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吴小如
    今天不一定讲正文,谈谈文学作品应该怎么写。过去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强调现实主义。强调现实主义,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这是好事。杜甫《佳人》这首诗应该说也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


    《佳人》这首诗,我从小就念,当时我思想里就有一个疑问,到底杜甫写的是一个寓言,还是实有其人呢?我认为实有其人,但是也有虚构。我们现在一谈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用恩格斯的原则,老谈的是小说,谈剧本都少,更少谈抒情诗。我认为这个准则不限于现实主义手法的小说。我最近重读孔稚圭《北山移文》,过去强调孔稚圭讽刺当时一个姓周的人,隐士就是姓周,找到一个周顒,孔稚圭文中的“周子”就被注成周顒,但周的情况和孔所言不符,不是先当隐士,然后去做官。因此有两种态度:一是怀疑周顒不像史书上说的那样好,可能是一个伪君子,是小人,孔稚圭借《北山移文》骂他;一是认为孔稚圭此文是游戏之作,不专指某一个人。不管哪一种说法,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对文学作品总要和事实搭上界。其实应该是,杜甫在现实中遇到这样一个佳人,又加上自己的想象与虚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也未必是杜甫亲眼所见之景,这里有虚构的成分,但想必也有事实的依据。这首诗的典型环境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一些贵族妇女处境不幸,“三吏”、“三别”写的都是底层人物,不是“失业徒”,就是“远戍卒”。《佳人》是写一个贵族妇女由于丧乱,失去原来贵族的生活,在深山幽谷里度日,又不愿意失去过去的节操。


    现实主义有各种各样,但像杜甫这样塑造一个贵族阶层的正面人物,极少极少。法国从自然主义到现实主义,写大家族、贵族,几乎都是反面人物。俄国托尔斯泰也是这样,《复活》是写一个妓女,安娜是贵族,但不守妇道。杜甫这里写的妇女,不光美丽,还有一颗美好的心,保持自己纯真的品格,这在我们传统诗歌里很难找。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罗敷、《羽林郎》中的胡姬,都不如“佳人”身份地位高,也没有她这样的节操,美好的品德。这个女性的人格很高尚,寄托了杜甫的理想。杜甫始终没说佳人姓张、姓李,出于哪个贵族之家,但它符合历史的真实。正如孔稚圭《北山移文》,要是把辞藻去掉,那是一篇绝好的讽刺杂文,他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是先要做隐士,后要出来当官这样一个人物。孔稚圭是齐梁间的人物,写的是一篇华丽的骈文,还押韵;但他塑造的人物直到唐朝还有,唐代还有很多梦想走终南捷径的隐士,他已经预见到盛唐、中唐,甚至晚唐,几百年间,这样的人物频频出现。他不是游戏笔墨,是一个眼光犀利、思想深远的文学家,用他的形象思维说破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我认为《北山移文》和《佳人》,都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精神,当然杜甫这里也有浪漫主义的东西。他本身的人格与“佳人”有接近之处,有杜甫本人的理想。浪漫主义是有美好理想的、前瞻的生活。《北山移文》也有,但那是南朝的东西,华丽的辞藻掩盖了它犀利的、讽刺的精神。拨开华丽的辞藻,它和《儒林外史》没什么差别,但它要早一千多年。


    我们讲现实主义也好,现代主义也好,用西方的理论套我们古典文学的杰出作品,有时套得上,有时也套不上,甚至远远在西方的这些理论出现之前,我们的作品已经说明了理论的那些问题。用恩格斯讲现实主义的原则来看,杜甫的《佳人》,没有说她是哪一家的贵族,但它符合历史的真实。我们的文学评论家,缺乏修养、眼光,更谈不到实践,是不是对杜诗和齐梁美文下过工夫,很难讲。我这次备课觉得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人,写出这样超凡绝俗的东西,太不容易了。杜甫这篇《佳人》的主人公无名无姓,类似记叙诗的作品,它既符合现实主义的原则,又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在文学上的地位不可小觑。给学生讲杜诗,要讲杜诗的超越时代的境界、精神面貌、价值,这是永恒的。


