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四)

3个月前 作者: 夜色精灵
    天天更新是必须的,成绩怎么样,不是精灵能够左右的,更新是精灵能够做的事情。做好精灵能够做的事情,其余的,就看弟兄们的了!


    唐朝行政法律


    一、行政管理体制


    1、中央:三省六部制


    2、地方:州、县二级制


    二、官吏管理制度


    三、其他制度


    唐朝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中央司法机关


    1大理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2刑部:中央司法行政机关


    3御史台:中央监察机关


    三司推事、小三司


    2、地方司法机关


    二、诉讼制度


    (一)告诉的方式


    1、被害人及家属的告诉


    2、邻居间的告诉


    3、主管官吏的告诉


    (二)告诉的限制


    1、对亲属间告诉的限制


    2、对奴告主的限制


    3、生理上的限制


    4、对囚徒的限制


    (三)不合要求告诉的处罚


    三、审判制度


    (一)审判期限的规定


    (二)审判官回避的规定


    (三)刑讯的规定


    1、刑讯的条件。


    2、刑讯的工具。


    3、禁止刑讯的对象。


    4、刑讯的执行。


    (四)判决与上诉的规定


    (五)死刑复奏制度的规定:三复奏、五复奏


    四、司法官的责任


    (一)审判责任


    (二)执行责任


    (三)监管责任


    五代十国与宋朝法律制度


    唐后中国陷入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直到宋朝结束分裂的局面。(..info好看的小说)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商品经济的措施,对立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代十国法律制度


    一、五代十国的立法概况


    (一)立法概况


    1、《新集同光刑律统类》:以刑统为法律形式,对《宋刑统》有较大影响。


    2、《大周刑统》:即《显德刑统》,是五代十国时期制订的一部最重要、最完善的法典。


    (二)法律形式及其发展


    刑统的完善及“编敕”的确立


    二、五代十国法制内容的演变与特点


    (一)刑罚空前酷烈


    1、增设严酷的刑罚:1出现凌迟;1流刑演变为刺配;3杖刑演变为“合欢杖”、“随年杖”


    2、增加罪名,加重量刑


    (二)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渐趋完备


    三、五代十国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三)监狱管理制度


    宋朝立法概况


    一、立法指导思想


    1、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


    2、崇文抑武,儒道兼用


    3、强调慎法,法贵力行


    4、义利并和,通商惠工


    二、立法概况


    1、刑统:《宋刑统》,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2、编敕:将皇帝若干年内所颁的针对一时、一事、一地的无普遍适用效力的“散敕”进行整理,删除重复、矛盾及无普遍指导意义者,分类汇编,经皇帝批准后颁布。


    3、编例:由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编集的判例汇编。


    4、条法事类:《淳熙条法事类》、《庆元条法事类》、《淳祐条法事类》


    三、法学成就


    宋慈:《洗冤集录》,是中国乃对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医学专著。


    四、宋朝法制的历史地位


    宋朝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原则


    重法地与《盗贼重法》:对一些重要地区的盗贼犯罪论以重法。


    二、刑罚制度


    刑罚的变化:1折杖法;2刺配;3凌迟。


    三、罪名


    新设“天地坛非执事辄临”与“盗剥桑柘之禁”罪名


    宋朝民事法律


    一、民事法律关系


    二、物权:义庄


    三、债权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权


    宋朝行政法律


    一、行政组织


    二、监察制度


    三、官吏管理制度


    宋朝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新设审刑院


    二、诉讼审判制度


    1、大案奏裁制


    2、鞫谳分司制


    3、翻异别推制


    4、务限制度


    5、理雪制度


    三、监狱制度


    辽、金、西夏、元朝法律制度


    与宋长期对峙的辽、金、西夏各朝,都编纂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成文法。公元1206年蒙古民族英雄铁木真经过多年努力之后,终于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起“大蒙古国”,1279年,建立元朝。


    辽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咸雍重修条制》


    二、刑事法律制度


    三、司法制度


    金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泰和律义》


    二、刑事法律制度


    三、司法制度


    西夏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天盛改定新旧律令》


    二、刑事法律制度


    三、财产法律制度


    四、诉讼与审判制度


    元朝法律制度


    一、法制指导思想


    1、循旧礼,重纲常之教


    2、行汉法,借鉴汉族的法律制度


    3、保存蒙古旧制,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二、立法概况


    (一)蒙古部落时期的立法


    1、蒙古部落的习惯法:约孙


    2、蒙古部落的成文法:《大扎撒》


    (二)蒙古国建立以后的立法


    《条画五章》


    (三)元朝建立后的立法与法律汇编


    1、《至元新格》


    2、《大元通制》


    3、《经世大典》


    4、《元典章》


    三、身份法律制度


    四、刑事法律制度


    以七为尾数的十一等笞杖刑


    五、财产法律制度


    确立了不动产买卖的固定手续:先问亲邻、经官给据、答押文契、印契税契


    六、诉讼与审判制度


    (一)司法机关


    1、大宗正府


    2、宣政院


    (二)诉讼审判制度


    明朝法律制度


    明朝的法律制度随着君主**制度的高度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初重典治国及明朝加强**主义中央集权在立法和司法上的表现。


    立法概况


    一、明初立法指导思想


    (一)“刑乱国用重典”


    1、吸取元代“宽纵”亡国的教训;


    2、以“重典”为消灭异己的手段;


    3、“重典”是惩治贪官污吏、奸猾豪民的需要。


    (二)礼法结合,明刑弼教


    二、立法活动


    1、《大明律》的制定:六部分篇,开创中国古代刑事法典编制体例的一大变化。


    2、《大明令》的制定: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中以“令”为名的法典。


    3、大诰和榜文:刑事特别法


    4、条例的编纂和修订


    5、《大明会典》的编修


    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二、刑罚制度


    1、充军


    2、刺字


    三、定罪量刑的主要变化


    “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民事法律


    一、物权制度


    二、债权制度


    三、婚姻家庭制度


    行政法律


    一、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三、职官法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全称“三法司”


    2、地方司法机关:省、府、县三级


    3、厂卫组织:


    1锦衣卫


    2东厂、西厂、内行厂


    二、诉讼制度


    (一)诉讼管辖制度


    (二)诉讼权利之限制


    1、“干名犯义”之限制


    2、年龄、性别之限制


    3、现禁囚犯之限制


    4、官吏民事诉讼之限制


    (三)禁止越诉


    (四)诬告加等反坐


    三、审判制度


    1、朝审


    2、大审


    3、热审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