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心镜卷第五
3个月前 作者: 智聪
前住台州赤城山崇善教寺释智聦述
○净诸业障菩萨章
观夫圣贤垂训以身者。是禀父母之遗体。诚不可毁伤。但凡夫无智。执之为实。生我所相。地持经云。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我着。则无世间受生身处。大论云。一切世间中。莫过名与色。若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名是心。色是质。是故净业障。虽已自度。亦欲度人。于无迷闷处。起生迷闷。问于如来。释迦老子</a>。又于鬼门贴卦。好肉剜疮。穷四见源。故有此章来意也。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至)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不思议事。只是如来因地行相。历恒沙劫。勤苦求索。古云无自然释迦也(次正问)。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至)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此问。圭峰慈室两家。都言不是全不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但疑凡心宛在。不合觉源。今谓。正为凡夫。迷于圆觉。未有修入之路。何关圣人已知。若已知。何须问佛。果佛已证。因人自迷。经有云。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使诸众生。岂是圣者乎(次愿说展诚)。
惟愿如来广为我等(至)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圭峰云。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一切性。即名法性。今谓。觉性法性。一体无二。但说果人。所修所显名觉性。因人所迷中修所显者。名法性。法性通一切法也(次许说戒听)。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至)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一大藏教。百千三昧。无量行门。皆是佛之方便。开甘露门。若究本源。生佛平等。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佛法即实相。实相即诸法。只为众生在迷。圣人布路。作筏度人。谓之方便也(次正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至)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天台云。神我本不可得。而未见道者。悉于心色四大五阴。根尘识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缘甚多。今略辨四见。(出法界次第)今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但世间所作之法。皆有创始。如起屋造宅。皆有始也。唯此一念识心。无始初时。只云轮转生死。如今身现在。要知父母未生已前。我在何处。将何为始。故云从无始来。今且从风火。搏我识神。入母胎。揽二滴为身。即此谓之妄想。此滴本非我有。父母遗弃。妄认之为己有。为妄计色受想行识。此五和合。如草头露。暂聚少时。又如五指。成一拳相。五阴为身。亦复如是。况凡夫不了。执此假名。而为我等。经云我者。于五阴四大根尘识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见。人者。亦于五阴等法。妄计我是行人。妄计自身相貌为人。荆溪云。我以计内。人以计外。众生者。亦于五阴色等诸法。共成此身。计有我生。谓之众生见。寿者。亦于阴入界中。计一期报寿。若长若短。如人愿年百二十岁。此皆寿者见。荆溪云。众生以续前为义。寿者以趣后为能。凡夫既执我。认四颠倒。为实我体。佛欲破众生妄执。与二乘人说。无我法。二乘离我。成阿罗汉(次憎爱由我起)。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至)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因上妄执。计有我身。是名身见。身见既起。见爱即起。违我者憎。顺我者爱。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云由此二境。即憎与爱。憎属见即见惑。五利使。邪心观理。情迷颠倒。爱者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男女色身。情迷。随心逐物。染者缠绵。通名为爱。爱属烦恼。即属思惑。五钝使也。因虚妄故。错认遗弃。四大五阴。根尘为身。已是虚妄。于上。复生憎之与爱。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如冰与水。生妄业道。轮转三界。入于火宅。业道即六道也。因兹妄业。有轻有重。善恶二业。