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二十七
3个月前 作者: 为霖道霈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a>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a>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释此一品。四门分别。初来意。
【疏】夫行不虚设。必有其德。既解行圆妙。必胜德难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次来也。又前智首</a>举果徵因。文殊广显其因。略标其果。云获一切胜妙功德。故问贤首。令广斯言。是以偈初。蹑前起後。
○二释名</a>。
【疏】释名者。谓体性至顺调善曰贤。吉祥胜德超绝名首。即以此名菩萨。演说此法。贤即是首。贤首之品。以当贤位之初。摄诸德故。偏举贤名。
○三宗趣。
【疏】宗趣者。於信门中。成普贤行德而自在庄严。无方大用。建立众生。通贯始终。该摄诸位。以为其宗。令起圆融信行</a>.成位德用.而为意趣。(【钞】令起圆融等者。天台智者依此一品。立圆顿止观。止观第一云。此菩萨闻圆法。起圆信。立圆行。住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众生。今宗即圆法。意趣有五。一信.即起圆信。二行。三位。四德。五用。皆以上圆融贯之。彼释闻法云</a>。谓闻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虽有三名。而无三体。虽是一体。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实无有异。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般若清净。余亦清净。解脱自在。余亦自在。闻一切法.亦复如是。是名闻圆法。云何起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云何行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不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其位德用之圆.全引今经。若自取当经。闻圆.即闻上同时具足等十种玄门.及依正无碍等。依此起信.即是圆信。其圆行等.并广如前说。今此一品.多广圆德用耳。)
【论】将释此品。约作五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明品之宗趣。四明信心退住。五随文解义。一释品名目者。何故为贤首。为依行立菩萨之名。依菩萨所说之法及行.立品之名为贤首。以明信解如来因果.普贤五位行门。心行调柔。顺和正直。深心正念。乐集善根。常念利生。名之为贤。创从凡夫.顿彰法界。诸佛因果理智.一时明现。名之为首。此依法主解行立名。此贤首者。乃是於佛果海文殊普贤行之贤首。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圆满法界解行无始终之首。故为贤首品。又以佛文殊普贤之果行.成信者之初首故。二释品来意者。为第二会已来五品经。但明十信菩萨所修行法门。及一百四十愿等法。此品明十信中所忻修佛果.所行行愿.功德广大故。有此品来也。三明宗趣者。明已生十信心。得福获益为宗。四明信心退住者。有二义。一三乘。二一乘。三乘者。如起信论。有三种发心。一信成就发心。经一万劫。善根相续。方至不退。二者解行发心。以佛菩萨教令发心。或自有大悲。或以正法欲灭。护正法发心。论云。如是信心成就。得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前二种是不退发心。三证发心者。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於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二乘种子。设求大乘者。根则不定。或进或退。大意自己善根微少。依他发心。或以二乘教令发心。为解行不实。皆有得有证。有舍有取。总住退位。又起信论云。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略说方便有四种。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於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盘。以顺法性无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愿尽於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盘。以随顺法性广大.徧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菩萨发如是心故。则得少分见於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广如彼论说。计其少分得见法身。即是信满。入十住位菩萨。已上是三乘发十信满心。入十住初发心住。上以愿力故成佛。二一乘发心者。如此经十信发心。初发心时。以初会中如来始成正觉之果。普贤菩萨法界微尘毛孔重重无尽。随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信他诸佛所得之果。以第二会中普光</a>明殿如来报满之果.及行果。而自信入修行。金色等十色世界.即明自觉之理。不动智佛等十智如来.即明是自心所信自心佛智。文殊师利.即明自心智上分别妙慧。与古今三世诸佛同一体用。分毫不差。方名为信发心。从此信心。以佛名号品.即明所信十方示成正觉佛果之号徧周。四圣谛品.即明三世诸佛所说法门.徧众生界。随界名别。光明觉品.即明如来智慧光明境界。徧照法界。无有尽极。令发信心者.以观观之。令心广博。如佛境故。菩萨问明品.明十信心菩萨十种所行之法.是自己所修之行。净行品.一百四十大愿.即是十信心位所发大愿。成大悲门。具普贤行。此贤首品。明十信心所忻佛果功德.无有尽极。明初发十信心.诵持此品功德.胜过供养十佛刹微尘数佛.经於一劫。何况随其解行而以修治。如此经十住初心.才发心时.法尔身徧十方.示成正觉。在十住位.发心功德品中。至位方明。文繁不引。大意明此经发十信心。但以法界不思议乘.一切智乘.而发其心。不依佛.不依佛法.不依菩萨法.不依声闻法.独觉法.不依世间法.不依出世间法.而发其心。但无所依.发菩提心。但以一切智发菩提心。不如三乘.依倚物故.发菩提心。不依三只劫後有佛果故.发菩提心。不依现在三世有佛果故.发菩提心。以是义故。入此信者.皆无有退故。设习气未淳熟者。暂时念退。信及住位.一往不退。为正信自己身心.总是法界佛。无自他性故。以十方诸佛无依住智幻住庄严门.等法界虚空界。法性恒徧十方。如影对现色身.同自身故。本不二故。体无差别故。十方诸佛智身如影.所言如响。如是信解.当得成佛。我今信者.亦如是知。如是信解。云何有退。全身全心一切境界.总是法界一真法身体用理智。住在何所。退至何处。若也身心有所依住。放却依处。即有退失。自了身心本无依住.本无所得。一切语言分别.如空中响。应无作缘。任物成声。本无依住。了如斯法而生信解.即无退转。有所依法而发心者。放却所得所依着处。即有退转。是故起信论云。证发心者。多住退位。为有所得可证故。是故乘此不思议乘.一切智无依住乘.发菩提心。一往不退。若有退者。只为信心不成故。於佛教法.及如来所乘.有所得故。有取舍故。未成信故。不入信流。又此经云。设有菩萨.经无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具六神通。由未闻此大方广佛华严经</a>。犹名假名菩萨.不真菩萨。设复闻时.不信不入。具如经说。如此品颂云。一切世界诸羣生。少有欲求声闻乘。求独觉者转复少。趣大乘者甚难遇。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又如下颂云.有以手擎十佛刹。尽於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为难。能信此法倍更难。遇此难信而能信。真信决定不退故。又如此经普贤菩萨云。但闻如来名号.及所说法门。闻而不信。亦能成金刚智</a>种。如人食少金刚喻。若以远因.总不退。若以现成佛因.即是未信之人。五随文解义者。於此一品经义。如文具明。不烦更释。难者解之。
