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历史系之狼
群臣送别天子之后,最先要决定的,便是天子的谥号,不过,这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因为连续三代都有庙号,刘熙作为第四代,是不该拥有庙号的,只是,刘熙功德又极大,没有什么污点,不给予庙堂也是说不清楚,众人最后还是去询问了大家崔琰的意思,崔琰言:“陛下之功德,高于礼,盖过法。”众人这才有了决定,庙号是定要给与的。
经过七八天的商谈,群臣最后拿出了商定好的谥号。
第0942章
天子登基
在这期间,大臣们有各种提议,他们原先定下的庙号为“舜”,有以“仁圣盛明曰舜”的想法,这也算是很不错的谥号,奈何,虎儿却是不允,虎儿直接插手了庙号与谥号的定夺,将群臣聚集在宫内,闭着他们在自己面前商谈庙号,在他们商谈的过程中,虎儿更是死死盯着他们,在虎儿那颇有些压迫感的逼视下,有不少想以天子八庙的说法不给予天子庙号,还想要收回原先几个庙号的大臣们,此刻闭上了嘴。
虎儿人高马大的坐在群臣的面前,比众人都要高出了几个头,因阿父逝世,双眼还是赤红色的,每当他看向大臣的时候,却能带来别样的压迫感,刘熙的压迫感来自于他的威望,而虎儿的压迫感就完全来自于他的体格了,光是那接近吕国丈的身高,站在那里,大臣们在他面前犹如孩童一般,如何敢反驳呢?
“群臣可曾有更好的提议?”,虎儿看着众人询问道。
“宽裕温柔曰容……”
“不行!下一个!”
“应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断如神曰敏;明达不滞曰敏;闻义必徙曰敏;才猷不滞曰敏;好古不怠曰敏……殿下以为如何?”,又有大臣起身说道。
“应事有功?哼,阿父一生之功绩,岂能以此概括!不行,再给我想,我阿父的功德千古未有,他的谥号也该是如此!!”,虎儿眼里燃烧着怒火,看着群臣,群臣被他看的有些怕了,看向了一旁的诸葛亮与庞统,在这些人内,太子殿下也就只能听得进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的话了,诸葛亮迎着众人的目光,看向了太子,说道:“殿下所言极是。”
好你个阿谀小人,吾等竟是看错你了!!
群臣心里恨得牙痒痒,却又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继续去想。
“温良好乐曰良;理顺习善曰良……”
“不行!”
“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
“不行!”
就这样,虎儿一一否定众人之后,群臣都没有办法开口了,能够想的好谥号,都已经一一说出去了,这都不满意??群臣正在思索着呢,忽有一人站起身来,看着天子,附身大拜,那人却是站在最后方,看起来便不是庙堂的核心,直到天子的目光望向他的时候,众人这才回过头去,看到起身的那人。
不少的人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起身的那人,四十多岁的年纪,面色黝黑,体格高大,原来是更卒府之左丞魏延,庙堂众人大多看不起他,他没有什么名师,更没有什么家世,何况他功利心太重,一心向上,这在那些淡泊名利的“贤才们”看来,就是个小人而已,何况这小人在进入庙堂之前,甚至都不识字,只是在这些年里读了些书罢了。
魏延起身,虎儿面色不善的看着他,似乎也没有认出他是谁,皱着眉头,等待着他的想法。
“我大汉大行皇帝,文治武功,千古未有,其功德,岂能以定,敏称之?”,魏延刚刚一开口,顿时就让虎儿双眼都亮了起来,他点了点头,对魏延也多了些兴趣,魏延看着众人,大声的说道:
“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虚己从谏曰圣!敬祀亨礼曰圣!行道化民曰圣!穷理尽性曰圣!穷神知化曰圣!通达先知曰圣!大而化之曰圣!博施济众曰圣!极深研几曰圣!能听善谋曰圣!裁成天地曰圣!睿智天纵曰圣!百姓与能曰圣!备物成器曰圣!备道全美曰圣!神化难名曰圣!”
“我大行皇帝庙号当为圣宗!!”
“好啊!!”,虎儿忍不住的叫了起来,而群臣却是被吓得险些摔了下去,最先起身的便是礼府仆射郑益,郑益看起来格外的愤怒,眼里燃烧着怒火,他指着远处的魏延,大骂道:“你这奸贼,你这是要做什么?圣这字,就是我仁宗孝康皇帝都不曾敢用,你怎么就敢说,若德不配位,天定降灾,大汉要毁在你这个小人的手里了!!”
