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合注卷第三
3个月前 作者: 智旭
佛说梵网经</a>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三(下卷初)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a>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丙)次释迦宣菩萨戒三。初叙说戒原繇。二例重轻戒相。三劝大众奉行。
(丁)初中二。初覆叙垂迹传法。二正明树下劝发。
(戊)初中又二。初长行。次偈颂。
(己)初中复二。初正述迹佛弘法。二方明以戒摄生。
(庚)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竟。
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者。指上卷初。于四禅天中放光彻照。乃至擎接还归事也。东方来入天王宫者。谓既秉受心地法门。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即于三昧之中。还来此土摩醯首罗天王宫中。此土在华藏之东。故云东方来入也。说魔受化经者。别为通教利根。示现于第四禅天降魔已竟。方更下生。如玄义中所明。不同三藏所见。直至树下方降魔也。迦夷罗。亦云迦维罗卫。具云迦毗罗皤窣都。翻为黄色所依处。上古有黄头仙人。依此修道。西域记云劫比罗伐窣堵。此翻赤泽。或名婆兜释翅搜。或名释翅瘦。此翻能仁住处。摩耶。具云摩诃摩耶。此翻大术。或翻大幻。谓以大愿智幻法门。为如来母也。白净。或云净饭。或云真净。梵称首图驮那。或称阅头檀也。悉达。具云萨婆悉达。此翻顿吉。以太子生时。诸吉祥瑞皆悉具故。大论翻为成利。西域记云萨婆曷刺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称悉达。讹略也。七岁出家。犹言出家七岁。谓初出家时。先学不用处定。不久得证。知非究竟。次学非非想定。又不久得证。知其亦非究竟。次复游行诸国。凡经一年。次更苦行六年。至年三十。乃成正觉。齐此以前。皆是体性虚空华光三昧中事。示成佛已。名为从三昧出。即坐金刚华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次方复徧历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初禅。二禅。三禅。及摩醯宫。共有十个住处。说于十种法门。说法已周。更为说喻。令知所被之机。能被之教。皆如梵网。皆不出于心地法门也。寂灭道场。即菩提道场。菩提是智。寂灭是理。繇坐此处。以菩提智。证寂灭理。故名为菩提道场。亦名寂灭道场。来此世界八千返者。特指示成正觉之事。非谓其余化身。如玄义中已明。略开心地法门竟者。结指上文。
(庚)二方明以戒摄生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奉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十会既毕。随说戒品者。以此住行向地等一切微妙法门。虽人人性具。而沉迷日久。方坐痴暗之地。何繇得入。然虽痴暗凡夫。亦自有入门方便。只恐不发心耳。只如卢舍那佛。本亦曾为痴暗凡夫。但初始发心。便受戒品。受戒之后。便常诵习。所以克证心地法门。直至成佛。皆以此一戒为最胜因缘。此戒是古先诸佛展转相传。非是创立。即是第一最上微妙之戒。破诸黑暗。名为光明。摧诸烦恼。喻若金刚。广具一切功德法财。目之为宝。又照一切法。名为光明。摄善戒也。体是无漏。名为金刚。律仪戒也。济物利用。名之为宝。摄生戒也。盖不惟舍那繇此成佛。举凡一切诸佛。无不以此戒为本源。一切菩萨。亦无不以此戒为本源。以离此戒。则三十心十地法门。皆不成就。乃至佛地一切功德。亦不成就故也。佛性种子者。此戒本以正因佛性为种子。起信所谓以知法性无染污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而缘了佛性。又以此戒为种子。涅槃所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一切众生既皆有佛性。佛性徧一切法。则若意若识。若色若心。但凡是情是心。无不入于佛性戒中。此戒的的是常有真因。此戒的的是常住法身妙果。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普被群机。故此法戒。乃三世一切众生。皆应顶戴受持者也。思量名意。别指第七。了别名识。别指前六。集起名心。别指第八。五根四大名色。是情者。拣非无情。是心者。拣非无心。谓除非木石无心。不堪受戒。但有心者。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即入佛性戒中。以此妙戒。全依佛性理体所起。还复开显佛性。庄严佛性。故名佛性戒也。当当。犹言的的确确。既是全性所起。的是常有真因。既繇此开显庄严佛性。的是常住法身妙果。所谓十无尽戒。一切戒之根本。保任行人到解脱岸。故名波罗提木叉。此戒即是无尽之藏。繇于本源自性清净为所依体。廼成无作妙戒体故。 出此无作戒体。复为三意。初正出无作律仪。二兼明定道二戒。三更明三聚戒法。 初正出无作律仪者。天台师云。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磐公释云。