    第二点要说的是,“绝代有佳人”,意思是这个女子长得特别漂亮。这里牵扯好几个问题,“文革”否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我认为才子佳人有进步意义,宋以后好多民间的小说、戏曲,用才子佳人反对门当户对,以《西厢记》为代表,《牡丹亭》也有一点。张生与崔莺莺、柳梦梅与杜丽娘都不是门当户对,张生和柳梦梅都出身不高,亦无势,但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无非权与钱两个东西,照理说,反对门当户对可以有很多方式,作者之所以用才子佳人来反对门当户对,女子一定是很漂亮,男子一定是很有才,《红楼梦》里没有一个难看的女性,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呢?因为人都是爱美的。我在课堂上讲过一个笑话,假定崔莺莺长得很难看,张生也是个无才的普通人。观众也好,读者也好,就没人同情。为什么说不能光有抽象思维,还要有形象思维?因为形象本身容易引起第三者的同情。如果杜甫这里写的不是“绝代有佳人”,而是相貌平常的一般女子,就不会引起巨大的同情,正因为这个女性外貌是如此美丽,内心的美德又是那么崇高、那么美好,读者看到这样一个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受到迫害,就更同情她。没有才子佳人的附加条件,光抽象地说要争取女权,争取婚姻自主,读者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同情、强烈的不平感。所以说才子佳人也有它的积极意义。


    《红楼梦》里也有反对门当户对的意思,其中的女性都漂亮,宝钗也漂亮。写女性不好,主要是说她的行为不好,袭人也不丑,至少中等以上,鸳鸯品德好,长得也不难看。嬷嬷在曹雪芹笔下都很差。为什么要把妇女美丽的外表也作为肯定的条件?因为一个漂亮的女子遭受不平的待遇,就更容易让人同情,没有才,没有貌,争取婚姻自由,就不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同情,也不会使观众读者进入作者的内心深处,换句话说,要演戏,观众也进入不了角色。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衣袖的颜色和竹子配合,太美了。“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她的品格出污泥而不染,哪怕生活越过越穷,高贵的身份也不存在了,但仍保持高洁的人品。正如妙玉依附在阔人家里,是个寄生者,但她有高洁的人品,也很漂亮。爱美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杜甫可以塑造一个“佳人”的形象,但“香雾云鬟湿”就不是描写杜太太,在成都写到自己的妻子,“老妻画纸为棋局”、“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有亲情,有感情,有生活,但不写她的形象。估计入川后杜甫的妻子岁数不小了,用不着像写佳人这样去描写。所以文艺作品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必须体会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值得同情的对象,而这一对象又为何须具有超乎一般人的好的条件。


    第十一讲


    诸葛大名垂宇宙


    筹笔驿(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复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今天我们专门讲杜甫吟咏诸葛亮的诗,包括《蜀相》、《咏怀古迹》第五首、《八阵图》等,还有富于浪漫主义的《古柏行》,篇幅比较长。再有,附带讲一首李商隐的《筹笔驿》。


    现在的注释本从《蜀相》到《筹笔驿》,包括《八阵图》,多有讲得欠妥之处。先讲《筹笔驿》。有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第三句的“令”字,应该读líng,读阳平,全句平仄也调,读去声,平仄也不调了。动词读líng,名词读lìng。像“司令”、“发号施令”才读lìng。表示让人怎么样,读líng。“徒令上将挥神笔”,现在的注释本往往说“上将”是诸葛亮,我说不对。我认为这句是说诸葛亮派他手下的人写下他(诸葛亮)是怎么安排、怎么计划的。“筹笔驿”是个“驿”,名字叫“筹笔”,就因为诸葛亮曾经在这里驻扎过军队,在这里考虑北伐,筹划军事行动,在这里下过动员令,定过计划,所以叫做“筹笔驿”。诸葛亮是总司令,因为他带兵。注解上说“上将”就是诸葛亮,我认为很勉强。“上将”应该是诸葛亮手下的“上将”,如“五虎上将”;诸葛亮不能称为“将”。“徒令上将挥神笔”,就是诸葛亮考虑好了方案、计划和作战的准备,让手下带兵的“上将”、出征的人把他的计划写下来。“徒令”的主语就是诸葛亮。


