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序跋之属一(上)

3个月前 作者: 曾国藩
    易


    《易》是我国古代的卜筮之书,有《连山》《归藏</a>》《周易</a>》三种,今仅存《周易》。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周易》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可能最早始于传说中的伏羲</a>时代,殷时已有六十四卦,大约在周文王前后整理成书。《周易》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组成。而对爻辞、卦辞加以发挥的文辞则统称为“传文”或“传”,据称系孔子</a>所作,然后人多持怀疑态度,尚无定论。不过一般认为孔子至少整理过《周易》,正如他曾整理过《春秋</a>》一样。


    乾·文言


    【题解】


    《文言》是《易》传文之一,指依经文而言其理。《易·乾》的卦辞、爻辞主要是占卜之辞,《乾·文言》即对此作了义理上的发挥阐述,涉及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变化规律,以人事相附会,有周、孔儒家思想色彩。


    元者①,善之长也②;亨者③,嘉之会也④;利者⑤,义之和也⑥;贞者⑦,事之干也⑧。君子体仁⑨,足以长人⑩;嘉会,足以合礼;利物(11),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注释】


    ①元:开始。


    ②长:首,君。


    ③亨:通。


    ④嘉:美。古者婚礼也称“嘉”。会:聚合。


    ⑤利:中和。


    ⑥义:宜。


    ⑦贞:一说为占问,一说为正。


    ⑧干:树干,根本。


    ⑨仁:凡果实之实有生气者。《释名</a>·释形体》:“人,仁也;仁,生物也。”


    ⑩长人:犹君人,即主宰人。


    (11)利物:一本作“利之”。


    【译文】


    元,是众善的首长;亨,是嘉美的会合;利,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是事物的根本。君子效此体现仁足以治理人,嘉美会合足以合乎礼,裁成事物足以合乎义,能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业。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就是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①,不成乎名,遁世无闷②,不见是而无闷③。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④。潜龙也。”


    【注释】


    ①易:移。世:世俗。


    ②遁:隐退。闷:烦闷。


    ③不见是:不为世人所赞同。


    ④确:刚强之貌。拔:移。


    【译文】


    初九爻辞说“潜伏之龙,不可妄动”,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隐居。其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隐退世外而不烦闷,其言行不被世人接受亦无烦闷。君子所乐之事去做,所忧之事则不去做,坚强而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①。庸言之信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③,善世而不伐④,德博而化⑤。《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⑥。”


    【注释】


    ①正中:《乾》九二爻居内卦正得中位。


    ②庸言:平常的言论。


    ③闲:防。


    ④善世:吴汝纶曰:“此‘善世’即善大,与‘德博’对文。”伐:自夸。


    ⑤化:感化。


    ⑥君德:即阳德,阳为君。


    【译文】


    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田野,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平常的言论亦当诚实,平凡的举动亦当谨慎。防止邪恶而保持诚信,善行很大但不自夸,德行广博而化育人。《周易》说‘龙出现田野,利见大人’,这是君主之德。”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①,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②。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③,可与几也④。知终终之⑤,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注释】


    ①乾乾:勤奋不息的样子。厉:危险。咎:小灾难。


    ②进德修业:增进德性,修治学业。


    ③知至至之:前“至”字为名词,指到达的地方;后“至”字为动词,指努力做到。


    ④几:微。《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⑤知终终之:前“终”字为名词,指终结;后“终”字为动词,指善于停止。


    【译文】


    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勤奋不息,夜间戒惕似有危厉,无咎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终日增进德性和修治学业。为人忠诚信实所以增进德性。修饰言辞以树立诚意,所以成就学业。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努力争取,可与他讨论几微之事。知道终结,而善于终止,可保持事物发展的适宜状态。所以居上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不忧愁,所以勤奋进取因其时而戒惧,虽有危厉而无咎。”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①。进退无恒,非离群也②。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注释】


    ①邪:邪枉。


    ②群:类。


    【译文】


    九四爻辞说“龙有时腾跃有时潜伏,无咎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之地位的升降都是由具体条件而决定的,不要去做徒劳无益的邪枉之事。进居尊位或退居卑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现在还没有离开众人之位上升而已。君子增进德性,修治学业,都是在等待时机,所以必无咎灾。”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①。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②。本乎天者亲上③,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注释】


    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坤阴阳各以类相应相求。应,感应。求,追求。


    ②作:起。


    ③亲:亲附。


    【译文】


    九五爻辞说“龙飞于天上,适合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相同的声音相互感应,相同的气息相互追求。水往湿处流,火向干处燃,云从龙生,风由虎出,圣人兴起而万物清明可见。受气于天的亲附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下,则各归从自己的类别。”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


    上九爻辞说“龙飞过高有悔”,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尊贵而没有具体职位,高高在上而脱离民众,贤明之士处下位而无人来辅助,所以只要一行动就产生悔恨。”


    “潜龙勿用”,下也①;“见龙在田”,时舍也②;“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③;《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注释】


    ①下:居下,其位卑贱。


    ②舍:居。


    ③穷:极。


    【译文】


    “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因地位低下;“龙出现在田野”,暂时居于此;“终日勤奋不息”,开始有所行动;“龙有时腾跃有时潜伏”,将由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害;《乾》卦开始用九数以变化天下,天下必然大治。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①;“终日乾乾”,与时偕行②;“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③;《乾》元用九,乃见天则④。


    【注释】


    ①文明:文采光明。


    ②偕:俱。


    ③极:终极。


    ④天则:天象法则。


    【译文】


    “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田野”,天下万物呈现光明;“终日勤奋不息”,随顺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有时腾跃有时潜伏”,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到终极;《乾》卦始用九数,天道法则显现。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①。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②,不言所利,大矣哉!


    【注释】


    ①性:天性。情:真情。人禀阴阳而生,故有性情。


    ②能:而。美利:美善,即云行雨施以生物。


    【译文】


    乾元,开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性情。乾一开始能以化育的美与利以利天下万物,却不言利物之功,盛大啊!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①。六爻发挥②,旁通情也③。时乘六龙④,以御天也⑤。云行雨施⑥,天下平也⑦。君子以成德为行⑧,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⑨。


    【注释】


    ①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刚、健、中、正,《乾》六爻皆阳,故“刚健”,二、五为中,初、三、五以阳居阳得位,故曰正。《乾》六爻中九五居中得正,故曰中正。纯粹精,此卦全阳不杂,故曰“纯粹精”。米不杂曰纯,米不变曰粹,米至细曰精。


    ②挥:动,散。一本作“辉”。


    ③旁:遍。通:通达。《系辞上》:“往来不穷谓之通。”


    ④六龙:六位之龙。


    ⑤御:驾马使行。


    ⑥云行雨施:指天之功用。云气流行,雨泽布施。


    ⑦平:均匀平和。


    ⑧成德:已成就的道德。


    ⑨弗:不。


    【译文】


    伟大啊乾阳!刚劲强健而中正不偏,可谓纯粹精微。六爻变动,普遍通达于情理。因时掌握六龙的变化,以驾驭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君子以完成道德修养作为行动目标,每天都显现于行动。初爻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


    君子学以聚之①,问以辨之②,宽以居之③,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注释】


    ①聚:会。


    ②辨:明辨。


    ③宽:弘广。


    【译文】


    君子学习以聚积知识,互相问难以明辨是非,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野,宜于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


    九三重刚而不中①,上不在天②,下不在田③,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注释】


    ①重刚:九三居内卦乾之终,上与外卦乾之初相接,乾为刚,故曰“重刚”。不中:指九三不处二、五之位,爻以二、五为中。


    ②上不在天:指往上不在九五爻。天,指九五爻。此爻辞为“飞龙在天”。


    ③田:指九二爻。此爻辞为“见龙在田”。


    【译文】


    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①,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注释】


    ①中不在人:九四居卦中间而不处人之正位。中,指居卦之中。人,指人位。卦三、四爻为人位,三与二相比,故三附于地处人之正位。四虽处人位,但远于地而近天,非人所处,故九四“中不在人”。


    【译文】


    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处卦中间不在人位,所以有“或”字。或,疑惑,所以无咎。


    夫“大人”者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②,与鬼神合其吉凶③,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④。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注释】


    ①大人:此指九五而言,九五有“利见大人”之辞。“大人”指圣明德备之人。《周易》中有周人五号:帝,天称;王,美称;天子,爵号;大君,兴感行异;大人,圣明德备。


    ②序:次序。


    ③鬼神:指阴阳之气屈伸变化。


    ④天时:四时。


    【译文】


    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背,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背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①!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注释】


    ①圣人:王肃</a>本作“愚人”,与下句“圣人”相对为文。


    【译文】


    上九爻辞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获得而不知丧失,这大概是愚人吧!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这大概是圣人吧!


    坤·文言


    【题解】


    《坤》卦讲的是阴气开始上升即植物开始凋落时六个月的事。主要谈自然现象,兼及一些社会现象。《坤·文言》仍以人事附会,在义理上进行发挥。


    坤至柔而动也刚①,至静而德方②,后得主而有常③,含万物而化光④。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⑤。”盖言顺也。


    【注释】


    ①至柔:《坤》六爻皆阴,纯阴和顺,故曰“至柔”。


    ②德:德性。方:方正。古人以圆说明天体运动,以方说明地之静止。


    ③后得主:经文中有“先迷后得主”,其意为:先迷惑后找到主人。常:规律,常道。


    ④化光:化育万物,则其德光大。


    ⑤履霜,坚冰至:踏霜之时,当知坚冰之日将至。


    【译文】


    坤极其柔顺,但动显示出它的刚强;坤极其静止,尽得地之方正,后找到主人而有常道行之,含藏万物而化育广大。坤道多么柔顺,顺承天道依时而行。积善之家,必定福庆有余;积不善之家,必定灾殃有余。大臣弑掉国君,儿子弑死父亲,这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祸患的产生由来已久,是渐积而成的,原因是没有及早察觉。《周易》说:“踏霜之时,预示坚冰之日将至。”这是说顺从事物发展结果。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①。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注释】


    ①义:宜。


    【译文】


    “直”是说正直,“方”是说事物处置的适宜。君子用恭敬之德以使内心正直,用处事之宜来方正外物,“敬”与“义”确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直、方广大,即使不加修习,只要有所行动也无不顺利”,这样就没有人怀疑他的行为了。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①。


    【注释】


    ①“阴虽有美”几句:系演绎《坤》六三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经文原</a>意为:蕴含章美可以守正,跟从大王做事,不要把功劳归于自己,但有好的结果。含,含藏。六三是以阴居阳位,故为“含章”。阳为章美。


    【译文】


    坤阴虽有美德,“含藏”它以跟从君王做事,不敢自居功名。地道,就是妻道、臣道,地道不自居其功,但替天道成就了养育万物之事。


    天地变化,草木蕃①;天地闭②,贤人隐。《易》曰“括囊③,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注释】


    ①蕃:草木茂盛。


    ②天地闭:天地不交通。


    ③括囊:束扎口袋。


    【译文】


    天地交感变化,草木繁盛;天地闭塞不交,贤人隐退。《周易》说“束扎口袋,没有咎灾,没有名誉”,这是说谨慎的道理。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①。


    【注释】


    ①“君子黄中通理”几句:系演绎《坤》六五爻辞“黄裳</a>元吉”。黄中,六五居中,而有中德。古代以土色为黄,土在五行中居中,故黄色即中色,黄有中之义。正位居体,六五以阴居阳之正位。五为阳之正位,六五阴爻为体。支,同“肢”。指四肢。发,见。


    【译文】


    君子内有中德通达文理,外以柔顺之体居正位,美存在于心中,而通畅于四肢,发见于事业,这可是美到极点了。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①。


    【注释】


    ①“阴疑于阳必战”几句:系演绎《坤》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坤》上六为阴。疑,即凝,有交结、聚合之义。嫌,疑。未离其类,《坤》上六虽称龙,但未离开阴类。玄黄,天玄地黄。此指阴阳相遇两败俱伤。玄,黑中有赤。


    【译文】


    坤阴交接于阳,阴阳必定会发生战斗,为嫌没有阳,所以《坤》上称“龙”。然而此爻未曾离开阴类,故爻辞称“血”。这“玄黄”,是天地的杂色,天色为玄,地色为黄。


    上系七爻


    【题解】


    上系也是《易》传文之一,因此本文也是依经文而言其理。本篇所引的经文即《易》上经中的七个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同人,先号咷而后笑。”“藉用白茅,无咎。”“劳谦,君子有终,吉。”“亢龙有悔。”“不出户庭,无咎。”“负且乘,致寇至。”题中简称“七爻”。本篇中的传文相传全为孔子所解,宣扬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①。”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②。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注释】


    ①“鸣鹤在阴”几句:引《中孚》九二爻辞。其意为:母鹤在树荫下鸣叫,其子应声而和。若我有美酒,我愿与你共同分享。阴,通“荫”。和,应和。爵,古代饮酒器。此指酒。靡,分享。


    ②枢:户枢,即门轴。机:弩机。


    【译文】


    “鹤鸣于树荫,其子和而应之。我有好酒,我与你共享。”孔子说:“君子居于室,口出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响应,何况近处呢!君子居于室,口出不善之言,千里之外的人都违抗,何况近处呢!言语出于身,影响于民,行动发生在近处,而显现于远处。言行,这是君子的门枢和弩机。枢机在发动时,主宰着荣辱的变化。言行,君子是可以用它来惊动天地的,怎可不慎重呢!”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①。”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③。”


    【注释】


    ①同人,先号咷(táo)而后笑:引《同人》九五爻辞,其意为:与人同志,先哭后笑。同人,即同仁。号咷,啼哭。


    ②利:锐利。


    ③臭(xiù):即气味。


    【译文】


    “与人同志,先号哭而后笑。”孔子说:“君子之道,或出行或居处,或沉默或言语。二人同心,其力量可以断金。同心的言语,气味相投,香如兰草。”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①。”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②,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③,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④,其无所失矣。”


    【注释】


    ①藉用白茅,无咎:引《大过》初六爻辞,其意为:用白茅铺地无咎。藉,铺垫。茅,茅草。


    ②苟:助词。王引之曰:“苟,犹但也。”错:措,有放置之义。


    ③薄:轻。


    ④慎斯术:一本作“顺斯术”。斯,此。术,道。


    【译文】


    “初六:用白色茅草铺地,无灾祸。”孔子说:“祭品直接放在地上就可以了,再用茅草铺垫以示其敬,还能有什么灾呢?已经是非常慎重了。茅草作为物虽然很轻薄,但作用重大。能谨慎地用这套礼数行事,就不会有所失了。”


    “劳谦,君子有终,吉①。”子曰:“劳而不伐②,有功而不德③,厚之至也④。语以其功下人者也⑤。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⑥。”


    【注释】


    ①劳谦,君子有终,吉:引《谦》九三爻辞,其意为:有功劳而又谦虚,君子则有好的结果,吉利。


    ②伐:夸。


    ③德:得。《管子</a>·心术上》:“故德者,得也。”


    ④厚:笃厚。


    ⑤功下人:有功劳而卑下于人。


    ⑥致:推致。


    【译文】


    “有功劳而谦虚,君子有好的结局,吉利。”孔子说:“有功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贪得,太厚道了。所说的是有功劳而能礼下于人。德讲究要盛大,礼讲究要恭敬;所谓谦,就是以恭敬之心保存其禄位。”


    “亢龙有悔①。”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注释】


    ①亢龙有悔:引《乾》卦上九爻辞。亢,穷极。


    【译文】


    “龙飞过高则有悔。”孔子说:“尊贵而无实际的职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众,贤人在下位而无所辅助,所以一行动就有悔意。”


    “不出户庭,无咎①。”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②。君不密则失臣③,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④。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注释】


    ①不出户庭,无咎:引《节》初九爻辞。


    ②阶:途径。


    ③密:隐秘。


    ④几事:几微之事,事物的征兆。


    【译文】


    “不出门户庭院,无咎灾。”孔子说:“祸乱的产生,是以言语为途径的。国君说话不机密则失掉大臣,大臣说话不机密则有杀身之祸。机微之事不保密则妨害事情的成功。所以君子谨守机密而不轻易出言。”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①,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②;乘也者,君子之器也③。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④,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⑤,冶容诲淫⑥。《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注释】


    ①乘:古时指车辆,引申为乘坐。


    ②小人:古代统治者对下层民众的蔑称。后指不正派或见闻浅薄之人。


    ③君子:指有才德之人。


    ④慢:骄慢。


    ⑤诲:教。


    ⑥冶:也作“野”或“蛊”。饰其容而见于外。


    【译文】


    孔子说:“作《易》的人,大概很了解盗寇吧?《易》说:‘身负财物而又乘车,以致招来盗寇打劫。’背负财物,这是小人做的事情;车乘,是君子使用的器具。小人乘坐君子的器具,所以盗寇想来抢夺他。对上骄慢而对下暴虐,盗寇想来讨伐他。懒于收藏财富是教盗寇来抢劫,打扮妖艳到处招摇是引诱他人来奸淫。《易》说:‘身负财物而又乘车,招致盗寇到来。’这是自己招来盗寇。”


    下系十一爻


    【题解】


    本文也是一篇依经文而言其理的《易》传;文章以孔子之言阐释了《易》下经中的“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等十一条爻辞,故题为《下系十一爻》。显然,文中所宣扬的,也是儒家思想。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①。”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②,一致而百虑③。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④,来者信也⑤,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⑥,以求信也;龙蛇之蛰⑦,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⑧,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⑨;穷神知化⑩,德之盛也。”


    【注释】


    ①憧憧(chōnɡ)往来,朋从尔思:引《咸》卦九四爻辞。其意为:虽然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憧憧,心意不定。


    ②同归:指同归于“一”,亦即《系辞下》:“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③一致:即致一。


    ④屈:消退。


    ⑤信:通“伸”。进长。


    ⑥尺蠖(huò):虫名。我国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虫体细长,行动时,先屈而后伸。


    ⑦蛰:潜藏。


    ⑧利用安身:此“利”,当指上文“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之“利”,此“用”,当指“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之“用”,故“利用”,实为能达到屈伸相感、精义入神的境界,方可安身。


    ⑨或:有。


    ⑩穷神知化:穷尽神道,通晓变化。神,阴阳不测。化,变化。


    【译文】


    《周易》说:“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孔子说:“天下有什么可以思索,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天下万物本同归于一而道路各异,虽归至于一,但有百般思虑。因此天下有什么可以忧虑的?日去则月来,月去则日来,日月来去相互推移而光明产生。寒去则暑来,暑去则寒来,寒暑相互推移而一岁形成。往意味着屈缩,来意味着伸展,屈伸相互感应而功利生成。尺蠖屈缩,以求得伸展;龙蛇蛰伏,以保存自身。精义能入于神,方可致力于运用;宜于运用以安居其身,方可以增崇其德。超过这些以求往,则有所不知;能穷尽神道,知晓变化,这才是德性隆盛的表现。”


    《易》曰:“困于石</a>,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①。”子曰:“非所困而困焉②,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③,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注释】


    ①“困于石”几句:引《困》六三爻辞。其意为:被石头所困,又被蒺藜占据,进入宫室,不见他的妻子,凶。


    ②非所困而困:是释“困于石”。困,困扰。


    ③非所据而据:是释“据于蒺藜”。据,占据。


    【译文】


    《周易》说:“被石头所困,又有蒺藜占据,入于宫室而看不到妻子,凶。”孔子说:“不该遭受困危的却受到了困危,其名必受羞辱;不该占据的而去占据,其身必有危险。既羞辱又有危险,死期将到,妻子还能见到吗!”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①。”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②,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注释】


    ①“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几句:引《解》卦上爻辞。其意为:某公在高墙上射中隼鸟而获之,没有什么不利的。公,古代爵位。古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隼,鹰类鸟。墉,城墙。


    ②不括:即畅通自如。括,一本作“栝”。古代矢头曰镞,矢末曰括,引申为结阂、结碍。


    【译文】


    《周易》说:“公在高墙上射中了隼鸟,获得它没有什么不利。”孔子说:“隼,是禽鸟;弓矢,是射鸟的器具;射隼的是人。君子把器具藏在身上,等候时机而行动,哪有什么不利的?行动沉着而不急,所以出手而有所获,是说具备了现成的器具然后行动。”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①,不威不惩②。小惩而大诫③,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④。’此之谓也。”


    【注释】


    ①劝:勉。


    ②威:刑威。


    ③诫:即戒。


    ④屦校灭趾,无咎:引《噬嗑》初九爻辞。其意为:脚上施以刑具,刑具遮没了脚阯,看不见脚趾,无灾咎。校,古代木制刑具的通称。灭,遮没。


    【译文】


    孔子说:“小人不知道羞耻不明了仁义,不使他畏惧不会有义举,不见功利不能劝勉他做好事,不用刑威不能惩罚制服。小的惩罚使他受到大的戒惧,以致不犯大罪,这是小人的福气。所以《周易》说:‘脚上刑具掩盖了脚趾,无咎。’就是这个道理。”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①,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②。’”


    【注释】


    ①弗:不。


    ②何校灭耳,凶:引《噬嗑》上九爻辞。其意为:肩上荷以刑具,掩灭了耳朵,这是凶兆。何,“荷”的古字。


    【译文】


    “善事不积累,不足以成名;恶事不积累,不足以毁灭自身。小人将小的善事视为无益而不去做,把小的恶事视为无害而不去除,所以恶行积累到无法掩盖,罪大恶极因而不可解脱。所以《周易》说:‘荷载刑具,掩灭了耳朵,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①。’”


    【注释】


    ①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引《否》卦九五爻辞。其意为:将要灭亡,将要灭亡,因系于植桑而巩固。苞桑,桑树根。


