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纪 四

3个月前 作者: 吴从先
    宁为随世之庸愚 无为欺世之豪杰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宁为随世之庸愚,无为欺世之豪杰。


    今译


    有才气的人治理人世,有能力的人利用人世,


    有头脑的人逢迎人世,有名声的人流传人世,


    高逸的人超越了人世,通达的人游戏在人世。


    宁愿去做随世的庸愚,也不要做欺世的豪杰。


    浮贝使人寡 萱草可宜男


    浮贝使人寡[1],无以近妇人;萱草名宜男[2],佩之可得子。一物之微,或造命,或衡命,则天为无权,吾不信也。


    今译


    浮贝会使人做寡妇,不要让它接近妇女;


    萱草又叫作宜男草,佩戴它可以生儿子。


    根据民谚以及传说,像这样微小的物体,


    有的能够创造生命,有的能够制衡生命。


    如果说天没有权柄,我是绝对不会相信。


    注释


    [1]浮贝:《相贝经</a>》:“浮贝使人寡,无以近妇人。黑白各半是也。”


    [2]萱草:又名宜男草。《风土记》:“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又名萱草。”


    文章须奇险 才具应绮丽


    阴壑积雨之奇险,可以想为文章,不可设为心术;华林映日之绮丽,可以想为才具,不可依为世情。


    今译


    幽暗阴晦的深山绝谷,积聚着雨水凶险莫测。


    写文章时可以效法它,人的心术却不可像它;


    百花盛开的锦绣丛林,映射着太阳色彩绚丽,


    才能器局可以效法它,世态人情却不能像它。


    好谀 善毁


    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


    今译


    天下没有人不喜欢人阿谀奉承,


    所以阿谀奉承的把戏层出不穷;


    世间没有人不善于去诽谤别人,


    所以谗毁诽谤的途径难以杜绝。


    媚出清致见风神 媚附妖娆露丑态


    “媚”字极韵。但出以清致,则窈窕具见风神;附以妖娆[1],则做作毕露丑态。如芙蓉媚秋水,绿筿媚清涟[2],方不着迹。


    今译


    “媚”这个字极具韵味。


    但须出于自然的清雅风致,


    美丽窈窕才能尽显其风度神采;


    如果只是艳丽而毫不端庄,


    矫揉做作,就会尽显丑陋形态。


    像荷花映照着澄明的秋水,


    像绿竹荡漾在涓涓的清涟,


    方才显得自然,不着痕迹。


    注释


    [1]妖娆:妖冶,美丽而不端庄。


    [2]绿筿(xiǎo)媚清涟:晋谢灵运《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筿,小竹子。清涟:水清澄而有波纹。


    着假者认不得真 卖巧者藏不得拙


    任你极有见识,着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


    今译


    任凭你见识再广大,能弄虚作假,


    却经不起真诚的检验而不为人晓;


    任凭你聪明到极点,能卖弄乖巧,


    却不能掩藏住拙劣而不为世人知。


    大将须能行兵 饱学应知运笔


    大将不会行兵,空有十万犀甲;饱学不能运笔,徒烦两脚书厨[1]。


    今译


    大将不会行兵打仗,


    白白有十万身披犀甲的精锐部队;


    饱学不能运笔作文,


    徒然地占有知识如同两脚的书厨。


    注释


    [1]两脚书厨:讽喻读书多而不能应用的人。


    伤心事 快心举


    伤心之事,即懦夫亦动怒发;快心之举,虽愁人亦开笑颜。


    今译


    如果是极度刺伤人心的事情,


    即便是懦弱的人也怒发冲冠;


    如果是极度愉悦人心的事情,


    即便是愁苦的人也喜笑颜开。


    高闲无尘染 莫过于一懒


    眉公以懒为清事。盖高闲不尘,无如一懒。尝读南唐野史,见吴合灵道士曰:“人若要闲,即须懒,如勤即不闲。”眉公深得此意。


    今译


    陈继儒</a>把懒看作清雅的事。


    大概高旷闲适不染世尘,莫过于一个懒字。


    曾经读南唐野史,见吴合灵道士说:


    “人如果想清闲,就要懒。如果勤快,就闲不下来。”


    陈继儒先生深得此意。


    知己分襟惨离别 神交作契苦相思


    知己分襟,惨于离别;神交作契,苦于相思。情之所钟[1],皆可以死,不独有痴情也。


    今译


    惺惺相惜的朋友离别分手,惨于一般的离别;


    从未见面的朋友相互仰慕,苦于通常的相思。


    只要是情感能够专注的人,都可以为之而死,


    不只是在男人与女人之间,才有执着的感情。


    注释


    [1]情之所钟:感情专注。语出《世说新语</a>·伤逝》:王戎的儿子死了,山简去看他,见他悲痛万分,问他:“何至于此?”王戎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文酒社风月场 移人情夺人性


    才经文酒社,高尚者忽逞征逐之豪;一入风月场,老成人亦生游冶之态[1]。


    今译


    只要经过赋诗饮酒的地方,


    品行高尚的人,也油然生起了争胜斗奇的豪兴;


    只要进了男欢女爱的场所,


    性情稳重的人,也不禁生出了寻欢作乐的意念。


    注释


    [1]游冶:指嫖妓。


    世非群猴不可弄 人犹草木望甘霖


    世岂群狙,奈何弄以朝三暮四之术[1];人犹一草,亦然望以五风十雨之期[2]。


    今译


    世人难道只是一群猴子,


    怎能用早给几颗芋晚给芋几颗的方法糊弄他们?


