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太宗孝哲皇帝寔錄下

3个月前 作者: 张登桂
    癸卯十五年〈黎景治元年,清康熙</a>二年〉夏五月,上以日麗之戰我師射藝未精,欲效太祖習射之法,命築垜于弘福〈高三十餘尺,廣一百三十餘尺〉,面布射侯,令水師往來較射,以中否定賞罰,自是士皆奮勵,射發益精。


    冬十二月,西北風起,飛沙折屋,人畜多損傷


    甲辰十六年夏六月,掌營節制留屯道阮有進病,上表乞歸。上難其代,與諸將謀之;尊室燕以阮有鎰對,上命召有進回鎮舊營調養,陞有鎰為掌營節制留屯道,以張福雄為掌奇,鎮守布政營。


    上以葦野江水衝激,命發三縣民築垻堰塞之。


    乙巳十七年春三月,命正營、舊營、廣南營諸將及諸州縣鄉官修整軍器,以四月大閱于東池府〈時稱府泑,今東池上邑〉,留屯、廣平、布政諸營會閱于正營,以兵仗刓利定賞罰。又命文臣及三司習騎射法,中者賞之馬,落者罰之。


    夏六月,霖雨潦溢,葦野江垻堰圯,命再築之。


    秋七月,修天姥寺。


    大有秋。


    冬十月,大風雨,葦野江垻堰復壞,命罷其役。


    丙午十八年春三月。胡舍地震。


    夏四月,甘露〈地名〉山崩。長十丈。


    石捍將雨血,水赤三日乃清。


    秋七月,舊營鎮守阮有進卒。有進病篤,謂屬將曰:“吾受國厚恩,鄭氏未除,此吾遺恨也。”言終而卒,卒年六十五。訃聞,上甚悼之,贈協謀佐理功臣特進左軍都督府掌府事節制順郡公,賜錢銀錦帛,以公禮葬之。有進為將,累立戰功,北河號為虎威大將,與阮有鎰齊名,竝為開國功臣云。〈嘉隆五年從祀太廟,十二年封英國公。〉


    冬十二月,以參將尊室壯為舊營鎮守,該奇才禮〈缺姓〉為參將。


    丁未十九年春二月,開試科,取正途中格五人,華文中格十四人,皆擢用之。


    夏四月,上幸和榮寺。先是上幸思容〈舊名思客,即今思賢〉海口見龜山〈即今靈蔡山〉景致可愛,山巔有古塔稔著靈異,命守簿陳廷恩督軍民移塔所,以其地營建佛寺;工成,名和榮寺,至是上臨幸,設大伽法會七日夜。


    六月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畿內蝗,上命設壇禳之,蝗赴海死,歲復大稔。


    戊申二十年冬十月,開胡舍港。上以胡舍舊港壅塞,運道不便,欲仿傚黎洪德開港故事。〈胡漢蒼嘗開港道自水蓮至胡舍,沙泥噴起,隨開隨塞,用功不成。黎聖尊征占城時發兵開之,其港始成,後復培塞。〉乃命審察地形低濕之處畫圖以進,上親督諸軍及三縣民開浚,以通舟船;數月培沙復塞,令沿港民隨勢疏導,歲以為常。


