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历史系之狼
庙堂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好在刘懿即使出面,制止了这场混乱,在听取了诸多大臣们的意见之后,刘衢正要决定将朝议结束,吏府仆射孙权却是走了出来,朝着天子大拜,他说道:“如今有扶余国,有真腊国,有扶南国,邪马台国,此四国之王非刘姓也,臣请除扶余国,除真腊国,除扶南国,除邪马台国,将邪马台王为侯,其余成为大汉郡县,一同治理……”
“什么??不可!!这是孝康皇帝给与他们的地位,岂能如此夺取?”
“孝康皇帝曾应允他们留其国,你怎么能让天子违背先祖之誓言?!!”
“如此会出现动乱的!”
不少人顿时起身反对,只是,刘衢听闻此事,却显得有些激动,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好!!早该如此了,留着那些小国做什么,还是以郡县之制来管理最好,尤其是贵霜,到如今都没有完成落实郡县,孙仆射,此事就交予你了,你多听听三令的建议,在年前完成此事!!”,刘衢说着。
“陛下!!不可啊!!”,有大臣冲出来,朝着刘衢大拜。
刘衢瞪大了双眼,冷冷的看着他,轻蔑的说道:“朕都已经有了决定,有何不可?若不是怕一拳打死你,朕方才就对你不客气了!!来人啊,将这厮给朕带去绣衣大牢!让他明白一下到底可不可行!!”
“谨喏!”,袁尚悄无声息的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第0946章
大汉之典
当群臣走出了厚德殿的时候,曹植急忙追上了正要离去的诸葛亮,走到他的身边,曹植一把将他拉住,显得有些无礼,诸葛亮转过头来,看着他,有些疑惑的问道:“子建?你还有什么事么?”,曹植皱着眉头,不悦的说道:“诸葛令公,我向来是敬仰你的,也一直都认为你是庙堂内真正的忠臣,可是今天的朝议,您为何不劝阻陛下呢?”
“哦?劝阻什么?”
“当然劝阻除国啊,原本这件事我是不该议论的,因为我的兄长也是藩王,可是,当年这些藩国都是以礼来降,孝康皇帝,孝宪皇帝保留他们的王位,委任国相前往治理,国内设立郡县,说是国家,其实也不过是大汉的州罢了,如此治理的好好的,又为何要除国呢?”
“若是如此,会不会引起那些藩国的动乱,想那贵霜王也是看到了他们的处境,方才投降的,如此下去,只怕以后再也没有人会信任我大汉,也不会有外邦来降了……”,曹植说着,神色颇为的担忧。
诸葛亮平静的笑着,曹植方才的话语,好似并没有给他多少的触动,两人走在路上,诸葛亮却开口说道:“你说的不错,的确,国相治理与州牧治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除国就好像是多此一举,不过,你看的还是不够深刻,所谓除国的上奏,其实并不是天子的想法,而是来自于一个已经逝世的大臣。”
“荀令公?”
“不,是荀相。”
“荀相一生在倭为相,在最后,他将自己的著作给与了我,碍于一些内容,我尚且不能将这本书传给他人观看,不过,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无论是贵霜,还是倭人,他们的投诚的原因都不是因大汉的信誉,而是我大汉的实力,因为我强彼弱,才能使得外邦归心,而不是什么藩王制……”
“另外,除国这个事情,乃是荀相所告知的,虽说相国与州牧治理都是一样的,可是有一个东西不同,归属感……你可明白?”
“归属感??”,曹植一愣,思索了许久,他问道:“莫非藩国之人心里对大汉就没有归属感么?”
“哈哈,按着荀相的说法,在倭国,百姓们说雅言,穿汉服,奈何,口中却只是倭国,就是从幽州调往那里的汉人,也将自己视为倭人,对于大汉的归属感是少于对本国的,故而,这次的朝议,我才没有反对陛下说的除国,不只是如此,我还会很支持,孙权他说的不错,大汉之内,只当剩下一个家国……”
“至于你说的,日后其余外邦会不会投诚的问题,我想,当南北军过去与他们拜见的时候,他们大抵还是会投诚的。”诸葛亮说着,不顾一旁目瞪口呆的曹植,笑着便离开了此处。
天纪元年,天子颁除国令,在此刻,大汉的国力最为强势,而那些藩国是没有任何实力的,何况虎儿也是个油盐不进的,身都不在乎,一意孤行,在诸葛亮,孙权等人的策划推行下,大汉强行将扶余为富郡,划入宁州,将真腊国为林中郡,划入交州,以扶南国为折郡,划入交州。
天子如此行动,使得倭王,河间王,陈留王等人格外的惊惧,好在刘衢并没有对这些刘姓宗室动手,收拾了一些原先的大郡,他只是将倭王调到冀州,为南皮王,除倭国,设立海东郡,为宁州所治。
做完了这些,或者说是颁发了这些诏令之后,刘衢便继续去配妻子去了,朝中大事,全部落在了三令诸仆射的身上,朝中大臣们终于也发现了天子可爱的那一面,当今天子最好的地方,就是他愿意放权,他也不会对大臣们进行太多的限制,他才不管这些呢,吏治交予孙权,耕地交予邓艾,经济交予刘巴,大事有诸葛亮庞统,军事有南北二军,技术方面有马均,自己还理会那么多干啥?