    李商隐写诗和杜甫不完全一样,他有很广阔、很大空间的想象力,他说诸葛亮在这个地方曾经驻扎过、策划过,故此地对诸葛亮的出征来说很有纪念意义。诸葛亮的一言一行、每一道命令,不但使敌人闻风丧胆,甚至让当地的自然动物也觉得他不可侵犯,所以说“猿鸟犹疑畏简书”。当地的“猿鸟”,就是野生动物,它们都不敢往筹笔驿这个地方来。为什么不敢来呢?好像它们都害怕诸葛亮的号令森严。它们要是随便飞来飞去,爬来爬去,走来走去,似乎就触犯了诸葛亮的军令。“简书”,就是戒命,《诗经·小雅·出车》“出不怀归,畏此简书”这样的拟人写法就把诸葛亮“简书”的力量烘托出来了。同时,这个地方又是诸葛亮出谋划策的一个根据地,大自然、造物者对此地也是珍爱的、保护的、爱惜的,所以“风云”到今天为止,也就是唐朝末年了,还“长为护储胥”。筹笔驿附近可能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储胥”就是临时驻扎的军营的护栏、栅栏,好比现在打仗时的铁丝网。“储胥”这个词当“篱笆”讲,是战地的临时工事,典故出自《说苑·贵法》:“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馀胥。”前者是爱屋及乌,后者是说讨厌一个人,就连他遗留下来的篱笆、临时工事也讨厌。两者有一个爱恶相对的意义。这里是做正面使用,说风云保护着诸葛亮曾经驻扎过的地方。野生动物也好,大自然的天气也好,对此地都怀有感情,或者是敬畏,或者是重视。李商隐的写法跟杜甫不一样,但同样写得好,通过野生动物和自然天气写出诸葛亮的恩和威,很了不起。


    但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好,缜密的军事计划也好,终究没有成果,“徒令上将挥神笔”,最后是“终见降王走传车”。“传”字应念zhun,读chun就失粘了。读chun是动词,读zhun是名词,指“车”,是交通工具。清朝末年设立交通部,叫“邮传部”,就应该读zhun。驿站的房间叫“传(zhun)舍”。比如汉高祖定天下以后,派人去招降在山东海上的田横。到河南洛阳一带,田横及其部下五百人全都自杀,就死于传(zhun)舍。“终见降王走传车”,是刘阿斗坐着晋朝派来的车,到了晋朝的京城。虽然有“上将挥神笔”,但终究没有挡住刘阿斗投降。所以“令”应读líng,“传”应读zhun。插一句,现在很多人读诗读错字,对诗歌的读音不讲究。


    “管乐有才终不忝”,这一句对诸葛亮的评价比杜甫的低。杜甫在《咏怀古迹》第五首里说诸葛亮“伯仲之间见伊吕”,是把诸葛亮摆在伊尹、吕尚的档次,而没有摆在管仲、乐毅这个档次。但是李商隐的话也有根据,因为诸葛亮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忝者,愧也。就诸葛亮本身来说,相比管仲、乐毅是无愧的,他够棒的了。可是无奈蜀国的形势不行,军事力量太薄弱了。出兵得靠武装力量,大将关羽、张飞死得最早,蜀国的军事力量就丧失了半壁江山。刘备再棒,手底下没人也不行,所以说“关张无命复何如”。诗是始终扣紧“筹笔驿”来写的,因为筹笔驿是诸葛亮定军事计划、下命令北伐的一个出发点、根据地。陈寿说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不行,而杜甫说诸葛亮不限于打仗,是和伊尹、吕尚一个水平,那其实比打仗更高一个层次,统一天下都可以。李商隐说,诸葛亮比管仲、乐毅一点儿也不差,无愧于管仲、乐毅,但是手底下没人,没辙。