    人生纵然卑微如同草木,


    也企盼着能得到五日一和风十日一甘雨的滋润。


    注释


    [1]朝三暮四:语出《庄子</a>·齐物论》:“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手法,使人上当。后多比喻变化多端或反复无常。


    [2]五风十雨:语出汉王充</a>《论衡</a>·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用以形容风调雨顺。


    大屈必大伸 微恩当重报


    大屈大伸,张子房之拾履;微恩重报,韩王孙之致金。


    今译


    能够极度屈缩才能够极度伸展,


    张良因此为坠鞋老翁拾回鞋子;


    哪怕是轻微的恩惠也重加报偿,


    韩信因而对漂衣老妇酬以千金。


    无技之人最苦 多技之人最劳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


    今译


    所有的技能都能够使人成就名声,


    天下只有无一技之长的人最痛苦;


    单一的技能就足以使人自我树立,


    天下只有擅多技之能的人最辛劳。


    千载奇逢对好书 一生清福多幽事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相遇;一生清福,无如幽事相仍。


    今译


    千年难以遭逢的奇遇,莫过于看到好书;


    一生享受不尽的清福,莫过于幽事不断。


    心游天外 奇句惊人


    有天外之片心,然后有惊人之奇句。


    今译


    具有遨游天外超凡脱俗的精神,


    才能写出令人拍案称奇的诗句。


    只须曲调高 何必求人和


    语云:“调高寡和。”夫调中疾徐抑扬之节,自足赓歌[1],何必求和,乃至云寡。况玄赏未已,高山流水之奏,不以子期死而绝响也。吁,可以慰矣。


    今译


    成语说:“调高寡和。”


    音调如果符合疾徐抑扬的节奏,自己足以应和,


    何必希求别人应和,以至于说“寡和”?


    何况神妙的鉴赏并没有停止,高山流水的曲调,


    并不因钟子期死而无人再弹奏。


    啊,这也可以自慰了。


    注释


    [1]赓歌:酬唱和诗。


    枯骨可致千金 片语亦重九鼎


    傲骨、侠骨、媚骨,即枯骨可致千金;冷语、隽语、韵语,即片语亦重九鼎。


    今译


    傲兀之骨、侠义之骨、妩媚之骨,


    即使是枯死之骨也能够获得千金;


    冷静之语、隽永之语、韵味之语,


    即使是只言片语也会比九鼎沉重。


    三不朽行己 三大统维风


    三不朽[1]:立德、立功、立言,今人操何术以行己?三大统[2]:尚忠、尚文、尚质,今世遵何道以维风?


    今译


    有三种能够流芳百世的崇高境界:


    树立道德、树立功业、树立文章,


    当今之人操持什么方法树立自己?


    有三种能够统一天下的雄伟事业:


    崇尚忠义、崇尚文采、崇尚质朴,


    当今之世遵循什么途径维持风纪?


    注释


    [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不朽。语本《左传</a>·襄公二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三大统:夏统、商统、周统。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


    险中之倖倖中险 法外之恩恩外法


    求险中之倖者,必有倖中之险;希法外之恩者,不免恩外之法。


    今译


    希求危险中的侥幸的,必然会有侥幸之中的危险;


    希求法律外的恩情的,难以逃脱恩情之外的法律。


    造物愚弄人 不能愚豪杰


    造物可愚弄人,必不能愚弄豪杰。


    今译


    造物主可以愚弄平庸碌碌的世俗之人,


    却绝不能够愚弄可以主宰自己的豪杰。


    谨惕前倨后恭 提防貌陋心险


    礼法中大辟[1],前倨而后恭;世路上重刑,貌陋而心险。


    今译


    礼法中的死刑,是开始时倨傲而后来却毕恭毕敬;


    世路上的重刑,是容貌很丑陋而心地更阴险奸诈。


    注释


    [1]大辟:古代五刑之一,谓死刑。


    花关曲折云遮湾 草径幽深叶敲门


    花关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叶落但敲门扇。


    今译


    开遍了鲜花的关口曲曲折折,


    云彩飘来时几乎认不出湾头;


    长满了青草的小径幽静深邃,


    树叶落下时仿佛敲打着门扇。


    破尘情鸡犬为仙 拘世法鹤鹅作阵


    尘情一破,便同鸡犬为仙;世法相拘,何异鹤鹅作阵。


    今译


    将红尘的感情破除,就可和鸡与犬一起升仙;


    被俗世的事情拘束,就像鹤与鹅生活在一起。


    一生性僻耽佳句 千金散尽能复来


    李太白</a>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能复来。”杜子美云:“一生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1]豪杰不可不解此语。


