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情卷七
3个月前 作者: 晏殊
知书 1 而后忘情 2 焉,抑性而后正身焉。
纵亲见私 3 ,不容也。纵友见拙 4 ,不智也。纵怜见稚 5 ,不厚也。
天怒成灾,人怒成害。君子戒悲,小人戒忧。不舍之情,羁身 6 也。
幸不恃色,荣定其品也。义不恃媚,信定其谐也。
释义:
1.“知书”原多指了解、掌握书籍中的知识。更广泛地来说,是对知识的追求和掌握。同时,隐含通过学习来培养个人品德、提升道德修养的含义。
2.“忘情”原多指忘却情感、不动情。但并不是说要完全摒弃情感,而是指在面对情感时能够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被情感所左右。
进一步说,“忘情”更多是指一种超脱的境界。是在深刻理解情感的基础上,达到一种超然物外、不为情感所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不会因一时的情感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行为。
3.“纵亲”指放纵或纵容与亲人之间的关系。“见私”指因为放纵这种关系而显露出私心或偏袒。
4.“纵友”可理解为过分放纵或亲近朋友,或者在处理与朋友的关系时缺乏适当的界限和原则。“见拙”此处可理解为显现出笨拙或不明智的一面。
“纵友见拙”在这里的意思是:在过分放纵或亲近朋友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适当的界限和原则而显现出笨拙或不明智的一面。这种情况下,个人可能会因为对朋友的过度纵容或依赖,而在判断、决策或行为上表现出不明智或不利于自己的特点。
5.“纵怜”指放纵或过度地怜悯、同情他人。
“见稚”指的是显现出幼稚的一面。
这句话告诫人们,在给予他人怜悯和同情时,应当适度而理性,避免过度放纵自己的同情心。因为过度的怜悯可能会让人显得幼稚,缺乏深思熟虑和判断力,甚至可能助长他人的依赖性和软弱。
6.羁身,此处多指身心上的束缚或困扰。
大意:
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人们能够逐渐超越个人情感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同时,通过抑制自己的天性中过于放纵的部分,能够修养自身,使行为举止符合道德规范,达到身心的端正。
即使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也不能使自己只看到他们的私利或缺点,而忽视了公正和原则。即便是对待朋友,也不能因为关系亲密就忽视他们的缺点或不足。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过度的怜悯和溺爱可能会让人看起来幼稚和不成熟。真正的厚爱应该是有原则的,能够引导他人成长和进步。
自然界的愤怒可能导致灾难,而人的愤怒则可能带来伤害。
有品德的人应该警惕过度的悲伤,因为这可能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而小人则应该警惕过度的忧虑,因为它可能让人陷入消极和绝望的情绪中。
过分执着于某种情感或事物,可能会成为束缚自己身心的枷锁。
真正的荣耀和尊贵不是依靠外表或美貌来获得的,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真正的道义和信任不是通过谄媚或奉承来建立的,而是基于诚实和正直。只有真诚相待,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启示:
通过学习和修养,能够超越个人情感的局限,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事物,不被一时的情绪所左右。
过度的怜爱与溺爱,会使被怜者显得幼稚无知,难以成长。
孟母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多次搬家,避免孩子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是避免伤害的重要法则。过分执着于某段情感或某个事物,会束缚人的身心,阻碍前进的脚步。
真正的尊贵与荣耀,不应仅仅依赖于外表的美丽。内在的品质与修养,才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关键。
钟无艳虽貌丑却才华横溢,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赢得了齐宣王的赏识与尊重,成为一代贤后。
在人际交往中,应坚持正义而不靠谄媚取宠。因为真正的和谐与信任,是建立在真诚与正直的基础之上的。
比如,管仲</a>与鲍叔牙不因利益而背叛对方,也不因谄媚而取悦对方,而是始终保持着真诚与正直的交往态度。不仅赢得了彼此的信任与尊重,也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