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望南京 下

3个月前 作者: 日月云中客
    ps:昨天几个耍的好的同学出去聚会去了,没给公告抱歉的很。(..info)


    第一一二章望南京下


    弘光元年,十月初一。


    大明的旗帜,汉武的大纛再次飘扬在了芜湖的城头,这座南京城的最后雄关要塞,最后的屏蔽之地,最终兵不血刃的光复在了秦弦武的手里。


    芜湖行辕之内,秦弦武与张琏、梁国武步行在曲廊幽回的日渐凋零宅院之内,踏着枯黄的树叶,映着一池碧水缓缓而来。


    秦弦武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园林秋景,一面心情颇好的问道说:“对了,池州方面怎么样了?”眼下局面虽然还有些艰难,然而如今秦弦武也算有了一些领袖气质,不至于时时刻刻操心劳力了,杞人忧天。


    张琏沉吟之后,理清了思路之后,回答道:“承大帅钧令,烈武营的五千兵已经是补齐了,预计在十月初七之前,移驻安庆。”


    顿了顿,又道:“至于剩下的一万多的降兵也裁汰了差不多三千多人,再过些时日,想必那边的栓选就差不多了,人员数目上,职司估计,能有七千的样子。”


    自金声桓与王体仁相继战陨,九江镇、安庐镇两镇的兵马也打的只剩下三千多人。而为了以示公心,铭记功勋,秦弦武便下令将两镇残兵合为一营,编入汉武军中,移驻安庆防备湖北的清军,再将他素来看好,颇有才干的金永柯委了总兵官。


    要知道,汉武军中,能起的上一个武字的号,那是绝大的恩荣,要知道就算是三大嫡系将领,所统帅的兵号,用的也不过是一个锐字!


    至于委任金永柯这位两镇之中颇有根基的年轻将才为总兵,一来是安抚两镇残部的人心,二来秦弦武对于金永柯也还是很欣赏的,外放镇守也算是历练一番,三来,整编之后的烈武营也仿照其他诸营,设立了四大司,无论情报、后勤、将官任命都收归了过来再加上提察司的渗透也不怕可成藩镇。


    “池州的补充兵员和九江的补充兵员大致还有几日能到?”秦弦武继续前行,一边说道。


    “池州恐怕还要十日。九江方面差不多七天。”张琏虽然并非大才之辈,然而这些方面的才干却不差,称得上一个干员了。


    点了点头,秦弦武停住脚步,看着片片秋叶落下,沉吟片刻,不急不缓的说道:“池州那面,再调拨两千兵给金永柯吧。我军安池大捷之后,清廷为了挽回东南败局,宽松财政,想来会同时在北线与西线给我压力的。”


    “嗯…再传我的话给金永柯,让他只要遮护住安庆长江一线便可,其余地界,还是能收缩兵力便收缩兵力,若是清军大举来犯,只要给我守护住安庆便行,另外告诉王忠良,新练的兵,送七成过来便可,剩下的兵,我许他一个虎锐营,务必要同金永柯把西线门户给我守好。”秦弦武沉吟之后,又补充说道。


    安池之战以后,东南局面上,清廷虽然明面还有十多万的绿营在浙东,这些兵马在清廷顺风顺水的时候,绿营将官自然是愿意效犬马之劳,然而随着局面的恶化,这些从来拥兵自重的将官们到底会怎样处世也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而随着清廷接受了北地的大包袱,秦弦武不用想都知道,北京方面是绝对不会坐视东南战局的失败的――一旦失败,清廷就必须面对财政崩溃,而财政崩溃,虽然不至于像崇祯皇帝一样殉国,然而这花花世界,他们却也是坐不下去了。


    清廷入关至今,从来都是精简受降兵马的,然而就算这样,如今的绿营兵马却仍然显得庞大,若非数十年来,满洲掠夺颇有积蓄,恐怕只需要半年,如此庞大的兵马开支,北地流民四起,税赋一分没有的以及盗贼横流的局面就足以让入关的清廷马上破产。


    因此调动兵马,反攻东南便是应有之意,而凭借现在清廷有限的机动兵马和能反攻的战略主力,除了北京的驻扎的五万多旗兵外,便只要屯驻在中原通要的湖北之上的四王八万雄兵,因此秦弦武加强西线的守备力量也是势在必行。


    “对了,后天时候的仪式准备的怎么样了?”秦弦武微微转身,向站在左侧的梁国武问道。


    “已经开始紧急准备了,想必时间是来的及的。”梁国武如此回答道。


    “那便这样吧,我许下的东西也好好发下去。这些阵战而亡的战士,不能亏待了,都是拯救我华夏一族气运的英雄呐。”秋叶散落,秦弦武如此感叹说道。


    “是。”


    十月初三,天空阴沉。


    芜湖城南,土台上下,兵锐蔽天,战士列阵,秋风萧瑟,旌旗烈烈。


    呼呼…


    土台之上,只有几面白幡与一面临时刻制而成,稍显简陋的石碑在孤零零的矗立着,而在土台之下,秦弦武与汉武军上下将官在亲标的簇拥之下,率领着九死一生的三营一万余铁血将士默默矗立。


    而他们所面对的,是一面上书华夏烈士的苍白石碑。


    从九江一路走来,征程三千里,战武宁,战安义,战南昌,战九江,战安池,用了无数华夏儿女的鲜血,耗尽了心力,出生入死的秦弦武终究在这东南挽回了大局,安池一战,更是彻底将满洲引以为东南主力的两红旗主力彻底打垮,更是将满洲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彻底打破!