○四释文者。文有三分。初文殊发起。次贤首广说。三十方现证。今初分二。初经家叙述。二正明发起。今初。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
【疏】先结前已说。顺违皆顺.客尘不能浊其心。悲智双游.万境不能乱其虑。是曰清净行矣。大功德者。即前所成之果。後欲显示下。生後。文含始终。约终.则显示信满菩提心殊胜功德.广具五位因行尽故。约始.但於生死.誓证菩提。万德攸依。故今显示。
○二正明发起。
我今已为诸菩萨 说佛往修清净行 仁亦当於此会中 演畅修行胜功德
【疏】偈中。前半结前。偈文窄故。略无所成之德。後半劝说。令说修行之德。则与长行.文有影略。(【钞】则与长行等者。长行起後.但起发心。偈中起後.但起修行。故二处起後.互为影略。就结前中。长行有大功德。无佛往修。偈有往修。复阙功德。亦是影略。)
○第二贤首广说。於中先总标举。
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
【疏】以偈答者。此略有二。一少言摄多义故。二美辞赞说.令净信故。以始德该终.散说难尽故。显此胜妙之功德故。
○第二正显偈辞。有三百五十九颂半。大为三分。初四颂。谦赞许说分。次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说胜德分。三九偈。校量劝持分。初中分二。初偈总明。
善哉仁者应谛听 彼诸功德不可量
我今随力说少分 犹如大海一滴水
【疏】前半赞问劝听。後半谦己少说。海喻.次下当明。
○後三偈开章。
若有菩萨初发心 誓求当证佛菩提 彼之功德无边际 不可称量无与等
何况无量无边劫 具修地度诸功德 十方一切诸如来 悉共称扬不能尽
如是无边大功德 我今於中说</a>少分 譬如鸟足所履空 亦如大地一微尘
【疏】以发心之德.况出修行。巧显深广。於中初偈举发心章。次偈况出修行章。初心期於当证。德已叵量。况长时入位徧修。故多佛不能尽说。後偈许说分齐。前半法说。如是者。双指发心修行。下文具显故。前文双问故。後半喻明。然有二意。一显喻少分。谓发心行德.如太空大地。所说者狭。如足履一尘。二密喻不异。谓鸟足之空.不异太空。微细之尘.不殊大地。故此略说.义无不周。若广若略.皆无边故。出现品云。如鸟飞虚空.经於百年。已经过处.未经过处.皆不可量。何以故。虚空无边际故等。彼就果行。此就因德。然普贤行德.似同佛果。是故皆以虚空为量。上下文中.皆同此说。
此初发心.与下文十住初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有何别耶。此中发心.该於初後。取其成德。乃是信终。取其为本。乃在初发。虽如轻毛。功德初篑故。十住初发.即是此终。成彼初发。此终为能发。彼是所发。此正是发起之发。义兼开发。彼是开发之发。义兼发起。其发心品.正显十住初心之功德耳。以斯甄别。非无有异。故璎珞云。发心住者。是人始从具缚。未识三宝。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既云始从凡夫最初发心。明知此中发心。该於初後。问。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後诸行位。及普贤德耶。古德释此。略有二门。一行布次第门。谓从微至着。从浅至深。次第相乘。以阶彼岸。如璎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说。二圆融通摄门。谓一位即具一切位等。如此经所说。亦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门。一缘起相由门。二法界融摄门。前中普揽一切始终诸位无边行海同一缘起。为普贤行德。良以诸缘相望。略有二义。一约用。由相待故。有有力无力义。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约体。由相作故。有有体无体义。是故得相即及相入是也。此经之中.依斯义故。行位相收。总有四说。一或始具终。如此门中。具一切行位普贤德海者是也。二或终具始。并在十地位後。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说。三或诸位齐收。并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说。四或诸位皆泯。行德显然。如离世间品说。二法界融摄门者。谓此诸位.及所修行。皆不离普贤无尽法界。然此法界.圆融无限。随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门.收无不尽。下诸位中.皆具一切者。并准此释。(【钞】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说者。定通二品.义该始终故。等者。等取十忍。下经十忍之中.有音声顺忍等。谓约五忍明义。七八九地.得於无生。已过信顺。况於等觉。今明等觉.有音声等。故是摄初。十住十行等说者。谓位位满处.皆成佛故。一住若不收诸住。云何说得位满成佛。故十住後有灌顶住。海幢灌顶之後.便说佛故。如离世间品说者。离世间品.具二千行法。如次配於位行。而不存其位名。但有与位相应之行故。)问。下发心功德品.亦说初心具无边德。与此何别。答.此据行首信门所具。彼约行本菩提心具。问.约法相收。是则可尔。约人修行。岂十千劫修信才满.即得如此无边德海。答。以法是圆融具德法故。若诸菩萨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无量劫。或无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说。如下善财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并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说也。又十千劫.乃是一经。璎珞但言一劫二劫。此经纵有行布。亦皆圆融。(又十千劫.乃是一经。是即仁王经</a>。此经纵有行布下。三通伏难。谓有难言。如上所说.既有行布。此与诸经.复云何异。故今答云。行布乃是圆融之行布耳。)亦有引此下文。证成此信.乃是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来家。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非是信故。若尔。初地岂得灌顶升位等耶。若云展转.