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黑男爵
    走在路上,萧逸一边听着老道的话,一边回想历史的发展进程:“黄巾起义之后就是群雄并起各霸一方,随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几十年间各路英雄豪杰在历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各显神通,他们以自己的身世,智慧,勇武,残暴,口才为资本,以这万里江山为棋局,以无数鲜血、人命为赌注,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演出”。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而一个涌出无数英雄的民族是悲惨的,这天下虽大,却永远也容不下两个英雄!


    第5章


    卧虎小镇


    来到山下,萧逸才彻底看清小镇的全貌,与一般的正方形城池不同,小镇南北长3里,东西宽只有1里,外围城墙皆用巨石筑基,上用黄土夯筑而成;不过墙堡如今已经残破不堪,很多地方都已经塌陷,设南北两座城门,整个城镇形如卧虎,北门为正门,入口处有个牌楼,已经有些残破,布满了箭痕而且有被大火烧过的痕迹,上面模糊的有着“卧虎亭”三个大字。


    汉制100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亭侯,如关羽的汉寿亭侯,就能享受1000户人家的赋税作为自己的俸禄,而诸葛亮官封武乡侯,就是货真价实的万户侯。


    难怪诸葛亮死前上遗表:“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万户侯!绝对是这个年代的高薪工作。


    此地为一亭,也就是说理论上起码有上千户人家,可现在看来能有一半就不错了;这里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小镇上,还有一些分布在盘龙河各个支流附近的渔村中……


    老道告诉萧逸,卧虎亭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粮亩有限,所以此地的民众只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卧虎山属于燕山一脉,山中多有豺狼虎豹,所以此处男丁大都常年上山打猎,或者在盘龙河的湍急河水中施网捕鱼,加上地处北疆,时常有游牧部落侵扰,百姓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所有几百年下来养成了此地彪悍善战却又淳朴善良的民风。


    正是因为此地民风彪悍,士兵不但英勇善战而且悍不畏死,所以每有战事,国家屡屡从此征兵,才造成了卧虎亭男丁缺少的景象;这里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人从军,甚至当兵都成了这里成年男子的唯一出路。


    而此地人丁的来源更是五花八门,有当地的土著,有在此戍边的驻军后裔,有因为战乱跑来的流民,有朝廷流放来的犯官家眷,甚至还有从草原上跑过来的牧民……


    老道此次来是要去城里的铁匠铺,原来萧逸穿越前那一晚,天出异像,有流星陨铁降落在附近的荒野中,而陨铁正是打造兵刃的最好材料之一,所以那天老道才去野外寻找陨铁,结果陨铁没找到,却在途中恰巧捡到了河边的萧逸。


    好在老道的一位铁匠朋友得到一块陨铁,可惜那块陨铁重量不足以打造大型的兵刃,于是决定打制成三把短刀,并约定将其中一把送给老道,以回报当初的恩情。


    铁匠铺在镇子的西头,不时传来敲击的声音,师徒二人来到铁匠铺门前,门口竖着一块布帆,写着:“牛家铁匠铺”,下边还画着一柄锤子,看来是铁匠铺的标志。


    前后两层的院子,用碎石和泥加上植物的根茎砌成,里面一名彪形大汉正在举锤猛击砧板上的一块长条形铁块,边上两名少年打着下手,看来应该是铁匠的徒弟,墙边上排着一些打造好的兵刃和农具。


    此地民风尚武,男子都喜爱兵刃,所以铁匠铺的生意格外的好。


    早期的铁以矿石直接还原形成,含碳量低、质地较软。东汉初年,杜诗发明冶铁水排,利用水能带动风箱鼓风,使冶铁温度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制铁工艺迅速发展,铸、锻、柔化、渗碳、等技术日趋成熟。不过要想得到一块好钢必须得用生铁反复加热锻打,话费大量的材料和人力才能打出的百炼钢。


    后来魏武帝曹操就是用反复加热锻打的办法制的百辟刀,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共五枚,曹丕、曹植、曹林各一枚,曹操自仗两枚。以曹操的当时尊贵身份,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才打造出五把百辟刀,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打造宝刀之难以及锻打代价之高昂。