    【译文】


    孔子说:“危险,是由于只想安居其位所致;灭亡,是由于只想保全生存所致;祸乱,是由治世引发。所以君子居安而不忘危险,生存不忘灭亡,太平治世而不忘祸乱,只有这样身体平安而国家可以保全。所以《周易》说:‘将要灭亡,将要灭亡,系于植桑而巩固。’”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①,力小而任重②,鲜不及矣③。《易》曰:‘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④。’言不胜其任也。”


    【注释】


    ①知:同“智”。


    ②任:负。


    ③鲜(xiǎn):少。及:达到。此指受刑罚。


    ④“鼎折足”几句:引《鼎》九四爻辞。其意为:鼎足折断,将王公的八珍菜粥倒出来,沾濡了四周,这是凶兆。(sù),是一种糁与笋做成的八珍菜粥。形渥,沾濡之貌。


    【译文】


    孔子说:“德行浅薄而位处尊贵,才智低下而图谋大事,力量微小而肩负重任,很少有不受惩罚的。《周易》说:‘鼎足折断,把王公的八珍之粥倒出,沾濡了四周,凶。’这是说不能胜其任。”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①,下交不渎②,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③。《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④。’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⑤,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注释】


    ①谄:谀。


    ②渎(dú):轻慢。


    ③俟(sì):等候。


    ④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引《豫》六二爻辞。其意为:坚贞如同磐石,不待终日,占问得吉。介,中正坚定。亦有释为纤小者。于,如。


    ⑤彰:显明。


    【译文】


    孔子说:“能知晓事理的几微,大概是神吧?君子与上相交不谄媚,与下相交不渎慢,这算是知晓几微了吗?几,是事物变动的苗头,是吉凶的先兆。君子见几而动,不要等到天黑了。《周易》说:‘坚如磐石,不待天黑,占问得吉。’已经坚如磐石,还等待到天黑吗?其决断可以明识了。君子知几微知彰著,知柔顺知刚健,为万众仰慕。”


    子曰:“颜氏之子①,其殆庶几乎②?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③。’”


    【注释】


    ①颜氏之子:指孔子学生颜回。


    ②殆:将。庶:近。


    ③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引《复》卦初九爻辞。其意为:离开不远就返回。无大后悔,开始得吉。祗,大。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大概快知晓几微了吧?有不善的事未尝不知道,知道后未尝再犯。《周易》说:‘离开不远就返回,无大悔,始而吉。’”


    “天地缊①,万物化醇②;男女构精③,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④。’言致一也。”


    【注释】


    ①缊(yīn yūn):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


    ②醇:本指含酒精多的酒,此指凝厚。


    ③构:亦有作“搆”“觏”者。有会合、交通之义。


    ④“三人行”几句:引《损》卦六三爻辞。其意为:三人同行,一人损去;一人独行,则可得其友人。


    【译文】


    “天地附着交感,万物化育凝固;阴阳媾精交合,万物化育衍生。《周易》说:‘三人同行,则损去一人;一人独行,则得到友人。’说的是合二而归至于一。”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①,定其交而后求②。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③;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④。’”


    【注释】


    ①易:平易。


    ②交:遇。


    ③与:助。


    ④“莫益之”几句:引《益》卦上九爻辞。其意为:得不到增益,或许要遭到攻击。没有恒心,必然有凶。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先安定下自身之后才行动,平易其心之后才说话,与人确定交情之后才有所求。君子能修养到这三种德行,才能全面。身处危难而行动,则民众不帮助;面临恐惧才说话,则民众不响应;没有交情而有所求,则民众不会帮助;不帮助,则受伤害的事就来了。《周易》说:‘得不到增益,或许会受到攻击,立心而不恒,有凶。’”


    礼


    《礼记</a>》,儒家经典之一,又名《小戴礼记》,汉唐学者认为是西汉戴圣</a>编定。


    西汉立于学官五经</a>的《礼》指《仪礼</a>》。后出现一些附带的参考资料性质的“记”。到东汉的郑玄</a>,为四十九篇的《礼记》作注,使其地位上升,得到广泛的传习。唐朝以后,《礼记》被列入五经,取代了《仪礼》的地位。


    《礼记》内容较庞杂,既有许多关于各项礼仪的规定,也有专门论述制礼理论的篇章,还有一些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比如后来被收入《四书</a>》的《大学</a>》《中庸</a>》就是其中的代表。


    冠义


    【题解】


    《冠义》,是说明《仪礼·士冠礼》的一段文字。冠(ɡuàn)礼,是男子的成人礼。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a>,以示成人。本篇从理论上阐述冠礼的意义以及在全部礼制中的地位。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译文】


    大凡人之所以成为人之处,在于礼义。礼义教化,是从端正仪容和行止、整齐神色表情、理顺辞令开始的。仪容行止已经端正,神色表情得体不随意,辞令顺达合宜,而后才谈得上礼义完备。以礼义来端正君臣关系,密切父子感情,调和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君臣关系端正了,父子亲情亲近了,长幼关系和谐了,而后礼义确立。所以举行冠礼以后才有衣服、车骑等等的完备,衣服、车骑等完备了以后才能仪容行止端正,神色表情得体不随意,言辞顺达合宜。所以说:“冠礼是礼的开端。”因此古时圣哲先王都注重冠礼。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译文】


    古时候举行冠礼之前要用卜筮来选择日期,并确定加冠的宾客,这是表示对冠礼的慎重。对加冠的审慎,是为了尊重礼;重礼,是立国之本。


    故冠于阼①,以著代也。醮于客位②,三加弥尊③,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④,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⑤,以成人见也。


    【注释】


    ①阼(zuò):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天子、诸侯、大夫、士皆以阼为主人之位,临朝觐,揖宾客,承祭祀,升降皆由此。


    ②醮(jiào):冠礼、婚礼上的一种仪式,斟酒时宾、主不用互相敬酒。


    ③三加弥尊:冠礼中三次加冠,越来越尊贵,所以说弥尊。


    ④玄冠:朝服冠名。玄端:缁布衣。诸侯、大夫、士之祭服,冠、婚等礼亦用之。奠:进献。挚(zhì):俗作“贽”,见面礼。


    ⑤乡大夫:官名。乡先生:乡中退休的大夫、士。


    【译文】


    所以在东阶上加冠,表明从此可代父为主。在西阶客位上用酒,先后加缁布冠、皮弁服、爵弁服,一种比一种尊贵,最后礼成。已加冠者,别人尊称其字,把他当成年人看了。谒见母亲,母亲对他行拜礼,谒见兄弟,兄弟也对他行拜礼,这是把他当做成年人来对他行礼啊。加冠之人服玄冠、玄端,献挚于君,又执挚谒见乡大夫、乡先生,这是按成年人的礼节去谒见他们。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译文】


    当成人看,就会按照成人的礼数要求他。按照成人的礼数要求他,就会按照做儿子、做弟弟、做臣子、做晚辈的相应行为规范要求他去做。要求他按照这四个方面的规范来对待别人,难道这礼可以不重视吗?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①。”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注释】


    ①嘉事:嘉礼,古代五礼之一。


    【译文】


    对父亲孝、对兄长悌、对君主忠、对年长者顺的行为确立了,然后才能作为成人,可以作为成人然后才能统治众人。所以圣哲先王重视礼教。所以说:“冠礼是礼教的开端,也是嘉礼六类中最重要的一个。”所以古人注重冠礼;注重冠礼,所以在宗庙之中举行;在宗庙中举行,是为了尊崇重要的仪式。尊崇重要的仪式,而不敢擅作主张;不敢擅自处理重要的仪式,就是贬低自己而尊崇先祖啊。


    司马迁</a>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大约在武帝征和三年(前90)。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早年曾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元封三年(前108),继承父业任太史令,得以遍览官藏图书、档案及各种史料,并开始撰写《史记</a>》。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著书,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轩辕黄帝</a>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共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世称颂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a>《汉书</a>·司马迁传》)。鲁迅</a>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a>·经籍志》著录有《司马迁集》一卷。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题解】


    本文是司马迁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作的序。文章用寥寥数语交代了从周厉王至孔子时代所发生的混乱战事及朝代的更替情况,简要介绍了孔子著《春秋》而后各家以《春秋》为名的著作,表明了作者对前人著作的看法,以及编制《十二诸侯年表》的目的。十二诸侯指周代的十二个诸侯国,即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年表,是一种按年编排记述史事或人物事迹的表。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①,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矣②!”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③。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④。以上因表首共和而叹厉王时事。


    【注释】


    ①《春秋历谱牒》:古代学者所著的关于春秋年间的大事记</a>。


    ②师挚:指鲁太师,挚是他的名字。


    ③彘(zhì):地名。今山西霍州。


    ④共和:周厉王逃出京都,周公、召公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号称共和。


    【译文】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一书,读到周厉王时代史实,总要放下书而叹息。说:“唉!周朝末世的衰乱,师挚当年早就预见到了。”纣使用象牙做的筷子,箕子就发出哀叹声。周朝的政治有缺失的时候,诗人于是从夫妇之道开始,作了《关雎》;当仁义衰微的时候,诗人就作了《鹿鸣》来讽刺当世。到了厉王时代,因为他不喜欢别人说他的过失,公卿恐惧受诛,都不敢直言,于是国人发生叛变,厉王只好跑到彘地去。叛乱是从京师开始的,所以造成了由周公、召公共同处理国政号称共和的局面。以上是因为《十二诸侯年表》以周、召共和开头,而感叹周厉王时的史事。


    是后或力政,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①,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②,下至哀之获麟③,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以上言五伯迭兴,孔子作《春秋》。


    【注释】


    ①干:干谒。


    ②隐:鲁隐公,名息姑。


    ③哀:鲁哀公,名将。


    【译文】


    以后诸侯之间常常以武力相征伐,国势强大的欺凌国势弱小的,发动战争常常不向天子请示。但却用王室的名义,以达到攻伐的目的,进而做了诸侯盟会的主人。政权落到五个霸主的手中,于是诸侯行为更加放纵,奢侈淫靡,不符合法律,叛变不轨的臣下和弑父杀兄而自立的逆子就愈来愈多了。齐、晋、秦、楚四国,在成周时代还很弱小,封地有的一百里,有的也不过五十里而已。后来晋国凭借着三河的阻挡,齐国背靠着东海,楚国依仗着长江、淮河的天险,秦国凭着雍州地势的险固,从四方纷纷兴起,轮流为霸主,当初文王、武王所封的大国,他们都施以威力而使之降服。因此,孔子为了推行王道,周游列国,游说了七十个多国的君主,都不能受到重用,因此向西跑到周朝的王室去查阅有关的资料,研讨各国史书上关于史事的记载,采择鲁国史料而写了《春秋》。《春秋》一书,上从隐公元年记起,一直写到哀公获麟为止,文辞简洁,把重复繁多的旧史书记录加以删节,制定出礼法,因而王道赅备,人事周全。以上讲春秋五霸迭兴,孔子作《春秋》。


    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a>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①,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a>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a>》。及如荀卿、孟子</a>、公孙固、韩非</a>之徒②,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③,不同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④,上大夫董仲舒</a>推《春秋》义⑤,颇著文焉。以上历数各家。


    【注释】


    ①楚威王:楚国国君,名熊商。


    ②公孙固:战国时宋国人。


    ③捃摭(jùn zhí):采集。


    ④张苍:汉文帝时做丞相,著有《终始五德传》。


    ⑤董仲舒:汉武帝时人,著有《春秋繁露</a>》。


    【译文】


    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仅口中传授了孔子所撰著《春秋》的旨意,这是因为其中有许多讥讽、褒扬和贬抑的意思,不便于用文字写出来。鲁国的君子左丘明担心孔子的弟子们各自的说法不同,各以为是,失去了孔子原来的本意,因此根据孔子的记载,详细地叙述各条史事发生的经过,撰成《左氏春秋》一书。铎椒是楚威王的老师,因为楚王不能把整部《春秋》看完,就选择其中与成败有关的部分,编成四十章,这就是《铎氏微》。赵孝成王时,他的相国虞卿一方面采用《春秋》的记载,另一方面参考近代的时势,也著成了八篇,这就是《虞氏春秋》。吕不韦是秦庄襄王的相,也观察上古的事迹,删取《春秋》里的记录,集聚六国时的事实,著成了八览、六论和十二纪,这是所说的《吕氏春秋》。其余像荀子</a>、孟子、公孙固、韩非等一些人,也往往各自采取《春秋》的文辞来著书,这种情形很多,无法一一叙述。汉朝的国相张苍写《始终五德传》,上大夫董仲舒推论《春秋》的真意,著《春秋繁露》,对《春秋》的真意各有所创新、发现。以上历数春秋战国时期各家著述。


    太史公曰: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于神运,谱牒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a>》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


    【译文】


    太史公说:儒家断取义理,辩者只注意文辞驰骋,不管事实的本末因果;治历的人只采取年代和月日,阴阳术数家特别注重神意的运转,谱牒仅记载世系和谥号,文辞更简略。想要从一家的书里看到各项要点,那是很难的。因此我记录十二诸侯的重要事迹,上起共和,下止孔子时代,用列表方式说明对《春秋》和《国语》有专门研究的人所谈论的盛衰大意,将它著在篇内,让研究古籍的学者从中去删繁取要吧。


    史记·六国年表序


    【题解】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魏、韩、赵、楚、燕、齐,合秦凡七国。《史记·六国年表》所记上起周元王元年(前475)下至秦二世灭亡(前207),共二百七十年。在这篇序言中,作者大略地叙述了六国兴亡的过程及其原因。文章叙述简明扼要,褒贬态度分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才能。


    太史公读《秦记》①,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②,作西畤用事上帝③,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④,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⑤,攘夷狄,尊陈宝⑥,营岐、雍之间⑦。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以上言秦之盛。


    【注释】


    ①《秦记》:一部记录秦国历史的史书。


    ②秦襄公始封为诸侯:秦襄公带兵护送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管辖秦各地。


    ③畤(zhì):祀五帝之处。


    ④胪(lǚ):祭祀的名称。


    ⑤文公:指襄公子。陇:指今陕西一带。


    ⑥陈宝:传说中两个童子的名字。据《列异传</a>》,陈苍人得到了个异物。路上遇到两个童子,说这个异物名叫媦(wèi),在地下吃死人的脑子。媦于是说,这两个童子名叫陈宝,得到其中一个雄性的人会称王,得到雌性的人会称霸。穆公巡猎,得其雌性者,于是给它立了祠堂。


    ⑦岐:岐山,今陕西岐山。雍:雍州,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即古雍州。


    【译文】


    太史公读《秦记》,读到犬戎打败幽王,周朝被迫东迁洛邑,这时秦襄公因为护送平王东迁,开始被封为诸侯,就作西畤奉祀白帝,僭越礼分的端倪可由此看出了。《礼》上说:“天子祭祀天地,诸侯祭祀其国内的名山大川。”现在秦国杂用戎狄的风俗,重视武力征伐,把仁义看得很轻,身为藩臣,就僭越礼节举行天子的郊祀典礼,君子们看到这种情形,都非常担心。到了文公越过陇山,排斥夷狄,尊奉陈宝,建国在岐、雍一带。秦穆公整修政治,把东境扩张到黄河边,这时秦国的势力已经跟齐桓公、晋文公等中原国家的侯伯相等了。以上讲秦的强盛。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①,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②,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③,田和亦灭齐而有之④,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以上言六国之盛好用谋诈。


    【注释】


    ①六卿:指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赵、魏。


    ②田常:指陈恒。简公:齐简公,名壬。


    ③三国:指赵、韩、魏。


    ④田和:田庄子</a>的儿子。


    【译文】


    后来诸侯的臣下秉掌政权,大夫的禄位世袭,晋国的政权旁落到六卿的手中,晋国的对外征伐和会盟等事,都由他们做主,威权都重于诸侯。到田常杀齐简公而做齐国的国相时,诸侯都安然无事,不发兵讨伐,于是天下都争着以战争相侵夺了。后来韩、赵、魏三家终于分晋,田和也灭掉齐国,夺取了君位,六国的强盛从此开始。他们努力讲求加强兵力,吞并敌国,使用的是诈谋诡计,而纵横短长之术因此兴起。矫称诈说不断产生,虽立下盟誓却不遵守,即使设置人质并且立了信符,还是没有约束的力量。以上讲六国强盛,指出其好用诈谋。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①,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②,汤起于亳③,周之王也以酆、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以上秦并天下亦有天意而兼地利。


    【注释】


    ①鲁:周公的后代的辖地,今山东西南部。卫:康叔后代的辖地,今河南淇县、滑县一带。


    ②西羌:西部少数民族部落的泛称。


    ③亳(bó):今河南商丘。


    【译文】


    秦原来是个小国,又处于偏僻的西边,中原的国家对它抱着排斥的态度,把它与戎狄一样看待,到秦献公以后,它在诸侯中间国力总是最强大。谈到秦国的德义,比鲁、卫的暴戾无道还差,而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的强大,但是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这并不一定归于它的地理形势险要,倒像是上天有意帮助秦国。有人说:“东方是日出的方向,所以象征着物的生长;西方是日落的方向,所以象征着物的成熟。”开创事业一定会在东南方,收获成果一定是在西北方。因此大禹从西羌兴起,商汤在亳地壮大,周朝君临天下,是由酆、镐起兵伐殷,秦国称帝,是以雍州为根据地,而汉朝的隆兴,是从蜀汉发迹。以上讲秦并天下既有天意也因地利。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以上《秦记》亦有可采。


    【译文】


    秦国统一天下以后,烧毁全国的《诗》《书》,对于诸侯各国的史记,焚毁尤其彻底,因为书中有讥刺秦国的文辞。后来《诗》《书》能够再现人间,是由于民间多藏有其书;而史书只藏在周室,因此全部被毁灭。可惜啊,可惜!只剩下《秦记》,上面又不记载年月,文辞也疏略不完备。然而战国时代的权变政治也有许多可采用的地方,不一定要引据上古的情况。秦国取得天下,虽然多用暴力手段,但时代改变了,与古代不同,秦国变法革新,成效很大。古书上说,“要效法后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后几代的君王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接近,风俗的改变不太明显,议论低下而容易实行。一般学者受到先王仁义之说的影响,看到秦朝在帝位的日子短,不去考察秦朝所以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只因秦朝以暴力征服天下来讥笑它,不敢谈论秦朝的法制,这就像用耳朵吃饭品尝不到味道一样。真是可悲啊!以上讲《秦记》中的内容也有可采信之处。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译文】


    我因此根据《秦记》,继《春秋》之后,用表来排列说明六国时代的事情,从周元王到秦二世,共二百七十年的时间,把所知道的各国兴亡的情况记载下来。后代的君子可以阅览参考。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题解】


    《秦楚之际月表》系按月记录秦二世元年(前209)至汉高祖五年(前202)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表。在这篇序文中,作者首先概括了秦、楚之际的历史变迁,继而着重分析了秦朝之前各位帝王获得地位的原因和方式,及秦朝自兴起至灭亡的过程,从中可见作者编制此表是意在给后人某种启迪。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阼,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①。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②。


    【注释】


    ①嬗(shàn):变。


    ②亟(jí):迅速。


    【译文】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的历史记载,说:首先揭竿起义的是陈涉;而用武力灭掉秦朝的是项羽</a>;收拾乱局,铲除凶暴,平定天下,最后登上帝王之位的是汉朝天子。前后总共五年的时间,三次改变号令。自从有人类以来,受天命而有天下,从来没有过这么急速更换的。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①,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②,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③,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④。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注释】


    ①契(xiè):商的始祖。后稷:周的始祖。


    ②孟津:地名。在今河南孟州西。


    ③章:壮大。缪:指秦穆公。


    ④并冠带之伦:指一统天下。


    【译文】


    从前虞舜和夏禹的兴起,首先依靠的是几十年积累善事和功劳,道德隆盛而受到百姓的拥戴,然后代行政事,接受上天的考验,最后才即帝位。商汤和周武王君临天下,则是由契和后稷开始,修仁行义十几代,没有经过事先邀约,就有八百多诸侯在孟津会师,共同来讨伐纣王,还认为不行,之后才逼杀了纣王。秦朝从襄公开始兴起,经历了文公、穆公、献公和孝公四位有为君主,以后国势更加强盛,渐渐地兼并了六国的土地。又过了一百多年,到了秦始皇</a>才统一天下。其中虞、夏、汤、武是用德化感召,秦是用武力征伐,要统一天下是如此的不容易。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①,销锋镝②,锄豪桀,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注释】


    ①堕(huī):毁坏。


    ②镝(dí):箭头。


    【译文】


    秦朝称帝以后,忧虑战争不止,是因为有诸侯的缘故,因此没有尺土的分封,而是破坏有名的城池,销毁兵刃和箭镞,铲除各地豪杰,希望维系万世的安稳。然而王迹的兴起,在平民闾巷之间,大家联合起来讨伐暴秦,声势之大,超过三代。过去秦朝对民间所施的禁令及不封诸侯等政治措施,刚好反过来帮助后来的贤者,替他们排除了困难。所以高祖以一介平民发愤兴起,终于成为天下的帝王,哪里是没有土地就不能君临天下。这真是古书上说的大圣人啊!难道不是天意吗,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不是大圣人的话,怎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受命而成为帝王呢?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题解】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从汉高祖至武帝太初年间分封诸侯王的大事。在这篇序言中,作者对这百余年间有关分封的沿革作了简要交代,其中掺杂了作者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敢于直言、直抒胸臆的胆略。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①,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室。管、蔡、康叔、曹、郑②,“康叔”盖“唐叔”字误。或过或损。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强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以上言周封国之多。