    下面两句“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注解说“他年”、“他日”、“他生”有两个意思:过去或未来,这里“他年”指过去,即“当年”。因为写《筹笔驿》的前四年,李商隐到过成都,写过歌颂孔明的排律。这首诗写于大中九年(855),比大中四年晚了四五年。现在一般的注解说,当初我(李商隐)路过成都的时候,到过诸葛亮的祠庙;而“梁父吟”就是现在这首《筹笔驿》的自比。我认为注释得牵强。在三顾茅庐以前,诸葛亮还没出山的时候,是有志于治理天下的,只是没有机遇,常常在隐居的时候吟《梁父吟》,所以有句诗云“孔明抱膝吟梁父”。现在留传下来的《梁父吟》是不是当年诸葛亮吟的那首诗,其实很难说,不过后来《梁父吟》实际成了赞美、同情,甚至于感叹诸葛亮本人的一个符号。提到《梁父吟》,就成为诸葛亮心声的一个代表。李商隐确实到过四川成都,经过筹笔驿,但我认为这样注不对,没有注到点子上。像“他年”、“他生”,固然可以指过去,但大部分还是指未来,如“他生未卜此生休”。这里的“他年”,我很怀疑是否是指前几年路经成都写过诗那次。这《梁父吟》是比喻现在写的诗,还是比喻在成都写的诗呢?“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到底怎么回事呢?我认为这两句是李商隐用典,用了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注意最后两句,刘后主是亡国之君,不会单独有一个庙,但是现在他算是有运气,在祭祀刘先主、祭祀诸葛亮的祠庙里,居然也沾了光。“可怜后主还祠庙”,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对四川的好处太多了,人们纪念刘备和诸葛亮,而刘后主也跟着沾了光。杜甫替诸葛亮感到不平、可惜、无奈,说你们君臣费了这么大的劲,经营了这么长时间,可最后国家还是亡在刘阿斗手里。亡国之君居然还能沾祖宗的光,享受当地人民的烟火,简直是沾光沾得太多了。看到这样的局面,诸葛亮又能如何?诸葛亮心里该怎么想?也不过就是再唱唱《梁父吟》吧。所以杜甫最后说:“日暮聊为《梁父吟》。”心里真是无奈,但也只能替诸葛亮吟吟《梁父吟》吧。这样讲,杜甫的诗就讲得通。仇注引了很多材料讲杜甫的这首《登楼》诗,说杜甫为什么提刘后主呢?因为唐玄宗以后是肃宗,肃宗以后是代宗,代宗刚接班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平定,郭子仪这些老将还在。等到天下安定以后,代宗就宠信宦官,还让一个宦官带兵,就是鱼朝恩。而刘阿斗也是宠信宦官的,黄皓就是刘后主最宠信的人。仇注说杜甫这句讽刺刘阿斗的话是暗指代宗不能继承玄宗、肃宗的遗志,这在仇注里很清楚,所以说“可怜后主还祠庙”。这首《筹笔驿》,李商隐开头说诸葛亮真了不起,军事行动也不错,可惜最后刘阿斗投降了,武装力量都丧失了,诸葛亮才比管仲也好,乐毅也好,岂奈“关张无命”,北伐的一套计划没实现,终于蜀汉灭亡了,也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大事未成。所以李商隐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是再经过成都的祠庙,看见刘后主也在那儿享受烟火,就会感觉到诸葛亮的遗恨太深了。“他年”如果指过去——过去我曾经看过诸葛亮的祠庙,而我现在代表诸葛亮写《梁父吟》,我“恨有馀”;说《梁父吟》等于是李商隐《筹笔驿》的自比,祠庙还是过去看过的那座祠庙——我觉得不对,李商隐明明用的是杜甫《登楼》的最后两句。这首诗李商隐就是学杜甫,学得一点不着痕迹。七、八句是接着三、四句来的,诸葛亮“上将挥神笔”,尚且无法阻止刘阿斗后来“走传车”,“他年锦里经祠庙”,将来我有朝一日要是再经过成都祠庙的话,走到那儿一看,还有刘后主的牌位呢,那诸葛亮会是什么心思?岂不是更无奈,更“恨有馀”了么?他的《梁父吟》岂不白吟了么,山也白出了,三顾茅庐……什么什么的一辈子功业整个没有了。这样解释就通顺了,写诸葛亮的几首诗也都搞清楚了。后人对诸葛亮的功业是肯定的,对他的命运是感慨的、同情的,所以李商隐说我要是在他年再经过祠庙,就会为诸葛亮感到遗恨无穷,即使是有他的《梁父吟》也是“恨有馀”。解诗太难了,现在讲“接受美学”,到底怎么“接受”?我的接受就曾被人批评只注重书本上的典故,是史学家的接受,不重视心灵上的交流。有人理解陈寅恪的诗“神”了,我说不对,应该看典故,那人就说我太陈旧了。我理解李商隐的这首诗,恰恰就想到了杜诗,才有了与众不同的理解。《筹笔驿》里不仅是李商隐自己感到遗恨无穷,诗人还说你诸葛亮要是看到这个情况,知道后来刘后主投降,你也会遗恨无穷。


