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持论义记卷第四(之上)
3个月前 作者: 净影慧远
隋净影寺沙门释 慧远</a> 述
○慧品第十四
慧品者。前明修定。以心静故慧得照明。故次明慧。广辩此义故云慧品。
就此品中初问。次释。后叹显胜。就广释中先举九数。次列九名。名同上解。下广辩释。
性中初问。次解。后结。释中初至如法释观。是真谛智入所知境观解方便。真谛是其所知境界。解顺名入。随入已下是其正智。简是去非故云择观。缘五明下是世谛智。初总。后别。
就一切中初问。后释。释中两段。一随位分二。见道已前名为世间。见道已上名为出世。二随行分三。此二各三牒以举数。次列三名。初一是其第一义智。后二世智。第一义中所知真实观解方便。此则是上四种求也。此举所知真实彰其能观。是真解矣。随觉分别慧行成就。此则是前如实知名所知真。以之为觉。成依始觉故名为随。证真辩了故曰分别。善五明处及三聚法是世谛智。前二自行。利众生者是世智中化他之慧。下广释之。
释初门中无言无我觉了真谛。释前名中所知真实。此文略少。若具应言。以无言说无我之法为所知真。以犹用也。理出言外名无言说。真离情取名无我法。菩萨用此为所知真。觉了真者知前无我名觉真谛。觉已于上第一寂下释前名中随觉分别。初言觉已牒前起后。于上已下正明随觉分别慧也。于中初止。次观。后舍。初至除伪是其止也。于上般若第一寂处是止境界。上犹前也。前能觉心名上般若。前所觉真名上般若第一寂处。此乃牒前所觉真谛为止境矣。系念安住正是止体。离妄除伪止所离过。内取心息名离妄想。妄境不生名除虚伪。入平等下是其观也。无我理齐故曰平等。诸法体同名大总相。于此解知名入名观。立谤俱离入中道者。是其舍离有无。冥心一实名入中道。是名下结。
第二门中初释后叹。就前释中五明三聚是慧境界。五明指前。但释三聚。义益是善。非义不善。非及非非是无记法。八处善摄正明慧体。观法入神故名善摄。下叹显胜。慧具满足彰其因圆。佛智是其大无上慧。五明等智能为彼因名慧众具。圆备称满。得菩提者摄果穷极。利生十一指前戒品。于一一下略显其。
就难慧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于中初一入深故难。二巧化故难。三广知故难。
一切门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闻思修证分为四也。初闻可知。思慧思</a>惟是其思慧。菩萨作下是其修慧。菩萨所作当相辩修。随顺离障对后辩修。离障是证。修能顺也。思力摄者对前明修。修从思生名思所摄。修力下证。修力所摄对前明证。证从修起名修力摄。正定地慧就处辩证。出世不退名正定地。证穷法界名无量慧。
就善人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广中两门。初五一门修人分别。后五一门约缘就因随位分别。前五犹是闻思修证。证中分二。故有五也。闻思可知。自利利他是其修慧。后二证中于法法相不倒慧者是见道智。证法是总。相住是别。法相世谛。法住真谛。真谛不动故名法住。于中离见名不颠倒。断疑心故名决定慧。离烦恼慧是修道智。后五门中初二约缘。次一对因。后二随位。前二缘中言微细者境界深也。如性入者如彼法性皆深入也。言周至者境界宽也。如性入者义同前释。本得慧具是其过因。言俱生者习起在今与报俱起故曰俱生。下随位中佛菩萨说悉能受者是其地前阿含之智。法谓教诠。义谓教旨。得净心地乃至究竟所摄慧者出世证智。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广分别广前六中初四约境。后二就能。尽及无生论释不同。若依成实。无学初心。能尽有因名为尽智。能令当报毕竟不生名无生智。依如毗昙。无学心起能尽现惑名为尽智。此之尽智利钝俱得。无生智者利有钝无。利人起念保已当惑不复更生名无生智。钝人不敢保惑不生故无无生。今此当应同成实说。就后七中初之三种就体分别。后之四门随德分别。法比两智论释不同。成实论</a>中约时分别。知现在法名为法智。知过未者名为比智。若依毗昙大智论等就处分别。知欲界法名为法智。知上界法名为此智。此一无漏。等智有漏。等知诸法故名等智。此三广释如十智章。就后四中神通智者是六通智。言相智者是法智通。知法相也。十力方便是十力因。亦可用巧故名方便。四事具者四无畏智尽得名具。
就除恼中初四无碍是起说智。伏异立正是通化智。治产断事是事用智。
此世他世乐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于中前五知法差别。后四是其化益差别。愚痴放逸懈怠令正总明化益。愚痴无解。余二无行。放逸有恶。懈怠无善。皆化令正。下对此等别明四益。通前为九。随次第者彰后四种化次第也。示授照喜是次第相。示授就教始标曰示。说与名授。照喜就义始开称照。辩释令解故生欢喜。
清净慧中初问举数。次广。后结。广中五对。初对是其真谛之智。实义有二总以标举。理出情妄故曰实义。下别显之。越相举真故曰乃至。性以为一。如性为二。如来藏中法界门别名之为性。法界一如名为如性。此之二种同名实义。下有四对。是世谛智。于中初对因果分别。流义有二总以标举。因能纳果故曰摄受。从因趣果名为流转。因果两分故有二种。正因及果别列其名。次有一对就情分别。取义有二总以标举。情能取法故名摄受。攀境名取。邪正不同故有二种。倒与不倒别列其名。邪想名倒。正智不倒。次有一对就因分别。方便有二总以标举。因能趣果故曰方便。应不应作。别列其名。善法应作。恶法不应。下有一对就果分别。究竟有二总以标举。望因果极故名究竟。秽污清净别列其名。生死秽污。涅槃清净。如是五种十种慧下牒以结叹。随法五对故云五种。随分别异故有十也。此十净极故云第一。
上来广释。自下第三结叹显胜。善决无上结其行体。下结行能。得菩提果总结行能。依是满下辩得所由。从云何檀讫来至此。大段第三广释六度。
自下第四引说证成叹胜劝学。于中有三。一明六度是佛所说令人生信。二明此六度是佛所行令物乐欲。三叹胜令学。就初段中此六处处世尊分别我今略者总举证同。如来说下别举证同。初说檀等说行同也。从自性等辩义同也。第二段中为菩萨时苦行相应总明佛行。或为檀等别明佛行。第三段中此起菩提总叹显胜。大净法下别叹显胜。别中四句。大清净法起行法也。大清净海摄德法也。一切众生正法因者显前净法。众生行轨名众生法。众生行本故名为因。法无不备名一切种。最大珍宝显前净海。如彼大海备积众宝。此六如是具摄一切功德珍宝。如是已下结叹显胜。无量德慧结叹行广。前五名德。第六名慧。为菩提因故名众具。得菩提者结叹行能。
○四摄品第十五
四摄品者。上来自行。今须利他。利他之中四摄化物。广辩斯义。名四摄品。
就此品中初明爱语。次明利行。后明同利。略无布施。若更明施不异前檀。故略不论。就爱语中初问。后释。释中有九总举其数。性等列名。言自性者爱语体性。言一切者爱语之相。于难忍所而能爱语名难爱语。一切爱言摄入此门名一切门。善心发言名善人语。一切缘中成爱语行名一切行。语能除恼故名除恼。语能生乐名为此世他世乐语。语体无过名清净语。下广释之。
性中初问次释。后结。释中五句。初可喜者不恶口也。言真实者不妄语也。言如法者不绮语也。义饶益者不两舌也。与生语者以向四语对生语也。