进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於信.展转入耶。若许从信展转入者。何以要判此乃舍凡入圣。下文自有十地之会。此中尚隔住行向等。判为入地。乃孟浪之谈。下发心品.亦判为初地发心。义同此会。(亦有引此下。第二傍叙异说。即安国法师。於中有三。初正立意。明此中发心。是初地证发心.非信成就发心。以其作用殊胜。非地前故。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下。引文证成。而言等者。彼有十义。以证此中非信成就。但难其一。余九例知。谓既十地中方得灌顶。纵是初地。岂得灌顶。若云展转下。二顺设彼救。反以成立。若许从信下。三假纵彼救。结破彼立。下文自有下。四广引文证。显彼立非。下发心品下。五例破後文所立非理。以彼下文.亦判彼品为初地发心故。此既不立。彼居然非。)问。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斯则非一生也。亦非十千以为无量。通斯难者。应有二义。一此约行布展转义故。二约圆融展促无碍故。如上所辨。故善财见仙人执手.一一佛所.经无量劫。故修短难思。特由於此。故贤首菩萨云。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以初心即具一切功德。故难信也。(初四颂谦赞许说竟。)
○第二菩萨发意下。正明发心修行胜德。文分为五。初五颂发心行相。二信为道元下七颂。略示胜能。三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四或有刹土下。无方大用。五一切如来下。喻况玄旨。然此五段.初一显正发心。後四发心之德。第三亦兼修行。此及後二.皆修行之德。(【钞】第三亦兼修行者。以所具行位。行即修行故。位即亦是修行之德。故云此及後二.皆修行之德。)今初发心行相。
菩萨发意求菩提 非是无因无有缘
於佛法僧生净信 以是而生广大心
【疏】初偈总标。余文别显。瑜伽菩萨地.明发心有五种相。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缘。四功德。五最胜。今文五偈具之。谓发意即是正愿。为发心自性也。希求菩提.及下作有情义利.即行相也。菩提.三宝.有情。皆有所缘。能摄一切菩提分法。为其功德。不求五欲等。反显菩萨所求最胜。言因缘者。谓亲能发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发为缘。因即自性住性.内熏之力。缘即习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为缘。瑜伽云。由有四因.四缘.四力.菩萨发心。四因者。一种性具足。二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三多起悲心。四长时猛利.难行苦行.无所怯畏。四缘者。一见闻佛神变威力。二闻法微妙。三见法欲灭。四见生受惑业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宿习故。四加行力。谓於现法.亲善闻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缘.及初三二力。当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坚固。今经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知。下别显中。以三因四缘.摄上诸义。三因者。谓信.悲.智。四缘者。三宝众生。(【钞】初中因缘之外.更加四力。缘谓见闻境界。因谓内心发起。力谓有所干能。然即前四因。正望发心。以明力用。自力即从种性因发。他力.即是善友所摄。因力.即是多起悲心。加行力.即长时苦行。又四力成就.即名为因。亲能发故。今经即初及三者。文中无人劝故。不言因加行故。又起信下。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等。未经万劫。於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或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一。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二。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三。或学他发心。四。如是等发心者.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智印经中亦同此。)今文中後半。总以信智因.缘三宝境。信.谓於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故云净信。然实.谓一切事理。德.谓三宝净德。能.谓世出世善有其力能。今法宝中.已摄初後。亦三宝中.皆具此三。体实具德。大用救生故。大者。智心.求大菩提。广者。悲心.广济含识。翻彼二乘小狭心也。(信谓於实德等者。唯识第六云。云何为信。於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此总明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有实。谓於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於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释曰.实德能三.即信依处。忍乐欲三.如次配之。言能得能成者。信己及他。今得後成。又无为得。有为成故。论云。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释曰。.上释信业。下欲拣别。故有问答。论云。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确陈此信。自相是何。问也。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释曰。此中三难。初持业释。次依主释。後邻近释。言为难亦然者。同前惭等何别。亦是心王俱时法故。论曰。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混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也。(正义竟。)今法宝下。以论配经。复有二意。一者别配。谓法有事理。即是初实也。法有理行。即出世善等。故是後能。故云今法宝中.已摄初後。亦三宝中皆具此三者。义以前三通於三宝。如文可知。)
不求五欲及王位 富饶自乐大名称