    【注释】


    ①伯禽:周公的儿子。康叔:武王的弟弟。


    ②管:管叔,名鲜,封于管(今河南郑州管城区)。蔡:蔡叔,名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曹:曹叔,名振铎,封于曹(今山东菏泽定陶区)。郑:郑桓公,名友,封于郑(初在今陕西华县,后迁今河南新郑)。


    【译文】


    太史公说:殷代以前,年代遥远。周代的封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当时把伯禽封于鲁,把康叔封于卫,地方各为四百里,这有着维系亲情纽带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有德之人的奖励。把太公封于齐,拥有五个侯爵的土地,这是对于勤劳有功的人的尊崇。到了武王、成王及康王之世,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之多,其中与周室同姓的有五十五个,诸侯的封地最大不超过百里,最小为三十里,用来辅弼捍卫王室。管叔、蔡叔、康叔及曹国和郑国,“康叔”大概是“唐叔”字误。封地有的超过规定数,有的不及。到了厉王和幽王以后,王室的政治失修,侯伯的强国就兴盛起来了,当时天子的力量单薄,无法阻止。这并不是周王的道德不善,而是形势衰微的缘故。以上讲周封国之多。


    汉兴,序二等①。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②,唯独长沙异姓③,而功臣侯者百有余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④,为燕、代国⑤;常山以南⑥,太行左转⑦,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⑧,为齐、赵国⑨;自陈以西⑩,南至九疑(11),东带江、淮、穀、泗(12),薄会稽,为梁、楚、吴、淮南、长沙国(13)。皆外接于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14),自江陵以西至蜀(15),北自云中至陇西(16),与内史凡十五郡(17),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以上言汉封宗族之强。


    【注释】


    ①序二等:级别分为两等,大的为王,小的为侯。


    ②九国:指齐、楚、吴、淮南、燕、赵、梁、代、淮阳。


    ③长沙:今湖南长沙,吴芮封在此地。


    ④雁门:今山西代县。太原:今山西太原。辽阳:今辽宁辽阳。


    ⑤燕:起初为卢绾地。后绾入匈奴,于是立刘建(刘邦之子)为燕王。代:当初分封给刘仲(刘邦之兄),后来匈奴进攻,刘仲弃土逃回被罢黜,立刘恒(刘邦之子)为代王。


    ⑥常山:今山西恒山。因避文帝之讳,改“恒”为“常”。


    ⑦太行:太行山,在山西东部。


    ⑧阿:阿泽,在今山东阳谷。甄:在今山东鄄城北。


    ⑨齐:起初封给韩信,后封给刘肥(刘邦庶子)。赵:起初封给张耳,后封给刘如意(刘邦幼子)。


    ⑩陈:今河南淮阳。


    (11)九疑: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南。


    (12)穀:穀水,在今江苏砀山南,睢水支流,也叫砀水。泗:泗水,发源于今山东泗水陪尾山,古时泗水流经今山东曲阜鱼台、江苏徐州,至洪泽湖畔龙集附近入淮。


    (13)梁:起初封给彭越,后封给刘恢(刘邦之子)。楚:起初封给韩信,后封给刘交(刘邦之弟)。吴:封给刘濞(刘邦之兄子)。淮南:起初封给英布,后封给刘长(刘邦之子)。


    (14)三河:指河南、河东、河内。东郡:今河北大名、山东聊城、临清等地以西。颍川:今河南中部及南部。


    (15)江陵:今湖北江陵。


    (16)云中:今山西大同北。陇西:今甘肃陇西。


    (17)内史:秦置官名。掌治理京师,后即为地域名。汉初之“内史”,辖长安、新丰等地。


    【译文】


    汉朝建立以后,封功臣为王、侯二等。高祖末年,不是刘氏而称王,或者对朝廷无功劳,天子没封他而自己称侯的,天下人共同起来讨伐他。高祖的子弟同姓而封王的有九国,只有长沙王异姓,功臣被封为侯的有一百多人。从雁门、太原以东到辽阳,是燕国和代国;从常山以南,太行山以东,越过黄河、济水和阿、甄两地,往东一直到海,是齐国和赵国;从陈地以西,南至九嶷山,往东包括江、淮、穀、泗四条河流,一直到会稽,是梁国、楚国、吴国、淮南国和长沙国。多国的外围都和胡、越接壤。内地北至太行山以东都是诸侯的封地,大的诸侯有的占地五六郡,拥有几十个城,设置百官,建立宫观,和天子差不多,真是僭越礼分。汉朝的天子只拥有河东郡、河西郡、河南郡、东郡、颍川郡、南阳郡,以及从江陵以西到蜀地,北边从云中到陇西,和京兆合起来不过十五郡,而公主和列侯的采地还多在里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下刚刚平定,同姓的骨肉少,所以广泛地扶植庶子,用来镇抚四方,翼卫天子。以上讲汉代所封宗室的强盛。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①,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②,赵分为六③,梁分为五④,淮南分三⑤,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⑥,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也,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以上言诸侯日削,强本弱枝。


    【注释】


    ①忕(shì):《索隐》曰:“训习,言习于邪臣之谋计。”


    ②齐分为七:汉文帝时,分齐为齐、济北、济南、菑川、胶西、胶东、城阳七国。


    ③赵分为六:赵分为河间、广川、中山、常山、清河、赵六个小国。


    ④梁分为五:梁分为济川、济东、山阳、济阴、梁五个小国。


    ⑤淮南分三:淮南分为衡山、庐江、淮南三个小国。


    ⑥厄塞:险要的地方。


    【译文】


    汉朝平定天下以后百年之间,亲属的关系更为疏远,有的诸侯还骄矜奢侈起来,惯用奸邪之臣的计谋,做出淫乱的事,情节严重的叛逆犯上,情节较轻的不遵守法度,以致危及自己的性命,丧身亡国。天子效仿古法,于是加赐恩惠,让诸侯可以推恩,把国内的城邑分封子弟,因此齐国分为七国,赵国分为六国,梁国分为五国,淮南国分为三国,加上天子的支庶子封为王,诸王的支庶子封为侯,合起来共有一百多个诸侯。吴、楚作乱的前后,有些诸侯因罪而被削地,因此燕、代两国丧失了北边的郡,吴、淮南、长沙三国丧失了南边的郡,齐、赵、梁、楚国的支郡及名山、湖池全都纳入了天子的直辖范围。诸侯的势力逐渐衰微,大国不超过十几城,小侯只有几十里,对上来说,可以奉行贡职,对下来说,可以供给祭祀,藩卫京师。汉朝天子直辖的郡有八九十个,犬牙交错在诸侯的封地上,控制着诸侯的要塞和地利,造成本根强大、枝叶弱小的形势,于是尊卑分明,万事各得其所了。以上讲汉代诸侯不断被削弱,以实行强干弱枝。


    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⑦,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


    【注释】


    ①太初:汉武帝年号(前104—前101)。


    【译文】


    我恭谨地记载了高祖以来到太初年间所封的诸侯,在各诸侯的下面记上他们兴起和衰亡的时间,让后代可以观览。中央的形势虽然强大,但最重要的是推行仁义,这才是根本的办法。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题解】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跟随汉高祖刘邦创业的三十七位功臣受封侯爵及其爵位的传袭沿革。在这篇序文中,作者说明了制表记事的目的,即观览当世得失,总结历史教训。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①,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②,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注释】


    ①五品:五个等级,即下文的勋、劳、功、伐、阅。


    ②厉:同“砺”。


    【译文】


    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勋分为五等,用德行辅立宗庙,安定社稷的叫做“勋”;用言论解决问题的叫做“劳”;用武力取胜的叫做“功”;为国建立制度的叫做“伐”:累积资历的叫做“阅”。高祖封爵时的誓辞是:“只要黄河像衣带一般没有断缺,泰山像磨刀石一般坚硬而挺立,国家就可以永享太平,延及你们的子孙,仍然可以封爵受禄。”起初未尝不想巩固这些诸侯国,到了他们的子孙越来越不行,然后才渐渐衰微,变弱变小。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邦”,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a>》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以上言古者封国之长由于忠谨。


    【译文】


    我读高祖功臣封爵时的记载,考察他们当初受封及后来如何丧失爵位的情形,说:我所听闻的情形真是奇异啊!《尚书》说“使万国同心和洽”,这些国家到了夏代和商代,有的已经享国千年之久。周朝所封的诸侯大约有八百个,在幽王和厉王之后,还可以从《春秋》一书中看到。《尚书》中有唐、虞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一千多年之久,往往能自我保全,来藩卫天子,这难道不是由于他们能笃行仁义、奉公守法?以上讲古时封国能长期延续的原因,是因为忠诚与谨慎。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①,小侯自倍②,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馀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③。罔亦少密焉④,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⑤。以上功臣多坐法亡国。


    【注释】


    ①萧:萧何。曹:曹参。绛:周勃。灌:灌婴。


    ②小侯自倍:小侯比当初封的户数翻了一倍。


    ③耗:尽。


    ④罔:网。


    ⑤兢兢:恐惧。


    【译文】


    汉朝建立以后,功臣受到封爵的有一百多人。那时天下刚刚平定,大城名都里的人民都逃亡去了,留住下来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三,所以大侯所辖不超过万家,小侯所辖只有五六百户而已。过了几代以后,百姓都又回到了故乡,户数愈来愈多,萧何、曹参、周勃和灌婴等人的封地上甚至达到四万家,小侯的户数也增加一倍,财富随之丰富起来。子孙就骄矜自满,忘记了祖先得到爵位的不容易,往往放纵邪僻,为非作歹。到了太初年间,前后不过百年,汉初所封的侯爵只剩下五个,其余的已经犯法丧身,全都亡国了。固然是朝廷的法网纲纪稍微严密些,但主要还是诸侯本身对于当代的法令并无戒慎奉守之心。以上讲功臣多因被判违法而亡国。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①?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注释】


    ①绲:同“混”。乱。


    【译文】


    处在今天的时代,记取古代的行事,是为了给当代作个借鉴,不一定要跟古代的办法雷同。帝王各自礼法殊异,制度不同,总当以成功为目标,怎么可以相乱呢!我们考察人臣得到尊宠和遭受废辱的原因,这也是当代得和失的所在,何必一定要假借古代的事迹!我于是恭谨地记录终始,列表说明,其中也颇有本末不详尽的地方;总算把明确的事加以表明,疑而不能定的只好从缺。让后来的君子,若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的时候,有我这篇表可以作参考。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


    【题解】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记录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封侯史实。建元,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这篇小序以非常简练的笔墨,说明了建元以来功臣受封的原因和条件,结尾适时戛然而止,颇有“且听下回分解”的味道。


    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①;闽越擅伐②,东瓯请降③。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④,荆舒是惩⑤”,齐桓越燕伐山戎⑥,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⑦,秦缪用百里霸西戎⑧,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注释】


    ①路塞:边界。


    ②闽越:今福建北部与浙江南部。


    ③东瓯:今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


    ④膺:击。


    ⑤荆、舒:古代指江南楚地一带。


    ⑥山戎:古代北方民族名。居于今河北东北部。


    ⑦单于:匈奴王号。


    ⑧秦缪(mù):指秦穆公。百里:指百里奚,春秋时人。


    【译文】


    太史公说:匈奴弃绝和亲,攻击边境上的要塞;闽越专以武力攻伐,逼得东瓯举国内附。这两个外夷不断侵扰边境,犹在大汉最隆盛的时候,由此推知功臣受封之多,不下于祖先之时。为什么呢?自从《诗经</a>》和《尚书》说三代之时,“击伐戎、狄,惩罚荆、舒”后,齐桓公越过燕国北伐山戎,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使匈奴单于降服,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而称霸西戎,吴、楚两国的国君以诸侯身份而役使百越。何况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有圣明的天子在上,兼有文才和武略,平定天下,使国内亿万的百姓都能团结和睦,哪里会安然沉默不为边界受侵略而出兵征伐呢!从此以后,出师击伐北方强悍的敌人,诛讨南方的闽越,将士们于是因军功依次地封侯了。


    太史公自序


    【题解】


    本文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最后一篇。在这篇自序中,司马迁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写作《史记》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及主要内容。可视为整部《史记》的一个纲要和题注。


    昔在颛顼①,命南正重以司天②,北正黎以司地③。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④。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⑤,晋中军随会奔秦⑥,而司马氏入少梁⑦。


    【注释】


    ①颛顼(zhuān xū):古代帝王的名字。相传为黄帝的孙子</a>。


    ②南正:上古官名。司天。


    ③北正:上古官名。司地。


    ④程伯休甫:程,国名。伯,爵名。休甫,人名。生平不详。


    ⑤去周适晋:《集解》引张晏曰:“周惠王、襄王有子颓、叔带之难,故司马氏奔晋。”


    ⑥中军:中军元帅的简称。古代军队中的最高军事长官。随会:晋国大夫。


    ⑦少梁:原指梁国,后来因被秦国侵吞,改称为少梁邑,在今陕西韩城南。


    【译文】


    古代颛顼帝,曾任命名叫重的南正专管天事,名叫黎的北正专管地事。在唐尧、虞舜的时代,重、黎的后嗣仍旧掌管这一方面的职事,直到夏、商二代,重黎氏掌管天地诸事,做得很好。到了周代,受封程伯,表字休甫的,便是重黎的后裔。当周宣王时,重黎氏的后代脱离了世掌天地的职守,别为司马氏。从此司马氏便世代掌管周史。周惠王、襄王的时候,司马氏离开周王投奔晋国,晋中军随会逃到了秦国,不久司马一族又转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①。在赵者,以传剑论显②,蒯聩其后也③。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④,遂拔,因而守之⑤。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a>⑥。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⑦,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⑧,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⑨。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⑩。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11)。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12)。


    【注释】


    ①中山: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定州、唐县一带。


    ②以传剑论显:凭借剑术而闻名。


    ③蒯聩:人名。


    ④错:即司马错。


    ⑤守:郡守。


    ⑥白起:事奉秦昭王,善于用兵,被封为武安君。


    ⑦长平: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⑧杜邮:亭驿名。在今陕西咸阳东。


    ⑨武信君:指武臣,陈国人。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⑩王卬于殷:司马卬曾引兵平定了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又随项羽一起入关,因而被项羽封为殷王。


    (11)市长:汉朝都城长安主管市场的官员。西汉长安有四市,各有长、丞,为左冯翊属官。


    (12)太史公:一说为司马迁对父亲的尊称,一说太史令掌管天文和国史,其职守尊贵,和三公平等,所以称为太史公。


    【译文】


    自从司马氏离开周王投奔晋国后,这一族的人就分散了,有的在卫国,有的居赵国,也有的留在秦国。在卫国的一支,做过中山相。在赵国的一支,因擅长剑术而闻名,蒯聩就是这一支的后嗣。在秦国的名叫司马错,和张仪争论,秦惠王就任命司马错为大将率领军队攻打蜀,攻下蜀地后,就任命司马错做那个地方的郡守。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随事武安君白起。这时少梁已改名夏阳。司马靳和武安君大败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坑埋赵军数十万,回到秦国,司马靳和白起都被赐死在杜邮,司马靳葬在华池这个地方。司马靳的孙儿名叫司马昌,做过秦国的主铁官。秦始皇的时候,蒯聩的玄孙名叫卬的,曾做武信君的部将,巡察朝歌一带。这时天下大乱,诸侯擅自封王,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汉王刘邦带兵攻打楚国,司马卬降顺汉王,原有的封地,改置为河内郡。司马昌的儿子叫司马无泽,做过汉长安市长。司马无泽的儿子叫司马喜,做过五大夫,死后,都葬在高门。司马喜的儿子司马谈,就是太史公。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①,受《易》于杨何②,习道论于黄子③。以上叙述家世。


    【注释】


    ①天官:天文学。


    ②杨何:字叔元,菑川(今山东寿光)人。


    ③黄子:汉景帝时人。


    【译文】


    太史公从唐都那里学习了天文星官的学问,从杨何那里学习了《易》学,又跟随黄生</a>研究黄老的学术。以上叙述家世。


    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①,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②,乃论六家之要指曰:


    《易大传》③:“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④,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⑤,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⑥,绌聪明⑦,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注释】


    ①建元:汉武帝年号(前140—前135)。元封:汉武帝年号(前110—前105)。


    ②悖:惑。指向老师学习却被所看到的东西所迷惑。


    ③《易大传》:指《易·象传》。


    ④直:但,只。


    ⑤俭:墨家的主张,要求节用节葬非乐,崇尚节俭。


    ⑥健羡:刚强、贪欲。


    ⑦绌聪明:道家主张的绝圣弃智。绌,通“黜”。


    【译文】


    太史公在武帝建元、元封年间做过官,他对当时学者固执师说,墨守一家,使学术不能通流的风气,感到万分困惑,于是专门论述六家的要旨,说:


    《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意思是说诸子的学说,尽管有百虑,实质是一致的;他们所循的途径虽然很不一样,而其趋向目的是相同的。换句话说,诸子的学问都以救世立教为目的。我们可以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都是想致天下于太平盛世中。只是因立场不同,以至于各自的观点、使用的方法大有不同,这样有的就能把握住重点,找到正确的方向,有的就不能了。我曾分析阴阳家的方术,它太繁复而且琐细,忌讳的事物太多,使一般人受到拘束,许多事都不敢大胆地去做;但他们主张顺着四时的秩序去做事,却不可违反。儒家的学说太广博,很难找出它的要领,因此在研究的时候,用力虽勤而功效很少,因此他们所说的一切,不能完全听从;但是他们制定的君臣父子彼此相处的礼节,和夫妻之间或长辈晚辈之间礼数的分别,是不能够更改的。墨家过于俭啬,难以遵循,因此他们的说法也不能完全实行;但是他们务实节用的宗旨,是不可以废弃的。法家严酷不讲情感,但是他们把君臣上下的名分等级分得十分清楚,这一点也是不能改变的。名家容易让人拘执于名而失掉真实性,但是确定名实的配合,不能不注意。道家教我们精神集中,一动一合不露形迹,认为物性自足,不必强求;他们的学术是本着阴阳家顺序四时的秩序,采纳儒家、墨家的长处,撷取名家、法家的要点,随着时代的需要,配合人事的变化,待人做事等一切措施,没有不适宜的,容易把握住重点,用力少而收效多。儒家则不同,他们认为君主应该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提倡什么,臣下就应该附和,君主在前面走,臣下应该紧紧跟在后面。像这样,君主太苦了,而臣下反倒清闲了。大道的要点是,除去贪欲,不玩弄聪明,不可舍此而自任其术。一个人用的精神太过会疲困的,身体太劳累会生病的。如果你的精神和身体常常过劳而没有适度的休息,你却希望长寿和天地同春,这是办不到的。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①,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注释】


    ①阴阳:指天地分阴、阳两气,人事也可用阴、阳来说明。四时:春夏秋冬。八位:与八卦相配的八个方向,即震东、离南、兑西、坎北、乾西北、坤西南、巽东南、艮东北。十二度:即十二星次。星所在的躔舍和十二宫相当。二十四节:二十四个节气。


    【译文】


    阴阳家对于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各有一套教令,规定人们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要禁忌,如果人们顺守这些教令,就会昌达得福,违反这些规定,不是死就是消亡,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样容易“使人拘束而不敢大胆地去做事”。可是阴阳家所说的春天万物发生,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自然的重要法则,如果我们不遵守,那么一切事务便没有头绪了,所以我说“四时的顺序,是不可以违反的”。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译文】


    儒家把六艺当做宗法。六艺除经文本身外,连以后的传记说解等著作不下千万种,像这样多的典籍,使得后世学者,加上历代祖孙父子世守一经,仍不能够通晓其大义;穷尽一个人毕生的岁月,也不能详尽六经中的典制。所以我说,儒家学说“太广博而难以找到要领,用力虽勤而功效很少”。可是分列君臣、父子间的礼数,序次夫妇、长幼的分别,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①,采椽不刮②。食土簋③,啜土刑④,粝粱之食⑤,藜霍之羹⑥。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⑦,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a>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注释】


    ①茅茨:以茅草苫屋顶。


    ②采椽:以柞木作椽。采,木名。


    ③土簋(ɡuǐ):盛饭瓦器。


    ④土刑:盛汤瓦器。


    ⑤粝粱:粗米饭。


    ⑥藜:一种野菜。藿:豆叶。


    ⑦桐棺三寸:桐木做的棺材三寸厚,喻指简陋。


    【译文】


    墨家也崇尚尧、舜的道术,引述尧、舜的德行说:“堂只三尺高,土做的阶不过三级,用茅草盖的屋顶未曾修剪整齐,用原木做的屋桷未加刮削。吃的是土做的簋里面所盛的饭,饮的是土做的瓦器里面所盛的羹汤,饭用粗米做成,汤用豆叶做成。夏天穿葛制的单衣,冬天着鹿皮裘衣。”他们葬死者用桐木做棺,厚不过三寸,号丧不过于哀恸。他们的丧礼就是这样简单,以此来作为一般人的表率,使天下的人奉为法则,像这样的作风,尊卑就难以分别了。我们想到时代的改变,事业自然不尽相同,所以我说“过于俭啬,后人难以遵循”。总之,务实节用,确实是人们兴家富足的最佳途径。这是墨家的长处,任何一家都不能废弃。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译文】


    法家不分亲近、疏远,也不管谁是高官厚禄者,谁是平民百姓,都依法规来判决,这样,像亲爱我们的亲属、尊重我们长上的重恩义的伦理,就一无所有了。这在适当的时机,处理某些事件,可以行得通,但绝不可以长久施行,所以我说,他们“严酷,不讲情感”。至于主张君长至上,部属次之,划清职责权限,谁也不许超越,任何一家都无法改变的。


    名家苛察缴绕①,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②,此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缴绕:缠绕。


