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论语</a>》,流传两千五百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是圣人之言,于是在封建社会中神圣不可侵犯;它自“五四”以来被视为民族落后的根源,于是一度被欲弃之而后快。


    正是那一个时代的嘲弄,使得经典离现今的人们越来越远。《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几乎曾使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却在现今的国人面前,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权威。然而,孔子</a>的魅力是何其巨大,他既然可以延续两千年读书人的梦,也可以再次以圣人之尊站在今人面前。孔子和《论语》,告诉着世人:“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两千多年来,无人不读《论语》,但“读”和“读”是不一样的。程子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然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论语》,知道它的大多数典故呢?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都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为了贴近《论语》,自汉代以来,为《论语》作注者不断涌现。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名的注作有孔安国</a>的《论语孔氏训解》、包咸的《论语包氏章句》、马融</a>的《论语训说》、郑玄</a>的《论语郑氏注》、陈群的《论语陈氏义说》、王肃</a>的《论语王氏义说》、何晏</a>与孙邕、曹羲、荀四人合作的《论语集解</a>》、范宁的《论语范氏注》、程颐</a>的《程氏论语解》、朱熹</a>的《四书</a>集注</a>》等。这些注作及注家的考证、论述是解读《论语》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此次出版的《名家批注论语》将各名家的注解放到一起,既有利于保持《论语》原味,又有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论语》。为使读者对孔子、对《论语》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还增加了《孔子家语</a>》的相关内容。《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教学活动,集中了最丰富的孔子生平事迹资料。


    《论语》历经沧桑,传递到了今天,现代人仍然可以得到温暖。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