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魏家祖上大有来头 英才辈...

3个月前 作者: 半句真言
    一路上,魏之南多是痴傻,动不动回忆自己青年,或是把魏和秋当做魏季昌交待家事,魏和秋与卫子兴很快就适应了魏之南的这些病状,把魏之南的回忆索性当做故事听了,若是半夜魏之南病犯想要乱跑或是啰嗦,魏和秋只需说“爷爷,我们是回桐城老家认亲,您要是跑丢了就回不去了。”之类的话语,魏之南就会清醒几分,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桐城境内,魏之南仿佛一下子病好了几分,指着路说往哪赚便是八九不离十,龙眠乡还不在桐城城内,要走乡间小路,魏之南是更加熟悉,指着路说通往哪个村,哪个镇那就准没错,到了桐城境内歇了一天第二天出城西赚第二天下午三点就到了龙眠乡,又找了一个小时就到了魏家村。


    魏家村在龙眠山中,并不好寻,好在魏之南熟识,才找到起址,魏之南下了马车,不等魏和秋与卫子兴,便找了一个老乡问道:“我是魏延一脉六十三代魏之南,今日回乡认亲。”


    话语说的是不卑不亢,那老乡一听,连忙道:“哥哥请稍等!”便放下手上活计,转身向村内跑去。


    “爷爷,您说的魏延是哪个魏延?”魏和秋上前问道。


    “还能哪个魏延,三国时蜀中名将,被诸葛匹夫害死的那个魏延魏文长,他有一个儿子魏猛是学武不行习文也不行,便不被重视,后来无人知晓逃到这桐城娶了妻妾,很快就做了小官,原来魏猛祖宗深知崭露头角必将受到诸葛记恨,所以故意隐忍,这不,一脉成一村,延续至今。”


    “哦,没想到祖上还有这般大名,爷爷你不早告诉我,害我少一条可以吹嘘炫耀之事。”魏和秋笑道。


    “这些都是家族秘辛,不告诉你那是想让你也做事不要太张扬,我们祖宗魏延,不正是因为太过越权,被人记恨吗?”魏之南此时显得很是清醒。


    这时,刚才那个老乡带着几人跑了过来,都是与魏之南年纪相当,唯有一个是与魏和秋年纪大小。


    “老哥,可是我的之南老哥!”其中一人见到魏之南,距离还有十几米,便是痛哭流涕,魏和秋打量老宅面貌与魏之南有三分像,又有七分不像,像在五官,不像在魏之南体型属于矮胖,而此人属于瘦高。


    “你是……魏之胥!”魏之南这声音,朝那人走去。


    “是,早些时候收到侄子来信,说你回来,我是日思夜想,老哥你可是终于来了!”那老人抱住魏之南是眼泪落个不停。


    魏和秋之后才知道,这魏之胥是爷爷魏之南的堂弟,也是目前魏家村的村长,原来自己三人走后,魏季昌就寄信来此,说了魏之南要回乡的事,这信比马车快,让魏家村有了些许准备。


    “老哥,这两位就是你孙子和孙媳妇吧?”魏之胥看了看魏和秋与卫子兴,问道。


    “没错,这就是我孙子,魏和秋,他很有出息的,出生那年天地异象,我觉得他能成才。”魏之南此时难得清醒,道:“我这孙媳妇也漂亮也聪明,挺像我的儿媳妇。”


    魏和秋听到魏之南竟然夸自己,心中有些诧异,在他印象里,爷爷魏之南向来谦虚,在外人面前不损自己超过十句都算自己运气好,今个回了老家,反而是夸自己,让自己实在有些不知所措。


    卫子兴连忙推了魏和秋一下,魏和秋连忙向前一步,拱手对魏之胥道:“小太爷好。”卫子兴便也上前躬身,道:“小太爷好。”


