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冰临神下
    晁鲸离去,林坤山松了口气,甚至觉得应该要点酒肉庆祝一下。


    韩孺子决定接受曾荡云的一部分建议,向西方派遣使者,宣布楚军将至,鼓动诸国向神鬼大单于发起进攻,如果真能提前获胜,当然是好事,如果不能,也不耽误楚军远征。


    圣旨一下,应募者不少,数十万楚军陈于塞外,西征必胜,人人都想趁机立功,却不是人人都能上战场,充当使者因此成另一种选择。


    仅仅十天之内,京城内外就有近五百人报名,兵部与礼部共同筛选出一百人,附上简介,供皇帝选用。


    韩孺子仔细看了一遍,林坤山名列其中,简介里没提望气者三个字,只说是某郡某乡的百姓,以教书为生。


    韩孺子笑了一声,先将林坤山的名字圈上,继续往下看,突然看到“刘检”的名字,不由得一愣。


    刘检是今年的考生,考试时成绩不错,被推荐到凌云阁内接受策问,结果他连“西方”所指是哪都不知道,写了一段关于西域的应答,当众丢脸,本应是二甲的名次,最后却落入三甲。


    韩孺子犹豫片刻,在刘检两字的右上方画个小三角,全部看完之后,命人传召刘检。


    再度见驾,而且是单独一人,刘检颤抖得更严重,身边的太监不得不伸手扶他起来。


    明明不了解西方,为何却要报名充当使者?刘检早想好了答案,说的时候仍有些结巴,慢慢才好起来,“读书人本应……心怀天下,微臣、微臣却只知死读书、读死书,以至……以至在陛下面前出乖露丑,微臣羞愧难当,想起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微臣读过万卷书,该行万里路了。”


    “可你并不了解西方。”


    “微臣这些天里逢人便问,对西方和神鬼大单于多些了解,而且微臣以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往查看。微臣此去,不求建功立业,不求博达显赫,只为一探究竟,观察风土人情,看看这个被微臣忽略多年的广大区域究竟是什么样子。”


    韩孺子越发觉得,所谓状元只是一时之称号,选拔人才还是得多做观察,“好,朕就让你去西方一探究竟,除了完成使节任务,回来之后给朕写一本游记,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下来。”


    刘检跪下磕头,“遵旨,陛下。”


    韩孺子选中了三十五名使节,分为五路,每路人数不等,配以杂役若干,分赴不同国家,传达大楚皇帝的旨意:楚军将至,先得神鬼大单于人头者,封为大王。


    正使是礼部的一名官员,每路再有一名副使,刘检没有职位,只是普通使节。


    其中一路只有一名使节,大部分人都不愿当,因为他要亲自去见神鬼大单于,数罪问责,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


    林坤山愿意,甚至有点急迫,似乎生怕这份“好差事”落入他人之手。


    暮春时节,使节出发,经由西域,由各国接力护送,在虎踞城,他们将分赴不同方向。


    刘检所在的这一路使节路途最远,将穿过西方,直抵南方海港,向英王和黄普公传达圣旨。


    英王得到了正式册封,名号中加一个海字,成为“海英王”,允许他自立官署,十年一朝请,黄普公则被封为王相,至于退兵,皇帝命令他们再等一年,此后进退自由。


    这一箭射出去了,要等许久才会得到回应,韩孺子只能耐心等待,在此期间,继续督促楚军备战。


    使节出发之后不久,东海国传来急信,东海王从海外回来了。


    虽然之前常常争宠、吵架,崔腾却十分怀念这个表弟,得到皇帝许可之后,亲往迎接,在洛阳见到了东海王,款待一番,带他返回京城,在家休息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就来见驾。


    韩孺子站在楼上窗边,远远地望见了东海王和崔腾,向两人招手,东海王抬头看见,立刻下跪,被崔腾拽起来,加快脚步赶往凌云阁。


    到了楼上,东海王又要下跪,韩孺子上前扶起,左右打量,笑道:“你总算回来了。”


    东海王带着哭腔说:“陛下,差一点儿我就葬身鱼腹,再也见不着陛下了。”


    崔腾笑道:“你还好,起码身体完整,好像还胖了一些,不像我,瘸了一条腿。”


    三人唏嘘良久,韩孺子问道:“快说说,你为什么在海上耽误这么久?”