郑益一开口,有不少人便开口符合,这郑益也不是中人,他乃是大儒郑玄之子,成就虽不如其父,可也是当今谷粱的领袖,他敌不过崔琰,可是借着父亲的名头,好友门徒无数,算得上是儒家内最为强势的势力,庙号与谥号,一向都是被这些人死死控制在手里,是不会轻易屈服的,这是他们唯一可以评点天子的机会。
他们是不能放弃的,故而,当魏延开口之后,他便怒不可遏的上前怒斥。
“轰~~~”,只是那一刻,传出了一声巨响,众人被吓了一跳,连忙看去,却是太子刘衢,他一拳打在面前的木案上,那木案压根承受不住他的一拳,四分五裂,看到这一幕,群臣瞳孔一缩,场面顿时沉默了下来,刘衢站起身来,眯着双眼,死死盯着郑益,“你敢说我阿父德不配位???”,郑益一愣,急忙解释道:“并非如此,只是……太祖太宗都不曾用过的庙号……这岂能……”
“袁尚何在?!”
“臣在!!”
“将这厮给我拉到绣衣府,让他好好理解一下我阿父的功德!”
“谨诺!!”,袁尚叫了几个人,上前便抓着郑益,便是拖了出去,郑益大骂,不过,他骂的不是天子,而是魏延,魏延对于他的谩骂,丝毫不在意,诸葛亮坐在一旁,看了看刘衢,又看了看被带走的仆射,始终都不曾开口,终于,群臣再一次坐下来继续商谈,还是魏延,在商定好了庙号之后,刘衢询问他心里对谥号有什么想法,魏延又说道:
“绥柔士民曰德!谏争不威曰德!谋虑不威曰德!贵而好礼曰德!忠和纯备曰德!绥怀来人曰德!强直温柔曰德!勤恤民隐曰德!忠诚上实曰德!辅世长民曰德!宽众忧役曰德!刚塞简廉曰德!惠和纯淑曰德!富贵好礼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来远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养民曰德!尊贤亲亲曰德!仁而有化曰德!忧在进贤曰德!宽栗扰毅曰德!直温强义曰德!谏诤不违曰德!周旋中礼曰德!泽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臣请上言,我大汉大行皇帝,是为我大汉圣宗孝德皇帝!”
“好!若是可以,我还想给阿父再加几个,比如圣宗孝文定德敏皇帝……”,刘衢刚刚开口,一旁的诸葛亮却再也坐不住了,清了清嗓子,算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刘衢对于其余人很是霸道,可对于这些个天书上所记载的奇才,却是格外的尊重,尤其是诸葛亮啊,姜维,周瑜,王朗,庞统等人,这些都是在天书里被重点描述的奇才啊。
就刚才的话,若不是郑益所说,而是唤作天书里哪个大能,或许刘衢都会去考虑一下。
听到诸葛亮咳了几声,刘衢也明白,这事还是不能做的太过,便如此定下事情后,让群臣各自离去,当然,魏延被他留了下来,可以说,魏延这次的态度,让刘衢非常的开心,在阿父逝世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欣喜了,在询问了魏延如今的官身之后,他这才让魏延离去,而魏延心里也很开心,他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降临了。
而这初次不算朝议的群臣商议中,刘衢却是给群臣展示了一个与我大汉圣宗孝德皇帝皆然不同德一个形象,也算是一个恶劣的形象,性格暴躁,不敬贤才,视礼仪法度为无物!群臣摇着头,心里的憋屈也没有办法说出口,袁尚那犬还在带着人在周围巡视着呢,这让他们不敢多说什么,唉,完了,完了,我大汉江山要毁在这样的……
他们甚至也没敢去想。
而定下了庙号谥号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要快很多了,将孝德皇帝带去安葬,再通告天下,随后便是太子刘衢的登基仪式了,这些事情,刘衢都没有怎么去想,全部都是交给了诸葛亮来操办,自己却在东宫内陪伴着妻与子,这一次商谈的结果,很快也再次传开了,这次的事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人觉得,这样的行为是给大行皇帝抹黑,孝德皇帝倒也罢了,问题是这圣宗这个庙号,也太过了罢,就是当年孝康皇帝驾崩的时候,也没有人提出这个庙号啊,原本给大行皇帝定下庙号就已经有些不受礼法了,圣宗更是过分,天子强势干预庙号与谥号的定夺,这不是拿走了大臣们仅有的一次评点君王的权力么??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支持的,大行皇帝之功德,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设汉律,还是征伐贵霜,教化塞外倭岛,这都是何等大的功德,更别提这运河,这驰道,如今的户籍,官制,若是说起来,大行皇帝的功德,还真的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故而,别说是圣宗,就是圣祖,他都是担当得起!!