    大旱,上命禱之,旬日大雨降。


    己酉二十一年春正月,初行延寧、泰康二府閱選,命文職胡光大往焉。


    夏四月,度民田、定租稅。時記錄武丕承上言:“臣聞兵財國之大,政府庫充則財用足,財用足則兵甲彊。今民間多有占耕漏田而不納稅者,請命官包度寔耕田土,為公田徵收稅例,以資國用;是謂農出穀以養兵,兵出力以衛農,古之制也。”上善之,命文臣胡光大等分行包度各縣社民寔耕田土定為三等,及秋田、枯土各項徵納租粟有差。公田許民分耕納租,如有墾闢林麓耕作成田者,聽徵為本幅私田連耕別納,社民不得妄相占奪,自是民息爭端,各安生業。其後墾田多復設農吏司監徵其租。〈一等田畝徵粟四十升、米八合;二等田粟三十升、米六合;三等田粟二十升、米四合,又粟一升附錢三文。秋田、枯土不分等第畝徵三陌,不及畝者徵一陌;惟官屯田、官庄田與新開荒田及花洲土分給寓祿,餘各別徵別納再定量法,以十撮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斛,十斛為一桶;其收稅斛則斛五十升再加二十五升,一斛共七十五升,以五百升為一桶;其發軍糧斛則三十三升五合,發內府斛則減軍斛三升,升亦差減。〉


    庚戌二十二年夏四月,香茶、廣田雨鹹水,五六日始淡。


    黎鄭柞遣黎得仝、陳春榜齎書至日麗海口,言奉黎帝命來問貢賦之事,布政鎮守朝信以聞,上為諸將曰:“禮樂征伐皆非出自黎帝,此必鄭氏矯命也。”拒而不納。得仝等還,鄭柞議欲發兵,其臣都督通〈缺姓〉諫曰:“兵法云</a>知彼知己,百戰百勝不殆。竊聞南河上下輯睦,兵甲精彊,未可輕動也。”柞乃止。


    六月,玉盞山崩,長六七丈,廣七尺,命官禱之。


    秋七月,畿內火,延燒七百餘家。


    九月壬申,異氣見于申方,長似疋絹,色黃赤光,竟夜至十二月始滅。上曰:“我當以災異為憂,惟思躬修德以弭之耳。”


    辛亥二十三年秋七月朔,日有食之。


    九月,颶風雨下如注,平地水深三尺,人畜多傷。


    冬十一月,黎帝崩,弟維禬立,改元陽德,是為嘉尊。


    壬子二十四年〈黎陽德元年,清康熙十一年〉春二月壬辰,兩日竝出,摩盪如相鬬狀,俄而一落一光耀如故。


    夏四月朔,日有食之。


    六月,鄭兵大舉來侵。鄭根為水軍元帥,黎時憲為步軍統率,領兵十萬,號十八萬分道竝進。鄭柞挾黎帝接應,布政鎮守朝信以聞,上為諸將曰:“鄭柞不戒前年之敗,更興憤兵。兵憤者滅顧我所以,禦之者必先謀帥。”諸將皆曰:“皇四子協〈又名淳,時為掌奇協德侯〉雄略蓋世,可令為元帥。”上然之,命協為元帥、衙尉枚富嶺〈嶺一作潤〉、記錄武丕承為參謀;掌奇張福崗〈張福奮之子〉、阮德寶為左右先鋒;將臣吏督運來格、安宅、長育三倉糧米以備給發。〈運道有二,有水運有陸運:陸置車一車二二隊,隊五十人,設隊長四人。給公車三十七、牛七十四,一車駕二牛,一人驅七車,一車載米一千二百鉢,轉運最為便捷。〉又令五象奇調象一百五十匹先屯扶尊〈社名,今改扶正〉。


    秋七月,皇四子協出師至廣平新勝府,諸將悉集,分遣列寨屯守。阮有鎰屯沙埠壘,廣平鎮守阮美德守正壘,布政鎮守朝信守洞洄壘,舊營鎮守純德〈缺姓〉守兜鍪壘,該奇順忠〈缺姓〉守每耐橋,參將才禮率戰船植木柵捍日麗海口,水步聯絡為犄角之勢。諸將受命相語曰:“元帥今令明肅,真將才也。”


    閏八月,鄭兵至北布政州分道竝進,留監察阮寵為布政督視,收合鄉兵;鄭根率兵渡??江,駐于東高、清河〈二社名〉。


    九月,朝信與鄭兵列壘相對,分兵擊之不克,乃護州民入洞洄壘固守。時鄭兵列自正始至山頭,自富舍至鎮寧,又築壘自山頭達海岸,列戰船千艘于??江及日麗海口,以接步兵,聲勢震薄。元帥協聞之,遣參將才禮率水師築礮臺于鎮寧壘,參謀桐江〈缺姓〉募沿山民為兵守湶汛諸要路,以防鄭兵侵軼。


