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历史系之狼
    就是这么一个近乎于恐怖的家伙,如今在群臣眼里,却显得格外的仁义,他虽是酷吏,可还是严格遵守律法的,而张飞却比他还要残酷,也不讲道理,自从担任了监察令的位置后,张飞就变得越来越可怕,他抓了不少的贪官,也杀了不少,就连侍中台大臣,他也常常会带走几个,严格的审问一番,确定没有什么问题。


    诸葛亮都被他带走过一次,女婿刘懿也不例外,这样的举动,自然是让众人格外的害怕。


    跟他比起来,还是我们的满宠满公要好啊,起码他说话不会让人耳聋,做事也算是公平,满宠冷冷瞪了一眼张飞,便没有再言语,张飞也转过头去,刘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方才将话题引到了官吏的年纪之上,而他刚刚开口,诸葛亮便站起身来,面朝天子,说道:“臣以为,侍中台大臣蒯越与陈琳,勤勉数十年,如今也到了该归家享福的时候了……”


    “臣请陛下准许,请这两人告老还乡。”


    陈琳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而蒯越也是茫然的瞪大了双眼,群臣看着他们,赶到有些困惑,想要告老还乡,直接告知天子不就好了,怎么还要诸葛令公开口呢?


    在如今,告老还乡都是需要自己去提,不然,就是天子赐予,而天子所赐予的告老还乡,更像是一种罢免官身,是一个惩罚,除非是自己所提出来的,而从没有听闻过谁提他人来告老还乡的,哦,对了,还真有,想当年王符王公便是热情的关心庙堂之中的老者们,为了这些老者们的安危,亲自上书天子,让不少老臣告老还乡。


    当时那些老臣流着热泪,提着长剑追了王符两个时辰,据说是想要感激他的相助,尽管王公几番强调自己不过是尽了同僚之谊,不必如此,可那些大臣还是紧追不放,不过貌似到最后也没有追上王公。


    群臣还都没有反应过来,在他们看来,诸葛令公绝对不是那样为他人去告老还乡的人,他们更多还是疑惑陈琳与蒯越为何自己不去说,反而要让诸葛令公帮着说,难不成是他们离去心切,生怕天子不允,故而需要与天子关系更好的诸葛令公为他们开口么?众人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蒯越脸上虽有些困惑,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低着头,无奈的长叹了一声,而一旁的陈琳就已经有些忍不住了,他愤怒的说道:“诸葛令公?你这是要做什么?身为大汉三令,岂能做郭开的勾当?!?”,这已经是非常不客气的话语了,将诸葛亮比作郭开,将自己比作廉颇,既表达出自己不服老,也表达出了对诸葛亮的不满。


    听到他的言语,不少急着想要支持诸葛亮,来赢得令公重视的大臣们,顿时就熄了心里的念头,众人面面相觑,听陈琳的意思,诸葛令公这是强行的帮他人告老还乡??这样的举动,在庙堂里算是最为可怕,也是最为过分的,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同僚强行的帮着告老还乡。


    诸葛亮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对面的刘懿站起身来,不满的说道:“朝议之中,不得侮辱三令!”,随后看向了诸葛亮,又说道:“诸葛令公,陈琳与蒯越同为侍中台大臣,不是你可以为他们告老还乡的……”


    “就是他们年迈力弱,也需要庙堂群臣进行商谈,与朝议内决定!”


    刘懿这么开口,原先神色还有些缓和的陈琳更是愤怒,瞪大了双眼,愤怒的看着刘懿,质问道:“刘令公??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如此?”,他正要开口大骂,忽然,一人起身,眼神紧紧的盯住了他,那人正是刘懿的岳丈的张飞,张飞瞪圆了双眼,陈琳猛地就看向了一旁的诸葛亮,“难道大汉之三令便能随意处置大臣之归属?那还要吏府何用?”


    听到他言语,众人又看向了孙权。


    孙权显然是不像参合这浑水的,他眯着双眼,好似什么都没有听到,陈琳最后还是无奈的看向了庞统,庞统此刻皱着眉头,正在打量着上位的天子,诸葛亮此刻的举动,已经是有了些权臣的味道,这样强行的帮人告老还乡的,如王符,还有他先前的跋扈将军之流,都是很容易触碰到天子之逆鳞的。


    只是,在诸葛亮如此正大光明的要铲除异己,迫害庙堂重臣的时候,刘衢竟还是在笑着,没错,天子笑得很是开心,颇有兴趣的看着庙堂里的争斗,这样的好戏,可是比乡野之人演出来的还要好看啊,庞统在注意到天子的眼神之后,他心里就明白,这两个人,自己是保不住了。


    庞统亦没有言语,陈琳的最后一点的希望,也就如此的破灭,不过,这老头还是看向了其余重臣们,他并不觉得自己年迈,自己还有很充沛的精力,自己还能继续去劳作,不应该就如此的归家啊,陈琳恼怒的说道:“各位,难不成你们就如此将一个罢免的权力交予到三令之手么?”