亦分轻重。善业重。生人天中。则阿修罗。恶业重。则地狱。次则畜生饿鬼。故曰妄见流转。或于人道中。厌流转者。修四谛十二因缘法。证声闻缘觉。小乘涅槃。有为之法。此人少悟空法。达四大五阴本性空寂。不立我人知见。得小乘道灭二谛。犹止宿草庵。入于化城。非究竟灭。谓之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者。以大斥小。小乘之智。如萤光。岂可比大乘之智。如杲日丽天。觉是圆觉。不入圆觉者。又觉照也。即清净觉相。非是觉相违拒。不是圆觉不容汝入。只为尔能入者。是小乘之智。自隔自碍。非觉碍汝。故云有诸能入。非觉入故。大圆觉智。破一切暗。灭萤光之小智。揭金粟之高明。动念即凡夫也。息念二乘涅槃也。凡夫二乘皆皈迷闷。至此薰莸同器。不得不辨也(次生死无明为本)。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至)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起信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生六粗。今言</a>无始者。即是根本不觉。熏习真如。生三种相。业相。转相。现相。故云本起无明。既是根本无明。内惑为因也。四大。地水火风。此四围空。汝之无明妄识。于中假作空宰。若论不能降伏者。亦被他人所恼。不能忍辱者。二义不成。亦不成主宰。今论四大和合。心在五根之初。名之为主。遗教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成此色身。于中立我。且云为己主宰。若心无慧眼。不能分别。色心四大五蕴根尘识等。皆是幻化空华。则身心等性。皆是无明生灭之法。不离虚妄(次引喻)。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此喻爱欲也。前文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亦是无明为因。无明为果。大论云。老死有果。所谓无明。无明有因。乃指老死。是故生灭。皆从无明。今明上说。无明为己主宰。生起我爱。爱己色身。谁肯断命。既云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因果皆爱性不舍。任运不自断命。若肯断命。应是舍爱。既不舍爱。三界不出(次结成障道)。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至)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爱者。即是见爱烦恼。只为众生。迷烦恼故。(烦以喧烦为义恼以逼乱为义)恼乱身心。致使真明不发。今言爱者。即贪染之心。染着缠缚。通名为爱。此爱顺我者则爱之。逆我者则憎之。此之憎爱。皆我在虚妄浮心内。此虚妄心。体是根本不觉。现行无明业识。未起善恶时。本自无事。但于名色阴界入等法中。起憎爱心。妄计我能养育于他故。亦计我从生已来。为父母养育故。名为养育。今以憎爱。养育无明于内心中。忽遇逆顺境界。便生憎爱。此是十六我人知见中。第六养育见。(出法界次第)若以憎爱存心。憎则怨。爱则喜。怨恨见爱。总是情想。以此求道。去道转远。故云皆不成就(次徴起。标示四相。一我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圭峰意谓。所证者。此指罗汉。证者。尚有我相。今谓未然。我是十六见中。第一名我见。只为名色阴界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吾佛恐人不识此见。此见潜在内心。难识其相。故云心所证者。虽云心所证。所证何相貌。下有喻。晓之(下约喻以释)。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至)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如人。平常无病。痛痒俱无。忽少不安。加之针艾。针艾临体。方云有疼有痛。既知疼痛。始觉有我。故云。心所证者。且就众生显我。不是罗汉。经云谓诸众生。若是众生。用加针艾。故云证取方现也(下引例。直至等觉后心尚有一品无明未破。我相未尽)。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至)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此例我相。不独凡夫众生有之。至佛亦有之。故云其心。证于如来者。此是分真佛。不是究竟妙觉佛也。佛亦称我者。无法之我。此具我者。非凡夫情我之我。未证无生忍地。刀割火涂。皆是痛苦。圣人遇难。如割水吹光。何难之有。为凡夫未破无明。其病全在。若知佛地。了知我证涅槃。所了知心。亦是我也。直至妙觉。四十二品无明破尽。百非洞显。万惑咸亡。如十五夜月。到此田地。无尔无我。无此无彼。无凡无圣。无善无恶。天堂地狱。净邦秽国。打成一片。故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中(次二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至)一切诸者悉为人相。