就一切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中有二。一随世间语。二说一切种功德已下正说法语。前中有三。一慰问。二咒愿。三赞叹。初中慰问是其总也。舒颜下别。别中四句。一舒颜等彰慰问仪。舒颜身仪。先语口仪。此二一对。平视身仪。正念心仪。此二一对。凡欲为问预起问心名念在前。二问言下正明慰问。问道路等是其问也。叹善来者是安慰也。叹其来好故曰善来。三如是下明慰问心。等而不偏。四随顺下明慰问辞。巧而不拙。咒愿赞叹相显可知。正说法中说</a>一功德相应法者。此句是总。六度之法能生功德。名一切德相应法矣。下别显之。恒说曰常。顿说名等。第一胜妙所说法胜。言饶益者言能益物。自下结之。有总有别。是名一切是总结也。余者别结。二种举数。随世正说标别其名。下牒前文对以指斥。慰赞牒初。上亦有愿。今略不牒。是随世语将名对显。第一牒后。上有多文。据后牒之。是正说语将名对显。
难中初问。次数。后释。文显可知。
一切门中初问举数。下别显之。四中初二是教授法。次一教诫。后一教化。前教授中断盖向善说初法者。劝修五度教授始也。停心治结名断诸盖。随顺出道名向善趣。五度行始名初作法。为成前德为之说也。断盖心增为说谛者。教观四谛教授终也。观谛尽惑名断诸盖。谛观</a>转胜名实心进。为成此德为说谛也。放逸呵者教诫呵责令离过也。疑为开者教化示法令得解也。
就善人中先问举教。次列其名。初二教诫。正因调者所说不邪故名为正。因犯立制名之为因调伏法矣。言正出者于前法有违犯者教其忏悔令出罪障。次二教授。言正依者为说四依起道之缘。言正度者正说出道令度生死。下一教化三轮示现。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处所因缘是其因也。如制初戒在毗舍离名为处所。因须提那犯过之事名曰因缘。言制戒者解调伏法。第二可知。第三门中说四依者。粪扫衣等名为四依。不倒法者简非调达五邪之法。至处道者涅槃是其所至之处。四依能到故名四依为至处道。第四门中示出苦者无漏道也。第五门中三种示者谓身口意。
一切行中初问举教。次释。后结。就前六中。初二制听是教诫语。后四无碍是教化语。现诸经法是法无碍。言能显法故名为现。余句例尔。现诸法相是义无碍。现法名字是辞无碍。法句种种乐说无碍。就后七中。随顺布施利行同事而起爱语。初有两句随顺同事。同苦事中与其言也。慰喻语者恐怖众生以言安慰。发喜语者忧苦众生开解令喜。次有三句随顺布施。恣安众具虚受语者随顺财施。恣彼所须名为自恣。财事施与名安众具。身行奉给名代所作。虚受普纳释有两义。一就菩萨。无约摄益故曰虚受。不简怨亲等皆摄取说为普纳。二就众生。不施功力无事获益故名虚受。所须皆得称曰普纳。发言许此名为爱语。恐怖施安顺无畏施。具说法者随顺法施。下有两句随顺利行。开觉不善自为说法。劝有力下请他为说。体是爱语。是故更无随顺爱语。
就除恼中初问举数。后辨其相。四净八圣略以标举。下别显之。先释四净。是中为明八种除恼。何故说彼口四净乎。不离四过八语不成故须明之。下明八语。此八圣为故名圣语。语义差别广如别章。此应具论。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前五除苦。后四具善。前中初三除物报苦。次有一门除其业苦令修戒行。后之一门除烦恼苦令得正见。后四具善令成戒见威仪净命。
就清净中言二十种如前说者。力性品中明二十种说法之仪。十五随顺。五种清净。今指彼也。
就利行中初问。后释。释中初先对前爱语辩其同异。后广分别。辩同异中如爱语说辩其同也。利行之相如前爱语所说之法。故曰如也。下辩其异。异当说者总标许说。前直说法。今将此法劝物起修。故名为异。此之一义今当说也。下别显之。一切爱语随所说义牒前爱语所说之法。利安生者随前爱语所说法义劝物起修。下广分别。
就自性中初问。次释。爱语具显牒上所说明利行法。众生如应随利行者明利分齐。行法次向正明利法法化众生名之为行。依彼行法次第劝修故名法次。劝有所诣名为法向。住悲心者明利行因。以住悲故愍而能化。心无贪者除利行障。真心实益。不求彼报。劝导调立明利行相。劝导据始。劝令舍恶。导令向善。教授为次。教令离恶。授以善法。调立据终。调令离过。立令住善。是名下结。
就一切中初问。后释。释中两段。一随人分二。二随时分三。又三举教。次列三名。下广分别。就现世中先教求财。后教学法。就求财中。劝令众生如法德业。教求方便工巧等事。是其如法得财之业。劝令为之。获财守者得已教护。言增长者复教蕃息。与现总结。下教学法。得名及乐明学有益。由学世法现得大名及众具利。摄受安立正明教学。前句之中先教求业。后明获财。今此句中先明教益。后明教学。文之左右。与后世中劝舍大财教修布施。非家已下教修净戒。与后总结。以必下释。后报定故名为后利。现报不定故不名现。劝在家下明二世利。在家出家举所利人。禅通道俗故齐劝之。次第离欲正明利行。八禅渐舍名次第离。是名结之。下重分别。得止息乐是现世利。生天后利。涅槃则通。
难中初问次数。后释。初一过去。无因故难。后二现在。在障故难。前爱后见。彼一切门及与善人相显可知。
一切行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就前六中摄伏两门摄人差别。善者摄取。恶者伏取。后之四门化益差别。违法除碍化令生信。中住令入化令生解。信依佛法名为中住。通经解律已入法律。已入成熟化之起行。已熟令脱化使得果。就后七中初之五门就行分别。后之两门大小分别。就前五中初一闻慧。众具护养劝导成者总明闻慧。以财众具护养于彼。然后劝导令成闻慧。所谓下别。劝舍小乘别显劝义。守护大乘别明导义。次一思慧。如具养护牒前类后。前以众具护养成闻。思中亦然。故曰如是。独静一心是正思也。下三是修。净障是止。忆念是观。及修是舍。止观并习故名为修。大乘分二。相别可知。
就除恼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谓化令离八缠烦恼。如杂心中说有十缠。此中何故唯说八缠。有论师言。忿覆二缠是其使性。忿是瞋性。覆是贪性。故此不论。
就明此世他世乐中身业有四。离杀盗淫及与饮酒。口业有四。意合为一。故为九种。
就清净中初问举数。次释。后结。释中先分内外。外化无过名外清净。内心无垢名内清净。下广显之。五外牒初。次列其名。无罪离障。后四教治。不随转者授与出道。不随三有生死转也。言次第者宜量渐化。言一切者凡圣等益。随宜应者随器大小量宜而授。
次广分别。释初门中杂恶行者善恶参起。先恶行者本恶令善。一向恶者纯行不善。此皆无善。令离罪障故名无罪。次二可知。第四门中言四姓者三乘善趣名四姓也。乃至天人越圣举凡。言随能者随他所能。言随力者随自己力利安生也。第五门中上中下善随所应者。小乘下善。中乘中善。大乘上善。随他所宜方便利益。是名外净总以结之。
就后五中初牒前门。次广分别。初一无瞋。第二不倦。第三离慢。第四无贪。第五不退。无上菩提是究竟处。常求不退用利众生。是名内净总结后五。如是外下牒外通内合结为十。
就同利中先问。后释。准上类此应有九门。始从自性乃至清净略不具论。云何知有。如下文说</a>。从一切施乃至同利乃至第九。从清净施乃至同利明知具有。何故略者。良以同利用前诸行。与众生同。更无别法。类上可知。不可具辩。故略不论。文中有三。一总明同利。二得此同下明其同益。三有同利下随义分别。
就初段中。言此义者自分德义。言此善者胜修行善。良以自分行利已成故名为义。胜修上顺故说为善。言若等者化他令于自分之中成行齐等。言若胜者化他令同胜进之善。亦可此义此前六度自行之义。言此善者此前三摄化他之善。言若等者于前二种自分行中化他齐己</a>。若胜授生于前二种胜修分中化他同修。自分胜进皆与同行故曰悉同。是名下结。
第二益中文别有四。初言菩萨得此同利调伏众生坚固决定明物皆从。二终不可退无有不从。三何以下释初皆从。先问后解。彼作是念与我同利必能令我安稳快乐正明众生起决定心。以是下释。先顺。后反。以授我者自修行故是顺释也。非不下反。四若以同下释前第二无有不从。