    刘懿再次让他勿要言语,方才看着群臣,决定通过群臣商谈表决的方式,进行对他们两人的罢免之事,果然,诸葛亮的支持者与刘懿的支持者加起来,庞统一系就完全失去了叫板的权力,很快,群臣便表决通过,罢免了陈琳与蒯越的侍中台大臣的位置,不过,也不只是如此,又给与了他们赏赐,爵位。


    只是,陈琳却没有开心的起来,他茫然的看着庙堂群臣,绝望的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罢免了他们两人的位置,自然需要两个新人来接替,而在这个时候,孙权很好的行驶了自己的权力,司马孚将要接替陈琳,曹冲将会接替蒯越,也不只是因诸葛亮的要求,孙权同样觉得,这两个人还是非常适合,在贵霜的诸多官吏之中,他们算是最为优秀的两个人。


    孙权开口之后,其余大臣纷纷附议,其实对于两个仆射的任命并不需要朝议通过,可问题是,这不只是对两个仆射,而是对两位侍中台大臣,没错,这次的朝议,群臣直接罢免了两位侍中台大臣,又任免了两位,无论如何,这对于刘懿而言,都是天大的好事,对于群臣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朝议终于发挥出了他应有的作用,或者说,他本身的震慑力,就是诸多的侍中台大臣,此刻也不大淡然,朝议今日可以罢免陈琳蒯越,那明日自然也可以罢免他们,刘懿的地位在这一瞬间似乎便高大了很多,就是侍中令庞统,在他身边都显得有些落魄,诸葛亮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方才又开口说道:


    “臣以为,国之老臣,为大汉效劳一生,若是再累死与其位,实在残忍,亦无益与年轻后生之磨砺,故而,臣请奏,设庙堂大臣之年限,年过六十有五,当归乡享福,不再忙于案牍之中,庙堂赡养其身……”,诸葛亮还是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他还没有说完,庙堂内顿时便喧嚣了起来。


    第0980章


    为何如此


    群臣哗然,怒目相视。


    罢免陈琳与蒯越,他们倒是没有多说什么,甚至还有人在想,这是不是代表了诸葛令公要正式与庞令公开战了?许多早已对庞统不满的大臣都已经做好了与诸葛亮一同击溃庞统,治理大汉的准备,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忽然提出,要改变原先的官吏制度,终结官职终身制,施行新的什么退休养老制。


    听到这句话,群臣顿时就慌了,有的恼怒,有的困惑,有的畏惧。


    他们不理解,诸葛亮为何要提出这么一种制度来,作为庙堂里的大臣,他们不知花费了多少的努力,不知用尽了多少的心思,方才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怎么可以被逼着再离开庙堂呢?他们实在不明白,诸葛亮作为与他们一样的重臣,甚至还是逼近了他自己所说的六十有五之龄的大臣,为何要提出这么一个对所有官吏都没有好处的制度呢?


    或许那些底层的官吏,会喜欢这样的制度,因为他们早已没有了上进心,与其在继续幸苦,倒不如回家享福,可这项制度若是推广在庙堂,推广到这些好不容易爬到了最上头的大臣身上,那他们可就没有一个是愿意支持的了,甚至包括刘懿,也是如此,刘懿目瞪口呆,茫然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早就料到了群臣的神色,他只是淡然的说着自己的这项提议,看了看上位的天子,便不再多说了。刘衢也是格外的惊讶,他并不知道,诸葛令公为何要提出这么一个制度来,明明他自己的年纪也不小,刘衢皱着眉头,只是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再次看向诸葛亮的时候,他的眼里却是多了些仰慕,这种态度,曾经只有国丈才享受过。


    刘衢想明白了,可庙堂诸大臣却没有想通。


    他们格外的愤怒,若不是诸葛亮的地位,只怕他们早就开始谩骂了,方才还在支持诸葛亮的那些人,此刻也是无比的愤怒,张飞便是其中之一,他可是早就超过了六十五岁,若是诸葛亮的制度开始推行,那自己不就是第一个要回家养老的人么?张飞怒了,再也没有理会刘懿与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放声便骂开了。


    同样愤怒的还有马均,马均不是侍中台大臣,这只是因为他平日太忙碌,没有时间而已,可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告老还乡,甚至连满宠也是如此,这些老臣们在庙堂的地位,影响力,并不逊色于诸葛亮,平日里只是他们不愿意争,而诸葛亮要将他们赶出庙堂,他们却怎么也都忍不了。


    有这些人带头,其余大臣自然也是不怂,跟在他们身后,便开始了叫嚷:“为大汉效力一生,难道等到年迈力弱,就要被赶出庙堂么?这样一来,岂不是让贤才们寒心??令公糊涂啊!!”


