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北冥老鱼
    “长安?”吕夷简听到李璋忽然问起这个问题也是一愣,不过还是回答道,“年轻时游学时曾经去过那里怀古,只可惜当年的长安城早已经毁于战火之中,只留下一些古迹才能勉强看到当年大唐的盛况!”


    “不错,当年我也曾经数次路过长安,有次我路过乾陵时,心血来潮之下就进去瞻仰一番,结果在皇陵前发现两座述圣碑,其中西边的那座石碑上写的是歌颂唐高宗的碑文,而在东侧的述圣碑,本应该记录武则天功绩的碑文,但这座石碑上却没有写半个字,也就是一座无字碑,不知吕公可听说过?”李璋当下再次开口道。


    “武后的无字碑,当年我也曾经亲自去瞻仰……我明白了!”吕夷简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当说到一半时,也终于明白了李璋的用意,这让他也露出一种恍然的表情。


    “当年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众说纷纭,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位则天大圣皇帝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功是过,于是立下这无字碑,功过是非就任凭后人去评说吧!”李璋看到吕夷简明白过来,当下还是笑着开口道。


    旁边的吕公著本来还不明白李璋提武后无字碑的用意,但现在听到李璋的解释也终于明白过来,而吕夷简这时也是抚掌而笑道:“不错不错,武后一个女人都能想明白的道理,我却还在纠结这个问题,没想到我的气度竟然还不如一个女子!”


    吕夷简说完上面的话时,眉头也舒展开来,看样子他的心结也已经解开了,这让李璋也是松了口气,其实他和吕夷简一样,都有同样的顾虑,不知道自己现在为大宋做的这些改变,会不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不过现在他和吕夷简一样想明白了,以后的事不是他们能把握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就任由后世人去评说吧!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吕夷简让旁边的吕公著和其它的下人都退下,吕公著虽然疑惑,但还是十分听话的离开,一时间整个暖阁中也只剩下他们两人,随后只见吕夷简看向李璋问道:“李璋,你对以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打算?吕公指的是哪方面?”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不解的表情问道。


    只见吕夷简似乎迟疑了一下,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道:“当年我发现你与还在皇陵中的李太后有联系时,就曾经劝过你,后来你被太后幽禁一年,而现在我还是想劝一句,虽然你现在看起来风光无限,陛下对你也是言听计从,可是在这种风光之下,却隐藏着一股危机!”


    吕夷简的话一出口,李璋也露出沉默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开口道:“我知道吕相的意思,陛下现在相信我,但并不意味着永远相信我,而且身处我这个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我倒霉,所以只要一有机会,就可能面临着无底深渊。”


    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黯然的神色,虽然他极受赵祯的信任,两人之间也并不像君臣,反而更是朋友,但人都是会变的,谁也不能保证朋友能保持一辈子的友谊,更何况赵祯还是一位帝王,而李璋则是他的臣子,李璋现在的地位都建立在赵祯对他的信任之上,万一某天赵祯不再信任他了,那么现在的这一切都将为之改变。


    “我倒是不担心陛下,你与陛下从小一同长大,想必比我更清楚陛下的性子,特别是还有太后在,只要你不谋反,陛下对你的信任就不会改变,只不过……只不过……”


    吕夷简说到这里也露出犹豫的神色,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话有些大逆不道,本来不应该由他这个做臣子的说出来,不过他现在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马上就要走到了尽头,这让他也少了许多的顾忌。


    想到上面这些,只见吕夷简终于下定决心接着道:“只不过从太祖、太宗皇帝开始,我大宋的皇室男子大都不怎么长寿,特别是陛下是先皇唯一存活下来的子嗣,想到先皇那些夭折的皇子,我也一直十分担心陛下的身体,如果陛下有个万一,新皇登基的话,那时才是你真正需要小心的时候!”


