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父志禹治水 堵导结合河驯服
3个月前 作者: 楚人
鲧被处死后,天下间的任何人、任何一个部落都不肯接受治水的任务,舜自己也对于治水的事一筹莫展,怎么办呢?作为代理天子,舜发起愁来。
很多属下开始埋怨,不该杀死鲧,因为鲧是全天下最擅长与水打交道的人,另外,出了错,就被处死,那么,谁还敢于承担责任呢?眼下,没有一个人肯出来治水,眼看着洪水滔天,怨声载道,作为天子,舜必须做出决断。
舜把眼光放到了鲧的儿子禹身上:“这个年轻人跟随鲧治水,很有能力,何不让禹试一试呢?对天下人来说,我选择了最擅长治水的夏族继续治水,这是最好的安排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让夏族的能量消耗在无尽的治水工程中,也不失为一个消灭潜在对手的好方法。”
禹接到命令,他要接替自己父亲的工作,禹朝见舜的时候,表现得很恭顺,舜知道,这个年轻人心中嫉恨自己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但是,从禹的表情上来看,禹似乎并没有什么敌意,舜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舜问到:“伯禹,大家都一直推荐你担任司空一职,掌管天下的水利工程,这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职务啊,我十分敬重你的父亲,破格提拔你担任要职,你可要知道感恩啊?”
禹回答道:“小子我对于天子的厚恩万分感激,对于您赋予我的大任,我不惜肝脑涂地,一定要尽力完成,如果我无法完成治水大业,我情愿像我的父亲那样,被处死在黄河之滨。”
舜点点头,问道:“你有什么要求与困难没有?说出来,我尽量满足你。”
禹说道:“首先是人手不足,我们夏族,人丁不多,难以独立完成治水大计,我要求获得征发天下所有部落男丁服役的权利。”
舜说道:“这个要求合理,我答应了,还有其他要求吗?”
禹说:“我们的后勤供应很吃力,干重活的人,不能不吃饱饭,我要求获得向天下所有部落征收粮食、木料、工具的权利。”
舜思忖了一会儿后,说道:“可以。”
禹说道:“感谢天子的支持,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
舜问道:“什么要求?”
禹说道:“我指挥千百万民众,从事大规模的治水工程,难免有人不服,我要求获得惩罚违法人员的权利。”
舜说道:“我可以答应你,但是,你必须做到将洪水制服,否则,我会重重惩处你的。”
禹对舜施以大礼后,退了出来。禹心中暗想:“等着吧,等我把洪水收拾了,接着再收拾你这个老东西。”
禹回到自己所在的夏族,与族内长老们商议,决定治水大计。禹对大家说:“我父亲得到诸位的鼎力相助,但壮志未酬;今天,我接替家父的遗志,同样需要大家的帮助,不完成治水大业,我们夏族就没有出头之日,我们有进无退,只能往前闯。”
一位长老说道:“我们都愿意听从首领您的。”
禹说道:“我们一起议论一下,该如何制服洪水呢?我父亲临终前,告诉我,用堵得办法行不通,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最终做出了决定:“疏导与围堵相结合,以疏导为主,将河水引导到大海,永远根治水患。”
禹的手下有很多能干的人才,禹命令一个叫做益的属下,召集失去家园的流民,给他们无偿地提供稻种,教导他们在地势比较低湿的地方种植水稻。
禹命令后稷。把各地部落贡献的粮食分发给那些暂时失去土地、没有衣食保障的人,禹同时下令,天下所有的部落,向天子贡献一定的粮食与物资、人丁,以保证治水大业的物资供给。
禹安排人手调查各地的地形、水势,自己亲自登上许多山峰,用工具亲自测量各处的水平高度,绘制出全天下详细的的地形图,作为规划治水方案的依据。
禹认为,治水的核心在于黄河水患,黄河水患的关键在于龙门与壶口,于是,禹决定,由自己所在的夏族承担起龙门、壶口地区的治理任务,其余各处,按照各个部落人口的多少,分别安排具体的任务,方案由禹的治水班子制定。
按照疏导为主,围堵为辅的原则,各条大河的主要河段,一般设计为东西走向,两岸加固河堤,水顺着地形走势,往大海方向走去。
个别地势特别低洼的地方,禹设计为大湖泽,一些中小型河流的河水,可以设计为流向这些湖泽。
