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刘同
这个节目没有大牌主持人,没有大牌制作人,公司给予了空间任其发展。北京地区的观众也在众多节目选择中,慢慢接受了这群平均年龄24岁的年轻孩子。他们问的蠢问题不做作,他们问的刁钻问题有性格,他们接不上话也很正常。总之,这个节目在2008年取得了全北京能够看到的娱乐节目里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
据说,那时很多节目都在观摩《明星记者会》,都在想这个节目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设置八个记者?他们的问题是不是之前已经设计好了?他们的吵架和兴奋难道真的是现场发生的吗?为什么会发生?甚至节目的骨干都被邀请去分享制作经验。
我记得第一次得知我们成为市场份额冠军节目时,全节目组的人都哭了。我想了半天,想找一个原因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成了冠军。最后,我的结论是:我们没有找过专家,我们都不是成功的电视人,我们没有资历、没有名气,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工作没有负担,所以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自己心安了、喜欢了,别人才会喜欢。
你把自己感动了,别人才有可能被感动。你自己先投入了,别人才有可能投入。这便是我后来制作节目一定会坚持的原则。
《明星记者会》后来改名叫作《最佳现场》,它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也都是我的成长。
有时候,我们无须仰望“权威”,热情地投入工作,建立自己的标准,也许不经意间,你也能成为别人认为的“权威”。
立定跳是没法晋升的,只能迈出一步,再迈一步
《明星记者会》改名《最佳现场》后,依然是个日播访谈节目,由于一年到访的嘉宾超过400位,我们的压力很大。艺人的数量关系到节目是否会“断粮”,艺人的质量则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光线有个部门,叫作艺人关系部,负责所有艺人与光线大大小小的合作,节目到访嘉宾也由艺人关系部负责。
由于两个部门的业务目标不同,我们要收视率,他们要安排艺人上通告,所以常常是我们需要一线艺人,对方安排了三线艺人。面对越来越离谱的收视率,我做了一个决定:由我们自己培养一个艺人统筹,我们自己负责艺人邀约。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决定。
节目那样做下去只能是死。死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明知要死,还要等死。增设岗位,增加业务范畴,没有人有经验。有人说这就是找死。反正都是死,等死不如找死。早死早超生。全组人一个一个邀约,一个一个“磕”,一个“磕”好了,就让他们帮忙“磕”另外一个。
很快,一年过去了,转眼到了公司最大的颁奖盛典——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那年,艺人关系部的总监刚好生孩子请假,公司领导看了一圈发现,除了我们节目,没有人的工作与此相关,于是就指派我们负责。虽然过程中小问题不断,但结果不错。一个完全与艺人邀约不相关的部门接受了年度最大的考验,老板说:“要不你就接管艺人关系部吧。”
因为第一步被逼迈了出去,第二步又迅速跟上,我突然就到了另外一个圈子。站在这个圈子看之前的电视制作圈,感受很不一样。原来艺人希望那样,原来艺人喜欢这样。当把两个部门打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有时艺人不愿意上通告,我们就单方面认为艺人耍大牌。后来才知道,不是艺人不愿意,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让他们愿意的理由:没有好的策划,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以往,只要艺人一拒绝,我们就放弃。显然,我们太不了解他们。艺人关系部除了和节目沟通,还有一项很大的职责,就是为广告部的商业活动提供艺人资源。以至于每次广告部外出和客户开会,要么会提前向我咨询好,要么在我开会时打电话向我咨询。一来二去,广告部也觉得每次都这样,显得不专业,不如我也参加客户提案好了。这样的话,客户有关于艺人的一切问题,我都能尽可能地回答。这个要求我可以拒绝,但是我没有,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如何迈出一只脚的同时,做好另一只脚赶上的准备。
在与客户提案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目的。有时用一个客户的想法去解决另一个客户的迷惑,有时也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像当时我明白“哦,原来艺人希望这样”一样,我又产生了“哦,原来客户需要那样”的感慨。
说得出不难,听得进才难。有时,和客户聊开心了,谈完艺人还顺带着谈谈节目制作。见客户本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可是,当你发现你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时,你就越来越期待这种相遇。
《最佳现场》连续十个月成为北京地区占有率最高的娱乐节目,一切的流程都变得顺畅,我的工作时间也从每天十几个小时缩减至每天几个小时。每天都要上网和网友聊天,回答QQ上网友问的问题。
有一天,QQ闪了,有读者问:“刘同哥哥,请问幸福是什么?”