    上以鄭兵勢大召群臣會議,謂曰:“敵眾我寡,其勢弗敵,卿等宜各陳戰守之宜。”該奇宋德明進曰:“鄭兵深入,利於速戰,我但深溝高壘以老其師;且攻城是兵之災,鄭兵進戰不克,糧食不繼,必宵遁。我乘勢攻之,一舉可破矣。”上猶以為難,陳廷恩密進曰:“臣料鄭兵不滿十萬,號十八萬者詐也。兵有先聲而後寔,兩國交兵必有間諜,請聲言我兵十六萬,而增選彊壯十萬,號二十萬,自將親征,使諜者歸相告語。所謂兵不厭,權者也。”上善之,即命官分往二處選兵,且戒之曰:“不及師期,當從軍法從事。”


    乙未,上親率大軍水步齊進,遣三水奇右柄隊守思容海口,後水隊守渜海口,後水奇守明靈海口。盡起五縣鄉兵列屯于長沙海岸,由是軍聲大振,人情始安。


    御舟進至金堆,乘南風直抵舊營,駐蹕于全勝府〈舊全勝寨,改為府〉,定水陸驛例。〈水驛給船四艘,每艘掉夫六人,分十六次一起。褒榮至雲窟,二堈澗,三三江,四雲程,五塔館,六芳榔,七瓦橋,八安暹,九銅鑑,十會門,十一珥下館,十二安美,十三鈎阜,十四渡市,十五州市,十六至胡舍起陸。陸驛給馬四匹,分十七次一起。榮光至橋末,二涇市,三州市,四胡舍,五河岐,六佛官,七蓮館,八葛館,九波月,十霪鄉,十一茶館,十二市館,十三貝阜,十四壯健,十五廟蔑,十六渠河,十七至沙阜壘。褒榮、雲窟、堈澗、雲程、芳榔、安暹、銅鑑、會門、珥下、安美、州市、胡舍、榮光、河岐、波月、渠河均社村名,餘皆其地俗名。〉


    冬十月,鄭上道參督文祿〈缺姓〉嘗將兵間行過密??山,伺探洞洄壘,朝信於壘上望見曰:“此敵兵來窺我也,可伏兵擒之。”該奇張文雲請行,朝信許之。弘芳〈缺姓〉乃言於朝信曰:“伏詭道也,須於林莽中潛匿聲跡,今密??孤山,四面平坦,非伏兵之地,況雲勇而無謀,必誤大事。願得一支兵潛其後,以備接應。”是夜雲屯兵密??山上,文祿果引兵圍之,縱火急攻;雲戰敗走,芳率兵來接戰,鄭兵稍退,雲僅以身免。朝信欲按以軍法,上以雲前在乂安有功,降該隊勒還家,歲給寓祿錢百緡終其身。


    鄭使人至鎮寧壘外,邀我將出壘對話,元帥協使該合秀明出見。鄭使曰:“往年黎帝有勅,拒不納,為此而來。”秀明曰:“子言謬矣。昔我先王翊扶帝室,天下共知。今鄭氏專權,號令由己,正治、弘定之事所不忍言。往年拒使,拒鄭也,非拒黎也。今既提兵至此,能戰即戰,何苦稽延日月為也?”鄭使不能辯,致辭而去。秀明回,協嘉之曰:“秀明能以正辯屈人,與白金二十兩。”有鎰曰:“鄭使回報,彼必乘怒動兵,請申戒諸將繕甲以待。”協從之。