    今译


    李白</a>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能复来。”


    杜甫</a>说:“一生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对此有深刻悟解并努力去实行才是真正的豪杰。


    注释


    [1]杜子美云:原作“又云”,据文意改。“一生”两句,见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叙》,原文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真人品不以迹蒙 伪人品不以事袭


    善论人者,先勘心事,然后论行事。要如古圣贤求忠臣孝子之苦心,斯真人品不以迹蒙,伪人品不以事袭。


    今译


    善于评论人物的人,首先勘探他的心理,


    然后评论他的行事。要像古时候的圣贤,


    推求忠臣孝子的心,这样才能知人论事</a>,


    使真正清白的人品不会因俗事而被蒙蔽,


    使极其伪善的人品不会因表象而被遮掩。


    圣贤之衷托日月 天地之气托风雷


    圣贤不白之衷,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气,托之风雷。


    今译


    圣贤不能表白的衷肠,寄托在日月光辉;


    天地难以平定的意气,寄托在风雷哮吼。


    支离狂悖千古醉 颠倒颇僻一生病


    支离狂悖[1],千古不醒之醉也;颠倒颇僻[2],一生不起之病也。


    今译


    一个人的行为有失正常,狂妄悖理,


    他就像是喝醉了酒,永远不会醒来;


    一个人的性情颠三倒四,偏邪不正,


    他就像是得了大病,一生难以医治。


    注释


    [1]支离:本指人形体不全,此指行为不正常。


    [2]颇僻:偏颇邪僻,指性情偏邪不正。


    天人不可测 报应早与迟


    如使善必福,恶必祸,则天之报施太浅;如使贤必举,愚必措,则人之得失甚平。天人不可测如此。


    今译


    如果让行善的人一定得到福报,


    并且让作恶的人一定遭到灾祸,


    上天的报应岂不是太浅薄显露?


    如果使贤能的人一定得到任用,


    并且使愚蠢的人一定受到弃逐,


    人间的得失岂不是太平淡无奇?


    上述的种种情形并不经常发生,


    天机人事的不可预测正是如此!


    换出一番世界 便为难得之人


    武士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郎无脂粉气,山人无烟霞气[1],僧家无香火气,换出一番世界,便为世上不可少之人。


    今译


    武士没有刀兵凶戾的习气,


    书生没有寒酸迂腐的习气,


    女性没有涂脂抹粉的习气,


    隐士没有沉湎烟霞的习气,


    和尚没有香火敛财的习气,


    超越固有习气换一种活法,


    便是世界上必不可少之人。


    注释


    [1]烟霞气:指爱好山水而不屑理会人事的习气。


    天下之人皆可化 本来佛性何曾失


    天下固有父兄不能囿之豪杰,必无师友不可化之愚蒙[1]。


    今译


    天下固然会有父母兄弟都不能限制的豪杰;


    人间一定没有老师朋友都不能教化的蠢货。


    注释


    [1]化:教化,感化。愚蒙:愚昧不学之人。


    爨余之桐赏已晚 道旁之李弃非辜


    爨余之桐[1],虽遇赏音已晚;道路之李[2],即遭捐弃非辜。


    今译


    烧剩下的梧桐,虽然遇知音欣赏为时已晚;


    道路边的李子,就是遭到捐弃也不为无辜。


    注释


    [1]爨(cuàn)余之桐:烧剩下的桐木。东汉时吴人烧桐来做饭,蔡邕</a>听到桐木在火中的声音,知道是做琴的好材料,就请吴人把烧焦了的桐木给他,做了一把琴。见晋干宝</a>《搜神记</a>》。后以“爨桐”指遭弃的良材。


    [2]道路之李:王戎七岁时,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见道旁李树有子,诸小儿都争着去摘,王戎却动也不动。别人问他,他说:“李树生在道旁,又结了这么多,一定是苦李。”众人一尝,果然如王戎所说。见南朝宋刘义庆</a>《世说新语</a>·雅量》。


    买笑易 买心难


    买笑易,买心难。


    今译


    用钱买人的欢笑容易,用钱买人的真心却很困难。


    清 奇


    清恐人知,奇足自赏。


    今译


    清高得唯恐别人知道,奇古得只能自我欣赏。


    早随桃李嫁东风 莫向桑榆怜暮景


    红颜未老,早随桃李嫁东风[1];黄卷将残[2],莫向桑榆怜暮景[3]。


    今译


    红颜没有衰老,应当像桃李那样早早嫁给东风;


    书籍即将残破,不要对着桑榆怜悯凄凉的晚景。


    注释


    [1]桃李嫁东风:唐李贺</a>《南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宋张先</a>《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以桃李嫁东风,喻人应乘着红颜尚在的时候嫁给如意郎君。


    [2]黄卷:书籍。古时用黄檗染纸以防虫蛀,故名。


    [3]桑榆:太阳将沉时,斜射在桑树榆树之端。指日暮,比喻人生暮年晚境。


    有影还自爱 无情但相撩


    鬼好揶揄[1],有影还须自爱;人丛睥睨,无情但听相尤[2]。


    今译


    鬼喜欢嘲笑人,


    在孤独失意的时候也要振作自重自爱;


