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3个月前 作者: 倒霉的疯子
白四爷轻轻抿了一口金银花茶,然后把茶杯又放回到了桌子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白四爷的嗜好就是喝茶,而且白四爷只喝金银花茶。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
传说当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中国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名医别录》记述了金银花茶还具有治疗“暑热身肿”之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采集该花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金银花茶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这两种金银花茶,前者以品赏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低,但可保持金银花的药效作用,不失其保健效果。白四爷熟悉药性,他当然以后者为自己的嗜好。
癞狐狸咽了一口唾沫:“白爷,前几天我打听到了一个消息,老刀把子里的二掌柜,就是那个绰号刀子的,他来天津了。具体他来天津卫干什么咱还不清楚,不过有件事让我觉得奇怪,他到了天津卫费尽气力是为了找一个人,好像那个人叫什么马五的。(..info)”
白四爷看了看癞狐狸:“说这个有啥用,老刀把子的事情是他们的事,用不着你这么费心劳神!”
癞狐狸连连摆手:“白爷,你听我把话说完,原本我也没在意,可后来他们竟然把这个马五关在了我的三元村,我表面上当做不知情,暗地里可就派了人出去扫听了一回,您老人家猜是嘛事?”
白四爷哼了一声:“估计好事不多!”
“那是那是!”癞狐狸连连点头,脸上却透出了神秘之色,“感情这事儿还不小呢!”
白四爷听到这里,心里忽然一动,但是他的脸上却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事大事小和你癞老七有啥关系,再说,就凭你,天津卫的事情还弄不明白,还想插手老刀把子的事儿?”
癞狐狸尴尬的笑了笑:“白爷,我是没那个本事,不过咱九狐帮是干啥的,不就是指着消息吃饭的吗,我琢磨着,这件事保不齐能值不少大洋,于是我就用那个顺风耳*和秃老八老妖妹子过了过话,结果他们一查,嗬,这事儿大了去了!”
白四爷拿起茶杯:“少在这儿藏着掖着,有话就说!”
癞狐狸偷眼看了看白四爷:“白爷,这事儿说起来您老人家可能都不信,热河滚地雷家要进一大宗土,这道上怕出什么岔子,不知怎么和老刀把子就挂上钩了,老刀把子就派了几个硬手保了这趟镖,不成想在雾灵山那边真就出了事,好像就跑了马五这么一个活口,这下老刀把子可不干了,这钱赔得起,可这面子丢不起呀!”
白四爷一边喝着茶一边瞥了癞狐狸一眼:“听你这话茬里你知道可不只是这些呀?”
癞狐狸满脸赔笑:“白爷,不瞒您老人家说,我知道的还真是不多,不过秃老八那小子知根知底,可那小子嘴太严,那是嘛也不说,怎么问都是滴水不漏,不过听秃老八那话茬这事儿起码能值上十条八条大黄鱼,他知道您老人家这阵子忙,也没让我说,说等事情办完了再给您老人家说一声!”
白四爷想了想:“也好,不过你得赶紧联系,这批货总在手里攥着也不是回事,再说,迈克尔那家伙也交了不少定钱,我总不能这么老拖着。”
癞狐狸加着一百二十个小心轻轻问道:“白爷,是是是,我一定尽力去办,不过我的事儿您老人家怎么看呐?”
白四爷的语气沉了一沉:“这件事儿先这么着,不过你癞老七还得继续查,花狐狸的事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当时你可是拍着胸脯给我打的保票,一天没有结果一天不能算完!”
癞狐狸有些愁眉苦脸:“白爷,我嘛也别说了,都怪自己嘴臭!”
白四爷看到癞狐狸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行了行了!不过你可得把那个马五给我看住了,我有用!”
??????
古哲撇了铃木哀一眼,自己又换了一个地方继续擦拭着手里的枪。.info[]
古哲不喜欢日本人,但是他也知道,要想恢复大清国单靠满族人是不行的,和日本人搭伙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铃木哀的眼睛里并没有古哲,他的眼睛现在只有他手里的刀。
如果铃木哀手里没有刀的话,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也不会把他认出来,长期生活在东北已经使铃木哀成了一个地道的东北人。可是铃木哀偏偏走到哪儿都要带着他自己的刀,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北辰一刀流的传人,是帝国优秀的武士。
日本江户时代的人们将配刀当作武士道与儒教结合的象征,只有高阶的武士才可配刀,而其他的武士或一般百姓是不能配刀的,所以在日本,武士刀其实是社会阶层分明的标志,任何武士无不以拥有好刀为毕生梦想,并希望将之慎重其事如武士爵位般世代传承给儿子、孙子。
日本刀是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用的是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分为边花、腹花、小暗斑、粗暗斑等名目。不过在中国人的嘴里很少有人称其为武士刀,人们常说的除了日本刀这个名字,更多的还是那些个自诩为武士的日本人听了以后绝对感到不舒服的名字,倭刀。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倭刀就是日本侵略军的象征,也是日军肆意屠杀中国平民的可耻武器!
