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黑男爵
“哦!别人都叫黄巾贼,你叫黄巾军,别人称呼张角为张贼,你虽然直呼其名,却略带尊敬,看来铁匠二人的来历不言自喻呀”;跑业务出身的萧逸可是最会察言观色,话里听音的!
看了看身边的老道,老道举手示意道:“无愁子,但说无妨”。
清了清嗓子,看了看边上都用心倾听的众人,真有点前世说评书的感觉,记得上学时,一帮同学闲来无事就是喝着啤酒,打着【三国志】游戏,都把嘴撇的跟二五八万似的,一边骂刘备无能,曹操弱智,司马懿太胆小,一边狂喷,如果我在三国该如何如何……个个都是事后诸葛亮的好手。
萧逸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在下有几分浅见请诸位指教,话说那黄巾起事之初,却有席卷天下之势,但在我看来,有四大缺陷,故尔其事必败。”
“其一,张角格局太小,黄巾军以道教立身,只能招纳底层愚钝百姓,却得不到有真才实学的儒家士子拥护,所以起事后,镇压黄巾军的不仅有庞大的官军,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天下士族的疯狂镇压,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天下,焉能不败;不得士人之心者,难得天下。此心败也!
其二,组织不严密,做事不够谨慎,加上用人不当,致使计划被叛徒告密,内应被杀,不得不仓促发动,造成各地黄巾军之间的相互配合发生了极大的困难。正所谓: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此事败也!
其三,张角手下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将领,如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之辈只会画符装鬼,不懂行军打仗,举事后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与汉军拼消耗,不懂得运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终于被各个击破。要知道: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此略败也!
其三,朝廷派来镇压黄巾军的将领,如皇甫嵩、朱儁、董卓、曹操,等都是一些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统兵作战有术,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上,都远远高于黄巾军首领,因而往往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击败黄巾军。此将败也!”
有此四败,那张角安得不亡呀!
一席话说完,听的牛铁匠目瞪口呆,舌头差点伸到地上;张皮匠看似没有什么反应,可眼中射出的阵阵的寒光,和握着酒碗不断颤抖的手,显示出他的内心没有表面的那么平静;边上的铁匠知道,自己二弟的这双手可是轻易绝不会颤抖的。
就是老道也是微微点头,而大牛、马六二人早就听的如痴如醉了,看向萧逸的目光犹如看道观里的神像一样,就差没点上香拜一拜了。
看着众人的表情,萧逸自己都怀疑头顶上是不是真的有个光圈在闪动;再摸摸后背,也没长出翅膀呀!
如果是在21世纪,是个略懂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可在这个时代,能透过重重迷雾,超脱历史的局限性,全方位的总结出黄巾起义失败原因的---“真神人也”!
牛铁匠改容再拜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真如醍醐灌顶,解我等心中数年阴云。”
再敬了一碗酒,铁匠和皮匠都陷入了沉思,半响之后,铁匠和皮匠对视一眼,似乎传递着某种消息,一字一句的忐忑问道:“既知前事之败,今上灵帝贪图享乐,不理国事,‘十常侍’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官府欺压,民不聊生,若黄巾军能吸取教训,积蓄力量,图谋再起,以小仙师看来,能有几份胜算?”
看了看面前万分期待的铁匠父子三人,张皮匠虽然眼睛看着酒碗,却竖起耳朵,生怕漏过一个字,放在桌子上的手不知不觉间竟在桌面上抓出了五道痕迹。
又看了看边上双目微合,好似睡着了一样的老道。
良久,萧逸斩钉截铁的继续说道:“一成也没有!”
“为何?请小仙师指教?”犹如被冷水破头的众人满怀失望之色连忙问道:
“君等已知黄巾有四败,却不知朝廷还有四胜”。萧逸意味悠长的说到。
“装逼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好呀,要知道以前和同学室友一起喝酒、吹牛、装逼,每次萧逸都装不过他们,并以此深深为耻”。
“其一:汉室乃天下正统,立国四百余年,树大根深,百姓已经习惯了汉家的统治,又受天下士子的支持,这正统的名望,有时就能换来刀枪马匹,顶的上百万大军;
其二,汉室都于洛阳,居天下之中,俯瞰中原,又有关中八百里秦川为后援,一旦关东诸郡有变,可第一时间出兵镇压,把起义的火苗掐死在襁褓里。
其三,汉室虽衰,然数百年积蓄深厚,政府官员素质较高,分工明确,府库甲兵足备,军队训练有素,战争经验丰富,这些远远不是那些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没受过正规训练的黄巾军可比。
其四:汉室忠臣尚多,武有皇甫嵩、朱儁、卢植等大将统兵,文有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孙瑞之流,忠心辅国,其势虽衰,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一席话说完,老道微闭的双眼都睁了开来,望向萧逸的目光犹如看一块尚未雕琢的美玉。
至于铁匠众人已经是在仰视萧逸了,14岁少年的身形在他们眼中显得格外高大。
“如此说来,那汉室的江山可以万年永固了?”久不开口的陈皮匠也终于发出了疑问?