【疏】别显中。初半偈。拣去偏伪。谓摄眷属过所不能染故文中不求五事。求即过故。一若求人天五欲。此能长贪。多是鬼因。二求王位长瞋。多地狱因。三求富饶长痴。是畜生因。实通三涂。各从多说。四求自乐。是二乘因。五求大名称。若胜负心。是修罗因。若我慢心。是外道因。又以理求乐。是人天因。为王摄属。是魔罗因。有二乘心。目之为偏。有余心者。名之为伪。(【钞】初半偈拣去偏伪者。即天台止观中意。然有二文。一当第五卷明十法成</a>乘中。有真正发菩提心。故云拣去偏伪。故下疏云。有二乘心者。目之为偏等。二者第一卷中明有五略。谓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纲。归大处。今即第一发大心中文。然彼复分为三。初方言。次拣非。後显是。方言易了。今将不求一行.当彼拣非也。余文即当显是。今初。彼文云。道亦有通有别。今亦拣之。略为其十。若心念念专贪瞋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行火途道。一。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叹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揵提者。此发鬼心。行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胜於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鵄高飞。下视人物。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四。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於人道。五。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闭六根不出。六尘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於天道。六。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业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辨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顒顒。此发胜智心。行尼揵道。八。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由如石泉其乐内熏。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九。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贤圣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十。若心若道。其非甚多。略举十耳。结。今疏欲具此十非。故於经文委曲而取耳。文中分二。先总明。即瑜伽意。後文中不求五事下。正释经文。配成十非。然不必全尔。故致多言。以随一烦恼有三涂因故。又但取意略明。但寻上引。疏文居然易了。但人天因含其三界。一人二欲天三上二界。余文可知。有二乘下。结成。则前九为伪。後一为偏也。【校】感大果纂要误作感大采。)
但为永灭众生苦 利益世间而发心 常欲利乐诸众生 庄严国土供养佛
受持正法修诸智 证菩提故而发心 深心信解常清净 恭敬尊重一切佛 於法及僧亦如是
至诚供养而发心 深信於佛及佛法 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无上大菩提 菩萨以是初发心
【疏】後三偈半。直显真正。别释因缘。於中初偈悲因下救。严土供佛.亦为调生故。灭苦是悲。利乐是慈。次一偈半。大智上供。上二不二.为真正发心。後偈总结成信。兼信因行。其中对上四因四缘.可以意得。(【钞】其中对上等者。深心信解.及深信诸佛及佛法.即第一种性具足因。恭敬尊重一切佛.即第二赖佛菩萨摄受因。以恭敬故。但为永灭众生苦.即第三多起悲心也。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即第四长时猛利.难行苦行也。四因具矣。言四缘者。恭敬尊重一切佛者。以见闻神变威力故。即第一缘。受持正法修诸智者。以闻法微妙故。即第二缘。又受持正法者。见法欲灭故。即第三缘。但为永灭众生苦者。即见生受惑业苦。是第四缘。见苦即缘。长悲即因。故虽一文.因缘具足。此中四力不具。故不会之。)又文有四弘.可以意得。(四弘者。文中不求五欲等.即显烦恼无边誓愿断。但为永灭众生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受持正法修诸智.即法门无尽誓愿学。证菩提故.即佛道无上誓愿成。)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净者。与理相应.方曰深心。若昔染今净。净则必始。始即必终。非常信也。信烦恼即菩提。方为常净。由称本性而发心故。本来是佛.更无所进。如在虚空.退至何所。慨众生之迷此.起同体大悲。悼昔不知.誓期当证。有悲故.不为无边所寂。有智故.不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谓真正发菩提心。(又上云等下。显真正菩提心体。有其三意。初约三心菩提。二约三观。三约四弘。今初。明大智心。次慨众生迷此下。大悲心。後悼昔不知下。大愿心。即菩提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光照法界。故上如次。即直心。大悲心。深心也。二约三观者。悲愿为假观。前大智心中.直明本性清净。即是空观。烦恼即菩提。本来是佛。即中道观。)
(三约四弘者。初通立理。以是圆教四弘.故称性明之。次信烦恼即菩提下。别显四弘。初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二由称本性而发心故下。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三慨众生迷此下。众生无边誓愿度。四悼昔不知下。法门无尽誓愿学。此明四弘。即指上四弘。上但指文。今将深心之言.会通此四。令圆妙耳。有悲故下。二正结归。谓上虽多义.不出悲智。故今结之.即结上疏文.及经文耳。故止观第五。明十法成乘中。第二真正发菩提心云。既深识不思议境.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乃至云。思惟彼我。鲠痛自他。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众生虽如虚空。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誓断无所有之烦恼。(上二空观。)虽知众生甚多。而度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断无边底之烦恼。(假观。)虽知众生如佛。而度如佛之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断如实相之烦恼。(中观。)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杂毒。故须观空。若偏观空。即不见众生可度。是名着空者。诸佛所不化。若偏见众生可度。即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今则非毒非伪。故名为真。非空边。非有边。故名为正。如鸟飞空。终不住空。虽不住空。迹不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是故誓与虚空共鬬。故名真正发菩提心。释曰。此上释须三观所以。又云。又识不思议心。一乐心一切乐心。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如执瓦砾。谓如意珠。妄指萤光。呼为日月。今方始解。故起大悲。兴两誓愿。谓法门无尽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虽知法门.永寂如空。誓愿修行永寂。虽知菩提无所有。无所有中.吾故求之。(上即空观。)虽知法门如空无所有。而有誓愿.画绘庄严虚空。虽知佛道非成所成。如空中种树。使得华果。(名假观也。)虽知法门及佛果.非修非不修。非证得非不证得。以无所证而证而得。(中观。)是名非伪非毒。名之为真。非空非爱见。名之为正。如是慈悲誓愿.与不思议境智.非前非後。同时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爱见。是名真正发菩提心。释曰。但观上所引之文。疏文居然易了。即撮其大意而为此疏。显经深玄。然此经上下菩提心义</a>.文理渊博。见其撮略。故取而用之。引而证之。)(初五颂发心行相竟。)
