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存心立品
3个月前 作者: 印光
●若境遇不嘉者, 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 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 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 随遇而安。如是, 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 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 当痛念身为苦本, 极生厌离, 力修净业, 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 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 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 若无贫穷疾病等苦, 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 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 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 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 乃世间之爵位, 尚须如此忧劳, 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 直欲上承法王觉道, 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 则凡惑日炽, 净业难成。迷昧本心, 永沦恶道。尽未来际, 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者, 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 断不可起烦躁心, 怨天尤人, 谓因果虚幻, 佛法不灵。【书一】十二
●蘧伯玉行年五十, 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年将七十, 尚欲天假之年, 卒以学《易》, 以祈乎无大过。圣贤之学, 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究竟者。近世儒者, 唯学词章。正心诚意, 置之不讲。虽日读圣贤书, 了不知圣贤垂书训世之意。而口之所言, 身之所行, 与圣贤所言所行, 若明暗之不相和, 方圆之不相入, 遑问究及于隐微几希之间哉!佛经教人常行忏悔, 以期断尽无明, 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 尚于二六时中, 礼十方诸佛, 以期无明净尽, 圆证法身。况其下焉者乎?而博地凡夫, 通身业力, 不生惭愧, 不修忏悔。虽一念心性, 与佛平等, 由烦恼恶业障蔽心源, 不能显现。【书一】十四
●至于止恶修善, 刻实检察, 虽莫善于《功过格》。然使心不主于诚敬, 纵日记功记过, 亦是虚文。《功过格》, 此间未有其书。若约予所见, 但当主敬存诚, 于二六时中, 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 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 一切处, 恶念自无从而起。倘或宿习所使, 偶尔忽生, 而诚敬忠恕在怀, 自能念起即觉, 觉之即无。决不至发生滋长, 举三业而随之矣。小人之所以伪为善而实为恶者, 意谓人不我知。不知其不知者, 但止世间凡夫耳。若得道圣人, 固了了悉知。而天地鬼神, 虽未得道, 以报得他心通, 亦了了悉知。况声闻、缘觉、菩萨、诸佛, 他心道眼, 圆见三世, 如视诸掌者乎!欲无知者, 唯己不知则可耳。己若自知, 则天地鬼神、佛菩萨等, 无不悉知之而悉见之矣。若知此义, 虽暗室屋漏之中, 不敢怠忽。人所不知之地, 不敢萌恶。以天地鬼神、诸佛菩萨共知。纵不知惭愧者, 知此亦当惭愧无地矣。况真修实践之士哉!故欲寡其过, 先须从畏此诸圣凡悉知悉见起。“见先哲于羹墙, 慎独知于衾影”, 犹是约世间情见而浅近言之。实则我心与十方法界, 觌体吻合。由我迷故, 其知局在于一身。彼十方法界圣人, 彻证自心本具之法界藏心, 凡法界中一切有情举心动念, 无不亲知亲见。何以故?以同禀真如, 自他无二故。若知此义, 自能战兢惕厉, 主敬存诚。初则勉力息妄, 久则无妄可得矣。(恶念, 原属妄想。若不觉照, 便成实恶。倘能觉照, 则妄想灭, 而真心现矣。)【书一】十九
●寡过一事, 实为儒佛切要功夫。蘧伯玉行年五十, 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使人谓其欲寡其过而未能。此实在意地上用功, 非身口动辄有过也。在家居士, 日与常人酬酢, 固宜刻刻提防。否则不但意业不净, 即身口亦或污秽不净。欲其自他兼利, 莫过于多识前言往行, 以存龟鉴也。【书一】二十
●夫欲学佛祖了生死, 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 即自讼寡过, 克己复礼。若能自讼, 自然寡过。寡过即克己之实行。既能克己, 自然复礼矣)。持斋警策, 意甚真切。但须脚踏实地, 尽力做去, 否则便成妄语中妄语。知之匪艰, 行之维艰。世间多少聪明人, 皆以唯说不行, 了此一生。徒入宝山, 空手而归。可痛惜哉, 可痛惜哉。【书一】二一
●凡夫在迷, 信心不定, 故有屡信屡退、屡修屡造之迹。亦由最初教者, 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从浅近因果等起, 便不至有此迷惑颠倒也。然已往之罪, 虽极深重, 但能志心忏悔, 改往修来, 以正知见, 修习净业, 自利利他, 而为志事, 则罪障雾消, 性天开朗。故经云:“世间有二健儿, 一者自不作罪, 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 要从心起。心不真悔, 说之无益。譬如读方而不服药, 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药, 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坚, 一暴十寒, 则徒有虚名, 毫无实益矣。【书一】八六
●境无自性, 损益在人。三业、四仪(四仪, 即行住坐卧), 常持颜渊之四勿。五戒、十善, 必效曾氏之三省。暗室虽无人见, 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萌乎隐微, 罪福判若天渊。若能如是修省, 将见举动皆善, 恶无从生矣。此实正心诚意之宏规, 切勿谓释氏琐屑, 不若儒者之简捷也。【书一】二一