第三段中初列四门。后广分别。初有同利不示他者明己所成同利之德。且就初地以辩其相。初地菩萨所成功德还与其余初地者同名为同利。不须显己所成功德示彼同者名不示他。第二不同利示同利者。明已下随同利之用。初地功德不与下同名不同利。应现下随名示同利。第三同利示同利者。摄物同己。始行下随名为同利。他利终成摄物同己名示同利。第四不同亦不示他。非是同利相对而来。
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先牒前门。谓诸等德住菩萨道。释前门中有同利也。等德菩萨隐覆真德不为显者。释前门中不示他也。德与己同。是故不复显示己德摄化彼矣。第二门中先牒前门。下劣众生怖深法者释前门中不同利也。思惟方便现同彼者释前门中示同利也。巧化同彼名示同利。如旃陀罗疾得益下即事指斥。菩萨为化旃陀罗故作旃陀罗。令彼得益息恼调伏。化令成善名得利益。化使离恶名息调伏。化令断惑名为息恼。化止恶业名为调伏。第三门中先牒前门。为调动摇释前门中有同利也。下地众生胜上善根堪入出道名为动摇。为调彼故与之同行故名同利。以住善根若上善根显示同利。释前门中示同利也。自分所成名住善根。胜进所习名上善根。摄下同己名示同利。第四门中先牒前门。心自放逸释前门中不同利也。弃舍利他释前门中亦不示他。爱语至此。第二利他。
自下第三结行辩德彰修成益。于中有三。一结其行相。二施至同利三种行下辨其修德。三从檀至同利修习清净具足满下彰修成益。
就初段中从施至同牒举前行。施有九门故云种种。戒等亦然。下结其相。彼波罗蜜自成佛法别结自利。成就摄事别结利他。是名略说总以结之。
第二段中从施至同种种无量菩提分者牒举前行。下就此行辩其修德。先开三门。次广分别。后重结之。前开门中三种行者起行圆具。二种胜者发修殊胜。三种净者成德清</a>净。次广分别。言身口意当知行者。施等皆依三业起故皆名为行。
辩二胜中上妙无染当知胜者略以标举。起善殊胜名为上妙。离过尽极说为无染。下广显之。先解上妙。无上不共解上妙义。余义不加故名无上。此解上也。他不能齐称曰不共。此解妙也。生事时等显上妙相。先列三门。下广可知。
释无染中先牒举数。次释。后结。无染牒前。有四举数。释中初至不因是故生忧苦等。是其第一离忧悔染。未修喜踊故离忧苦。修己废乐故无悔恨。不恼他下是其第二离恼乱染。不恼他者不违利他。巧护物心故不恼他。不着不杂不违自利。不着诸见离恶见也。不杂恶行杂恶业也。修施等时离诸过故名为不染。专至已下是其第三离宽怠染。于中有四。初专至显现离宽怠染。?勤名专。专心显著故曰显现。二坚固显现离退转染。三寂灭者离慢高染。四决定下离疑惑染。自意决定故不由他。不于施下是其第四离异求染。于中有三。一不以施等而求来果。二不求他报。三者不求名利身命。上来广释。下牒结之。先牒。后结。于此等行净欢喜俱牒前第一离忧悔染。不恼乱者牒前第二离恼乱染。就初以牒故云不恼。言专至者牒前第三离宽怠染。就初以牒故云专至。言无依者牒前第四离异求染。此四牒前从施至同。名无染者是总结也。
次释三净。先略标举。炽燃为一。不动为二。快净为三。是名总结。下广显之。入净心地炽燃不动名炽燃者。初地已上修心?勤无暂间阙故名不动。以修不动故名炽燃。
释不动中。净心菩萨一切善法不思起者。修心纯熟离于动摇故名不动。以修熟故不假思惟任运能起。所摄善法则不退下。行成坚固名为不动。于中初法。次喻。后合。就法说中随所得者自分行也。所言摄者胜进行也。则不退者自分不动。未来不退。胜进不动。喻合可知。
释快净中。住究竟地就宽通举一生相续。快净之中经生得果名为一生。若最后身快净之极即生成佛。未成已前名为后身。所得善根名快净者。通而论之十地皆是净中之胜。一生穷极名曰后身。此显净处。于上更无释快净义。
上来广释。是名下结。三行结前身口意行。二胜结前上妙无染。三净结前炽燃不动及与快净。
自下第三彰修成益。得菩提故。上来皆言得菩提果故今显之。于中初先牒举前行。次彰修益。后总结之。从檀至同是牒前也。一切施下彰修益也。然上文中皆有九门。始从自性乃至清净。今此但就后之八门彰得别果。不论自性。何故如是。前论自性总彰行体。一切等八修义差别。就总论之唯得一果。随别以论别得八果。今论别果故隐自性。又复自性直论行体。非是造行起修差别。得果相隐故废不论。初一切者具修不退。是故所得坚固久住。金刚坚固是其报身。正法久住是法性身。由难施等难作能作故知得果。由一切门于一切生备摄所行。故为一切众生供养。由善人行所修纯善。故于一切众生中上。由一切行常行圆具。故得如来无量功德及诸相好。由除物恼故成佛时不为魔动。以修此世他世乐行与生乐故。成就无量禅定等乐。以行清净离诸过故。得佛四净三不护等。四净之中言缘净者。建立品中名境界净。是名下结。
论本第七
○供养习近无量品第十六
供养习近无量品者。上来自分。下修胜进。于中两品。初供养品造修方便。菩提分品修成合道。就此品中所明有三。一明供养。二辨习近。三明无量。因斯标品名供习近无量品也。
此品义三。备如向辩。随行分二。供养习近是其自行。无量利他。自中供养明摄功德。习近摄智。前供养中初明十种供养三宝。后明六种供养之心。复前十中初明供佛。次类法僧。后总结之。
就供佛中初问。后释。释中先举。次列。后释。下总结之。列中十名摄为五对。初二一对明供境界。身供养者供养佛身。言支提者供养灵庙。如僧祗律。有舍利者名之为塔。无舍利者说为支提。今此通说以为支提。次二一对明供时处。有现不现。次二一对明兴供人。有自有他。次二一对明供心事。财供养者明供财事。胜供养者明供养心。后二一对明供行德。言无染者供时离过。至处道者供能到果。无上菩提是所至处。供为彼因名至处道。此至处道。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经论中名行供养。
次广释之。身供可知。释支提中言偷婆者犹是塔也。本是一名。传之音异。
第二对中文别有三。一明现前不现前相。二以是缘下明供利益。三现供养得大已下彰福差别。就初段中门别唯二。现与不现。释中有三。一明现前。二明现前共不现前。三明不现。见佛支提名现前者是其初段。第二段中初明现前。次以现前类余不现。后总结之。初现前中希望俱者于佛支提愿常逢遇。欢喜俱者庶得见闻供养之心与此相应故名为俱。此明现前。如一已下以彼现前类余不现。于中四句。初如一如来如是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法者以现佛身类余不现。二如一支提如是一切支提法者以现支提类余不现。此二一对。三作是念如我现前供养如来及过未下以现供佛类余不现。四从我今供养支提及供十方一切支提若伦婆等。以彼现前供养支提类余不现。此二一对。是名共现不现前者总以结之。自下第三明不现前。于中有二。一对供人以明不现。于佛支提面不对见斯名不现。第二对佛以彰不现。于佛灭后一切供养斯名不现。设对支提亦名不现。今言</a>菩萨于不现前如来支提心念供养为一切佛一切支提。是初不现。是名下结。佛涅槃后起偷婆等第二不现。是名下结。广不现者所起众多故云广也。上来广明现不现相。自下第二明供利益。于中四句。一大得果。二摄梵福。三不堕恶趣。四菩提具满。前三世利。后一出世。世中初二明能得乐。后一离苦。复前二中初得乐果。后得乐因。言梵福者与彼初禅梵因相似故云梵福。自下第三彰福差别。现供境狭功德唯大。不现境宽功德大大。现及不现境是宽广。是故功德最为大大。佛田胜故供佛功德无不大矣。
下次解释自他供养。于中初明自他之相。后就自他明福差别。然上门中但明自他。今此释中离合有三。初明自作。次明共作。后明他作。