刘衢便是如此想的,他的性子,压根就是在厚德殿里坐不住的,何况这些东西,自己知道的也没有这些大臣们多,他们操作起来肯定比自己要好,既然如此,自己也就不必费心了。
坐在后宫内,抓着儿子的肩膀,看着小家伙笑着走在地面上,刘衢笑得合不拢嘴,而在不远处,王元姬只是笑着看着他们父子俩,带着小家伙玩了许久,直到小家伙感到饿了,刘衢才将他交给了宫中奶娘,刘衢与王元姬坐在一起,聊着小家伙的诸事,王元姬这才说道:“我去看望了一番饶阳大公主……她老人家心情还是很低落,要不就让她的儿子回来陪陪她吧?”
“朕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是诸葛令公他不应允啊,他非说什么不磨砺不成器……朕也没有办法。”
两人谈了一会,刘衢方才说道:“对了,再过几天啊,朕准备在雒县内弄个大典礼!就叫武典!让南北军,各地的戍边军,派遣一支军旅来到雒县,让他们进行大比,看看哪个军旅最为出色,最为出色的军旅,朕亲自进行赏赐,你觉得怎么样啊?”
“陛下怎么忽然想起要做这个?”
“雒县内实在太枯燥,也不能整日都待在皇宫里无所事事啊,得找些事来做……”
“可如此一来,群臣会反对罢……毕竟要操办大典,会耗费很多的钱财……”,王元姬说着,刘衢却是不屑的挥了挥手,他说道:“这钱可跟粮食不一样啊,粮食堆积在国库里,遇到灾难,倒也有用,可这钱堆在国库里做什么啊,先前,刘君不是说了什么,什么活跃经济,还不如用来干这个呢!”
“再说了,只要诸葛令公不反对,其余众人,朕视之无物!”,刘衢霸气的说道,于是乎,在傍晚,诸葛亮,刘懿,庞统三人正在厚德殿内处置奏表的时候,刘衢忽然走进了大殿,三人急忙起身,刘衢坐在主位上,笑着问道:“这些时日,实在劳烦诸君啊,怎么样,最近没有出什么大事罢?”
“运河依旧在全力修建,按着这个速度,大抵是在两年之后,便能完成曹司徒昔日所策划的大运河了……”,诸葛亮说着,又看向了一旁的庞统,庞统方才继续说道:“延康稻推广以来,各地纷纷上奏,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稻种,很多州郡的产粮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数值……”
“好了,具体数值,庞令公改日送到朕手里,朕亲自看一看便好……他们要稻种,那就全力的给与他们,反正啊,这个农桑是重中之重,不能忽视啊!!一定要全力的扶持农桑之业!”,刘衢吩咐道,三人应诺,刘懿方才说道:“陛下,马令公那里又招收了一批的大匠……他请陛下能够赏赐其中一些有功绩的……”
“哈哈哈,好说,没问题!朕明日便亲自过去!”,刘衢说着。
等到三人各自说完了要事,刘衢方才笑着说道:“天纪之年,国家太平,大汉强盛,朕呢,希望全天下都能看到大汉的强盛,希望天下百姓都能沉浸在这强盛之中……朕有个想法,让南北军,乃至各地的戍边军旅,各派出一支军旅,到达雒县,进行大比,让天下人都看到大汉之强盛,你们觉得如何啊?”
听到天子的言语,三人都思索了起来,庞统最先说道:“陛下这个提议不错,不过,臣觉得啊,还是应当适当的进行扩张,比如,不只是局限在军旅,让各地的官府都拿出最为丰硕的粮食,或者瓜果,让匠人们拿上最为先进的,自己研发的机械,让各行各业都来上一次的比试……”
“好啊!好啊!”,刘衢欣喜的叫了起来,他最爱热闹,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诸葛亮皱着眉头,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想法虽好,可是,如今正修建运河,怕是没有那么多的钱财来举办如此大典啊……”,诸葛亮正在犹豫着,一旁的刘懿忽然笑了起来,他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
“哦?”