对于庙号的争锋只是持续了一段的时日,在诸葛亮出面,释放了郑益之后,这些言论也就少了很多。
天子登基,这才变成了最为主要的事情。
整个登基仪式,还是由郑益来负责,此人刚刚被带出绣衣大牢的时候,还是愤怒的说出自己要辞官回乡,再也不食君禄,可是诸葛亮希望他来操办登基仪式的时候,郑益还是决定先将这一口的君禄吃完,辞官回乡的事情,还是等仪式做完再说罢,毕竟,若是自己离去,朝中人搞这登基仪式,不知该犯下多少错误,触怒上天,为了天下苍生,他郑益只能含泪吃下一大碗的君禄。
登基仪式非常的成功,群臣簇拥,南北军各调来一军,更是让仪式格外肃穆雄壮,刘衢穿着天子冕冠,朝气蓬勃的进行了这一次的登基仪式,他看起来非常的威武,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在意识到自己成为大汉之主,面前尽是自家江山的时候,心里也不由得多了几丝豪迈。
最后,他在群臣的大礼之下,走进了厚德殿。
从我大汉仁宗孝康皇帝,我大汉毅宗孝宪皇帝,我大汉圣宗孝德皇帝之后,厚德殿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四位主人。
而这位主人刚刚坐进了厚德殿,麻烦便找了过来。
第0943章
厚德殿内
“陛下,这是夏郡太守袁耀的奏表,夏郡已经开垦了大片的土地,耕种了延康稻……他说还是缺少人手,还有继续开垦的空间,他希望能够将下一次的服役士卒们安排到塞外进行开垦工作……”,坐在厚德殿里,刘衢听着庞统为他讲着各地的奏表,刘衢这是初次独自来处置各地的奏表,一想到自己的命令便能使得大汉走向更强盛,刘衢心里便很是激动。
“这奏表嘛……嗯……需要开垦是罢?原先的役卒都是在哪里啊?”
“都是在宁州进行开垦。”
“这……”,刘衢有心发表一番自己的看法,虽然他对这些并不懂,可是当他正要开口的时候,眼前却出现了父亲那威严的面孔,“好的君王,是要能用对的人,而不是要展现自己有多出众,不然,就是为君者事事精通,为当世一决,却没能让国家变得更好,没能让子民们富裕,这就是一个天子的失职!”,阿父昔日就是在此处,与他说过这些话。
刘衢沉默了片刻,方才笑着问道:“以庞令公之见,当如何啊?”
庞统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当允,塞外之地,极为的重要,大汉之外敌,总是来自于塞外,若是能将塞外变成农地,让敌人全部下了马,成为农夫,大汉当永绝外患……”
“好,就按庞令公所说的去办!就如此行事罢!”,刘衢说着,庞统点了点头,又拿起了一份奏表,刘衢每次都要听取庞统的意见,庞统心里有些古怪,可又不好多说什么,在处理了近半个时辰之后,刘衢方才伸了个懒腰,他说道:“庞令公,有些劳累了罢,先去用膳,回来再继续处理这些事情?”
“陛下啊,这些奏表堆积了很久,不能再拖延,当日之事当日断啊,陛下可去用膳,老臣且继续看着……”,庞统无奈的说着,刘衢走出了厚德殿,用了膳,与皇后又聊了许久,想起庞统还未曾进食,他又叫来了齐悦,说道:“庞令公还在厚德殿内,未曾用膳,你可以为他送去一些吃食……”
齐悦看起来面色很糟,双眼依旧无神,听到了天子的命令,他沉默不语,刘衢吩咐完,正要与王元姬说些趣事,看到齐悦还不曾离去,刘衢有些疑惑的问道:“齐老公?你怎么还不去?有什么事么?”