○第二信为道元下七颂。略示胜能。
信为道元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法
断除疑网出爱流 开示涅盘无上道
【疏】於中初一颂总标。次五颂别释。後一颂总结。今初。初句又标。道有二义。一果。所谓菩提涅盘。二因。谓三贤十圣。乘一直道。元亦二义。一本义。菩提本故。其犹滔滔之水。始於滥觞。二首义。元者善之长也。即一因之初。功德二义.通因及果。母有二义。生长。养育。下三句.共释初句。长养即母二义。亦道元义。一切善法.及第二句.即因功德。第三一句.即果功德。无上道者。即大菩提。由信长善。得此菩提。由信断疑出爱。成涅盘证。不信身心如来知见。岂能开示菩提涅盘。(【钞】不信身心下。反成上义。知见相为菩提。知见性为涅盘。故法华论释开佛知见。为无上义。谓双开菩提涅盘。)
信无垢浊心清净 灭除憍慢恭敬本 亦为法藏第一财 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a>心无吝
信能欢喜入佛法 信能增长智功德 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 信力坚固无能坏
信能永灭烦恼本 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於境界无所着 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
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 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 信能示现一切佛
【疏】次五颂别显中。有二十句。一句辨一胜能。一心净为性。故能翻不信浊。二信理普敬。故翻憍慢。三十藏之内.信即是藏。七圣财中.信为第一。四信手受取奉行。五信财如梦。故无所吝。六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七增福智因。八到二严果。九十五根五力。各在初故。十一信本无惑。方断惑根。十二若向余德。不名净信。十三信境本空。故无所着。十四正信之人.不生八难。十五非不正信。能超魔路。十六正信解脱。十七成不坏本。十八为菩提根。十九增佛胜智。二十究竟见佛。谓信自己心。自佛出现。信外诸佛。诸佛现前。经云。一切诸佛.从信心起。
是故依行说次第 信乐最胜甚难得
譬如一切世间中 而有随意妙宝珠
【疏】三一偈.总结胜能。前法後喻。信乐者。信三宝性已。於方便诸度.求欲修行。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由此二故.於诸行有能。故名最胜。非佛不信。故云难得。喻如意珠.略有五义。一胜义。法宝中王故。二希义。非佛轮王.余无有故。三净义。能清不信浊故。四贵义。出位行宝等.不可尽故。五蕴义。蕴众德物。无障碍故。(第二七颂略示胜能竟。)
○第三若常信奉下。五十颂半。广明信中所具行位。然有二意。一行布。二圆融。古约圆融。故名信中所具。於中三。初明所具行。次辨所具位。三结叹功德。今初。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诸功德 戒能开发菩提本
学是勤修功德地 於戒及学常顺行 一切如来所称美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兴集大供养
若能兴集大供养 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常信奉於尊法 则闻佛法无厌足 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若常信奉清净僧 则得信心不退转 若得信心不退转 彼人信力无能动
【疏】八颂半分二先五颂。明信三宝以成诸行。後三颂半。明信展转以成诸行。前中初三颂信佛成行。初二句标章。持戒.恶止也。修学处.善行也。瑜伽云。既发心已。应於七处修学。故名学处。谓一自利处。二利他处。三真实义处。四威力处。五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七无上正等菩提处。次一偈半。双显二德。若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癞野干之身。况於菩提。戒止妄非。则性净菩提开发。因果功德皆依学处而生。故云地也。後一偈。别明成供养行。谓财法供养。故云大也。次一信法。後一偈信僧。文并可知。
若得信力无能动 则得诸根净明利 若得诸根净明利 则能远离恶知识
若能远离恶知识 则得亲近善知识 若得亲近善知识 则能修习广大善 若能修习广大善
彼人成就大因力 若人成就大因力 则得殊胜决定解 若得殊胜决定解 则为诸佛所护念
【疏】二有三颂半。成展转行。展转依前。功归於信。(初八颂半明所具行位竟。)
○二若为诸佛下三十九颂。明所具诸位。於中成後四位。即为四段。初三颂明十住位。
若为诸佛所护念 则能发起菩提心 若得发起菩提心 则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 则得生在如来家 若得生在如来家 则善修行巧方便
若善修行巧方便 则得信乐心清净 若得信乐心清净 则得增上最胜心
【疏】有六句。初句发心住。次句治地修行二住。次句生贵住。次句方便具足住。次句正心住。後句增上.是不退住。最胜心.是後三住。准下释之。(【钞】初明十住者下。明诸位皆含义理。并如本品。後句增上等者。由前正心.但闻赞毁不动。今闻无有.利害更深.而心不退。故为增上。余当下文寻之。然皆隐位名。存其中行。或合或开。或略或广。不全次第者。意明圆融信门。即顿具故。亦犹离世间品。六位顿成为二千行。位位顿修故。若一向次第。但得行布一分义耳。)
○二若得增上下二颂半。明十行位。
若得增上最胜心 则常修习波罗蜜 若常修习波罗蜜 则能具足摩诃衍 若能具足摩诃衍
则能如法供养佛 若能如法供养佛 则能念佛心不动 若能念佛心不动 则常覩见无量佛
【疏】波罗蜜.是十行总名。摩诃衍.是异二乘行。初二行收。如法供养.是顺理行。次二行摄。念佛心不动.及常见佛.并是定慧行。故属後六行。释相可知。
○三若常覩见下三颂。明十回向位。
若常覩见无量佛 则见如来体常住 若见如来体常住 则能知法永不灭
若能知法永不灭 则得辩才无障碍 若得辩才无障碍 则能开演无边法
若能开演无边法 则能慈愍度众生 若能慈愍度众生 则得坚固大悲心
【疏】通显三种回向。佛体常住.是向菩提。法永不灭.是向实际。余向众生。
○四若能坚固下。三十颂半。明十地位。
若能坚固大悲心 则能爱乐甚深法
【疏】初半颂是初地。谓深法是所证真如。爱乐是极喜异名。
若能爱乐甚深法 则能舍离有为过
【疏】二半颂。是离垢地。以离犯戒有为过故。
若能舍离有为过 则离憍慢及放逸 若离憍慢及放逸 则能兼利一切众
【疏】三一颂。离慢等。是三四二地。以三地於禅不着故无慢。又以求法不懈。亦名离慢。第四地得出世间道品。故云无放逸。然不舍摄生。故云兼利。