谓此戒体。不起则已。起则全性。而性修交成。必有无作假色。假色者。性必假色法以为表见也。无作一发。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俟再作。故名无作。此菩萨无作律仪。应以七句胜义而诠显之。一者本源清净以为其性。二者增上善心以为其因。三者三种胜境以为其缘。四者三番羯磨以为其体。五者无漏妙色以显其相。六者极至佛果以为其期。七者妙极法身以为其果。一清净为性者。所谓诸法真实之相。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等。乃此戒所依之理体也。二增上因心者。所谓发菩提心。被四弘铠。上求下化。情期极果。又须别圆二教初心。乃感此戒。若藏通二教之心。不能发此无上戒也。三胜境为缘者。璎珞经云。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名上品戒。菩萨法师前受。名中品戒。千里无师。于经像前自誓而受。名下品戒。自誓受戒。复有不同。此经即须得见好相。璎珞地持。皆惟贵发菩提心。或重内因。或重外缘。各有所以。须自审量耳。四从羯磨得者。磐公云。初番羯磨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业力。悉皆震动。二番羯磨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行人顶。三番羯磨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行人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尽未来际。永为佛种。义疏云。大乘所明。戒是色聚。凭师一受。远至菩提。随定随道。誓修诸善。誓度含识。以情期极果。此心力大。别发戒善。为行者所缘。止息诸恶。涅槃经念戒中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善修方便。可令具足。故知别有此无作体。从羯磨得。若自誓受者。亦从三白时得。或从见好相时得也。五无漏色相者。谓初受戒竟。即于法界有情边得不杀色。于法界情非情边得不盗色。于法界有情边得不淫色。于法界有情边得不妄语色。乃至于法界有情边得不嗔色。于法界三宝边得不谤色。又众轻戒中。于法界师友边得不慢色。于法界酒得不饮色。于法界肉得不食色。乃至于法界法门得不破坏色。此不杀不盗等法。虽无形相可见。而借色表显。所谓非眼处色。是法处色。又杀盗等是有漏法。不杀等即无漏法。故名无漏色法。是以未受戒时。虽杀盗等事。未必念念徧造。而十方世界。无非我杀盗淫妄之场。十方有情。无非我杀盗淫妄所行之境。甫受戒已。则十方世界。无非我慈良清直之地。十方有情。无非我慈良清直所被之机。故一念中。成就无漏微妙善色。一一徧于法界一切诸念。亦复如是。名为无尽戒品。不亦宜乎。六佛果为期者。璎珞经云。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乃至不得故谤三宝藏。菩萨戒羯磨文云。若诸菩萨。虽复转身徧十方界。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设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不同其余戒法。惟以尽寿为期也。七妙极法身果者。据义疏论兴废中。谓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至佛乃废。以佛果位中。诸恶永净。更无可止。万善圆极。更无可行。持犯两忘。故名为废。然此无作戒体。既是全性起修。宁不全修在性。既全在性。那可论废。又既是无漏色法。即是诸佛究竟常色。又安可废。若戒体可废。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应可废。又卢舍那名净满。恶无不净。善无不满。正是究竟戒体。故曰惟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名破戒者。又岂有废。然此戒体。虽至佛地乃称究竟。而初心所受。更无异体。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以与三世诸佛同一戒体故也。如太子初生。即入王位。位同于王。真是王子。虽治国平天下事。尚未谙练。不得言其非是王种。菩萨受戒。亦复如是。顿同诸佛戒体。名真佛子。虽定慧解脱力无畏不共法等。尚未修习。不得言其非是佛种。如太子长成。绍继王位。止是父母所生之身。更无异身。菩萨成佛。亦复如是。功德满足。坐于道场。止是初发心时所得戒体。更无异体。如此妙体。那得论废。如太子生后。若寿命应尽。若九横因缘。其身则死。不复堪能绍继王位。菩萨受戒。亦复如是。若退失大菩提心。若毁犯十重禁法。其戒则失。不复堪能成就菩提。防此二缘善巧修习。直至菩提。成究竟戒。故言妙极法身以为果也。 二兼明定道二戒者。大小乘中。皆有定共戒。及道共戒。谓繇定力。自然止息诸恶。名定共戒。繇于道力。自然永离诸恶。名道共戒。定道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前明律仪从师受得。今则藉定道力。自能发得无作律仪。还以无作为其体也。此定道二戒。若先已受律仪戒者。止因定道。倍增明净。更无异体。若先未受律仪戒者。随定道力。即发律仪。又定共亦名禅戒。道共亦名为无漏戒。