    ②参伍不失:指名实交互。


    【译文】


    名家过于明察、纠缠不清,使人们反省思考,但不得其究竟,一切以名称为决断,而违背了人情,所以我说“令人拘执于名而失掉真实性”。名实相互参验考证,得出较正确的结论,这一点确实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①,其实易行,其辞难知②。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③。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④,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⑤。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⑥。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以上谈论六家要指。


    【注释】


    ①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道家是一种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学派,既主张清静无为,又认为无为便是无不为。


    ②其辞难知:指道家的主张微妙,不容易把握。


    ③圣人不朽,时变是守:指圣人的教导是不朽灭的,都是顺应时代变化的。


    ④中:当。


    ⑤窾(kuǎn):空。


    ⑥复反无名:重新返回到清静虚无。


    【译文】


    道家主张“无为”,又说“无不为”,他们的理论可以实行,但他们的主张,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他们的学术以虚无为根本,以因循为手段。没有一成不变的形与势,所以能推究万物的情状。应付事物不抢先,也不居后,而是因物为制,所以能够主宰万物。立法或不立法,因时务而决定;而一种制度的决定也必须和事物相配合。所以说,“圣人是不朽的,因为他能牢守着因时、通变的法则。虚无是道的根本,因循是君主应把握的纲领”。让群臣都有表现,使人尽其才。实际和他的名声相切合的叫做“端”,实际和名声不相应的叫做“窾”。“窾”是空的意思,说空话而无事实根据的,不要听信,那么奸邪小人就将无法立足,贤和不才的人自然容易区分开来,黑白就会分别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了。这样忠奸、贤愚,听随君主去任用,什么事办不好呢!这种作风,才是真正懂得大道浑合混同、了无痕迹。能普照天下,但最后还返回到清虚无为。一个人的生存要赖有精神,精神寄托在形体上的。精神过分运用就会衰竭,身体太苦就会病倒,精神和形体都受到伤害,两者脱节了,人就会死亡。人死不能复生,离去的不能再回来,所以圣人特别重视养生。从这一点看,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形体是生命的寄托所在。人如果不首先保养他的精神,却说“我要治理天下国家”,这能做到吗?以上谈论六家学说的基本精神。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①。


    【注释】


    ①迁:司马迁自称。


    【译文】


    太史公掌管天文历法方面的事务,不治理民政,比较轻闲。他的儿子名迁。


    迁生龙门①,耕牧河山之阳②。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③,窥九疑④,浮于沅、湘⑤;北涉汶、泗⑥,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⑦;厄困鄱、薛、彭城⑧,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⑨,还报命。


    【注释】


    ①龙门:山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


    ②阳:指水之北、山之南。


    ③上会稽,探禹穴: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的南面。相传大禹东巡到会稽时去世,埋葬在那里。绍兴城南二十里处有禹王庙。


    ④九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相传舜葬在这里。


    ⑤沅、湘:沅江、湘江,均在今湖南境内。


    ⑥汶、泗:汶水、泗水,均在今山东境内。


    ⑦峄(yì):峄山,或称“邹峄山”“邾峄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


    ⑧鄱:应作“蕃”,县名。今山东滕州。薛:在今山东滕州南。彭城:今江苏徐州。


    ⑨邛:邛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国名。在今四川西昌东。笮:即笮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国名。在今四川汉源东北。昆明:汉定笮县,今四川盐源。


    【译文】


    我生在龙门,曾在黄河以北、龙门山以南的地方,过着耕种牧畜的生活。十岁的时候,诵读古文经书。二十岁时,南下游历江、淮一带,曾经登上会稽山,去探寻民间传说已久的禹穴,勘察大舜所葬的九嶷山,顺道渡过沅水、湘水;再向北返渡过汶水、泗水,到齐、鲁的旧都,同当地的学士大夫讨论学术,领略了孔子在阙里等处留下来的风教,在邹县、峄山参加过古代乡射活动。在蕃县、薛县、彭城等地遭遇到一些困难,再经过梁国、楚国回到故乡。做了郎中,奉大汉的使命,向西出使巴蜀以南等处,往南经略邛都、笮都、昆明等地,然后才返回朝廷。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①,而太史公留滞周南②,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③,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以上谈遗令迁论次史文。


    【注释】


    ①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元封元年(前110)正月,汉武帝封泰山,禅梁父,改元元封。


    ②周南:指洛阳。


    ③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指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鲁西狩猎获麟事,到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共三百七十二年。


    【译文】


    在这一年,汉武帝第一次东巡,到泰山举行汉家的封禅大典,然而太史公因病滞留洛阳,不能参加这一盛典,含恨将死。我恰好结束西征的使命,回到河洛一带拜见了父亲。太史公紧握我的手流着眼泪说:“我们的先人本是周朝的太史。再早的先人远在古代的唐尧、虞舜时就做过南北正,功名显赫,主管天官事物。后代中途衰微,祖业将会断送在我的手中吗?你若能重做太史,就可以上承祖业家学了。现在皇上承接千年以来的大统,封祭泰山,我不能从行,这是命啊,这是命啊!我死后,你一定做太史;如果做了太史,你一定不要忘掉我想要完成的著作。讲到孝道,自然从侍奉双亲开始,其次便是忠于君主,最后是建立功业,扬名后世,使得父母也能分享一份光荣,这是孝道中最要紧的。我常想,天下的人称扬周公,是因为周公能够撰文歌颂文王、武王的德业,宣扬自己与召公的风教,表达太王、王季的思想,再上推到公刘,追述周代历史,推尊他们的始祖后稷。这就是孔子所以称周公为‘达孝’的道理。可是到了幽王、厉王以后,平治天下的王道没有了,礼乐教化衰微了。孔子不得已要振作颓废,修复旧业,于是整理《诗》《书》,撰写了《春秋》,学者们到了现在仍然奉此书为宝典。从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麟兽,算到现在已四百多年,列国相互兼并,以攻战为能事,没有人过问历史方面的事。如今汉朝开国,海内一统,这四百多年间,明主贤君、忠臣死士很多,我做太史,没有把他们记录下来,断绝了天下的历史,我非常恐惧,内心时刻不安,你该仔细地考虑考虑!”我低下头,流着眼泪说:“儿子虽然没有才能,但定将先人所积存下来的重要史料,全部加以编纂,决不敢让它有丝毫缺略。”以上讲司马谈遗令司马迁编著史书。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①。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②。


    【注释】


    ①䌷(chōu):缀集。石室金匮:指国家藏书之处。石室,藏图书档案的屋子。金匮,用金属制作的藏书柜。匮,同“柜”。


    ②受纪:亦作“受记”。指接受祭享。


    【译文】


    老太史公死后三年,我做了太史令,开始研读国家藏在石室金匮中的书籍。又过了五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初一甲子冬至时节,汉朝颁布新历法,实行太初历,遍告群神,在明堂里宣布从此遵用夏正。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名世,正《易传</a>》,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以上迁有志作史。


    【译文】


    太史公说:“先父说过:‘从周公逝世后,经五百年出了个孔子。孔子逝世后到现在又有五百年了,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有谁能够继承盛世,整理《易经</a>》,上按《春秋》,推考《诗》《书》《礼》《乐》的精义,然后有所述作呢?’我有意去这样做吗!我有意去这样做吗!我理当继承先父的志业,挑起五百年来重建史记这一划时代的重任,怎敢轻率地谦让呢?”以上是司马迁讲自己有志于作史。


    上大夫壶遂曰①:“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②:‘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a>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谿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③,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④,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以上与壶遂言《春秋》治人辅礼教之不及。


    【注释】


    ①壶遂:武帝时的天文家,官至詹事。


    ②董生:指董仲舒,武帝时著名的经学家。


    ③《春秋》文成数万:现在传下来的《春秋》文字不满两万字。


    ④犯:冒犯。


    【译文】


    上大夫壶遂问:“以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我回答说:“我听董仲舒先生说过:‘周室东迁以后,王纲不振,政事远不如西周盛世时,那时,孔子在鲁国做司寇,遭到诸侯的嫉妒、大夫的阻挠。孔子知道自己的话没人采纳,自己的主张无法实行,这该怎么办呢?于是孔子决定根据鲁国史记,从鲁隐公元年直到鲁哀公十四年,把那二百四十二年间的人和事,分出谁是谁非,为天下万世定出一个标准。他有时贬斥诸侯,有时诛讨大夫,无非是为了达成王纲的目标。’孔子说:‘我本来想只讲空话,但讲空话不如举出历史上的人和事来证明是非得失,更一目了然。’《春秋》这部著作,往前说是讲夏禹、商汤、周文武三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往后说又能辨别人事的纪纲,即建立伦理法则,它可分辨嫌疑,明断是非,不让人犹豫不决,奖励好人好事,惩罚恶人恶事,尊贤、退不肖,已亡的国家保存它的国名,已绝的世代找出能继承的后嗣,有偏差的地方予以补救,已废置的事体重新振顿,这些都是王道王政最重要的纲领啊。拿《春秋》和群经相比,《易经》著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原理,因此长于变化的道理;《礼经》指出人伦的大经大法,因此以行为见长;《书经</a>》记叙尧、舜、三代的政事,因此以政治理论著称;《诗经》记载山川溪谷、禽兽草木、公母雌雄,因此以土风民谣见长;《乐经》鼓舞人们向上自立,故以和顺为主题;《春秋》辨正是非,所以长于处理人事。归纳起来说,《礼》可以节制人的行为,《乐》可以引发人心的平和,《书》是指导治国理政,《诗》是表达心志,《易》是讲大化流行,《春秋》是以义为标准。因此,五经各有其长处,但我们治理乱世,使它重回到太平盛世,则只有仰赖《春秋》了。《春秋》不过几万字,但它的大义就有数千条,二百四十二年间的许多人事,要条分缕析,要归纳鸟瞰,都可以从《春秋》里知道它的梗概。《春秋》当中,被弑的君主有三十六人,遭到灭亡的有五十二个国家,至于到处奔走流浪而不能保有自己的社稷宗庙的,数量就更多了。我们仔细地分析所以这样的原因,都是丢掉了最重要的根本——礼、义。所以《易传》说:‘在源头上有了过失,其造成的差错是巨大的,其后患是无法收拾的。’《易传》上又说:‘臣下弑君、儿子弑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逐渐积累,次第发展,由来已久了。’所以说做国君的,不能不明了《春秋》,如果不明了,即使是谗邪小人站在面前,也看不清楚,乱臣贼子紧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做臣子的,不能不明了《春秋》,如果不明了,就会对常见的事,固执前例而不知道作适当的处置,一旦遭遇突发事件,会没有紧急应变的能力。做国君、做父亲的,若不明了《春秋》的大义,容易蒙受带头做坏事的恶名。做大臣、儿子的,如果不熟知《春秋》的大义,容易篡位杀上遭诛杀,落得一个死有馀辜的恶名。实际上他们认为是应当做的而盲目地去做,不晓得大义所在,遭到口诛笔伐了,却不知道该如何辩解。人们不明礼义的要旨,做出了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事。假如君王不像个君王的样子,就会受到冒犯;臣不像臣的样子,容易遭到杀戮;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就是糊涂昏聩,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子,就是忤逆不孝。上面这四种行为算是天下最大的罪过。拿天下最大的罪过加在他的头上,他只有低下头来承认,绝无理由推托。因此可以肯定,《春秋》确是讲礼义的大宗啊。当一件事尚未形成以前,礼义可以事先禁止它,一件事已经完成了,刑法可以制裁它;法律可以制裁的事件往往容易见到,然而礼义所禁止和防范的事件,一般人是不容易察觉到的。”以上是与壶遂谈《春秋》在治人辅礼方面的功用。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译文】


    壶遂又问:“孔子时,在上没有圣明的君主,他自己又无权无位,只好作《春秋》,靠着空泛的史文来断定礼义,想让《春秋》成为帝王的法典。现在先生您上有明君,自己又身有官职,国家许多事务已经兴作,朝野上下各得其所,现在先生想要撰写著作,不知道究竟想说明些什么呢?”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①,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②,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以上言作史但记述事实,不敢希《春秋》之褒贬。


    【注释】


    ①穆清:指天。


    ②重译:指因言语不通,必须经过重重翻译来了解语意。款塞:叩塞门来投降。款,叩门。


    【译文】


    太史公回答说:“是啊,哦,不对。先人曾告诉我说:‘伏羲最温和厚重,画出《易经》八卦。尧、舜的盛德,记载在《尚书》上,后代制礼作乐来表彰他。汤王、武王隆盛的功业,诗人曾歌咏不绝。《春秋》褒奖好人,贬斥恶类,推考三代的盛德,褒扬周代,不仅专事讽刺讥切而已。’汉朝开国以来,有圣明的天子,得到祥瑞应兆,举行封禅的大典,改元颁朔日,更换服饰的颜色,承受天命,宇内洋溢着清和的气氛,大汉的德威广泛地散布在天下。海外不同风俗的国家,经过多次的传译,到中国边关来申请朝贡内服的,多得无法计算。臣下百官尽力颂扬天子的大德,总觉得不能尽其意。何况有贤能的人才,若是闲散在民间,这是做君主的耻辱;主上圣明,而他的德业不能广泛传播,使天下大众都知道,这是主管职官没有尽到责任。更何况我专门掌管史籍,如果放弃圣明的大德没有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士大夫的功业未曾传述给后世,忘却先父的遗言,这是一件极大的罪过了。我只是述说故事,整理世代的传授而已,这不是创作呀,你若拿来和《春秋》相比,就大错了。”以上讲写史书只是为了记述史实,而不敢指望像《春秋》那样寄寓褒贬。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①,幽于缧绁②。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③:“夫《诗》《书》隐约者④,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⑤,演《周易》;孔子厄陈、蔡⑥,作《春秋》;屈原</a>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⑦,厥有《国语》;孙子膑脚⑧,而论《兵法》;不韦迁蜀⑨,世传《吕览》⑩;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11),自黄帝始。


    【注释】


    ①李陵之祸: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因替大将军李陵辩解而下狱,受宫刑事。


    ②缧绁(léi xiè):囚禁。


    ③深惟:深思。


    ④隐约:指含蓄隐晦。


    ⑤西伯:周文王。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一带。


    ⑥陈、蔡: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


    ⑦左丘失明:旧说《国语》的作者为鲁国太史左丘明,此处司马迁说“左丘失明”,不知何据。


    ⑧孙子膑脚:战国时孙膑</a>受庞涓嫉妒、陷害,被挖去了膝盖骨。


    ⑨不韦:指吕不韦。


    ⑩《吕览》:《吕氏春秋》分为八览、六论、十二记。八览就是所称的《吕览》。


    (11)麟:指武帝获麟事。


    【译文】


    于是开始整理编排史料。又过了七年,太史公因替李陵辨冤而遭到大祸,被关进监牢里。于是自己叹息说:“是我自己造孽啊!是我自己造孽啊!身体遭到毁伤没有什么用处了。”可是又冷静地想了又想,说:“像《诗》《书》一类的作品,文字不多而含意微妙,还不是想要表达一个人的想法。以前周文王,被纣王囚在羑里时,曾推演出《周易》的卦爻;孔子困在陈、蔡二国时,还创作出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了《离骚》;左丘失明后,编撰了《国语》;孙膑断了双腿,写成了《兵法》;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写了《吕氏春秋》;韩非被秦国囚禁,有《说难》《孤愤》等名篇问世;《诗经》三百篇,大多是先圣先贤抒发自己的悲愤而创作出来的。像上面所举的这些不朽的人物,他们都是内心积愤已久,没有发泄的地方,所以才叙述往事,以开示未来的人吧。”于是决定叙述唐尧以来到汉武帝获得麟兽那一年止上下两千多年的史事。


    维昔黄帝,法天</a>则地,四圣遵序①,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②。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


    【注释】


    ①四圣:指颛顼、帝喾、尧、舜。


    ②不台(yí):不高兴。台,同“怡”。


    【译文】


    缅怀古代黄帝,取法天地,建立伦理纲纪,此后颛顼、帝喾、尧、舜四位圣人,遵守先代统序,各自为后世立下法度。唐尧让出帝位,舜也谦逊不敢自居。光大尧、舜的功业,留传到万世以后。作《五帝本纪》第一。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乃放鸣条①。作《夏本纪》第二。


    【注释】


    ①鸣条:一说,在今山西运城境内。


    【译文】


    禹的大功是平治洪水,使九州的人安居乐业,在唐、虞两代,光宠一时,他的德业流布到子孙。到了夏桀因其放纵骄横,被放逐于鸣条。作《夏本纪》第二。


    维契作商,爰及成汤。太甲居桐,德盛阿衡①。武丁得说②,乃称高宗。帝辛湛湎,诸侯不享③。作《殷本纪》第三。


    【注释】


    ①阿衡:指伊尹</a>。


    ②说(yuè):指傅说。武丁在傅岩访得傅说,举为国相,殷室出现中兴的局面。


    ③不享:指不来朝拜。


    【译文】


    契是商代的始祖,后有开国的成汤。太甲在桐改过向善,是伊尹盛德的感召。武丁因为有傅说为相,史称中兴的高宗。纣王沉湎于酒色,国祚断绝。作《殷本纪》第三。


    维弃作稷,德盛西伯。武王牧野①,实抚天下。幽、厉昏乱,既丧酆、镐②;陵迟至赧③,洛邑不祀④。作《周本纪》第四。


    【注释】


    ①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西南部。


    ②酆、镐:西周时的都城名。酆,在今陕西西安西南。镐,在今陕西西安西。


    ③陵迟:指逐渐衰落。


    ④不祀:国家已灭亡,无人祭祀。


    【译文】


    农官名弃,为周的始祖,后世立德以西伯文王为至盛。武王于牧野一战中,代殷而拥有天下。到了幽王、厉王又昏庸糊涂,酆、镐古都,付之烽火,西周因此分崩;到了赧王,东周最后灭亡。作《周本纪》第四。


    维秦之先,伯翳佐禹。穆公思义,悼豪之旅①;以人为殉,诗歌《黄鸟》②。昭、襄业帝。作《秦本纪》第五。


    【注释】


    ①豪:应当为“崤”。崤,山名。在今河南灵宝东南。


    ②《黄鸟》:《诗经》中的篇名。


    【译文】


    秦的先人名叫伯翳,曾辅佐大禹。到秦穆公悼念秦国在崤山死义的将士,这虽然不错,可是用人殉葬,诗人作了《黄鸟》来歌伤此事,未免遗憾。后来昭王、襄王才奠定了帝业。作《秦本纪》第五。


    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①。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二世受运,子婴降虏。作《始皇本纪》第六。


    【注释】


    ①锋:兵器。(jù):钟。


    【译文】


    始皇即位后,吞灭了六国,销毁了兵器铸成钟。他希望停息干戈兵革,自称为始皇帝,自矜武力,逞其强威。传至二世子婴即位不久,就做了降虏。作《始皇本纪》第六。


    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①,诸侯立之。诛婴背怀②,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


    【注释】


    ①庆:有本作“卿”,指宋义。当时宋义为统领,号卿子冠军。


    ②婴:指秦国子婴。怀:指义帝怀王。


    【译文】


    秦王无道,豪杰纷纷起义。项梁首先起来聚众起兵,项羽随后起来成为统帅。杀庆子冠军,救了赵国的危急,诸侯拥立他。可是他杀了已经投降的子婴,又背弃了义帝怀王,天下就不心服。作《项羽本纪》第七。


    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①,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帝本纪》第八。


    【注释】


    ①籍: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译文】


    项羽残暴肆虐,汉王刘邦有功有德。他以蜀汉为基地发愤,回师平定了三秦。诛灭了项羽,奠定了帝王的事业,天下太平,于是改变制度,更换风俗,为了长远的利益来谋划。作《高祖本纪》第八。


    惠之早①,诸吕不台。崇强禄、产②,诸侯谋之。杀隐幽友③,大臣洞疑④,遂及宗祸。作《吕太后本纪》第九。


    【注释】


    ①(yǔn):死亡。


    ②禄、产:吕禄、吕产。汉惠帝死后,吕太后临朝称制,让吕禄、吕产统率军队。


    ③杀隐:杀掉赵隐王刘如意。幽友:囚禁了刘邦的儿子刘友。刘友饿死在囚禁之所,故谥号幽王。


    ④洞疑:恐惧。


    【译文】


    汉惠帝早死,外戚诸吕没有做辅臣的品格。吕太后增加了吕氏宗室吕禄、吕产的权力,谋划除掉诸侯。吕太后于是杀了赵隐王刘如意,又囚禁了幽王友,以至于饿死,大臣们人人自危,于是形成了吕氏之乱。作《吕后本纪》第九。


    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阼①,天下归心。蠲除肉刑②,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太宗。作《孝文本纪》第十。


    【注释】


    ①迎王:指迎立代王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


    ②蠲(juān)除:废除。


    【译文】


    汉朝开国不久,惠帝早死,不知谁当继承皇位,大臣们决定迎立代王,文帝继承了王位,天下人心服。他首先废除了肉刑,拓展了交通,博施仁恩,世称太宗,他当毫无愧色。作《孝文本纪》第十。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①,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第十一。


    【注释】


    ①七国伏辜:七国的叛乱被镇压下去。


    【译文】


    诸侯骄横恣肆,吴王率先作乱,朝廷发兵征讨,七国的叛乱平定,天下又和平富庶起来。作《孝景本纪》第十一。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译文】


    汉朝建国五代,最隆盛的时期是武帝建元年间。对外攘斥了夷狄,对内修正了法度,举行了封禅大典,改正朔,更换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译文】


    三代的历史久远,纪年不可以考证,根据传世的谱录和旧说,大概地推算,作《三代世表》第一。


    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纪。而谱牒经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作《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译文】


