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言:爱比恨更伟大
3个月前 作者: 曹文轩
安波舜
我们曾经在音乐里听到,随着主旋的延伸变奏,各种音乐背景烘托出一部史诗。我们也曾经在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中看到,微观的生命随着四季的变化,在如歌的田园里被凝视出宇宙的法则。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命运从童年到青年、到老年,一个国家几个时代的沧桑变迁,可以用十几场不同意蕴的雨串连起来,写得水波荡漾、美仑美奂。雨中的生命之美、雨中的人性*裸露、雨中的自然精微、雨中的男女情爱、雨中的天道恢弘……雨是小说的时空背景,也是命运转换的契机;雨是诗意的比附,更是主题的象征。这就是《天瓢》,一部我苦苦等待了差不多20年的浸透着古典浪漫主义艺术芳香的唯美小说。我的编辑评语是:这是一部形神兼备、技巧圆熟、以雨为背景契机表现大善若水、以人类童年时代特有的纯净和理想感受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小说。小说在凝视生活的静态描写和透视人生的动态刻画上,再现经典写作和传统美学的惊人力量,是中国文学走到今天重新回归文学母题并赋予它现代品格的标志性*作品。
之所以称为“标志性*的作品”,是因为20多年以来,我们的作家们不知为什么主动放弃梦想和臆造的权利,专注于极端现实主义的批判、揭露和诠释。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抑或是后现代,大家的着力点都在比赛谁的手术刀最快最亮最能够“入木三分”。还好,大众媒体的崛起和学术专著的理性*分析,很快将大部分作家淘汰出局。但意识形态的阴*影依然是作家想象力的羁绊和痛。即便是留在文学母题花园里极有才华的作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自己的臆造空间和语境里纵横捭阖,用“刑”、“血”、“杀”、“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领略黑暗有多黑,活着有多么的艰难。他们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支,自然有人在多年以后祭奠。但是,当我们的读者需要向未来讨生活,需要勇气和热情的时候,当我们的心灵被不洁和不良蒙尘,需要净化和救赎的时候,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是不该缺席的。正如灾难来临,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都要无偿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一样,这是超越一切的绝对真理!是不需要讨论和研究甚至不允许片刻犹豫的义务与责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可以肯定地说,《天瓢》回归文学的母题,它所创造的“形”和“神”的美,它对生命和自然几近柔情的肃穆和崇拜,标志着一个新的文本时代的来临。
见证《天瓢》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该书一定会走向长久和畅销。这是文学特别是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和小说的独立品性*,纯粹的美就是永恒。多年的审美经验和编辑敏感告诉我,在诸多的情感接受中,陶醉是最好的状态。拍案而起、痛哭流涕,都是短暂的情绪,只有美可以让人深深地陶醉,形成记忆和口碑。《天瓢》更让人陶醉的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童年、身体和田园。陶醉作为美的一种接受状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抑或在提升情感的健康程度上,都会对生命产生依赖,特别是大善若水、用爱抚摸自己的陶醉,更使人的心态平和、目光宁静、志向高远。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样的诱惑和享受。科学实验证明,和谐舒缓的古典音乐可以使奶牛神经松弛,奶量大增,而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诗性*陶醉和体贴,分泌的就不仅仅是泪水和血脉通畅的健康元素,还有有限向无限过渡的宗教和信仰。李约瑟博士称中国传统文化为水田文化,《天瓢》的水与之契合,潇潇洒洒,阴*柔有势。
当然本书也有震撼。比如小说中的一个主人公被权利的仇恨支配了一生,但在胜利的晚年却显出宽容;比如妻子和情人的互相慰藉共同搀扶着一个男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比如人性*在卑微和丑陋中依然表现出灿烂和尊严……然而,即使是震撼,也不是像《狼图腾》那样雷鸣电闪式的即刻反应。而是那种隐隐的、绵绵的、昏昏沉沉好多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一个人的感觉。这感觉就是:爱比恨更伟大!这是一个奇妙的阅读感受,当你反复地咀嚼“爱比恨更伟大”的时候,《天瓢》和书中的雨悄然退去。你会想,太阳出来了,吹熄所有的蜡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