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日日生
    “匪类不同于境外北虏,我们朝廷是绝对的优势,不论兵力还是实力。如此一来,就可以先铁血镇压几个山头,杀个人头滚滚,放出风声,让他们害怕。”


    “有人害怕了,就有人想投降自首,此时只要接收这些弃暗投明的,让他们带路,将贼人一个个揪出来。”


    “一贼举三贼,三贼举一窝,让他们无处可藏!还有便是千万不能任由当地兵马剿匪,而是要各郡县互相替换,免得军中有人通风报信。”


    叶方恒一一记下,心中暗道,这太尉剿匪,熟悉的让人畏惧。


    坊间传闻,郓城宋江,当初未发迹时,和山东地面许多豪强走的很近。


    现在看来,传言未必是假的。


    宋江显得兴致十分高昂,转战南北这么多年,再回故乡,让他身心愉悦。


    “陪本官在这城中走走,尝一尝此地风味。”


    ……


    剿匪刚刚开始,回京之后的白时中和范宗尹,便亲自来到了袖楼。


    袖楼内王运听闻后,赶紧迎了出来,在雅间会见两位朝中大员。


    有袖楼的侍女,捧上香茗,热气氤氲,香味扑鼻。


    白时中推了推杯盖,吹着茶叶,然后说道:“王会长,前者官家所言,民间商会组建工厂一事,进行的如何了?我等二人此来特地问询一下进度。”


    王运赶紧弯腰抱拳道:“两位相公放心,此事商会早就着手去做,马上就可以投入到长春州。”


    白时中轻轻“嗯”了一声,道:“这是官家心头的事,切勿怠慢。”


    王运连连点头,心里却有些奇怪,这点小事怎么可能会让两个宰相并肩而来。


    果然,白时中紧接着说道:“去岁朝中用度广,花销十分巨大,官家天纵英才,想出了债券一招,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如今官家又要大修道路,这个债券,你们还得再印一些。”


    王运敏锐地捕捉到话里的东西,官家要大修道路了?


    先前天池水泥的事,就让这些嗅觉敏锐的商户们,觉察到了商机。


    果然,这个筑城的产物,被官家运用到修路上了。


    一旦修路,得益最大的就是商户,如今如火如荼的剿匪,也是如此。


    王运稍微心算一下,就知道这件事几年内肯定回本,债券一事实在是太简单了。


    商户们就愁买不到债券,从来不会说是有人被逼着强买。


    两位相公扭扭捏捏的,显然是低估了商人们的果断。


    说道赚钱的事,这两个相公还嫩一些,如何懂得债券的妙处,王运心里暗笑道。


    想到这里,王运又偷偷钦佩了一把当今圣上,一个个的主意,每一个都是旷古绝今。


    看似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妙处无穷。先是纸币,然后钱庄,取直运河,整修道路……


    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每一天都是商户们的春天。做买卖再也不用带着一箱箱的钱币,提心吊胆地经过深山老林了,把脑袋悬在腰带上赚钱了。


    ……


    新城已经初具规模,杨霖纵马带着几个亲卫,绕城奔驰一圈。


    城墙修的高耸入云,护城河引得是拒马河的水源,绕着城墙,称得上是城高池深。


    城内的建筑,只修建了几个主要衙署,杨霖打算沿袭宋人,把主要衙门放在皇城内。


    亲民是大宋皇室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他们和官员、百姓距离很近,时不时与民同乐。


    意气风发的杨霖,在马背上,用马鞭指着城前的山头道:“在此地,建一个赤阳观,为我大夏国观。”


    陆谦笑着道:“官家,莫不是还要做这赤阳观主?”