    十一月,鄭將黎時憲引兵鎮寧壘,元帥協統大兵屯于渠河,遣諸將分屯沙觜煲、日麗海口以分其勢,鄭兵攻之不克。鄭柞召諸將讓之,時憲復督三千薄壘下,填壕夷塹併力急攻,我軍於壘上列礮射之;鄭兵蟻附而登,我軍叢鎗刺之;鄭兵穴地坎壘,或飛紙鳶乘風放火心彈,一日之間壘將陷者數四。守將張福崗棄鎮寧,退保每耐壘,協報曰:“我軍一退,彼乘勢追之不能制矣。勉力固守,我即赴援。”乃遣人馳至沙埠,趣令有鎰將兵援鎮寧,有鎰曰:“我職守沙埠壘,鎮寧非吾分事也。我不敢往。”登壘望之,遙見火焰蔽天,礮聲不絕,知鄭兵攻鎮寧甚急,乃復念曰:“我若不行,元帥必親往矣!吾豈可以敵遺元帥哉?”即引兵前進,又度元帥已行,稟報不及,乃於途間榕樹斫白書云:“有鎰已赴鎮寧,請元帥移兵代守沙埠壘。”及至壘,已缺陷三十餘丈,幾不能支。時夜氣昏黑,咫尺不相辨,有鎰令結薪草為炬,燃火放光照耀如晝,鄭兵疑有伏不敢近。有鎰急使軍士樹木板為柵,以竹筐寔土補壘之缺陷者。詰旦,鄭兵悉銳進攻,則壘已完固不可拔矣。先是協聞有鎰辭不赴援,即親率大軍直夜兼行,途間見有鎰斫樹書,始知有鎰已往,乃移兵守沙埠壘。又聞鄭參督勝〈缺姓,始稱郡公〉將戰船三十餘艘從海口入,欲扼鎮寧江津以斷我援兵,即令該奇堅禮〈缺姓〉乘夜直至沙觜堡,築沙臺置大礮,同勝船至射之。復遣參將材禮率戰船出日麗海口,上下夾攻,已而鄭水兵果為堅禮所襲,而鎮寧又有有鎰來援,鄭步軍亦無能為。我軍與鄭兵累日鏖戰,鄭兵死者堆積,我軍亦傷亡甚眾。上駐蹕全勝,聞鎮寧危急,遣使馳赴軍中問以兵事,有鎰對使者言:“昔在乂安深入客地,鄭兵猶不敢犯,今高壘深池以主待客,又何懼焉。”即具表曰:“臣願出力固守破賊以報國恩,倘有疎虞,請以軍法正臣。”使者齎表以進,上覽之曰:“有鎰自登壇以來畫計獻謀,戰無不勝,今復聞此言,吾無患矣。”


    十二月,鄭柞以連月攻鎮寧,且地濕寒凍,士卒難久留,乃請黎帝回駐扶路,使黎時憲留屯正始,時憲乃會諸將復攻鎮寧。元帥協遣該奇吳勝林調象六十餘匹從長沙海渚迴遶而行,出入沙埠壘,又令水隊兵船四艘飛棹出洋,對洊海口朝往夕返,以疑鄭兵。時憲連日攻壘,有鎰悉力固守,銳氣十倍;時憲不能克,又聞鄭根率水師至??江,感惡風疾篤北回,時憲益懼,夜半撤兵還。我兵追至棣弟山,鄭兵已過河矣。鄭柞復挾黎帝還東都,時鄭將乂安鎮守陶光饒死,柞復遣黎時憲代之駐河中營,分兵屯北布政州諸要路,嚴設守備,以??江爲界〈江之南為南河,江之北為北河〉,自是南北休兵。


    元帥協引兵回石舍以捷聞,上命齎金帛賞賜將士及宴勞諸軍,駕還良福府。


    癸丑二十五年春二月,元帥協凱還至良福府謁見,上大悅,賞黃金一百兩、白金一千兩、錦五十疋。上駕還金龍正府,祭告天地宗廟,加封諸靈神、大饗將士、策勳頒賞有差。免布政州竝康祿壘外民三年租稅,復免康祿、麗水二縣嘗新節料稅,百姓莫不喜悅。