辩优劣中言自供养得大果者。善唯自己是故得果其唯大也。他作供养得大大者。劝他兼利故得大大。自他共作最大大者。共作利广是故得果最大大也。佛田胜故果无不大。
释财供中先释。后结。释中有三。一资具供养。二熏香下敬具供养。三无尽下严具供养。就初段中以衣食等是其资具。问讯已下明其身口奉施之仪。问讯口仪。礼迎身仪。第二段中初熏香等是其敬具。赞叹已下还明身口奉施之仪。赞叹口仪。礼等身仪。五轮礼者手足及顶是五轮也。作礼表敬。旋绕显爱。第三段中无尽多也。胜财好也。胜财是总。摩尼等别。
释胜供中先牒前门。次就辩胜。后牒总结。于如来者牒前第一身供养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养。以财供养若多胜者牒前第七财物供养。若现前者牒前第三现前供养。不现前者牒前第四不现供养。若自作者牒前第五自作供养。若他作者牒前第六他作供养。下就前七明心殊胜。心胜有四。一净信心。信佛德胜理合供养。二专精心。情无宽怠。三者解心。解知供仪。又知供佛功德广大。四回向心。为求菩提。以此四心为前七供名胜供养。如是下结。
释无染中先牒前门。次就所牒以明无染。后总结之。言自手者牒前第五自作供养。供如来者牒前第一身供养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养。前八门中略牒此三。自下就之以明无染。先就内心以明无染。后就财具。心中有六。一不轻他明离慢憍。谓不念言我独能为。二不放逸。谓离世乐歌儛戏等。三不懈怠。供心?勤。四至心恭敬而不轻末。谓于佛田深信尊重。五不乱心。专情供养世事不动。六不染污。离余烦恼。此之六种内心不染。不于信心国王已下明财无染。謟曲求财违行故染。雌黄等事鄙弊故染。菩萨离此故曰不染。是六种名就心以结。
自下次释至道供养。初广分别。后总结叹。广中有三。一就财供养明至处道。二不自力下就无财者随喜供养明至处道。三常等下就行供养明至处道。此三皆能至菩提故同名至道。就初段中先牒前供。言殊胜者牒前第八胜供养也。言不染者牒前第九不染供养。言财物者牒前第七财物供养。供如来者牒前第一身供养也。及支提者牒前第二支提供养。前九门中略牒斯五。自下就之明至处道。于中有三。一自力得。谓自用功巧得财供养。二从他求。三如意得。就如意中句别有五。第一总明如意得财。二变身为多。三依多身广施供养。第四总结。五明此供不待佛出。若如意得是初段也。自在已下第二段也。地上菩萨物从心生名为自在如意得财。彼一一身悉礼已下是第三段。于中有四。一敬重供养。多身礼拜。二敬奉供养。多手执持种种华香。三敬爱供养。多身赞叹显佛功德饶益众生。四敬施供养。多身奉献上妙众具。前第二句自持表敬。今令施与。有斯异也。如是等下第四总结。不待已下是第五段。次就随喜明至处道。于中先简三种得财。后明随喜。不自力得。不从他求。不自在得。是简前也。然于他下正明随喜。施他众生举所喜人。若阎浮等是所喜处。上中下心所作供养是所喜事。净信胜解随喜方便。信知供养有大功德周遍喜者正明随喜。下叹显胜。不假财事单起心想名少方便。遍喜仰顺名大供养。能成无量功德助道名摄菩提具。
自下第三就行供养明至处道。常等真实可喜乐心应当修者。略举劝学令恒修□所以言常。等及真实是行方便。等谓四等是利他心。真实智慧是自利心。可喜乐者是行修成。俱利善心名可喜乐。菩萨于此应当修学。
下广辩之。先广初段等与真实。护持已下广前可喜。前中初先广上等心。始修难常故曰少时。乃至??牛出其分齐。于有为下广前真心。于中有三。一教观察生死涅槃染净法相。二教修六念趣向涅槃。念波罗蜜犹六念中念戒念施。略无念天。三教观空理能离生死。于中有二。一教少观。二况终成。就初段中乃至少时于法少忍习观方便。始习难久故曰少时。观法不广名为少忍。忍犹解也。下明所成。知离言等所成观也。理体出言名离言性。冥同曰如。离相无碍称曰解脱。此名理法以为解脱。知此名观。离妄想下所成心也。能取心息名离妄想。所取相绝故云无相。此明所离。定意在法名为心住。此显所成。此教少观。下况终成。于法少忍已忍已能知法离言自性离诸妄想无相心住。况复多观。多观逾前故云过上。下次广前可喜乐心。初明自行。后明利他。就自行中护戒离过。余是摄善。止观是道。道之善巧故曰方便。诸波罗蜜是其行也。下明利他。诸善摄事所谓四摄。
上来广辩。是名已下结叹显胜。是名结也。第一已下叹显胜也。第一最上最胜无上直叹显胜。此前已下对劣显胜。此至处中。初就财事明至处道不异前九。不得言胜。后就随喜及修行心明至处者胜过前九。今据此处。是故说言前九不此。如是十下总结供佛。如供佛下类供法僧。于此三下总以结之。
上明供养。下明供心。于如来所起六净心总以标举。如下结中明此六心通供三宝。如来在初。故偏言耳。次别显之。前五可知。第六门中于世出世一切具者。明佛具知世及出世一切法也。由知诸法能为众生作依止义。故曰依义。劝于佛所生见心也。以此六下结难显胜。
上来供养明摄功德。自下习近明摄智慧。于中先作七门起发。后对辩之。七中前四问善知识。后三问其习近之义。问曰今此为明习近行。何故乃问善知识乎。为令习者识而近故。又欲使人学此为友故须问之。就前四中。初问几行为知识者。问善知识行德之体。几行知识开导无碍。问知识心复有几行。净心住处。问善知识摄化之仪。知识世人生信境界名为信处。今问知识有几行仪得为众生净信住处。几行调生为知识事。问善知识开化之法。用何等法摄化众生为善知识利益之事。下问习近。几行习近问习近仪。复有几行想知识者问习近心。此问所作。复有几行无想念者问所离过。下对前问次第广释。先明知识。后明习近。
就初门中成就八事满知识行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前三自行。后五利他。前自行中善住</a>律仪明离过行。后二摄善。多闻觉悟明其有解。得禅定等彰其有行。禅定修慧世俗定也。及余止观无漏行也。下利他中。初四意业。后一口业。相显可知。
第二门中初总后别。就初总中有五举数。如是一切功德具下牒前起后。备前八种知识行德名一切德具善知识。所作无碍彰此五能依前诸德。用此五心得为知识开导无碍。下别显中。初一化愿。先欲安者凡所修行若不先欲安乐众生。当则舍他不肯利物名为有碍。以所修行先起愿心欲安生故。当则能利故得无碍。次二化智。于乐实知不颠倒者是其正智。若作方便是其巧智。巧故有力。若作方便随顺说者泛举说事。善能已下正明巧力。能随顺者顺生善也。调伏生者调令离恶。于此二中皆有斯力。下二化心。不厌常化平等齐他。
第三门中五事信处总以标举。他闻欢喜况现见者彰此五事生信殊胜。下别显之。前二可敬。后三可爱。前中初一被服应法。威仪列名。下别显之。言寂静者□服详审不纷动也。具足威仪举身齐者明离余过。如律中说。齐整内衣。齐整三衣。不返抄衣。不覆头等。名为具足。下一明其三业殷重。心安住者守心住法。身口意业不掉不躁离违法过。不掉据心。不躁身口。就后三中。初一不谄。次一不嫉。后一明其不悭不贪。是故可爱。不谄列名。下释可知。不嫉列名。下释有三。一总他人所得名利不生嫉心。于他说法是他名也。及得财利是他利也。于此不嫉。二常自下自得名利劝与他人。自劝他说与他名也。若财向己劝与他人与他利也。不谄伪者与时心实。以心实故请说不谄。与财不伪。心常喜者后无变悔。三见他下于他名利助生随喜。见他说法。见他得名及得利乐。见他得利度彼所得故起随喜。如己所得彰喜深也。菩萨常欲与生名利。彼今自得称我本愿。故喜深也。第五句中知足少积明其不贪。所得能舍彰其不悭。
