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三)

3个月前 作者: 夜色精灵
    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法律制度日趋成熟,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伦常法制化的表现。


    立法概况


    一、立法思想的发展变化


    (一)“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二)严刑重禁,信赏必罚,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思想的重要特色


    礼进一步融入到法律中


    二、立法概况


    (一)三国的立法:《曹魏律》


    1、在篇目上,由原来《九章律》的九篇增加为十八篇。


    2、在体例上,将具律改为刑名列于律首。


    3、在内容上,“八议”入律。


    (二)两晋的立法:《晋律》


    1、在篇目上,共有二十篇。


    2、在体例上,将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


    3、在内容上,“准五服以制罪”入律。


    4、有注释存在,故又称为“张杜律”。


    (三)南北朝的立法:《北齐律》


    1、在篇目上,篇目简为十二篇。


    2、在体例上,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律。


    3、在内容上,“重罪十条”入律。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1、八议制度入律


    2、官当制度的实施


    3、重罪十条的确立


    4、亲属相犯“准五服以制罪”


    二、罪名


    三、刑罚


    初步形成封建五刑:死、流、耐、鞭、杖民事法律


    一、关于人的身份


    二、土地所有权


    1、曹魏屯田令


    2、西晋占田制


    3、北魏均田制


    三、债权


    四、婚姻制度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曹魏:律博士


    2、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寺


    二、诉讼审判制度


    (一)刑讯的制度化


    1、南梁:测囚法


    2、南陈:立测法


    (二)死刑复奏制度的形成


    北魏法制的一项新创


    (三)直诉制度的形成


    登闻鼓的起诉制度


    隋唐法律制度


    隋唐完成了儒家思想法典化的进程。《唐律疏议》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对后世封建立法及东南亚诸国的立法产生极大的影响。


    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1、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2、《开皇律》的基本情况:隋朝第一部律,是隋初重要的立法成果。


    3、《大业律》的基本情况:隋朝第二部律,隋炀帝时制定,未得到实施。


    二、隋律的体例和内容


    1、体例:十二篇五百条,这一体例被唐律全盘接受。


    2、内容:1关于刑罚制度:确定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制五刑;


    2关于十恶: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为唐朝继承;


    3关于八议和官当制度:使其成为定制,为唐所继承。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构已形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的格局。其中大理寺负责审判,刑部负责复核,御史台负责监察。


    唐初法制指导思想


    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


    二、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


    三、慎重行刑的思想


    唐朝立法概况


    一、唐朝的法律形式


    (一)、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


    1、律: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


    2、令: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


    3、格:皇帝颁发的各种敕令的汇编。


    4、式: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5、典:机构组织法。


    (二)、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


    1、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


    2、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


    二、唐律的制定


    1、《武德律》:开端


    2、《贞观律》:总其成


    3、《永徽律》及其《律疏》:疏其义


    4、《开元律》及其《律疏》:告终


    三、唐律的结构


    1.名例律


    2.卫禁律


    3.职制律


    4.户婚律


    5.厩库律


    6.擅兴律


    7.贼盗律


    8.斗讼律


    9.诈伪律


    10.杂律


    11.捕亡律


    12.断狱律


    四、唐律的特点


    1、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2、首创“疏议”:它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简述每一篇目的沿革情况;解释律文;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


    3、内容简约:十二篇五百条,比以往的律简约。


    五、唐律的影响


    1、对唐后中国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本,唐律的影响深远。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唐律刑事法律


    一、有关刑罚和一般原则的规定


    (一)刑罚


    五刑:笞、杖、徒、流、死五刑二十等。


    1、笞刑:5等,自笞10至笞50,每等递加10。


    2、杖刑:5等,自杖60至杖100,每等递加10。


    3、徒刑:5等,自徒1年至3年,每半年递加。


    4、流刑:3等,从2000里至3000里,每等递加500里。


    加役流:作为减死之刑,流3000里,并服苦役3年。


    5、死刑:2等,绞和斩。


    (二)重点打击的十类犯罪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


    (三)贵族官吏的特权


    议、请、减、赎、官当。


    (四)其他原则


    1、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原则;


    2、更犯的处理原则;


    3、“六赃”的处理原则:强盗、窃盗、坐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


    4、自首原则;


    5、共犯的处理原则;


    6、两罪从重处罚原则;


    7、同居相为隐原则;


    8、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以法律论。”


    9、比附原则:“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二、关于犯罪和量刑的规定


    唐朝民事法律


    一、关于人的身份法


    二、关于所有权法


    1、宿藏物


    2、阑遗物


    3、添附物


    4、蕃息物


    三、关于债权法


    四、关于婚姻法


    (一)结婚的条件


    1、报婚书


    2、私约


    3、聘财


    (二)结婚的限制


    1、同姓不得结婚


    2、良贱不得结婚


    (三)离婚的规定


    1、单意离婚:七出


    2、双意离婚:和离


    3、强制离婚:义绝


    五、关于继承法


    被双重54了,精灵郁闷的飘过,掉到历史新人榜,中间的位置了,弟兄们,有什么问题吗?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