    “年龄大又如何???来!!你与我比试一番!!!看你能不能撑的过一回合???”


    “我很快就要带着匠人们将钻研了三十多年的事物研发出来,为何要让我归家啊?”


    “莫非庙堂里还能找出比我更精通律法的后生么?”


    众人质问了起来,诸葛亮平静的看着他们,就是那些坚定的主持诸葛亮的那些人,此刻也是有些说不出话来,毕竟,有一天,他们也会老,这已经关系到了他们自身,诸葛亮顿时就在庙堂内孤立无援,几十年积累的势力,荡然无存,就是威望,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难不成令公是老糊涂了?


    众人如此想着,庞统看向诸葛亮的眼里有些担忧,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下场,且不说他支不支持诸葛亮的这提议,就是从诸葛亮如今的这勇气,也值得他敬佩,他是万万不敢的,同样的,他也很担心自己的这位老友,他担心诸葛亮这么一个举动,会彻底毁掉自己,没有让他人离去,却是让自己离去了。


    庙堂不能缺了诸葛亮,庞统心里很明白这一点。


    面对众人的质疑,诸葛亮缓缓说道:“张公,莫非你就要死在你的监察令位置上?就让傅嘏一辈子都担任你的左右手,等再过个十几年,傅嘏浑浑噩噩的接替您的位置,你如今的所作所为,岂不白费?”,他这么一询问,张飞顿时就说不出话来,憋得面色赤红,看了看身后的年轻人,脸上却还是有些不舍。


    群臣的声音瞬间停息了一刻,若是能将张飞赶出庙堂,也算是件好事啊。


    诸葛亮随后看向了马均,这个平日里一言不发的老者,此刻脸上满是畏惧,“孔……诸葛令公啊……我是真的不能离开啊,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若是离开了,工府就要毁了啊……”,诸葛亮笑了笑,方才说道:“马公莫急,我明白的,如匠医乃至学府内的大臣,在被罢免了本身职务之后,也可以继续钻研,庙堂不限制。”


    他说完,马均方才松了一口气,拿掉他的仆射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别让他离开工府就好,哪怕在工府当个小匠人,他也心满意足了。


    诸葛亮看了一眼满宠,却没有言语,可令人奇怪的是,满宠竟然没有再继续质问,可纵然如此,庙堂群臣的不满还是没有平息,张飞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傅嘏,从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之后,他心里就对这个年轻人很是喜欢,傅嘏做事认真,颇为的坚毅,对待任何不公也能挺身而出,他会是一个好的继承者。


    张飞在继任之后,一直都是采取最为暴虐的手段,他要让所有人都感觉到畏惧,要让监察台形成一种对群臣的恐吓,而傅嘏,一直都是在反对他的这种手段,张飞也是一直在纵容他,因为在他离去之后,傅嘏的上位会非常的顺利,有自己作为对比,傅嘏的手段就是有些过激,群臣也不会多说什么。


    他知道自己的年纪大了,他也不在乎什么名望,他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这最后的时日里,能够为大汉再多做一点事情,多抓一些蛀虫,让他们畏惧,让天下群臣都不敢再将手伸向他处,只是如今……张飞摇了摇头,看了看远处的满宠,满宠似乎是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却没有回应。


    事情的取决点在于刘懿,刘懿作为朝议的主持者,在这提议里,是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的,不过,刘懿的脸色也是有些纠结的,他本身倒是还年轻,比起两位令公来说,这项制度反而是影响不到他的,只是,刘懿同样也有自己的想法,大汉的老臣,可是不少啊,若只是送走陈琳蒯越,也就罢了,可若是全部送走。


    北军的主帅关羽,是否也要送走?


    南军的主帅张辽?是否也要归家?


    南军那么多的将才,莫非全部都得回家么?


    海外府的周瑜,难道也要回家?


    再过三年,尚书令诸葛亮,也要归家?