第四门中五事调生总以标举。次别显之。初三教授。次一教诫。后一教化。前教授中初中后别。故有三句。初语言者语言将引令生爱乐。言与念者劝生善心。言教授者依心教法。言教诫者依前所授行有得失。教诫敦奖令成行益。言说法者是教化也。于前行法不信不修。故为说法教化令行。以是五下牒指余说。
第五门中四事满者总以标举。亲近行备故云满足。下别显之。初一明其敬事供养。若病不病随时供者正明供养。下明供心。心别有四。一爱念心。乐欲亲附。二恭敬心。内情虔仰。三净信心。信其所说。四饶益心。念欲利益。二敬重供养。随时礼敬问讯奉迎。三敬施供养。施衣食等。四敬顺供养。若依止者请以为师。下顺起行。如法随作不倾动者身业随顺。如实说者口业随顺。此二一对己作不违。随时往诣身往参侍。请所应作口言咨问。此二一对未作随顺。
第六门中五想听法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宝想列名。难值释也。眼想列名。俱生慧因释显其相。过修智解生便得之名俱生慧。俱生慧眼由善友得故名为因。以是慧因故起眼想。此乃因中而生果想。明想列名。得俱生眼显示一切释显其相。自虽现有俱生慧眼。若无知识说法开导不能见法。由彼开示令我得见。如灯照物。故说为明。显法非一名一切种。所说不虚名如实境。亦可一切是其世谛。如实真谛。皆能显示令人睹见。前三观友作世法想。下二观友作出世想。初作果想。后作因想。大果利想列其名字。无上菩提是其大果。观察善友作此果想。斯乃缘中而生果想。涅槃道因解释其相。涅槃断果。道是菩提行功德果。因友得彼故名善友以为彼因。因中殊胜故曰无上。乐无罪相列其名字。此复观友作彼涅槃菩提因想。就彼因中证法适神名之为乐。离过清净说为无罪。观察善友为彼想也。下释其想。现法不得涅槃道者简去前果。涅槃及道是前大果。交未即成名现不得。如实已下正观善友作彼因中乐无罪想。现虽不得涅槃道果。而由善友成就彼因。故观善友作彼因想。止观乐者是彼因中证法之乐。言无罪者是彼因中离过之行。所言因者。乐无罪行由善友生。故名善友为彼因也。如实观者观察善友为彼止观乐无罪因。
第七门中于善知识五处不念总以标举。次别显之。一一句中皆初列名。后释其相。前三可知。第四句中。言坏味者名字不正。菩萨求义不著文字。故不念此而舍听法。下释可知。第五句中坏美语者言辞粗拙。菩萨求义不在言说。故不念此而退听心。下释可知。如是五下结其得失。五处不念勤摄正法结其得也。若下根下结其失也。念人五过自退听心。是故名为人过心退。退听法故智慧退减。
上来自利。下次利他。故明无量。先问。后释。释中有四。一列四名。二摄四为三。三摄四为二。四摄二为一。列名可知。四无量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
第二段中先举三数。次列三名。后广解释。下辩同异。略四有三是举数也。生法无缘是列名也。此义差别广如别章。安处下释。先就慈中广辩三缘。后释悲等。慈中先明众生缘相。安处一切三聚众生。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解众生缘。观心定别故曰安处。三聚众生总以标举。若苦乐等随别以列。余经论中。对怨亲中而修无量。今此何故对苦乐等。释言今此若苦乐等。犹是余处怨亲中人。损己名苦。即是其怨。益己名乐。即是其亲。非损非益名不苦乐。即是中人。欲安乐下释慈义也。于三聚众作与乐想。故曰修慈。周满已下释无量义。始起益心名意解住。是名下结。法缘慈中起法数想。法数行观解法缘义。观生皆是五阴法数名法数想。观彼法数是众生因。故名法数为众生行。而修慈者解释慈义。观诸法中本无我人。而诸众生为之缠缚深可哀愍。故起慈心。又念为生说如斯法亦名修慈。是名下结。无缘慈中于法离妄解无缘义。于前法数不取有无名离妄想。而修慈者解释慈义。观法空寂。念诸众生妄为有法之所缠缚深起哀怜。故起慈心。又念为生说如斯法亦名修慈。是名下结。此后二中略不解释。无量之义类初可知。下释余三。先以慈中生法无缘类悲喜舍。后别显之。三缘虽同诸行各异故须别论。然下唯就众生缘中以分三别。于苦众生是众生缘。作除苦想正解悲心。周满而修释无量义。是名下结。于乐众生是众生缘。起乐随喜正解喜心。周满而修释无量义。是名下结。如是三种乃至次第是众生缘。如是三种总牒向前三聚众生为舍境界。不苦不乐是三种中第三众生修舍之时先从此起。故偏举之。随其次者。次观苦者同不苦乐。后观乐者同不苦乐。故云次第。起离痴等正明舍心。于不苦乐修离痴想。于苦已者修离恚想。于乐已者修离贪想。周满而修释无量义。是名下结。自下第四约对外道二乘之人辩其同异。众生缘慈外道共者。外道亦依世俗四禅修四无量。然彼未能坏众生相。菩萨缘生相与彼同故名为共。法缘无量二乘共者。二乘亦能观法破生。菩萨同彼故名为共。无缘不共声闻缘觉及外道者。法空唯是菩萨得故。
上来摄四以之为三。下次摄四以之为二。前三乐想后一安者。前三种中慈正与乐悲喜随助故名为乐。第四舍心。舍贪恚痴齐与善法故名为安。又复分相。前三有行随事摄化。息其情恼故名为乐。非是永安故不名安。后一空行理法摄化。永绝危怖故名安想。
一切无量名哀愍下摄四为一。于中有三。第一摄四为一。二观生界百一十苦下对境辩修。三有四行悲下彰行差别。就初段中一切无量名哀愍者摄别入总。哀愍是悲。悲为拔苦。四无量心同为救苦。是故摄四同入哀愍。盖乃且据一门言耳。若以慈行统摄诸行。斯皆成慈。故维摩中说一切行悉皆为慈。乃至喜舍相摄例然。良以诸行同体缘起互相成故。此名为哀。哀愍菩萨寄德显人。
自下第二对境辩修。于中初缘百一十苦而修悲心。彰其悲广。后缘增上十八大苦而修悲心。显其悲大。前中初言观察生界百一十苦而明悲心。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别中先明百一十苦。后显修悲。苦中先问。次辩。后结。云何问也。辩中两番五十五苦。是故通合有百一十。两番何别。如戒经说。前五十五观众生苦。后五十五自观己苦。故上文言见他受苦或自受苦而起悲也。观他苦中始从一种渐增至十为五十五。末后十种即以为十。以初一种牒后九种。通前二十。以初二种牒后八种。通前三十。以初三种牒后七种。通前四十。以初四种牒后六种。通前五十。中间五种通前合为五十五种。后五十五类此可知。前中初言有一苦者总摄诸苦以为一色。谓一切生皆堕集苦出其苦体。苦皆缘集名为集苦。集无差别释前一义。次增说二。于中四句。一举两数。二列两名。欲本爱事变生苦者是其坏苦。五欲境界能生欲心。为情贪爱名欲根本爱念之事。此事坏灭名为变易。因斯致恼故曰生苦。愚痴报苦是其苦苦。此苦不由分别而生故云报苦。以何义故偏云痴报。痴为惑本故偏言之。亦可所受报分顽騃故曰愚痴。极苦触身我苦我苦显其相也。以何义故不说行苦今为成二。行苦微通摄入前二。故略不论。三愚痴愁忧亦名二箭借喻显过。以斯苦深故喻射箭。法句经</a>中忧为斫疮。愚为射箭。忧缘境宽故如斫疮。愚报苦深故喻射箭。故彼文言斫疮莫过忧。射箭莫过愚。是壮莫能拔。唯从多闻除。彼叹多闻故说斯偈。四身受心受随依分别。报苦依身故名身受。忧恼依心故名心受。次增说三。此犹是三苦变易是坏。次增说四。合会别离。是八苦中爱别离苦。言断苦者是彼死苦。相续苦者是彼生苦。终竟苦者五盛阴苦。未得究竟涅槃道来所有五阴皆是苦故。名究竟苦。次增说五。所谓五盖。次增说六。前二就内。因果分别。后四就外。外中初二以为一对。未得求苦。已得护苦。后二一对。未得不足。已得坏苦。次增说七。八苦之中除五盛阴说余七种。五盛总故所以除之。次增说八。前七可知。久住威仪以为第八。次增说九。自不具者自身支节不具足也。他不足者眷属支节不具足也。亲不具者亲里乏少。无病不具者以有病故不得具足。无诸病苦故云无病不具足苦。次增说十。相显可知。上来观他自苦。初苦有九就总开别。就前第一集苦之中随义不同有余九别。