或定共通于欲界地定。禅戒惟指初禅已上。道共通于方便道中。无漏惟指发真已上。若发真无漏。则永无退失。若方便道。及诸禅定。容有进否也。 三更明三聚戒法者。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摄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今明此三。并是菩萨戒法。亦并以无作为体。律仪备列重轻诸相。而止言十波罗夷者。以四十八轻。皆是十重戒之等流眷属。十重戒法。摄一切戒罄无不尽。是故名为十无尽戒也。八万四千法门。即无作体所具众善。慈悲喜舍。即无作戒妙用功能。所以同名为戒。又菩萨戒法。弘誓无尽。若不摄善摄生。即是戒体有缺。故八万四千法体。慈悲喜舍定体。总皆揽之以为戒体。戒为法界。一切法趣戒也。律仪戒是法身德。摄善戒是般若德。摄生戒是解脱德。摄律仪能成法身。摄善法能成报身。摄众生能成化身。又繇律仪戒成于断德。繇摄善戒成于智德。繇摄生戒成于恩德。小乘心希自度。见苦断集。故但有律仪。不慕佛地称性功德。故无摄善法戒。不思济度一切众生。故无摄众生戒。菩萨初发心时。便以上求下化为怀。上求摄善。下化摄生。三聚净戒。一时圆发。更非先后也。
(己)次偈颂三。初颂舍那始授。二颂释迦转授。三劝信受奉持。义疏云。三序悉是此土释迦所说。杂有经家之辞。
(庚)初颂舍那始授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
甘露者。不死之药。喻持戒者。能得涅槃常乐我净。永无老死也。门为能通。教能通理。繇教戒力。通至大涅槃城。
(庚)二颂释迦转授
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
本师。指舍那也。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仪义也。日长善法。月得清凉。珠富法财。摄善义也。日月丽天。无不瞻仰。璎珞在身。观者爱敬。摄生义也。既劝受持。即劝转授。使灯灯相续。化化无尽。
(庚)三劝信受奉持
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
佛法中戒藏者。一乘无上戒法。不但拣异外道凡夫等戒。亦复拣异声闻缘觉戒也。此戒即是诸戒之藏。以一切八戒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无不从此大戒流出。又一切八戒及具戒等。无不摄入此大戒中。故清净毗尼方广经云。菩萨毗尼。犹如大海。所有毗尼。无不纳受也。大众心谛信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不信自身决得成佛。则有所戒品。不能牢固。若谛信自身有成佛分。谛信舍那繇戒成佛。自然念念护持妙戒。不使毁缺也。余如前释可知。
(戊)二正明树下劝发二。初经家叙事。二释迦自说。
(己)初中三。初佛欲结戒。二放光表瑞。三大众愿闻。
(庚)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巳。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上文言示成佛道。十处说法已竟。复至菩提树下说戒。今言</a>初坐等者。意显成道不久。即宣此戒。非待他时。所谓先务之为急也。初结木叉。顿制五十八事。不同声闻随犯随结者。理论关机宜。事论凡有三义。一者大士深信。顿闻不逆。二者大士不恒侍左右。不得随事随白。三者舍那为妙海王子授菩萨戒。即顿说此五十八条。古制应尔也。又声闻随事随结。皆悉集十句义。今顿制诸戒。亦应戒戒具足十义。经虽不出。理必应然。略出名相。俾知利益。一摄取于僧。谓制此重轻诸戒。摄受众生。令归大乘僧宝数中。令取大乘僧宝果位。二令僧欢喜。谓繇摄取力故。能令大地菩萨。欢喜畅悦。三令僧安乐。谓繇禁戒力故。能令菩萨种族。利益增长。得安乐住。四未信者令生信。谓繇禁戒力故。性遮清净。发起一切众生正信之心。五已信者令增长。谓繇清净律仪。能令久淹佛法者。益其坚固。不退悔故。六难调者令调顺。谓有一类假名菩萨。及一类虽发大心。烦恼习强者。今以重轻诸戒调之。忏悔诃责。令不敢违法律故。七惭愧者得安乐。谓繇调顺诸难调者。则惭愧僧无扰乱故。八断现在有漏。谓制止三业十支。令不漏落业烦恼故。九断未来有漏。谓永断漏种。不以染污心受生死故。十正法得久住。谓繇大乘僧宝种性不断。建立弘通正法轮故。孝顺父母等者。戒相虽多。孝顺摄尽。故总提孝顺二字。以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师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宝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须孝顺也。尔雅</a>释善事父母为孝。大史叔明以顺释孝。孝即是顺。孝顺父母。有三差别。一者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奉养无方。服劳靡间。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亲于道。孝顺师僧。亦应准此。师僧者。独指授戒之师。其余僧众。自属三宝中摄。孝顺三宝。亦有三义。一者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二者如说修行。不污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约法门解者。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不离深义以为和尚。自心觉悟名佛。自心理体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观察名孝。如理证入无背名顺也。繇斯事理二种孝顺。决至无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为戒。亦即名为制止。以孝则自不作恶故也。
