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日日生
杨霖笑道:“就让他们来此吧,朕在此地召见辽使。”
不一会,辽人的使者便带着几个副使赶来,杨霖一看都是老熟人。
为首的正是虞世南,在汴梁开了一个马球联赛,被高柄经营的好生兴旺。
如今大夏到处都是养马地,百姓每二十户就有一匹马,这是历朝历代不曾有的盛况。
随之而来的,就是马球的兴盛,杨霖乐于见到民间自发的马术锻炼。
一旦有战争,这就是上好的兵源,而且他和蔡京一直致力于提高大夏百姓的体质和文化素养。
虞世南上前,眼光有些复杂,看着杨霖终究还是拜道:“外使见过大夏皇帝陛下。”
杨霖笑道:“平身吧,汴梁一别,可是有几年不曾相见了。曾经的契丹小将,如今也能独当一面,出使大国了。”
虞世南心中苦涩,其实他们在大辽并不受重用。
辽帝毕竟是和他们有过嫌隙,而且从心里看不起这些少壮派,耶律大石一直认为,他们当年受宋人蛊惑,刺杀金国使者,让大辽丧失了最后的准备时间。
之所以大费周章,把这些人要回去,是为了让他们平衡一下朝中的西进派。
如今的大辽,已经占据了整个旧大食、波斯、拜占庭的领土,疆域之大,虽然不如当年的全盛契丹,但是相差也不远。
他的麾下,有无数的兵马,手中更是掌握着无尽的钱财。
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渐渐生出了往东碰一碰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辽国已经是当世最强的帝国了。
如此一来,虞世南等人的地位,愈发的不受重视。
然而,几年来每天都要看中原情报的耶律大石,东进的心思却逐渐的冷了下来。
大夏……已经不是当年的大宋了,这个庞然大物的底蕴,深不可测。
别看现在大夏裁军,举国执戈之士不足八十万,但是他可以轻易招募二百万的兵马!
更可怕的是它的钱粮、物资、兵刃、甲胄……还有形形色色的新式武器,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这次出使大夏的人,耶律大石经过深思熟虑,派出了曾经在大夏居住了十年的这些人。
他们和大夏的首席宰相白时中、权臣高柄是结义弟兄,而且还曾经高出风声水起的马球联赛。
虞世南硬着头皮上前,道:“官家,这次我们的皇帝派外臣等前来,是想要两国在西域,开启更加广阔的互市和交流。”
“我们大辽,希望两国都取消边境过路税收,然后允许大辽派百十人,来大宋的龙城学院进学。”
杨霖眼皮一抹,沉思了片刻,当即道:“可以,具体细节,你们去和白时中谈。”
一个蓬勃向上的民族,是敞开国门,任你来学的。
我们只要找对了方向,别南辕北辙,其他的民族没有机会迎头赶上。
毕竟你学的,只是皮毛,而非内核。
若是耶律大石无心东进,自己暂时也不想把帝国拖入战争的泥潭。
因为两国的差距,正在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开,再过几年,他们想打也没这个实力了。
第795章
爱好和平
杨霖在城郊,野炙春鱼,招待大辽使者。
大鱼被随行的御厨收拾干净,雪白的鱼肉就像雪花般般一片片削下来,契丹使者看着这熟悉的一幕,不知怎的,就想起曾经鼎盛时期,大辽的头鱼宴来。
几个红衣亲卫生起火来,将整尾的肥鱼架在火上灸烤,将早已调配好的汤汁淋在肥鱼身上,火焰劈啪作响,鱼身渐渐变得金黄。
浓郁的香气散开,杨霖笑着先夹了一块,放到小刘贵妃的跟前的盘子里。
“你们在西边,屡破番邦蛮夷,朕在大夏也有耳闻。朕与辽帝,私交甚笃,惺惺相惜,今见他成就大业,心中不免替他开心。”
杨霖笑吟吟地说道,在场的包括他自己,只有小刘贵妃一个人信了。
虞世南笑道:“官家此言,让外臣等人,心中感动,回国之后,一定转告陛下。”
杨霖又亲手调了些蘸料,用汤勺盛到跟前小刘贵妃的碟子中,如此怜爱恩宠,让身边的人不禁侧目。
刘瑶也有些羞赧,素手轻施,便帮着他夹起鱼肉来。
杨霖举起酒杯,尝了一口,道:“这次通商一事,在朕看来是双赢之举。世人皆知,朕不爱打仗,唯爱和平。若是能开市,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至于说废除商税,朕觉得有些操之过急。”