智者法界次第云。人相者。于名色阴界入等法中。妄计我是行人。异于非行之人。故名为人。亦计我生人道。异于余道。故名为人。慈室云。须知后三相。皆依我相。从根本而立。荆溪云。人以计外。为人相。大论云。但于五众取相。故计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诳惑生。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今言众生心悟证者。恐人误作悟道之悟。证道之道。故言非也。意云。以我若比异类。我是人者。计是人相貌。尊贵。利益。违逆等相。我人道胜。其实专自己身。立人相也。悟是悟彼人。证是证我相貌富贵。故云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意云。我已过一切人。皆不如我。我能他不能。我会也不会。如是皆是超过。即不是证圣人境界。名为超过。故云悉为人相(不列圣人。亦有人相未亡)。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至)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其心者。此指一切众生之心。龙女是畜生心。调达是地狱心。妙庄严王是邪见心。十法界。皆云其心。除究竟佛非心。既存有心。有心生天。有心为人。有心为佛。乃至有心证涅槃。故云俱是我者。心存少悟。悟我为人。非悟成佛。殚者尽也。尽其理言之。错认己身。强立主宰。故名人相(次三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至)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天台云。于名色阴入界等法。和合中。妄计有我生。故名众生相。今谓。初受胎时。揽父母遗弃。为有五事。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此五皆揽四大共成其体。彼时便有。四大和合。五阴和合。假名色身。立我所相。众生者。众共而生。故众生者。五阴和合而生。如五指头。束成一拳。此五成拳。故有拳名。五阴成身。假名众生。亦云众生见。亦云人见。于母胎中。便有此名。皆是妄计。非实有体。心自证悟所不及者。此因我人知见。自高自大。我是众生。彼非众生。此是我。自起高心。慢彼非我。故此有两不及。一他不及我。二者我不及他。下者一字。兼于自他。故下立譬云。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下再自释云。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此是我。既非他是众生。他亦非我为众生。则非我者。他非于我也。云何非彼。我是众生者。我既非他。他亦非我。我是众生。总结云。非彼我故。并非彼非我。是我而非彼。如彼亦非我。但众生妄情执有。分彼分此。有悟有证。如此皆是我人。而此我人所不及者。存有所了。立悟立证。皆是我人。妄想。不离此五阴。聚而为身。名众生相(次四寿命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至)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寿命者。金刚经</a>。只云寿者。不言命。今言寿命者。寿者。是于色心五阴中。妄计有长有短。曰寿命者。亦于色心。阴法界。计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曰命。其命寿只一也。大论分为二。计我命根连持不断。以执此故。计有我身。名为身见。心照清净者。心便是命。命只是出入息气。气只是风大。此息风。若不清净。则结滞。皆由此心。知一切法。知者智也。智即照也。照一切法。曰觉所了者。一切业智者。此业即智。此智即业。以此无明业力。知于诸法。此智。非一切种智之智。此是业上生此智慧。时人号灵台。此智所不见。犹如命根。世间知命者少。此之谓也。若心知命。有长有短。知是幻化。空品云。心如幻化。故云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照即知也。即知见了一切法。皆是虚妄。故云觉者下一者字。兼能觉智。能觉皆是尘垢。垢是四大五阴根尘识。皆为过患。能觉所觉。能知所知。并皆尘垢。能觉如汤。所觉如冰。故云如汤消冰。知冰消者是谁。能知所知。并皆无体。故云者字。若存我能知之知。觉我所觉境也。亦如汤冰。能消所消。并皆无相。故云亦复如是也(次总标存我失道)。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神我本是藏性。性不自守。随薰和合。于名色中。妄计有我。不了四相。纵经尘劫修行。终不成圣。为未除我。火性未断。故除我是入道要门。大小乘。若不除我。终非圣人。佛在世。亦有如是。故云正法末世。今后五百岁中。法是正法。柰弘持者。多以邪法误人。呵佛骂祖。皆正法末世。其法虽正。弘者曰邪。谓之末世也(下徴问所以)。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今世间有一种学无生之术。欲不生灭。起此之心。已落生灭。反求之者。去道逾远。我是罗汉。我是无心。我已到家。以盲引盲。盲盲无穷。涅槃者。何法谓之涅槃。尔不识真理。二乘三界小乘涅槃。出分段生死。有余涅槃。大乘破无明。登圆初住。证一分三德。大乘涅槃。佛是究竟涅槃。岂有纯是凡夫。三毒不断纤毫。淫怒痴性全在。何等涅槃可证。若将得神通亦是涅槃。魔魅亦有业报五通。