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节 三州的内政
3个月前 作者: 东方剑1980
随着黑山军的投降,在北地三州中能够与东方剑对抗的势力已经全部土崩瓦解,也就是说在幽冀并三州里全是东方剑的势力,在黑山军投降后不久。(..info无弹窗广告)东方将就认命张扬为并州刺史,张奂为并州大都督,原冀州大都督周瑜调回幽州,冀州大都督一职由冀州降将张颌出任,冀州刺史有田豫出任。而自己的老巢幽州刺史有田畴出任,幽州大都督之职有高顺出任。
这一次二州之战,幽州军的实力虽说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寒,但是却远远没有到达伤筋动骨的时候,此次作战各部的战损率最高的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二十。想到不久之后,幽州军将南下攻略董卓盘踞的关中,所以东方剑还会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全部补充完整,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冬季,可以让他们好好的展开训练和修整。
为了尽快恢复自己麾下各部的战斗力,东方剑和贾诩、戏志才、荀攸、田丰等人商议后商量后决定,从幽州军各军所俘获的俘虏中甄选几万的士卒补充到战争中受到损失较大的军队中,幽州军收复并州后得到了并州大量的人力,东方剑有了大汉五大出强兵之地中的两个,而且又得到了冀州的人才和粮草的供应。
幽州军目前的军力除了以前的十二卫军之外还多了一个冀州兵团所组成的虎云卫军,还有就是正在组建的并州军团苍狼卫军。各军除了他们自己所称的上五卫全是骑兵之外,其余各军均是步骑弓各兵的组合,共计大军四十五万大军。
除以上的四十五万大军之外,还有由塞外各族的降卒编成的蒙古军团,这些降卒本来有十万之众,但领军将领根据东方剑的指示对其去芜存菁之后,只留下五万,这五万由蒙古兵组成的军团正在整训之中,短时间内是派不上用场。另外还有徐荣所控制的辽东和三韩、高句丽麾下的十数万兵马,但是这些兵马除了幽州军中驻守辽东的军队还有些战力之外,其余的就是摆设,当然他们是针对东方剑麾下的幽州军各军精锐而言。
综上所述,东方剑控制的军事力量总共有六十余万,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在大汉所有的诸侯中是最强大的。不过,这其中有三十几万被派往了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蒙古等各地,可以说,幽州军现在已经完全担纲起了大汉北方防御的重任。
不要以为在北方放上三十几万大军就是小题大做。要知道汉族自古以来均是受到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虽说东方剑已经将鲜卑、乌桓和匈奴各部大败。但是逃走的还有不少。目前根据最新情报显示,在周瑜征伐鲜卑过程中逃走的轲比能已经整合了鲜卑和乌桓各部,现在轲比能拥有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即便减去他们之中那些个不愿出兵的小部落,就这样轲比能也还能控制不下五十万铁骑的数量;除此之外,还有逃到鲜卑境内的匈奴各部,他们手上仍然拥有数万骑;还有西面的一部分羌人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威胁。
除开防御异族的军队,东方剑手中能用来逐鹿中原的兵力只有不足三十万,这样的兵力面对像袁绍、曹操、袁术这样的势力丝毫不占优势。
东方剑早在攻击冀州的时候就在计划如何的攻略关中,要知道能够在快速情况下在众诸侯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结束关中攻略,那么就一定不能调动大规模的军队,如此一来能够调动的军队只有驻守并州的张奂的原辖下的军队,还有就是正在整编的苍狼卫军和黄忠的飞龙卫军,还有就是吕布的虎威卫军,总共也就是十几万的部队,而且其中一半以上的是
新军。为了能在冬季过后顺利发动关中战役,这段时间以来,并州各地的卫军的训练强度非常大,从单兵格斗能力训练到军阵演练,每天白天,士兵们都是在训练中度过的。
这样的训练强度在这个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是其他诸侯用这样的强度训练军队,只怕军队早已哗变了。不过在并州军团中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包括并州军团在内的幽州军将士有一样其他军队没有的东西,这就是信仰。
幽州军将士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为了这个信仰,幽州军将士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幽州军才能在历次的战斗中表现出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战力和睥睨天下的气势
