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 惧怕
3个月前 作者: 轻裘长剑
另一个,则是最近两年突然崛起的萧字营。那萧字营虽说名义上是朝廷的营头,实际上却是萧翎一人的私家军队。
江都最近可是流传起一个传闻,两月前在越州郡忽然溃败的十几万大军并不是遭遇清风寨而被迫退军的,而是那萧字营的手笔。
虽说纪昀不明白一个小小的营头如何能与看似能铲平东海道的十多万大军硬碰硬,并且还能获取最终的胜利的,不过他也明白
“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眼下,萧字营与萧翎已经成为江都内禁止谈论的词眼,若非那萧字营真有如此本事,总督何光何须做这些无谓之事?
第三百一十六惧怕
第三百一十六惧怕
那班头名叫纪昀。与清朝那名震天下的大才子纪晓岚同名。当然,你瞧见那纪昀时绝对不会将其与“才子”二字联系在一起,此人的相貌虽说不算讨厌,可一双老鼠眼让人觉得这绝对是一个鼠目寸光之辈。
萧翎也不管他是不是鼠目寸光,心下倒还感谢这纪昀的贪念,若非如此,自己又岂能用两百两银子换来一个情报?诚然,两百两银子顶了那纪昀好些年的饷钱,就算他时常敲诈探监的人们,或者对那本就少得可怜的公款贪墨几分,也弄不了这么一大笔钱。
不过对萧翎来说,林旭的生死存在比两百两银子珍贵太多,于是派罗宁过去,声称与那纪昀谈一单“大买卖”。之前那两百两银子的豪笔立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纪昀还没将那两百两银子放在怀中捂热乎,自然对罗宁所说的“大买卖”心动不已。
“纪兄,请!”
罗宁将纪昀带进了包厢内,大门内侧守着的两名亲卫立即将房门紧紧地关了上去。这一举动并没有引起纪昀的注意,他不过是大牢内一个小小的班头,手底下管着七八名手下,每月也就三五两银子的收入。转观。这陆羽楼虽说没达到天仙楼那般档次,却也是江都城内数得着的“名牌”酒楼,纪昀一个月的饷钱,就连楼下大厅的半边桌子都做不上。
更不要说这间位于陆羽楼顶楼的大包厢了,只怕若不是遇见萧翎,这纪昀就算身上沾满狗屎,也玩不可能享受到如此的待遇。
不过,纪昀的那份新鲜感不过持续了短暂的功夫,当他看见正坐在酒桌上的萧翎三人后,脸上原本保留着的那副“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表情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重重的疑惑。
没错,单单问一个犯人的生死就付出两百两银子,眼下又是这陆羽楼的顶层豪华包厢。虽说这陆羽楼不似天仙楼那般需要有身份才能进驻包厢,可坐在这儿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般有钱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再加上罗宁邀其前来所暗示的“丰厚报酬”,纪昀只觉得自家的祖坟恐怕被烧了,否则哪里能遇到如此的好事。能坐在这陆羽楼豪华包房内的人,手头又有的是银子,纪昀当下暗暗惊心,这恐怕是个大人物。
“纪兄弟,请坐!”
萧翎朝纪昀笑了笑,指了指桌子对面已经拉离桌面的一张椅子,就见纪昀赶忙朝萧翎几人拱手道:“几位大爷......纪昀给几位大爷请安!”
这纪昀的模样着实可爱,让萧翎有些忍俊不禁,当下笑道:“纪兄弟不必多礼,来啊,看茶!”
赵云修站起身来,走到纪昀身边给后者亲自倒了一碗茶。后者战战兢兢地双手接过茶杯,显然觉得萧翎这些大人物竟然为自己亲自倒茶,使得纪昀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承受不起。
当然,若是纪昀知道给自己倒茶的这位赵云修的一系列身份后,只怕要立即脚软,再也站不起来。
“纪兄弟,家中几口人啊!”
萧翎也不一下子进入主题,而是看似拉家常一般与纪昀拉近些关系。后者捧着那杯茶水,凑近嘴边也没有抿上一口,见萧翎一发问,又将那茶杯放在了面前,抱拳答道:“回大爷的话,小的家中有一老母亲,一婆娘,还有一子一女,共五口人!”
纪昀这家庭倒是这个时代常见的“家庭配置”,说来也怪,这年头的男人似乎死的都早,就算没有什么大病或是没有遭受什么伤害,也通常去得比妻子早。萧翎就曾经感慨,自己千万不能“随波逐流”般地英年早逝。
“那纪兄弟。你这些年过的如何啊?”
萧翎又开口说道,就见纪昀笑了笑,道:“不算好也不算差,不怕大爷笑话,别看小的这大牢班头的职位不高,不过那些探监之人若是不给小的一些孝敬,所要探望之人还真见不着。再加上官府给的饷钱,以及偶尔的一点儿油水,一家老小倒也能吃饱肚子!”