    周幽王、厉王以后,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各自为政,《春秋》也不能全部记录下来。历代谱书中所论次,五霸盛衰更替,想了解周代诸侯先后所经历的大事,作《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春秋之后,陪臣秉政①,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封地,擅其号。作《六国年表》第三。


    【注释】


    ①陪臣:指各诸侯所属的大臣。


    【译文】


    春秋以后,诸侯的家臣专政,较强的诸侯国彼此称王;到了秦始皇吞并中原诸国,统一各国封土,自称为始皇帝。作《六国年表》第三。


    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①,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注释】


    ①嬗(shàn):演变。


    【译文】


    秦朝暴政,陈涉首先发难,项羽偏又残暴横行,汉王依仗仁义而起义。八年之间,天下发生了三次大的更替,事多,变化也多,因此详细著成《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汉兴已来,至于太初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有司靡踵,强弱之原云以世,作《汉兴已来诸侯年表》第五。


    【译文】


    汉朝开国直到武帝太初这一百年间,诸侯封立废除,谱纪不太清楚,主管的官无法接续下去,为弄清诸侯的强弱变化,作《汉兴已来诸侯年表》第五。


    维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①,或杀身陨国。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注释】


    ①忘其昭穆: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按古代的制度,太祖之庙居中,左边为昭,右边为穆,故以昭穆代指祖先。


    【译文】


    高祖的开国元勋,辅佐他好像是他的左膀右臂,朝廷和他们剖分符节,封赐爵位。他们子孙也受到荫袭,传世的时间久了,分不出宗法和支庶,也有的身遭杀害或被废贬为庶民而国祚灭绝。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惠、景之间,维申功臣宗属爵邑。作《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译文】


    惠、景二帝年间,重封功臣的后嗣,宗室子弟也多赐给爵位和郡邑。作《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征伐夷蛮,武功爰列。作《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译文】


    北方征讨强大的匈奴,南方诛伐过劲悍的越人,连年用兵征伐蛮夷,许多将帅以军功封侯。作《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诸侯既强,七国为从,子弟众多,无爵封邑,推恩行义,其势销弱,德归京师。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译文】


    诸侯已经强大了,像吴楚七国,子弟虽然众多,却没有爵邑,于是汉朝推恩行义,分封七国的子弟,削弱他们的势力,使他们感戴朝廷的隆恩。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维见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贤者记其治,不贤者彰其事。作《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译文】


    一国的贤相、良将,是民众的表率。读到汉室开国以来的将相名臣年表,贤者记取他们的政绩,普通的人传述他们的事迹。作《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a>》第一。


    【译文】


    三代之礼,以后的每朝每代有减少,有增加,以合乎人性、有王道精神为大原则,因此礼是根据人情物理而加以节制文饰,配合着古今时势的变化而制定的。作《礼书》第一。


    乐者,所以移风易俗也。自《雅》《颂》声兴,则已好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所从来久矣。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①。比《乐书</a>》以述来古②,作《乐书》第二。


    【注释】


    ①远俗则怀:对远方进行怀柔教化。


    ②来古:古来。


    【译文】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它能够转风移俗。从有《雅》《颂》开始,一般人总喜好郑、卫之音,郑、卫之音传世很久了。人情最容易受感召的音乐,能使远方殊俗怀柔向化,仰慕中国。历述自古以来音乐的兴盛和衰微变化,作《乐书》第二。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与?《司马法</a>》所从来尚矣①。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②。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


    【注释】


    ①《司马法》:古兵书名。一说,齐威王的大臣们汇集古代的兵法而成。


    ②太公:吕尚</a>。孙:孙武</a>。吴:吴起</a>。王子:王子成</a>甫。齐惠公时大夫。


    【译文】


    没有兵力国家不能强大,没有德化国家不能昌隆,黄帝、商汤、周武王带着王师义兵,吊民伐罪,统一了天下,诛灭了桀、纣,用兵能不慎重吗?《司马法》就一直受人们推崇。太公望、孙武子、吴起、王子成甫,又相继加以发扬。期望使它切合近代,穷究人事的变化,作《律书》第三。


    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间不容飘忽①。五家之文怫异②,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


    【注释】


    ①飘忽:指微细之物。


    ②五家:指黄帝、颛顼、夏、殷、周。怫(bèi):通“悖”,悖逆,违反。


    【译文】


    潜伏内在的造化原理叫做阴,有形象而显现出来的叫做阳。律虽处阴而可以牵制着有形象的阳,历处阳而又和潜在的阴有关连。律历彼此紧密关连相互发生作用,丝毫不容许忽视。五家的历法各不相同,唯有太初颁制的历法较为准确。作《历书》第四。


    星气之书,多杂祥①,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注释】


    ①(jī)祥:祈福,吉凶。


    【译文】


    占望星象的书籍,内容杂有吉凶祸福,不合常理;推求上面的文字,再考证它的效应,没有殊异。然后综合历代史迹,验对日星所行的轨道躔度加以论述,作《天官书》第五。


    受命而王,封禅之符罕用,用则万灵罔不禋祀。追本诸神名山大川礼,作《封禅书》第六。


    【译文】


    禀受天命而做帝王的,对于封禅的符应很少注意,举行封禅大典的很少,如果行此典礼,那么群神没有不被奉祀的。于是考察历代奉祀群神和名山大川的祀典,作《封禅书》第六。


    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决渎通沟。作《河渠书》第七。


    【译文】


    大禹疏通河川,天下人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等到武帝建造宣防宫时,更能分杀水势,又开凿疏通了许多沟渠水道。作《河渠书》第七。


    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于机利,去本趋末。作《平准书》以观事变,第八。


    【译文】


    发行货币,为了使农夫商人互通有无,促成交易。可是商业发达,民众争习巧技,相互兼并,争相耍手段,玩心眼,弃农经商。作《平准书》以观察形势的演变,为第八。


    太伯避历①,江蛮是适。文、武攸兴,古公王迹。阖庐弑僚,宾服荆楚。夫差克齐,子胥鸱夷;信嚭亲越,吴国既灭。嘉伯之让,作《吴世家》第一。


    【注释】


    ①太伯:指吴太伯,古公亶父的长子,季历的兄长。历:季历。周文王的父亲。


    【译文】


    太王想传位给季历,太伯先逃到南方蛮夷之地。后来文王、武王崛起于西岐,继承古公的王业。太伯的后人阖庐杀了王僚自立,国势大振,打败楚国使之臣服。夫差又战胜强齐,骄狂不信忠良,杀了子胥,盛尸革囊而投于江中;专听奸佞伯嚭的话和越王亲近,终为越王所灭。赞赏太伯让国的风节,作《吴世家》第一。


    申吕肖矣①,尚父侧微②,卒归西伯,文、武是师。功冠群公,缪权于幽③;番番黄发④,爰飨营丘⑤。不背柯盟⑥,桓公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田、阚争宠,姜姓解亡⑦。嘉父之谋,作《齐太公世家》第二。


    【注释】


    ①申吕:吕尚的祖父被封在申(在今河南南阳附近),因此称申吕。


    ②尚父:指吕尚。侧微:低微,卑贱。


    ③缪(móu):绸缪。权:权变。幽:阴谋。


    ④番番(pó):头发花白的样子。番,通“皤”。黄发:指年老。


    ⑤营丘:今山东淄博。


    ⑥背:背弃。柯盟:鲁庄公与齐侯在柯地(今山东阳谷东北)订立的盟约。


    ⑦解亡:解体灭亡。


    【译文】


    申伯为吕氏的祖先,其家族后来削弱,所以太公初时寒微,后来投归西伯,文王、武王尊他为国师。他的功勋在群公之首,太公长于权谋韬略,年老后,封在齐国的营丘。传到了桓公,能坚守柯地的盟约,声威大振,做了诸侯的盟主,多次召集诸侯会盟,霸主的功业显著。其后田常、阚止争宠,田氏篡齐,姜姓就此灭亡。赞赏尚父的谋略,作《齐太公世家》第二。


    依之违之,周公绥之。愤发文德,天下和之。辅翼成王,诸侯宗周。隐、桓之际,是独何哉?三桓争强①,鲁乃不昌。嘉旦《金縢》,作《周公世家》第三。


    【注释】


    ①三桓:指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都是桓公的儿子。


    【译文】


    成王年幼即位,对于国事或依从,或违背,全依仗周公决定大计。周公多用文教德化,使天下一片和乐。他辅助成王,诸侯没有不尊仰王室的。他的儿子伯禽被封在鲁国,到了隐公、桓公之际,杀兄自立,这是什么做法?三桓争权相攻,鲁国从此衰落。想到周公旦作《金縢》篇,要求代替武王去死,这是何等的义气,作《周公世家》第三。


    武王克纣,天下未协而崩。成王既幼,管、蔡疑之,淮夷叛之,于是召公率德,安集王室,以宁东土。燕易之禅,乃成祸乱①。嘉《甘棠》之诗②,作《燕世家》第四。


    【注释】


    ①燕易之禅,乃成祸乱:燕易王死后,其子哙为国王,子之为国相,垄断政权,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国中大乱。禅,禅让,以帝位让授于人。


    ②《甘棠》:《诗经》中的篇名。相传召伯巡行南国,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思念他的德操,爱惜那棵树,所以写下《甘棠》的诗篇。


    【译文】


    武王灭纣之后,还没有平定天下就病逝了。成王年幼,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淮夷乘机叛乱,于是召公秉持大义,安抚了周室内部,使东方获得安宁,有功赐封燕国。后来燕王哙让位于奸相子之,酿成大乱。读《甘棠》一诗,想到后人对召公的怀念不已,作《燕世家》第四。


    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摄政,二叔不飨①,杀鲜放度②,周公为盟。太任十子③,周以宗强。嘉仲悔过④,作《管蔡世家》第五。


    【注释】


    ①不飨(xiǎnɡ):不服。


    ②鲜:管叔的名字。度:蔡叔的名字。


    ③太任:周文王正妃,生了十个儿子。


    ④嘉仲悔过:指蔡叔被流放后,能够悔过,周公推荐他的儿子胡做了鲁卿,鲁国得到了治理,成王于是又封胡到蔡,被称为蔡仲。


    【译文】


    管叔、蔡叔监抚纣王的儿子武庚,无非要安抚殷代的遗民。到周公摄政</a>,管、蔡不服,伙同武庚作乱,周公大义灭亲,杀了管叔鲜,放逐蔡叔度,并明誓结盟,乱事才平息。文王妃太任生了十个儿子,有的在朝从政,有的分封在各地,周室赖有这批臣子来保</a>卫王室。赞赏蔡叔度的儿子名叫仲的,知道悔过被封赐爵位,作《管蔡世家》第五。


    王后不绝,舜、禹是说,维德休明,苗裔蒙烈,百世享祀。爰周陈、杞,楚实灭之,齐田既起,舜何人哉!作《陈杞世家》第六。


    【译文】


    圣王的后嗣不应该灭绝,舜、禹的盛德光大,后代莫不悦服怀念;他们的后代沾了祖先的荣光,历代享有祀典。周朝封舜的后人在陈国,封禹的子孙在杞国,虽为楚所灭,但天不绝陈的后代,田氏又篡夺了齐国,舜是何等圣明啊!作《陈杞世家》第六。


    收殷余民,叔封始邑①,申以商乱,《酒》《材》是告②。及朔之生,卫倾不宁③;南子恶蒯聩,子父易名④。周德卑微,战国既强,卫以小弱,角独后亡⑤。嘉彼《康诰》,作《卫世家》第七。


    【注释】


    ①叔:指康叔。始邑:指殷的旧邑。


    ②《酒》《材》是告:周公担忧康叔年幼,作《酒诰》《梓材》来告诫他。


    ③及朔之生,卫倾不宁:卫惠公朔即位后,国人不服,变乱丛生,卫国不宁。


    ④子父易名:卫灵公太子蒯聩和他的夫人南子有矛盾,太子要杀南子,没有成功,逃到晋国去了。灵公死,南子立了蒯聩的儿子辄做了君主。


    ⑤角独后亡:秦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的社稷随后灭亡。角,君角。


    【译文】


    周公东征,收殷代遗民,派康叔建立卫国管理他们。周公作《酒诰》《梓材》两篇文告,告诫康叔牢记殷亡的道理。到了卫惠公朔,卫国又不宁静了,后来灵公夫人南子讨厌世子蒯聩,蒯聩出奔在外,他的儿子辄留在卫国,此后辄抗拒他的父亲回国,父子间没有了名分。到周室衰弱时,战国七雄逞强,弱小的卫君角反而最后灭亡。读到《康诰》,我欣赏它的谆谆告诫,作《卫世家》第七。


    嗟箕子乎!嗟箕子乎!正言不用,乃反为奴。武庚既死,周封微子。襄公伤于泓①,君子孰称。景公谦德,荧惑退行②,剔成暴虐③,宋乃灭亡。嘉微子问太师,作《宋世家》第八。


    【注释】


    ①泓:泓水,古河名。在今河南柘城。宋襄公曾与楚国在泓水作战,大败,被刺伤了大腿。


    ②荧惑:指火星。


    ③剔成:剔成君,废宋桓侯而自立为宋君。


    【译文】


    可叹箕子啊!可叹箕子啊!正直的话无人采纳,后来佯装奴隶避祸。武庚死后,周朝封微子到宋国。后来宋襄公和楚国作战,因为重义的缘故,宋军大败,自己也受了伤,但他一点儿也不悔恨,《春秋》特别赞美他。景公有谦逊的美德,天星也被感动得向后退却,剔成君因暴虐无道,宋国才遭到灭亡。钦仰微子念念不忘宗国访问太师,叹恨殷室的衰亡,作《宋世家》第八。


    武王既崩,叔虞邑唐。君子讥名,卒灭武公。骊姬之爱,乱者五世①;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六卿专权,晋国以耗。嘉文公锡珪鬯,作《晋世家》第九。


    【注释】


    ①骊姬之爱,乱者五世: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想立其子奚齐为太子,于是设计杀了太子申生,驱逐二公子重耳、吾夷。晋国连续几代混乱。


    【译文】


    武王去世后,成王封弟叔虞于唐,是晋国的始祖。到穆侯给太子取名仇时,史家认为太不恰当,后果被曲沃武公所灭。到了献公,宠爱骊姬,酿成五代的不宁;公子重耳在国外历经磨难,反而成就霸业。后来六卿专权,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嘉美文公勤王,天子亲赐珪玉美酒,作《晋世家》第九。


    重黎业之①,吴回接之②,殷之季世③,粥子牒之④。周用熊绎⑤,熊渠是续⑥。庄王之贤,乃复国陈⑦;既赦郑伯⑧,班师华元⑨。怀王客死⑩,兰咎屈原(11),好谀信谗,楚并于秦。嘉庄王之义,作《楚世家》第十。


    【注释】


    ①重黎:颛顼高阳之后。


    ②吴回:重黎弟。


    ③季世:末世。


    ④粥(yù)子:指鬻熊</a>,曾事奉周文王。


    ⑤熊绎:人名。周成王时,开始被封在楚地。


    ⑥熊渠:人名。周夷王时,王室衰微,熊渠得到江汉一带百姓的拥戴,开始称王。


    ⑦乃复国陈:楚庄王攻下陈国后,想改陈为县。后接受申叔建议,恢复陈国。


    ⑧既赦郑伯:楚庄王伐郑,郑襄公袒露着身体,手牵着羊,表示臣服。楚王答应与郑国讲和。


    ⑨班师华元:楚庄王包围了宋,城中矢尽粮绝,宋人华元出来以实相告,楚庄王称</a>赞他的信义,于是撤兵离去。


    ⑩怀王客死:当初楚怀王被秦打败,后来秦想和楚国联姻,约请怀王相会,屈原劝他不要上当,子兰怂恿他前往。进入武关后,秦国伏兵斩断他的后路,于是他客死在秦国。


    (11)兰:指楚令尹子兰。


    【译文】


    楚国的祖先,经重黎创业,吴回承继,到了殷朝末年鬻熊出世以后,便有谱牒可考证了。周朝起用熊绎,接着是熊渠。到楚庄王,战胜陈国后,又恢复他的国号;带兵攻打郑,郑军大败,又赦免了郑伯,攻打宋国的战斗,因宋国人华元说出宋国人饥饿的实际情况,庄王立刻撤退,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怀王客死秦国,是因为他不听屈原的忠告,反而相信子兰的阿谀与谗言,是自取其咎,于是楚国被秦国所灭。为了嘉美庄王的义风,作《楚世家》第十。


    少康之子,实宾南海①。文身断发,鼋鳝与处②,既守封、禺③,奉禹之祀。句践困彼,乃用种、蠡④。嘉句践夷蛮能修其德,灭强吴以尊周室,作《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注释】


    ①少康之子,实宾南海:夏后少康封其庶子无馀在越地,让他来事奉禹的祭祀,成为越国的先祖。南海,滨南之海。


    ②鼋鳝:大龟与鳝鱼,借指水族。


    ③封、禺:二山名。在今浙江德清</a>。


    ④种、蠡:文种、范蠡</a>。


    【译文】


    少康的儿子无馀被封在越国,远处南海。他们剪去头发,身上涂着花纹,常和水族共处,世代住在封山、禺山下,奉祀大禹。到越王句践被关军打败,困守在会稽,才重用文种、范蠡,准备中兴复国。嘉美蛮夷的句践能不断修养德义,灭了强大的吴国,又尊服了周室,作《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桓公之东①,太史是庸。及侵周禾,王人是议。祭仲要盟②,郑久不昌。子产之仁③,绍世称贤。三晋侵伐④,郑纳于韩⑤。嘉厉公纳惠王⑥,作《郑世家》第十二。


    【注释】


    ①桓公:郑桓公,名友,周厉王的小儿子,宣王的庶弟。


    ②祭仲:即祭足,郑国大夫。


    ③子产:郑国大夫。他博洽多闻,善于治政。


    ④三晋:魏、韩、赵为晋国的三个卿,他们擅自把持了晋国的大权,后来三分晋国。


    ⑤郑纳于韩:韩哀侯灭了郑国,吞并了郑国。


    ⑥厉公:郑庄公的儿子。


    【译文】


    郑桓公采用周太史伯的建议,迁往东土。庄公时,侵夺成周的稻谷,王朝的人不服,纷纷议论。权臣蔡仲常和各国约盟,郑国还是不能强盛。郑子产有仁者风度,世代有贤人的美名。后来三晋带兵前来侵略,郑国就被韩国所灭。为嘉美厉公能助惠王归位,作《郑世家》第十二。


    维骥、耳①,乃章造父②。赵夙事献③,衰续厥绪④。佐文尊王,卒为晋辅。襄子困辱⑤,乃禽智伯。主父生缚⑥,饿死探爵⑦。王迁辟淫⑧,良将是斥⑨。嘉鞅讨周乱⑩,作《赵世家》第十三。


    【注释】


    ①骥、(lù)耳:皆古良马名。


    ②造父:因善于驾驭而事奉穆王,穆王把赵城赐给他,他是赵国的祖先。


    ③赵夙:赵衰之父,事奉晋献公。


    ④衰:指赵衰。


    ⑤襄子:赵襄子,名无恤。和韩、魏共同消灭了智伯。


    ⑥主父:赵武灵王把王位让给了他的儿子惠文王,自称主父。


    ⑦爵:通“雀”。即麻雀。


    ⑧王迁:赵幽缪王迁。


    ⑨良将:指李牧。


    ⑩鞅:赵鞅,即赵简子。讨周乱:指平定王子朝之乱。


    【译文】


    造父善于驭马,但要有像骥、耳等好马,才能够表现出造父的技能。赵夙在晋献公时表现很好,他的儿子赵衰能够继承家风。他辅佐晋文公,尊奉王室,是晋国的人才。其后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愤而灭了智伯。到赵武灵王时,自号主父,因为公子章、公子成争夺权位,公子成带兵包围沙丘宫,粮食断绝,被活活饿死。赵幽缪王名叫迁的即位,行为乖僻,不信任良将李牧,以致败亡。我赞扬赵鞅能讨伐平定周国的大乱,作《赵世家》第十三。


    毕万爵魏,卜人知之①。及绛戮干②,戎翟和之③。文侯慕义,子夏</a>师之④。惠王自矜⑤,齐、秦攻之。既疑信陵⑥,诸侯罢之。卒亡大梁,王假厮之⑦。嘉武佐晋文申霸道⑧,作《魏世家》第十四。


    【注释】


    ①毕万爵魏,卜人知之:晋献公把毕万封为大夫,把魏地分封给他,卜偃说毕万以后一定会强大起来。


    ②绛:魏绛。干:晋悼公的弟弟杨干。


    ③戎翟和之:指晋悼公任用魏绛,招抚戎翟。戎、翟,均为西北少数民族。


    ④子夏师之:指魏文侯师从于子夏。


    ⑤惠王:魏文侯的孙子。他迁都大梁,因此又称为梁惠王。


    ⑥信陵:即公子无忌,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信陵君是他的封号,因为他的贤明,诸侯不敢对魏国用兵。


    ⑦王假厮之:魏王假被秦国俘虏,做了厮役,魏国灭亡。


    ⑧武:魏犨,毕万的儿子,事奉晋文公,做大夫。


    【译文】


    毕万被分封在魏地,卜官知道魏氏以后必然强大。到魏绛,晋侯的弟弟杨干搅乱行阵,魏绛杀了杨干的御者以张扬军法,晋国有军纪,戎翟前来乞和。魏文侯尊崇学术,奉子夏为师长。惠王夸大自满,遭到齐、秦的攻伐。信陵君在当时颇有声望,魏王反而怀疑信陵君,诸侯因此不肯帮助魏国。魏王假被秦国士兵俘虏去,魏国灭亡。为颂扬魏武子佐文公建立霸业,作《魏世家》第十四。