我认真思考着如何回答她的问题。五分钟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好无聊啊。每天上网,做着很容易解决的工作,拿着不多也不少的工资,突然不知道未来的人生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了。此时,27岁的我,已经管着一档日播节目,已经管着一个公司的艺人关系部了。我对自己的判断是,在30岁之前,无论如何,我不可能在电视事业部再谋求一个比现在更高的职位了,但我也许可以换到另外一个部门重新来过。在30岁之前,多看看不一样的工种,总不是坏事。实在不行,再回电视事业部也行。
我选择的下一个部门就是广告部。老板同意了我的选择,给了我一个副总经理的职位。
我在这个岗位上做了一年,这一年也被同事称为“打入冷宫的一年”。因为不懂具体业务,所以自觉没有能力去管广告部的几位总监。于是,每天通过其他朋友介绍客户,从基层人员的电话打起。前半年,没有开过一单。就在我万念俱灰、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是走错一步棋的时候,终于签到了500万元的广告。虽然对于广告部一年几个亿的销售任务来说,这简直是九牛一毛,但对于从未签过单的我来说,这是一次零的突破。起码这一次的成功让我明白,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用我的方式一样可以到达终点。
在广告部整整待了一年,我对老板说:“对不起,让你失望了。”老板说:“我之前做了更坏的打算,其实你去广告部我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希望年轻的你能四处看看学学,你对广告客户的了解比你成功签单更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公司决定辟出两个节目,让我从内容品牌经营上统一管理,类似小公司的模式,我也正式升职为节目的联合总经理。
回过头来看这一路,显然并非一帆风顺,并不是每件事都要做得出色才有机会。有时候,只要你敢于尝试,能了解另一行也是一种进步。只会双腿立定跳是没法晋升的,要学会迈出一步之后,跟着再迈一步。只有充分了解了与本职岗位相关的岗位,你才有管得更多的资格。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刚做广告销售的那一年,我特别把自己当回事。
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变了很多。因为刚入行,我便托朋友联系了一个知名运动品牌的总监,我想自己试试。第一步,我编了条巨长、巨诚恳的短信,发了出去。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等待对方回短信,多一秒钟都是煎熬,简直堪比谈恋爱。没过一分钟,对方总监回了短信,非常热情。初战告捷,于是我们约好了第二天通电话,约见面的时间。
第二天,我打了第一个电话,响了很久,没接。我认为对方应该看到了,闲下来时肯定会回。谁知等了整整一天,对方都没打过电话来。我心里自然有些不爽,“你也太不在乎我的感受了吧”。
心情很不好的我辗转反侧等到了第三天,我又打了对方电话。对方把我的电话挂断了。想了想,我又打了一次,对方又挂断了。紧接着,对方发来一条短信:我在开会,开完告诉你。
于是,我又等了起来。一连三天过去了,对方的总监压根儿没有任何联系我的意思。我反倒是每隔十分钟看看手机,生怕错过她的来电。越是这样,越是内心戏丰富:她为什么不回我电话呢?难道她很不喜欢我?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难道她为人有问题吗?为什么她那么不讲信用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了一大堆,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她不回我电话,我就不再联系她了。
没过一天,我朋友打电话问我情况。听说我还没和对方见面,朋友提醒我,如果再不见面,如果对方的年度预算定下来,我们就没有机会了。挂了电话,我特别煎熬,然后告诉自己:“反正我和对方也不认识,即使她在电话里对我不客气,或者还不接我电话也没关系。大不了以后再也不联系,一辈子也见不到,我干吗要为一个一辈子都见不到的人烦恼呢?”我是典型的双鱼座,凡事都想得特别多。
一边拨号,脑子里一边自我劝慰。
电话接通了,我还在想怎么起头,对方立刻说:“啊,刘同是吧。你今天下午有时间吗?我们下午见一下吧。”
什么都容不得考虑,这不就是我等的结果吗?我立刻说:“没问题。”
挂了电话,就像做了一个梦。虽然这事不大,但对刚从事销售工作的我而言,是一个多么大的进展。这可是约到了知名运动品牌的市场总监,哪怕没有合作,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内心放了一阵烟火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太傻了。
对方压根儿就没有对我有任何的态度,仅仅是因为工作太忙而疏忽了我的电话。可是,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演了将近一个星期的内心戏。设计了台词,设计了情节,还差点儿把自己演死。后来,我在记事本上写了这么一段感受:人可以把自己特当回事,但前提是,必须有人会搭理你。否则,就算你一个人演戏演死了,都没人来替你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