    见到老道到来,铁匠连忙放下手中的大锤,拱手行礼道:“仙师安好”;萧逸这才仔细观看铁匠,至少一米八以上的身高,上身,下面牛鼻短裤,戴着牛皮的围裙,古铜色的双臂上,青筋凸显犹如小龙一样盘根错节,粗壮的指骨关节,虎口处老茧厚重,点点的疤痕显示出长期和火星为伴的生活。


    铁匠名叫牛弘,家族世代都是铸造师,却不是本地的土著,而是数年前突然携带妻子、外甥来到小镇,以打造农具为生,有时也给人修造兵器。


    身后两个少年,一个粗壮结实,肥头大耳,目光憨厚,牛鼻短裤,腰系皮裙,脚下薄底的快靴。手里还握着一把小号的锤子,和牛铁匠犹如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就是小了两号。


    另一个少年身材修长,双臂宽阔有力,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显然是个机灵之人;尤其少年看向老道的目光,竟然有渴望之意,而当看到站在老道身后的萧逸时,竟然露出无比羡慕的神色。两人也连忙行礼,口称“仙师”。


    “羡慕哥干嘛?难道这年头当道士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萧逸发现两个少年羡慕的眼神,不由得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混元八卦道袍。


    “这是贫道新收的徒儿,道号‘无愁子’。


    萧逸忙学者老道的样子稽首行礼道:“无量天尊,见过牛居士!”


    “不敢,不敢,小仙师多礼了!”牛铁匠一边摇手一边双目精光四射,显然听到老道收徒让他很是吃惊。这让萧逸再一次怀疑当道士是不是真的是一件很有前途的职业。


    牛铁匠指着粗壮少年对萧逸介绍道:“犬子牛威,乳名‘大牛’;大牛嘿嘿憨笑了一下对萧逸点头示好。


    铁匠又一指哪个身材修长的少年道:“外甥马宁,因为家中排行第六,乳名就叫‘马六’”,马六拱手行礼,萧逸忙稽首还礼,口中没忘了念一句:“无量天尊。”


    正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不是,是当一天道士念一天经,何况现在发现道士这个职业前景远大呢。


    就这样,在这个小镇的铁匠铺中,日后威震天下的,大魏‘神威天策上将军’萧逸和自己手下人称牛头马面的牛威,马宁两员重将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见面。这一年,萧逸14岁,大牛17岁,马六16岁。


    后世《三国志》魏书记载:


    “牛威,字镇远,乳名‘大牛’,幽州渔阳郡人氏,父牛宏,铸刀巨匠;牛威少年贫寒,随父打铁为生,时有‘无愁侯’萧逸随其师‘出尘子’来访,牛威折服于无愁侯之智,终身跟随,后官拜大魏征南大将军,爵,镇远侯。牛威常言:“生我者父母,开我灵智者,无愁侯也!


    “马宁,字致远,乳名马六。西凉人氏,父为朝廷养马官,为奸贼董卓所害,流浪渔阳,投奔娘舅牛宏,以打铁为生;后随其表兄镇远侯牛威同遇‘无愁侯’萧逸,终身跟随,后官拜大魏征北大将军,爵,致远侯。马宁常言:“得遇无愁侯,宁,三生之幸也!”


    第6章


    杀破狼三刀


    众人行礼后,进屋分宾主落座,说是坐,你可别指望有桌椅板凳,那东西是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东汉说的坐是指跪坐,跪在地上,然后坐在自己的小腿肚子上,就这种跪坐的姿势一直以来让萧逸苦不堪言。


    铁匠取出一个黑色陶瓮,肚大,口小,上刻一些古朴,粗犷的花纹。黑陶内有大半的水,放在屋内的碳炉上,炉子很旺,一会水烧开后,放了一把茶了进去,又倒入少许的盐末,然后用一根木棍在陶瓮里不停的搅拌。