    大宋的皇帝大都不长寿,赵匡胤不到五十岁就没了,赵光义和赵恒父子也没活到六十,特别是赵恒的儿子生一个死一个,好不容易只存活下来一个赵祯,所以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担心赵祯的身体,这也是以前为什么那么多大臣往宫里塞女人,就是为了赵祯早点生孩子。


    李璋听到这里也明白吕夷简的意思,就算他能被赵祯信任一辈子,可如果赵祯去世,他的儿子登基,到时李璋的地位更高,如果他不懂得收敛的话,恐怕会被新皇视为眼中钉,纵观整个历史,这种情况简直太常见了,否则也不会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而像吕夷简这种历经数朝不倒的大臣也实在太少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赵祯也同样不怎么长寿,虽然他是北宋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但主要还是他登基的早,其实赵祯在五十三岁时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李璋也只比赵祯大两岁,平时他又注意养生,估计活个六七十岁没什么问题,到时他就要面临着朝代更替的问题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晏殊拜相


    就在李璋探望过吕夷简后的第三天,这位执宰天下二十年的大宋宰相也终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赵祯也为此失声痛哭,随后在禁苑中为其服丧发哀,并辍朝三日,下令有关恤典从优,追赠太师、中书令,赐谥“文靖”。


    对于吕夷简的去世,李璋也感到无比的悲痛,而他生前对自己的警示,也让李璋十分的感激,只是随着吕夷简的去世,宰相之位又空了出来。


    对于新宰相的人选,朝堂上也是陷入到很大的争议之中,这几年随着大宋国力的增强,许多有能力的大臣也得到了提拔,特别是年轻一辈的官员中,更是涌现出不少的可造之材,而像韩琦、包拯、范仲淹、欧阳修这些人更是大臣中的中坚力量。


    不过宰相可不仅仅只看能力,事实上资历与威望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对于新宰相的人选,从一开始就排除了韩琦这些资历威望不足的年轻大臣,于是最后经过商讨之后,赵祯也终于决定,暂由晏殊接替宰相之位。


    晏殊是个天才,五岁时就有“神童”之称,而且他不是“伤仲永”中的那位小时神童,大时平庸的人,反而越长大越是博学,如果光是论才学的话,整个朝堂上也没几个人能与晏殊相比,而且晏殊的情商也是极高,在朝堂上人缘极好,很少与人为恶,这也使得他被任命为宰相时,朝堂上的阻力也是极小,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众望所归。


    “陛下以晏殊为相,恐怕是想让国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吧?”垂拱殿中,李璋笑呵呵的向赵祯问道,对于宰相的任免这种事上,李璋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这也与吕夷简生前的警告有关,虽然赵祯对他的信任并没有减少,但李璋依然刻意的回避一些朝堂上的事务。


    “不错,晏殊为相阻力最小,虽然晏殊的能力不及吕相,为人也太过圆滑,但也正是如此,他在相位上时,也不会出什么差错,而只要他能‘萧规曹随’,按照之前吕相定下的框架来做,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赵祯也笑着点头承认道。


    “我以前和晏殊接触过,他的确是个很懂人情世故,又十分会做人的人,不过更难得的是他愿意推荐人才,之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都得到过他的推荐,别的不说,光是识人之能也足以成为一代良相!”李璋听后也笑着道。


    当然了,李璋虽然夸晏殊是个良相,但也正因为晏殊太过聪明,平时为人处世也是滴水不漏,这种人做官是个人才,学问更是没得说,但却不容易做朋友,因为与这种人做朋友压力太大,而且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朋友,也会让人感觉十分的不真实,更不容易交心,所以李璋平时与晏殊也极少有交往。


    “现在大局已定,对辽国的战略也已经定了下来,南边也已经安定,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西域了,只是西域则太过遥远,我们暂时还打不过去,只能关注一下党项在那边的动向,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说到这里时,只见赵祯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晏殊的年纪也不小了,他顶多也就做几年的宰相,到时韩琦、范仲淹这些人也都差不多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了,到时再从他们中挑选出宰相的人选,以他们的能力,应该足够帮助我灭掉辽国、插足西域,恢复当年盛唐时的国土!”


