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吾谁与归
    否则当初赵桓也不会有杀了这赵佶的心思。


    但赵佶这人为了搜刮钱财,民无财可搜刮之后,将目光对准了在大宋享有特权的释、道两家的田产。


    直接将僧人的田框在了寺庙之内,不可出寺庙半分,收了一大笔田产。而且还规定了寺庙道观营建的标准,除了要有规划图占地面积以外,对建筑物的数量和宗人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度牒前所未有的收进。


    教主道君皇帝赵佶,只是将道家作为统治工具,他也没有丝毫对道观做什么优待。虽然是为了钱财,但是赵桓也贯彻了这一命令。


    中原王朝的教派不要太多,但是经过了千年的演化,汉末平道,南北朝三次灭释,唐末直接驱逐,教派早就学的老老实实,早就从出世变成了入世,逐渐演化成了一项娱乐活动。


    收他们的田的时候,他们一句话都不敢说。


    嘴皮子再利落,也怕刀斧加身。


    景教在大宋传播不开的主要原因,是景教尚未入乡随俗,将严肃的传教活动,变成了一个娱乐活动。


    景教传播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入世,维持他现在这副样子的教义,完全不能在大宋传播,也没人信。


    赵英是个伶俐人,他看出了官家对亨伯特的不耐烦,笑着请亨伯特离开,顺便给亨伯特指了条明路,解决问题的地方,不在朝堂,而是应该去磁州。


    去那里找到王重阳,跟他好好了解下,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具体含义,了解下什么叫做在大宋官家的英明领导下,和平共处,少弄什么异教徒、净化之类的幺蛾子,才是道理。


    跟官家磨嘴皮子压根没用。


    官家倒腾了几个月的新律法,人人平等反剥削的理念,在大宋朝以后的路都充斥着坎坷,他亨伯特想凭借着官家的一声御令,投机取巧,做梦罢了。


    安娜长公主疑惑的看着亨伯特离开的方向,最终叹了口气。


    “官家就是看上我的细腰,才乐意跟我多说几句话。”安娜放下了手中的笔记本,赌气地说道。


    亨伯特是她的教父,在父亲走后,她万里寻找约翰王,来找到她的教父,可想亨伯特在她心里的地位,可是官家这样对亨伯特,让她略感有些不舒服。


    “细腰?朕要找细腰,天下何止十万?”赵桓站了起来,跟着刚进门的赵英,去了延福宫。


    惯的她!


    若不是为了刷点声望,提高点大宋朝的影响力,他才懒得跟安娜长公主磨嘴皮子。


    赵英的眼神阴鸷的盯了一眼安娜,他不知道这安娜说了什么,但是他知道,安娜应该是惹了大宋皇帝不开心。


    普天之下,能让大宋皇帝不开心的金人,现在正在满世界找逃亡的路。


    安娜目瞪口呆的看着赵桓就这样转身离开,作为一个众星捧月,长大的长公主,虽然经过了万里长途跋涉,但是说到底,她都没有放下心中关于长公主身份的那份尊贵,而这份尊贵,就是她敢抱怨皇帝的勇气。


    安娜用力的一跺脚,两行清泪划过,李清照看着安娜的那副模样,噗嗤的笑出了声,笑着劝慰着梨花带雨的安娜。


    在大宋,皇帝临幸都是一种恩宠,他安娜接受不了这种宫廷文化,何必在这宫廷受罪?官家当初放她进宫,是多少势力在暗中交易的结果?使了多少银子,就为了让官家身边有个番邦人,能够替在大宋行商居住的番邦人说上两句话。


    她倒好,居然耍上了小性子,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官家正在从她寻找的约瑟王,变成住在她心里的人。


    李清照是女人,更懂这些女人的变化,当然官家是个钢铁直渣男,猛然听到这种话,自然不会给她一点好脸色。


    在赵桓心里,安娜和亨伯特加起来,还没有一个曹娴的重量重,跟自己赌气,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赵桓走进了延福宫看着已经有了些身段的朱琏和朱凤英,两个人在宫里扭腰摆臀锻炼身体,他对着赵英说道:“戎狄,人面兽心。”


    “臣知道了。”赵英点头,官家这话的意思,不是要赵英给安娜一些教训,大宋的皇帝也没那么小气,按照官家一贯的做法,是要将安娜赶出宫才对。


    这件事很好办,尤其是对赵英来说,赶出去一个宫女,简单到了极致。


    “让爹爹听听儿子在肚子里叫爹爹了吗?哎呦,他还想踢朕。”赵桓半蹲在朱琏的腹部,在听着胎动的声音。


    “净说胡话,女儿和儿子都还不知道呢,还叫爹爹,踢你还得几个月呢。”朱琏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和赵桓拉着家常。


    而朱凤英凑了上来,在赵桓的耳边小声的耳语着:“官家,让臣妾好生想念。”


    “朕不是每天都在延福宫住着吗?每天见面,说的每天见不到朕一样。”赵桓疑惑的看着朱凤英。


    “臣妾问了宫里的老宫宦,说三四个月后就可以行房了,官家。”朱凤英舔着嘴唇说道。


    第八百九十五章


    后宫纷争起


    朱琏推了推朱凤英,嗔怒地说道:“净说胡话!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都大被同眠过了,还胡话,姐姐真是脸皮薄。”朱凤英嬉笑着戳着朱凤英的面皮。


    赵桓不禁一阵头疼,曹娴是个榨汁机,朱凤英也不惶恐多让呀,这也是个妖精。当初一路北上,只要没天葵,就少不了钻被窝的事。


    现在居然都发展到了这等骇然的模样?