    “为什么不是泡茶?开玩笑,这是东汉年间,有煮茶喝就不错了”。


    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法。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加上精盐煮饮,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茶经》为杰出代表。


    用过茶,牛铁匠说到:“那块陨铁不愧是天赐神物,我用时数月,历经上千次烈火锤炼,终于铸造成三把宝刀,皆是锋利异常,堪称神兵。”


    随后铁匠命令大牛:“去把你二叔也请过来。”大牛唑唑牙花,似乎很是害怕这个二叔,但还是快步如飞的去了。


    铁匠口中的‘二叔’姓张,名叫张济;就住在隔壁,乃是牛铁匠的生死之交,二人数年前一起来到的卧虎亭,平时以硝制动物皮毛为生,也会制作皮甲、弓箭,镇子里的人都习惯叫他张皮匠。


    此人三十多岁的年纪,憔悴的面容似乎总是忧心忡忡,中等身材,显得沉默寡言,长得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普通,普通的身材,普通的气质,普通的穿着,绝对是那种扔到人堆里就找不到的角色,似乎无论何时总是喜欢站在黑暗的角落里,纵然外边艳阳高照,他的身边却像有万年寒冰般的积年不化。


    由于常年和动物皮毛打交道,身上总带着一种腐烂的气味。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双臂特别的粗壮,右手拇指,食指内侧,微不可察的有两片厚重的老茧,一双细细的眼睛,看着昏昏欲睡,可是不经意间,时而发出犹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


    皮匠张济进屋后先是向老道躬身行礼,口称仙师,格外的尊敬,而且感觉的到,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而看向萧逸的目光却充满着一种欣赏,尤其是看向萧逸的手臂时,就像是看到了什么珍宝。


    铁匠牛宏站起身从内屋中取出一个包裹,打开后露出三个刀匣,并将其中一个递给了老道。


    老道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把短刀;刀鞘上古朴的花纹显得格外深沉,刀柄上一个牛头标志清晰醒目,上面两个红色篆字铭文“贪狼”;慢慢拔刀出鞘,瞬时出现了一团青光,二尺刀身微微弯曲,半分厚的刀背,方便劈砍,两侧特意开的血槽,刀刃处有丝丝的雪花纹路,刀柄用铁榴木做成,外缠细丝,握起来手感极佳,好一把短刀,好一把杀人的利器!


    铁匠牛宏和皮匠张济也各自取出一把刀;三把短刀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老道手里的刀柄上面刻有二个红色篆字铭文“贪狼”;铁匠手里那把则刻着‘破军’,最后陈皮匠手里的短刀刻着‘七杀’二字。


    这三把刀是因为天空星象异变,七杀、破军、贪狼三星同耀,天降飞火陨铁打制而成,所以就用了三星来命名;而三把刀的分配看似随便,冥冥中却似乎有着天意,而这三把刀日后也为各自的主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天命。


    “大牛,把那把刚打好的环首刀拿过来”,铁匠瞪着眼睛冲着儿子大声喊道。


    人影一闪,大牛飞快的从屋子里拎出一把环首大刀,刀长3尺有余,牛角做柄,背宽刃薄,寒光闪闪,显然是一把不错的兵器。


    环首刀诞生于我国西汉时期,是由生铁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同时也是东汉士兵的便准配备武器。


    父子二人相对,铁匠拔出自己那把‘破军’短刀,刀刃对刀刃,双臂用力,同时大喝一声,铛的一声脆响,一段刀身落到地下,众人连忙细看,大牛手中的环首刀只剩下了半截刀身,而牛铁匠用手摸了摸‘破军’刀的刀刃,毫发无损。


    嘶嘶!众人倒吸冷气着有之,目瞪口呆者有之;不愧是神兵!


    老道也摸了摸手中的贪狼刀,略加思考,转手就递给了身后的萧逸,说道:“徒儿!北地男儿,皆可带刀,此刀你好生使用,莫要辜负了天赐神兵!”


    “多谢师傅!”