    赵祯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野心勃勃的表情,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孩子,更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老好人皇帝,而是一个野心勃勃、励精图治,以汉武帝和唐太宗为目标的伟大帝王。


    看到赵祯坚毅的表情,李璋也忽然有种欣慰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从小需要自己保护的弟弟终于长大了,而且也能自己扛住风雨与压力,成为一个顶天立国的男子汉了,而他这个做兄长的也该放手了。


    接下来李璋和赵祯又聊了一些关于西域李元昊的动向,自从李元昊在龟兹站稳了脚根后,也开始向西边的东喀喇汗用兵,而内部分裂的东喀喇汗也根本挡不住党项骑兵,很快就丢失了大片的领土和人口,这也让李元昊在西域的实力扩张极快。


    不过李元昊选择在西域立足,也代表着他几乎放弃了与大宋争峰的心思,毕竟西域距离中原实在太遥远了,以大宋的国力,想要出兵到西域都不现实,更别说区区西域小国了,就算他真的在西域建立起一个实力庞大的帝国,也根本没有能力再打回来。


    “对了,南洋那边怎么样,听说最近许多人去南洋那边做生意,甚至还占了不少的海岛,咱们是不是要出面管一管?”赵祯这时忽然又想到南边的事,于是也开口问道。


    自从上次李璋故意露富,用黄金将不少人的目光吸引到南洋后,再加上他在报纸上的一些或明或暗的鼓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入海洋,特别是一些有钱有势的贵族,纷纷组建船队南下,京城每天都有一些人因海贸暴富的传言。


    当然了,这个时代出海还是要面临很大的危险的,事实上也有不少出海的人因此而丢命,但人们都愿意听一些自己喜欢听的消息,所以那些因出海而亡的事很少有人去关注,反倒是那些发财的消息受人追捧,而且越是离奇越是有人相信。


    “南洋那边一切顺利,佛逝王国派出大军攻打干陀利港惨败而归,现在也老老实实的不敢再打港口的主意,不过前段时间他们支持海盗打劫咱们的海商,为此董清他们出兵清剿了一批佛逝人的水师,现在对方都不敢出海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璋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占领海岛的事的确有,朝廷要出面的话也可以,只不过海外实在太大了,那些被占据的岛屿又太过分散,所以怎么管也是个问题!”


    第七百五十五章


    普天之下


    春日的早晨阳光明媚,李璋边吃早饭边看着今天的早报,家里的孩子早就吃过饭去了前院的学堂读书,李璋为了将自己从后世带来的知识传播下去,于是在家里专门设了所学校,刚开始主要是教家里的孩子读书,后来一些亲朋好友家的孩子也被送了进来,毕竟他们都知道李璋的本事。


    刚开始李璋也亲自去教过孩子,不过后来太忙了,于是就亲自编写了几本教材,并且聘请了几个年轻的读书人按照教材教学生,反正都是十分基础的东西,对于孩子可能有些困难,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愿意去学,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学会。


    “海军将在干陀利港开辟军港,南洋的岛屿将全部纳入大宋的管辖!”就在这时,李璋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标题也不由得面带微笑的念了出来。


    前段时间赵祯询问李璋,关于一些宋人在海外活动时,占据了不少海岛的事,这其实很正常,毕竟一些出海的宋人发现某座海岛有经济价值,自然要占领下来,但这也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海岛不属于朝廷管辖,赵祯担心这些人日后会占岛为王,从而脱离大宋的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李璋也建议赵祯将干陀利港正式纳入大宋的领土,之前董清他们虽然打下了这座港口,但他们却是以私人的名义统治着那里,严格来说与大宋朝廷并没有什么关联,特别是佛逝王国还算是大宋名义上的属国,所以之前大宋更不方便直接出面占据南洋的领土。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顾虑了,毕竟大宋开发南洋早已经人尽皆知,再怎么掩饰也没用,而且去南洋的宋人也越来越多,必须要将他们纳入到朝廷的管辖之中,另外佛逝王国之前也袭击了宋人的海船,这让大宋也找到出兵的借口,现在大宋的海军已经从原来李朝的红河出海口出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听到佛逝王国灭亡的消息。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这句话写的真好!”当李璋看到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时,也不由得开口赞叹道,这句出自《诗经》的话,也让大宋的海外领土有了法理上的保证,毕竟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大宋的,只看大宋要不要派兵去占领了。


