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征川(七)
3个月前 作者: 岩米
s1省叛军进攻s省的急报传到京师,引起朝堂上下一片恐慌。(.好看的小说)尤其是大受打击的东林党成员,更是步步惊心,惟恐阉党借机生事。
果不其然,不久后魏忠贤就以此大作文章,将主张与武安和谈者视为助纣为孽,把押入大狱的赵南星、杨涟、左光斗、周起元、周顺昌等人残忍杀害,随之大肆追捕东林党成员,局势愈演愈烈。气怒攻心的天启皇帝一时迷失心性,任其胡乱作为,此后,魏忠贤彻底掌握朝政大权。
朝廷此举大失士民之心,尤其是在与s1省军交战的s省、s2省,在有心人的宣扬煽动下,明军各级官将士气大落,因为他们大多与东林党有所牵连,惊惧自身被牵扯治罪。一时间,前线明军陷入混乱,原先一些正直忠诚的官员因此起了别样心思,这可事关明廷统治安稳。
成都城外s1省军大营。
s1省军用完弹药消声三天后,终于接收补充粮草器械的辎重,令城内川军闻声丧胆的火炮声又响彻城墙。
武安拿着探报喜笑颜开,这小木匠和魏公公可算帮了大忙,这就叫自作孽呀!要说自己也是他俩“帮凶”,s1省军布在京师密探四处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散播谣言说东林党是收受贿赂才主张与s1省军讲和,明眼人都知此处有值得斟酌清楚的地方,但魏忠贤只需要一个铲除对手的名头,至于辨别真假可不是他想理会的。可以说这对武安、阉党都大有好处,惟有对明廷是危害极大。
原先s2省的明军已在大同、潼关一带展开骚扰,受明朝诱惑,连大同镇长城外的蒙古土默特、永谢布部两大势力也在集结部民,企图帮助明军夺回大同,以便重开互市。
那想刚闹出点声响,明廷就内乱了,这让武安心里的担忧大减,终于不怕陷在持久战里了。
“今上昏庸不明是非,此天欲助大都督成就大事。今年正是朝廷上下官将无所适从的时候,人人自危岂能安心处理政务军务,而此时对大都督占据蜀中大是有利,我等断无放过这个时机。”宋献策满面红光,s1省军形势大好,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
秦满蔑视道:“各地川军听闻我军包围成都城,竟不敢前来相救,枉费咱费心思提防这群没胆鬼。”
武安却知道自古川军就有弱势,四周土民林立,这些部族好像一个个独立王国存在,朝廷对其管辖力不够,皆因各个部族族长由他们世袭而立。一旦川蜀有乱事发生,各个部族纷纷蠢蠢欲动,妄图借此取得一些利益,这使明军不能尽全力。且川蜀富庶,没有s1省等边民过的贫苦,民风较柔弱也是原因。
武安偏头问道:“城内李维新、罗象乾两人今日可有来信?”
宋献策道:“还没有,看来两人未下定决心。”
秦满大声道:“大都督、军师,依末将看大可不必指望两人,我几万雄师足以踏平这成都城,又为何偏去依靠他人。”
黄狗牙附和道:“是呀,俺们连攻了半月有余,城内川军抵抗力逐渐衰弱,再等上几日,即使不攻入城内,守城川军也快要死绝了,何苦分功与两个降将。”
这可说出其余众人心声,纷纷应声附言。武安却想的更多,能少死点人还是比较好的。
武安道:“攻城一事能轻取最好,但也不要寄予太多希望,从即日开始,你们不要吝惜性命,拿出s1省军的勇气,早日谋夺成都城才是正经。”
众将轰然领命出帐后,武安上下仔细看着挂在身后的地图好久,才回身对宋献策道:“军师,让你秘密联系土司的事进行的如何了?”
宋献策道:“大都督,大多土司头领对派去的人很是善意,这些人没有大志,只需用钱财收买就能为我所用。”
武安冷笑道:“土司制度是为患的根本所在,土司首领各个手握兵权,倒似土皇帝,偶有秦良玉一样忠义之士,也是凤毛麟角,不能代表全部。先让他们嚣张享受几日,日后平了全川,定要改变这种局面。”
宋献策点头称“是”,笑道:“那些土司欺软怕硬,眼看大都督兵威强劲,许多人都愿意出兵相助大都督。”
武安马上拒绝,道:“不行,若今日得他们兵马,虽对于咱们眼前来说有利,却后患无穷。以他们豺狼的习性,实会茶毒戕害无辜百姓,日后剿灭也是麻烦的很。”
后世直到满清时,朝廷废除土司制度代以府县,这才使中央朝廷大大加强对西南边区的控制。当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朝廷还是无能为力。
宋献策想想道:“既如此,大都督应严令各地土司驻留原地不动。顺着为我同盟,逆者为我仇寇,并对归顺者赏以钱银,恩威同使才能让其听命。”
“恩,就这么办吧。”武安还没攻下成都,不想节外生事,“但派去的人行事但凡有个度,不能让土司以为咱倚重他们,就无法无天。”
宋献策走后,武安再次看着地图出神。成都外无援兵,攻下是没有太大艰难,仅剩下时间问题。他想的是占领s省后的事,明军如今是不堪一战,这是不争的事实。武安如果在s1省建国,那就是三分天下了,当初宋、西夏、辽三足鼎立,现在武安做的事世人不是不能接受。
在武安看来,明廷最终沦落主要原因就是普通百姓负担太重及国库太穷,通俗讲,原该占有大部分田地的宗师勋贵士人却偷税漏税,致使明廷财政每况日下,而这些人联合力量就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得罪。
国难思良臣,万历皇帝废除张居正改革,短短六七十年,江山社稷土崩糜烂,无力回天的崇祯皇帝才想起这位身正令行的忠臣。“板荡之后,而念老臣。播迁之余,而思耆俊。”彻底为张居正平反,并尊其为国师。
可以说崇祯明知江山症结所在,却无张居正一般忠臣可用。而武安是重新开始翻洗各种势力,这就是最大优势。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