岂得为证涅槃。又大教斥小乘。声闻缘觉。亦谓之邪人。迦叶自云。未闻大涅槃前。尚皆邪见。何况错认我人知见者。此如认鱼目如珠。以为到家。名悟名证。亦云我已成就。古有云是拣择。是明白。若不择良朋胜友。别其见之邪正。不独自误。亦乃误他。其过可胜言哉(次引喻)。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贼者。即六尘之六贼也。于色声香味触法之中。自相劫夺家宝。岂复就聚哉。此正言贼者。是无明业识。此贼无始以来。害我甚多。只不自省。此无明业识。亦谓之父子天性。父是天性。本觉佛性。流浪之后。父子相失。今日修圆觉。会天性。定父子。无明法性一体。父即子。子即父。贼即将。将即贼。若也错认未免为他所害(次问终认我取证何便妨于道)。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至)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佛法不可以有心求。不可心无心得。须以有心。作无心用。今文云。有我爱者。爱心不断。求涅槃者。爱心是无明。无明不破。若以爱心求无为。去道远矣。伏我爱根者。如木只去枝柯。还复再生。若断木根。则永无生理。断根证真涅槃。暂伏爱根。如石压草。遇缘再生。即非究竟。外道凡夫。以伏为断。认为涅槃相。虽用药治病。执药为病。病根愈深。故云真生死故名不解脱。不是法不妙。不解脱生死。自是汝。用不得法。故经云。盲者不见。非日月咎。此法如入阵中。用武器善用者。游刃不伤。不善用者。挥戈刺吻。非止伤手。命亦难存(次明我相未尽)。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至)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末世中。即后五百岁。斗诤坚固。学菩提者。道也。今时学道者。我见不除。纵少知见。便谓了证。如此之人。只缘不识真菩提路。妄入异路邪乡。以为真道。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故云以己微证。为自清净。佛在世时。九十六种外道。皆是邪见数中。亦有通力者。尚属邪见。何况今时。唯以口业。诳惑众生。世无青白眼。随顺入邪乡。以盲引盲。同入火坑。佛悯此辈。以苦切之辞。拔济邪见。使归正见。故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以邪化济度。其人受者。自谓已得彼之真道。可出生死。岂知生死重积。实乃迷中。倍迷之人。弟子与师。俱从沦坠。若明眼人。善别淑慝。出其恶。指其妄。此人便生瞋恨。尽世之中。便为怨结。如是之人。只为我相不除。坚执我故。体是无明。第八识。亦名梨耶识。此我识。至究竟佛方尽。等觉菩萨。尚未尽我此识微细。故云执持。潜伏内心。八识田中。既伏在内。游戏诸根。即六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六根门头。贪色声等尘。顺则喜。逆则怒。总我执不断。所以我见居首者。谓若是也(次结成障觉)。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觉是圆觉。此性净之理。如白圭不容少瑕或少瑕玼。则不清净。瑕即我执也。若留我执。性不清净。如孤鹤不入鸡群也(次正释其非)。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至)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若知我空。此空是本来空。非作为空。亦谓性德之空。此空空一切相。具一切相。非空之空。非有之有。此空有。本来性中自具。见喜不喜。见瞋不瞋。乃本有。何瞋喜哉。今我说者。不到此田地。因说故。人虽毁我。吾不生瞋。虽不瞋他。内念不息。暂时捺伏。唯不形于颜色。念中仍存。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永嘉有云。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然立我能说。是以不瞋。若起此念。能所未亡有彼有我。皆为我相未断之故也。如佛世中。有二人窃人莲花。谋计云。他人忽觉。唤云谁盗我花。应当效鸳鸯鸣。令他不疑。一人果入池中盗花。主人云。谁盗我花。不效其鸣。却乃应云。我是鸳鸯。为主所获。元本我之一字。毕竟未除。谁人不为。此我病之所害。是以众生寿命之见不断。故云亦复如是(次说病为法)。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至)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如人有病。必服诸药。药到病除。乐亦应舍。或有人。以药能治病故。执而不舍。药反成病。岂知疾病易医。药病难愈。精进修行。能说之人。悉名为病根本。只为不识真性本空。致以说药为病。虽勒求道精进。不达我人性空。还生虚妄。学佛本为治病。久之反药为病。徒劳苦行。如佛世有一女人。厌身烧身。临将入火时。忽遇知识。汝烧身厌身。仍不脱苦。其苦复苦。不达性空。纵烧千身。亦不离苦。譬如坏驴之车。驴厌车。坏了旧车。旧车虽坏。新车复来。不达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如鸟投网。无可出处。心虽念念欲出。柰何无可出路。