(庚)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瑞者。信也。欲说大事。故放胜光。广召有缘。同来听也。口放者。一表此戒金口敷扬。二表受者从佛口生。
(庚)三大众愿闻
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百万亿者。总叙有缘同集众也。诸菩萨。别指三十心十地位人。十八梵天。别指色界。一梵众。二梵辅。三大梵。此三总名初禅。四少光。五无量光。六光音。此三名第二禅。七少净。八无量净。九徧净。此三名第三禅。十福生。十一福爱。十二广果。此三属第四禅。凡夫所居。十三无想。亦属四禅。外道所居。十四无烦。十五无热。十六善见。十七善现。十八色究竟天。此五亦属四禅。三果圣人所居。此十八天。虽凡圣不同。皆离欲秽。得清净定。故名梵天。六欲天子。别指欲界。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此六欲天。虽尚有男女五欲。而果报自然。不假营求。故皆名天。十六大国王者。西域诸国最多。举其甚大。有十六国。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罗。五跋祗。六末罗。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a>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合掌者。身业肃恭。至心者。意业专精。听者。口业寂静。摄耳谛听也。
(己)二释迦自说三。初举自诵劝人。二明放光因缘。三劝大众习学。
(庚)今初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半月半月者。望日为白月十五。晦日为黑月十五。白表智德渐满。黑表断德渐尽。故于此日。诵此戒法。名为布萨。正呼为褒洒陀。褒洒是长养义。陀是净义。言长养善法。净除不善也。佛尚自诵。何况余人。佛既自诵。益知至佛乃废之说。非尽理矣。
(庚)二明放光因缘
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初句直说放光之缘。此光即表无作戒体。此无作戒。全以性德为其本因。故非无因。既是全性所起。即复全体是性。是故非青非黄。乃至非因果法。非青黄等色。非分别识心。不堕凡愚妄情妄境果也。非有非无。不堕邪见断常果也。非因果法。不堕权小有修有证果也。不堕此等诸果。乃是法身妙果。既是法身妙果。亦即成佛真因。故诸佛菩萨。大众佛子。皆以此为本源。
(庚)三劝大众习学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领纳名受。坚执名持。口演其文为读诵。躬行其事为善学。黄门。此云不男。凡有五种。谓生。犍。变。姤。半。八部二解或云。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或云。四天王各领二部。东方持国天王。领乾闼婆。及毗舍阇。南方增长天王。领鸠槃茶。及薜荔多。西方广目天王。领龙。及富楼那多。北方多闻天王。领夜叉。及罗刹。金刚神。亦名执金刚神。亦名金刚力士。持金刚杵。随侍诸佛者也。变化人。谓天龙等变作人形。解法师语。拣去不解语者。不解。则不能发菩提心以为胜因。故须拣之。不拣种类。以其同具佛性故也。解则尽受得戒。拣不解者。虽受亦不得也。未受戒前。容有净秽差别不等。一受此戒。咸成最上法器。故皆名第一清净也。
(丁)次列重轻戒法二。初十重。二四十八轻。
(戊)初中三。初总标。二别解。三总结。
(己)今初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十重名波罗提木叉者。犯之则永弃佛海。持之则保取解脱也。既受须诵。诵则知持知犯。知轻知重。知善护持。不诵则日就遗忘。现在失菩萨之位。将来失成佛之种。甚明其不可不诵也。相貌者。戒虽无形。繇持犯而表示。广即十重四十八轻。略说即是孝顺。若不敬心奉持。便非孝顺矣。
(己)二别解十。第一杀戒。(至)第十谤三宝戒。