●念佛之人, 必须事事常存忠恕, 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 见义勇为, 方与佛合。如是之人, 决定往生。若不如是, 则与佛相反, 决难感通。【书一】二六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 有苦有乐, 有逆有顺, 有祸有福, 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 善体天心, 则无苦非乐, 无逆非顺, 无祸非福矣。是以君子乐天知命, 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随遇而安, 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者, 现在也。“行”者, 优游自得之意。富则周济贫穷, 贵则致君泽民, 尽其富贵之分, 是之谓素富贵行乎富贵也), 素贫贱行乎贫贱(若家无余财, 身未出仕, 则守乎贫贱之节, 不敢妄为), 素夷狄行乎夷狄(若尽忠被谗, 贬之远方, 如云贵、两广、黑龙江等。则心平气和, 不怨君上, 不恨谗人, 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样), 素患难行乎患难(或者不但远贬, 且加之以刑。轻则楚打监牢, 重则斩首分尸, 或至灭门。仍然不怨君上, 不恨奸党, 若自己应该如此一样。人与之患难, 尚然如是。何况天降之患难, 岂有怨恨者乎?如是之人, 则人爱之, 天护之。或在此生, 或在后世, 或在子孙, 决定有无穷之福报, 以酬其德矣)。【书一】二七
●凡人改过迁善, 并修净业, 惟贵真诚, 最忌虚假。不可外扬行善修行之名, 内存不忠不恕之心。蘧伯玉行年五十, 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如此方可希圣希贤, 学佛学祖。为名教之功臣, 作如来之真子, 固不在穷达缁素上论也。【书一】三二
●念佛求生西方, 必须知因识果。身之所行, 心之所念, 须与佛合。若与佛悖, 则纵能念佛, 亦难往生, 以感应之道不相交故。若能生大惭愧、大怖畏。改过如去毒疮, 立志如守白玉, 则万无一失, 各得往生。【书一】七四
●所言长斋念佛外之应守规律, 即是敦行孝友, 恪尽伦常,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居心动念, 不干邪僻, 并及虚伪。与人做事, 克尽厥职。遇有缘者, 劝令入道。其种种行相, 不须具标。但勤看印光《文钞》及《安士全书》自知。须知为佛弟子, 凡所作为, 必须超过世俗所行, 方能自己得真实益, 令他相观而善。若口说修行, 心怀不善。于父母兄弟, 以及一切世人上, 未能尽其本分。如是之人, 名为假善人。因地既伪, 实益何得?圣贤之学, 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始。况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乎!格物致知, 当看《四书蕅益解重刻序》, 及《了凡四训序》。【书二】二九
●诸恶、众善, 皆须在心地上论, 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恶, 全体是善。其念佛也, 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 当于一切时处, 主敬存诚, 如面佛天, 方可希企。心一放纵, 诸不如法之念头, 随之而起矣。【书二】三十
●念佛须善发心者, 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 则念一句佛, 行一善事, 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 恒以念佛利生为事乎哉!心若唯求自利, 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 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况或再加以倾人害人之意, 及自炫自矜之心。则所念之佛, 所行之善, 亦非全无功德。实属百千万亿分中, 仅得一分半分。而其恶念之过, 亦复不少。故修行人, 皆须善于发心, 不止念佛人耳。【书二】三一
●须知佛法, 原不离世间法。凡诸社友, 必须各各恪尽己分, 如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倡妇随, 主仁仆忠等。又须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戒杀护生, 不食荤酒。闲邪存诚, 克己复礼。自利利他, 以为己任。如是, 则基址坚正, 堪受法润。果具真信切愿, 当必往生上品。世之愚人, 每多不修实行, 偏欲得一真修之虚名。以故设种种法, 妆点粉饰, 成一似是而非之相, 冀人称赞于己。其心行已污浊不堪, 纵有修持, 亦为此心所污, 决难得其真实利益。此所谓好名而恶实, 为修行第一大忌。倘具前之所当行, 无后之所当忌, 乃于世间则为贤人, 于佛法则为开士。以身率物, 由家而乡, 由乡而邑, 以至全国, 及与天下。则礼义兴而干戈永息, 慈善著而灾害不生。庶天下太平, 人民安乐矣。【书二】五八
●既念佛求生西方, 必须发慈悲心, 行方便事, 息贪瞋痴, 戒杀盗淫, 自利利人, 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 感应道隔。但种来因, 难获现果。若志诚念佛, 行合佛心, 心口相应。如是之人, 至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 与诸圣众, 必然亲垂接引, 往生西方。一生西方, 则超凡入圣, 了生脱死, 永离众苦, 但受诸乐矣。此则全仗佛力, 不论功之深浅, 惑之有无。但具真信切愿, 决定万不漏一。【论】八
●学道之人, 居心立行, 必须质直中正, 不可有丝毫偏私委曲之相。倘稍有偏曲, 则如秤之定盘不准, 称诸物而轻重咸差。如镜之体质不净, 照诸像而妍媸莫辨。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展转淆讹, 莫之能止。故《楞严经》云:“十方如来, 同一道故, 出离生死, 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如是乃至终始地位, 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书》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序】二三
●《观经》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及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与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为净业正因。此十一事, 有其一种, 以深信愿, 回向往生, 皆得如愿。【杂著】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