    “唉,一言难尽。”东海王讲述自己的经历,原来他在海上突遇大风,船毁人溺,他侥幸被路过船只救起,带到一座岛上,被困许久,才弄清返回大楚的航线,于是搭船辗转多国,期间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踏上大楚国土,才去找东海国的谭家人,得以上报官府。


    崔腾已经听过一次,这时仍然边听边叹息,经常替东海王补充一点细节,好像自己也跟着漂洋过海似的。


    韩孺子也时时叹息,却不会打岔,最后忍不住道:“崔腾,你去让太监准备一点佳肴,中午留东海王用膳,然后你就不用上来了。”


    崔腾笑道:“是我多嘴了,行,我等用膳的时候再来,说来真是很久没跟陛下一块喝酒了。”


    崔腾告退,东海王说得也差不多了,“就是这样,我真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陛下。”


    “王妃很高兴吧,她非常关心你,到处求人打听你的消息。”


    “当然高兴,昨晚哭了半夜,说是以为再也见不到我了。”


    韩孺子笑了笑,盯着东海王又打量一番。


    “怎么了?陛下。”东海王摸摸自己的脸。


    “你在海上漂泊这么久,也不见黑,反而白了一些。”


    “是,我一直躲在船舱里。”


    “渡海而来,船只不停在南方,却到东海国靠岸,东海王,你乘的是什么船?”


    东海王扑通跪下了,哭着道:“陛下看出来了,其实我早就回来了,一直不敢进京见驾。”


    “‘不敢’是什么意思?”


    “神鬼大单于有意放我归国,让我刺杀陛下。”


    “你不做就是,有什么害怕的?”


    “神鬼大单于对我下毒,说是两年之内刺杀成功,才会给我解药。”


    “两年早过去了,你不是没事?”


    “是孟娥将我救了。”


    韩孺子大惊,“孟娥?”


    “是,她还有一封信写给陛下,我本想找别的机会……既然陛下已经看穿……”东海王从怀里取出信,双手捧着递给皇帝。


    韩孺子伸手去接,心中突然一动,问道:“你又见过林坤山吗?”


    第五百五十六章


    最好的师傅


    韩孺子突然想起了林坤山,觉得自己又看到了望气者的惯用伎俩。


    听到这三个字,东海王痛哭流涕。


    韩孺子收回手臂,退到桌后坐下,看着自己的弟弟,渐渐明白了一切,“林坤山一个人去不了西方,所以要借助朕的力量,嗯,这的确是‘顺势而为’,他要去向神鬼大单于邀功,可你怎么办呢?留下等死吗?”


    东海王止住哭泣,双手仍然捧着那封信,“按照原计划,信上的毒不会立刻发作,大家一时半会怀疑不到我,等神鬼大单于再次东征,朝廷急需新主,更不会计较谁是下毒者。”


    “你还没死心?”韩孺子既恼怒又心痛。


    “我早就死心了,这封信上没有毒药。”怕皇帝不信,东海王伸舌头在信封上舔了几下。


    韩孺子一愣,刚刚想明白的事情又变得模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东海王又讲了另一个故事。


    在西方港口上船的时候,东海王并非孤身一人,还有几名奴仆,其中一人是神鬼大单于的亲信,他带着解药,每隔三个月让东海王服一次,延缓毒性,只有等大楚皇帝死后,他才会交出治本之药。


    东海王早就回到了大楚,却不想向皇帝下手,于是假称要找更好的机会,隐藏在东海国谭家,对妻兄声称自己怕见皇帝,要躲一阵,期间若干次试着要骗取解药,都没成功。


    一年前,谭家人不小心说漏嘴,没过几天,同在东海国隐居的林坤山找上门来,见到了东海王与那名仆人,没几天就弄清了前因后果。


    在取得仆人的信任之后,林坤山出了一个主意。


    在信上涂毒是老手段了,寻找合适的毒药却很麻烦,林坤山一力承担,造出一封毒信,然后他先出发去见神鬼大单于,通报消息,准备趁大楚内乱再度发起东征。


    可东海王将信调包了,毒信留在家中,此时双手捧着的是一封普通信件。


    “我宁可自己死也不会谋害陛下,我只是……只是……”


    “想要骗取仆人的解药?”


    东海王点点头。


    “仆人呢?”


    “在我家里。”


    “他真有解药?”


    “他只有三个月一次的解药,治本解药要重新配制。”东海王全身虚脱,跪在地上站不起来。


    韩孺子想了一会,“你并没有见过孟娥,是吧?”


    “见过,否则的话我也想不到用她来蒙骗陛下,这封信虽然不是原件,内容却是一模一样,我抄下来的。”


    韩孺子又犹豫一会,“拿来我看。”


    东海王膝行向前,将信封拆开,拿出信,又舔几下,表示无毒,然后将信放在桌上摊开。


    信的内容很简单:陛下无恙。听闻楚军大胜,甚喜。自此之后,陛下当无大忧,我亦无事可做,乃去海外寻兄。追随陛下多年,获益良多,不胜感激,心中却有所悟,帝王之术者,学之有益,不学亦可,终是小道。陛下破强敌、保大楚,帝位稳固,无需帝王之术也可治国平天下。再三思之,我非帝王之才,勉强为之终是害人害己,莫如泛舟海上,怡心养性。陛下保重。蛾手书,某年月日。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