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行者寒寒
    他打算找大明经验最丰富的雕刻师来在印钞机器上反向刻制图案,没错,纸币的左侧将印制大明的帝王,这是这套纸币的最后一道防伪标识。


    “最大币值一百两的印太祖高皇帝之画像,五十两则印制成祖之画像,十两的……我打算印制你父皇的画像,如何?”


    前两个自然没什么可说的,把大叔的画像印上去也是刘鸿渐早已想好了的,大叔为大明呕心沥血二十载,值得这份殊荣来让万民怀念。


    “自然没问题,正合朕意,那这五两和一两的呢?”朱慈烺问道。


    “最后两张就随你了,印成你自己的也并无不可。”刘鸿渐随口道。


    朱慈烺拿着最小的两张纸币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似乎心里已然有了定意。


    “刘兄,一张纸币上能不能刻两个画像?”朱慈烺指着小小的空白道。


    “应该问题不大,但区域太小了,画像会显得模糊。”刘鸿渐想了想道。


    朱慈烺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拿起一枚一两的铸币观摩起来。


    这铸币色泽银亮很有质感,与朱慈烺见过的欧罗巴国家的银币略有不同,正面空白,反面则铸有大明的日月龙旗和币值。


    “你捏着铸币两侧,使劲吹一下,然后放到耳朵旁,像这样……”刘鸿渐拿起一枚铸币一边说一边给朱慈烺示范。


    朱慈烺面露疑惑,见状对着铸币侧边使劲儿的吹了一下,而后有样学样的将铸币放到耳旁。


    只听耳边顿时传来宛若龙吟的嗡嗡声,声音此起彼伏绵延不绝于耳,直惊得朱慈烺嘴巴都张开了。


    “刘兄,这铸币竟然会发出龙吟声!”


    “是呀,这就是铸币的最高防伪标识。”刘鸿渐抚摸着光滑的铸币,欣慰的道。


    ……


    第935章


    幼稚园园长


    大明铸币采用的是民国年间袁大头的制作工艺,制作方式也是从携带的那本经济学基础中得来的。


    袁大头白银占比百分之八十九、铜占比百分之十、锡占比百分之一,正是这样的金属材料与比例,才造就了袁大头很好的延展性和弹性,侧吹会使银元各部分发生共振,在空气中振动,发出宛若龙吟的响声。


    “这铸币正面啊我看也别费事了,就铸成太祖皇帝的头像吧,不过发行新货币的事儿先不用着急,当务之急还是官员的选拔。”刘鸿渐把玩着硬币道。


    其实发行新货币刘鸿渐的想法远不止是为了方便民间流通,他目光长远早就盯住了海外。


    大明控制着整个南洋,几乎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香料产地,再加上大明自己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硬通货,欧罗巴人想贸易只能按照大明的方式来。


    只待以后纸币、铸币在大明民间流行,朝廷就可以下发硬核布告,例如凡是欧罗巴诸国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必须以大明纸币作为唯一指定货币。


    不止是大明本土,包括但不限于受大明控制的南洋诸多香料群岛、麻六甲、以及北欧欧罗巴等地。


    只要是在大明的地盘贸易、只要是与大明商人贸易,就必须用大明的纸币,大明有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欧罗巴人离不开香料和丝绸,只能与大明合作。


    按照刘鸿渐的想法,朝廷将在稳定下来后成立一家中央银行,专门负责纸币、铸币的发行,而后在内地主要城市、各港口设置官营的兑付点,专门负责大明货币的兑换。


    可以想见,一旦全世界都在潜移默化中承认大明的货币,那么大明纸币就将如同后世的美元般强势,这何尝不是一种武器。


    “官员选拔不用刘兄操心,朕不是还有内阁首辅韩爱卿吗?更何况刘兄曾反复说过,大明从来不缺想做官的读书人。


    不出十日,朝堂上又会变得人才济济,这一点朕心里有数。”朱慈烺侃侃而谈道。


    “以后断然不可再如此草率了,否则你将失去作为一个君主的信誉,下不为例。”刘鸿渐劝谏道。


    哪有老板动不动就开除所有员工的,这样会让应聘的人心里怎么想?小朱做事真是越来越草率了,简直跟他刚穿越来到大明时没什么两样。


    “还有啊,那些个老臣为官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该加封的一定要加封,反正不过是些虚衔,不能寒了天下举子们的心。”


    可以相见,历经此事,朝堂上再不是儒生们的一言堂,届时兵科、工科、理科等人才都会骄傲的站在朝堂上,大明政体也会变得愈加强大。


    “朕知道了,刘兄怎的跟父皇一样唠叨。”朱慈烺不以为然道。


    “哼,你这是翅膀硬了,得,接下来你可有得忙,我也不烦你了,没什么事儿我可就回去了。”说完刘鸿渐便打算起身打道回府。


    “对了刘兄,听闻你的郡王府办了私塾,朕想将孩子们都送过去你那边读书,没问题吧?”朱慈烺突然在刘鸿渐背后道,声音略微带着试探。


    “几个?”刘鸿渐皱了皱眉头。


    “不多,四岁以上的也就八九个而已。”朱慈烺谦虚道。


    “还不多,我家算上刚满月的老幺也就五个娃,合着我这私塾是给你办的呗?”刘鸿渐不爽道,据不完全估计,朱慈烺这几年耕耘不辍,儿女已然突破三十大关。


    “不行!必须交学费,一个娃一年一万两!”刘鸿渐越想越不爽,干脆狮子大开口道。


    “得嘞!成交!银子就从西山商合的分红中扣吧,不过这也半年多没分了,刘兄你这就不地道了,剩下的银子啥时候送过来,哎!刘兄,你别走啊……”