要求出路。古云。游心法界诸心寂。如日依空不住空(次明将凡滥圣)。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四见。本是真如佛性。起妄计故。为此色身。已为实有。又计我能解如来藏性。即是我心。及四三昧。是入道门。我是所行人。妄计我所解者。是上人法我所行者。是如来行。如此解行。并是妄计。无非我人。于圆觉性。终不成就。为有我见。作主宰故。又有一种增上慢人。未得为得。未证为证。诈称善知识。现图利养。如经云。昔有贫穷人。逃于他国。诈号王子。彼国不识。以公主妻之。此人遇饮食间。常起嗔责。后有本国人。偶然见其公主。说如上事。此客曰。教汝一偈。他若起嗔时。便念此偈。其嗔自伏。偈曰。欠债逃他国。诈称为贵人。粗食是常食。何劳复作嗔。此人嗔心果伏。今增慢人。诈云了证。邀求名利。嫉妒贤能。造地狱因。自不知觉。故云由未断我爱。不能入清净觉。岂非诈也(次趣果迷因)。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至)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求道者。用心希望。亦是我慢不灭。若用心求悟。亦是我人。纵得一知半见。复入我乡。真道不在多闻。不在强记。佛顶云。阿难。汝虽忆持。诸佛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不如一念。修无漏业。又云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故经云。惟益多闻。增长我见。若要修真道者。须用圆觉寂照。散时止之。昏时朗之。勇猛精进。强软降伏灭烦恼。发四弘誓愿。(誓度生誓断惑誓学法门誓成佛道)观心愈进。则嗔爱謟曲。对境不生。复将所见之境。一一皆是圆觉。以觉照之。所对之境。如汤消冰。忽有障重。境界不退。求善知识。决择明白。庶不迷邪见。所求师。别起爱憎。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究竟非成就。
○普觉菩萨章
禅本无病。病者非禅。病是自病。非病是禅。净名疏云。禅者。佛心。智鉴圆明。又翻弃恶。如来纯净之智。本不有恶。恶即病也。圣人以禅为药。治众生病。岂可以病治人之病。今普觉快说禅病者。盖禅能治病。故云禅病。法华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今得成佛。今求善知识者言为人师范人。今末世中。己见不明。一盲引盲。瞎人眼目。说邪为正。自诳诳人。吾佛悬鉴将来。急说救病之方。略言四病。其实病则无量。然此四病。本自身生。身从心有。病根在心。禅无异路。但人心多端。悲智不同。遂成四病。若也觅病于心。何心是病。何心非病。作止任灭。方之可知(下正请)。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至)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禅体静。观体朗。禅则止心不散。观则照心不昏。大乘入道。以止观为筹幄。用定慧为先锋。破障坏魔。良由于此今云快说禅病者。为去佛既远。圣贤隐伏。邪法炽盛。魔强法弱。金鍮不辨。泾渭不分。说病为药。以邪为正。用璞郑璞。名同体异。若无正见。徒劳苦行。故云求何等人。而乃正之。法亦多种。邪法正法。恶法善法。以何等法。而作规模。行亦多种。有正有邪。九十六种。皆是邪行。因采花婆罗门。见比丘身生疮痒。以火炙之。外道见之。以火炙身为道。故有五热炙身。比丘不得命断。遂投崖。外道效之。故有投崖赴火等。至有裸形。持鸡犬等戒。皆是邪法。今云依何等行修之。病亦多种。见思病。尘沙病。无明病。身病。心病。二乘人不识真病。往于贫里。止宿草庵。皆是佛法中病。当以何法去此二病。发心亦有多种。今求圆觉者。如何发菩提心。于是深识不思议境。如善则参五十三善智识。皆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心。未知仁者。如何发心。如斯五事。并在末世。龙亡虎逝。正废邪兴。普觉如击石火。善逝如谷答响(次戒听许说)。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至)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发心修行。先求正知见人。决择(次正答)。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至)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大心者。菩提心也。修圆觉者。非大道为心。孰能成就大志。发大心者多。成佛者少。经云。鱼子。庵摩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期结果少。鱼虽生子多。成鱼者少。为风涛浪击。损多成少。庵摩花。开花多。成果者少。菩提发心。亦复如是。百人发心。未必一人成佛。如佛与阿难。过去空王佛时。同发道心。阿难乐多闻。释迦勤精进。释尊已成佛。庆喜为侍者。安世高。与一人同修行。此人虽修行。嗔心多。世高云。汝与我相似。不在我下。汝不戒嗔。将恐沦溺。死后在哄亭湖。作大蟒蛇。有千里威风。能分风送舟。受人牲灵祭享。后遇世高。现身相见。具说上事。尽将庙中。所积金帛。与世高造寺。后生天。所以守戒在心。人之难能。今发心修圆觉。用寂照观心。亦须求正知见人。决择用心。最初一步若邪。终身为魔眷属。求正知见者。有云。用佛眼见。在心曰知。只可云。学佛知见。然后用佛知见。接化众生。非是唯独在佛。善知识。通该凡圣。凡师人师也。佛世四信。灭后五品。普觉善用知见者。正问今时人。菽麦不辨。遇人先入者为主宰。避邪师。如避蛇虎。如入蛊毒之乡。滴水不可濡唇。古云。宁破戒如须弥山。不可被邪师熏一念。流入藏识中。永劫取不得(次出过德)。