瞧那纪昀的一番感慨之言,其中还夹杂着微微的不满,萧翎暗咐这年头多得是人吃不饱肚子饿死在路边的,你一家五口靠你一个还能吃饱肚子,该知足了!
当然,那两百两银子算是改变了纪昀今后的生活,若是他选择与萧翎合作,只怕还将有更好的日子摆在眼前等待着他。萧翎看似随意地说道:“听闻你与罗宁是旧相识,此次前来江都,罗宁立马想起了你!”
此话一出,就见那纪昀的一张脸“唰”地一下变了,他这才反应过来,之前那两百两银子也好,这陆羽楼的豪华包厢也罢,即便是承诺的“异常丰厚”的报酬,可归根结底,这罗宁却是一名叛将。
当然,若是一名普通的逃兵也就算了,朝廷官兵整营整营地溃逃并不是奇闻,之前还出现过一名参将带着两千多号人落草为寇的事情。正所谓少见多怪,官兵多半都是这素质。饷钱就那么一点点,一旦负伤哪怕是战死,连起码的一点儿象征性的安家费都没有,如何能强求别人上战场拼命?
可罗宁却截然不同,纪昀这才回想起江都有关罗宁的传闻,要知道罗宁是率众在明州附近失踪的,而明州附近却存在着两个连江都都不愿招惹的存在。一个自然是拥有“东海道绿林道盟主”之称的清风寨,那可是动辄十数万人的大寨子,连朝廷的号令都置若惘然。即便最近听说清风寨内部生变,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风寨依旧是江都的眼中钉肉中刺。
另一个,则是最近两年突然崛起的萧字营。那萧字营虽说名义上是朝廷的营头,实际上却是萧翎一人的私家军队。江都最近可是流传起一个传闻,两月前在越州郡忽然溃败的十几万大军并不是遭遇清风寨而被迫退军的,而是那萧字营的手笔。虽说纪昀不明白一个小小的营头如何能与看似能铲平东海道的十多万大军硬碰硬,并且还能获取最终的胜利的,不过他也明白“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眼下,萧字营与萧翎已经成为江都内禁止谈论的词眼,若非那萧字营真有如此本事,总督何光何须做这些无谓之事?
罗宁在明州附近失踪,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总该有一个说法不是?最多的传闻就是罗宁加入了清风寨,毕竟之前这些年就有许多官兵落草加入了清风寨。
当然。也存在这另外一种说法,并且渐渐地在江都主流群体中站住了脚跟,那就是罗宁被萧字营收编。
在这一刻,纪昀的内心已经惊讶的无话可说,他宁愿相信罗宁是加入了清风寨,而不愿意罗宁进入了萧字营。
原因很简单,清风寨再怎么强悍再怎么猖狂,终究是一个绿林。绿林是什么?还不是等待官兵围剿的,即便官兵斗不过绿林,绿林也仅仅是一个“占山为王,祸害地方”的罪行。仅此而已。
可萧字营就不同了,起初的时候,萧字营还打着朝廷官兵的旗号恭恭敬敬的,各方之人也没对其投入太多的眼光。可自打今年四月份上万海贼在明州城下忽然溃败,虽说萧字营送来了千余枚海贼的首级,可乡野里偶然间流传到江都的传闻却说,萧字营那夜在明州城下足足斩首万余名海贼!
万余海贼!那是一个什么概念,纪昀对行军打仗没有太多见解,却也听说了那上万海贼大军先前在越州郡近乎畅通无阻,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那时候江都已经在紧急调动兵马,生怕那海贼顺势进取东海腹地。
谁知道那上万海贼在明州城下栽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这一栽下去,就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从那以后,萧字营的名字顿时印在了纪昀心中。
再往后,江都关于萧字营的传闻越来越多,年初发生在明州牙山县附近的事情也被联系起来,越州郡内的各个离奇事件也穷出不奇。这边一个几千庄丁的庄子被踏平啦,那边一个两个营头忽然集体失踪啦.......所有的事情,看似与那萧字营毫无瓜葛,细细一琢磨,却又觉得双方是千丝万缕。
更不要说发生在两个月前的那场大战,江都十多万兵马出去,回来的不过数千人,剩下的不是溃败做了逃兵,就是成了萧字营的刀下冤魂。虽说何光一再强调大军是败于清风寨那伙逆贼的手下,可大家却听到了另一种传闻,真正的“逆贼”另有其人。
若面前这些汉子真是萧字营之人......纪昀只觉得浑身冒汗,那可是敢火拼官兵之人,早就不把朝廷官府放在眼里了。若是清风寨不过不足为惧的草寇的话,那萧字营就是一伙强大的流贼,强大到足以割地称雄、扫平一切的流贼!
想着想着,纪昀只觉得一颗心快要蹦出来了,就见他身子一软,当下隔着桌子朝着萧翎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