    在人丛里斜视,


    没有寻花的心情一任多情美女相撩逗。


    注释


    [1]鬼好揶揄:《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阳秋</a>》:“乃是首旦出门,于中途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揶揄,嘲笑,戏弄。


    [2]“人丛”二句:意本元稹</a>《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睥睨(pì nì),斜视。


    有才莫受人怜 有才不可自傲


    怜之一字,吾不乐受。盖有才而徒受人怜,无用可知;傲之一字,吾不敢矜。盖有才而徒以资傲,无用可知。


    今译


    “怜”这个字,我不愿接受。


    因为有才能而只不过受人喜爱,


    他的无用与无能,可想而知;


    “傲”这个字,我不敢自负。


    因为有才能而只不过助长傲气,


    他的无用与无能,已不言自喻。


    贫气彻骨无物救 炎情在面无药治


    贫气彻骨,即日贮辟寒香何用[1];炎情在面,即时饮清凉散如常[2]。


    今译


    贫寒之气渗入到骨里,即使天天佩戴辟寒香,


    又能派得上什么用场?炎凉之态表现在脸上,


    即使时时饮用清凉散,内心的燥热没有两样。


    注释


    [1]辟寒香:香名,相传焚之可避寒气。《述异纪》卷上:“辟寒香,丹丹国所出,汉武时入贡,每至大寒,于室焚之,暖气翕然。自外而入,人皆减衣。”


    [2]清凉散:药名,能清热。


    空到无物可空 方可诗禅说法


    潭影空人心[1],不知人心空于潭影。空无所空,可以诗禅说法。


    今译


    寒潭月影使人的心灵空明,


    殊不知人的心比潭影还空。


    空到没有什么可空的时候,


    才可以诗禅一如</a>演说佛法。


    注释


    [1]“潭影”句:出自唐常建</a>《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画意禅意 酒意诗意


    俊石贵有画意,老树贵有禅意,韵士贵有酒意,美人贵有诗意。


    今译


    俊美奇特的石头可贵之处,


    在于它有可以入画的意态;


    枯藤昏鸦的老树可贵之处,


    在于它有脱落浮华的禅意;


    品格高华的韵士可贵之处,


    在于他有性情率真的酒意;


    风情摇曳的美人可贵之处,


    在于她有气若幽兰的诗意。


    销魂须妙曲 山水有清音


    销魂之音,丝竹不如着肉[1]。然如风月山水间,别有清魂销于清响,即子晋之笙,湘灵之瑟,董双成之灵璈,犹属下乘。娇歌艳曲,不益混乱耳根。


    今译


    销魂夺魄的声音,丝竹之声不如人之声。


    但在自然的山水风月间,


    别有一种清逸的声音使魂魄纯净。


    即使是王子晋悠扬的笙声,


    或是湘水女神哀怨的瑟声,


    王母侍女董双成清越的璈声,若与之相比也属下乘。


    至于娇柔的歌声浮艳的曲调,


    只是徒然地使耳根混乱罢了。


    注释


    [1]丝竹:弦乐器与丝竹乐器,泛指音乐。


    性格决定情绪 不因外境迁移


    寥落者,遇浓艳而转悲;豪华者,当凄清而益侈。


    今译


    心中寂寞冷落的,对着浓艳的场景反而增添悲凉;


    性格豪华奔放的,对着凄清的境界更加意气飞动。


    不易见为贵 难得食为奇


    朱草神龙,以不易见为贵;交梨火枣[1],以难得食为奇。


    今译


    祥瑞的红草和变幻的神龙,因为不易见到而珍贵;


    神仙才能吃上的交梨火枣,由于很难吃到而稀奇。


    注释


    [1]交梨火枣:道教所称的仙果。南朝梁陶弘景</a>《真诰</a>·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好梦难通巫云散 仙缘未合游女空


    好梦难通,吹散巫山云气;仙缘未合,空探游女珠光。


    今译


    与巫山神女幽会交欢的愿望难以实现,


    惆怅风儿吹散了缠绵馥郁的巫山云气;


    与汉水仙子结成连理的缘分难以成真,


    徒然地欣赏仙子所赠宝珠晶莹的光芒。


    生平至愿 饮酒读书


    生平有至愿:移酒泉[1],傍玉笥山[2],便于浮白读奇书。然醴泉无源,不必酒郡。玉笥秘窟,安得一探宝箓以慰生平。


    今译


    生平最大的愿望是:把酒泉移到玉笥山傍,以便一边饮酒一边读书。但甘泉没有源头,不一定非得要挪移酒郡。只是玉笥山是收藏道教秘籍的所在,怎么才能在那里探索道家奇书,以快慰生平!