(庚)第一杀戒(此等皆是后人科文。不宜杂入经文读诵。)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释此重轻戒法。须用十门明义。一随文释义。二性遮重轻。三七众料简。四大小同异。五善识开遮。六异熟果报。七观心理解。八忏悔行法。九修证差别。十性恶法门。诸条悉具十门。可以意得。不复委标。惟今初戒总出其意。 初随文释义。若佛子者。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绍佛家业。住佛律仪。不狂。不乱。不病坏心。不隔他阴。自知我已受菩萨戒也。若理即佛子。未秉此戒。无罪可结。止得性罪。若相似分证究竟佛子。烦惑已断。永不犯戒。但有清净戒体常在。今所指者。即是名字观行二种佛子耳。自杀者。或用内色。谓手足等。或用外色。谓刀杖木石等。或双用内外色。谓手执刀杖等。令前人命断。名之为杀。教人杀者。或面教。或遣使。或作书等。方便杀者。即杀前方便。束缚捉系等。或指示道路。令前人捕获。亦名方便。赞叹杀者。前人本无杀心。赞誉令起杀心。随喜杀者。前人先有杀心。奖劝令其成就。乃至咒杀者。作起尸咒。及伏弩火坑等种种恶事。具如五戒相经广明。杀因者。心欲前人命断。杀缘者。方便助成其事。杀法者。刀剑坑弩毒药咒术等。杀业者。前人命根不得相续。乃至一切有命者。下及微细有情。如蜎飞蠕动等。不得故杀者。拣非误伤。常住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性常住。慈悲心者。同体大哀。若保赤子。惟思拔苦与乐。孝顺心者。尊重佛性。视同父母。不敢轻于一切。方便救护者。慈悲孝顺之实事。反者。明其不应。恣心者。因贪起杀。不知制止。快意者。因嗔起杀。泄其怨恨。是菩萨者。繇本受戒。故有此名。波罗夷罪者。此云弃罪。犯此戒者。永弃佛海边外。永失妙因妙果。亦云堕罪。犯此戒者。堕落三涂。亦云他胜处法受菩萨戒。本欲破坏烦恼。摧伏魔军。今犯此戒。反被烦恼所胜。又被魔军所胜。亦云是极恶法。亦云是断头法。亦云如断多罗树心。如针鼻缺。如大石破二分等。夫律中明一人受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转传告。顷刻声徧初禅。魔则震恐。若一人破比丘戒。护身神出大叹息之声。亦复展转传告。徧于初禅。魔则欢喜。今菩萨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则十方佛菩萨前。法尔相现。繇是诸佛菩萨。忆念怜愍。倘一人破戒。宁不徧令法界圣贤。咨嗟悲悼耶。持戒者审思之。 二性遮重轻。此戒具二业成罪。一性业。二遮业。性业者。虽不受佛戒。世间法尔有罪。如轮王十善。亦制杀生。国制杀人。会须偿命。遮业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杀业。不受戒人。但得性罪。已受戒者。兼得性遮二罪也。问。同一杀盗淫妄等事。未受戒人。止得一罪。已受戒人。反得二罪。则受戒乃招罪之途。有损无益。答。受佛戒即入佛位。皆名第一清净。功德岂可思议。惟其持者功德力大。所以破者罪业倍深。功德力大。必宜秉受。罪业倍深。必宜莫犯也。此戒备四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有杀心。四前人命断。一是众生者。略为三品。上品谓诸佛圣人。父母师僧。佛不受害。但令恶心出其身血。即犯逆罪。害罗汉。犯逆。害三果以下。但犯重。菩萨取发趣以上。害者犯逆。害外凡位未入毕定性者。但犯重。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同犯逆罪。中品谓一切人天。害皆犯重。下品谓四趣众生。修罗鬼神畜生等。此有两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杀严故。文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即其证也。二云但轻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举轻况重耳。今更推详其致。比丘戒法。局在人伦。故谓余趣非器。杀天亦止结轻。今菩萨戒法。全收五道。则鬼神畜生。咸堪载道。害心断命。那得结轻。然使故杀一蚊蚋等。便成重罪。便失菩萨无上律仪。则害及人天者。又将以何罪判之。若以义斟酌。畜生等解语受戒者。害则犯重。不解语者。害则犯轻。又菩萨重戒。有二分别。一失戒。二不失戒。害人天等。犯重失戒。害蚊蚋等。但犯重罪。不失戒体。或数数故伤都无惭愧。烦恼增上。不知厌舍。亦可失戒也。二众生想者。有当。有疑。有僻。共成六句。谓实是众生。实众生想。实非众生。非众生想。二句为当。实是众生。心中疑为是众生耶。非众生耶。实非众生。心中疑为是众生耶。非众生耶。二句为疑。实是众生。心中决谓非众生想。实非众生。心中决谓是众生想。二句为僻。若众生。众生想。众生疑。杀者犯重。若众生。非众生想。如见蛇误以为绳。见虫误以为土。虽斫之捻之。本无杀心。无犯戒罪。若非众生。作众生想。及疑。如见绳误以为蛇。见土误以为虫。斫之捻之。虽无所害。具有杀心。犯轻垢罪。若非众生。非众生想。此全无罪。又圣人圣人想。父母父母想。师僧师僧想。人天人天想等。各有六句。结判逆与非逆。若重若轻。可以例知。三杀心者。谓恼害前境。愿其命断。正是业主。繇此恶心。或自身行杀。或教他遣使等。杀心复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弩。漫为烧斫。随有死者。皆悉犯罪。都无死者。犯方便罪。亦名不遂轻垢。隔心者。本为此人作杀方便。误伤彼人。于彼人都无杀心。故不结罪。仍于此人边结方便罪。四前人命断者。色心连持。相续不断。名为命根。今使不得相续。故成杀业。此有两时。一者于现生中。见彼命断。二者作杀方便已。先自舍命。彼方命断。现生见彼命断。复有二句。一者自身有戒。二者自身舍戒。若有戒时。前人命断。结重。若舍戒后。前人命断。止于舍戒之前。结方便罪。后命断时。不复结罪。但有世间性罪也。先自舍命彼方命断。复有两种。一者后生自忆宿命。二者不忆。若自忆宿命者。彼人或任势命断。或更加方便令断。皆结重罪。若不忆宿命者。彼人任势命断。结重。以菩萨死后。戒体不失故。或更加方便令断。当知不因前方便死。但结轻垢。后加方便。繇夙业牵。