话虽如此,与其说倭刀是一款优秀的实战武器,不如说它是一件精细的工艺品。一把优秀的倭刀刀身闪亮,弯曲的造型非常优美。刀锋极为锋利,而且刀身坚固,其独特的造型非常适合砍杀。其锐利的刀锋甚至可以用来剃须,但是使用者要小心自己的喉咙。倭刀品质的优越,是以巨大的人工作为代价的。制造一把传统倭刀,需要一个工匠和三到四个副手花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造成刀以后,还需要试验刀的硬度,方可以交付武士使用。日本人又采用了一种变态的试刀方法,就是用人体试刀。日本人往往把死人的尸体叠在一起来试刀,如果一刀能够砍断一层人体就叫做一胴,二层叫做二胴,一般三胴就是少之又少,至于四胴五胴那更是世所罕见,不过传说也有能够达到六胴、甚至七胴的宝刀。试刀完毕以后,一般工匠会在刀柄上加入注明达到的胴数。倭刀自身也有缺点,那是因为它要求很高的保养技术。倭刀在家中摆放的时候,一般都使用专业用于保藏的刀鞘,这种刀鞘称之为白鞘。白鞘是优质的朴木制造而成,刀鞘外面没有任何的打蜡和上漆,而是完全的白木外壳。这种做法是为了保证朴木的防潮和透气。此外,倭刀的刀刃不能沾染上等任何含水的物质,不能用手摸或者染上唾液,不然非常容易生锈,平时也需要经常擦拭和打粉上油,而这个铁粉和重质植物油是保养倭刀专用的产品,一般的石粉和普通的油,是决不能混用的!同时,由于倭刀采用的钢是低温钢,它的含炭量很高,也就非常容易氧化生锈,倭刀表面需要频繁的擦拭,每天往往需要擦拭数次,所以那些军官或武士必须要经常擦拭倭刀,这并不是炫耀他自己的刀好,而是不这样实在不行!
铃木哀擦拭完了手里的肋差*,开始再次擦拭起那把来之不易的三胴宝刀。铃木哀一边擦拭着刀一边轻声哼起了日本歌:“我要前去你也去,狭小日本无生计。隔海彼岸是中国,四亿民众期待我。我无父而又无母,无依无挂无惜别。情人眷恋别离苦,梦中相会可倾诉。告别故国少年华,征尘仆仆满伤疤。不愧丈夫男子汉,笑语声中胡须拂。长白山上晨风吹,挥剑仰望雁南归。北满原野望无际,茅舍渺茫不欲回。故乡离别十余载,屹立满洲大马贼。出没高原密林间,叱诧风云兵五千。今日吉林城郊外,马蹄声声几徘徊。明日急袭奉天府,长发迎风驰骋出。闪光雷电草上飞,五万猎物又归谁。飞奔疆场舞刀枪,壮龙洒血黑龙江。晴空高悬银白月,戈壁沙漠枕过夜。今日吉林城头外,骏马嘶鸣震天惊。明天突袭奉天府,荒原黄沙朔风疾。壮士洒血黑龙江,月映戈壁浴征衣。……”
铃木哀唱的动情,可在古哲的耳朵里听起来却是十分的刺耳。
古哲听不懂日语,可是这首歌他却听了无数回,为此古哲曾经特意请教过一些人,当他弄明白这首歌的时候,古哲气坏了。
这首歌的歌名叫做《马贼之歌》,是由一些梦想建立大东亚国家的日本青年在来到中国满洲(中国东北地区)的时候创作,作词人是宫岛郁芳,由鼓吹投身大陆的宫崎滔天演唱,此歌在中国满洲及日本国内的青年中极为流行,仅从歌词当中就可以看出日本梦想殖民中国、占领中国进而灭亡中国的野心。从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八日日本偷袭旅顺日俄战争爆发那一天起,先后有近万日本浪人唱着这首《马贼之歌》浩浩荡荡来到中国的土地上成为土匪,其中不乏女性,他们平日为匪,战时为日本关东军提供情报,甚至直接参战,他们在中国东北的活动给关东大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古哲心里很别扭,他转动了一下身子,尽量让自己的视线离铃木哀远一些。
内室的门终于开了,满脸喜色的中村和何九走了出来。
古哲收起枪,客气的站了起来:“钟先生!”
中村点了点头:“古老弟,事情安排的怎么样啦?”
古哲轻轻说道:“钟先生,照您的意思,我已经都安排好了!”
中村满意的一笑,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古哲的肩膀:“古老弟多费心了!”说着,中村看了看还在擦拭宝刀的铃木哀:“铃木君,你做好了准备没有?”
铃木哀的眼睛还停留在已经锃亮得刀身上:“钟先生,我随时听候您的吩咐!”
中村看了看何九:“何老弟,请你和铃木君仔细的说一下,免得铃木君到时候出什么差错!”
铃木哀“嚓”的收刀入鞘:“钟先生,您认为有这个必要吗?”
中村的脸忽然沉了下来:“铃木君,这一次你的对手非常厉害,可以说比你以前见过的任何一个都要厉害,而且你这一次的行动关系到我们这些人能不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计划,我不希望看到有任何的失误!”
----------
*顺风耳:电话,因为当时的电话并不普及,人们缺乏了解,故有此称。
*肋差:一种刃长五六十公分的刀,原为日本古代近身格斗短刀,后演变卫武士切腹用的锋利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