    注释


    [1]酒泉:汉置酒泉郡,因城有金泉,味如美酒,故名。


    [2]玉笥山:在江西永新县。道家称为仙居之所。传说夏禹登此山,得金简玉字之书。道家传说中的三十六小洞天之一亦为玉笥山。


    米芾</a>呼石为兄 庄生喻尘以马


    谐友于天伦之外,元章呼石为兄[1];劳奔走于世途之中,庄生喻尘以马[2]。


    今译


    结识天伦外的知心朋友,米芾把石头称呼为兄弟;


    描绘世途中的辛劳奔走,庄子将浮尘比喻成野马。


    注释


    [1]“元章”句:用米芾拜石典。米芾擅书画,知无为军时,州治有巨石。米芾大喜,说:“此足以当吾拜。”遂具衣冠拜之,呼石为兄。见宋叶梦得</a>《石林燕语</a>》卷十。


    [2]“庄生”句:《庄子·齐物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字句风霜情魂濯 花姿冰玉神骨清


    挟来字句风霜,使我情魂洗濯。如有花姿冰玉,令人神骨萧疏。


    今译


    字句挟带着峻厉严肃之气,


    将我的感情灵魂洗涤净化;


    美丽的姿态如冰清似玉洁,


    使人的精神气骨宁静高远。


    想到非非想 明至无无明


    想到非非想[1],茫然天际白云;明至无无明[2],浑矣台中明月。


    今译


    思想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天之境,


    思绪的白云自由地舒展在天际;


    参禅了悟到不再有无明的境界,


    心灵的明月是如此的浑朴圆满。


    注释


    [1]非非想:系“非想非非想”之略。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三种境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的第四天是非想非非想天,到达此天时的定心,已无粗想,故称非想;但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是三界中的最高天。略作“非非想天”。


    [2]无无明:《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逃暑深林里 逍遥不可名


    逃暑深林,南风逗树。脱帽露顶,浮李沉瓜。火宅炎宫,莲花忽迸。较之陶潜</a>卧北窗下,自称羲皇上人,此乐过半矣。


    今译


    在幽深的树林里避暑,温和的南风逗弄着树梢。


    脱下帽子露出了发髻,把瓜果浸在凉水中冷却。


    宛如在烈火般烦恼人世,忽然绽放出圣洁的莲花。


    比起陶潜静躺在北窗下,自称他是远古时候的人,


    这种快乐啊要超过一倍!


    夏夜多风月 暑消心亦清


    风生水簟,于于奏彻桃笙[1];月到漪园,隐隐素开玉版。把臂共适,高卧独闲。幽趣甚微,清出世界之外。


    今译


    习习的清风吹拂过靠近水边的竹簟,


    悠然自适如同奏出美妙清扬的乐音。


    皎皎的明月照映到波光闪烁的园林,


    隐隐约约地如同打开了刻字的玉片。


    挽着朋友手臂,共同欣赏分外惬意,


    垫高枕头而卧,独自憩息格外闲暇。


    幽微的趣味啊,清幽得像远离了世界。


    注释


    [1]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桃笙:桃枝竹编的竹席。吴人谓簟为笙。


    幽女之饰比野人 姣童之妆效靓女


    冠拾落箨[1],带曳垂藤,鞋织游丝,衫裁寒叶:幽女之饰,窃比野人。白玉搔头</a>,紫罗剪绔,兰熏凝佩,膏泽贮颜:姣童之妆,效颦靓女。


    今译


    用笋壳来做帽子,用垂藤编衣带,


    用游丝来织鞋子,用秋叶裁衣衫:


    隐逸女子的服饰,如同浑朴野人。


    用白玉来做发簪,用紫罗裁裤子,


    用兰花来作香袋,用香脂来美容:


    姣美少年的妆扮,模仿靓丽女性。


    注释


    [1]箨(tuò):竹笋皮。俗称笋壳。


    集腋成裘 聚土为山


    合升斗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纬,以成帷幕[1]。则片语只言,亦可收为一时腹笥[2];朝披夕揽,岂难蓄为两脚书厨。


    今译


    积累一升一斗,可以贮满仓库;


    积累稀疏纬线,可以织成帷幕。


    虽是片言只语,也可不断积聚,


    肚子装满学问,成为藏书之所。


    早上打开阅读,晚上细细玩赏,


    即可慢慢积累,成为知识丰富的人。


    注释


    [1]“合升斗”四句:《晏子</a>春秋</a>·内篇谏下》:“合升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绨,以成帷幕。”


    [2]腹笥:语出《后汉书</a>·边韶传》:“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a>笥。”笥,书箱。后因称腹中所记书籍及学问。


    薝蔔有禅性 丝萝惹春思


    薝蔔具有禅性[1],广布妙香;丝萝惹得春思[2],索缠翠带。


    今译


    薝蔔具有参禅的根性,广泛地散布奇妙的香气;


    丝萝惹动春天的思绪,牵萦缠绕宛如青翠衣带。


    注释


    [1]薝蔔:原产印度。释迦牟尼成道时,背后即有此花。唐王维</a>《六祖慧能</a>禅师碑铭》:“花惟薝蔔,不嗅余香。”宋王十朋</a>《薝蔔》:“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直呼为“禅友”。