    韩厥阴德,赵武攸兴①,绍绝立废,晋人宗之。昭侯显列②,申子</a>庸之③。疑非不信④,秦人袭之。嘉厥辅晋匡周天子之赋⑤,作《韩世家》第十五。


    【注释】


    ①韩厥阴德,赵武攸兴:韩厥,晋国大夫。晋国权臣屠岸贾诛杀赵氏,程婴、公孙杵臼把赵氏的孤儿武藏了起来,韩厥暗中帮助程婴等救出赵氏孤儿</a>,使赵武后来得以东山再起,重振赵氏家族。


    ②昭侯:韩昭侯。


    ③申子:指申不害</a>。


    ④疑非不信:指怀疑韩非,不信任他。非,韩非。


    ⑤厥辅晋匡周天子之赋:韩厥辅佐晋国,让晋国遵守诸侯的礼节,向周天子进贡。匡,正。


    【译文】


    韩的祖先名叫厥的,积德仗义,暗中保护名叫赵武的赵氏孤儿,让他继承赵衰,不废掉贤臣的后嗣,晋国的人都很尊崇他。到韩昭侯时,起用法家申不害,能在诸侯中扬名。任用韩非却不信任他,后来的韩国被秦国所灭。为称颂韩厥能辅佐晋国,改正周室的赋政,作《韩世家》第十五。


    完子避难①,适齐为援,阴施五世,齐人歌之。成子得政②,田和为侯。王建</a></a>动心,乃迁于共③。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④,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注释】


    ①完子:陈厉公的儿子完,避祸逃到齐国,后来改姓田氏。


    ②成子:田常,又名田恒。


    ③共:古国名。今河南辉县。


    ④威、宣:指齐威王、齐宣王。


    【译文】


    陈宣公时,陈国发生内乱,田完避难,逃到了齐国,传了五代,赈急济贫,齐国人都歌颂他们的德行恩惠。到田常时,掌握了齐国的大权;到田和时,向天子请命,自立为齐侯。到了齐王建,不战而降秦,秦国迁徙齐王建到共县,国家灭亡。我赞颂威王、宣王能挽救乱世中独尊的周室,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译文】


    周王室衰微以后,诸侯越发放纵。孔子痛惜有许多礼、乐不能在当时执行,有的礼乐干脆早已散亡了,于是他研究经术,重建王道政治,希望挽救乱世,恢复古代的淳正,他著书立说,为天下后世制定伦理法则,要把六艺中的大义永远传留给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译文】


    由于夏桀和殷纣的昏庸无道,汤王、武王才起来革命;周王室王纲不振,孔子不得已作《春秋》;因秦朝的暴虐专横,陈涉于是揭竿而起,诸侯纷纷响应,就像强风扬起、密云团聚,终于灭掉了暴秦。天下的起义是从陈涉发难开始,于是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成皋之台①,薄氏始基②。诎意适代③,厥崇诸窦。栗姬贵④,王氏乃遂⑤。陈后太骄⑥,卒尊子夫⑦。嘉夫德若斯,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注释】


    ①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②薄氏:文帝母亲薄太后。


    ③诎(qū):屈。


    ④:同“负”。倚恃。


    ⑤王氏:武帝的母亲。


    ⑥陈后:武帝的皇后。


    ⑦子夫:武帝的卫皇后,字子夫。


    【译文】


    汉王登成皋台,薄姬才得宠,后来被尊称为皇太后,为薄氏后来的兴旺奠定了基础。窦姬被迫到了代邸,以后也做了太后,窦氏因此一门显贵。栗姬倚仗着皇帝宠爱,骄横放纵,景帝因此立王夫人做了皇后。陈皇后娇嗔失宠,武帝把她废掉,另立卫子夫为皇后。我欣赏这些女人各有她们的风格,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汉既谲谋,禽信于陈①;越、荆剽轻,乃封弟交为楚王②,爰都彭城,以强淮、泗,为汉宗藩。戊溺于邪③,礼复绍之④。嘉游辅祖,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注释】


    ①禽:同“擒”。信:指韩信。


    ②交:楚元王的名字。


    ③戊:楚元王的孙子。


    ④礼:楚元王的儿子。


    【译文】


    汉王利用巧计,在陈地擒回了韩信;因为越、楚的民俗剽悍,高祖于是封他的弟弟刘交做楚王,都城改在彭城,以加强淮水、泗水一带的治理,由于是宗室,正好做汉朝的屏障。到刘戊时,因为谋反失败而自杀,元王交名叫礼的儿子继位做了楚王。为赞美楚元王辅佐高祖有功,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维祖师旅,刘贾是与①;为布所袭②,丧其荆、吴。营陵激吕③,乃王琅邪;怵午信齐④,往而不归,遂西入关,遭立孝文,获复王燕⑤。天下未集,贾、泽以族,为汉藩辅。作《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注释】


    ①刘贾:汉高祖同父兄,封为荆王。


    ②布:淮南王黥布。


    ③营陵:营陵侯刘泽。


    ④怵:恐惧。午:祝午,齐哀王大臣。


    ⑤王燕:封为燕王。“王”为动词。


    【译文】


    高祖刚刚起兵时,刘贾常带兵参与其中;韩信被废后,割分韩信的原封地一半赐给刘贾,并封刘贾为荆王,后来黥布反叛,攻击刘贾,刘贾失败被杀,丧失了封地荆、吴。营陵侯刘泽以言语说动吕太后,得封为琅邪王,后来齐王令</a>祝午挟持刘泽到了齐国,不久他以计谋脱身西奔入关,因拥立汉文帝有功,改封为燕王。当时天下还没有平定,刘贾、刘泽因为是宗室,做了汉朝的屏藩。于是作《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天下已平,亲属既寡,悼惠先壮①,实镇东土。哀王擅兴②,发怒诸吕,驷钧暴戾③,京师弗许。厉之内淫④,祸成主父。嘉肥股肱⑤,作《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注释】


    ①悼惠:齐悼惠王,名肥,高祖的庶子。


    ②哀王:悼惠王的儿子刘襄。


    ③驷钧暴戾:指齐王母亲家族横行残暴。驷钧,刘襄的舅舅。


    ④厉:齐厉王。


    ⑤肥:即悼惠王。


    【译文】


    天下已经太平,刘家的亲属不多,高祖的庶子刘肥年长,高祖封刘肥为齐悼惠王,镇守东方。后来他的儿子哀王擅自兴兵,想诛灭吕氏的族人,无奈因哀王外家为人残暴,京师大臣不肯拥立哀王,因此没有得到帝位。到厉王和他姐姐私通,主父偃奉命到王府勘问,厉王畏罪自杀。嘉美刘肥能给高祖开国以有力的帮助,作《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楚人围我荥阳①,相守三年。萧何填抚山西②,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绝,使百姓爱汉,不乐为楚。作《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注释】


    ①荥阳:今河南荥阳西南。


    ②填:通“镇”。山西:指崤山、华山以西地方。


    【译文】


    楚军在荥阳把汉王围困住,造成楚汉对峙达三年之久。萧何这时坐镇关中安抚崤山以西的地方,他不断从后方输送兵员和粮饷,使百姓爱戴汉王,不肯给项羽出力。作《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与信定魏①,破赵拔齐,遂弱楚人。续何相国,不变不革,黎庶攸宁。嘉参不伐功矜能,作《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注释】


    ①信:指韩信。


    【译文】


    追随韩信平定魏地,击破赵军,攻下齐城,大大地削弱了楚人的势力。后来曹参继萧何做了相国,一切都没有更改,让百姓过着安康的生活。曹参不夸耀功劳也不逞其才能,为他作《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译文】


    在营幕中运筹,制胜敌人于无形。张良图谋划策,但谁也不知道是他出的主意,也不曾立过军功,再困难的事,他也会从容易处着手;再重大的事,他也会从细微的地方完成。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六奇既用①,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②,终安宗庙,定社稷。作《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注释】


    ①六奇:指陈平想出的六个奇妙计谋。


    ②平:陈平。


    【译文】


    使用六个奇计,使得诸侯们归服汉朝。平定诸吕的祸乱,是陈平的主谋,终于使宗庙得到安宁,社稷得以稳定。作《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吴、楚之兵,亚夫驻于昌邑①,以厄齐、赵,而出委以梁。作《绛侯世家》第二十七。


    【注释】


    ①昌邑: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译文】


    诸吕结成同盟,图谋削弱京师,绛侯周勃一反常行的义理,深通权变,矫令夺去诸吕的兵权,因而诛灭了他们。吴、楚二国造反,周亚夫驻重兵在昌邑,志在控制齐、赵,故意放弃梁国的危急不肯去救,实际是借梁军来牵制吴、楚,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息了乱事。作《绛侯世家》第二十七。


    七国叛逆①,蕃屏京师,唯梁为扞。爱矜功,几获于祸。嘉其能距吴、楚,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注释】


    ①七国:指吴、楚、胶东、胶西、淄川、济南、赵。


    【译文】


    七国发动叛乱时,能给京师做屏障的,只有梁国。梁孝王认为自己是皇上的弟弟,恃宠夸功,几乎遭到大祸。为褒扬他能抗拒吴、楚两国的兵变,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既王①,亲属洽和。诸侯大小为藩,爰得其宜,僭拟之事稍衰贬矣。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注释】


    ①五宗:汉景帝有十三个儿子,分属五个母亲,故曰五宗(同母的人为同宗)。


    【译文】


    景帝有十三个王子,是五个后妃所生,同母的为同宗,所以叫五宗。五宗都被分封为王,之间相处得十分和睦。诸侯们无论大小都是王室的屏藩,大家各得其所,僭分越轨的事自然减少了。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三子之王①,文辞可观。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注释】


    ①三子:汉武帝的儿子齐王闳、燕王旦、广陵王胥。


    【译文】


    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三个王子被分封为王时,大臣上疏,天子策告,文章华丽,值得观赏。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


    【译文】


    末世唯利是争,只有伯夷把持正义,把君位让给弟弟;后来又劝阻武王伐商,自己饿死在首阳山,天下没有人不尊仰他。作《伯夷列传》第一。


    晏子</a>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


    【译文】


    晏子俭朴,管夷吾奢侈;齐桓公因有管仲</a>而称霸天下,景公也赖有晏子而使齐国得享太平。作《管晏列传》第二。


    李耳</a>无为自化①,清净自正;韩非揣事情,循势理。作《老子</a>韩非列传》第三。


    【注释】


    ①李耳:老子。


    【译文】


    李耳主张无为,听其自然,主张清静不烦扰,天下自然走上正轨;韩非认真分析事物的情理,找出事物发展的趋势。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作《司马穰苴</a>列传》第四。


    【译文】


    自古以来的帝王,都重视《司马法》,穰苴能够通晓运用。作《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作《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译文】


    如果没有守信、廉洁、仁慈、勇敢这四种德行,是不能够传习兵法、讨论剑术的,当然更难将兵法、剑术运用得符合客观规律;如果懂得这些,在家可以知道如何修身,出外也能应付突发的事变,君子们认为这就是武德了。作《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维建遇谗①,爰及子奢②。尚既匡父③,伍员奔吴。作《伍子胥</a>列传》第六。


    【注释】


    ①建:楚平王太子的名字。


    ②子奢:指伍奢,伍子胥的父亲。


    ③尚:伍奢的儿子、伍子胥的兄长。匡:救。


    【译文】


    太子建遭到谗言遇害,这事波及伍奢。平王囚禁伍奢,他的长子伍尚前往救父,次子伍员逃往吴国,起兵报仇。作《伍子胥列传》第六。


    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作《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译文】


    孔子讲学著书,三千弟子受业传道,后来也大多做了老师;他们尊重仁德,又以道义鼓励自己。作《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作《商君列传》第八。


    【译文】


    商鞅</a>从卫国投奔秦国,用他的法术,使秦孝公强大而称雄,秦国后世仍奉行他的法术。作《商君列传》第八。


    天下患衡秦无餍①,而苏子能存诸侯,约从以抑贪强。作《苏秦列传》第九。


    【注释】


    ①餍(yàn):满足。


    【译文】


    天下诸侯都因为连衡的事而头痛,因为秦国如狼似虎,贪心不足,当时只有苏秦能够为保存诸侯的国家,提倡联合各国来压制贪强的秦国。作《苏秦列传》第九。


    六国既从亲,而张仪能明其说,复散解诸侯。作《张仪列传》第十。


    【译文】


    六国已经订立盟约要携手抗秦,张仪懂得联合的后果,便瓦解了诸侯团结的阵线。作《张仪列传》第十。


    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


    【译文】


    秦国之所以能攻破东方诸侯,是靠樗里、甘茂的智谋。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


    苞河山,围大梁①,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者,魏冉之功②。作《穰侯列传》第十二。


    【注释】


    ①大梁:今河南开封。


    ②魏冉: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异母弟弟。他曾率兵攻打韩、齐、赵,使秦国的边界向东延伸,功劳最高,被封在穰(今河南邓州),号穰侯。


    【译文】


    渡过江河,翻越高山,围攻魏都大梁,使山东诸侯束手而臣服秦王,是魏冉的功绩。作《穰侯列传》第十二。


    南拔鄢、郢①,北摧长平②,遂围邯郸③,武安为率;破荆灭赵,王翦之计。作《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注释】


    ①鄢:楚地。在今湖北宜城境内。郢:楚地。在今湖北江陵境内。


    ②长平:韩邑名。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③邯郸:战国时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


    【译文】


    在南方攻下楚国都城鄢、郢,在北方击杀赵国长平军四十万,包围了首都邯郸,这是武安君白起做统帅时立下的大功;攻破楚国,灭了赵国,是王翦的计策。作《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译文】


    涉猎儒家、墨家的遗著,通晓礼义的统绪和纲要,劝阻梁惠王逐利的追求,总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的原因。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好客喜士,士归于薛①,为齐扞楚、魏。作《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注释】


    ①薛:齐邑名。在今山东滕州西南。孟尝君的封邑。


    【译文】


    喜欢接纳贤士、宾客,贤士们都归集到了薛地,为齐国抵御楚、魏两国。作《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争冯亭以权①,如楚以救邯郸之围,使其君复称于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注释】


    ①冯亭:人名。韩国将领。


    【译文】


    听信韩国人冯亭的说辞,贪一时的小便宜,招致战败被围;去楚国请救兵解除邯郸的围困,使赵王仍旧列名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绌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译文】


    自己有富贵的身份,却对贫贱的人很有礼貌,自己有才能,却甘受无才无德的人的羞辱,只有信陵君可以做到。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乡走楚者,黄歇之义。作《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译文】


    冒着死罪的危险让君主逃出强秦的虎口,使那些游说的人士群集到楚国的,是受黄歇的义风所感召。作《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能忍诟于魏齐①,而信威于强秦,推贤让位,二子有之。作《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注释】


    ①忍诟:忍辱。


    【译文】


    能忍受魏齐的折磨羞辱,却在强秦大显身手,后来把相位让给贤士,这是范雎、蔡泽二人的举止。作《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率行其谋,连五国兵①,为弱燕报强齐之仇,雪其先君之耻。作《乐毅列传》第二十。


    【注释】


    ①五国:指赵、楚、韩、魏、燕。


    【译文】


    顺利用谋,联合五国的军队,为弱小的燕国报复强大的齐国,洗雪了燕国先王的耻辱,这是乐毅的功劳。作《乐毅列传》第二十。


    能信意强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作《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译文】


    能在强横无理的秦王面前临危不惧,却委屈自己尊敬廉颇,二人和衷体国,同时受到列国的尊重。作《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湣王既失临淄而奔莒①,唯田单用即墨破走骑劫②,遂存齐社稷。作《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注释】


    ①临淄:战国时齐国国都。今山东淄博临淄区。莒:战国齐邑。今山东莒县。


    ②即墨:战国齐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骑劫:燕将。


    【译文】


    齐湣王丧失首都临淄逃到了莒城,依赖田单以即墨作为基地击退了燕将骑劫,保住了齐国的社稷。作《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能设诡说解患于围城,轻爵禄,乐肆志。作《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译文】


    能够用诡辩的说辞解除邯郸的紧急围困,把爵禄看做粪土,乐于随自己的意志行事。作《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作《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译文】


    借文辞来讽切谏诤,用同类的事物作比喻以张扬正义,这是《离骚》的特点。作《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结子楚亲①,使诸侯之士斐然争入事秦。作《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


    ①子楚:秦庄襄王名。


    【译文】


    安国君子楚,在赵国做人质,贫困没有内援,吕不韦为他结欢华阳夫人,子楚得以被立为秦太子,又使得列国的贤才纷纷投向秦国。作《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曹子匕首①,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义不为二心。作《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注释】


    ①曹子:鲁大夫曹沫。


    【译文】


    齐、鲁两国在柯地盟会,曹沫用匕首威胁齐桓公,这样鲁国得以收复失地,齐国人也不肯背弃信义。豫让一心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作《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能明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作《李斯</a>列传》第二十七。


    【译文】


    纵观天下局势,确定重大的计划,极力劝说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秦国建立大一统的帝国,是由李斯主谋定策的。作《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①,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②。作《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


    ①靡:披靡,溃散。


    ②榆中: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与黄河北岸一带。


    【译文】


    替秦国扩拓疆土,把北方的匈奴赶走,沿黄河修筑长城万余里,依山为险巩固国防,建置榆中要塞。作《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填赵塞常山以广河内①,弱楚权,明汉王之信于天下。作《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注释】


    ①常山: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东。河内:河内郡,郡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译文】


    镇守赵国,据保常山,开拓河内郡,削弱项羽的势力,树立汉王的威信。作《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收西河、上党之兵①,从至彭城;越之侵掠梁地以苦项羽。作《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②。


    【注释】


    ①西河:黄河在古代冀州西界,故称西河。上党:战国时韩国的城池,今山西长治。


    ②彭越:昌邑(在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初事奉项羽,后率兵归降汉朝。楚汉对峙时,彭越数次返梁地,断绝楚国的粮食。


    【译文】


    魏豹率西河、上党之兵,随高祖攻下彭城;彭越曾作游兵侵袭梁地,断绝楚军后援和粮秣,让项羽腹背受敌。作《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以淮南畔楚归汉①,汉用得大司马殷②,卒破子羽于垓下③。作《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注释】


    ①以淮南畔楚归汉:指项羽曾封黥布为九江王,后来黥布背叛项羽归降刘邦,进九江,引诱大司马周殷反楚,于是率九江的军队和汉共同攻击楚,在垓下(今安徽灵璧)打败了项羽。畔,通“叛”。


    ②大司马殷:楚国大司马周殷。


    ③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


    【译文】


    黥布据守着淮南一带,背叛楚国,投靠了汉王,又到九江劝说楚大司马周殷降汉,终于在垓下击破了项羽的军队。作《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楚人迫我京、索①,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注释】


    ①京、索:皆古邑名。京,在今河南荥阳东南。索,即今河南荥阳。


    【译文】


    楚军逼近京、索,情势危急,韩信在这时候攻下魏、赵,平定了燕、齐,使汉王三分天下占有二分,因此灭了项羽。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楚、汉相距巩、洛①,而韩信为填颍川②,卢绾绝籍粮饷③。作《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注释】


    ①巩:县名。在今河南巩县东南。洛:指洛阳。


    ②韩信:指韩王信。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


    ③卢绾(wǎn):跟随高祖在沛起义,杀项羽有功。


    【译文】


    楚、汉两军在巩、洛一带对峙的时候,韩王信镇守颍川,卢绾截断项羽的粮饷。作《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诸侯畔项王,唯齐连子羽城阳①,汉得以间,遂入彭城②。作《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注释】


    ①齐连子羽城阳:指齐地的义军首领田儋自立为齐王,被秦将所杀。他的弟弟田荣又立田儋的儿子巿为齐王。到项羽分封诸侯王时,让齐王巿管辖胶东,因田荣曾独自背负项梁不肯攻打秦国,没有被分封为王。田荣大怒,杀了巿自立为齐王。项羽因此愤怒,攻打齐地,田荣被打败并被杀。田荣的弟弟田横收拢了齐的散兵,反过来在城阳去攻打项羽。城阳:在今山东鄄城东南。


    ②汉得以间,遂入彭城:指田横在城阳牵制住了项羽的军队,使汉乘机攻入彭城。


    【译文】


    诸侯叛离项王时,齐王田横带兵数万人攻击项羽于城阳,汉王乘机攻入彭城。作《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攻城野战,获功归报,哙、商有力焉①。非独鞭策,又与之脱难②。作《樊郦列传》第三十五。


    【注释】


    ①哙(kuài)、商:樊哙、郦商。


    ②非独鞭策,又与之脱难:樊哙、郦商都跟随汉高祖打天下,他们不是单单供高祖驱策,还与他共同渡险,如鸿门宴。鞭策,驱策。


    【译文】


    攻城野战,获得军功回来,樊哙、郦商出力最多。他们不但随侍左右,听汉王驱遣,又常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拼死命救出汉王。作《樊郦列传》第三十五。


    汉既初定,文理未明,苍为主计①,整齐度量,序律历。作《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注释】


    ①苍:指张苍。


    【译文】


    汉朝初定天下,制度还不齐备,张苍做主计官,统一度量,整理律历。作《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结言通使①,约怀诸侯,诸侯咸亲,归汉为藩辅。作《郦生陆贾</a>列传》第三十七。


    【注释】


    ①结言:以辞令与人相结。


    【译文】


    奉命出使,劝诸侯亲附汉王,做汉室的屏藩辅佐。作《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欲详知秦、楚之事,唯周常从高祖①,平定诸侯。作《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注释】


