块金表,转过脸又看了看杨锋和姚朗:“看不出来,你们哥俩可是发了大财了!”
杨锋笑了笑:“齐哥,你可别笑话我们哥俩了,我们哥俩现在就好比没有坟茔的鬼,到哪儿都得飘着!”
“怎么?”齐英有些奇怪,可是有些话当着董振邦又不能多问。
姚朗苦笑了一下:“齐哥,别提了,咱们喝酒,还是老话说得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吧!”说着,姚朗自顾自的又干了一杯。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齐英顺口说着,一只手也拿起了酒杯,不过他的眼睛却看着杨锋,“罗隐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于是作了这首《自遣》。这首诗写出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可从老四兄弟嘴里说出来,我怎么觉得有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呢?”
杨锋没有接齐英的话题说下去,一来是肚子的墨水没有齐英的多,二来杨锋也不愿意跟齐英他们交实底,所以岔开了话头:“齐哥,老四就这样,好显摆,咱们别搭理他,来,喝酒!”说着,把手里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齐英的酒杯,“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从没和齐哥这么喝过酒,来,今儿咱们喝个痛快!”
齐英看着杨锋把酒一饮而尽,觉得自己不能不喝,只好勉强又干了杯中酒。
四个人又说了些杂七杂八的话题,两瓶酒很快就喝光了。
董振邦多少已经有些酒意:“今儿是一号,也是八月初一,再过些日子就是八月十五了,再过几天可就又是九一八国耻日啦!一年了,这一整年还没有把小鬼子赶出咱们东北老家,齐哥,我这心里总觉得不好受!眼下关外弟兄们打得正热闹,上边把咱们哥俩却调进这北平城,这算怎么回事吗?”
齐英点了点头:“是啊!有时候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可是董老弟,咱们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姚朗插了一句话:“我说齐哥,兄弟可不是扫你们二位的兴,就凭眼下你们那些什么义勇军救国军,啥时候能打跑小日本呀!少帅他不是和日本人有杀父之仇么,他怎么不把手底下那十几万东北军拉到关外去呢?我听说日本关东军也就两三万人吧,三个换他一个还能剩不少人呐!”
董振邦听姚朗这么一说一拍桌子:“好!老四兄弟说得好!我就奇了怪了,少帅今天说抗日明天也说抗日,这抗来抗去,咱们东北军几十万人马都抗到关里来了,这算怎么回事吗?”
齐英瞪了董振邦一眼:“董老弟,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不是咱们少帅不抗日,是政府有命令!”
董振邦点点头,没有再说话。[..info超多好看小说]
姚朗撇了撇嘴:“我看这国民政府也够怂的,小鬼子都占了咱东北那么大块地方,政府连个屁也不敢放?”
齐英有些不高兴:“老四,你可别这么说,政府有政府的想法,我听说政府已经把小日本告到国联去了,国联还派了一个调查团,团长是一个叫什么李顿的西洋人,专门到东北去考察这事儿呢!”
杨锋哼了一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像小日本这帮兔崽子,你得来横的,比他还横,比他还狠,比他还凶,那样他才能怕你!”
齐英摇摇头:“横?不对呀,老二,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咱们中国人是最讲道理的,我估计着,政府可能是想先礼后兵,后发制人!”
杨锋看着齐英:“齐哥,什么样的道理一年下来还讲不通呀,我琢磨着,这政府是不是不打算要东北这块地方,要不然他们怎么总说抗日抗日,可就是不出兵呢?”
齐英有些起急:“老二,你瞎说什么呢?政府会不要东北这块地方?”
姚朗点点头:“齐哥,我看二哥说的有那么点儿道理!我听倪叔和瘸叔他们说过,说民国十三年的时候,有个叫什么乔巴山的老小子宣布外****,当时的政府知道以后却没有什么动静,听说现在国民党的南京中央政府也一直不承认,可是也没见政府出一兵一卒啊,他们能不要外蒙,当然也就能不要东北啦!”
齐英犹豫了一下:“话也不能这么说,政府有政府的难处吧?”
姚朗又是一撇嘴:“齐哥,你说,咱们政府有啥难处啊?”