    不过大宋占据干陀利港,以及出兵灭掉佛逝王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增强朝廷在南洋的统治,不过南洋那么多海岛,大宋也根本派不出那么多的官员,所以大宋对南洋的岛屿管理还十分松散,最新的规定就是商人拿下岛屿后,必须向朝廷登记注册,并且根据海岛的出产交一笔费用,只有这样,海岛才能正式的归发现人所有,名义上海岛也成为大宋的领土。


    这篇文章看起来好像是朝廷占了便宜,毕竟占据海岛的人需要向朝廷登记注册,而且还要交一笑钱,甚至日后岛屿的产出还要交税,但其实那些海商也没有吃亏,因为这些海岛成为大宋的领土后,他们就受到大宋的保护,南洋那边可不太平,不但有凶残的土人,而且还有各种猛兽,以前他们只能靠自己,现在却可以借助朝廷的力量清扫岛上的危险。


    其实李璋看到这篇文章时,也不禁有些动心,之前他虽然参与了海贸,但主要是做生意,并没有占据海岛的打算,不过现在看到朝廷的这个举措,他也不禁想在海外占据几个小岛玩玩的想法,反正花费也不多,就算他自己用不着,日后也可以留给后世的子孙。


    “夫君别光顾着看报纸,早饭都快凉了!”正在李璋考虑着要占据哪里的海岛时,却忽然被青织将他手中的报纸拿走,然后指了指他面前只吃了几口的早饭道。


    李璋这时也才醒悟过来,当下急忙应道:“刚才想点事情太入神了,我这就吃完!”


    李璋说着几口把早饭吞进肚子,随后这才用商量的语气开口道:“朝廷要把南洋的海岛纳入领土,普通人只要发现海岛后并在朝廷那边登记注册,再交上一笔钱就能拥有一座海岛,青织你说咱们要不要占几座海岛?”


    家里的事情一般都由青织操心,所以李璋才会和她商量,而青织听后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随后又问了一些细节,李璋也一一做了回答。


    “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南洋那边的海岛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如果能在岛上发现金矿或宝石矿的话,那简直就是天降横财,就算是没有这些横财,南洋那边的土地也不错,用来种水稻再合适不过了!”青织当即拍板道。


    就在青织的话音刚落,忽然只见一个侍女匆匆而来禀报道:“启禀夫人,周夫人、李夫人等人前来拜访!”


    听到几位夫人大早上的跑来,青织也立刻猜到了这些人的用意,当下也向李璋笑道:“看来不光是夫君发现了这个机会,其它几家也都发现了,不过这样也好,人多力量大,几家联合起来肯定能占据更多的海岛,到时朝廷可不要心疼啊!”


    李璋也知道这几位来的夫人都是之前与他合作海贸的贵族,这让他也是哈哈一笑道:“青织你放心吧,南洋那边的海岛实在太多了,光靠朝廷去开发的话,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不过如果能动用全国上下的力量就快多了,而且朝廷对土地只要统治权,至于岛屿归属、经济上的事朝廷并不关心。”


    “那我就放心了,我去与几位夫人商议一下,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青织听到这里也满意地笑道,随后就带着侍女去接待几位夫人了,这些当家的女人虽然大都足不出户,但在她们的笑谈之中,一桩几千上万贯的生意其实也就是几句话的事。


    看着青织离开后,李璋也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这段时间他也开始刻意的远离朝堂,所以最近他也颇为清闲,今天天气温暖湿润,倒是个睡懒觉的好天气。


