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行动三
3个月前 作者: 泰梦
1月30日下午17:00,沈强明中校带领突击队员们和游击队及其它支援力量离开普拉特洛村向战俘营前进,沈强明中校麾下的整队人数已经接近375人。为了保持突击队的队伍与后方指挥部之间的通讯联络,在普拉特洛村留下了一名无线电通信员并派了几名武装游击队员保护他。
沈强明中校不知道的是,安帕霍塔队长已经提前派出了400名游击队员赶在前边了。为了免去不必要的口舌,安帕霍塔队长没有告诉蒙疆军关于这400名队员和他们手里的4挺水冷式的12.7mm重机枪的事情,总之他认为有备无患。
其中的半数人手,200中队和202中队,埋伏在事先设置的路障阵地附近作为预备队。
另一半,201中队和203中队,埋伏在小溪缅军驻扎一侧的马纳伽纳村附近,万一在突击队行动结束前有缅军企图渡过小溪赶去增援的话,这两个中队将从缅军后方对缅军发起袭击。
在行军刚开始的时候,队伍经过了一片提供了良好隐蔽的长满高草和竹子的狭长地带,行进1.5公里后,队伍到达邦板牙河边,在这里兵分三路。
安帕霍塔队长和安东多森队长分别带领各自的队员渡河向预定设置路障的位置继续前进。
沈强明中校带领主力部队渡河后向战俘营行进。尽管沈强明中校收到的航空侦察照片显示从河岸到目的地之间的两公里地带之间只有矮草、稻田和一些浅水塘,但实际上一半的路途中都生长着高草,使得突击队员们在接近到距战俘营1.5公里距离前得到了很好的隐蔽。
傍晚18:00,沈强明中校的队伍到达了草地的尽头,在他们南边2公里多远的地带上只有平坦的稻田和池塘,而几乎没有树和灌木,地平线的尽头只能看到一间茅草屋孤零零地伫立着。
计划中被指派到战俘营地后方去消灭缅军卫兵的突击队第二突击中队,与突击队的大部队分开,在中长翰墨上尉的带领下向东走,大约1.5公里后,步入一条小溪的溪流当中,并顺着溪流边的浅滩到达营地东侧外围。
第一中队的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由中队长罗普林少校带领,继续潜行500米之后在地平线上看到了战俘营里的岗楼,突击队员们担心自己看到敌军的时候敌军也会看到自己,因而开始尽力把身体压低匍匐前进,突击队员们不得不花了漫长的75分钟爬过了这一公里的地段。
当游击队员们接近目标的时候,游击队正在准备路障的设置。安帕霍塔队长的队伍与先前派出的400人汇合,火力范围覆盖了公路、小溪上的桥以及其它可能的渡口,增加的那400名人手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当时是旱季,溪水很浅,有许多可以供缅军渡过宿雾溪的地方需要派人把守。
让安帕霍塔队长庆幸的是,缅军没有向小溪派出巡逻哨,因而游击队员们可以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安心布置路障和火力点。
一部分队员在小溪缅军一侧的对岸埋伏起来,一部分队员在桥的远端安放定时炸弹,那枚定时炸弹的爆炸时间被设定在19:40到19:50之间-因为沈强明中校预定于19:30过一点点发动进攻,安帕霍塔队长这样设定爆炸时间是希望能附带杀伤一些企图过桥去增援战俘营的缅军。
在战斗开始前的45分钟,p-51改攻击机的飞行员施雷伯上尉在战俘营上空450米关闭左侧发动机,又重新发动造成发动机回火以发出巨大声响。他重复该动作两次掉到离地60米高度,假装飞机受损。之后它将飞机驶向一座小山并隐藏到山后贴地30米飞行。
缅军以为飞机坠毁,都注意观察小山方向等待飞机爆炸后的火球出现。这就为突击队员们的行动提供了有效的掩护,p-51改离开战俘营上空25分钟之后,罗普林少校与他的两个小队、战地摄影师们、军医们、几名游击队员以及特种侦察尖兵们完成了他们的--爬行一公里,到达了一条穿过公路的直通战俘营大门的排水沟,他们在排水沟内埋伏下来各自就位。
当罗普林少校他们在自己的位置就位待命的时候,翰墨上尉的第二中队正爬过公路路基下的一条排水管并通过一条与营区东侧外栏平行的1.5米深的排水沟到达营区后方。
当他们经过营区东北角岗楼的时候,曾经有一名在岗楼站岗的缅军哨兵举起了手中的枪并向排水沟张望,但不久他就放下了枪-显然是没发现什么。
而后,突击队员们继续潜行,在他们被指派要对付的岗楼和碉堡的对面埋伏下来,翰墨上尉和最后一名突击队员在营区后门附近就位的时间是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