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至)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具大道心人。必不住相。不著有无。不醉声色。金刚云。不着色声香味触。此人心如虚空如鸟飞空。不住于空。若住相之心。乃是凡心。二乘心。顽境偏小妄心。并是小径。乃燕雀所游之道。若大道心。是佛境界。是菩萨境界。如大象所往蹊径。故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声闻止断见思惑。缘觉更侵习气。无慈悲心。不度众生。如獐独跳。不顾后群也。正知见人。如良玉居山石间。混在人世。或现尘劳。粗恶境界。非是虎其皮。羊其质如取鱼垂钩。不免香饵。无饵鱼不吞钩。知识用香饵为佛事。网罗法界众生之鱼。如傅大士有妻子眷属。作世间事。梁武帝</a>岂不识人。庞居士十万家财。载沉湘江。岂是抟财。临死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此二大士。抟财妻子。仍赞修圆觉者。教令断欲或为在俗者。教不罗欲。皆是方便。仍入律仪。净名云。示受于五欲。亦复见行禅。又云示有妻子。常乐远离。此皆示现过患也(次明如是四依。四果人。可为师训)。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人者。即四依。道眼端正。阿耨等九字。翻无上正等觉。善知识。以正观示人。以律仪戒法防非。此人即得正心行处。即无上等。依此发菩提心。皆入萨婆若海(下明入魔之人。自有正知见。不可不供养)。
末世众生逢如是人(至)种种过患心无憍慢。
释迦昔为国王。舍位求阿私仙学法。一千岁中。舍身为床座。仙人起坐于其上。又采薪汲水。千年道心不退。今得成佛。此岂非是不惜身命。又昔有野狐。为狮子所逐。逃命坠坑无缘可出。此狐于深坑底。思惟自说偈。可惜此身不饲狮子。若饲狮子。亦自获福。我今枉死。空丧此身。无益于事。天帝释遥闻狐说偈。下来见之。于坑上问狂言。汝不惜身命。有正知见。吾今欲闻汝法。可以说之。狐曰。岂法师在下。弟子在上。便说法要耶。帝释以神力出之。出已亦未肯说。以衣叠之为座。请说。是佛因地。如此之类。皆是规鉴。末世众生。求圆觉者。岂任??臆。萨多波沦。敲骨取髓。以求般若。岂存过患。憍慢之心乎(次复以世法比况之)。
况复抟财妻子眷属(至)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世人只知用事。不知用理。事即是淫怒痴性。不善法。善即用理者。即淫怒痴。即大解脱门。佛为凡夫二乘人说。离淫怒痴。为菩萨说。即淫怒痴皆是佛法。如华严。和须密多。以淫法接人。呜者。啐者。皆获三昧。鸯掘摩罗。怒佛持剑杀佛。喝佛云。瞿昙你住。你住。佛云。你不住。反教我住。鸯掘于一言悟性。放下剑。证阿罗汉。善用恶法入道者。谓之入魔。魔如佛如。一如</a>无二如也。给孤长者。铺金布地。买园造寺。岂以聚财之故。害其为善知识也。佛弟难陀在俗爱妻。不相舍离。佛去乞食。其弟难陀。将一钵饭送佛。其妻将一点唾。抹夫鼻上。莫令唾干归。引到祇园。强令剃发。佛令把袈裟角。游天宫。陀。见天女好。问天女曰。尔何无夫。天女云。佛弟难陀。持戒来此。为丈夫。难陀为欲持戒。后成阿罗汉。授记作佛。岂可以着色之心。欺之不成圣证。仙预大王。杀五百婆罗门仙。预。生天。五百堕地狱。如此经论。皆以迷逆为佛事。可谓莲出污泥。不生陆地。若迷中实相。即冰是水。恶具一切善法。性恶法门。亦理毒害。此如医者。善知诸病。若是善病。用人参茯苓。亦可疗病。别有热病。须以黄龙汤治之即可。黄龙粪清也。以瘥病故。不嫌药秽。思之可知。心华才朗。十方佛国。自然现前。潭清月朗也(次明善知识。有四病)。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法华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禅经云。众缘虽具足。开导由良师。于善知识为观者。大品云。佛菩萨是善知识。法性实际是善知识。净名亦云。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华严云。有善知识魔。三昧魔。菩提心魔。魔能使人舍善从恶。又能化人。堕二乘地。魔经云。除诸法实相外。余皆魔事。如此等安得不辨。若也不识正知见人。堪为依栖。则水浊珠昏何暇息心。何暇修观。故云是大因缘。今云应离四病。此是为人师者。自己之病有四。即非其徒。有四病也。今为人师者。自言所得深妙。非汝等境界。此真魔王所说。若真知识所证境界。如鸟飞空。不住空。亦自度空。度无所度众生。断无所断烦恼。学无所学法门。成无所成佛道(次出四病一作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至)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智者说止观。正为众生。治此诸病。彼云。近多附佛法外道。又云此人依法起见。