    接过短刀,萧逸喜爱的不停把玩,身为男子,哪一个不喜欢冷兵器的,前世自己就有一把仿制的瑞士军刀,不过感官上可没这把贪狼刀古朴、大气!


    看到贪狼刀归了萧逸,边上的大牛、马六二人已然看的口水都浇湿脚面了,恨不得一把抢过来;齐齐用可怜的目光看向铁匠,如果二人有尾巴的话,早就连连摇动了。


    看着没有新的短刀拿来,大牛不由开口:“爹,那个,我们,也……”


    “你们两个给我好好的练武,小小年纪要这么好的刀干什么?”铁匠大声训斥:


    大牛委屈的低下头,看看比自己矮了一头,瘦了一半的萧逸,再看看同样无可奈何的马六,心说:“好像小仙师比我们哥俩小得多……”


    牛铁匠摸摸儿子的头安慰说:“好生练武,好兵器是跟随武者一生的,不能随便打造,你们年纪还小,身体没完全长开,筋骨未定,如果现在给你们打造兵刃,用不了几年,你们身体长高,气力变大,精心打造的兵刃就会不趁手了,放心,过上两年,等你们武艺练成,筋骨都长开了;为父肯定给你们每人都打制一件趁手的兵刃!。


    二人认同的点点头,不过看看萧逸手里的宝刀,又觉得不是那么有理了…


    “天赐神兵,今日咱们痛饮一番”。


    看到宝刀如此锋利,牛铁匠高兴万分,命令大牛去镇子里打酒,命令马六把院子后边的几只鸡都宰了,如此宝刀完全可以当作传家之宝,而且是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的那种。


    对于有肉吃,萧逸还是很高兴的,话说跟着老道以来,除了受伤那些日子还喝了几顿狼肉汤,就再也沾不到荤腥了,何况那只瘦狼还是自己打回来……哦不……是咬回来的;道士虽然不忌讳荤腥,可守着那个小道观的两个穷道士确实吃不起肉呀。


    一群男人喝酒必然有的可聊,好在老道阅历丰富,牛铁匠也是在外闯荡过的人,萧逸作为拥有两千年历史知识的穿越一族,都不缺乏谈资,而皮匠和大牛、马六则成了最好的听客。


    老道喝酒,浅尝辄止,一副高人风范,牛铁匠也不敢过分的劝酒,只好把火力都对准了萧逸,可喝起来的结果让在坐众人大吃一惊,大海碗装的米酒,四人轮番上阵敬酒,最后连体魄雄伟的牛铁匠尚且感觉酒意上头,头脑发胀,大牛,马六更是喝的坐在那吐泡泡了,以一对四的萧逸却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还不忘了抢鸡腿吃。


    看着牛铁匠吃惊的目光,再看看大牛和马六崇拜的目光,最后看看老道,老道就算了,似乎无论萧逸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在老道眼里也是本该如此的样子。


    对了还有坐在那很低调的陈皮匠,要是不注意,太容易忽略他了,此时也在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萧逸,上一眼,下一眼的看个不停。


    “我脸上又没长花,都看我干嘛?”


    闻闻碗里充其量10度左右的发酵米酒,心说;“哥当年上学时就是班里的酒神,人送绰号“杯中蚍蜉”,上班后更是‘酒精沙场’的老将,60度的草原白哥都能一人喝2瓶,80度的精馏酒也是一斤不倒的,这个,毛毛雨,饮料而已……”


    第7章


    天下之论


    酒过三巡,众人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说起了才过去的黄巾起义,可见这场声势浩大,尚未完全平息的农民起义,已经影响了东汉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


    已经喝的双眼微红的牛铁匠举杯敬过萧逸后问道:“以小仙师之见,那黄巾军起事之初声势浩大,一个月内,全国徐、幽、冀、荆、扬、兖、豫七州二十八郡都被席卷,举事者高达百万之众,占据城池,杀贪官,开府库,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为何短短一年之内就土崩瓦解,以失败告终,张角落得身死后被破棺戮尸,首级运回京师示众的下场”?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