若能兼利一切众 则处生死无疲厌 若处生死无疲厌 则能勇健无能胜
【疏】四有一颂。明五地。谓虽得出世.而还处生死.故无厌。真俗互违。难合能合。余地不过。故云勇健无能胜。此是难胜之名也。
若能勇健无能胜 则能发起大神通 若能发起大神通 则知一切众生行
【疏】五有一颂。明第六地。悲智不住。般若现前。谓神通摄物.是大悲行。知众生行.是十二缘生是大智行。
若知一切众生行 则能成就诸羣生 若能成就诸羣生 则得善摄众生智 若得善摄众生智
则能成就四摄法 若能成就四摄法 则与众生无限利 若与众生无限利 则具最胜智方便
【疏】六二颂半。明七地。谓初一.明有中殊胜行。後一颂半。明空中方便智。准释可知。
若具最胜智方便 则住勇猛无上道 若住勇猛无上道 则能摧殄诸魔力
若能摧殄诸魔力 则能超出四魔境 若能超出四魔境 则得至於不退地
若得至於不退地 则得无生深法忍 若得无生深法忍 则为诸佛所授记
【疏】七若具最胜下三颂。明第八地。略辨六义。一道(【校】道.纂要误作通。)胜。谓无功用道。故云勇猛无上。二力胜。谓智力摧魔。三用胜。谓超四魔境。舍分段故无蕴魔。无舍命故.无死魔。惑不现行故.超烦恼魔。觉佛十力故.超天魔。四位胜。不动地故云不退也。五行胜。谓得无生忍。六因胜。谓此位中当大授记位也。
若为诸佛所授记 则一切佛现其前 若一切佛现其前 则了神通深密用
若了神通深密用 则为诸佛所忆念 若为诸佛所忆念 则以佛德自庄严
【疏】八二颂。明第九地。作大法师。略辨四义。一诸佛加持。名佛现前。二解了诸佛深密之法。三佛忆念增其慧力。四佛德自严。为众说法。
若以佛德自庄严 则获妙福端严身 若获妙福端严身 则身晃耀如金山 若身晃耀如金山
则相庄严三十二 若相庄严三十二 则具随好为严饰 若具随好为严饰 则身光明无限量
若身光明无限量 则不思议光庄严 若不思议光庄严 其光则出诸莲华 其光若出诸莲华
则无量佛坐华上 示现十方靡不徧 悉能调伏诸众生 若能如是调众生 则现无量神通力
若现无量神通力 则住不可思议土 演说不可思议法 令不思议众欢喜 若说不可思议法 令不思议众欢喜
则以智慧辩才力 随众生心而化诱 若以智慧辩才力 随众生心而化诱 则以智慧为先导 身语意业恒无失
【疏】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颂。明第十地位。分五。初八颂。三业殊胜德。初五身业。於中前三颂。明身体德殊胜。後二颂明身业大用。次演说一颂。语业胜。说法益生。後二颂。意业胜。智先导故。
若以智慧为先导 身语意业恒无失 则其愿力得自在 普随诸趣而现身
若其愿力得自在 普随诸趣而现身 则能为众说法时 音声随类难思议
若能为众说法时 音声随类难思议 则於一切众生心 一念悉知无有余
若於一切众生心 一念悉知无有余 则知烦恼无所起 永不没溺於生死
【疏】二若以智慧为先下四颂。明三业广大功。三轮摄生德。初一颂身业。次一语业。後二意业。
若知烦恼无所起 永不没溺於生死 则获功德法性身 以法威力现世间
若获功德法性身 以法威力现世间 则获十地十自在 修行诸度胜解脱
【疏】三若知烦恼下二颂。辨得法结位。
若得十地十自在 修行诸度胜解脱 则获灌顶大神通 住於最胜诸三昧
若获灌顶大神通 住於最胜诸三昧 则於十方诸佛所 应受灌顶而升位
若於十方诸佛所 应受灌顶而升位 则蒙十方一切佛 手以甘露灌其顶
【疏】四若得十地下三颂。明三昧分。大尽分。受位分。并显可知。
若蒙十方一切佛 手以甘露灌其顶 则身充徧如虚空 安住不动满十方
若身充徧如虚空 安住不动满十方 则彼所行无与等 诸天世人莫能知
【疏】五若蒙下二颂。明大用难测。亦是释名分事也。谓以法智云.含众德水.能蔽如空粗重故。又若蒙下二颂。亦是进入佛地也。(二三十九颂明所具诸位竟。)
○第三菩萨勤修下。三颂结叹其德。
菩萨勤修大悲行 愿度一切无不果 见闻听受若供养 靡不皆令获安乐
彼诸大士威神力 法眼常全无缺减 十善妙行等诸道 无上胜宝皆令现
譬如大海金刚聚 以彼威力生众宝 无减无增亦无尽 菩萨功德聚亦然
【疏】初二法说。後一喻况。前中贤首云。初二句悲愿内满。谓菩萨勤修等者。结前若字下义。无不果者。结前则字下义。以若有彼则有此。非是前後钩锁相因。唯是本位信中.有此则有彼。同时具有。而说有前後。是故信门.具足一切行位之相。然行虽无量。皆以悲愿为首。故就此结之。次二句.明此悲愿.益物不空。次一颂。结前所具行位。初句举人标法。威神即信。为能具之由。次句结能证智眼。证如如永常故。次句结所证道。十善.举二地行。等取余地。及余位余道。谓教证等胜宝皆现。(【钞】以若有彼等者。拣滥。明此是圆融义。才得一位。即得诸位。如十味香。才烧一丸如小芥子。十气齐发。若有闻香。十味齐得。若得沈气时.则得檀气。若得苏合.则得龙脑等。十味丸药服者齐得。亦准此知。非如鈎锁。由得於前。方能得後。非如涉路。若行一里。则得二里。若行二里。则进三里。故此位中.不存位名。或开或合。正在於此。思之思之。)後一颂喻况。唯喻後偈。初句及威力.喻前初句。信体坚固.以喻金刚。并居智海之内。以信威力能生。所生众宝.即喻前第三句行位。第三句。喻前法眼常全。(第三五十颂半所具行位竟。)
○第四或有刹土下。二百三颂。明无方大用分。彼能无边大用者。由普贤德.徧一切时处。法界无限故。略辨十门三昧业用。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二华严妙行三昧门。三因陀罗纲三昧门。四手出广供三昧门。五现诸法门三昧门。六四摄摄生三昧门。七俯同世间三昧门。八毛光照益三昧门。九主伴严丽三昧门。十寂用无涯三昧门。以无不定心故。皆云三昧。作用不同.略辨十种。又初门依体起用。末後明用不异体。中间并显妙用自在。又十三昧.皆具此三。(【钞】略辨十门等者。然还源观立。一体。二用。三徧。四德。五止。六观。亦不出此。言一体者。即自性清净圆明体。即通为十定之体。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罗常住用。即此第一三昧。二法界圆明自在用。即华严三昧。言三徧者。一一尘普周法界徧。二一尘出生无尽徧。三一尘含容空有徧。此三并是因陀罗网三昧门。言四德者。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二威仪住持有则德。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四普代众生受苦德。即次下第六三昧门。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虚离缘止。二观人寂怕绝欲止。三性起繁兴法尔止。四定光显现无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观者。一摄境归心真空</a>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秘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镜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上之止观.并是寂用无涯三昧门。故此十门.无不收矣。广释一体六观等.具如还源观辨。)今初六颂。明海印三昧。
或有刹土无有佛 於彼示现成正觉 或有国土不知法 於彼为说妙法藏 无有分别无功用 於一念顷徧十方
如月光影靡不周 无量方便化羣生 於彼十方世界中 念念示现成佛道 转正法轮入寂灭 乃至舍利广分布
或现声闻独觉道 或现成佛普庄严 如是开阐三乘教 广度众生无量劫 或现童男童女形 天龙及以阿修罗
乃至摩睺罗伽等 随其所乐悉令见 众生形相各不同 行业音声亦无量 如是一切皆能现 海印三昧威神力