如是亦所得。亦复无边。若不精详。是非难辨。舛谬邪正错杂。差之毫牦。失之亿兆。真实之法。辨之不出。玉石不分。自误误他。二俱堕落。况外人所见。亦谓说妙。外人视相。亦作佛形相。如镇头迦。加罗迦。二果颜色一般。一能杀人。一能活人。镇头迦如柿。则善不识者误服。为害之甚。纵依师教。恐堕二乘。外道魔王。神我全是缚法。非自在我。互相是非。以小所证为涅槃。方沉生死。爱处生爱。嗔处生嗔。虽有慈悲。只成爱见。虽效涂割。终为强忍。虽具一切智。不出推度。虽是神通。皆是漏化。所学四围陀典。非总持之力。虽断钝使。如屈步虫。世医之治。差已更发。八十八使。集海浩然。二十五有。苦网无际。如斯之类。岂可认为真法。且如诸佛说空法。为度著有者。若有着空者。诸佛所不化。作病者。作是造作。作以身作。此身虚伪。假名为身。纵尔能现佛身。亦不可认为真佛。爱之即错。便随邪徒。如鞠多尊者化一外道。外道能现佛。三十二相。与佛无殊。至狐有通天狐。能现佛身。若造作。作生。作佛。作人。作天。作魔王。善须甄别。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心虚妄浮心。多诸巧见。岂可信此虚妄。便取圆觉。况圆觉不属虚妄。亦非造作而得。故云非作得故。若依真圆者。即实相。实相即善法也。通名为法。亦名法身。若法身实相。依而修。修时亦有见实相法身。亦无我能修圆觉。他不能修。不生我所相。亦须知能修之心。本性空寂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虽不求作圆觉。圆觉自至。如镜中像。但得镜上垢尽。镜中像何所虑哉(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至)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此四皆云病者。病是见病。爱佛爱外道。都属见病。此任为病。此云任见之病。此病难医。若云不求生死。此是凡夫妄见。妄病。不求生死。生死自至。堕地狱轮回六道。二十五有。并是生死。不求出离。生死无际。岂非病耶。涅槃二乘所证。不求涅槃。不出三界。爱涅槃。亦是见病。圆觉不在小乘涅槃中。若尔所见生死涅槃。不是佛性。若着二边求者。尚且是病。何况都不求者。此病尤甚。生死涅槃。此二法堕落二边。永不成佛。故说为病。今时学佛。学空法。要见性。殊不知。空是第一病。空病难医。只闻空能坏一切法。不见一切法。能坏其空。火得空故。烧坏一切。水得空故。荡散一切。地得空故。生盲一切。风得空故。成一切法。坏一切法。何况人心着空。不为病耶。不是空不可用。只为用不得法。如人有病服药治病。药反为病。只为众生。不识本性空寂。不达性空。至以有失。性空本来空。不是作为成空。若不断生死。不求涅槃。则落二边见病。若要离二边病。须依中道。第一义谛。若依而行之。则修种种功德。修无作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破诸颠倒。心心寂灭。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说任心以之为病(三止病)。
三者止宿若复有人(至)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止病者。妄心若散。当止止之。其散即止。是好良药。谁不服之。十方如来。皆依奢摩他止之。今说为病者。是汝不善用止。故说为病。凡夫用止。其散虽息。不能用。为四禅天。为魔王。为二乘。为偏菩萨。为坑。为阱。如净</a>名经中。魔王领诸魔女。来惑持世菩萨。魔谓菩萨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洒扫。菩萨不识。彼为魔也。乃云憍尸迦。(帝释天主)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讫。净名在前云。此非帝释。是为魔来娆固汝。尔时魔波旬。念维摩不为所挠。欲隐形去。而不能。尽其神力。亦不能去。闻空中声曰。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与。维摩云诸姊。魔以汝等与我。汝等皆当发阿耨多罗。三??三菩提。又为诸女。说诸离欲之法。诸女得未曾有。魔复来白净名言。居士。一切舍者。是为菩萨。我欲与诸女俱还天宫净名云。我已舍矣。汝便将去。诸女言。我于居士处。有法乐。自娱。不复乐五欲乐也。我今随魔还宫。居士以何法教我。止于魔宫。居士云。有无尽灯法。汝等当学。无尽灯者。乐常敬佛。乐供养众乐坚持戒。乐广行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三菩提心。譬如一灯。燃百千灯明终不尽。当以此法。住止魔宫。将来佛道成就也。若以无尽灯为止者。灯能破暗。在暗止之即明。在散止之即定。在吝止之则舍。在凡止之即圣。但善用不为病。不能用止。外道也用止。变九十五种。皆是邪。声闻缘觉用止。只有余涅槃。偏菩萨用之。如云外月。出水花。皆是止病。今修圆觉。用以中道佛性。诸法实相。如如之理。为观为境。为凭伏。行亦禅。坐亦禅。语言动静。息二边生死涅槃。凡圣声色。因果依正。名利富贵。种种诸法。皆是二边。不着二边亦不着中道法爱。如游大海。不假舟楫。不加橹棹。自然到岸。不如是学。是名为病。若中道妙奢摩他。空一切相。破一切惑。谓之体真止。此止是观。境观如如。直至金刚后心。不为病也(次减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至)非灭得故说名为病。