齐英这次没有反驳姚朗的话。尽管齐英嘴上这么说,可在齐英的心里,他对少帅和现在的南京政府并不是没有看法。不管怎么说,齐英这个堂堂正正的东北军军官现在不得不沦落到与土匪胡子为伍去抗日已经让齐英颇有微词,如果少帅和政府真的放弃了东北,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天色刚刚放亮,雷家的大门就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雷远这些日子心事重重,所以他睡得很晚,敲门声把他惊醒之后,雷远的第一反应就是掏枪在手。
过了一会儿,敲门声停了。
雷远长出了一口气,知道一定是自己人回来了,可是这么早回来一定是大事,他赶紧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雷丙几乎是喊着跑到了雷远的面前。
雷远瞪了他一眼:“大呼小叫的干什么?出了什么事值得让你这样?”
雷丙一脸喜色:“爹呀,是我兄弟,是老四回来了!”
雷远愣了一愣:“小三子,你说什么?”
雷丙大声说道:“是老四回来啦!”
雷丙的话音刚落,一个满身戎装的青年人出现在雷远的面前:“爹,不孝儿雷丁回家看望您老来啦!”
雷远心里一翻,一双眼睛忽然变得模糊起来,他差点站脚不住,幸亏雷丙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雷远。“真的是小四儿回来了?”
??????
雷丁已经有七年没有回家了。
雷丁是雷远送到西北军宋哲元部下去当兵的。
当时是民国十四年,冯玉祥手下西北军五虎将*之一的宋哲元刚刚担任热河都统,他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承德街头到处贴着“人不劳动,不配吃饭”等大标语,多年死气沉沉的承德街市为之面目一新。宋哲元还在承德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驳壳抢,可以说宋哲元是民国时期热河九任都统中最受欢迎的一个。雷远也觉得宋哲元的部队还可以,一方面为了拉拢和西北军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考虑让雷丁出人头地,所以雷远就把雷丁送进了西北军。没成想,好日子只过了一年,到了民国十五年,东北军的汤玉麟来接替宋哲元主政热河,虽说宋哲元部撤离承德时热河人民夹道相送,可是雷丁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头。民国十九年四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宋哲元任西北军第二方面军第四路总指挥。西北军一度势如破竹,但由于晋军作战不力,逐渐陷入困境。到了九月,一直坐山观虎斗的东北军统帅张学良通电拥蒋,随即挥师入关,占领华北,反蒋联军失败。梁冠英、焦文典、葛云龙、孙连仲等部相继投蒋;庞炳勋、孙殿英、刘春荣等部脱离西北军。西北军余部约六七万人在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童玉振、孙良诚、秦德纯、赵登禹、张维藩等人的带领下,退入山西,名噪一时的西北军就此分崩离析。民国二十年一月,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当时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任三十八师师长。同年六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少帅张学良给了二十九军五十万元的安置费以后把二十九军安置到了晋东南,但晋东南是阎锡山经营多年的地盘,二十九军从此就开始寄人篱下,军费无着,穷困潦倒,士兵们衣衫褴褛,形同乞丐。这雷丁也来过几次家信,信中虽说没有提及自己在军中种种苦楚,可是雷远一直就是放心不下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总盼望着雷丁能够回来看望自己。
这一次雷丁探家也算机缘巧合,原来在晋东南长时间的困顿使宋哲元极其渴望得到一块自己的地盘,所以他一直多方活动。今年八月,在张学良的大力推荐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宋哲元为察哈尔省主席。察哈尔省北接外蒙古,南邻山西、河北,东面是热河,西是绥远省,首府张家口,整个察哈尔省下辖仅有十六个县,是个地广人稀,偏僻闭塞的苦寒地区。宋哲元不管怎样总算给自己的二十九军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而且还增多了一个刘汝明的暂编第二师,他这个军长也算有模有样起来。雷丁因为这次扩编也当上了连副,他趁上任的这个机会绕了一个大弯子回家探亲来了。
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吃着早餐,雷远开始时还是心花怒放,可看着看着,雷远琢磨出点问题来了:“小四啊,你怎么还是这副吃相?怎么,在队伍上吃不饱饭?”
雷丁狠狠地咽下一大口肉:“那可不!现在的二十九军可不是当年驻扎在咱家地盘上的西北军啦!爹呀,不瞒您老人家说,眼下我们二十九军那是穷的叮当乱响,前些日子移防察哈尔省的时候都不得不夜间行军,就是因为又穷又破,怕被人看见当作土匪。这回儿子虽说当上了连副,估计那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我再不在家里吃点好的,到时候还不成了迎风倒*!”
----------
*西北军五虎将: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李鸣钟、刘郁芬,均为参加当年北京政变时的旅长。
*迎风倒:形容人的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