向前他苦。今此自苦。云何就前开此九种。释言自集与前相似故云初苦有余九种。理实是中就已集苦开余九别。此初集苦即以为一。余九门中有五十四。是故合为五十五苦。次列其名。前总集苦即为一门。一切为二。大苦为三。一切门四。恶行为五。转生为六。不随欲七。违害为八。相续为九。一切种十。下依此门增数辩释。初总可知。但释余九。一切苦者牒第二门。下释有二。前因起者是其报苦。转时缘者是其坏苦。此二与上三苦义同。言大苦者牒前第三。下释有三。长夜深苦种种多苦无间重苦具此名大。一切门者牒前第四。下释有四。三途为三。善趣轮转通前说四。言恶行者牒前第五。下释有五。从初乃至自身现作还自受来是其第一生苦恶行。往不正思则生烦恼是其第二起惑恶行。身口及心多造恶行未来生恶即以为三造业恶行。通前为五。由现造恶来还作罪名生恶行。良以造业正是恶行故分三种。转生苦者牒前第六。下释有六。一自身不定。二妻子不定。三奴婢给使不定。四者朋友大臣不定。五亲眷不定。六财物不定。不随欲者牒第七门。下释有七。相显可知。违害苦者牒第八门。下释有八。相显可知。相续苦者牒第九门。有九举数。略不列名。或可与上九同故尔。一切种者牒前第十。下释有十。于中前五翻上五乐即为五苦。后之五种随义别论。就前五中有五举数。如前五种乐相违者对乐总辩。如前自利利他品中所说五乐。翻彼即为五种苦也。下翻乐别显。言因苦者翻前因乐为因苦也。言受苦者翻前受乐为受苦也。言乐对治者翻苦治乐。为乐治苦。不断受者翻上断受以为此中不断受苦。出家已下翻前无罪以为罪苦。无罪有四。一出家乐。所谓持戒。二远离乐。所谓初禅。三寂灭乐。二禅为首乃至非想。四菩提乐。谓无漏道。今言出家牒初出家乐。言远离者牒远离乐。言寂灭者牒寂灭乐。言菩提乐。对治非家。翻前出家。言欲界者翻前远离。和合受想翻前寂灭。言凡夫者翻前菩提。是名下结。又五苦者更随异义别说五苦。相别可知。此五已下总结成十前五十。下第三总结。
百一十苦下明修悲。缘彼悲生起悲始也。修习增长修之次也。成就满足悲行成也。
自下次明十八大苦显悲心大。于彼大苦缘十八苦生大悲者总以标举。就前所说百一十中重者偏观。故云于彼缘十八苦生大悲也。下别显之。云何徴问。下列其名。前九是前五十五中增上重苦。后九是后五十五中增上重苦。故有十八。就前五十五苦之中门别有十。始从一种乃至十种。十中第一第五第十一向不举。第八第九各举二苦。余五门中各举一苦。故有九种。愚痴报者是第三中愚痴报苦。报苦深重所以偏举。言行苦者前第三中行苦门也。行苦深广是以偏举。究竟苦者前第四中终竟苦也。终竟长久故偏举之。前第五门五盖之苦今全不举。言因苦者前第六中初因苦也。因是苦本是故偏举。言生苦者前第七中初生苦也。自作苦者前第八中自作苦也。他逼迫苦他作善者合成一句。此亦是前第八门中他作苦也。恶戒苦者前第九中戒不具苦。恶见苦者此亦是前第九门中见不具苦。彼第十门略而不举。自下就后五十五中明余九苦。于中十门。十中第一第六第九一向不举。第四第十各举二苦。余五门中各举一苦。故有九种。本因苦者前第二中前因所起愚报苦也。言大苦者前第三门总为大苦。今通举之。地狱苦者是前第四一切门中地狱苦也。善起苦者亦是第四一切门中善起轮苦。一切性者是前第五恶行苦中五种恶行。今此通名一切性苦。烦恼业苦性是苦故。前第六门六种转生今略不举。无智苦者前第七门不随欲中。欲得智慧不乐愚痴恼苦生也。增长苦者前第八门违害苦中烦恼增苦。前第九门相续之苦今略不举。言受苦者前第十门一切种中第二受苦。鄙秽苦者此亦是前第十门中秽污苦也。
上来第二对境辩修。自下广明悲行差别。于中有五。一彰悲行差别不同。二出离下就处分别。三悲心前下显悲功能。四若人问下欢以显胜。五有四德下彰其修益。
就初段中有四举数。下别显之。前二一对修成分别。后二一对化益分别。缘生深细难知之苦而起悲者。对缘以显悲行深也。久远长养修习殷勤发悟生者。对因以显悲心原也。以久修故今对苦缘即便发悟起昔所修。名发悟生。后二益中初能舍乐。后能受苦。前舍乐中随其发悟入悲心者牒前起后。为令已下正能舍乐。为生离苦舍百千身重事能为况一身等。以重况轻显心能作。下明为物代受诸苦。苦是报法云</a>何可代。正以菩萨在苦教化令彼出苦。故说为代。又复外苦鞭杖等事亦得代受。
自下第二就处分别。分别有二。一快净处。谓究竟地及如来地。名第十地以为究竟。二修成处。地前修处。地上成处。菩萨于此修习悲心。则为修习一切悲心。疾得悲者是修处也。于此修习对境辩修。则为修习一切悲者显修圆备。则能疾得显悲功能。初地已上为净悲地。地前所成去彼不遥故云疾得。入净心下是其成处。初显成相。非如已下简胜异劣。前中于生极亲想者舍离疏碍。言爱念者亲厚中深。自有是亲不必亲爱。慈母于子亲而深爱。菩萨如是故云爱念。欲为作者自有爱念。而于所作无心欲代。菩萨不尔。悉欲代作。不疲厌者自有能代不能常久。菩萨不尔。常能不厌。代受苦者。自有不厌乐事能为。苦则不堪。菩萨不尔。苦亦能代。言自在者自有能代。代心艰难。多用思惟方堪能代。名不自在。菩萨不尔。代苦心成任运能为故曰自在。就下简胜异劣之中。非如苦谛无间等者简大异小。小乘人中见谛无间见谛之始。依如成实。见道观空更无相隔故曰无间。若依毗昙。八忍八智相续无间。今同毗昙。举彼苦谛最初无间。乃至等取究竟无学。故云等也。菩萨异彼故曰非如。究竟深下辩小异大。
自下第三显其行能。悲心前行。略明悲心能为行首。行前先起故曰前行。观百一十下广明悲心发生诸行。于中初言观百一十苦修习悲者牒上悲心。下明起行。于内外物无少不舍依悲起施。无一律仪而不摄持依悲修戒。无一不益而不堪忍依悲习忍。无一精进而不勇猛依悲精进。无一禅定而不正受依悲修禅。无一智慧而不得入依悲生慧。
自下第四叹以显胜。于中有四。一独标人相。二起出诸行。三摄利广大。四纯善无过所以为胜。若人问佛应答悲是是初胜也。若人问佛假问起发。以何义故偏言问佛。寄佛酬答显胜决定。应答悲是假答显胜。以有悲故常能益物。故有悲者便是菩萨。彼一已下第二胜也。如上文中摄四为一。故云彼一如上说也。悲心起化最为殊胜。故云于诸最为无量。问曰前者摄四为一。更复对何为最无量。释言前虽摄四为一。于中非无主伴之别。悲心为主。余名为伴。以主望伴故言于诸最为无量。积聚已下第三胜也。摄无量果得报广也。善果可爱故名爱果。摄无量行成因广也。一向纯善无有罪过第四胜也。
自下第五明修利益。修有四德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前三自利。后一利他。自中初二是自分德。后一胜进。初言先得现法乐住是证功德。无量德具摄受增者是阿含德。胜进利他相显可知。
菩提分品第十七
菩提分品者。前供养品摄修方便。修成合道。道行差别名菩提分。广辩此义名菩提分品。
就此品中先定道体。然后释文。体者所谓信等十法。然此所说与彼地经有同有异。同用十法以为道体故名为同。异有两种。一有无不同。彼具说十。此但说六。略无信心悲慈及舍。何故无信。若说不异力性品中多修信解。何故不说悲之与慈。若说不异前供养品四无量心。故废不论。何不说舍。更说不异前布施品。是以不论。彼前诸品不欲明此信悲慈舍。今若更说不异于彼。为是不论。二前后不同。如地经中。不倦知论知世惭愧坚固修行。如是次第。彼说坚固犹此不动。今此文中先明惭愧。次说不动。自余不倦知论知世如说修行。次第同彼。何故不同。地经论中宣说不倦知论知世以为行体。是故先明。惭愧坚固如说修行摄护前行。是故后说。今此别是一种次第。惭愧离过是故先明。以离过故心得坚固不为缘动。由不动故心无疲厌求法不倦。以无厌故能知经论。知经论故善解时仪。能随世故便能依法如说修行。