    ①周(xiè):常为高祖驱车,封为蒯成侯。


    【译文】


    秦、楚间大小事情,知道最详细的人莫过于周了,他常随从高祖,平定诸侯。作《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徙强族,都关中,和约匈奴①;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②。作《刘敬叔</a>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注释】


    ①徙强族,都关中,和约匈奴:齐人娄敬,以平民的身份去拜见高祖,劝高祖把京都从西迁到关中。汉高祖赐他姓刘。后来他又劝汉高祖和匈奴讲和联姻,又因为匈奴离长安近,劝汉高祖把边疆上的民族迁入关中。汉高祖都听从了。


    ②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叔孙通,秦时做过博士。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叔孙通为其制定了朝廷礼仪和宗庙仪法。


    【译文】


    娄敬劝将豪门大族迁入关中,建都关中,和匈奴订立和约;叔孙通为朝廷制定礼法,条列宗庙仪文。作《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能摧刚作柔,卒为列臣;栾公不劫于势而倍死。作《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译文】


    季布化刚强为柔和,终为汉臣;栾公不惧强权,宁死不背叛旧主。作《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敢犯颜色,以达主义①,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画。作《袁盎晁错</a>列传》第四十一。


    【注释】


    ①敢犯颜色,以达主义:楚人袁盎在汉文帝时做郎中,多次直率地谏议,敢于冒犯主上,不看主上的脸色说话。


    【译文】


    敢于正言直谏,不看天子的脸色行事,使天子的行动合乎道义,从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为汉朝长治久安出谋献策。作《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作《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译文】


    遵守法律制度,不失大体,引述古代贤人,使君主越发明白事理。作《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敦厚慈孝,讷于言,敏于行,务在鞠躬,君子长者。作《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译文】


    为人厚重、慈爱、孝顺,不善于言辞,可是他说到就会做到,一生恭敬谨慎,确是忠厚长者的风范。作《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守节切直,义足以言廉,行足以厉贤,任重权不可以非理挠。作《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译文】


    有操守,为人爽快直道,有义气,可以称得上廉洁,行为更可以鼓励人们向上,担任重要职位时,决不接受无理的要求。作《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扁鹊</a>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译文】


    讲到医术,扁鹊是医家大宗,他的医术精湛,后代遵循他的医法,不能改进。而仓公的医术和扁鹊差不多。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维仲之省①,厥濞王吴。遭汉初定,以填抚江、淮之间。作《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注释】


    ①仲:高祖的兄长刘仲。省,贬抑。


    【译文】


    刘仲失职,削掉王爵,封刘仲的儿子濞为吴王。汉朝初定天下,刘濞强壮有气力,令他镇抚江、淮一带。作《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吴、楚为乱,宗属唯婴贤而喜士,士乡之①,率师抗山东荥阳。作《魏其武安列传》第四十七。


    【注释】


    ①乡:通“向”。


    【译文】


    吴、楚两国起兵叛乱时,诸窦同宗当中只有窦婴贤能,喜欢交游,士人多来投奔他,带领重兵坚守荥阳,以抗拒山东诸侯。作《魏其武安列传》第四十七。


    智足以应近世之变,宽足用得人。作《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译文】


    智谋足以应付当时的事变,宽容使得他广结人缘。作《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译文】


    作战勇敢而对待士兵仁爱,号令简单易行,军队对他衷心服从。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欲知强弱之时,设备征讨,作《匈奴列传》第五十。


    【译文】


    从三代开始,匈奴常来侵犯,成为中原的一大祸患。要深入了解匈奴或强或弱的形势,随时戒备,寻机讨伐,作《匈奴列传》第五十。


    直曲塞,广河南①。破祁连②,通西国,靡北胡。作《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注释】


    ①河南:指河套以南地区。


    ②祁连:山名。在今甘肃张掖西南。


    【译文】


    卫将军带领士兵直出雁门、云中以西等边塞,收河南地,设置朔方郡。骠骑将军霍去病进攻祁连山,大破匈奴,开通西域各国,使北胡残破不敢南下。作《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节衣食为百吏先。作《平津侯列传》第五十二。


    【译文】


    大臣和刘氏宗室,彼此自夸豪华,只有公孙弘节衣缩食,率领百官改善风习。作《平津侯列传》第五十二。


    汉既平中国,而佗能集扬越以保南藩,纳贡职。作《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译文】


    汉朝平定中原以后,南越王赵佗能安抚百越等地,坚固汉朝南方屏障,向汉朝称臣进贡。作《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吴之叛逆,瓯人斩濞①,葆守封、禺为臣。作《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注释】


    ①瓯:东瓯,地名。今浙江温州一带。


    【译文】


    吴王濞造反时,军队大败,瓯越人斩杀吴王濞,坚持以封山、禺山为根据地,向汉朝称臣。作《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燕丹散乱辽间,满收其亡民①,厥聚海东,以集真藩②,葆塞为外臣。作《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注释】


    ①满:朝鲜王的名字。


    ②真藩:国名。现在的鸭绿江、佟佳江及兴京附近的地方。


    【译文】


    燕太子丹的旧部属逃散在辽东,名叫满的朝鲜王收容了这些逃亡的人,屯聚海东,安抚真藩,坚守边塞,做了汉朝的外臣。作《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请为内臣受吏。作《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译文】


    唐蒙奉命经略西南,通使夜郎,邛、笮等君长都请求臣服汉朝,愿做汉朝的官吏。作《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作《司马相如</a>列传》第五十七。


    【译文】


    司马相如曾作《子虚赋</a>》《大人赋</a>》,这两篇赋,文辞华丽,事多浮夸,但赋的宗旨还是在于讽喻谏诤,主张无为而治。作《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黥布叛逆,子长国之,以填江、淮之南,安剽楚庶民①。作《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注释】


    ①剽(piào)楚:楚地人剽勇轻悍,所以称他们为剽楚。


    【译文】


    淮南王黥布造反,高祖封少子刘长为淮南王,镇守江、淮以南一带,安抚素来喜欢劫掠的楚国民众。作《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译文】


    奉行法令、遵循文理的官吏,不夸耀有功绩,也不自称有才能,百姓未曾赞美他,却也没有过失。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正衣冠立于朝廷,而群臣莫敢言浮说,长孺矜焉①;好荐人,称长者,壮有溉②。作《汲郑列传》第六十。


    【注释】


    ①长孺:汲黯的字。景帝时曾做太子洗马,性格倨傲。


    ②好荐人,称长者,壮有溉:这是称赞郑当时。郑当时在武帝时官至大司农,他仰慕长者唯恐不及,又喜欢推荐贤能之人。


    【译文】


    衣冠端庄整齐,在朝廷上,群臣没人敢讲虚伪的话,汲长孺就是一位矜持方正的君子;喜欢推荐人,大家称他为长者,郑当时是位有气节的先生。作《汲郑列传》第六十。


    自孔子卒,京师莫崇庠序,唯建元、元狩之间①,文辞粲如也。作《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注释】


    ①建元、元狩:皆汉武帝年号。


    【译文】


    从先圣孔子逝世以后,京师里不重视教育,只有武帝建元、元狩年间,才儒学昌盛,文风大振。作《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民倍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作《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译文】


    民俗不务本业、巧取奸诈的人很多,作奸犯科的人窥视专钻法令的缝隙,要凭道德礼俗去感化他们,是毫无效果的,只有严</a>刑重罚,才能制服他们。作《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汉既通使大夏①,而西极远蛮,引领内乡,欲亲中国。作《大宛列传》第六十三②。


    【注释】


    ①大夏:西域古国名。今阿富汗北部一带。


    ②大宛:西域古国名。今中亚地区。


    【译文】


    汉朝和大夏国互派使节之后,西方极远的蛮族一直注视着中原,想要瞻仰中原的衣冠文物。作《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译文】


    别人有危难肯去救援,别人穷困肯去赈济,有仁人的风度;不失信、不背弃诺言,世人都钦佩他们的义行。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夫事人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译文】


    事奉君主,能取悦于君主的耳目,随着君主的心意行事,自己也获得宠幸,他们不仅人漂亮,也各有钻营的本领。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译文】


    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和别人争权夺利,对上不肯谄媚,对下也不骄傲,从容大方地应付一切,这是道家“因应”的做法,别人也不必存心去伤害他们。作《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齐、楚、秦、赵为日者①,各有俗所用。欲循观其大旨,作《日者列传》第六十七</a>。


    【注释】


    ①日者:占测时日以定吉凶的人。


    【译文】


    齐、楚、秦、赵等国,国度不同,国内的占卜家因为民间风尚不同,卜筮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要一并看看他们的趣旨何在,作《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要,作《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译文】


    三代用龟的占法不同,四方占卜的方法也不同,但都能判断吉凶。大略探寻其中的要点,作《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译文】


    一个平民,不触犯国家的政令,也不妨害他人,或是买进,或是卖出,看时机来决定,以增加其财富,聪明的人有可取的地方。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①。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②,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③,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④,《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⑤,而贾生、晁错明申、商⑥,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余乎,钦念哉⑦!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⑧,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⑨,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⑩,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11),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12),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13),俟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


    【注释】


    ①玉版:指古代贵重的书籍。


    ②律令:法令。


    ③章程:指分条办事的程式。


    ④彬彬:文质相宜。


    ⑤盖公:秦国隐士。喜欢黄、老的言辞。


    ⑥申、商:指申不害、商鞅。


    ⑦钦:敬。


    ⑧兵权:即兵书。山川:即河渠书。鬼神:即封禅书。


    ⑨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ɡǔ):北斗居中,众星环绕着它,像许多车辐都归于车毂一样,比喻众臣辅佐天子。


    ⑩俶(tì)傥:卓异不凡。


    (11)艺:六艺。


    (12)六经异传:指子夏的《易传》、毛公</a>的《诗传》、伏生的《尚书》等,这里是说自己的《史记》不敢和经书相比。


    (13)副在京师:指副本藏在京师。


    【译文】


    想我大汉继承五帝的遗风,上接三代的传统志业。周朝末年,秦代废除古文,烧毁《诗》《书》等古代典籍,因此明堂、石室、金匮等处所收藏的珍贵图书都散失损坏了。汉朝开国后,萧何整理法令条文,韩信重述兵法,张苍拟就章法和程式,叔孙通制定礼节和仪式,于是学术风气渐开,《诗》《书》等古籍也渐渐重现了。从曹参推荐盖公专讲黄、老的学问后,贾谊</a>、晁错也发扬申不害、商鞅等法家的学问,公孙弘因为懂得儒家的学术而显名朝廷。这一百年中间,天下已发现的遗文古事,都集中在太史公的府第。太史公父子两代相继总领这一要职,因此叹息说:“唉!回想先人曾掌管这一事务,在唐、虞时很有名气,到了周代又主管这一职务,可以说司马氏世代主持天官。直到我自己,敬慎地记着!敬慎地记着!”尽量搜集天下散佚的文献,帝王大业的建立,要推考所以然,详察它的结果,在极盛的时候要观察它日渐衰落的原因,再从历史人物的实际行动来对勘考验。约略推考三代,记录秦、汉,最早从黄帝开始,直到现在,作十二本纪,科别条举,纲目都具备了。同一时代而世次不同,年代先后不易明了,作了十表。有关礼乐制度的减少或增加,律度历法的创新或更改,兵机权谋、山川形势、鬼神奥秘,天和人的感应、协调,如果有窒碍,需加变通,于是作八书。二十八个星宿环绕着北斗,又譬如车轮,三十根辐条环集在同一毂上,方能不断地运转。如腿、臂一般的辅佐大臣,恰好和星辰、辐毂相配称,他们忠实守信,坚守臣道,以奉事主上,作三十世家。他们扶持正义,张扬大节,紧握时机,立功于天下,作七十列传。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总起来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叫做《太史公书》。次序大略,用来收拾散佚,弥补缺漏,成为一家之言。协和六经传记,整齐百家杂说,正本藏在名山,副本放在京师,留待后世圣人君子。第七十。


    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译文】


    太史公说:我记述了自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初年之间的一些史事,总共一百三十篇。


    班固


    班固简介参见卷四。


    汉书·艺文志


    【题解】


    《汉书·艺文志》为《汉书》十志之一,分六艺略、诸子略</a>、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等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著录了当时所见图书,并论述历代图书源流、学术派别、书籍存佚等,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图书目录,史料价值极高。《汉书》所设《艺文志》体例,亦为史书《艺文志》之滥觞,后代正史、政书、类书、方志等大型图书均沿而效之。该志语言凝炼,结构严谨,夹叙夹议,从正统观念出发来叙述并评论各学派,对研究汉代以前的目录学史、书籍发展史、国家藏书沿革及文化发展史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按:本篇文中夹注为《艺文志》原文所有,非为曾国藩</a>评批。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①,七十子丧而大义乖②。故《春秋》分为五③,《诗》分为四④,《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⑤。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⑥,以愚黔首⑦。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⑧,礼坏乐崩⑨,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⑩!”于是建藏书之策(11),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12),皆充秘府(13)。至成帝时(14),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15)。诏光禄大夫刘向</a>校经传诸子诗赋(16),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17),太史令尹咸校数术(18),侍医李柱国校方技(19)。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20),录而奏之(21)。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22)。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23),故有《辑略》(24),有《六艺略》(25),有《诸子略》(26),有《诗赋略》(27),有《兵书略》(28),有《术数略》(29),有《方技略》(30)。今删其要(31),以备篇籍。


    【注释】


    ①微言:隐微不显之言。孔子著《春秋》采用微言大义、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故称《春秋》用语为微言。


    ②大义:指六经要义。一说大义为正道之意。乖:抵触,违背。


    ③《春秋》分为五:指孔子死后,解释《春秋》的人分为五派,一是左丘明,撰有《左氏春秋》;二是公羊高</a>,撰有《春秋公羊传</a></a>》;三是穀梁赤,撰有《春秋穀梁传</a>》;四是邹氏;五是夹氏。邹氏、夹氏不详。


    ④《诗》分为四:指讲解《诗经》的有四家。汉初传《诗》的有齐(辕固)、鲁(申培</a>)、韩(燕人韩婴</a>)三家,都立于学官,属于“经今文学”。《毛诗</a>》(毛公)晚出,未得立,《汉书·艺文志》始录《毛诗》和《毛诗故</a>训传</a>》,属于“经古文学”。后齐、鲁、韩三家《诗》都亡缺,《毛诗》独传。


    ⑤“战国从衡”几句:从衡,即合纵、连衡的简称。真伪分争,战国时期,政治、军事方面是群雄割据,战乱不已;文化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同时出现了文人伪托前人著书的情况,一时典籍真伪难辨,故云真伪分争。殽(xiáo)乱:杂乱。


    ⑥燔(fán):烧。


    ⑦黔首:战国及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⑧书缺简脱:西汉时,图书多写在竹木简上,用丝编或韦(熟牛皮)编。一旦编绳断,就会产生简脱书缺的情况。


    ⑨礼坏乐崩:指经书的残缺,导致礼乐制度受破坏的情况。


    ⑩闵:忧虑。


    (11)建藏书之策:意为规定书册尺度以便收藏。建,设置。策,同“册”。


    (12)传说:指非官方图书,民间所藏书籍。


    (13)秘府:宫中藏书之处。


    (14)成帝:汉成帝刘骜(前33—前7年在位)。


    (15)谒者:汉官名。始于春秋、战国,秦汉沿置。掌管传达。


    (16)光禄大夫:汉官名。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光禄勋之属官。


    (17)步兵校尉:官名。汉代置,秩比二千石,掌上林苑园门屯兵。任宏:字伟公,曾官执金吾、大鸿胪。


    (18)太史令:官名。周时为太史,掌起草文书、记载史事及编写史书,兼掌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置太史令,秩六百石,为太常属官。尹咸:官丞相史、太史令、大司农,治《左氏春秋》。数术:占卜之书。


    (19)侍医:宫中侍从医生。秦汉有太医令丞,分属太常和少府。方技:《七略》图书分类体系中的一大类名,收录医学及养生之术,后人将之归入医家类。


    (20)撮:摘取,概括。指:通“旨”。


    (21)录:指撰写《叙录》,又称书录。


    (22)哀帝:西汉哀帝刘欣(前6—1年在位)。侍中:官名。秦始设,侍从皇帝左右,应对顾问,与朝廷公卿共论国政,多由显贵子弟充当,也是进入高官的阶梯。奉车都尉:官名。汉武帝时置,掌御乘舆马,秩比二千石。歆:即刘歆</a>,刘向之子,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


    (23)《七略》: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刘歆撰。全书为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略,即简略叙述之意。


    (24)《辑略》:书目总叙。颜师古</a>注:“辑,与集同,诸书之总要。”


    (25)《六艺略》:著录六艺之要录。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书。


    (26)《诸子略》:著录诸子百家图书目录。


    (27)《诗赋略》:著录诗词歌赋图书目录。


    (28)《兵书略》:著录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等兵书图书目录。


    (29)《术数略》:著录天文、历法、占卜之类的图书目录。


    (30)《方技略》:著录医学及养生一类的图书目录。


    (31)删其要:删去浮冗,取其指要。


    【译文】


    从前,孔子去世后,精微要妙的语言就断绝了,他的七十弟子去世后,六经的要义也随之出现了差错谬误。因此,《春秋》分为《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夹氏传》五家,《诗》分为《毛诗》《齐诗》《鲁诗》《韩诗》四家,《易》也有数家的传流布。战国时形势错综复杂,文献的真伪一时难以分辨,诸子百家之说纷然杂乱。到秦始皇统一后,对此很担心,于是焚书</a>,以便蒙蔽控制百姓。汉朝建立,改革秦的暴政和弊病,大量收集图书,广开献书之路。但到武帝时,书简散落,文字残缺,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武帝叹息说:“我非常担心!”就确定了图书的规格,设置抄写图书的官员,下至诸子百家及民间藏书,都汇集到皇家藏书之处。到成帝时,因为图书很多散亡了,就让谒者陈农到全国各地征集遗失的图书。下令让光禄大夫刘向校对诸子百家的诗赋类图书,步兵校尉任宏校对兵书,太史令尹咸校对天文、历法、占卜之类的书,太医李柱国校对医学、养生之类的图书。每一类书校对完毕,刘向就立刻整理编目,概述内容,抄录上奏。这时刘向去世,哀帝就令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来继承完成父业。刘歆就将群书编成总目,上奏其《七略》,因此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以及《术数略》、《方技略》。现在删繁取要,以便完备图书目录。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①。


    《易传》《周氏》二篇。字王孙也。


    《服氏》二篇。


    《杨氏》二篇。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蔡公》二篇。卫人,事周王孙。


    《韩氏》二篇。名婴。


    《王氏》二篇。名同。


    《丁氏》八篇。名宽,字子襄,梁人也。


    《古五子》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


    《淮南道训》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


    《孟氏京房</a>》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说》三篇②,《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注释】


    ①施、孟、梁丘三家:施雠、孟喜、梁丘贺三家。


    ②五鹿充宗:西汉学者。


    【译文】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传》《周氏》二篇。字王孙。


    《服氏》二篇。


    《杨氏》二篇。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蔡公》二篇。卫人,事周王孙。


    《韩氏》二篇。名婴。


    《王氏》二篇。名同。


    《丁氏》八篇。名宽,字子襄,梁人。


    《古五子》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


    《淮南道训》二篇。淮南王刘安</a>,聘懂得《易》的九人,称为九师说。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


    《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说》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有关《易》的共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①,俯观法于地②,观鸟兽之文③,与地之宜,近取诸身④,远取诸物⑤,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⑥,纣在上位⑦,逆天暴物⑧,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⑨,天人之占可得而效⑩,于是重《易》六爻(11),作上下篇(12)。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13)。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14),世历三古(15)。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16),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17)。讫于宣、元(18),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19),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20),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21),或脱去“无咎”“悔亡”(22),唯费氏经与古文同</a>。


    【注释】


    ①宓戏氏:伏羲氏,又称牺皇。《资治通鉴</a>》记为“包牺氏”,同“庖牺氏”,传说中人类由他与女娲氏兄妹相婚而生,由他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生活情形。传说他画八卦,始创《易》。象:日月星辰之运作。


    ②法于地:取法于地上各种现象。


    ③鸟兽之文:指鸟兽留下的痕迹。


    ④身:指耳、目、口、鼻、四肢。


    ⑤物:指自然现象如水、火、风、雷、山泽等。


    ⑥殷:商朝,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故又称殷朝。


    ⑦纣:商朝最后一个王,又名帝辛。被视为暴君,后商被周所灭,纣自焚。


    ⑧逆天暴物:违背天理,实施暴政。


    ⑨文王:周文王,商末周国首领。姬姓,名昌,又称西伯、伯昌。曾被纣拘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后被释放,联合其他部族攻灭追随商纣的部族,在位五十年,奠定了灭商基础。


    ⑩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指观察天人变化可以得到验证。效,效验,见效。


    (11)重《易》六爻:将八卦中的六个符号重叠起来,使之成为六十四卦。爻,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是阳爻,“--”是阴爻,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相重可得六十四卦。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


    (12)作上下篇:作卦辞、爻辞,故分上下篇,又称上下经。


    (13)《彖(tuàn)》: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以彖。《彖》又称《彖传》,分上下《彖》。《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如气象、星相。《象》解释《爻》之象者为《小象》,解释《卦》之象者为《大象》,总称《象传》,亦称《易大传》。《系辞》:本名《系辞传》,分上下篇。泛论易理,内容驳杂,主旨论阴阳变化之道及事物变化之理。《文言》:专门解释乾、坤二卦义理。《序卦》:又称《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的完整和思想体系。