    下面讲《八阵图》。我的《读书札记》里有一段话讲“杜诗用事”。仇注讲“遗恨失吞吴”一句引了四家之说,权威的是苏东坡、王嗣奭、朱鹤龄的说法,另外还有其他两个人的说法。我认为朱鹤龄的说法对。这句的意思是,诸葛亮有遗恨,遗恨就在于刘备吞吴这一点做错了。“失”者,可以说是失算,也可以说是自己没尽到责任,有遗憾。遗憾就在于刘备不应该“吞吴”。要是不吞吴,结果还不至于这么糟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好讲: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八阵图是诸葛亮留下来的古迹。关键是“江流石不转”。仇注找到了典故,但没往深里讲,再往深里讲一步诗就明白了。《诗经》里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换句话说,石可转也。我心如果是石头,就可以转,可以动。现在是等江水落了以后,八阵图的石累如同“焊”在江里一样,江水涨也好,落也好,都不能动。杜甫说“江流石不转”,是反用《诗经》的话,说明诸葛亮的遗恨体现在“石不转”,遗恨就比《诗经》里的主角恨得还深。恨到什么程度?连石头也转不动。大江比普通的流水要厉害多了,石头都没动地儿,就说明诸葛亮这个人对于蜀汉是忠心不改,即杜诗“志决”之谓。他决心要把蜀汉治理好,而偏偏蜀汉亡了。“江流石不转”是现象,现象是石本可转,但现在石竟不转。不转的原因在于诸葛亮有遗恨,而遗恨就在于吞吴,吞吴是个失策、失算的事,不应该。遗恨者,遗憾也。诸葛亮认为他终身的遗憾就在吞吴这件事上,自己没尽到责任,没有劝阻刘备吞吴。刘备没有接受诸葛亮的话,诸葛亮自己也表示后悔,说法孝直要是在的话,也许不至于打败仗。别看这是一首五绝,很简单,但老杜用事的技巧非常高超。