    秋九月,颶風壞民廬舍,潦水漲溢平地三尺。


    甲寅二十六年〈黎德元元年,清康熙十三年〉春二月,命官行閱選大典,一如</a>舊制。


    命泰康營牙莊道該奇阮揚林〈統率廣平營義郡公阮文義之子〉將兵救真臘。先是真臘匿烏苔謀反,作浮橋鐵鎖,築南榮城,猶畏其主匿嫩未敢動,乃陰求援于暹羅,聲言暹王發步兵二萬、水兵二千、象馬一千來問匿嫩拒命之罪。匿嫩大懼,奔泰康以聞,上曰:“匿嫩藩臣,有急不可不救。”乃命楊林為統兵、將臣吏首合阮延派為參謀、文崇〈缺姓〉為視戰,將兵討之。


    楊林等分兵二道,夜襲破柴棍〈今嘉定省莅〉、碧堆諸壘,斷其浮橋鐵鎖,直進圍南榮城;匿烏苔惶懼走死,匿秋詣軍門降。捷聞,朝議以匿秋嫡派,封為正國王,莅龍澳城;匿嫩為二國王,莅柴棍城,同理國政,歲奉朝貢,真臘遂平。


    延派、文崇卒于軍。延派沒後有靈應,人多祈禱,真臘立祠于美湫〈今屬定祥〉海口祀之。


    夏五月癸酉,日暈三重。


    六月,統兵阮楊林凱還,陞為泰康營鎮守經理邊務。


    秋七月,雨雹。


    冬十月,黎帝改元德元。


    十一月朔,日有食之。


    乙卯二十七年春二月,太白經天。


    夏四月,黎帝崩,弟維袷立,改元永治,是為熙尊。


    開試科,取正途中格四人,華文中格十七人。其試法一日問以兵民情狀,及黎鄭之事,中者補舍差司,探訪之試始此。


    五月丙子,皇孫〈即顯宗孝明皇帝〉生,祥光滿室。初甲寅秋九月甲戌,西南方天開一竅,彩雲繚繞,中有圓光從空而下,識者以為嘉瑞,曰:“此必有真主降生。”至是果騐云。


    六月,皇四子元帥協薨。初協受命出師,帳下嘗用甲士侍左右,有廣平人以其女姿色絕美進之。協大怒,又憐其窮乏,賜錢遣還,聞者皆服其德量。迨平賊歸,屏絕女謁,構小庵奉佛,時出遊焉談玄說法以自樂,至是出痘薨,年二十三。上甚悼之,曰:“協為國靖難,有大功于社稷,何壽之嗇耶?”贈明義宣力功臣開府輔國上將軍錦衣衛左軍都督府掌府事少尉郡公,葬于賢士〈社名〉,立祠于雲梯〈社名〉。〈嘉隆五年從祀太廟,士二年封國威公。〉


    秋九月,鄭柞遣其將右都督鄭柳鎮守乂安,兼鎮北布政州。


    丙辰二十八年〈黎永治元年,清康熙十五年〉春二月,雨潦平地,水深四尺。


    畿內蝗,禾穀損傷,民多餓殍。


    三月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壬戌,彗星見東北。至十月乃滅。


    衙尉枚富嶺訴將臣吏文教〈缺姓〉偽造讖詩,有“猴到雞鳴還聖駕,兔居藍上馬龍飛”之句,文教坐誅;未幾富領嘔血而死,人以為挾怨誣搆之報。〈文教妻乃富嶺女姪,文教出之,以此搆怨。〉