    (14)三圣:伏羲、文王、孔子。


    (15)三古:上古,伏羲氏时期。中古,文王时代。下古,孔子时代。


    (16)筮卜:用蓍草占休咎为筮,以灼龟甲取兆为卜。


    (17)田何:战国、秦汉间人,为齐田氏大族,字庄子。汉初,徙关东大族,田何见徙于杜陵,又号杜田生。汉代授《易》始于田何。


    (18)宣、元:汉宣帝、汉元帝。


    (19)列于学官:谓被学官采作读本。学官,博士官。


    (20)费:指费直,字长翁,东莱(今山东龙口)人。治《易》而精于卦筮。高:高相,沛(今江苏徐州西北)人。与费直同时,治《易》,专说阴阳灾异。


    (21)中:指天子之书,因有别于外,故称中。《易经》:亦即费氏之所传《易》也。


    (22)无咎、悔亡:皆《易》之经文。


    【译文】


    《易》上谈道:“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观察鸟兽足迹和合适的地点,近处从身体取象,远处从万物取象,于是最早作八卦,以探求阴阳变化之理,用来类比万物的情形。”到了商末周初之际,商纣王居于王位,背逆天道,暴虐万物,文王以诸侯的身份顺应天命而行道义,可以观察推测天与人变化的征兆并能够应验,于是重叠《易》中的六个符号为一组,演变成六十四卦,作《易》上、下篇。孔子撰写《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类说</a>卦之辞十篇。由此可见,《易》中所阐述的思想是很深刻的,世人有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圣人的先后更替,经历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代。到秦朝之时,焚烧书籍,而《易》作为讲述占卜之事的书籍却传者不绝。汉朝建立,田何开始传授《易》经之学。到汉宣帝、汉元帝时,讲《易》的在官府里有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氏,在民间有费直、高相二家讲《易》的学派;刘向以皇室所藏之《古文易经》校对施、孟、梁丘等所传的《易》经,有的脱漏了“无咎”“悔亡”之类说明吉凶的术语,只有费氏所传与《古文易经》相同。


    《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


    《经》二十九卷。大、小夏侯二家。《欧阳经》三十二卷。


    《传》四十一篇。


    《欧阳章句》三十一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欧阳说义》二篇。


    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


    许商《五行传记》一篇。


    《周书</a>》七十一篇。周史记。


    《议奏》四十二篇。宣帝时石渠论。


    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刘向《稽疑》一篇。


    【译文】


    《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


    《经》二十九卷。大、小夏侯二家。《欧阳经》三十二卷。


    《传》四十一篇。


    《欧阳章句》三十一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篇。


    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欧阳说义》二篇。


    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


    许商《五行传记》一篇。


    《周书》七十一篇。周代的史记。


    《议奏》四十二篇。宣帝时石渠论。


    上述有关《书》的共有九家,四百一十二篇。收入刘向《稽疑》一篇。


    《易》曰:“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①。”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②,下讫于秦③,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④。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⑤。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讫孝宣世,有欧阳、大小夏侯氏,立于学官。《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⑥,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a>》《孝经</a>》凡数十篇⑦,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a>者⑧,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⑨,未列于学官。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⑩,《召诰》脱简二(11)。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a>(12),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


    【注释】


    ①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二者都是神授天物。汉儒孔安国认为,“河图”即“八卦”,“洛书”即“洪范九畴”,即《尚书·洪范》。


    ②断:起始。


    ③秦:这里指秦国秦穆公时代。


    ④作意:指编纂《书》之用意。


    ⑤济南:郡名。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伏生:名胜,济南人。秦时为博士,汉文帝时召之。年九十余,不能应召,唯献所藏《尚书》二十九篇。


    ⑥鲁共王:即鲁恭王,名刘馀,汉景帝第五子。景帝前二年(前155)立为淮阳王,次年徙封鲁,谥号“恭”,遂称鲁恭王。


    ⑦《礼记》:儒家经典之一。孔门七十子后学所记,汉戴圣传述。又称《小戴礼记》。《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门人所编。主要内容为孔子语录。是研究孔子思</a>想、生平及儒家学派思想的主要资料。《孝经》:一篇,十八章,孔门七十子后学所记。


    ⑧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后裔。曾受《诗》于申公,受《书》于伏生。以治《尚书》为汉武帝博士。


    ⑨巫蛊:巫者用诅咒之术加害于人。


    ⑩《酒诰》:《尚书·周书》篇名。记周初周王发布戒酒令之事。


    (11)《召诰》:周公摄政七年,成王成年后,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命召公营洛邑,遂作《召诰》《洛诰》。


    (12)读应尔雅:应,合乎,符合。尔,近。雅,合乎正规的。尔雅即秦汉间经师对古文加以解释,使之易于读懂,同于训诂之义。


    【译文】


    《易》上说:“黄河中的龙马驮河图而出,洛水中的神龟背载赤文绿字而出,伏羲、大禹仿照图文分别画出八卦图,写出《洛书》。”因此《尚书》的起源已很久远了,到孔子时进行了重新整理编撰,上从尧开始,下止于秦国,共百篇,并为之作序,说明撰写意图。秦朝焚烧图书,禁止六经及诸子之说,济南伏生特意把《书经》藏在墙壁里。汉朝建国时散佚了,仅收集到二十九篇,用来在齐、鲁等地传授教学。到汉宣帝时,有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所传授的《尚书》立于官府之学。《古文尚书》是出于孔子故宅的墙壁中。汉武帝末年,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故居,想扩大自己的宫室,从而得到《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共数十篇,全是先秦时的古字。恭王来</a>到这个宅院,听到鼓琴瑟钟磬的声音,很害怕,就停止了毁宅。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代,全部得到了这批书,用来考订校对当时传世的《尚书》二十九篇,结果多得了十六篇。孔安国献出这批书时,正值江充所兴的巫蛊事件,没能得以列入官学。刘向用皇室所藏的《尚书》校对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三家经文,《酒诰》脱落一简,《召诰》脱落两简。一简如果是二十五字的话,那么一简就脱落二十五字;一简如果是二十二字的话,那么一简就脱落二十二字,文字不同的有七百多字,漏字几十个。《书》是一本古代号令之书,号令于众人时,如果文字条文不具体,听命执行者也就不明白了。古文翻译应该接近于今文的雅正,这样才能通过翻译古语而知今天的语言了。


    《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①。


    《鲁故》二十五卷。


    《鲁说》二十八卷。


    《齐后氏故》二十卷。


    《齐孙氏故》二十七卷。


    《齐后氏传》三十九卷。


    《齐孙氏传》二十八卷。


    《齐杂记》十八卷。


    《韩故》三十六卷。


    《韩内传》四卷。


    《韩外传》六卷。


    《韩说》四十一卷。


    《毛诗》二十九卷。


    《毛诗故训传》三十卷。


    凡《诗》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注释】


    ①鲁、齐、韩三家:鲁申公作《鲁诗》,齐辕固作《齐诗》,燕韩婴作《韩诗》。


    【译文】


    《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


    《鲁故》二十五卷。


    《鲁说》二十八卷。


    《齐后氏故》二十卷。


    《齐孙氏故》二十七卷。


    《齐后氏传》三十九卷。


    《齐孙氏传》二十八卷。


    《齐杂记》十八卷。


    《韩故》三十六卷。


    《韩内传》四卷。


    《韩外传》六卷。


    《韩说》四十一卷。


    《毛诗》二十九卷。


    《毛诗故训传》三十卷。


    以上有关《诗》的共有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①,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②,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③,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④,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⑤。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⑥,自谓子夏所传⑦,而河间献王好之⑧,未得立。


    【注释】


    ①感:激发起意识,情绪上发生变化、反应。


    ②诵: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诗文。


    ③采诗:周朝有采诗之制,是周王考察诸侯政绩、民风的一项重要内容。采诗设采诗官。


    ④申公:汉代著名儒者。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治《诗》《春秋》。


    ⑤辕固:汉代著名儒者,齐人。以治《诗》为景帝博士,以廉直拜清河太傅。武帝时,征为贤良文学。韩生:名婴,汉代著名儒者。汉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太傅,作《诗经》内、外传数万言。


    ⑥毛公:有大、小毛公二人。大毛公为鲁人,名亨。受《诗》于荀卿,作《训诂传》,以授赵人毛苌。苌为小毛公。


    ⑦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卫人,孔子弟子。


    ⑧河间献王:汉景帝之子,武帝之弟,名德,封为河间王,谥为“献”,故曰河间献王。


    【译文】


    《书》说:“诗表达意志,歌唱出了语言中的含义。”因此,哀乐激发内心情绪的变化,而歌声唤起了意志和情绪的变化。用高低顿挫的腔调念的文字称为诗,唱出文字的声音称为歌。因此古时有采集诗的官员,君王用来观察社会风俗,知道为政之得失,以便自己考察纠正。孔子精选周诗,上采商朝,下收鲁国,共三百零五篇。遭秦焚书而能保存下来,是由于这些诗能够口头上吟诵,而不仅仅是写在竹木简和帛上的缘故。汉朝建立,鲁国的申公为《诗》注释,齐国的辕固、燕国的韩生也都为之作传。有的取材《春秋》,有的杂采他说,皆非诗本义</a>。如不得已而求本义的话,鲁申公的解释比较接近本义。申公、辕固、韩公三家诗都立于学官。还有毛公之《诗》,自称是子夏传授的,河间献王刘德很喜欢,但没有列于学官。


    《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后氏、戴氏。


    《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


    《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遗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


    《曲台后仓》九篇。


    《中庸说》二篇。


    《明堂阴阳说》五篇。


    《周官经》六篇。王莽时刘歆置博士。


    《周官传》四篇。


    《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


    《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


    《封禅议对》十九篇。武帝时也。


    《汉封禅群祀》三十六篇。《议奏》三十八篇。石渠。


    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入《司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译文】


    《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后氏、戴氏。


    《记》一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


    《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古明堂遗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


    《曲台后仓》九篇。


    《中庸说》两篇。


    《明堂阴阳说》五篇。


    《周官经》六篇。王莽时刘歆置博士。


    《周官传》四篇。


    《军礼司马法》一百五十五篇。


    《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


    《封禅议对》十九篇。武帝时。


    《汉封禅群祀》三十六篇。《议奏》三十八篇。石渠。


    上述有关《礼》的共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收入《司马法》一家,一百五十五篇。


    《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①。”而帝王质</a>文世有损益②,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③,至秦大坏。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④。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a>、戴圣、庆普皆其弟子⑤,三家立于学官。《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学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及《明堂阴阳》《王史氏记》所见,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制,虽不能备,犹愈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说⑥。


    【注释】


    ①错:安置,安排,规定。


    ②质文:指尊严。


    ③具:完备。


    ④高堂生:西汉今文礼学传播者,著名儒者。


    ⑤庆普:西汉今文礼学者,与大、小戴齐名。


    ⑥愈:超过,胜于。推《士礼》而致于天子:指凭借《士礼》所记的礼仪,而将其推至天子的礼仪。


    【译文】


    《易》说:“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之区别,礼义有所规定和安排。”帝王的威仪世代有减有增,到周朝防范极为细微,事事都有制度,因此说:“礼经三百条,礼节仪式三千条。”到周朝衰落,诸侯要超越法度限制,痛恨法度损害自己的利益,都毁灭抛弃了典籍。从孔子之时就开始不完备,到秦朝遭受到极大破坏。汉朝建立,鲁地高堂生传授《士礼》十七篇。到孝宣帝时,后仓最为通晓礼,戴德、戴圣、庆普都是他的弟子,三家所传授的礼经立于皇室学府。《礼经》这本书,出于鲁国淹中里及孔氏门下,与七十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到《明堂阴阳》《王史氏记》所载,多半是关于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级的制度,虽然不够完备,还是胜过仓公等由《士礼》而推及天子礼制的做法。


    《乐记</a>》二十三篇。


    《王禹记》二十四篇。


    《雅歌诗》四篇。


    《雅琴赵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时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师氏》八篇。名中,东海人。传言师旷</a>后。


    《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


    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出淮南刘向等《琴颂》七篇。


    【译文】


    《乐记》二十三篇。


    《王禹记》二十四篇。


    《雅歌诗》四篇。


    《雅琴赵氏》七篇。名定,渤海人。宣帝时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师氏》八篇。名中,东海人。传为师旷的后代。


    《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


    以上关于《乐》的有六家,共一百六十五篇。删掉了淮南王刘向等《琴颂》七篇。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①,以享祖考②。”故自黄帝下至三代,乐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行。周衰俱坏,乐尤微眇③,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④,世在乐官,颇能纪其铿锵鼓舞⑤,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古⑥,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⑦,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⑧,与制氏不相远。其内史丞王定传之⑨,以授常山王禹⑩。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11)。


    【注释】


    ①殷:殷切,诚恳,周到。


    ②祖考:本意为祖父,泛指祖宗。


    ③微眇(miǎo):衰微。眇,偏盲,或眯着眼睛看。引申为衰微。


    ④制氏:鲁人。知雅乐之声律,世代在太乐宫,任乐官之职。


    ⑤纪:识别。


    ⑥魏文侯:名斯,战国时魏国国君。曾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今河北磁县南)令,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⑦窦公:魏文侯时乐人。


    ⑧八佾(yì)之舞:天子所行之乐舞,共八列,六十四人。佾,乐舞的行列。


    ⑨内史丞:内史的属官。


    ⑩常山:郡名。辖今河北唐河以南,内丘以北地。


    (11)浸:渐渐。


    【译文】


    《易》说:“先王制作乐曲推崇德政,尽心推荐呈进于上帝,并且呈现于祖宗。”因此从黄帝到夏、商、周三代,乐曲各有名称。孔子说:“安邦治民,没有比礼治更好;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二者相互配合使用。周衰败时,礼乐都遭到破坏,乐尤其微弱,用音律为节奏,又被郑国、卫国淫乐扰乱,因此没有流传音律之法。汉朝建立,太乐官制氏由于雅乐声律世代保存于乐官,所以能记得铿锵的金石乐声鼓舞,然而却不能说明其中的含义。战国时六国国君当中,魏文侯最好古,孝文帝时得见文侯时的乐师窦公,献出六国时的乐书,是《周官》祭祀礼仪官员的《大司乐》章。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学,与毛生等共同收集《周官》及诸子论音乐的言论和事迹,用来作《乐记》,向皇帝献《八佾》的乐舞,与制氏所记的乐舞相差不大。当时的内史丞王定传授《乐记》,授于常山的王禹。王禹是成帝时的谒者,多次解说其含义,献出二十四卷记乐之书。刘向校书,得到《乐记》二十三篇,与王禹的不同,他所论述的乐理也逐渐散佚。


    《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


    《穀梁传》十一卷。穀梁子,鲁人。


    《邹氏传》十一卷。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


    《左氏微》二篇。


    《铎氏微》三篇。楚太傅铎椒也。


    《张氏微》十篇。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


    《公羊外传》五十篇。


    《穀梁外传》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


    《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


    《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


    《世本》十五篇。古史</a>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战国策</a>》三十三篇。记春秋后。


    《奏事》二十篇。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


    《楚汉春秋</a>》九篇。陆贾所记。


    《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


    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


    《太古以来年纪》二篇。


    《汉著记》百九十卷。


    《汉大年纪》五篇。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译文】


    《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


    《穀梁传》十一卷。穀梁子,鲁人。


    《邹氏传》十一卷。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


    《左氏微》二篇。


    《铎氏微》三篇。楚太傅铎椒。


    《张氏微》十篇。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


    《公羊外传》五十篇。


    《穀梁外传》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


    《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


    《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截止到春秋时诸侯大夫。


    《战国策》三十三篇。记春秋后。


    《奏事》二十篇。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


    《楚汉春秋》九篇。陆贾所记。


    《太史公》一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


    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


    《太古以来年纪》二篇。


    《汉著记》百九十篇。


    《汉大年纪》五篇。


    上述《春秋》体例的共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①,君举必书②,所以慎言</a>行,昭法式也③。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④,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⑤;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⑥,史官有法⑦,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⑧,因兴以立功,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⑨。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⑩,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11),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12),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13)。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公羊》《穀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注释】


    ①史官:掌管史料,记载史事、撰写史书的官员。商朝称为册,周朝史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秦汉时称太史令,兼掌天文历法。


    ②君举必书:国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事无巨细,均如实记载。


    ③昭法式:明辨是非。式,当为“戒”。言论、行为正当的引以为法,不正当的引以为戒。


    ④“左史记言”几句:史官分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事的代表作为《春秋》,记言的代表作为《尚书》。


    ⑤征:验证,证明,反映。


    ⑥礼文备物:指礼乐及典章制度完备。


    ⑦史官有法:指史官制度完整。


    ⑧仍人道:根据人事发展变化的规律。


    ⑨朝聘: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一种制度。聘又分小聘、大聘。小聘派大夫,大聘派卿,朝则由国君自往。朝聘也指诸侯之间互相朝见。


    ⑩不可书见:指史官记事,是非褒贬不能公开记录下来而公布于众。


    (11)安:执着。


    (12)本事:基本史实。


    (13)免时难:指避免当时有权势的君臣的迫害。


    【译文】


    古代帝王世代都有史官,国君的举止行为必定要记下来,目的是为了使国君言行更加谨慎,明确法制。左史官记言论,右史官记事情,记事的属于《春秋》这一体例,记言的就成为《尚书》这一体例,帝王没有不遵守这一制度的。周朝王室衰败后,书籍残缺,孔子想保存从前圣人的大业,便说:“夏朝的礼制我如果能说出来的话,那么夏的后裔杞国就不足以为证明了;商朝的礼制我如果能说出来的话,那么商的后裔宋国也不足以为证明了。只是礼仪典籍不充分,不然我就可以证明夏、商的礼制。”由于鲁国是周公受封而建的国家,有齐备的礼仪制度和礼器,史官记事皆有法度,因此和左丘明观看史官记事,根据所经历的事情,依照人事准则,因建功立业而记功劳,因败亡而责罚之,按照日月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凭供朝见天子的礼仪来订正礼乐制度。有所褒贬、忌讳、斥责之语,不可书于文字,只能口头传授弟子,弟子事后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左丘明担心弟子各按自己的想法去传播,从而失去真义,因此就论述史实原委进行讲解,为经作传,阐明孔子不是用空话来讲经文的。《春秋》贬斥指责的当时掌权的君臣贵族们都有威严的权力和强大的势力,他们的事实都记录在史传,因此采用隐讳的笔法书写而不直接说明,为的是避免当时的迫害。到后世,口头讲解流行起来,故有《公羊》《穀梁》《邹》《夹》几部解释《春秋》的书出世。四家之中,《公羊》《穀梁》被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可以传授,夹氏则没有传。


    《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两《子张</a>》。


    《齐》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


    《鲁》二十篇,《传》十九篇。


    《齐说》二十九篇。


    《鲁夏侯说》二十一篇。


    《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


    《鲁王骏说》二十篇。


    《燕传说》三卷。


    《议奏》十八篇。石渠论。


    《孔子家语</a>》二十七卷。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译文】


    《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有两《子张》。


    《齐》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两篇。


    《鲁》二十篇,《传》十九篇。


    《齐说》二十九篇。


    《鲁夏侯说》二十一篇。


    《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


    《鲁王骏说》二十篇。


    《燕传说》三卷。


    《议奏》十八篇。石渠论。


    《孔子家语》二十七卷。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以上有关《论语》的共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①,唯王阳名家②。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③,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


    【注释】


    ①昌邑:即昌邑国,治所在今山东钜野东南。中尉:官名。武职。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执金吾,秩中二千石。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在今山东平度东北)人。为昌邑王中尉时,常谏王勿行荒淫之事。后昌邑王一度为帝,被废,王吉因此而免死,髡为城旦。宣帝即位,召为博士、谏大夫,后谢病归。元帝即位,复召为谏大夫,卒。少府:官名。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为皇帝私府。御史大夫:官名。秦汉时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位仅次于丞相。掌监察、执法。贡禹:字少翁,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汉宣帝、元帝时大臣。元帝即位任谏大夫、御史大夫。尚书令:官名。始于秦汉,为少府属官,掌奏章文书。汉武帝时多以宦官充任,成帝时改用士人。东汉时,将政务中枢从三公转入宫廷,由尚书协助皇帝处理,即“政归台阁”。尚书令即为尚书台首脑,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到唐朝时则为宰相。胶东:郡名。秦始置,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平度、莱阳、莱西等一带。庸生:名谭。据《儒林传》载,孔安国授古文尚书与都尉朝,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


    ②王阳:指王吉,因吉字子阳,故称王阳。


    ③都尉:官名。战国时置,位次将军,为皇帝近臣。长信:汉宫名。为太后常居之所。少府:官名。秦时为九卿之一,东汉时掌宫中服御诸物等。韦贤:字长孺,邹(今山东邹城)人。韦孟五世孙,号称邹鲁大儒。前将军:官名。战国时为武官之称。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今山东兰陵)人。萧何七代孙。宣帝时为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元帝时,为宦官排挤,自杀。


    【译文】


    《论语》这部书,是孔子回答弟子、时人提问及弟子们互相对话并请教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自己的记录。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一起收集并加以整理及编纂,故称之为《论语》。汉朝建立,有齐《论语》、鲁《论语》之说。传授齐《论语》的,有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只有王吉是名家。传授鲁《论语》的,有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全是名家。张禹是最后一个传《论语》的,而其书也流传于世。


    《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


    《孝经》一篇。十八章。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


    《长孙氏说》二篇。


    《江氏说》一篇。


    《翼氏说》一篇。


    《后氏说》一篇。


    《杂传》四篇。


    《安昌侯说》一篇。


    《五经杂议》十八篇。石渠论。


    《尔雅》三卷二十篇。


    《小尔雅</a>》一篇,《古今字》一卷。


    《弟子职》一篇。


    《说》三篇。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