    甚至还将清廷东南顶梁,明清一代名帅洪承畴束手俘虏!


    安池一战,战果是巨大的,两红旗仅仅被阵斩便高达三千具,斩首七百余,在失去马匹之后的两红旗,为汉武军一路从池州追杀到芜湖,收复千里失地,击杀击溃受降清军几乎无算,仅仅俘虏便高达四千真满洲兵!


    这就意味,两红旗一万多人的战兵编制,被打掉了七成,已经注定将回归历史,彻底成为一个符号了,而八旗也将变作六旗,至于对满洲朝局有何等的影响,那更是不可预料。


    要知道,此时福临母子、多尔衮、豪格、济尔哈郎种种人物,此时正是勾心斗角之时,朝堂上下一片龌龊。


    相对于清廷政局的扑朔迷离。


    可以预料的是,自安池一战之后,满洲无敌的神话将彻底被打破,大江南北,无数汉江儿郎也将重新振作,再起那狂风巨澜一般的风潮,再显我文明国度的不屈。


    扬州屠戮、嘉定屠戮、江阴屠戮、辽东屠戮,还有那数不尽的北地儿女的鲜血,都不能将这文明之地的脊梁骨打断。


    千里征程,追逐满兵,一路而来,汉武军主力一万余人马不停蹄,人不休息,几乎是拼了老命一般,丢弃辎重追杀,然而这一路之上,却几乎从不曾缺粮少饷,江南士绅百姓在面对祖宗存亡,天下存亡,我华夏一族存亡之后,无不慷慨捐献。


    战果是巨大的,风潮亦起了,然而汉武军的战损亦是空无前例的巨大,无论是赣北的数场悬殊大战,亦或者是安庆攻防,汉武军总共的损失也不过二千余人,然而仅仅在池州城下,两军对阵之后,其损失的数字便到了如此地步,一路追杀,各种战时减员,非战减员也达到了千人!


    安池会战前后,汉武军便损失几乎四千人的兵力,战损高达三成。


    然而如此沉重的付出之后,他们鲜血所换来的,却是汉武军兵临南京城下。


    芜湖光复,满清最后的一支五千江苏镇兵亦反正归国,勒克德浑率残部不到二千余兵仓皇南遁。


    此时的南京,再无一兵一卒,再无一险一关可据守矣!


    站在那并不巍峨的华夏英烈碑之下,秦弦武亦是百感交集,慈不掌兵,话虽如此,然而此时的秦弦武却也不禁眼眶湿润,这一路而来,他是亲眼看见,亲手与这些儿郎们并肩作战的。


    百感莫名。


    这座方台没有阶梯,因为就连秦弦武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有资格率先站在他们身前。


    他们生前是渺小的,然而死后是伟大的,为华夏而亡的烈士,应与这漫天繁星一般受人尊重与仰望。


    风还在吹,沉默的哀悼也还在继续。


    秦弦武转身面向这万千大汉健儿,微眯着眼睛,检阅着这支他一手打造的虎狼精锐。


    忽地,他慷慨激昂大吼道:“华夏危急!东南危急!我大汉危急!――鞑虏入侵,我北地同胞血流漂杵,那北京,那山西,那直隶,那山东。目光所及之处,尸横遍野。我耳听所闻,无不剃发易服!如今鞑靼,断我宗嗣,毁我文明,灭我华夏贵胄之心,昭然若揭!”


    顿了顿“看看那食人禽兽,看看那满目疮痍。再看看你我,再看看妻儿父母,再看看这繁华世界…。”


    “这繁华世界,本应在满洲铁蹄之下化为碾碎,然而如今他虽残破,然而却仍然昭示着文明。为何?因为你们,我们的健儿,我们的汉武军,我们那悍不畏死,我们手持那锋利之铁的大汉儿郎――你们,还有我背后的他们――华夏英烈!


    将那食人禽兽,将那想要毁灭我华夏铮铮铁骨,毁灭我炎黄贵胄的蛮夷禽兽灰飞烟灭!”


    “如今,建奴已经狼狈逃窜。如今,我们的前方已经是康庄大道。如今,我们旌旗所向,将是所向无敌!”


    “汉武――!”声嘶力竭,秦弦武大吼!


    “无敌!”响彻天地


    “拔旗――向南京!”战袍大袖舞动,秦弦武慷慨激昂!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