“若是将商水取消,难免有些商户投机取巧,走私些违禁货物,给大夏和大辽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辽使们嘴角不自觉地一撇,虞世南看了一眼杨霖,心中暗道,你还好意思说自己不爱打仗。
自从你窜起来之后,哪一年消停了,不爱打仗夏朝国土比大宋多三倍不止,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些话当然只是在心里说说,虞世南来时,耶律大石曾经破例召见过他。
辽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逐渐加强和大夏的联系,多多学习。
不同于骄傲自满的辽人文武大臣,耶律大石对夏朝的情报,是下了大功夫的,他太了解大夏了。
正因如此,当年一心东进的耶律大石,早就熄灭了心中的这点想法。
重回祖先埋骨地,当然是好的,但是也要看能否成功。
耶律大石心中笃定,若是发动辽夏战争,必然是契丹再次覆灭的开始。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等……
学习大夏,等待它的二世、或者三世、四世……后代的帝王中,出现一个昏聩无能的。
到时候,若是大辽依然保持强盛,机会就来了。
这个条件很苛刻,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要保证辽帝历代都是明君,还要寄希望于大夏自己衰弱。
更有甚者,还要防着其他的帝国崛起。
耶律大石当然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回到马盂山,回到白屿河。
据说那里已经被改名,而且正在筑城……
契丹八部,发源之地,很快就会被成群的汉人占据,在其上耕种繁衍,再难驱离。
东进的欲望虽然强烈,但是耶律大石心中清楚,正确的决定就是放弃东进。
正好这时候,杨霖对于西征,也没有太大的欲望。
或许后世的技术突飞猛进,让大夏拥有了远航能力,让火车提前出线,这样的话,占据更加广袤的领土或许会成为可能。
但是如今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自己只想一心把夏朝建设好,不想再穷兵黩武,打一场收益不大的战争。
双方在河畔,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杨霖和大辽之间,时隔十年,再次签订盟约。
虽然以往的几次,都跟废纸一样,被随意破坏。
……
夷州岛,水师衙署。
吴麟看着一艘艘新式战船,胸中豪情无限。
这一片海域,已经彻底被自己征服,南海水师所到之处,尽是些衣不蔽体,野蛮愚昧的部落。
这些人黑黑的皮肤,看见华丽的大船,往往以为是神仙,跪在地上磕头。
当年的荷兰人,只要一艘船,就能占据整个爪哇。
如今的南海水师的足迹,已经到了后世的澳洲。
他们带回来一些稀奇古怪的珍禽异兽,还有一些不曾见过的农作物。
秦桧在夷州岛,尽心尽力地开发,垦荒。
不得不说,这厮还是有一些才华的,夷州岛上西部被他招募来百姓逐渐占据、筑城,开始再次安家。
高山上的土著,时不时下来,用猎物换取一些米粮和弓箭。
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汉人带来的酒。这些土著生性好斗,若是碰到其他争夺猎场的部落,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越是这样好斗的民族,就越喜欢烈酒,可以让他们忘记身上的疼痛,而更加的勇敢。
一壶烈酒,就可以换来一头鹿,这在中原是没法想象的。
吴麟站在港口前,握着腰带,笑道:“我们夷州船坞,一定要在今年,超过密州徐家庄。造出更快,更大,更结实的船来。你们说,这大海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