不自忆知。譬如比丘痴狂心乱。及病坏心。故不犯也。又菩萨未登不退。或繇业报因缘。得痴狂心乱等病。当知有五因缘。令狂病生。一亲里死尽故狂。二财物失尽故狂。三田业人民失尽故狂。四或四大错乱故狂。五或先世业报故狂。有五因缘。令心散乱。一为非人所打。故心散乱。二或非人令心散乱。三或非人食心精气。故心散乱。四或四大错。故心散乱。五或先世业。故心散乱。有五因缘。令心病坏。或风发故病坏心。或热发故病坏心。或冷发故病坏心。或三俱发故病坏心。或时节气发故病坏心。虽有如是狂乱等病。若自觉是受菩萨戒者。杀心害命。仍犯重罪。若见火而捉。如金无异。见屎而捉。如栴檀无异。如是狂乱。都不自忆有菩萨戒。犯戒无罪。若菩萨未狂乱时。作杀方便。狂乱之后。彼人命断。犯重。若菩萨狂乱时。作杀方便。得本心后。彼人命断。无犯。若得本心后。更加方便令命断者。犯重。又菩萨本所受戒。极至佛身。舍身他世。戒体不失。若忆知宿命作杀生者。犯重。若不忆宿命。虽作杀生。不名犯戒。与狂乱心坏同科。 三七众料简。七众者。一比丘众。二比丘尼众。三式叉摩那众。四沙弥众。五沙弥尼众。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前五是出家弟子。后二是在家弟子。此戒七众同制。犯者皆得重罪。 四大小同异。大者。大乘七众。小者。声闻七众也。此戒与声闻不全同。同者。同不得杀。异者。大士见机得杀。如下所明。又大士害二师成逆。声闻但结重罪。大士杀天犯重。声闻非重。大士杀四趣。如上料简。声闻杀鬼神与杀天同。杀傍生又略轻。大士舍身不失戒。结罪如上说。声闻舍身。戒亦随尽。不复结罪也。 五善识开遮。唐译菩萨戒本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繇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是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繇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解曰。此则大悲增上。纯以代苦之心而行杀业也。深生惭愧。明其不自以为功能。以怜愍心。明其实无一念嗔忿。故虽甘受犯戒之罪。而究竟无违犯耳。倘私忿未忘。或贪图功德。驾言于大士弘规。岂能免性遮二业哉。 六异熟果报。异熟者。异时而熟。异性而熟。异处而熟。异时者。今生造业。或现生受报。或来生受报。或无量生后受报。异性者。造业通于三性。谓善。不善。无记。受报惟属无记之性。异处者。人中造业。六道酬偿也。此杀生罪。果报如何。华严二地品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解曰。三涂是正报。人中是余报也。上杀堕地狱。中杀堕畜生。下杀堕饿鬼。或约前文三品众生分上中下。或约杀心猛弱分上中下。或虽造上罪。殷勤悔过。转成中下。虽造下罪。护过饰非。不知惭愧。转成中上。三义互成。事非一致。故业性差别。惟佛穷尽耳。持不杀戒。复得何报。十善业道经</a>云。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解曰。十离恼法是花报。自在寿命是果报也。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净戒品云。此十善业。一一皆感四种果报。一现在安乐。二烦恼怨贼。势力羸弱。三于当来世。常得尊贵。无所乏少。四精勤修习。当得无上正等菩提。离杀四者。一菩萨于诸众生。不起害心。能施无畏。亦不恐怖。以无怖故。一切众生亲近供养。尊重赞叹。菩萨于彼。生怜愍心。繇慈心故。过去所有一切怨恨。自然心息。二嗔恚害心。悉皆羸劣。以慈甘露用涂其心。而能蠲除嗔等热恼。睡眠安隐。恒无恶梦。以慈心故。药叉诸鬼食血肉者。舍离害心。及诸恶兽。常相守护。三者于未来世。获三果报。一寿命长远。常无中夭。二所生之处。常无病苦。三大富饶财。恒得自在。四者以不杀故。得佛法分。于五趣中所生之处。于世自在。随意能住。乃至坐于菩提树下。诸魔鬼神。不能为障。成等正觉。无量圣众之所围绕。解曰。此四果报。二属现在。二属当来。约之即是转三障义。除恶生善。即是先转业障。因业障转。能令报障亦转。兼能进转烦恼。盖业繇惑造。报繇业感。不了业因。复从报法起惑。繇业现行。亦熏烦恼种子。故三法展转不离。如恶叉聚。今先断其业。不复熏于惑种。又既令后报不起。亦令先报渐薄。此中初种即转现报。第二是转烦恼。第三是转生报。第四是转后报也。夫以杀业苦报。其剧如彼。不杀善报。其大如此。金口诚言。纤毫无谬。奈之何不信受奉行哉。 七观心理解。有事杀。有理杀。事杀如上所明。理杀者。凡夫外道。执常执断。破害真谛。藏教析色观空。破害俗谛。通教虽达无生。终归灰断。不知常住真心。是杀中谛。别教仰信中道。谓是迥出二边。修中观时。复杀二谛。惟圆人了达一心三观。全体法界。不动法界。始从名字。终于究竟。皆不犯理杀也。 八忏悔行法。犯此事理二杀。既各有轻重。则欲令罪灭。须知三种忏法不同。先明事理二杀轻重差别。事杀有三差别。一逆。二重。三轻。重复分二。一失戒。二不失戒。一失戒者。又分为二。一须见好相。如此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要见好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也。二堪任更受。如羯磨文云。若诸菩萨毁弃净戒。于现法中。堪任更受。又云。若上品缠。违犯他胜处法。失律仪戒。应当更受。不云须见好相也。