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节 黑山军归降
3个月前 作者: 东方剑1980
公元192年,初平二年七月,一代枭雄公孙瓒死了,死在了幽州军大将太史慈的手里。公孙瓒:字伯?,辽西令支人,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他貌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涿郡刘太守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跟卢植于缑氏山中读书,粗通经传。后又被举为上等郡吏。刘太守因事犯法,发配日南。当时法律不许部下随槛车同行。他就化装成侍卒,带上刘太守日用品,驾车护送。行前,他跪在祖坟前说:“昔为人子,今为人臣,我应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气弥漫,我恐怕回不来了,在此我就向祖上辞别了。”他慷慨悲泣,拜罢起身而去,围观的人无不感叹。后在途中刘太守获得了赦免。公孙瓒,书佐出身,靠自己的才能逐步作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少数民族,做战勇猛,威震边疆。
在三国演义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孙瓒是非常好战的,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发展到互相攻打,公孙瓒靠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杀死了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分派刺史,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一路诸侯。后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因其只求自保的自私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的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被困于自己修建的易经楼之中,引火**,势力被袁绍吞并,随而成就了袁绍。
但是现在的他,却是死在他的老冤家东方剑的手上,从东方剑道幽州的第一天起,双方都在互相惦记着对方,最终东方剑胜出了,而他也被迁到了并州。他与东方剑的恩恩怨怨也随着他的死彻底的结束了,历史上的他是一个为了抵抗外族侵略的而誓死的英雄,但是在现实中他虽然也是一个英雄,但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联合外族攻打幽州,准备将幽州的万里河山送于敌手。虽说他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照样为他的历史留下了骂名。就像后人对公孙瓒的评价是的: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
公孙瓒死去的消息传到并州各地后,并州各地的大小官吏纷纷遣使向东方剑投降,使得东方剑在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就将北地三州中的并州囊括于手中。这样一来东方就成了辖地三州的大汉第一诸侯,统领北方三地,傲视群雄。
同时东方剑在十几天的时间里拿下并州的消息传出后,天下哗然,均认为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兖州,曹操的将军府。
曹操对着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道:“你们说说,东方剑的势力难道真的那么强吗?居然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拿下并州,要知道并州之地也是我大汉出强兵的地方,就算是公孙瓒是个废物他也不可能败得这么快,更何况公孙瓒征战北地多年,能够令外族望而生畏之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废物。(..info无弹窗广告)”
曹操的话刚说完,郭嘉接口道:“主公说的不错,虽说公孙瓒此人瑕疵必报、胸无容人之量、目光短浅、刚愎自用,但是这些都无法掩饰他在军事上的才华,据嘉所知公孙瓒此败,并非是败在了战场上而是败在了战场外。”
曹操看了众人一样,看到荀?等谋臣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赞同的意思,他就知道荀?等人肯定是知道什么了。曹操疑惑的道:“战场之外。”
“不错,公孙瓒就是败在了战场之外。”郭嘉解释道,“如果嘉没有猜错的话,早在丁原为并州刺史的时候,他就在打并州的注意,这一点儿从张奂能够背弃丁原而降公孙赞,而后背公孙瓒而投东方剑,我们就不难看出张奂恐怕早在很久之前就是东方剑派到并州卧底的。”
顿了顿郭嘉接着道:“东方剑早在拿下冀州的同时,就派遣周瑜攻击壶关和箕关,为的就是据此二关防止公孙瓒趁冀州未稳之际遭到攻打。而周瑜不愧是东方剑一手调教出来的,从他奇袭二关和他以前的一些战绩我们不难看出他是难的一见的帅才。而此次有他亲自守壶关,就可以看出此战公孙瓒已经败了,事实果然如此。虽说此战之中根本就没有看到东方剑的人,可是我们仔细的想想就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全部的过程都隐藏着东方剑的身影,从张奂的背叛到张扬的投降,从西凉军的忽然撤军道公孙瓒的败亡,没有一处没有他的身影。”
荀?接口道:“不错,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战东方剑将阴谋与阳谋运用的是炉火纯青,他安排张奂卧底可以说明他的阴谋,而他让吕布这样的大将去做说客可以想见他不会拘泥于方式方法。而他在西凉陈兵,迫使董卓调回已经到达并州的军队,可以看出他的阳谋也是很厉害的,所以此战公孙瓒败的不怨。”