【疏】文分为二。前五别明业用周徧。後一总结大用所依。前中三。初三佛事。次一三乘。後一类余。总显十法界之化也。前中初一.总明现佛说法。次一.体用自在。初句拣非。二义。一念无分别。二动无功用下三句显正。二义。谓无念之念.一念徧於十方。无功之功.多门摄於羣品。月喻四义。准法可知。二一颂辨三乘。三有一颂类余。後一结用所依。海印之义.昔虽略解。未尽其源。今以十义释</a>之。以表无尽之用。下经云。如净</a>水中四兵像。乃至莫不皆於水中现。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为一切平等印。众生宝物及川流。普悉包容无所拒。故大集十四云。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为印。菩萨亦尔。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於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然此经文.多同出现。但出现现於四天下像.又约佛菩提。大集唯阎浮.约菩萨所得。然皆见心所趣等.了根器也。此文所现形类.应根器也。二文互举。皆是所现。菩萨定心.以为能现。言十义者。一无心能现义。经云。无有功用。无分别故。二现无所现义。经云。如光影故。出现品云。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故。三能现与所现非一义。四非异义。经云。大海能现。能所异故非一。水外求像不可得.故非异。显此定心与所现法.即性之相.能所宛然。即相之性.物我无二。五无去来义。水不上取。物不下就。而能显现。三昧之心亦尔。现万法於自心。彼亦不来。罗身云於法界。未曾暂去。上之五义.与镜喻大同。六广大义。经云。徧十方故。普悉包容。无所拒故。明三昧心同於法界。则众生色心.皆定心中物。用周法界。亦不离此心。七普现义。经云。一切皆能现故。出现云。菩提普印诸心行故。此与广大异者。此约所现.不拣巨细。彼约能现.其量普周。又此约所现.无类不现。彼约能现.无行不修。八顿现义。经云。一念现故。谓无前後.如印顿成。九常现义。非如明镜.有现不现时。十非现现义。非如明镜.对至方现。经云。现於四天下像故。四兵罗空.对而可现。四天之像.不对而现。故云非现现也。以不待对。是故常现。该三际也。具上十义。故称海印。诸佛穷究。菩萨相似。问。仁王三贤.都无八相之文。初地方云。方生百三千。一时成正觉。此之八相.岂在信门。答。即上所引大集。亦云。灌顶住菩萨。得佛神力。若菩萨成就如是等法。能於无佛世界.示现八相。乃至广说。彼说住终。若占察经。渐次作佛。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二解满作佛。三证满作佛。谓净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满</a>作佛。依究竟菩萨地。起信依此。说信成就发心。能八相作佛。文据昭然。况圆融门中.不依位次。寄终教说。信满。即能因果无碍。以因门取.常是菩萨。以果门取.即恒是佛。或双存俱泯.自在难思。又此化现.非唯一位.依一类界。而能具摄一切地位.徧於时处。故云念念徧十方也。(第一海印三昧竟。)
○第二严净下。华严三昧。
严净不可思议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大光明无有边 度脱众生亦无限 智慧自在不思议
说法言</a>辞无有碍 施戒忍进及禅定 智慧方便神通等 如是一切皆自在 以佛华严三昧力
【疏】文有十句。略辨七行。前六句各一行。七八是十度行。九结上自在。十总结所依。万行如华。严法身故。余如别说。(【钞】万行等者。遗忘集说。略有十观。一摄相归真观。二相尽证实观。三相尽无碍观。四随相摄生观。五缘起相收观。六微细容摄观。七一多相即观。八帝网重重观。九主伴圆融观。十果海平等观。然此十观.融四法界。初二理法界。始终不异。三即事理无碍法界。四即事法界。次五即事事无碍法界。五即一多相容不同门。六即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即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因陀罗网境界门。九即主伴圆融具德门。其第十观.果海绝言。通为前四之极。则四法界。十种玄门。皆约因分。然此十观.略收万类.不异玄中。故指在余。又释题中.广显华严义竟。又还源观释云。广修万行。称实成德。普周法界。而证菩提。如华有结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则托事表彰。所以举华为喻。严者.行成尅果。契理称真.性相两亡。能所俱绝。显焕炳着。故名严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斯则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故曰。法界自在圆明无碍用。为华严三昧也。若更总释。总以万行.严於法界。成於法身。为华严也。行有行布圆融。成佛亦有十身总别。别如普眼长者.以十波罗蜜.严成十身。融如八地.一念之中.十度圆修。成佛之时.十身无碍。故曰华严。余如题中。)(第二华严三昧竟。)
○第三一微尘下。四颂。明因陀罗网三昧门。
一微尘中入三昧 成就一切微尘定 而彼微尘亦不增 於一普现难思刹
彼一尘内众多刹 或有有佛或无佛 或有杂染或清净 或有广大或狭小
或复有成或有坏 或有正住或傍住 或如旷野热时焰 或如天上因陀网
如一尘中所示现 一切微尘悉亦然 此大名称诸圣人 三昧解脱神通力
【疏】於中初二句标定心境。然有二意。一由一多相即。故入一定。能成多定。由成多定。令一尘内有一切尘。一一尘中现一切刹。二但令一尘现刹。一切亦尔。故云成就一切微尘定。次二句明不坏相而普现。故云不增。次二颂。明一尘中所现刹相。无碍如焰。重现如帝网。次半颂。举一例余。亦有二意。一例上一尘之内所具之尘。二例如一尘入定示现。余尘入定示现亦然。(【钞】次半颂者。前意对前第一意。既一尘之中有多尘。向来方说一尘摄刹。今方说尘内所具余尘摄刹。後意对前第二意。此所例尘.非前尘内。是前尘外徧法界中尘也。)後二句结用所因。略辨三门.一三昧力。此同标中。二不思议解脱力。如不思议品云。於一尘中现三世佛刹等。三神通力。谓幻通自在。并如下说。(三因陀罗网三昧门竟。)
○第四若欲下十八颂。明手出广供三昧门。
若欲供养一切佛 入於三昧起神变 能以一手徧三千 普供一切诸如来 十方所有胜妙华
涂香末香无价宝 如是皆从手中出 供养道树诸最胜 无价宝衣杂妙香 宝幢旛盖皆严好
真金为华宝为帐 莫不皆从掌中雨 十方所有诸妙物 应可奉献无上尊 掌中悉雨无不备
菩提树前持供佛 十方一切诸伎乐 钟鼓琴瑟非一类 悉奏和雅妙音声 靡不从於掌中出
十方所有诸赞颂 称叹如来实功德 如是种种妙言辞 皆从掌内而开演 菩萨右手放净光
光中香水从空雨 普洒十方诸佛土 供养一切照世灯 又放光明妙庄严 出生无量宝莲华
其华色相皆殊妙 以此供养於诸佛 又放光明华庄严 种种妙华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香庄严 种种妙香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末香严 种种末香聚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衣庄严