    杜甫入蜀以后,从成都、梓州、阆中,最后到夔州,出峡,从成都到夔州,四川时期的杜诗最大特点是七律特别多。他的七律现存二百多首,其中一大部分好诗都是在成都作的,而《蜀相》是他刚刚到四川后不久写的一首诗。仇注有的地方等于是废话。“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仇注说是“自问自答”。七律一共才八句,上来两句自问自答干什么,这不是废话么?“丞相祠堂何处寻”究竟应该怎么讲?我的理解是,杜甫心目中对诸葛亮崇拜向往已久,到了成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打听武侯祠在什么地方,马上就要去瞻仰、参拜他的祠庙。头一句说明了杜甫对于诸葛亮向往、崇拜心情的迫切,说明了诸葛亮在杜甫心中地位的崇高。杜甫是怀着这样的心理才写了“丞相祠堂何处寻”,可见决不是普通的打听道儿怎么走,那就不是诗了。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柏森森”也有好几层意思:一个是写实,写出了柏树之多。现实的诸葛亮祠堂可能有很多树木,特别是柏树。如果改成“锦官城外树森森”就不行了,没劲了;另一层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柏树既是诸葛亮的象征,本身又有高洁的品质。诸葛亮的祠堂种的是柏树,柏树可以存活上千年,而且又是忠贞的象征。换句话说,柏树围绕着祠堂,正是诸葛亮人品的象征。“森森”,既多,又高洁肃穆。“锦官城外柏森森”,寂寞冷清亦有之,但主要还是肃穆庄严的体现。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又是宋诗了,好就好在“自”和“空”。虽然诸葛亮的名气很大,四川人纪念他,对他念念不忘,但这个地方比较寂寞,人来的不多,绝不是闹市。“自”字就体现了这地方很寂寞,有点荒凉的意思,和《哀江头》的“细柳新蒲为谁绿”相似。一年一年地,春草自生自灭。这是见,写地上,看见的。写树上,是闻,听见的。“隔叶黄鹂”,没看见黄鹂,但是听见它叫了。叫声好听,却是“空好音”。一个“自”、一个“空”,就说明这个地方多么安静,多么寂寞。清静是很清静,有鸟叫,有景致,但是“自春色”;黄鹂虽好听,但是“空好音”。头一句象征诸葛亮的品德,三四两句写环境的幽静,但是也寂寞,甚至还有点荒凉,关键在于一个“自”,一个“空”。这个“自”字惹出很多麻烦,宋朝人就打了好长时间的架。说两句题外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从古到今,一引便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但我从上世纪70年代“文革”刚结束就写文章,呼吁是“自绿”,不是“又绿”。李壁诗注,王安石几个版本的全集,都作“春风自绿江南岸”。钱锺书先生是大家,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也不知印了多少版,算是畅销书,他们提到《泊船瓜洲》,都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的原文其实是“自绿”,怎么说是“又绿”呢?洪迈的《容斋续笔》卷八那话靠不住。他讲“绿”,前面是“又绿”,可是原文“自绿”。几个版本的王安石诗集都作“春风自绿江南岸”,不是“又绿”。王安石在诗里有三个地方提到这句诗,都作“自绿”。王安石自己的话有“老夫昔有句云‘春风自绿江南岸’”,不知道洪迈“又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可是后人一谈修辞,就说“又绿”。其实这句诗好不好不在“绿”本身,而在“又绿”还是“自绿”。“春风自绿江南岸”是说春草也好,春风也好,都毫无感情,外在的客观景物是没有感情的,到时间它就绿了,即“自绿”。而且洪迈说王安石改字,“又”什么“又”什么,改了很多,其实好多字都不通,除非他同时改两个字,又改“自”又改“绿”。


    这个“自”字还有公案。王安石的《明妃曲》里说“汉恩自浅胡自深”。邓广铭先生曾在《文学遗产》上写文章,大讲《明妃曲》,实际上就是这个“自”字。现在有人批评王安石,认为王安石“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贵在相知心”有卖国的心思,说王昭君认为胡好汉不好。实际上“自”不是这意思。那这两句应该怎么讲?汉恩是浅,胡恩是深,恩浅的一方对王昭君固然不理解,但是恩深的一方就对王昭君理解了么?也未必理解。“汉恩自浅胡自深”,浅也好,深也好,对王昭君都不是知音。王安石替王昭君说话,说“人生贵在相知心”,两个统治者都不理解王昭君。真正理解王昭君内心痛苦的是谁呢?匈奴对王昭君是捧得不得了,可是王昭君内心的思想活动匈奴人就了解么?不了解。甚至于用琵琶谱出一个曲子叫《昭君怨》,是不是人人就理解了王昭君呢?杜甫的诗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她心里的怨恨只能通过曲子表达出来,他人是不能理解的。王安石就根据这个意思写了《明妃曲》。讲诗也容易也难,不太好讲,光“自”字就惹了很多麻烦。是“自绿”非“又绿”,我呼吁了半天,响应我的,只有一个人,就是金克木先生。后来张鸣做新的《宋诗选注》,用了我的说法。赵齐平的文章承认,第一个发现是“自绿”非“又绿”的是吴小如。这倒不是我居功,问题是集子就摆在那儿。钱锺书、周振甫都是大家,怎么不去翻翻王安石的集子,就听洪迈的一面之词呢?所以读书也是“有人自浅有人自深”。