    丁巳二十九年春二月,命官行閱選小典。


    夏五月朔,日有食之。


    歲大熟,米斗三錢。


    冬十二月,以記錄武丕承為衙尉。


    戊午三十年春二月,命舊營及武昌、海陵二縣民作安暹府。


    夏四月朔,日有食之。


    秋九月,廣南蝗。


    己未三十一年春正月,故明龍門總兵楊彥迪、副將黃進,高雷廉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率兵三千餘人、戰船五十餘艘,投思容沱?海口,自陳明國逋臣,義不事清,故來願為臣僕。時議以彼異俗殊,猝難任使,而窮逼來歸,不忍拒絕;真臘國東浦〈嘉定古別名〉地方沃野千里,朝廷未暇經理,不如因彼之力,使闢地以居,一舉三得也。上從之,乃命宴勞嘉獎,仍各授以官職,令往東浦地居之;又告諭真臘以示無外之意,彥迪等詣闕謝恩而行。彥迪、黃進兵船駛往雷巤〈今屬嘉定〉海口,駐札于美湫〈今屬定祥〉;上川、安平兵船駛往芹蒢海口,駐札于盤轔〈今屬邊和〉,闢閒地、構舖舍,清人及西洋、日本、闍婆諸國商船湊集,由是漢風漸漬于東浦矣。


    二月,命官行閱選大典。


    試饒學,命止試正途士子,華文不得預試。首合陳廷恩諫曰:“國朝試士,儒吏竝取,均為國家之用。今不許華文預試,恐非先朝廣育人才之意。”上不聽。


    夏四月,海雲山崩。


    冬十月,羅渚〈社名〉山崩。


    十一月,大水潦。


    庚申三十二年〈黎正和元年,清康熙十九年〉春正月,命內左宋德明、內右張福崗查檢順化諸縣官錢。


    三月,甘露地陷。


    秋七月,武昌、海陵二縣雨鹹水雨灰,禾稼枯瘁。


    八月,颶風洪水漲溢,平地水深丈餘,人畜多傷死。


    冬十月,黎帝改元正和。


    十二月,建張舍、新安〈二社名,一屬登昌,一屬明靈〉二倉。時諸縣公田租粟,所在各設倉庫收貯,又別有官田庄、官屯田以給戚勳貴臣及列將之有功者為寓田祿。〈戚勳貴臣十畝,掌奇五畝,該奇四畝,該隊三畝,內隊長三畝半,外隊長兩畝半。〉餘皆許民借耕,穀熟收穫以充內府之用,至是上命置倉貯之。


    辛酉三十三年春正月甲戌,西南方有二星搖蕩如鬬狀,移時乃沒。


    三月,掌營節制留屯道阮有鎰卒,年七十八,有遺表,辭甚激切,上覽之嘆息,贈贊治靖難功臣特進輔國上將軍錦衣衞左軍都督府掌府事昭郡公。有鎰為人明達有才略,初以文職監戰,名望素善;及為將屢建大謀,時倚為重,比之孔明</a>、伯溫。卒後廣平民思之,號為菩薩,立祠于石</a>舍祀之。〈嘉隆五年從祀太廟,明命十二年封靖國公。〉


    以內右掌奇張福崗統率留屯道。


    夏五月,開忠丹港。上幸觀之,及還至青偈館駐蹕,令內隊長競馬角勝,各立馬於朝山西館,聽令一齊放轡,至萬春〈社名〉射場為止。上謂使臣曰:“兵所恃者馬力,居常演習,是亦講武也。”命修治官路,自萬春至青偈館築御馬臺,令文武及左右馬隊時習之,由是騎射咸精其能。


    秋八月,浚枚舍〈社名〉港。時上畋於古林〈地名〉,舟過市門港,土人言此處風濤不測,商船多覆沒。上欲開新港,有枚舍人名世〈缺姓〉畫圖以進,請自開枚舍至珥下館津;上從之,命諸軍及武昌、海陵二縣民開浚,以外右宏禮〈缺姓〉董其役,一月港成,商旅便之。上厚賞名世,又命度所開港土,除枚舍、臨春〈二社名〉稅額。