今会通其意。此经虽一往偏指十重。而理须独归前四。以善生经中无后四戒。地持经中无第五第六戒故。羯磨文虽似独指后四。而前六等流。亦可例通。以杀盗等必有上中下别。非可一概论故。故失戒重罪。须通途作此二类也。二不失戒者。如羯磨文云。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也。轻戒复二。一染污起。或称重垢。二非染污起。或称轻垢。今经总名轻垢。直对十重言之。实则轻戒之中。复有重轻差别。兼有方便等流之不同。故今合而明之。共有六聚。一逆。二失戒重。不任更受。欲受须见好相。三失戒重。堪任更受。四不失戒重。五染污犯。及方便重垢。六非染污犯。及方便轻垢也。此戒于六聚中。杀上品是逆。杀中品是失戒重。须见好相。杀下品是失戒重。堪任更受。或是不失戒重。又方便罪者。三品杀因杀缘皆轻垢。或上品缘即属重垢。三品杀法皆重垢。或上品杀法。应同不失戒重也。理杀有四差别。一杀真谛。二杀俗谛。三杀中谛。四双杀二谛也。次明三种忏法。一作法忏。二取相忏。三无生忏。此三种忏。前不兼后。后必具前。作法忏又有三种。一向一人悔过。二向三人悔过。三向众僧悔过。非染污犯。及方便轻垢。但向一人悔过。罪便得灭。染污犯。及方便重垢。须向三人悔过。或无三人。止向二人一人。亦可得灭。不失戒重。须向众僧悔过。或无众僧。向三二人亦得。设总无清净大小乘众。堪向悔过。但殷重自誓。终不复犯。罪亦得灭。若有人可向悔过。不得自誓灭也。失戒重罪堪任更受者。须向众僧悔过重受。失戒重罪不堪更受者。即须用取相忏法。取相忏者。所谓日夜六时诵重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十科行道。备极精诚。仍复内资理观。外假坛仪。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等一切行法。皆属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灭七逆罪。使重报轻受。但不云使得戒耳。无生忏者。正灭理杀之罪。亦除七逆重愆。此复四种。一析观无生。谓观此身六分所成。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微细推求。实无有我。及以我所。二体观无生。谓观此身如幻如化。如镜中像梦中物等。当体不实。彼六分法尚自不有。云何复有我及我所。三次第无生。谓虽知中道佛性。含灵本具。繇迷强故。不能顿观。先观一切假名诸法。从因缘生。无有实性。从假入空。得见真谛。既见真空</a>。不住于空。从空出假。徧观俗谛。二谛既明。遮照和融。方归中道。四一心无生。谓了知中道佛性。徧一切法。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心即空假中。三谛既是天然性德。三观亦非造作修为。一心之中。法尔具足。如此观智。全即谛理。深达罪福相。徧照于十方。是名实相忏悔。以迷则全实相而为罪相。悟则全罪相而即实相故。是中析观无生。能除凡外杀真谛罪。亦除七逆。令得无根信。堕狱即出。不复受一劫苦。如阿含经中阿阇世王是也。但不能令现身证初果耳。体观无生。能除藏教杀俗谛罪。亦除七逆。例同阿含。次第无生。能除通教杀中谛罪。亦除七逆。如阿阇世王转重受轻。身生恶疮。照以月爱三昧光明。令免痛苦。得无根信。但不云得菩萨戒耳。一心无生。能除别教双杀二谛之罪。亦除七逆。如阿阇世王悟无生忍。发迹显本。即是不可思议大菩萨也。 九修证差别。别圆观行位人。善伏烦恼。能防故杀。相似初心。先断见惑。与藏通初果齐。得道共力。能断故误二杀。如释种宁死不战。是断故杀。初果耕地。虫离四寸。是断误杀也。华严二地。云性不杀生者。此约教道。二地戒波罗密增上。或约理杀。二地即是界外须陀洹果故也。藏教外内二凡。能防杀真谛罪。初果以上。永断杀真之罪。通教干慧性地。能防杀俗谛罪。八人以去。亦复永断。别教初心仰信中道。能防杀中谛罪。十住十行。犹未永伏。十向永伏。初地永断。兼断双杀二谛之罪。以证道同圆故。圆教初心了知法界。不坏一法。能防双杀二谛之罪。故名第一清净。亦复论于名字清净。观行清净。乃至究竟清净也。 十性恶法门。善恶之法。皆是性具。达其性。则能用善用恶。而不被善恶所用。不达其性。则被善恶所用。不知称性功能。以被善恶所用。故全性德而成逆顺二修。感于苦乐二报。以能巧用善恶。故即二修咸合平等一性。成于折摄二门。今明性恶。复约二义。一用事杀。如古昔圣王。杀仙豫婆罗门等五百人。乃是与其无量寿命。此亦可称为善识开遮。又如无厌足王。幻作恶人而行治罚。沙弥吞食外道。度令出家证果等。皆巧用事杀也。二用理杀。所谓弑无明父。害贪爱母。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也。前明不杀。必至佛果方得究竟清净。此文明杀。亦至佛果方得究竟杀尽耳。