    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年


    党项逃亡,高丽被灭,女真也被安抚下来,北方再也没有能够影响到宋辽两国的势力,这使得两国也都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彼此的身上,而最先动手的正是大宋,随着袭扰策略的制定,大宋主动从西北和河北两个方向不断出兵骚扰辽国边境,甚至派小股的军队杀进辽国境内。


    当年李世民第一次攻打高句丽,未能一举灭国,于是就采用了同样的疲敌之策,毕竟当时大唐的国力远强于高句丽,所以大唐消耗的起,但高句丽却消耗不起,最后高句丽被唐军折磨的只剩下一口气,这才让高宗李治一举灭掉了高句丽。


    现在的大宋也采用了同样的疲惫之策,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辽国上下虽然一眼就识破了大宋的打算,但却根本没解决的办法,毕竟主动权在大宋手中,对方想打就打,想回就回,他们只能被动的应对。


    其中西北方向还好一些,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宋就算是出兵,前面也有草原人顶着,很难伤到辽国的腹心,顶多就是让一些草原部落对辽国离心离德,不过对于那些没什么忠诚可言的草原人,辽国本来也不怎么重视。


    但河北方向可就完全不同了,自从大宋占据了燕云,并且修复了长城防线后,辽军就被彻底的挡在长城之外,而宋军则可以从几个方向杀出长城,而长城防线对面就是辽国的腹心,也是辽国最为富饶的地区。


    辽国地处东北,冬天比较漫长,所以越是靠近南方,气候越是适宜粮食的种植,之前燕云没有丢之前,燕云就是辽国的粮仓,后来燕云丢了,燕云以北的地区则成为辽国最重要的区域,但现在却直接暴露了宋军的威胁之下。


    大宋当然也知道辽国的软肋,所以每年春秋两季时,都会组织兵力从古北口等地杀出,遇到人口就会被掠回大宋安置,遇到田地则被他们毁掉,而且也尽量的避免与辽军直接交战,总是一触就走,这也让辽军疲于奔命。


    人口不断的流失,田地也被毁掉,使得辽国甚至出现了粮荒,甚至有些吃不饱饭的辽人冒险逃到大宋境内,而辽国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天天的衰弱下去。


    五年,大宋这五年来连续不断的出兵削弱辽国的实力,而辽国也只能苦苦支撑,但却无法阻止自身实力的飞速下降,甚至高丽那边也一直不断的出现反抗,很多时候都是大宋在背后支持的,这也使得辽国陷入到了高丽这个泥潭之中不能脱身。


    相比之下,大宋这五年却是发展迅速,西边的唃厮啰部被大宋吞并,黄头回纥也乞求内附,如此一来,大宋也终于彻底的打通了西域的通道,再次将自己的手伸到了西域。


    不过李元昊却以龟兹为根基,努力向西吞并了东喀喇汗大部分土地,现在已经成为西域的一方霸主,而大宋暂时还无法将军队调往西域,这也使得李元昊根本不用担心大宋的威胁,而且据说李元昊还打算向西发展,甚至入侵了一部分塞尔柱帝国的领土。


    相比西域,大宋在海洋上的成就更大,之前海外只是一些海商私人的活动,但自从大宋朝廷介入了这种开拓之后,整个南洋都成为大宋的后花园,无数宋人乘船南下,在南洋的岛屿中寻找着财富与机会,几乎每天都有人暴富的消息传出。


    不过南洋的土人却是一个麻烦,特别是许多土人根本就没有开化,甚至还保存着吃人的恶习,对这些土人能教化他们的恐怕也只有圣人了,所以大宋只能送他们去见圣人,希望圣人能这帮吃肉的家伙改吃素。


    除了土人,南洋最大的威胁就是它恶劣的气候,以及各种疫病,这时候就用到了医学院了,这个李璋开创的医疗教学机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为大宋培养了无数的大夫,而且还在各地建立了分校,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攻克一些疑难杂症的研究,许多以前被视为绝症的病症现在也有了解决了办法,而且后世的现代医学也开始也传统的中医相融合,使得医学的发展也是极快,甚至影响到了其它学科,比如生物、化学等等。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