各个部落,一旦接到命令,必须雷厉风行,不得打马虎眼。防风氏部落的首领防风,仗着自己的老资格,在禹召开水利大会的时候,故意迟到,被禹当众处死,大家这才明白,禹虽然年轻,可不像尧帝,禹可是一个手腕强硬的人物,与舜帝相比,可是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大家都乖乖地服从禹的命令。
年轻的禹,经过父亲死亡的刺激,已经变得相当老成,他整天劳神苦思,干着比一般人累得多的活,吃着比一般人差的伙食,住着比普通百姓更简陋的房屋,穿着被风雨吹打得褪了色的旧衣服。但是,他每日里,神采飞扬,说话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有男性的磁力,女人们都认为,禹是天下最性感的美男。
禹的妻子涂山氏,是个貌美的女子,与禹成亲后不到一年,禹就匆匆地赶往水利工程现场,多年来,不曾回过家,涂山氏熬着活寡,心中十分怨恨。
涂山氏生下第一个儿子夏启之后,再也没有怀孕的机会,有一次,涂山氏听说了禹的消息,兴冲冲地梳妆打扮,她满以为新婚就别,禹会回家一趟,于自己鱼水之欢一场,哪知道左等右等,总不见禹的影子。
涂山氏心中诅咒着禹,夏启问妈妈:“我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啊?”涂山氏骂道:“你是个野种,没有爸爸。”
夏族的男人们承担的工程在龙门与壶口,这里是黄河的拐弯处,黄河水如同一条怪兽,在这里咆哮着,由于山石阻挡,河水流淌不畅,所以,黄河水四处乱淌,形成水患。
禹与自己的同伴们勘察地形之后,决定,用刚刚制出的新工具――青铜巨斧,劈开山石,让山石为河水开道,黄河之水一旦流过壶口,中下游处的两岸高高筑起大堤,黄河水就会成为套上笼头的野马,开始听人类的指挥了。
禹所在的夏族,都是英雄好汉,他们整年累月奋战在工地上,一点一点地敲击着河道中的巨石,敲啊砸啊,从来没有人喊过放弃。经过十三年的奋斗,黄河终于被驯服了,夏禹和他的族人们最终驯服了黄河这条怪兽。
夏禹做到了!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心中最大的英雄,舜在人们的心中的形象矮了很多,人们只知道,禹是无所不能的好汉,是天神,是最有力量与智慧的天之骄子。
禹是深谋远虑的领袖,他的志向绝不仅仅在于驯服一条黄河以及全天下的大小河流,他要控制的还有全天下的所有山脉、森林、土地、人民。
在动员人民进行治水斗争的十三年中,禹成了不可违抗的天神,他可以调配天下所有的男丁,他可以惩罚所有完不成制定工程的人氏,他可以向任何一个部落征收用于治水的物资,他可以修改刑律、他甚至还命人修筑了一种叫做监狱的东西,把那些不听命令的家伙关押起来,他的周围,总是跟随者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他已经成了人世间最有权势也最有威望的人物,舜帝与之相比。他的威信、能力、贡献、实力都矮了三分,舜帝该“禅让”了。
眼看着禹的势力一天天长大,舜帝无可奈何,自己原来总是以为,自己是天地间最有智谋的人物,现在才明白,年轻的夏禹,才是最有心计、最有能力的人,如果不让位于夏禹,一场武力较量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舜老了,借口要到南方视察,鞍马劳顿,加上人心思变,心中窝火的舜急火攻心,竟死在了途中。
舜死后,夏禹假意要推举舜的儿子商均,禹回到了自己的夏部落,天下的众部落都赶来朝拜,几乎没有一个部落去舜部落朝拜商均的。禹看到火候已经到了,就顺水推舟,即了天子位。他没有报复舜的族人,他册封尧与舜的后代为诸侯,负责祭祀尧舜的香火,当他们来朝拜禹的时候,禹不把他们当做下属,对他们很优待,这也算是胜利者的一种心里享受吧。
在世界的东方,几个大河流域,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地域广阔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君主至高无上,总揽一切权利,这种现象令后人难以理解,到底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