次释其文。就惭愧中初问。后释。释中先举。次列两名。言自性者惭愧体也。言依处者惭愧境也。下辩其相。就自性中初别解惭。次别释愧。又羞耻下总明惭愧殊胜之义。是名下结。就依处中有四举数。下别显之。若所应作不随建立而生羞者。有善不作生惭愧也。所不应作随顺建立而生羞者。有恶随作生惭愧也。此二一对。第三句者于己作恶随而覆藏故生惭愧。第四句者于己作善疑悔心起故生惭愧。此二一对。
就不动中初问。后释。释中先举。次列其名。言自性者不动体也。言依处者不动境也。下广显之。就自性中初先对缘以明不动。后对因说。对缘有四。一烦恼不动。二众苦不动。三财利不动。四恐怖不动。虽遇此四。正修善法而不倾动。下对因中言自宽者。过习今成故能不动。性能思者。现思方便故能不动。是名下结。就依处中初牒举数。下别显之。五中初一自行。不动种种诸苦能速除灭是故不动。后四利他。于中前二化人离恶。众生造恶为受苦者化除恶行。伏异论者化除恶见。次下两句。化他成善为大众说化生正解翻上后句。演说胜法令受戒者化起善行翻上初句。此起行中说胜妙法化起作善。令受禁戒化修止善。
就无厌中初问举数。下广分别。五中前四自行不厌。后一利他。就前四中初二自分。性有力者过习今成故能不厌。数数修者现修纯熟故能不厌。后二胜进。初一始学。后一修成。就始学中方便所摄。修智善巧智方便能有所摄。名方便摄。精进勇猛行修增上。自观前后显前方便。自观前劣转以舍之。自观后胜转以求之。故曰方便。所修转胜显前精进。就后成中深利智者。久习智成明见善利故能不厌。思惟成者。现思明审故能不厌。下利他中深起悲心悲之深也。常等哀愍慈之广也。
就知论中初问起发。次广分别。于中四句。闻思修证。初至通利是其闻慧。于五明处从他所闻闻之始也。具足摄受闻之次也。诵习通利闻慧成也。从他下思。从他闻义修思方便。善能思者正是思体。知法下修。知法知义于法于义已受不忘起修方便。知法闻始。知义思始。于法不忘闻慧终成。于义不忘思慧终成。由此起修是故举之。未修渐增正是修也。闻思究竟对因结修。从前闻思起今修慧故云究竟。次第下证。次第成熟入证方便。修慧渐向名次第成。得喜净心正是证体。如是已下结叹显胜。
知世间中初问。后释。释中有三。一如世间知。二见上坐下如世间转。三如世转下双牒以结。初中复三。一知世间事。二知世集下知世间义。三于众生器世间下双牒以结。前中初知众生世间。后知器世。知众生中初总。次别。后总结之。菩萨于生如实了知是初总也。所谓下别。别中有二。一知众生生死出没。谓生老死。此没彼生如实了知是知没也。生死出离如实知者是知出也。二知众生浊世增时如实知者是知增也。离浊增时如实知者是知离也。谓五浊下出前所增明上所离。谓五举数。次列五名。命劫是苦。生浊是业。众生造恶人无善行名众生浊。余二烦恼。此等皆能浊乱净心故名为浊。下广释之。命浊可解。众生浊中初明众生不识恩义。下明无善行。于中有四。一无作善。二不畏下明无止善。此二据始。三不修施下明无作善。四不修斋下明无止善。此二据终。就初段中不修义理明其无解。不作所作明其无行。善是所作众生。第二段中明于今世恶业后世恶果不生怖畏。第三段中不修施者不能舍财。不作德者不起余善。第四段中不修斋者不修八斋。不持戒者不持其余七众戒也。是名下结。烦恼浊中增非法贪是贪烦恼。刀剑等施是瞋。烦恼刀剑施等是其身业。诤讼斗乱是其口业。此约外相以明内瞋。谄是谄垢。诳是诳垢。言妄语者寄言显诳。受邪是痴。及余恶者。谓无惭愧掉悔睡眠疑慢等也。是名下结。就见浊中言法坏者正法坏也。言法没者像法没也。像法起者显前法坏。正法坏故像法渐起。似像法故名为像法。邪法转生显前法没。像法没故邪法生也。是名下结。就劫浊中明内三劫以为劫浊。广说如经。上来别竟。是名已下总结知生。就器世中若成若坏如实知者略以标举。广说如经。
上来第一知世间事。自下第二知世间义。此即知于知觉世间。于中有八。前七方便知世间义。后一正观知第一义。前方便中初世间者是其苦果。世间集者是其集因。除世因果名世间灭。离世对治名世间道。此四观察世间体义。下观所起。世间味者世能生集。味犹爱也。世间患者世能生苦。世间离者经亦名出。此观世间能起于灭。离之与出灭之别称。此三所生。前七是其学观方便。第一义观是其道也。此观世义。眼及色下观察世间第一义谛。今就八事观第一义。言八事者。一名。二生。三姓。四食。五苦。六寿命。七久住。八寿限。今此略无寿限一门。就前七种观第一义。先就名字观第一义。后类余六。就观名中眼色四大名人建立人名。眼谓眼根。色谓色尘。是其造色为四大造。大与眼色不相舍离故名俱生。问曰根尘各别有六。今此何故偏举眼色。以在初故。余类可知。又问眼根眼俱四大有成人义。今可举之。彼外色尘色俱四大非成人法。何故举乎。虽不体成义故通举之。名士夫者。士夫犹是我人别称。向前所举眼色大等集成人体名士夫身。依此宰用说名为人。无第三下就之观理。初观实无。后观名有。无第三言我众生想明无我体。解有两义。一约根尘内外分别。眼根及彼造眼四大合以为一。色尘及彼造色四大复合为一。此二之外更无第三神我之体言是我众生等。余亦如是。是故经多皆就彼十二入法。内外推求。明无我人。二就内外分别。眼根为一。造眼四大复以为一。此二之外更无第三言是我是众生。无第三言我眼见色乃至识法。明无我用。既无我体。焉有第三言我见色乃至识法。此观理无。但言说数。言是长老。观唯名有。实无我故但言说数言是长老。长老犹是人之别称。如是生下将前类后。明皆无也。前知世间。次知其义。自下双结。于生世间器世间者牒上初段。八行观者牒前第二。八行总牒。世间义者别牒前七。第一义者别牒第八。是故名知总以结之。
上来第一如世间知。自下第二如世间转。于中有四。一随他所宜。二身口意虑而行下随自所宜。三为他亲下对前第一明化德具。四成八种贤圣语下对上第二明自众净。前中有四。一能随顺上中下人。二于诸亲下能随善友。三孤独下能随贫乞。四不以忧下能随疏人。就初段中先别。后通。就前别中先随上人。上坐胜德标别所随。上坐年高胜德尊下明随顺。言尊重者意业随顺。奉迎已下身业随顺。言问讯者口业随顺。次随中人年德等者标别所随。下明随顺。正言软语口业随顺。彼问菩萨正言酬对。菩萨问彼软言安慰。不起等慢意业随顺。略无身随。次随下人年德下者标别所随。下明随顺。于中有三。一心口将顺。二若见下所求不违。三不??下睹劣不轻。就初段中劝称覆罪口业将顺。无善劝喻有德称叹有罪为覆不轻蔑彼意业将顺。第二段中见求财法不背面者。等施不偏不背此面。偏施于彼不颦欢喜和颜引接。第三段中不??彼阙口业将顺。见他不轻意业将顺。地谓地唱。顿谓衰顿。上来别随。自下通随。若见一切上中下人举其所随。下明随顺。于中有三。一口业将顺。睹形先问知德叹善。二随宜下身业将顺。惠以财法。三不谄下意业将随。不谄对上实心敬上而不曲谄。不重不高对中人说。于彼中人不起等慢名不自重。不起大慢。谓己过彼名不自高。不大已下对下人说。于下人所不计年长而轻于彼名不自大。不计德胜而欺于彼名不以高。而自矜异。矜犹慢也。慢相外彰故云矜异。上来随顺上中下人。自下第二随顺亲善。于诸亲友标别所随。下明随顺。一切给与以财将顺。若病已下三业将顺。为善知识化令从善。离诸怨对不结怨恶。自下第三随顺贫乞。孤贫无归标别所随。为作依怙正明随顺。自下第四随顺疏人。不以忧苦加众生者身业将顺。因缘事下口业将顺。初离绮语。后离恶口。因缘事起如法戏笑是不绮也。他疑菩萨嫌恨因缘。或他众生忧恼事起。应以戏言将顺于彼故名应戏。宣说世俗如法喜事除彼疑恼名为如法。不说杂话故无非法。不以戏言形名他人明离恶口。乃至亲密亦不说者彰此过重。毕竟不为于他人下意业将顺。于中初明自不贱他。若为他下他恼不瞋。