曹操也道:“别说公孙瓒了,就是操面对着层出不穷,一环套一环的计策,阴谋与阳谋的结合,也可能是防不胜防呀。”
程昱道:“东方剑此次计策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瑜死守壶关。”
郭嘉道:“没错,如果不是周瑜以身犯险,以自己引诱公孙瓒毫无顾忌的攻击,公孙瓒就不能败得这么惨。”
曹操听完后感慨道:“一个统军大将为了计划的成功甘冒奇险,而且此人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将之才,可惜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呀。(..info好看的小说)”
郭嘉道:“从这场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东方剑最擅长就是用间,所以主公应该下令在自己的地盘内和军队中清查异己分子,决不能让公孙瓒的悲剧在咱们的身上发生。”
郭嘉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会后曹操果真在自己的领地和军中掀起了一场清查异己分子的行动,还别说还真让曹操掀出不少的各地诸侯在自己地盘和军中安排的情报人员,当然了依着曹操的性格这些人当然是全部的离奇失踪了。
就在曹操等人正在为幽州军的事情烦心的时候,驻守在黑山的黑山军收到了东方剑派人送去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六个字,那就是:要么战,要么降。虽说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是信中所透露出来的霸气是个人就可以看得出来的。要是搁以前的话黑山军的诸位很有可能会大骂一声后,不再想这件事。但是现在发出这封信的却是北地三州的最高统治者,他手下的幽州军战斗力之强天下罕见,现在他们又是下大胜之威而来,如果自己等人真不投降的话,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刀下之鬼,如果说是别人的军队自己等人可以不放在眼里,可是现在来的人可是威震天下,自从组军一来,还未尝败绩的幽州军,就凭自己这么点儿能是人家的对手吗?黑山军的首领张燕决定召集自己麾下的几位大将一同商议此事。
东汉末年的黑山军形成于黄巾起义被东汉政府统治瓦解的大环境之下。冀州作为黄巾军起义的首发地,各地的政府机构几乎一时被黄巾军所摧毁,这为黑山军的形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在黄巾军起义的同时,黑山军的主要首领博陵张牛角、常山张燕就已经聚众起事,只不过规模较小,“在山泽间转攻”而已。黑山军真正形成规模并对东汉政府构成威胁是在中平二年二月。对于此时黑山军的具体情况,《后汉书?皇甫嵩传》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贼帅常山人张燕……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伯万,号曰黑山贼。”由此可知,黑山军的活动区域是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黑山则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故史书称之为黑山军。
在三国志中曾经记载,黑山军的首领各部渠帅多来源于社会的下层,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组织结构也不向黄巾军那样严密,但是其军事实力较强,队伍人数达数十万,并且以太行山脉为根据地,其领导人善于根据当时关东的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决定自身的政治取向,善于利用太行山的有利地势而采取灵活的组织方式和战术,因而使得黑山军得以在袁绍、公孙瓒、曹操等军事集团中纵横捭阖,成为影响关东地区各军事集团势力消长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其“联公制袁”的政治策略,则成为袁绍与公孙瓒长时期相持不下,曹操势力得以趁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说黑山军事中平元年至建安十年一股对北方政局产生较大影响的政治军事力量。
当张燕将东方剑所带来的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各人的表情完全的不一样。要知道张燕虽说是在场诸人共同推选出来的首领,但是这么大的事还是不敢私自做主。现在的黑山军分成了三帮,以于毒为首的原先跟随张牛角的旧黑山军派,一部以张白骑和白饶为首的后来才上山的新黑山军派,第三就是以张燕为首的拍派系,其中以张燕控制的属下是最多的,大约有三分之二之多,领军的人物都是张燕这些年来所亲自提拔的将领对张燕是忠心耿耿。
张燕看着大帐内的气氛有些沉闷,他就率先打破气氛道:“刚才我已经将幽州的信件给大家说了,现在我想听听各位兄弟的意见。我们是要降还是要战。”
听完张燕的话身为旧派领导人的于毒道:“投降后会有什么好处,要知道幽州军的军纪可是很严的,咱们兄弟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恐怕到时候会受不了约束的。”
和于毒一向不和的另一派的白饶大声道:“不想投降的话就直接说不降,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于毒一听火冒三丈道:“他***老子就是不直接说,你怎的。”
白饶一听就要站起身来和他大吵,但是被他身边的张白骑给拦了下来,对着张燕道:“那以大统领的意见呢?”