    “呵呵,果真是一表人才。”魏之胥笑着道:“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几个年龄虽然和你爷爷相当,但是辈分却低一辈,与你们父亲是一辈,你们父亲见了他们都得称表哥,他们见了你爷爷都得称一声叔叔,这个年纪比你爷爷小两岁,是他们兄弟最大,叫魏季鸿,这位叫魏季奎,这位叫魏季军,至于刚才你们叫着的老乡,是我小妹妹的男人,名叫周全先。”


    那三个老者纷纷向魏之南行礼,而后魏和秋与卫子兴先向三个老者行礼称“各位伯伯好。”然后向那之前老乡行礼,道:“姑老爷好。”


    “这个是我的孙子,与和秋一辈,也是蛇年但是却是中秋前生的,算是和秋的表兄,因为和秋没按辈分,他便索性也没按辈分取名,叫魏旭超。”魏之胥介绍那个年龄与魏和秋相仿的青年。


    魏旭超忙是向魏之南行礼,然后与魏和秋卫子兴相互作揖。(.无弹窗广告)


    “那他取名可晚?”魏之南着对魏旭超点了点头,问魏之胥。


    “恩,我们山中人取名都晚,他算早的,其他很多都是乳名用到两三岁才取名。”魏之胥道。


    “爷爷,进村说话吧?”魏旭超笑道。


    “对对对,我都忘记了,都是一家人却是怠慢了,赚进村说。”魏之胥连忙招呼众人进了村。


    魏之南与魏之胥走前面,四个与魏季昌同辈的走在二人两侧偏后,而魏和秋卫子兴与那魏旭超走在后面,倒也是辈分有序。


    魏家村属于山村,与魏和秋所想不同,不像北方农村那般整齐排落,而是许久有一家,一行人走了十多分钟,一齐进了魏之胥家。


    在堂中坐下,魏之胥命周全先准备饭菜,随即与魏之南等人拉起家常。


    话语得知,这魏家村一共魏姓四辈共三十一家七十九人,全是魏延后人,倒真的算是一家人。


    而后,又得知魏之胥之子,魏旭超的父亲魏季忠在安庆道桐城女子学堂做校长,其余几个伯伯的儿子或是合肥任职,或是安庆称官,这让魏和秋感慨魏家倒是英才辈出。


    “对了,超儿,你爹最近忙不忙,你去知会他一声,说他大伯从长安来了,还带着你表弟,让他来见一下。”魏之胥正在谈论魏季忠,突然转头对魏旭超吩咐道。


    魏旭超连忙应了声“好”,便与魏和秋卫子兴等人告辞,出了屋子。


    众人用了午饭,又坐在屋中长谈,其间魏家村与魏之南同辈或晚辈交替前来向魏之南问安。下午两点左右,魏旭超回来,道:“爷爷,我爹这两天在安庆接待文界几位泰斗,说数两天事情办完就回来,听说和秋表弟是西北大学国文毕业,说若是感兴趣,去学校一起见见。”


    魏和秋闻言大感兴趣,问魏旭超说是哪个泰斗,魏旭超不说,只说去了就知道了。


    话都这般说,而魏之南与那些人又多是用桐城老话谈论着老一辈儿时的趣事,魏和秋与卫子兴颇感无聊,便应道:“行,我们去见识一下。”


    “老表,你不请示一下你爷爷?”魏旭超问。


    魏和秋“呵呵”一笑,然后转过头来,似模似样的问魏之南:“爷爷,我去伯伯那里听听课,准不准呀?”


    “去吧,去吧。”魏之南似乎一点都不在意魏和秋的无理,转过头来还不忘对魏之胥笑着说:“这小子,自幼好学,碰到感兴趣的事情,你若是不准他,他也会想办法让你准了。”


    魏之南的话一出口,引得魏家村一群人闻言漱哈大笑。


    再说魏和秋与卫子兴和魏旭超坐上马车,到了桐城城内已是下午五点。


    下了马车,魏和秋与卫子兴跟在魏旭超身后,走了没一会来到一处小院,魏旭超回过头来对二人道:“到了我家了。”


    这时,小院内跑出来一个妇人,四十多岁,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面色稍红浓眉大眼,头发盘与脑后交于马尾。


    妇人一见魏和秋与卫子兴,便是笑着大声嚷道:“哎呦,来了啊!先进来歇歇啊!”