上来第一随他所宜。自下第二随自所宜。身口意业虑而后行作事详审。先思后行故无罪过。离十四下为业善正。于中初明在家行业。常有惭下出家行业。在家行中初离邪业。现法乐下明离邪命。离邪业中观此文势似若初举离十四垢。谓隐覆下随别指斥。依长阿含则不如是。彼说远离十四垢业。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各各别异。何者是其离十四垢。如彼中说。离四结业。所谓杀盗邪淫妄语。不于四处作诸恶行。谓贪财痴怖。不依是等而起恶业。离六损财法。一者耽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迷妓乐。五恶友相得。六者懈惰。彼说六中各有六过。不可具论。此是十四离隐方者。如彼经说。罗悦城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积世相传于清旦时恒礼六方。令彼方神常护家业所作谐偶。值佛请问有是法不。佛答言有。但不同汝。相状如何。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亲友为北方。仆使为下方。沙门高德以为上方。如彼经说。己对六方。六方对己各有五事。不可具论。离四恶友者如彼经说。有四怨如亲应当觉知。一畏伏友。畏而伏之。实无亲意。二美言友。言顺意违。三敬顺友。心虽敬顺。然于所作善恶斯从无相谏止。四者恶友。恶事相伴。或同饮酒博戏淫逸及歌舞等。如彼经说。一一之中各复有四。不可具辩。摄四善友者如彼经说。四亲可亲之。一止非友。恶事相止。二慈愍友。苦事相怜。三利人友。乐事相与。四同事友。善事同修。如彼经说。一一之中各复有四。不可具论。准彼验此。此中应言离十四垢业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当应翻者不见彼经。谓隐覆等显前十四。故言误耳。如修多罗指经广显。指长阿含善生经</a>也。下正命中先明菩萨资财具足。财物之属现能生乐。交能利人。是故名为现法乐义。所须不乏名钱财具。次明菩萨财具所由。来时勤力。得已守护。是故得彼钱财具足。下明菩萨求时如法。远离邪命。为诸工巧求如法也。不曲幻等离邪命也。身不曲谄。心不虚幻。口不欺诳。上来明其在家行业。下明出家。惭愧无罪明无重过。惭愧据心。无罪身口。威仪具下明离轻罪。仪具身口。重慎内心。
自下第三对上初段随他所宜明化德具。于中有三。一明成就信义无贪。二决断下口身善巧。三若为王下治化以法。就初段中为他亲厚受寄不侵负债不抵是有信也。分财无偏是有义也。若是真实依实与价是无贪也。第二段中句别有四。一口。二身。三口。四身。决断世事辩正机速。是第一句口业善巧。断辞显了故云辩也。言必当理故言正也。所决迅利名机速也。彼悉同是第二句身业善巧。随问能答是第三句重明口巧。为正事业是第四句重明身巧。第三段中初明为王治俗以法。于恶戒下诲道以律。
成就八下是第四段。对上第二明自行净。略明口净。成八总举。下别可知。
前如世知。次如世转。下双结之。成如是等如世间知牒上初段明世间解。如世间转牒前第二明世间行。是名知世。是总结也。
自下第六明如说行有十一门。一明四依。二四无碍。三菩提具。四明道品。五明谛观。六明止观。七明巧便。八陀罗尼。九明诸愿。十三三昧。第十一门明优檀那。法为行本故先明法。依法生解故次第二明四无碍。依解起行故次第三明菩提具。行熟成道故次第四明其道品。依道入谛故次第五明其谛观。谛观纯熟寂照无碍。故次第六明其止观。止观双修所为善巧。故次第七明其巧便。善巧修故得法总持。故次第八明陀罗尼。总持力故更能上求。故次第九明其愿心。由愿求故心能住法。故次第十明三三昧。心住法故见法实相。故第十一明优檀那。
就四依中文别有三。一辩其相。二如是成下对后无碍显依成就。三具足大师修慧知下就人彰德。前中初问。次释。后结。云何问也。释中应先解四依义然后释文。义如别章。文中第一明其依义。第二依法。第三依了义经。第四依智。前二明其摄法次第。义能成行故先依之。义谓理也。义藉诠显故次依法。法谓教也。后二明其起修次第。依前教法修习正解。故次第三依了义经。依前理义修习智行。故次第四明其依智。就依义中为义听法不为味者略以标举。下牒释之。为义牒前。若闻下释。若闻世间非巧便说。明其有义而无巧味。菩萨亦听就人明依。非巧便说亦是其味。菩萨亦听。云何不依。释言经说不依味者无义之味菩萨不依。非谓一向不依于味。次明依法。句别有二。一明依法不依于人。二牒以显得。前中初至知所应依是依法也。知说明闇是非通解。知所应依简是去非。正知所依不以上下明不依人。此乃不依四种大人所说之法。非唯舍人。复就人中非法之者菩萨不依。非谓一向不依于人。四大人者。谓一知法人。二多知法人。三若僧。四若佛。有人说言我所说法是其上坐智人所说。不得即受。亦不诽谤。三藏验之。是则宜受。非则弃舍。有人说言我所说法从某二三大德所闻。或言从僧。或言从佛。验之如前。今此说言不以上坐是一人也。不以多识是多人也。若佛若僧通前说四。不以此等人说故一向专依。下牒显得。如是牒辞。依止所应牒前依法。不依人者牒不依人。于真不动。显前文中依法得也。能自了知不由他者。显前不依四人得也。依了义中初明依了。后明不依不了。今此所说约对愚智明了不了。正智所说各有所显。斯名为了。愚心取法门别互违。悉是不了。依前了中。句别有二。一明依了不依不了。二牒以彰得。就初段中于如来所深信清净。一向信受如来所说。依了义者正明依了。深信取法言</a>无隐覆故名为了。非不了者不依不了。舍离愚谤名非不了。下牒彰得。依了义经是牒前也。法律不坏是彰得也。解法不乖故不可坏。下明不了。句别有二。一明不了。二牒以显失。就初段中不了经者总以标举。种种门说应有疑问明不了相。如来所说随门各异名种种说。疑心不了名不决定。以不决故理多疑问故曰应有。下牒显失。于了义经作不决定是牒前也。法律可坏是显失也。执异互非故可破坏。就依智不依于识中。初辩其相。后牒显得。就初段中。得坚修慧是依智也。此乃菩萨自依己智而取诸法。不依他智。非以闻思识法义者明不依识。闻思二心见法不了。想识所摄。故名为识。下牒显得。用修慧知不以闻思是牒前也。闻说深义不起诽谤是显得也。是名四依释已总结。
上辩四依。如是成下对后无碍以显依成。如是成者牒前依行。说四无量显其义者。指后无碍显前成也。后四无碍知法广多故名无量。非慈悲等。彼四无量显此四依成就义也。良以就此依智之中分为后四。故得以彼显此成矣。
自下第三就人彰德。明此四依是佛所穷菩萨所解。初至方便明此四依佛所穷证。具足大师修慧所知一切四依。举佛所知四依法也。诸佛如来是世大师。师德圆备故云具足。四依之法是佛所了。故云大师所知四依。平等方便明佛穷证。穷其实性名为平等。又复齐知亦名平等。随相巧知称曰方便。菩萨于彼皆明达者。明前四依菩萨解也。
自下第二明四无碍。先问。后释。释中有三。一辩其相。二明无碍所知宽广。三明此四摄智周</a>尽。就初段中应先广释四无碍义。义如别章。文中初言于法章句修慧知者。知诸教法为法无碍。一切法相如实知二谛义</a>自相同相为义无碍。一切法名修慧知者。知诸法名名辞无碍。一切种别修慧知者。辞中异知种种分别随物心乐。名乐无碍。此等就前依智之中随义分四。是故皆言修慧所知。如是四下明四无碍所知宽广。如是无碍得五无量总以标举。五中异知故名无量。知之善巧称曰方便。下别显之。阴者五阴。界谓十八界。入谓十二入。十二因缘名为缘起。因果是非名处非处。于此五中皆巧知也。此四行下明四无碍摄智周尽。初顺。后反。于一切法能自觉者自行具也。为他显者利他具也。此前顺解。下反释之。除之更无能自觉者。四无碍外无自利法。况余显示无利他法。
自下第三明菩提具。先问。后释。释中初举。次列两名。后指前说。下辩优劣。
地持论义记卷第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