    刘鸿渐的私塾就建在西山的半山腰,并非刘鸿渐把自己的孩子与工学院、讲武堂的学子区别对待,工学院、讲武堂的入学要求是十四岁。


    也就是十四岁之前仍旧需要在就近的县学里学习综合知识,但工学院讲武堂中有全大明各学科最优秀的教谕,刘鸿渐自然不肯浪费。


    便以讲武堂山长、工学院山长的身份请各学科的教谕按照课程表每天来西山给孩子们授课,授课内容自然是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也是刘鸿渐与教谕们讨论定下的。


    按照语文、数术、自然、品德来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这个世界,可谓量身定做。


    刘家目前适龄的孩子只有老大凌风以及他的两个妹妹凌雪和凌雨,但私塾的面积不小,包括教室、实验室、游乐场、公共厕所、教谕办公室在内,足足占了好大一块地。


    除了刘家的三个孩子以及朱慈烺的九个孩子外,西山私塾也对亲卫营、西山军械所匠人们、以及平民的孩子开放,但限于规模,除了刘家和皇家外,都有名额限制,按照所做贡献来分配,并且不分男女。


    按照刘鸿渐的想法,不论是他的孩子还是朱慈烺的孩子,儿时都不可区别对待,让他们与平民的孩子一起上学,反而更有益于他们的成长。


    刘鸿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身处高阁,也不希望大明江山的继任者是个只会之乎者也、不知民间疾苦、从小就一脸阴翳阴谋着如何坐上那位子的可怜虫。


    半个月后,西山私塾正式开课,朱慈烺的九个儿女由于离家甚远暂住郡王府,郡王府从此再无宁日,用刘鸿渐的话来讲,他成了幼稚园园长。


    伴随着北方第一场雪和新年的到来,三个月时间匆匆而逝,朝廷和百姓们都铆足了劲儿努力发展工业和生产,一个强大的帝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泰顺五年二月,刘鸿渐正式卸任兵马大元帅,并将权力交接给了以朱慈烺为首的参谋总部。


    泰顺五年三月,大明帝国皇帝朱慈烺颁布圣旨昭告天下,大明将发行新版货币,同时废止金银铜钱交易,一时间天下百姓大乱。


    ……


    第936章


    秦王驾到


    北京外城,正阳大街。


    刚过巳时,正阳大街上已经聚集满了无数的百姓,大街上人声鼎沸吵吵嚷嚷,比之京城元宵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少百姓都指着正阳大街右侧的一处建筑指指点点,更有甚者义愤填膺的骂骂咧咧,若不是在场有不少披甲的士兵看守,把不准就的闹起民变。


    “这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呀,朝廷就又开始胡闹了,竟然强制我等把手里的银钱换成纸币,纸币就是纸,敢问诸位,朝廷说以后就拿着这纸去买东西,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扯着嗓子一脸的愤怒道,他浑身油污,看样子是打算去哪个工坊做工,若不是前头有士兵挡着,很有一副上去打砸的派头。


    “我也不信!”一个挑着扁担的老头接过了话茬道:“不知诸位可听过宝钞否?老汉也是听前辈人说过,当时朝廷发行宝钞,百姓们就将手中的银钱全部兑换成了宝钞。


    可你猜后来怎么样?那宝钞啊,搞的还没擦屁股纸贵,买一斗米都得拉着车子去!”说完这老汉还捋了捋胡子,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


    “老叔,为啥呀?一斗米咱拎着不就走了吗?”人群中又传来一个声音。


    “哼!一斗米你固然扛得动,可八十斤宝钞你还能那么轻松吗?”老者表现欲望极强,他似乎很久没有被这么多人注意过了,见大伙儿都朝着他看过来,老者又道:


    “我可跟大伙儿说,咱们手里的银子来得不容易,都是咱们辛辛苦苦做工种地得来的,可不能跳了这朝廷的火坑!咱们得团结起来,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老汉可不信朝廷能将咱们都抓了!”老者语气更加的高亢。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有如此王霸之气,在话音刚落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拥有领导的才能,他感叹自己没有生在陕西,否则李自成估计就得靠边站。


    正阳大街上聚拢的百姓越来越多,被老汉这么一鼓动,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气氛顿时变得极为紧张,民变突起一触即发。


    大明帝国银行京城分行的大使程远眉头都快皱成了麻花儿,半个多月前他还只是西山商合旗下富明钱庄京城铺子的掌柜,哪儿知做的好好的突然就被朝廷给征用了。


    而他,富明钱庄京城分号掌柜,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帝国银行京城分行的大使,正八品!


    程远的妻小闻听这消息开心的一晚上没睡好觉,可只有程远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多大的身份承担多大的责任,这道理明白人都懂。


    富明钱庄是秦王殿下早在两年多前就开始布局的产业,如今一朝就并入了朝廷,定然是秦王殿下早有此计划,很可能在两年多前秦王殿下就打定了主意要发行纸币。


    如此大的事儿突然压到他头上,办好了是本分,毕竟从掌柜的成了朝廷命官,这办不好?秦王殿下两年多的努力如果因为他给毁了,那后果……


    程远想想就后背发凉!


    “掌柜的,哦不,程大人!店外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了,可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兑付纸币,他们好像要闹事,要不要请兵马司的人抓几个杀鸡儆猴?”一个年轻些的伙计小跑着过来道。


    “胡闹!快着人去总部衙门请石大人!就说这边局面快要失控了!”程远皱着眉头道。


    昨晚程远就得到了许可,但若是有人胆敢擅闯分行,可直接请兵马司的官兵捉拿,只是程远的直觉告诉他,一旦真的擅自捉拿了百姓,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