    妇人的嗓门把魏和秋与卫子兴吓了一跳,魏旭超见状是连忙解释:“这是我娘,我娘所在的村子,嗓门越大表示越热情,听起来是不是像吵架?”


    魏和秋与卫子兴闻言,心中轻松了不少,纷纷对着妇人道:“婶婶好。”


    “哎呦。这就是魏和秋吧,这是他媳妇?长的都俊,男才女貌的。”妇人一边指引魏和秋和卫子兴院内赚一边夸赞:“你可真是好福气,我家超儿就不行……”


    “表兄长的一表人才,又与小太爷一样个子脯想找媳妇能不容易?”魏和秋笑道。


    “问题是他不想找。”妇人的嗓门还是很大:“来,他爹还不回来,你们先坐着吃些零食,喝些茶水。”


    妇人招呼魏和秋与卫子兴坐下,又是好茶又是点心水果瓜子是一盘一盘一碗一碗的往两人面前的桌上端。


    妇人的热情让魏和秋与卫子兴二人是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总觉得自己坐着也失礼,站着也失礼,吃了也失礼,不吃也失礼。


    “吃吧,老表,弟妹,把这当自个家。”魏旭超笑道。


    魏和秋笑道:“婶婶太热情了,让我来有些受宠若惊,总是怕失了礼数。若不这般,叫婶婶先别忙活了,我们在这文都里去转转,如何?”


    魏旭超点了点头,与妇人说了几句,妇人道:“好啊,你就带着他们去转转,顺道接你爹回来。”


    于是,魏旭超又带着魏和秋与卫子兴出了小院,在桐城街道上走着。


    魏旭超非常健谈,又或桐城文都称号实至名归。但凡桐城景观,魏旭超都能说出个典故来,从姚元之旧馆到左光斗故居,从讲学园到六尺巷,典故是层出不穷说的魏旭超是滔滔不绝。


    终于穿过六尺巷北走二里,魏旭超在一白墙小院前停了下来,却见小院围墙上是藤蔓环绕,小院正门有一匾额,匾额上小楷书写,正是“桐城女子学堂”。


    “我爹快下学了,我们等等。”魏旭超道。


    三人等了不久,却听钟声由学堂内响起,是下学了。


    下学之后,正门打开,院内却见都是十二三岁的女孩,却是统一发式,灰衫黑裙女学生装,她们或是抱着书籍,或是背着书袋,或是两个一对,或是五个一群,洋溢着青春的笑,交谈着趣事或是学问,从院内走出,一时之间莺莺燕燕之声不绝于耳。


    许多女孩子认出魏旭超,纷纷对魏旭超抛媚露笑,更有大胆的大老远给魏旭超招手打招呼,称其是“魏公子”或是“旭超哥哥”。


    来时一路上三人交谈倒也熟络,卫子兴也敢开起玩笑,对魏和秋道:“亏婶婶还担心你表兄不愿找媳妇,在这女子学堂,还不是一抓一大把?”


    魏和秋闻言乐了,而后故意板起脸来,应道:“胡说什么,若是我表兄在这找个媳妇,我们还不得找小姑娘称嫂子?”


    魏旭超道:“别说这玩笑话,你们未来的嫂子远在信阳,只是我还不想这么早成婚而已。”


    这话一说,自然引来魏和秋与卫子兴好奇,二人追问,原来这魏旭超毕业于中州大学,后在河南进行历史考究的工作,因其祖上魏延原是信阳人士,便自荐去信阳工作,便在信阳谈了一个女子,山盟海誓私定终身。


    “哎呦,这就是和秋贤侄?”说话间,一男子声音从女子学堂方向传来。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