幽州军之所以拥有信仰,那是因为幽州军中有一群被称为‘政委’的特殊存在。这些‘政委’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读书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其实只是认识字,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他们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在东方剑的熏陶下,他们成为了自己‘大中华’理念最坚定的支持者和传播者。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自己所要传播的理念灌输给幽州军全军每个将士的脑里。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叫做思想教育。
其实,光有这种手段还不够。还须在物质上让将士们感到无后顾之忧,将士们在沙场之上敢于赴死的秘诀就是要让他们没有牵挂,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并让他们的孩子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后顾之忧的战士在信仰的激励之下,能够爆发出令天地都为之动容的气势。
除此之外,东方剑还在控制区内大力提高军人及军属的社会地位,军属见官不拜及纪念碑的耸立和英雄冢的建立就是这种政策的具体体现。由于这些措施的施行,幽州军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忠诚心更强了。
回到幽州的东方剑为了更好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除了完善以上措施之外,还划出一大笔的钱财来大力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武器装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很难想象一支拿木棍锄头的军队,如何同披坚执锐的军队相对抗。
要提高武器装备的水平,工匠的水平是关键。为了招揽出色的工匠类人才,东方剑在就在很早以前就破天荒地给出类拔萃的工匠授予官职,至于金钱方面的报酬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授予工匠的官职基本上都是象征意义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对工匠技师的吸引力。在这项措施出台后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蜂拥而至。为了有序地管理这些工匠,东方剑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武器研究院。
同时,为了便于将武研院的成果转化为批量生产能力,东方剑还将幽州军控制下的各处关于武器方面的工场及矿山并到了武器研究院中,由他们统筹管理。
武器研究院基本上属于后勤范畴,所以暂时由戏志才兼管。东方剑并不打算让戏志才一直管着武器研究院(以下简称武研院),他打算以后将武研院完全独立起来,以减少各方面对武研院的干扰。
由于大量工匠的加入,东方剑终于得以将自己许多想法付诸实践。比如试制数百年后才出现的唐刀、陌刀等,研制后世网络上甚嚣尘上的钢弩,还有根据装甲车的原理研制的冲击车(人力或畜力)等等,其中许多东西都是这个年代的人想都没有想过的。
除了这些之外,东方剑还在武研院内单独分出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就是根据东方剑的配方生产火药,并研究火药的应用。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有火药了,但这个时代的火药配方有很多问题,因此威力很小,一般只能用作纵火。
东方剑的火药配方毫无疑问地是后世的火药配方,这个火药配方相较于东汉时期的原始配方要简单不少,就硝石、硫磺、木炭三种原料。虽然配方简单了,但威力却大了很多,可以用来做原始炸弹了。
东方剑不是不想搞后世向c4之类的烈性炸药,一则他根本就搞不清楚这类烈性炸药的成分,二则c4之类的烈性炸药中的成分全都是通过化工提炼的物质,在东汉末年,社会的整体生产水平在很低下的时代根本就不可能提炼生产烈性炸药所需的化学物质。
要保障武研院工场的生产,原料是个关键。为了保证关键原料,铁料钢料的供应,东方剑在自己麾下的三州掀起了大炼钢铁的运动,尤其是在并州发现了大量的煤矿,更为可喜的是那些个工人还研制出了炼钢所需要的焦炭。这样幽州麾下就有了辽东和并州两个大型的煤矿及炼钢基地。如果按照东汉时期的炼铁方法,东方剑就是动员全民炼铁,产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好在东方剑是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的,对于用高炉炼钢的方法他还是知道了,现在有了焦炭和煤,炼出自己所需的好钢铁应该不是问题。
于是在东方剑这个有着领先这个时代几千年知识的指导下,工匠们及民工们在各大铁矿山附近竖起了近百座土高炉。幽州军的钢铁产量在公元192年年底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月产钢铁五十万斤的惊人水平,其中二十万斤是钢,也就是这个年代俗称的镔铁。
如果不是铁矿的原料有限的话,钢铁产量就是再翻上几番也没有问题。而要提高铁矿的产量,在东汉末年这个时代,就只有增加人手,今后幽州军俘获的俘虏能派上大用场了。