    [2]丝萝:菟丝与女萝均为蔓生,缠于草木,不易分开,故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婚姻。《古诗十九首</a>》:“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军多难攻强辩城 志坚直捣流言穴


    战士如云,谋臣如雨[1],难攻强辩之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直捣流言之穴。


    今译


    战士如云之多,谋臣如雨之众,


    也难以攻得下强言狡辩的城池;


    削木作为兵器,竖竿作为大旗,


    勇往直前地去捣毁流言的巢穴。


    注释


    [1]“战士”二句:汉李陵《答苏武书》:“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2]“斩木”二句:用陈胜、吴广起义典,语出汉贾谊</a>《过秦论》。


    五交量交独难 三友诗友最契


    刘孝标论五交,量交独难;白乐天善三友,诗友最契。


    今译


    刘孝标论五交:势利之交、贿赂之交、谈论之交、穷困之交、度量之交,度量之交最难得;


    白居易</a>论三友:与诗为友、与琴为友、与酒为友,与诗为友最相投。


    读书宜楼 其快有五


    仙人好楼居[1],余亦好楼居。读书宜楼,其快有五:无剥啄之惊[2],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气侵床,三快也;木末竹颠与鸟交语,四快也;云霞高瞻,五快也。


    今译


    仙人喜欢住楼房,我也喜欢住楼房。


    读书最宜在楼上,快意之事有五桩:


    没有敲门的惊扰,是第一件快意事;


    可以向远处眺望,是第二件快意事;


    没有湿气沾浸床,是第三件快意事;


    在树梢竹顶可以与鸟对话,是第四件快事;


    在高处可以俯看云霞萦绕,是第五件快事。


    注释


    [1]仙人好楼居:《史记</a>·孝武本纪》公孙卿语:“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


    [2]剥啄:叩门声。


    饥餐渴饮 康济身心


    快欲之事,无如饥餐;适情之时,莫过甘寝。求多于情欲,即侈汰亦茫然也。


    今译


    欲望得到满足而深感快意的事,


    无过于饿了就好好地吃上一餐;


    感情得到满足而深感舒畅的事,


    无过于困了就痛快地睡上一觉。


    如果一心一意贪图情欲的放纵,


    即使奢侈豪华也照样意兴索然。


    窗前俊石似高人 槛外名花如美女


    窗前俊石泠然,可代高人把臂[1];槛外名花绰若[2],无烦美女分香。


    今译


    窗前奇峻的石头清静凉爽,


    可以代替高人雅士相结伴;


    槛外名贵的花朵柔美芬芳,


    用不着绝色美女散发香气。


    注释


    [1]把臂:握持手臂。表示亲密。古人有“把臂入林”之说,意为一起隐居。


    [2]绰若:绰约,柔美的样子。


    词人半肩行李 深宫一世梳妆


    词人半肩行李,收拾秋水春云;深宫一世梳妆,恼乱晚花新柳。


    今译


    擅长文词的人只有半肩行李,


    却装得下秋水春云,终身受用;


    在深邃宫殿里一生梳妆打扮,


    徒然对着晚花新柳,烦恼万分。


    嗜好口应穷 行谮术终竭


    美仅一脔[1],则嗜好之口皆穷;剥及全肤,则行谮之术已竭[2]。


    今译


    味道虽美但只尝一点点,


    则嗜好的胃口山穷水尽;


    一旦经历了剧烈的伤痛,


    则谗毁的把戏无处可施。


    注释


    [1]脔(luán):量词。多用于块状的鱼肉。


    [2]谮(zèn):谗毁,诬陷。


    枭羹疗妒 舞草知音


    慨性僻之如仇,不若枭羹疗妒[1];闻调高而寡和,何当舞草知音[2]。


    今译


    常叹性情孤僻耿直、疾恶如仇的人,


    还不如把枭肉作羹汤来抚慰不平;


    都说曲调高雅应和者如凤毛麟角,


    为什么舞草听了音乐会翩翩而舞?


    注释


    [1]枭羹:以枭肉作羹汤。除绝邪恶之意。


    [2]舞草知音:《酉阳杂俎</a>·广动植》:“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则欹,及抵掌讴曲,必动叶如舞也。”舞草,虞美人草。宋沈括</a>作《虞美人词》,虞美人草枝叶皆舞。见《梦溪笔谈</a>·乐律》。


    凤凰有欣托之地 蛟龙无终蛰之时


    竹实如累,梧桐不凋,凤凰有欣托之地[1];风雷作合,霖雨久待,蛟龙无终蛰之时。


    今译


    竹子果实累累,梧桐树叶不凋,


    凤凰很幸运拥有了托身的地方;


    风雷加以配合,久久期待大雨,


    池中的蛟龙不会永远蛰伏下去。


    注释


    [1]“竹实”三句:凤凰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故云。


    高僧送诗天花堕 韵妓寄画山雨飞


    高僧筒里送诗[1],突来天花堕落;韵妓扇头寄画,隔江山雨飞来。


    今译


    高僧送来竹筒诗,妙香满纸,


    就好像突然间天花纷纷飘落;