    大汉的老臣,各个都是至宝,就是损失一个,都让人觉得可惜,全部送出庙堂,这实在是让刘懿感到心痛,也就是当今天子乃是刘衢,若是爱才如命的孝德皇帝,只怕方才诸葛亮提议的时候,便会吓得晕过去罢,刘懿心里想着这些,也拿不定一个主意,诸葛亮的想法也不是不对,庙堂里若是有太多的老臣,不仅是阻挡了后生,也会让庙堂的能力降低。


    可要是全部送走,又实在让人不舍。


    刘懿既然不出面干涉,那朝议自然就容易混乱起来,群臣各自说着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支持者,与他亲近的那些人,不少人都没有开口,在这个时候,其实不开口,就已经是对诸葛亮最大的支持,当然也有开口的,如曹植,曹植就非常的赞同诸葛亮的这个做法。


    诸葛亮没有开口,曹植便与那些庙堂老臣吵了起来,死活不肯让步,愣是骂的将几个庙堂老臣都气晕过去了,可就是吵成了这样,也没有人来制止他们的行为,在这个时候,整个庙堂里,没有开口的老臣,除却诸葛亮的那些追随者之外,也就只剩下了一个鲁肃,鲁肃来到庙堂不久。


    他也从不参与这些争斗,清醒的看着这场论战。


    朝议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还是乱哄哄的,刘懿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他走出了自己的位置,看向了众人,群臣顿时也沉默了下来,“这次朝议,未能商谈出结果……不如便……”


    “不必。”


    刘懿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人打断了,可是刘懿却不能生气,因为打断他的人,乃是天子刘衢,不知为何,刘衢却早已站起身来,看向面前的众人,这大抵是近些年里刘衢初次主动参与到朝议之中,刘衢一一打量着面前的众人,目光最后还是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眼里有千万个不舍。


    迟疑了许久,方才说道:“准诸葛令公之奏,朕知道诸公都有为国效劳之心,可是,朕不能看着你们如此幸苦,如此劳累,为国事,为王事,也该有时日来享福,也该清闲下来看看这个大汉盛世……不必再论,朕同意了。”


    刘衢此话一出,百官再次喧哗了起来。


    “陛下!!不可啊!!”


    “陛下!!”


    众人大叫了起来,刘衢的眼神却渐渐变得冷酷,“朕说,朕同意了!谁赞成?谁反对?”


    第0981章


    以绝权臣


    一瞬间强势起来的天子,震慑住了整个庙堂,群臣的眼神之中满是惊恐,天子的性格,这么些年下来,他们也是知道了大概,不愿参合政务,好玩,好武,开心时格外的温和,恼怒时极为的凶残,在清楚了这些之后,群臣就再也没有做过什么让天子不开心的事情了。


    昔日他们敢去逼迫孝宪皇帝,乃至孝康皇帝,因为他们都是明君,不会轻易的对贤才发怒,就是惹怒了天子,顶多也是被警告一番,斥责一番,而刘衢不同啊,若是惹恼了他,不是被袁尚带去处理,便是被天子亲自处理,故而,在天子如此质问之后,群臣顿时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不想年迈之后便离开庙堂,可是他们更不想活不到年迈之时。


    看着群臣都沉默了下来,刘懿也是有些呆滞,看了看远处的诸葛亮,诸葛亮还是那般的平静,似乎他早就料到,天子会开口,或者,他早在召开朝议之前,就将心里的想法告知了天子,获得了天子的支持,刘懿越想越是如此,若不是早早得到了天子的支持,诸葛亮又怎么会一直都表现得如此沉着冷静呢?


    在这一刻,诸葛亮在刘懿心里那绝世能臣的形象,似乎都有些动摇,只是,刘懿已经没有办法,有侍中台,有朝议,看似是将天子的权力分的干净,可问题是,无论是侍中台还是朝议,有资格跟天子叫板么?在天子的命令下,所有的争斗都是毫无意义的,哪怕庙堂地位再高,人数再多,也终究是臣。


    而天子,是庙堂的最终判决者,他若是亲自下台,没有人能够作为他的对手。


    这一点,刘懿非常的清楚,故而,在天子开口之后,这件事便已经定下了,没有人再会有什么异议,从孝康皇帝开始,天子的权势就在不断的加强,绣衣,监察,各项制度,甚至是分化了三公,若是以往的三公,没准是真的可以跳出来,与天子进行辩论,就是孝康皇帝,也是不能无视三公的建议而下令的。


    可是如今没有三公了,三令的权势地位,都远不如昔日的三公,他们手中的权力也被所谓的诸仆射给划分完了,刘懿脸色有些难堪,他打心里,是不大支持诸葛亮的退休制度的,庙堂沉默了许久,刘懿方才走了出来,缓缓说道:“依我看,此事便如此定下罢,群臣可有异议?”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