东方剑在大力发展武研院的同时,还在冀并二州大力发展民用手工业,不仅以官办的名义开设了许多手工业工场,更鼓励民间商人开办工场。为了提高商人开办工场的积极性,东方剑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有工场的大商队要长途贩运货物时,东方剑会派幽州军沿途保护。在乱世,派兵保护这个条件的诱惑是非常大的。就冲着这一条,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开办了工场。
其实,在最开始,许多商人开办工场的目的单就是为了幽州军能派兵保护他们的货物。但随着工场运转起来之后,许多商人发现,通过工场规模化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更低了,他们能赚取的利润更高了,于是,商人们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开始仔细地经营起工场来。其中,开办工场规模最大,数目最多的要数在冀州交战的时候率先站出来支持幽州军的赵家,赵家在尝到甜头之后,已经将整个家族的生意做到了三州,一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三州各地的工场,二是因为赵家对幽州军控制下的三州局势比较有信心。
随着各类工场在并州的蓬勃发展,幽州军的财政收入是翻着个地往上涨。要知道早在东方剑只有幽州一地的时候,幽州军就能以一州之地负担起数十万大军的开销。更何况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然而即便幽州军的财政收入增长很快,要维持目前这么庞大的军队也是相当困难的。
自从发动冀州之战的时候,幽州军的财政便处在严重的赤字之中,到并州之战结束时,幽州军的财政达到了令人心惊胆颤的最顶点,如果不尽快解决财政问题,幽州军的财政势必在数月内崩溃,到时产生的连锁反应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是之前幽州军在幽州所创立的钱庄的帮忙,现在的幽州军的财政只怕是已经崩溃了。虽说现在幽州军已经停止了进攻,但是那高昂的军费还是如看不见窟窿一样迅速的流逝,还有就是幽州军所控制的地方都在大规模的兴建道路和维修城池,这哪一样不是要钱,但是好在凭借着幽州军在洛阳劫夺董卓的财产以及幽州钱庄和各地商人的捐赠,幽州军维持到来年开春是不成问题的。
为了解决暂时的财政问题,幽州军必须尽快攻下关中,依靠董卓在眉坞的储备,足够幽州军维持两年有余。
东方剑在冀州和并州施行的一系列措施,虽然对百姓是有好处的,但这却触动了当时的传统士族阶层的利益。
为此,士族阶层曾不止一次地派代表找东方剑谈过,他们希望东方剑不要改变祖宗之法。不过东方剑并没有迁就士族阶层,虽说冀州的士族都是支持东方剑的,东方剑也知道这些个所谓的士族对自己以后统一天下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一系列的政策该如何办,照样如何办。
在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后,东方剑明白他无论做得怎么好,就算是发明了纸张,发明了标点符号,发明了汉语拼音,还有就是折扇的出现,使他明白自己虽说在士族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但是自己始终都都不可能像袁绍那样赢得士族阶层全力的支持,在这个层面上,东方剑由于先天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同袁绍这些世族出生的诸侯相抗衡。东方剑认为,于其这样费力不讨好,还不如改弦易辙,既然无法赢得士族阶层全部的支持,那么干脆在于他们保持良好关系的前提下,再扶植起一股与自己绑在一起的社会力量,这股力量就是商人和商人化的士族及手工业者、工场主。
于是在东方剑拿下并州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很多都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其中的许多措施是这个时代的人想都想不到的,并且在世人的眼中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其实,东方剑已经相当迁就这个时代的传统观念了,否则,只怕许多人会被吓死。
东方剑提议施行的一系列行政措施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幽州早就在实行了,所以现在主要方向还是在冀并二州,进过各项的措施现在的二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并高速发展着。贾诩、戏志才、荀攸等谋士对此佩服的五体投地。每一个人都觉的东方剑这个主公是那么的高深莫测,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二州虽然在东方剑颁布的一系列综合现代理念的政令的指引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但二州也不是没有隐忧,那些既得利益受损的士族阶层对东方剑和幽州军是恨之入骨,这些人迟早会给二州和幽州军带来麻烦,但东方剑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