    前四句是写景,后面发议论。现在讲的“频烦”也不对,把“烦”讲成了动词,把“频”讲成了副词,实际上“频烦”是复合词,“频”和“烦”是一个意思。“频”也是多,“烦”也是多,“三顾”可以说是够频繁的。在唐代,写作频烦,不作频繁。刘备所以礼贤下士,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要把诸葛亮请出来,刘备的考虑也不仅仅是为个人的权利、地盘,扩张自己的声势,而是“天下计”,换句话说诸葛亮出山也不是专门为了辅助刘备,为了帮着他成事。他们是因为天下太乱了,君臣之间都想着要把局面改观。刘备“三顾频烦”为的是“天下计”,而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老臣心”。诸葛亮也不完全是为了报恩,为了“士为知己者死”,为了蜀汉这一个朝代,他的心思也在“天下”。刘阿斗根本扶不起来,他明知道不行但是还要做,也是为了“天下计”。“开济”是一头一尾,“开”是开创,“济”是完成,诸葛亮先后给刘备和刘阿斗做臣,既帮着刘备开创天下,又希望帮着刘阿斗完成统一大业,这是诸葛亮的“两朝开济老臣心”,真正的内心。“老臣心”和“天下计”也有点互文见义。


    遗憾的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不能以成败论,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项羽也是英雄,那是早于诸葛亮的。项羽虽然没成事,但他也是英雄。后于诸葛亮的岳飞也没成事,但也是英雄。诸葛亮本人同样没成事,所以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古往今来只要是能够理解诸葛亮的,都会同情他,认为他“出师未捷身先死”,太遗憾了。“英雄”指的既不是诸葛亮本人,也不是杜甫,而是有诸葛亮之志或是有他那样水平而没有成事的人。成事也好,没成事也好,真正具有英雄特质的人没有不对诸葛亮表示同情的,所以说“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好讲的,但是仔细读读会发现,杜甫把诸葛亮摆在一个什么档次?摆在一个很高很高的档次,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吊古、怀古的题目。杜甫对诸葛亮肯定得很高很高,遗憾也觉得无穷,所以写出这首诗。


    这在《咏怀古迹》就更显著了,表现得非常明显。头一句“诸葛大名垂宇宙”,杜甫对诸葛亮的肯定、评价太高了。天地四方谓之宇,上下古今谓之宙,一个时,一个空,换句话说有时间和空间就有诸葛亮。从先秦一直到近代,真正有几个人能够“大名垂宇宙”的?孔子是了不起的,如说“孔子大名垂宇宙”,好像有点废话。历史上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而偏偏诸葛亮是一个不成事的人,是一个虽有大志而未成大事的人。孔子虽然也没有成事,但是孔子留下来的影响、遗著要比诸葛亮多多了。诸葛亮现在的集子是后人搜集整理的,而且里面有些文章也不一定真是诸葛亮写的,不过有些话,说的还是很中肯,如《临终自表后主》“何其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他没辙了,所以只能说“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这篇遗表写的好极了。


    第二句是说作者去看诸葛亮的庙。“遗像”可能是个塑像,不一定是画像。“宗臣”者,就是朝廷的大臣。“清”、“高”是这塑像外表体现出来的形象特点。诸葛亮这人淡泊明志,他“清”,高大。由“清”和“高”体现出“肃”来,所以说“宗臣遗像肃清高”。


    诸葛亮的用心是委婉曲折的,诸葛亮的考虑是深层次的,诸葛亮的做法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三分割据”是现实,要想把“三分割据”的局面变成统一安定,需要慢慢来。“三分割据纡筹策”,得委婉曲折,得绕着圈子,兜着弯子,所以别人就不了解,而诸葛亮本人是很了解的。“隆中对”时,他第一次见刘备,就说将来的局面是鼎足三分,最好的办法是联吴攻魏。并不是说可以让吴国长存,而是得慢慢来,不能够树立两个敌人。刘备的糊涂就在于两个都是敌人,那不行。得先和一个敌人合作去对付另一个敌人,等那个敌人对付完了,这个敌人也就好办了。所以“三分割据”的“筹策”得“纡”,得拐弯抹角,得曲折婉转,得深层次地、一个弯一个弯地、解决完一个问题再解决一个问题。“筹策”不能是一条直线的。刘备就是一条直线,所以蜀汉亡了,可惜了。第四句不是赞美之辞而是感叹之辞,“万古云霄一羽毛”,古往今来的这样一个世界,诸葛亮是出类拔萃的,是云霄里的、不是人间的一个凤毛麟角的人物。