    杨霖身边的亲卫,全都是松手用腿控制马,他自己骑术还不行,拽住缰绳,笑着摇了摇头,“大宋有个道君皇帝,难道大夏还要来一个观主天子么。”


    城墙上,凿开一个个的矮墙石栅栏,其中多有黑乎乎的炮孔。


    火炮作为守城利器,在灭金之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战争的推进,火炮的改革进步也很大,已经从鸡肋,成为了一种可以独当一面的武器。


    战争是最容易催生出更强大的装备的,就像是二战打到后期,虎式坦克横空出世。


    杨霖对新城的外观十分满意,自己纵马驱驰也这么久,也没能完全绕着走一圈,可见此城规模也不小。


    城中有两条河流交汇,交通十分便利,位于幽燕、河北的交接处。


    周围许多大城拱卫,可以分担一下人口压力,也不怕像是开封府一样,变得一家独大。


    已经有很多的豪门大户,抢着来买地筑房了,杨霖亲自监工,迁都之意不加隐瞒。


    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将会是未来大夏国的都城。


    杨霖环顾四周,胸怀开阔,兴致高昂,笑着道:“此城乃朕所建,应有朕来取个流传千古的名字,让它随着朕的帝国万世兴隆。”


    第794章


    蓬勃向上


    时光荏苒,转眼杨霖登基为帝,已经三载。


    大夏重明三年,杨霖下旨迁都新城,改名为龙城。


    三年的时间,让这个原本的边陲不毛之地,变得繁华起来。


    但是和大宋独肥汴梁不同,此时的夏朝,似此等繁华的城镇不下十余个。


    甚至汴梁、苏州、广州、金陵等地,犹有过之。


    在龙城内,皇宫十分气派,设内禁中和外皇城,明堂、五军都督府、六部衙署俱在皇城内。


    城郊的一处湖面上,拉起一个栅栏,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在此踏青游玩。


    其中一个气度雍容的男子,面如冠玉,眉目俊朗,顾盼之间,有一种久居上位的气度。


    他手里捧着一个小册子,看的津津有味,十分入迷。


    这是最近市面上最流行的书籍,叫做《勾魂铃》,专门讲解世间女子的妙处。


    美人面,似桃花,看来赏心悦目;


    美人手,似杨柳,细处纤纤素柔;


    美人足,如勾玉,自有千般妙处;


    ……


    杨霖越看越觉得此书十分得趣,而且个中描写,多有些闻所未闻的玩法,让人新奇之于,跃跃欲试。


    在他身边,是一个娇俏面容,身段玲珑的美丽女子,瞧着他时不时会心一笑,心中大为好奇。


    此女正是两朝贵妃,小刘贵妃刘瑶,如今正是女人家风情容貌最成熟美丽的时候,可谓是娇媚迷人。


    小刘贵妃一点一点移动娇躯,往杨霖那边靠去,睁大眸子。


    悄悄来到杨霖的身侧,只看到书上一句“若说是那上佳勾玉,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摩抚”。她立即嘤咛一声,粉拳捶着杨霖的胳膊,羞道:“这是看的什么坏书?”


    杨霖不以为然,正色道:“此乃绝好的书,怎么是坏书了?”


    “好书能写这些不正经的东西么?”


    杨霖叹道:“人心恁的如此不堪,明明是生灵万物心向往之的绝美物什,便似鲜花绽蕊,雨挂虹桥,是极妙极美的所在,却要强行将其说的肮脏,不让说不让写,那才是真肮脏假正经。”


    “唉,越说越气,人心什么时候,才能清白起来啊。”


    “若是这样的好书写出来都不让看,那让此书的作者情何以堪?更有甚者,对其冷嘲热讽,横加打压,那他还写个毛啊。”


    小刘贵妃毕竟不是杨霖这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没有他举世皆醉而我独醒的崇高思想境界,落了俗套,便只得嘤咛一声,羞恼而逃。


    杨霖不甚在意,如痴如醉地说道:“好书,好书,依我看来,此书比之论语,丝毫不差!”


    ……


    杨霖携带小刘贵妃来龙城郊外春游,才刚刚出来不一会,便有宫内侍卫统领吕望寻来。


    吕望找到正在苦读的杨霖之后,抱拳道:“官家,西边有辽人遣使来,说是要面见官家。”


    “耶律大石最近蠢蠢欲动,他在西方经营的好生兴旺,许是忘了曾经的窘迫,到老朋友这儿来炫富来了?”


    吕望怔在原地,问道:“官家,见是不见?”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