灭为病者。皆由不达空性。取空像貌。而行善恶。住空理者。此空。盖有四人取之不同。小乘声闻。观灭谛。为?尽为灭。缘觉。观十二因缘。无明灭行灭。为至理得缘觉证。菩萨用六度。为至寂理为灭。小乘之灭。不至圆觉。通人。以幻为灭。别人。以一理随缘为灭。如是三人。皆不中理。尽是住寂理中为灭。故今说之为病。不达灭性。本如来藏。第一义谛。犹住门外。止宿草庵。今明灭者。灭而不灭。生死涅槃不灭。众生不灭。佛也不灭。六凡四圣不灭。色心不灭。依正二报不灭。天堂地狱不灭。烦恼无明不灭。见爱不灭。八万尘劳不灭。一切陀罗尼门不灭。水火不灭。魔邪不灭。尽世出世间法。佛法众生法。都不灭。为之世间相常住。为俗谛。为森罗万象。为空如来藏。为不空如来藏。为常住真心。为性净明体。为毗卢遮那。皆显圆觉。一切法是圆觉体。万窍怒号是圆觉用。圆觉在众生生死中。在声闻涅槃中。亦在诸日用中。终日圆觉。未尝圆觉。如人说火。不能烧口。楞严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会用生灭。灭本不灭。不能用之。生灭即灭。今言不达灭性。住生灭中。指灭为灭。坑阱为灭。如破块落空谷。今取大圆觉性。本来无灭。何须论灭。本来灭。是本来空何须更空以性夺修。直指十二因缘。苦集灭道。生死无明。皆本不灭。故经云。不断结使。而净诸根。又云。不住使海。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庞居士云。难难百硕油麻树上摊。庞婆应声云。易易百草头边祖师意。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打睡。今云。难非难。易非易。饥来不吃饭。困来不打睡。作止任灭满世间。究竟皆归第一义(次结四病)。
离四病者则是清净(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有心曰邪。无心曰正。行法云</a>。观心无心。法不住法。灭谛寂静。永嘉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正观邪观。打成一片。若要降龙伏虎。莫学弄蛇手段。金刚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安得不舍(次令事善知识)。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至)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众生用情。立分别心。诸佛用理。无分别念。经云。于一切人。犹如佛想。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受生。学佛者。用慈悲。不立人我。故云末世修行。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善友有琢磨之功。知识有指迷之德。亲近知识。更须断除憍。慢来亲近者。不得憍。为人师者。不得慢。示弟子或有亲疏。勿起瞋恨。凡见如此逆顺境。观想犹如虚空。空无分别。既无亲疏无憍慢。无瞋恨。若身若心。自然平等。此圆觉性。与一切众生。皆有之。皆同体汝亦圆觉。我亦圆觉。只一圆觉。无二圆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此清净心。平等心。无挂碍心。入圆觉。如在羲和中行。圆觉无私隐也(次戒憎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至)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此经已除无明业识为极说。有无明。生我见。即我执。有我执。便有嗔爱喜怒。若能断我执。憎爱不生。既无憎爱。即无怨家。若见怨家。如父母想。不应于父母。起逆害心。于我自除憎爱他。亦于我亦无憎爱。故云自他憎爱。亦复如是。平等慈悲。不求圆觉自至。何况以此妙心。求于圆觉。如锦上铺花。岂不顺哉(次发心誓度一切众)。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至)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者。四弘誓中。第一云。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发心。度如虚空之众生。举一愿。而三愿相从。又云无取觉者。不云我是能觉。他不能觉。彼能觉。我不能觉。到此无彼我心。不取觉。不取不觉。度与不度。断与不断。觉与不觉。无彼我相。如是心是平等心。法界心。虚空心。是圆觉寂照心。是众生心。如是发心。不堕邪见。圣人如是叮咛赞圆觉。以此照我自心。与此合否。合者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至)证觉般涅槃。
四病才出体 心华自发明 昨夜三更月
毕竟为谁清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a>心镜卷第五
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 10 册 No. 254 圆觉经</a>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