张燕看着张白骑道:“咱们黑山军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大家自己心里清楚我们有多少兵力,在我们之中老幼妇孺占了将近六成,也就是说我们的总兵力不到四十万,以我们这么点人数,如何能够跟天下第一精锐的幽州军对抗。”
张白骑道:“那大统领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投降了。”
张燕道:“不错,现在幽州军就驻扎在山下,如果不投降的话,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于毒道:“为什么要投降,凭咱们的人数以及地理地形,咱们官教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张燕道:“你怎么打,幽州军只要控制住我们上山的所有通道困就能将咱们困死,所以咱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这样也好为弟兄们谋一个好的出身,不至于在百年之后指着咱们的坟墓说咱们是草寇,子孙后代也没有办法抬起头来。”
张燕的这句话算是彻底的说道在场诸人的心里去了,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背着草寇的名声,在他们的心理想到的就是如果在当草寇的话恐怕就是死了都没有办法面对列祖列宗的。所以张燕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随即在张燕的主持下众人决定向幽州军投降。
当夜,正当张燕准备如何与幽州军谈判的时候,他听闻于毒、张白骑和白饶率领各自的部下下山去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燕就知道他们已经逃离自己而去,去过他们自己想过的生活去了。
张燕对着报信的人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话虽这么说,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在想自己该怎么向自己的主公交代。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东方剑在邺郡城外招降了的褚燕。
他在被东方剑招降后。就被东方剑派到黄巾军中卧底,目的就是掌握大量的黄巾军,随着黄巾军的快速灭亡,他本来以为可以自己可以回到幽州的时候,他得到却是东方剑让他继续潜伏的指令。最后自己只能跟着张牛角来到太行山上,继续着反抗朝廷的使命。直到前不久,接到主公的命令让自己率领黑山军投降。
但是,这些要下山脱离了黑山军的人在下山的时候,遇到了早就埋伏好的幽州军,一方早就做好准备,一方完全没有防备,再加上双方各自的实力,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最后幽州军与零伤亡的代价全歼,下山私自逃脱的黑山军。
第二日,得知于毒等人全军覆没的消息后,黑山军上下对于投降幽州军再也没有别的想法了,就这样幽州军很容易的接管了黑山军的所有军权。
后来东方剑将这支军队中的老弱妇孺全部安排好,将他们打散,分散在了北地三州,还给他们分了土地。另外将那些个身体强壮有战斗经验的人挑出来分别打散到了幽州军的各个部队里。还有就是将那些个没有战斗经验,而又年轻的人安排到了新成立的一个部门里,这个部门平常只是负责各地的安全以及缉盗事宜。战时则可以成为继预备役以后的另一支部队,他们还负责检查自己地方上的敌方探子。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名字叫做幽州安全处,有张燕担任第一任长官。
张燕回到幽州后,东方剑第一时间久接见了他,东方剑看着面前这个与当年那个有很大差别的人道:“志平,这些年辛苦你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简短的一句话,让张燕觉得自己还是当年那个被主公所就脱离苦海的人,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感动:“为了主公大业这些算得了什么,只是多年不见,燕很是想念主公,今天终于见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