    壬戌三十四年夏四月,諜者自東都還,言北河高平、海陽有警,鄭柞分兵拒敵,東都空虛;上欲議北征,尋以軍儲未備,乃止。


    六月,安彥〈社名〉地陷數十丈,水色如藍,嘗有黑氣上沖如烟霧之狀,人不敢近,四五年後乃涸。


    秋八月壬午,有雙星犯月角,常隨月而行。


    黎鄭柞卒,子根襲。


    癸亥三十五年春三月,開試科,取正途中格四人,華文中格三十四人,探訪中格四人。


    秋七月辛巳,妖星犯月,至九月乃滅。


    冬十一月戊寅,旗星見東南,色赤白,相半長,約三十餘尺,次年乃滅。


    疫作,軍民死者甚眾,上命備禮禱諸神祗,乃安。


    甲子三十六年春正月壬午,白虹賞天。


    二月,命官行閱選大典。


    罷選場饒學,試法令、正途,士子有文學者待科期應舉,群臣請遵舊制,上不聽。


    夏五月壬申,太白經天,至六月乃滅。


    冬十月,皇長子演〈又名漢〉薨。演初立為世子,封掌營福美侯,至是薨,年四十五。上悼惜之,贈佐理揚武功臣上柱國掌府事少師福郡公,葬于竹林〈社名,屬香茶縣〉山,立祠于世賴〈社名〉。


    十一月癸亥,群鴉千餘集鳴于府內南樓,射之不散。


    辛巳,元妃朱氏崩,壽六十,贈贊國正夫人,寧陵于安寧〈社名,屬香茶縣〉山〈即永興陵〉。


    以首合陳廷恩為該合。


    乙丑三十七年夏五月,甘露地震。


    時境內無事,禾穀登稔,上益修政治,不崇臺榭,不邇聲色,輕徭薄賦,百姓歡洽,咸稱太平盛世。


    六月乙未,有流星自東方飛至辛方,光芒四徹。


    秋八月,皇三子掌奇溱〈又名玄〉薨,贈純信功臣左軍都督府掌府事少保綱郡公,葬于世賴,立祠祀之。


    冬十月,大風折木,發屋潦水,漲溢平地深四五呎。


    十二月,良福山崩,命官禱之。


    丙寅三十八年春正月丁卯,日出微缺一邊,辰刻復圓,忽大風起,沙石皆飛。


    三月,廣義茶曲〈社名〉江水竭。


    麗水水蓮〈社名〉庾庾潭水竭見底,頃之復涌出如故。


    秋七月庚子,白虹見自辰方至申方,色白如絹。


    八月,武昌上度〈社名〉地陷。


    冬十月,開河岐港。上幸觀之,駐蹕新安舊府,以其地勢偏窄,且逼于江津,命擇地移築新府,尋罷。


    丁卯三十九年春三月,上不豫。丁酉,召皇二子弘恩侯謂曰:“我生平出入艱險,保有家邦。汝繼之宜修仁政,以安境土。文武諸臣皆我所擢用,當推心委任,共圖庶政。勿令群小間之。”復召諸大臣謂曰:“我與卿等志氣相期,而圖功未卒,吾兒年少,尚賴卿等同心協輔,以光祖宗之業,勿忘此言。”群臣皆請如周公納冊金滕故事。上笑曰:“卿等愛我,奈天數何。”言訖而崩。在位三十九年,壽六十有八。皇二子嗣位,率群臣上尊諡曰大元帥總國政功高德厚勇哲王,寧陵于海葛山。世宗孝武皇帝追尊為毅祖宣威建武英明莊正聖德神功孝哲王;元妃為慈敏昭聖莊妃,次妃為慈僊惠聖靜妃。嘉隆五年,追尊為宣威建武英明莊正聖德神功孝哲皇帝,廟號太宗,陵名長興;元妃為慈敏昭聖恭靜莊慎孝哲皇后,陵名永興,次妃為慈僊惠聖貞順靜仁孝哲皇后,陵名光興。


    大南寔錄前編卷五〈止〉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