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003章

3个月前 作者: 逍遥马
    第三卷第003章


    想清楚了此中的厉害关系,司马错不禁长吸一口凉气,心下便踌伫起来……司马错不是个胆小怕事之人,但也不是个莽撞行事之人。(首发)何况是宣太后亲自到访,软语恳求,这个面子也不好驳。如果自己能助她成功,自是又可以凭借拥戴新王之功,重获重用。如此,便可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但转眼一想万一失败,这押上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全族的身家性命,他顿时便犹豫起来,下这个决心太难了,在芈戎与宣太后的注视下,司马错良久默然……


    “大将军名满天下,原以为你也是崇尚忠贞节义不惧牺牲之人,岂料也是明哲保身之徒。”芈戎见他半晌不语,他那火暴脾气便立时发作,伸手去拉宣太后,一边说道:“姐!我们走,最多是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不得出言无状!”宣太后呵斥芈戎,随即又低头一阵默然,竟不知如何说了。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乃是说人之根本,自己面临的这种困境就是寻常人等也能一眼明辩利害,自己又怎能让司马错平白无辜的担这血海干系。更有一层,这司马错为秦国立下过赫赫战功,在军中的威望现在的秦国无人可比,但无论是惠文公还是武王都曾亏待了他,又怎么能要求他拍案而起,想清楚之后,宣太后凄然一笑道:“叨扰大将军了,告辞!”


    “并非司马错不肯助太后一臂之力,在下只是一个赋闲在家的将军。手中并无一兵一卒,对拨乱反正是有心无力,请太后谅解!”司马错对着宣太后一躬到地。


    “可怜我那赢稷孩儿八岁就被远送燕国为质,如今已经十三年了,虽有王命竟无法回来即位……”宣太后对司马错地话丝毫没有听进去,已经走到门口的她口中一声幽怨的叹息,“天不助我!奈何!……”


    “且慢!”宣太后那哀怨的声音听得司马错心头一颤。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武王可留有遗昭?”


    “有!”宣太后见事情似乎有转圜。心里顿时惊喜起来,连忙从怀里拿出一只精致的皮袋,从皮袋中抽出一个细长的羊皮卷轴,双手郑重地递过去,说道:“这便是武王遗昭,请大将军过目。”


    司马错目光一闪便双手接过了卷轴,先是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才走到那张宽大的书案前用一把刻简刀拨开泥封,将卷轴打开借着灯光一看,只见几行暗红地血字触目惊心:


    本王壮志未酬身先丧,然王弟嬴稷文武并重,性格沉稳,堪为大秦之王,特传王位于嬴稷。


    秦王嬴荡二年春。


    此遗昭字迹十分潦草,但那刀劈斧凿般的字迹。是武王亲手所书那是决计错不了的。


    “若得将军相助,赢稷回得咸阳即位,将军便是秦王的恩公也!”宣太后见他仍在沉吟犹豫,便先入为主的用话将他扣住。


    司马错苦笑一声说道:“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大将军,只要你能出面周旋,维持军队以及一干大臣保持中立。我便可以从容谋划,为赢稷回来即位赢得时间。”芈戎走上前来,慨然说道:“赢壮虽说掌管八千禁军,但他也无权任意使用,命他们攻打咸阳王宫,他手下的将领定然万难从命。”


    “这个我自然知道。”


    不过芈戎这番话倒也提醒了司马错。此时,秦国兵符分为三等:最高一级的兵符,为国君亲掌,在大战前授予上将军或统兵大将,可调举国之兵。第二等地兵符。每次调兵两到三万到五万。一般局部战争的将领便可职掌。第三等兵符,每次调兵不得超过八千。多授予特使出行或国中机密公干。


    商鞅变法后废除了秦国私兵,精锐新军统归秦王一人掌控,军法臻于完善。但凡出兵,须左右兵符勘合,并向全体奉命将士公示,方得出发。军营掌兵将领自校尉始,以职位高低,人掌一尊右符。战时统帅执国君授予的左符,必须当全体将领的面前与右符勘合,方得升帐行令。战事结束,左符立即交回国君。任何环节不符,调兵都难以成行。


    法令虽然如此,但也有例外,这个时期诸侯征伐,相互间大战连绵,各国都是举国同心,国君与统兵大将也级少龌龊。大将经常是连续作战,但有威望卓著的名将,便经常性地持有兵符,也常有不堪合兵符而调动大军者。但这都是浴血奋战将士同心时的特例,非在军中资望极重的大将、名将而不能为之,司马错自己就曾经没有兵符而连续调兵作战。这嬴壮虽说爵高位显,但他不谙军旅,由于惠文后的宠爱,他从未有过其他王族成员在军中历练地经历。因此,自然根本不可能法外调兵谴将,若想调动大军,便只有依法行事:勘合兵符而执行特命。


    这嬴壮之难,便难在调兵?他掌管的咸阳城内的八千王室禁军,都是赢姓王族或者秦国勋贵子弟,叫他们打内战几乎没有可能,想到这里,这擎天保驾之功的诱惑,司马错的心里便有些跃跃欲试了。一念至此,便暂时忘却了危险困难,当即问道:“武王的虎符何在?”


    芈戎回道:“现在由丞相甘茂执掌!武王遗命说,只能交与登位后地秦王。”


    “为何不与王命遗昭一同交付?”


    “这个芈戎却不甚明了。”


    对武王这么个安排,司马错有些疑惑,但他转瞬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心里暗道:这武王虽说莽撞,但临终时的这一举措却十分英明,他早预料到身后的夺位之争,不交出兵符,便可以保证军队不参与其中。只要秦国的精锐新军不乱,那么秦国的根基便在,以后无论谁在争夺中获胜而登上王位,只要军队在,秦国还是一样的强大。


    司马错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便开始站在赢壮的角度想,若换作是他在目前情形之下,又能作如何举措。习惯性的在客厅来回徘徊起来,芈戎与宣太后知道此时他在下最后的决心,因此也不出言相扰,而是静静地等待他地决断。


    *********


    小马要下周才能正常恢复更新,这几天只能写多少算多少,请兄弟们谅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