    下面就是对诸葛亮的评价。虽然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杜甫看他就是伊尹、吕尚。把大臣分出若干个高高低低的档次,伊尹、吕尚是一个档次,“伯仲之间见伊吕”就是说可以在伊尹、吕尚这个档次里,把诸葛亮摆进去。“见”(xin)是出现,诸葛亮在伊尹、吕尚中间,他表现出来的就是伊尹、吕尚的水平。现在把“指挥若定失萧曹”作胸有成竹讲,说坐这儿不动就可以指挥若定。但是前人已经有不这么讲的。“指挥若定”不是从容自然的意思。“定”者,就是“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的这个“定”。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的指挥能把天下定了的话,那么萧、曹之功都不在话下了。萧何、曹参运气好,汉高祖成功了,所以他们名扬天下,被说是贤相、汉代的名相,是了不起的。“指挥若定失萧曹”,诸葛亮他没“定”,如果他把局面稳定下来,统一了,那萧、曹算什么啊?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说“指挥若定”是诸葛亮从容指挥、羽扇纶巾,摇着扇子天下就定了。但要“定”了就好了,它没定啊。现在正是由于指挥未定,让萧、曹出名了。把“指挥若定”当作一个好的成语,恐怕不是原意。“指挥若定”若是从容自然的意思,萧曹何尝不是指挥若定呢?他们也不是遇到事情就惊慌失措的。


    诗的最后说出实在话,“运移汉祚终难复”。汉朝的气运衰了,命运到头了,没希望了。尽管诸葛亮的“志”再“决”,可是身体不行了,生命结束了,就是为了“军务劳”。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在打仗的前线了,所以说“志决身歼军务劳”。由于军务太辛苦了,他短寿,没完成他的事业。这不在于诸葛亮本身有什么不足,而是“运移汉祚终难复”。可见,《筹笔驿》也好,《八阵图》也好,包括《蜀相》和《咏怀古迹》里说的诸葛亮也好,全是一个思想,就是诸葛亮的才太大了,他的智慧也了不起,决策并没错。但是,


    “运移汉祚终难复”。李商隐说“关张无命复何如”,实际上孔明也是“无命复何如”,这是一贯的。所以诗也不能孤立地讲,串起来成一个专题,也很好。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关于《古柏行》,也简单说几句,那是在夔州作的。有人说“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不合尺寸,那我要说“白发三千丈”比这个更不合标准,可知解诗不能胶柱鼓瑟,死于句下。前四句是写实、写景。“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由景转入情。下面写人。“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地方虽然好,树也好,“落落盘踞虽得地”,地势很好;但是“孤高多烈风”,风太大。下面由“多烈风”引出“扶持自是神明力”,古树参天主要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又说人又说树。“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文章”是把树打开以后里面的年轮,树表面上看不见,考定树的年龄得看横剖面。后来陈后山就把这句整个用到他的诗里了,他那个“文章”是真正的文章。“未辞剪伐谁能送”,树现在还有,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人砍掉。树的命运还没有可能永远保存,“谁能送”就是谁能够预料断定,它的命运将来怎样很难说。后面是发牢骚,和诸葛亮无关。“大厦如倾要梁栋”,说不定古柏就牺牲了。“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日子长了难免蝼蚁把树给吃了,命运很难说,但是它有一个美好的过去,树上曾经呆过鸾凤。换句话说,它在庙里曾经被诸葛亮、刘备赏识过。后面从树说到人事,“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别光替树可惜了,有时人才大照样不得意。诸葛亮算是幸运的,而这个古柏也算幸运,说不定在别处,古柏早就被砍了。


    第十二讲


    此意陶潜解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芧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