“已经装逼装出感觉的萧逸摆手道:
“哪有永固的江山,正所谓,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万年的世家。”
想那夏500年,殷商600年,周又有东西之分,西周300年,东周500年,而后秦嬴政一扫六合,虎吞天下,却三世而亡,只有区区的15年,而后,高祖斩白蛇起义,三年平秦,五年灭楚,到王莽篡汉历经了200余年,自光武中兴至今,也是200年了……
此次黄巾起义,虽然被朝廷扑灭,但各部星散于天下,不出数载,恐怕还会东山再起,而汉庭被起义冲击的根基动摇,灵帝又未能吸取教训,依旧痴迷享乐。而今各地州牧拥兵自重,朝廷威信一落千丈,已经无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怕风云再起之时,就是大汉分崩离析之日,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桃园……”
‘停!’萧逸果断停住了讲话,擦了一把冷汗,心说,“再说下去就出事了。”
一番话,萧逸收获了五颗心,一颗是老道的决心,犹豫多日的‘出尘子’今日终于下定了决心。
两颗是铁匠、皮匠的迷茫之心,数年来二人左思右想,一直没能找到的答案,今日终于豁然开朗了。
最后两颗是大牛、马六的崇拜之心,从这时起,二人对萧逸视若神明,追随一生,纵然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也是不离不弃。
第8章
射雕之手
又是一片死寂的沉默,还是牛铁匠最先反应过来:“来,诸位!请酒,痛饮”,很默契的大家都结束了刚才的话题。
这时身后的马六拉了拉铁匠的衣襟,一副焦急的样子,铁匠看了看外甥,转身对老道说道:“仙长,牛某有一事相求,犬子大牛和外甥马六久欲拜在门下,还请仙师念他二人一片赤诚之心,收录为徒。
听到拜老道为师,一边忙着啃鸡肉的大牛也放下了手中的食物,眼巴巴的看着老道;与此同时,萧逸趁机把最后一个鸡腿抢到了自己的碗中……
“当道士很有前途吗?竟然还不是一个人在想出家,而是整整两个;看着眼前万分期待的大牛,马六,已经调整好状态的萧逸有些无语。”
“无量天尊!牛居士,若想让二子学武,你们弟兄两人的本领就可以教授,何须再求旁人。”
“道长得知,若我兄弟二人教导,最多培养出另一个我,十人敌而已;若随道长,则有望进入一流武将的行列,他日纵横沙场,建功立业不在话下,且道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胸中自有乾坤,教的那是‘万人敌’”。
老道是高手!老道还懂兵法!边上的萧逸默默想到。
沉默半晌,老道看了看身边的萧逸,又看看一脸期待的大牛、马六点头道:“好吧,一切皆是缘,贫道就收此二子为记名弟子,忙时留在家中随你打铁为生,闲暇时可以来道观,与‘无愁’一起学习。”
牛铁匠见老道首肯,心中大喜,连忙排摆香案,请老道居中上座,让儿子和外甥正式行拜师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大牛,马六二人急忙上前,跪在老道面前,行大礼参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边上的萧逸摸摸下巴心说:“这可比我拜老道为师正规多了,我可是什么仪式都没有,被老道直接套了身混元八卦道袍在身上就成了。”
老道让二人起身后,并未说话,而是目光投向了张皮匠,默默的看着,又看了看萧逸。
张皮匠闭目想了想,又看看萧逸的身形,再看看萧逸的手,最后看看老道,点头道:“小仙长若有意,在下定悉心传授,绝不私藏,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什么情况?让我跟皮匠学什么?学熟皮子?”想想整天跟皮子打交道后,身上那种腐烂的气味,萧逸哭的心都有了,第一次感觉做道士还是不错的,起码比当个臭皮匠强一百倍。
再看看皮匠一副‘你放心,我会认真教’的模样,萧逸真有一种夺门而出的冲动。
“无量天尊,既然如此,此间事,业已圆满,贫道师徒就告辞了,”老道起身道。
铁匠众人连忙起身送行,萧逸更是紧紧跟随老道,生怕老道一个高兴,就把他留下给皮匠当学徒了,众人一直把师徒二人送到门外;老道转身对着铁匠说:“需要的器物,你早日准备好。”
“仙师放心,一切包在我们兄弟身上”。
送走老道师徒,铁匠回身对皮匠说:“二弟以为此子如何?”