    韵妓寄来扇面画,墨气淋漓,


    似乎觉得隔江的山雨飞过来。


    注释


    [1]筒里送诗:将诗稿装在竹筒里,便于传递。


    无根器莫谈道 无灵心莫论文


    无根器者,不可与谈道;无灵心者,不可与论文。故修慧是人生第一义。


    今译


    没有禀赋的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


    没有灵心的人,不能跟他谈论文章。


    所以修行获得智慧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高悬国门 呕心为文


    与其藏名山,不如悬国门[1];与其结血成碧[2],不若呕心为字[3]。


    今译


    与其把著作隐藏在名山传之久远,


    不如将它悬挂在都城上请人指正;


    与其使热血凝化成碧色壮志难酬,


    不如呕吐出心血成为千秋的奇文。


    注释


    [1]悬国门:秦相吕不韦</a>使门客著《吕氏春秋</a>》,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


    [2]结血成碧:《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3]呕心:唐李贺作诗刻苦。常常背着一个破锦囊,每有所得,即写下来投入囊中。晚上回来,母亲看到儿子写了那么多诗,就说:“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己耳。”后以“呕心”形容构思诗文时劳心苦虑。


    家徒四壁不为贫 一掷千金浑是胆


    家徒四壁不为贫[1],知是诗书窘我;一掷千金浑是胆,不免英雄笑人。


    今译


    家里只有四堵墙壁,却并不算贫困,


    因为我知道这是诗书使我困窘;


    一掷千金浑身是豪放不羁的胆气,


    纵然是意气豪雄也不免英雄笑我。


    注释


    [1]家徒四壁:《史记·司马相如</a>传》:“家居徒四壁立。”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人生领趣最难 人生相遇最巧


    人生领趣最难,雪月风花之外,别有玄妙;人生相遇最巧,趋承凑合之内,别有精神。


    今译


    人生在世能领会情趣最为难得,


    风花雪月外别有幽深微妙之趣;


    人生在世相遇相交缘分最巧妙,


    应酬附和中别有独立真实精神。


    心正意亦正 即可免指责


    耳目口鼻,位置不正,尚来指视之纠弹;意志心知,穿引多端,可无隐微之谴责?


    今译


    耳目口鼻,位置长得不端正,


    还可能招来公开当面的批评;


    意志心智,玩弄伎俩百千般,


    怎能免去暗地里背后的谴责?


    西游定性 水浒定情


    《西游记</a>》一部定性书,《水浒传</a>》一部定情书。勘透方有分晓。


    今译


    《西游记》是一部安定心性的书,


    《水浒传》是一部平定情感的书。


    勘验透了方能彻底了解它的奥义。


    可作依人鸟 莫作叩头虫


    天下事固有相须而成者,不妨诮依人之鸟;天下事必无舍身而成者,何劳效叩头之虫[1]。


    今译


    天下的事情本来就有相互帮助才能办成的,


    即使被别人嘲笑为依人之鸟也没有关系;


    天下的事情必定没有牺牲自己才能办到的,


    何必一定要效法叩头之虫而丧尽了廉耻?


    注释


    [1]叩头之虫:《太平御览</a>·异苑</a>》载:“有小虫,形色如大豆,咒令叩头,又使吐血,皆从所教。”


    宋人玉叶无实用 庄生木鸡有内涵


    极巧穷奇,宋人玉叶将焉用哉[1];注精凝神,庄生木鸡彼有取尔[2]。


    今译


    穷极了巧妙奇特,宋人雕成的玉叶,


    到底有什么用途?专注集中起精神,


    庄子寓言的木鸡,可以为世人楷模。


    注释


    [1]玉叶:树叶的美称,指楮叶。《韩非</a>子</a>·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宋米芾《砚史</a>·用品》:“楮叶虽工,而无补于宋人之用。”


    [2]木鸡:《庄子·达生》载,有人为国王驯养斗鸡,养成的斗鸡看上去像木鸡,神情安定专一,其他的鸡看到了都纷纷逃跑。后因以木鸡称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之人。


    微名通千古 只字流九州


    瞬息而通千古,莫如微名;一方而流九州,无过只字。


    今译


    短暂拥有却能流传千古,


    莫过于微不足道的名声;


    在一个地方创作而能传诵九州,


    莫过于精彩绝伦的只字。


    客来花外销白昼 酒到梁间对金尊


    客来花外,茗烟低,共销白昼;酒到梁间,歌雪绕,不负清尊。


    今译


    逸客从花的外面而来,茶烟悠闲自在地飘荡,


    一起度过悠长的白昼;美酒香韵飘浮在梁柱,


    阳春白雪</a>久久地萦绕,不要辜负了痛饮金樽。


    良马比君子 美玉喻佳人


    良马比君子[1],不在奔逸绝尘;美玉喻佳人,讵独晶光异采。


    今译


    用良马来比喻君子,


    不只是因为君子像良马能奔走如飞;


    用美玉来比喻佳人,


    岂止是由于佳人有美玉的晶光异彩?


