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折公墓志铭
3个月前 作者: 张荫麟
宋府州《折可存墓志铭》以一九三九年出土于陕西府谷县,今存府谷县署。折可存名氏不见《宋史</a>》,惟《三朝北盟会编</a>》卷二五引续觱撰《李翼行状》,载宣和七年十二月金人围崞县,可存及其伯兄可与并预城守。城陷,可与被执,敌诱降,骂曰:“我八十年世守之家,宁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敌击之,损一目,骂愈甚,遂遇害。而可存则得免云。据《志》,可存非纳降则就俘矣。《志》所谓“仲兄今节制承宣公”者,即折可求也。方可与等守崞县时,可求则以府州守臣,统麟府兵二万往援太原,未至,与金人战于交城,师大溃,后崞县之陷才数日耳。此时守太原者,即《志》所称“帅太原,辟(可存为)河东第二将”之张孝纯也。孝纯死守太原久,力竭被执,亦骂贼不屈,然金人委曲柔之,竟降志为刘豫丞相。此为南宋初一大怪事,详于《会编》。可求后亦于建炎二年以麟、府、丰三州降金,事见《宋》《金史</a>》本纪。据《志》可存葬于庚戌,即建炎四年,后可求之降二年。《志》即作于此时,宜其不书宋年号也。所谓“今节制承宣公”乃可求入金后之官爵,承宣即承宣使,旧称观察留后。《宋史·职官志》云,“政和七年易观察留后为承宣使”,盖其后金人亦仿之。而《四库提要序》录《檆溪居士集</a>》驳《宋志》云:“集中赐董先辞免新除承宣使恩命不允诏,有顷因留务之职,易以使名之语,知承宣使之名,乃始于绍兴,不始于政和。”予未得睹《檆溪集》,然据此《志》可决《宋志》不误,而《提要》误也。《志》载可存于平方腊、擒宋江二役,均曾立功。然二役之其他公私记载,无见可存名者,殆其功非赫赫欤?据方勺</a>《青溪寇轨</a>》,方腊之乱,“朝廷遣领枢密院童贯、常德军节度使谭稹二中贵率禁旅,及京畿、关右、河东蕃汉兵,制置江淮二浙”。其河东蕃汉兵当即可存所率也。方腊之平与宋江之降,二事孰先孰后,又宋江曾否参预平方腊之役,旧有异辞。《宋史》本纪系宋江之降于方腊平后次年;而《北盟会编》(卷五二)引《童贯别传》云:“贯将刘延庆、宋江等讨方腊。”毕氏《续通鉴考异》云:“《别传》误,今不取。”而黄以周</a>等所辑《续资治通鉴</a>长编拾补》,自注(卷四二末)云:“案毕氏此言似亦失考。今据《长编》所载,三年四月戊子,童贯……分兵四围包帮源洞,而王涣……宋江次洞后。《十朝纲要》亦载三年六月辛丑辛兴宗与宋江破贼上苑洞。是宋江之讨方腊固有明证,而毕氏乃疑《童贯别传》为误,其说殆未当也。”今按《志》云:“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则《宋史》本纪之不误,而毕氏去取之当于以决矣。凡一时众所共见之大事,正史类有同时之实录为本,不易错乱,轻据野史以疑之,过也。且《童贯别传》当亦《长编》所据,而《十朝纲要》又本《长编》,以《纲要》《长编》证《别传》,犹无证矣。然不有此《志》之出,又何以确见其说之谬欤?《志铭》书撰人范圭,自称“蜀忠文公曾孙”,蜀忠文公即范镇</a>也。《宋史》有传。
附:
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
华阳 范圭 书撰
公讳可存,字嗣长,府州之折也。惟折氏远有世序,茅土相绍,垂三百年,代不乏贤豪。公为人刚直不挠,倜傥有大节,尝慨然起功名之念,耻骄矜而羞富贵,笃学喜士,敏于为政,名重缙绅间,果公家一代之奇才也。曾祖简州团练使赠崇信军节度使,讳惟忠;曾祖妣刘氏,彭城郡夫人。祖果州团练使赠太尉,讳继闵;祖妣刘氏云安郡夫人,慕容氏齐安郡夫人,郭氏咸安郡夫人。考秦州观察使赠少师,讳克行,谥曰武恭;妣王氏秦国夫人。公以武恭荫补入仕为右班殿直,俄迁左侍禁官制行,改忠训郎充经略司准备差使。公之仲兄,今节度承宣公也,时为统制官,辟公主管机宜文字。夏人女崖来扰我边,西陲不宁者十有五年。女崖酋之桀黠者,闻吾虚实,洞察无遗,边民苦之。朝廷立赏御逐,统制命公率所部捕之,众不满百,公设奇谋,以伏兵生获女崖,遂奠西土。功奏,迁秉义郎閤门祗候,升第四副将。宣和初王师伐夏,公有斩获绩,升閤门宣赞舍人。方腊之叛,用第四将从军,诸人借方玄以推公,公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张孝纯帅太原,辟河东第二将。雁门索援,公受命不宿,曰:“固吾事也。”即驻兵崞县,城陷,被执应州。丙午岁,自应间道而南也,季秋四日,终于中山府北寨。享年三十一。庚戌十月四日葬于府州西天平山武恭公域之东。公娶吉州刺史张世景之女,封安人。一子彦深,保义郎,早亡。女一人,许适蜀忠文公曾孙范圭。圭尝闻公之来中山,盖今太安人张氏乃公所生母,尚在并门,公欲趋并拜母,无何,数不少延,寿止于斯,哀哉!忠孝两不得尽,在公为深憾矣。于其葬也,圭受命于承宣公而为之铭。铭曰:
既冠而仕,仕已有声。
女崖巨猾,举不再征;
俘腊取江,势若建瓴。
原名《宋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跋》,载《益世报·文史副刊》,1942年5月28日;据张荫麟</a>《宋史论丛》三联书店1956年版清样本(后因故未出版)刊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图书馆藏;并改作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