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 作者: 王引之
    經傳中實字易訓,虛詞難釋。《顏氏家訓》雖有〈音辭篇〉,於古訓罕有發明;賴《爾雅》、《說文》二書解說古聖賢經傳之詞氣,最為近古。然《說文》惟解特造之字,如:虧、曰。而不及假借之字;如:而、雖。《爾雅》所釋未全,讀者多誤。是以但知「攸」訓「所」,而不知同「迪」;攸,與由同;由、迪,古音相轉。「迪」音當如「滌」。滌之從攸,笛之從由,皆是轉音,故迪、攸音近也。《釋名》曰:「笛,滌也。」但見「言」訓「我」,而忘其訓「閑」。《爾雅》:「言,閑也」,卽詞之「閑」也。雖以毛、鄭之精,猶多誤解,何況其餘?高郵王氏喬梓貫通經訓,兼及詞氣。昔聆其〈終風〉諸說,每為解頤,乃勸伯申勒成一書。今二十年,伯申侍郎始刻成《釋詞》十卷,元讀之,恨不能起毛、孔、鄭諸儒而共證此快論也。元昔敎浙士解經,曾謂《爾雅》「坎、律,銓也」為「欥、聿,詮也」字之訛,辛楣先生韙之;又謂《詩》「鮮民之生」、《書》「惠鮮鰥寡」,「鮮」皆「斯」之假借字;《詩》「綢直如發」,「如」當解為「而」;發乃實指其發,與「笠」同,非比語。傳、箋竝誤。《老子</a>》「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佳」為「隹」同「惟」。之訛。《老子》「夫惟」二字相連為辭者甚多。若以為「佳」,則當雲「不祥之事」,不當雲「器」。若此之疇,學者執是書以求之,當不悖謬於經傳矣。《論語》曰:「出辭氣,斯遠鄙倍。」可見古人甚重詞氣,何況絕代語釋乎?


    嘉慶二十四年小寒日,阮元</a>書於贛州舟次。


    語詞之釋,肇於《爾雅》。「粵」、「於」為「曰」,「茲」、「斯」為「此」,「每有」為「雖」,「誰昔」為「昔」。若斯之類,皆約舉一隅,以待三隅之反。蓋古今異語,別國方言,類多助語之文。凡其散見於經傳者,皆可比例而知,觸類長之,斯善式古訓者也。自漢以來,說經者宗尚雅訓,凡實義所在,既明箸之矣。而語詞之例,則略而不究,或即以實義釋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如「由」,用也;「猷」,道也;而又為詞之「於」。若皆以「用」與「道」釋之,則《尚書》之「別求聞由古先哲王」、「大誥猷爾多邦」,皆文義不安矣(此舉一以例其餘,後皆放此)。「攸」,所也;「迪」,蹈也;而又為詞之「用」。若皆以「所」與「蹈」釋之,則《尚書》之「各迪有功」、「豐水攸同」,《毛詩》之「風雨攸除,鳥鼠攸去」,皆文義不安矣。「不」,弗也;「否」,不也;「丕」,大也;而又為發聲與承上之詞。若皆以「弗」與「大」釋之,則《尚書》之「三危既宅,三苗丕敘」、「我生不有命在天」、「否則侮厥父母」,《毛詩》之「否難知也」、「有周不顯,帝命不時」,《禮記》之「不在此位也」,皆文義不安矣。「作」,為也,而又為詞之「始」與「及」。若皆以「為」釋之,則《尚書》之「萬邦作乂」、「作其即位」,皆文義不安矣。「為」,作也,而又為詞之「如」、與「有」、與「與」、與「於」。若皆以「作」釋之,則《左傳》之「何臣之為」,《晉語》之「稱為前世」,《穀梁傳》之「近為禰宮」,《管子</a>》之「為臣死乎」,《孟子</a>》之「得之為有財」,皆文義不安矣。又如「如」,若也,而又為詞之「而」、與「乃」、與「當」、與「與」。「若」,如也,而又為詞之「其」、與「而」、與「此」、與「惟」。「曰」,言也,而又為詞之「欠」。「謂」,言也,而又為詞之「為」、與「與」、與「如」、與「奈」。「雲」,言也,而又為詞之「有」、與「或」、與「然」。「寧」,安也,而又為詞之「乃」。「能」,善也,而又為詞之「而」與「乃」。「無」,不有也,而又為詞之發聲與轉語。「有」,不無也,而又為詞之「為」。「即」,就也,而又為詞之「則」、與「若」、與「或」。「則」,法也;「及」,至也;而又為詞之「若」。「茲」,此也,而又為歎詞。「嗟」,歎詞也,而又為語助。「彼」,他也,而又為詞之「匪」。「匪」,非也,而又為詞之「彼」。「咫」,八寸也,而又為詞之「隻」。「允」,信也,而又為詞之「用」。「終」,盡也,而又為詞之「既」。「多」,眾也,而又為詞之「祇」。「適」、「徂」、「逝」,皆往也。而「適」又為詞之「啻」,「徂」又為詞之「及」,「逝」又為詞之發聲。「思」,念也;「居」,處也;「夷」,平也;「一」,數之始也。而又皆為語助。「曷」,詞之「何」也,而又為「何不」。「盍」,何不也,而又為「何」。「於」,詞之「於」也,而又為「為」,為「與」。「爰」,詞之「曰」也,而又為「與」。「安」,詞之「焉」也,而又為「乃」、為「則」、為「於是」。「焉」,詞之「安」也,而又為「於」、為「是」、為「於是」、為「乃」、為「則」。「惟」,詞之「獨」也,而又為「與」、為「及」、為「雖」。「雖」,不定之詞也,而又為「惟」。「矧」,詞之況也,而又為「亦」。「亦」,承上之詞也,而又為語助。「且」,詞之更端也,而又為「此」。「之」,詞之「是」也,而又為「於」、為「其」、為「與」。凡此者,其為古之語詞,較然甚箸。揆之本文而協,驗之他卷而通。雖舊說所無,可以心知其意者也。引之自庚戌歲入都,侍大人質問經義,始取《尚書》廿八篇?繹之,而見其詞之發句、助句者,昔人以實義釋之,往往詰{鞫}為病,竊嘗私為之說而未敢定也。及聞大人論《毛詩》「終風且暴」,《禮記》「此若義也」諸條,發明意恉,渙若冰釋,益復得所遵循,奉為稽式,乃遂引而伸之,以盡其義類。自九經、三傳及周、秦、西漢之書,凡助語之文,遍為搜討,分字編次,以為《經傳釋詞》十卷,凡百六十字。前人所未及者補之,誤解者正之,其易曉者,則略而不論。非敢舍舊說而尚新奇,亦欲窺測古人之意,以備學者之采擇云爾。


    嘉慶三年二月一日高郵王引之敘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