其余三人都看向了他,刘懿这才不慌不忙的说道:“我们可以将这次大殿包办与大商贾,雒县内就有一人,昔刘司空之子,刘禅,他家业甚大,还有其余几个大商,让他们来进行大典的筹备,另外呢,允许他们在大典周围设立饮食,特产的贩卖点,这样一来,他们也不会太亏,而国库也不会消耗太多……”
“好!就这么说定了!!”,刘衢激动的说着,三令也都没有反对,这样的行为虽说的确会耗费一些财力人力,可是总体而言,的确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若是天子开心,那就让他去办罢,三人差不多都是如此想的。
于是乎,这个寻找各地商贾的事情,便再一次的落在了刘懿的身上,作为当朝三令,刘懿自然不会亲自去找这些商贾,其实,他自己都是不愿意去做此事的,奈何,天子有心让袁尚来办,再三思索之后,刘懿觉得还是让自己来比较好一些,袁尚过去找他们,怕是会吓死那些大商贾。
三人将时间定在了八月八日,由刘懿全权负责。
第0947章
大儒谯周
“我要告诉你多少次?!让你听话,好好学习,你却是将我的颜面都丢尽了!!!”,当刘懿所派的使者赶到了刘府门口的时候,便是听到了从府内传出的怒吼,使者愣了片刻,方才叩响了门,即刻有奴仆上前开门,使者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奴仆又去禀告,这才请使者进了府内。
刚刚走到了前院,他便看到了那位传闻中的雒阳大商贾,刘禅。
刘禅的身材与刘懿颇为的相似,也是很富态,只是个头比刘懿要小一些,故而显得并没有那么可怕,此刻,他正坐在地面上,指着面前一个幼童谩骂,那幼童从面目上来说,与刘禅不大相似,却是像极了他的耶耶,刘司空,使者只是观望了片刻,刘禅便急忙起身,笑着走到了他的身边。
“在下刘禅,拜见阁下!”
“不敢,不敢,在下中书台右丞谯周,拜见刘君。”来人认真的朝着刘禅一拜,“哦?原来是谯公当面,听闻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在下仰慕已久,今日得而相见!实在是我之大幸啊!!”,刘禅惊讶的说着,对谯周的态度也就更加的亲切,拉着他的手,便带着他走向了书房。
过去的时候,还是冷冷的瞪了前院的那个幼童一眼,愤怒的叫道:“你给我继续站在这里反思!”
两人走进了书房,刘禅对他显得很是亲切,甚至还问起了关于他的一些传闻,这让谯周着实惊讶,他本以为,此人只是对自己客气,没有想到,他是真的对自己极为的了解,这让谯周心里对于刘禅的感官也是大好,刘禅也不问他前来的原因,与他欢快的聊其了经典学问。
谯周实在没有想到,这个传闻中司空家的傻孩子,对于经典的理解如此之深,世人之见差矣!不知不觉,两人便是聊了一个多时辰,其乐融融,称兄道弟,聊了许久,谯周方才想起了自己前来的目的,看着面前的刘禅,他迟疑了片刻,方才说道:“实不相瞒,我这次前来,乃是受了中书令之派遣。”
“哦?愿闻其详。”
“我听闻啊,是陛下有意在雒县召开一次大典,要请各行各业的人士赶到雒县,进行大比,要让天下人都感受到如今的盛世,不过国库钱财不多,中书令便提议,希望能够让大汉的几个大商贾来接手这次的大典,大商贾可以在典礼之中包办饮食之类,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亏损……我这次前来,就是为了此事。”
等谯周说完,刘禅顿时拍着手叫道:“好啊,太好了,这是好事啊,大汉之强盛,前所未有,典礼自然是要弄得,谯公放心罢,我绝对不会让谯公为难的,我稍后就去拜访中书令,认真询问相关的事情……”,谯周一愣,原本刘懿是要让他来与刘禅沟通的,不过,刘禅虽是一商贾,可是家世还是很强大。
且不说他阿父,就是他妻家,孙权,孙策,哪个又是好惹的?