    注释


    [1]“良马”句:周公《戒伯禽》:“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得趣处下界有仙 随缘时西方无佛


    瓦枕石榻,得趣处,下界有仙;木食草衣,随缘时,西方无佛。


    今译


    用瓦作枕石作榻,深得妙趣处,人间已有神仙;


    采食山果穿草衣,随缘自适时,当下成了佛祖。


    举世无终弃之物 天地有或闭之时


    马渤牛溲[1],举世无终弃之物;龙文凤采,天地有或闭之时[2]。


    今译


    屎菰和车前草都可以入药,


    世上没有一无可取的东西;


    即使有龙凤般的文采姿质,


    天地也有昏暗闭塞的时候。


    注释


    [1]马渤牛溲:马渤一名屎菰,生湿地及腐木上。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都可供药用。喻至贱但有用之物。


    [2]“天地”句:《易·坤·文言》:“天地闭,贤人隐。”


    一粒种成太仓 篇章立博荣显


    一粒而种成太仓,篇章而立博荣显。丹种之妙,烧炼自神。


    今译


    一粒种子可以播种而长出满仓库的粮食,


    一幅作品顷刻之间可以博得荣誉与显达。


    仙丹引子确实奇妙,烧炼就能显出神通。


    当厄之施 伤心之语


    当厄之施,甘于时雨;伤心之语,毒于阴兵。


    今译


    危难之时的施予,比及时雨还要甘甜;


    伤害人心的话语,比暗箭还显得恶毒。


    冷语点破无稽论 冷眼看透颠倒行


    点破无稽不根之论,只须冷语半言;看透阴阳颠倒之行,惟此冷眼一只。


    今译


    点破毫无根据的议论,


    只须半句清醒透彻蕴含讥讽的话语;


    看透违背常理的行为,


    只须一只清醒透彻洞烛其奸的眼睛。


    居陋巷耳目自清 赋短曲语言有味


    居绮城不如居陋巷,见闻虽鄙,耳目自清;赋长言不如赋短曲,口舌太烦,语言无味。


    今译


    居住在繁华城市,不如住在简陋街巷,


    见闻虽然狭隘,耳目却能落得清静;


    写作长篇大论,不如写作精短小文章,


    口舌过于繁琐,语言必定淡而无味。


    德之感人 深于招徕


    西伯泽及枯骼[1],而大老双归[2];燕昭价重死骨,而骏马三至[3]。德之感人,深于招徕。士之相投,不在征召。


    今译


    周文王恩泽普施连髑髅也沾惠,


    而伯夷太公二位老者双双归附;


    燕昭王用重金买死去的骏马骨,


    因此天下骏马不断献到他那里。


    由此可见德行能够感化人的心,


    比起招揽他使他前来更为有效。


    士为知己者死,不管是否征召。


    注释


    [1]“西伯”句:西方诸侯之长,即周文王。《幼学·身体》:“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新序</a>》:“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贤矣,泽及枯骨,又况于人乎!’”


    [2]大老双归:据《孟子</a>·离娄上》,西伯尊敬老者,伯夷、太公两位老者先后归附。“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3]“燕昭”二句:用燕昭王千金购千里马骨以求贤的故事。


    君子之狂出于神 小人之狂纵于态


    君子之狂,出于神;小人之狂,纵于态。神则共游而不觉,态则触目而生厌。故箕子之披发,灌夫之骂座,祸福不同,皆狂所致。


    今译


    君子的狂出于精神,小人的狂现于形态。


    出于精神的狂,与他共游而不觉其狂;


    出于形态的狂,眼里看到而心生厌恶。


    所以箕子披着头发逃避世乱而能生存,


    灌夫仗着醉意使酒骂坐而终于被杀害。


    他们的祸福各自不同,都是狂所招致。


    兴来书自圣 醉后语犹颠


    得意不必人知,兴来书自圣;纵口何关世议,醉后语犹颠。


    今译


    得意的心情不必对人说,


    兴来而写,自然达到最高品位;


    纵口而谈哪管世人议论,


    醉后说话,犹自带着颠狂之气。


    相安于寻常 享天地之福


    异宝秘珍,总是必争之物;高人奇士,多遗不祥之名。不如相安于寻常,受天地清平之福。


    今译


    奇珍异宝,总是为众人争夺的东西;


    高人奇士,多留传下不吉利的声名。


    不如安稳无争,平平淡淡才是真,


    享受天地间清静和平的长远福分。


    酒有难比之色 茶有独蕴之香


    酒有难比之色,茶有独蕴之香。以此想红颜媚骨,便可得之格外。


    今译


    酒有难以比拟的颜色,茶有蕴含独特的香气。


    以此来看待红颜媚骨,便可得到格外的情趣。


    但有肝胆向人 不须口舌造孽


    世路既如此,但有肝胆向人;清议可奈何,曾无口舌造孽!


    今译


    社会风气虽已浇薄成这样,


    我却依然赤诚地对待别人;


    公正的评论究竟于世何补?


    还是免得用言语来造孽吧!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