齐悦缓缓抬起头来,他的脸上,依旧有着泪痕,他开口说道:“奴婢只是有些思念国家了……国家还在的时候,他从不会这么早的离开厚德殿,庞令公未来之前,他就在厚德殿里忙碌,胖令公离开之后,他还在那里,用膳,也是会陪着庞令公一同用膳。”他的声音有些嘶哑,却让刘衢有些不悦。
“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劝朕勤勉么??朕稍后就会去厚德殿的,又没说朕不去了!”
齐悦摇着头,“殿下登基,皇宫内的诸事也就平稳了下来,奴婢这次来,是有事要求殿下的。”
对于他将自己称为殿下,刘衢心里却没有什么怒意,这厮陪伴了阿父一生,短时间内改不了口,也是正常的,何况,连自己都是在齐悦的照顾下长大的,对于齐悦,他心里还是有些亲近的,刘衢问道:“你有什么事,只管说。”
“奴婢恳请殿下,能够让东宫内的黄门中令苞俊来接替奴婢的位置。”
“哦?”
“苞俊他性子纯良,为人忠厚,做事勤恳,从小便在东宫,是殿下能够信任的。”
“你是要……”
“另外,奴婢恳请殿下,能够在皇陵入口之外,给奴婢找一个小小的安葬之地……”,齐悦说着,朝着刘衢附身大拜,这才走了出去,刘衢一时有些愣神,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齐悦走出了殿内,他才幡然醒悟,猛地跳了起来,便朝着宫外追了出去,刚刚走到了门口,便听的一声惊呼,又传来宫女的哭泣声。
这惊呼声乃是从厚德殿那里传来的,当刘衢几步冲到了不远处的厚德殿门口的时候,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竟有十几个个大阉人,朝着厚德殿的方向跪拜着,他们的身形怪异,有些不对劲,而庞统也是听到了动静,早已走出厚德殿来,站在了左侧,看着这些人,皱着眉头,刘衢不顾黄门的阻拦,急忙走上前去。
“齐老……”,话语忽然停顿,刘衢这才看清了这些人的面目,他们无力的跪倒在地面上,嘴角溢出血来,双眼圆瞪,竟是全部都死去了,而在最前头,便是为首的齐悦,他也是倒在地面上,正在抽搐着,从地面上的血迹来判断,他是流着血,坚持着走到了此处,方才倒地的,刘衢一个箭步便冲到了他的身边,将齐悦轻易的扶了起来。
齐悦嘴角还在不断的流着血。
“齐老公?!你们这是做什么??为何啊?!”
“殿……殿下……国家……还需要……需要……我们……服……”,齐悦始终没能将话说完,在剧烈的颤抖之中,齐悦双手落下,顿时毙命,他们早已服下了剧毒,刘衢看向了周围,周围的这些阉人,全部都是从前服侍过阿父的,他们服了毒,来到了这孝德皇帝最熟悉的地方,在这里为孝德皇帝所殉葬,所有的这一切,都带给了刘衢巨大的震撼。
他是曾听说过,当年孝文皇帝驾崩的时候,也曾有近侍选择为他殉葬,要在死后继续服侍天子,可刘衢丝毫不信这些,他觉得,那些黄门大抵都是害怕被新君问罪,方才如此,死也落下个好名声,可是当他看到周围这些阉人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并没有打算要清算这些人,他觉得,齐悦在皇宫里,能为自己省去很多的麻烦。
可是他们还是选择了这条路,该说什么呢?
说他们愚蠢?还是说他们忠烈?
“唉……”,刘衢长叹了一声,缓缓放下了怀里的齐悦,再看着这些跪倒在厚德殿门口的众人,他有些说不出话来,他们的这个模样,刘衢见过很多次,每次阿父在厚德殿内处理奏表的时候,这些人总是跪在这里等候,那几个刘衢说不出名字的黄门,甚至还带上了昔日的工具,有的拿着灯笼,有的拿着扇……
如今,他们依旧在此处,等待着他们的天子能疲乏的从厚德殿里走出来,当他们的天子疲乏的从厚德殿走出来的时候,齐悦会笑着上前,告知天子宫内的诸事,有黄门会去扶着天子,有的会提着灯笼,可惜,天子再也不会从那里走出来了,而齐悦他们,同样的,再也不能起身来服侍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