据说,孙策还有可能要接替张辽,成为南军新的统帅。
在这样的情况下,谯周还是不愿意过多得罪面前这位商贾的,于是乎,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两人聊着天,逐渐开始聊起了史学,谯周乃是一位史学大家,曾专门研究过史学,作为一个史学大家,最大的爱好就是手舞足蹈的为他人讲解着他们所不曾听过的历史趣闻,谯周也是如此。
刘禅认真的听着他言语,谯周也就越来越来劲。
如此又坐了许久,谯周方才准备告辞离去,两人刚刚走出了门口,刘禅的脸上便闪过了一丝恼怒,前院里空荡荡的,显然,方才他教训的那个小家伙已经逃离了,谯周笑着问道:“方才那个幼童,是刘君之子?”
“是啊,他唤作刘谌,是我最不成器的孩子!”,刘禅咬着牙说道:“他那俩个兄长,与他也不过是差了一两岁,可他不同啊,他那两个兄长都总是被他给欺负哭,在学堂也是胡闹,不是去欺负同窗,就是逃学去玩耍,还整日叫着要去做游侠,我是怎么都管教不了这个小子啊!!”
刘禅心里那叫一个恨啊,他甚至觉得,若是阿父还在,看到他被自己的孩子气成这样,大概是会笑着大叫天理循环,他怎么就生出了个如此恶劣的孩子呢?刘禅实在是想不明白,谯周听闻,也只是说道:“玩耍乃是孩童之天性,刘君不必如此,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
两人聊了许久,刘禅这才将谯周送出了门,转身他便找奴仆去问,得知那庶子已经回了自己的屋,刘禅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摇着头回了后院,妻子孙氏正在院落内照顾那几朵刘禅从西域为她买来的异花,看到刘禅走进来,她也没有多问,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刘禅这才忽然问道:“孙翊最近在不在雒县啊?”
“他一直都在啊……你忘了?他在兵学当祭酒……一直都在啊。”
“哦……”,刘禅点了点头,方才说道:“你帮我将他请过来罢。”
“请他做什么?”
“还不是谌儿!他越来越不听话,我也舍不得打他,他是越来越肆无忌惮了,他不是一直都挺害怕他那个舅父的么,让他舅父来一趟,好好管教一番他罢。”
孙氏听闻,顿时就有些不悦,起身说道:“我们家的孩子,怎么能让我兄长来管?他要是不听话,你打他一顿不就好了??”
“我……”,刘禅抬起头,冷哼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算了,不管他了,我要去中书台一趟,晚些回来!”,刘禅吩咐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府邸,有奴仆架好了马车,刘禅这才急急忙忙的朝着中书台赶了过去,他原先认为,商贾是最为快活自由的行当,可事实证明,他是想错了的。
随着他的家业越来越庞大,图谋他家产的人,也就变多了,好在他昔日允许绣衣使者在叙贤楼内安插人手,这的确是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可即使如此,他行事也是愈发的小心谨慎起来,无论是面对谁,他都是要客客气气,恭恭敬敬,这并不比入仕要好上多少,甚至,挣了那么多钱之后,刘禅还需要刻意的控制府邸的规模,乃至自己的随从数量。
他不能过的太奢侈,不然,就容易被盯上,就好像是这一次。
在得知这个典礼是天子的想法之后,刘禅便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于其自找不痛快,不如答应的干脆一些,说不得自己将典礼搞得好了,还能得到天子的赞许,这样一来,自己以后活得也就能更加潇洒一些,刘禅心里如此想着,他也知道谯周前来就是为了与自己商谈大典的要事,可他还是选择要拜见刘懿。
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刘懿与他乃是亲戚,昔日碍于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交往,刘禅一直都不能前往拜见,这一次,机会算是来了,若是耗费一些钱财,就能将与这位亲戚的关系重新连上,也是一件不错的交易,如今的刘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商贾,眼里,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了一件件的交易,付出,就必须要收获一些什么。
当他来到了刘懿府上的时候,奴仆也是有些纳闷,他们并没有见过刘禅,不过,因刘禅自称乃是刘懿之族亲,他们还是去禀告了,刘懿也没有端着架子,反而是派人去迎接,刘禅走进书房的时候,刘懿正在看着书,刘禅急忙称他为兄长,刘懿对他也是恭敬,没有那种对商贾的不屑,两人拜见之后,又寒暄了许久。
刘禅这才说起了自己的目的,他说道:“我也是陛下之宗族,也是兄长之弟,兄长既然有什么吩咐,我定然是竭尽全力的,兄长尽管吩咐便好了,这次典礼,具体需要我筹备那些东西,我一定全部照办!”,看到刘禅如此积极的态度,刘懿也是大喜,他还以为刘禅是前来诉苦的呢,心里本来都想好了推辞的言语,如今看来,刘禅还是很懂事的啊。
这一对兄弟便热情的聊起了这次的大典,刘禅摆出一副认真的面孔,听着刘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