“天赐麒麟子,王佐之才,出可为将,入可为相,古之伊尹、霍光不过如此;然看此子虽外表平和,与人为善,但眉眼之间有煞气环绕,恐怕日后多有杀戮!且此子,目空王侯将相,言历代兴衰如话家常,日后对天下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没想到平日惜字如金的二弟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大段话来,但对皮匠的眼光却一直是佩服的,皮匠出身也是大户人家,自幼饱读诗书,学从高人,只是后来家中剧变,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但看人看物,无有不准!昔日,大良贤师张角对皮匠也是多有倚重,只可惜……
出来的路上,萧逸忐忑的问老道:“师傅,您要让我跟皮匠学手艺吗?虽然这乱世做皮匠也是个谋生的技能,但徒儿还是更愿意跟在师傅身边虔心修道的。”
“哈哈哈!老道一阵大笑,摸着萧逸的头顶,痴儿!你乃是良材璞玉,为师岂能糟蹋了你的灵智。”
“那师傅的意思是?”
“你可曾注意到陈皮匠的那双手?”
“皮匠两臂修长,双手骨节宽大而有力,手背棉而不糙;而且,似乎自己的两只手很像,萧逸不禁的看了看自己两条同样修长的手臂。
“师傅,那双手是?”
“射-雕-手”老道望着萧逸一字一句说道!
所谓射雕手,本是匈奴人中射箭最好的大力士的称呼,后来汉军屡屡出塞作战,加上南匈奴归附,这个词慢慢传入汉地,成为神射手的专有称呼!
古语说,空中飞鸟,惟雕难射。草原雕,一般翼展两到三米,喜欢停留在两三百米的高空,寻找猎物,然后俯冲下去攻击猎物,可以猎食羊鹿之类较大的动物。《穆天子传》中有一句,“青雕执犬羊,食琢鹿。“可见雕之凶鸷异常与体型庞大。
一般的弓箭手根本不能把箭射得这么高,而且草原雕的羽毛为了减少滑翔时的空气阻力,在千万年来的进化中,变得油亮光滑,如果弓箭不是垂直射入雕的身体,就马上会在它的羽毛上打滑,很难刺伤或杀死它。
所以射雕不仅要准,还要能拉得动强弓的人才可以射到雕;射雕手能力出众,基本上就是古代的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军中的特殊任务,比如侦探,放冷箭杀敌手等等。
离开铁匠铺,下一步就是去亭长那里给萧逸报备一份户籍,中国古代对户籍管理一向严格,从秦朝起,所有14岁以上男丁,必须申报户籍,以备国家征用,也就是说,从你的名字上报到户籍册上那天起,国家随时可能征召你服劳役,或者上战场。
亭长家就住在镇子南边的一个平常院落里,与周围住户的情况似乎毫无区别,只是小门口两旁各竖着一根铁戟,这让萧逸大吃一惊,看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勋门立戟---这是古代对拥有战功军人的最好表彰。
看得出这的主人是一个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人的老军人,而且据对立过特殊的军功,否则得不到勋门立戟的表彰。想到这里,萧逸不由得暗暗心惊,没想到一个渔阳郡的偏僻小邑里竟然是卧虎藏龙,有世外的隐士道人,有一流的铸造师,有射雕之士,如今还有一位沙场功勋……
‘张亭长六十岁上下的年纪’身穿一件陈旧的黑色武士袍,微驼的脊背,满头稀疏的白发,一张历经风霜的老脸上密布着伤痕,一双眼睛却格外的明亮,身上那股子浓重的军人气息隔着很远也能让人感觉得到。
另外,亭长的一条腿有些微瘸,看来在战场上受过伤;而伤痕也是战士最宝贵的勋章!
亭长和老道二人看起来很是熟悉,在听完老道的来意后,开始用那双明亮的眼睛上下不停地打量萧逸,左看右看的看了半天,最后微微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对萧逸满意,还是对老道收徒的眼光信任……
随后迅速给萧逸办了户籍,工作效率倒是很高,足矣让后世的派出所汗颜,不过在出身一栏中,把萧逸填成了老道的孙子……
“什么情况?报个户口,还得当一回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