(庚)第二盗戒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不与而取他物。名之为盗。自盗有八种。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窃取。或诈术骗取。或势力强取。或词讼取。或抵谩取。或受寄托而不还。或应输税而不纳。是名八种。教人盗者。教人为我劫取。乃至为我偷税也。若但教人作八种盗。利不入己。不结重罪。是此戒兼制耳。方便盗者。彼物自来。方便藏举。如攘羊之类。咒盗者。以种种咒术取他物。或遣役鬼神等。盗因者。兴心故取他物。或以谄心。或以曲心。或嗔恚心。或恐怖心。是名盗因。盗缘者。穿窬窥阚等缘。盗法者。发钥拣取等事。盗业者。举他物离本处。乃至等者。举轻况重。佛性者。一切众生。皆有当果之性。性是不改为义。即前戒中常住之意。盗人财物者。意显从人边结重也。 此戒亦具性遮二业。以侵他依报。夺他外命。令他忧苦。王法亦治罪故。五缘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盗心取。四直五钱。五举离本处。主有三品。若佛物。法物。现前僧物。四方僧物。父母师长物。名上品。若人天物。名中品。若鬼神畜生物。名下品。盗上品。及中品中人物。则重。盗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结轻。或虽重。不失戒。二有主想。亦具当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结重。无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结轻。有主。无主想。无主。无主想。二句无犯。又人物。人物想。人物疑。二句结重。人物。非人物想。及非人物。非人想。人物疑。非人物想。四句结轻。三盗心者。非与想。非己物想。非粪扫想。非暂用想。非亲厚想。正是业主。四直五钱者。西国一大钱。直十六小铜钱。若取五钱。若取直五钱物。结重。四钱以下。结轻。或虽重。不失戒。若二番三番。共取五钱物。有意相续者。数满结重。无相续意者。逐次结轻。若所取物。此处不直五钱。取处直五钱者。结重。若此处直过五钱。取处不直五钱。结轻。五举离本处者。他物置在此处。移动令出本界。或自移。或教他移。或方便移。或咒移。从此时结成盗罪。详如五戒相经中说</a>。若抵债不还。前人决作失想时结罪。若受寄不还。亦于前人决作失想时结罪。若偷税已过关津。不复受诘时结罪。若教人盗。前人受教。取离本处时结罪。若教人取某处某物。彼人于异处取。或取异物。彼人结重。教者结方便罪。若教者是盗心。受教者无盗心。谓是取彼所应取物。取离处时。教者犯重。受教者无犯。若教者非盗心。受教者谓是盗心。取离处时。受教者犯重。教者无犯。若教令盗五钱物。受教者取得四钱以下。二俱结轻。若教盗四钱以下。受教者取得五钱以上。受教者结重。教者结轻。若本意不论多少。随取离处时。二人同其轻重。若二人共盗取物。离本处。直五钱。虽分时各得减五钱。然各犯重。若但教人盗。本无心欲取其分。离处时。不结重。后受其分。知是所盗物者结罪。不知者无罪。此生有戒无戒。后生忆不忆等。具如杀戒中辨。不犯者。与想。已物想。粪扫想。暂用想。亲厚想。若痴狂。若心乱。若病坏心。若转生不自忆知。 七众同犯。 大小乘不全共。同者。同不得盗。异者。大士见机得盗。如下所明。旧云。声闻于佛灭后。盗佛物。轻。菩萨恒重。今据僧祗律中。寺主用塔物供僧。直五钱。即结重。况自用耶。又毕陵伽婆蹉。于贼舟上取檀越二子还其父母。以无盗心。不名犯戒。亦是见机得作之意。未必一向与大乘异也。 开遮者。菩萨戒本云。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物。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生。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自己有。恣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解曰。前条是夺他名位。后条是夺他财宝。以怜愍心。能生功德。然僧伽物。还复僧伽。乃至有情之物。还诸有情。故无犯也。倘分毫沾染。是名贼复劫贼矣。 果报者。华严二地品云。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解曰。盗亦三种三品。牵堕三涂。例如杀戒所明。共财者。世间财物。五家所共。谓王。贼。水。火。不肖子孙。惟功德法财。乃不共他有也。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叹。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净戒品云。离不与取。亦四果报。一者于现生中。得离贪嫉。身心安乐。二者以离贪嫉。一切众生之所信向。委寄任用。无复疑惑。与诸有情而作伏藏。三者于未来世。得大富饶。豪贵自在。所有珍财。王贼水火。无能侵夺。四者能与殑伽沙等一切诸佛主功德藏。所谓十八不共法等清净法财。二乘之人。耳尚不闻。何况得见。 观解者。有事盗。有理盗。理盗者。未达性具法门。心外取法。取非其有。故名为盗。凡夫盗有。外道盗空。二乘盗真。菩萨盗俗。别教盗取中道。惟圆人了达性徧性具。不于心外别取一法。不犯理盗。 忏悔者。若盗三宝父母师长物。失戒。先须偿还。方行取相忏法。盗人道物。失戒。偿与不偿。随时斟酌。忏须取相。盗天及鬼神畜生物。须向众生僧悔过。或向三人悔过。又三品盗因盗缘。向一人悔。上中二品盗法。向三人悔。或向众僧。下品盗法。向一人悔。或向三人。盗有盗空。忏以析观无生。盗真盗俗盗中。皆悉忏以一心无生。又一心三观妙无生忏。通灭一切事盗理盗也。 修证者。别圆观行位人。能防故盗。相似初心。位齐初果。永断故盗。华严二地中义。如杀戒辨。藏教内凡外凡。伏于空有二盗。初果永断盗空。四果永断盗有。圆教观行。圆伏盗真盗俗盗中之罪。初住分断。妙觉究竟断尽。别教登地。证道同圆。亦能分断理盗。 性恶者。事盗如开遮所明。理盗则菩提无与者。然我取菩提。三世诸佛。乃称究竟大盗耳。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