    朱凤英舔着嘴唇,看着官家像是一匹饿狼一样,甚至连眼睛里都似泛着绿光,随即变得委屈巴巴地说道:“官家眼里不是朝政,就是军国大事,眼里哪里有我这等小女子,臣妾委屈。”


    说着朱琏哀嚎一声,趴在了赵桓的肩膀上痛哭起来,只不过哀嚎的时候,还对着朱琏挤眉弄眼。


    朱琏的脸上一阵羞红,她当然懂朱凤英的意思,这又是一个今夜有行动的暗示。


    她当初答应朱凤英那姐妹一同服侍的想法,还不是存了些官家征战辽东,心中杀伐之气太重,用些淫艳的事,转移下官家的视线,好不让官家心里都是那些金戈铁马?


    戾气太重,终究与国不利。


    现在,朱凤英居然食髓知味,还要再来一次。朱琏坚定的摇了摇头,这等出格的事,对她来说,做一次就是了。


    虽然那种心惊胆战和突破束缚让她莫名的情绪,但是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能够止的住自己的贪欲,她是大宋后宫的贵妃,再没有皇后的时候,她即便不是皇后,就得撑起母仪天下的架子。


    而且她现在有了别的顾虑。


    赵桓看着朱凤英哀嚎的模样,似乎是痛不欲生,简要分析之下,认为朱凤英得了产前抑郁症,拍着朱凤英的肩膀,劝着:“好了好了,不哭不哭,朕闲暇的时候,多陪……”


    “哼!我去找刘婉。”朱凤英看到姐姐的拒绝,从赵桓的肩膀抬起头来,一跺脚,去了偏室。


    赵桓的手还是维持原状,疑惑的看着朱琏,这演的是哪一出?


    “官家莫要惯着她,胡闹惯了,官家还宠着她,早晚得出事。”朱琏无奈地说道。姐妹共同服侍一个君主,本来就有朱琏姐妹是汉时赵飞燕、赵合德传闻,这传位还屡见不鲜,她也不愿意真的变成祸国殃民女人。


    “有人在你这里胡说了?”赵桓看着朱琏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情绝对不简单。无缘无故说这么一句,他当然有理由怀疑有人在挑唆后宫!


    后宫不得干政,朝臣当然不允许在后宫之事上多嘴。


    朱琏看着如同炸了毛一样的官家,赶忙说道:“没有,官家多虑了。眼下官家文治武功,谁敢置喙后宫之事?官家多虑,臣妾就是想着自矜罢了。”


    “再说官家是皇帝,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有人说,也是难免的,官家要是这个样子,臣妾以后有什么事,还敢跟官家说。”


    赵桓看着朱琏,连连摇头说道:“你呀,就是心底太过善良,那群朝臣们、小报笔正们,整天闲的没事干,就指望着宫里出点事,然后弄点小报,大肆指摘一下,满足一下他内心批评的欲望。”


    “官家,是要赶安娜出宫吗?”李清照从外面飘了进来,笑着说道:“见过贵妃。”


    “姐姐快坐。”朱琏轻笑着示意立侍的宫人看茶。


    “贵妃抬爱,官家,安娜赶出宫去,倒不是不可以,就是眼下这粮贸……”李清照抿了一杯茶笑着说道。


    赵桓摇头,这件事他心里已经定了主意,在他心里也不是个大事,他更在意的是,朱琏和李清照两个人的称呼。


    后宫不宁,已是定局。


    一个叫姐姐,一个叫贵妃,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这一看就不对味儿。


    “胡元是不是给你切过脉了?确定是有孩子了吗?”赵桓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大概是李清照肚子里真的确定有了,才会有这种局面出现。


    李清照嫣然一笑地说道:“是,八九不离十了,再等等。”


    朱琏给官家的茶杯里续了点水,笑意盎然地说道:“姐姐有了身孕,就莫要理会那些朝政了嘛。粮贸自有公卿去管,安心养胎才是。说起来,官家为什么要赶安娜出宫?”


    “贵妃说的是。”李清照点头应道,李清照将刚才在雁回池旁的事说了一遍。


    赵桓左看看朱琏,右看看李清照,这唇枪舌战笑里藏刀的话,还是自己认识的两个人吗!


    朱琏当然有顾虑,李清照在朝中组建商部,当初官家不在,李清照带着赵谌处理朝政,事事专权,连李纲都得跟李清照商量朝中大事,朝臣弹劾李清照的札子,被李清照以官家忧心边事,不宜聒噪为由,扣在京城多少?


    本来朱琏对李清照不在意,是因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七年,未曾有过一子,她也一直是以为李清照的身子骨有问题,而且据太医院给李清照切脉,李清照的确有不孕的可能,当初还开了调理的方子。


    结果呢?这铁树开了花,李清照有了身孕,还在外廷有庞杂的势力。


    她怎么能不忧心?


    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是否影响李清照登极,登上皇后之位?


    刘娥还是一娼籍,不照样是皇后,皇太后,临朝称制,着龙袍上殿?李清照的身份比刘娥要尊贵太多。


    而且李清照比刘娥的政治资本要雄厚千倍万倍,其志,以她十几岁就褒贬时政看,也对处理政务有想法。


    现在有了身孕,那一切都有了,朱琏也是急在心里,但是又无可奈何。


    赵桓笑着说道:“安娜主要是因为她违反了大宋朝后宫不得干政,教派之事,朕不能让她对嘴,这不是她该管的事。”


    说完赵桓就愣在了原地,看着李清照,李清照就是后宫干政,虽然卸了商部的担子,可是商部尚书空缺,一直到今日,赵桓也让商部推举,可是商部从来没递过名单。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