种种名衣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宝庄严 种种妙宝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莲庄严 种种莲华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璎庄严 种种妙璎集为帐 普散十方诸国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幢庄严 其幢绚焕备众色 种种无量皆殊好 以此庄严诸佛土 种种杂宝庄严盖 众妙缯旛共垂饰
摩尼宝铎演佛音 执持供养诸如来 手出供具难思议 如是供养一导师 一切佛所皆如是 大士三昧神通力
【疏】初一总标。後一通结。中间别显。欲显胜妙。略举一手。为供所依。由於昔时.以手持供.供佛施人。称周法界。故令真流供具。等诸佛之难思。(【钞】由於昔时等者。此出因也。供佛施人.约其施行。称周法界。约其施心。入深观故。故令真流等者。显今果也。真流供具。显出供时心。以称法界手。出供具故。等诸佛之难思者。称因境也。因虽尊胜。心不称境。非真供养。由称真之因。感称真之果。能供真佛之境。)(四手出广供三昧门竟。)
○第五菩萨住下八颂。明现诸法门三昧门。
菩萨住在三昧中 种种自在摄众生 悉以所行功德法 无量方便而开诱 或以供养如来门
或以难思布施门 或以头陀持戒门 或以不动堪忍门 或以苦行精进门 或以寂静禅定门
或以决了智慧门 或以所行方便门 或以梵住神通门 或以四摄利益门 或以福智庄严门
或以因缘解脱门 或以根力正道门 或以声闻解脱门 或以独觉清净门 或以大乘自在门
或以无常众苦门 或以无我寿者门 或以不净离欲门 或以灭尽三昧门 随诸众生病不同 悉以法药而对治
随诸众生心所乐 悉以方便而满足 随诸众生行差别 悉以善巧而成就 如是三昧神通相 一切天人莫能测
【疏】分四。初一总标多门。二有五颂。别显二十种门。供等即门。通入佛果故。三一颂半。结多所因。由四悉檀故。初半对治。次半世界。随行差别.即当为人。而成就言.谓第一义。四半颂。结用难测。(五现诸法门三昧门竟。)
○第六有妙下。十七颂。明四摄摄生三昧门。
有妙三昧名随乐 菩萨住此普观察 随宜示现度众生 悉使欢心从法化
【疏】文分为二。初一偈。总标名用。
劫中饥馑灾难时 悉与世间诸乐具 随其所欲皆令满 普为众生作饶益
或以饮食上好味 宝衣严具众妙物 乃至王位皆能舍 令好施者悉从化
或以相好庄严身 上妙衣服宝璎珞 华鬘为饰香涂体 威仪具足度众生
一切世间所好尚 色相颜容及衣服 随应普现惬其心 俾乐色者皆从道
【疏】余颂别显。於中分四。初四颂布施摄。初一偈半。求受用者.恣其所须。次半偈。求自在者。施以王位。又此施位即难行施。以是可爱着故。次偈身行法施。後偈妙色悦心。是无畏施。又後二偈。初身行法仪。後服世妙饰。贵悦物心。随求即与。
迦陵频伽美妙音 俱枳罗等妙音声 种种梵音皆具足 随其心乐为说法
八万四千诸法门 诸佛以此度众生 彼亦如其差别法 随世所宜而化度
【疏】次二颂。爱语摄。一切爱语.谓慰喻.庆悦.胜益之言。(【钞】一切爱语等者下。所列。即三爱语。一慰喻爱语。二庆悦爱语。三胜益爱语。)言种种梵音者。即八种梵音。一最好声。其音清雅.如迦陵鸟。二易了声。言辞辩了。三和调。四柔软。五不误。六不女。七尊慧。八深远。言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众音合和.微妙最胜。皆爱语之具。随心说法.应在後偈。随世所宜.应在前偈。以瑜伽一切爱语.略有二种。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今开示佛说八万法门。即顺正教也。
众生苦乐利衰等 一切世间所作法 悉能应现同其事 以此普度诸众生
一切世间众苦患 深广无涯如大海 与彼同事悉能忍 令其利益得安乐
【疏】三有二颂。明同事摄。物见菩萨。俯同其事。知有义利而修行故。於中初颂一切同事。八风等事.皆悉同故。後偈难行同事。忍於诸苦而同事故。
若有不识出离法 不求解脱离諠愦 菩萨为现舍国财 常乐出家心寂静
家是贪爱系缚所 欲使众生悉免离 故示出家得解脱 於诸欲乐无所受
【疏】四有八颂明利行摄。谓说趣义利之行.以益有情。於中初二偈.一切利行。此有三种。一於现法利.劝导利行。谓令以德业.招守财位。以益近故。经文略无。二於後法利行。谓劝舍财位.清净出家。即当初偈。三於现法後法利行。谓劝离欲.即後偈也。又初一偈.即难行利行。此自有三。一不识出离。即外道异执。二不求解脱。即未种善因。三现舍国财。诱耽财位。於此利行。是谓难行。
菩萨示行十种行 亦行一切大人法
诸仙行等悉无余 为欲利益众生故
【疏】次一偈。初句即摄二利行。一即十种清净利行也。二令离十恶。即此世他世乐利行。次三句.即善士利行。慈心劝导等故。(【钞】一即十种等者。谓一依外清净有五。二依内清净有五。依外五者。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次。四徧行。五如应。论广释其相。依内五者。一谓诸菩萨.於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二诸菩萨.於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心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三安处最胜第一财位。而自谦下。如子如仆。及离憍慢而行利行。四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哀愍而行利行。五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而行利行。次三句即善士利行者。善士有五。一於真实义。劝导有情。二於应时劝导。三於能行摄胜妙义劝导。四於有情柔软劝导。五於有情慈心劝导。此之五相.皆是大人之法。慈心劝导.举後等初。)
若有众生寿无量 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於中得自在 示受老病死众患
或有贪欲瞋恚痴 烦恼猛火常炽然 菩萨为现老病死 令彼众生悉调伏
【疏】次二偈.即遂求利行。谓众生为八缠所绕。开解令离。故名遂求。初偈。即化无愧缠。以恃寿长.不知进修。不知此身.但婬欲生。终竟败坏。具诸烦恼故。後偈开解无惭缠众生。余略不具。(【钞】初为八缠者。论云。此略有八.谓诸菩萨.见诸有情.於应惭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一无惭缠。二无愧。三昏沈。四睡眠。五掉举。六恶作。七嫉。八悭。皆如无惭缠说。)
如来十力无所畏 及以十八不共法 所有无量诸功德 悉以示现度众生
记心教诫及神足 悉是如来自在用 彼诸大士皆示现 能使众生尽调伏
【疏】次二偈。即一切种利行。初偈。即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後偈。即应调伏者而调伏等。
菩萨种种方便门 随顺世法度众生
譬如莲华不着水 如是在世令深信
【疏】後一偈。即一切门利行。谓不信令信故。亦总结诸利行也。(【钞】後一偈即一切门等者。此略有四。一不信令信。二犯戒有情.令戒圆满。三恶慧有情.令慧圆满。四悭吝有情.於舍圆满。今疏文中.略举其一。)又次下三昧。亦同事故。(六四摄摄生三昧门竟。)
○第七雅思下。十七颂。俯同世间三昧门。
雅思渊才文中王 歌舞谈说众所欣 一切世间众技术 譬如幻师无不现 或为长者邑中主 或为贾客商人导
或为国王及大臣 或作良医善众论 或於旷野作大树 或为良药众宝藏 或作宝珠随所求 或以正道示众生
若见世界始成立 众生未有资身具 是时菩萨为工匠 为之示现种种业 不作逼恼众生物 但说利益世间事
呪术药草等众论 如是所有皆能说 一切仙人殊胜行 人天等类同信仰 如是难行苦行法 菩萨随应悉能作
【疏】於中三。初六.身同世间利益众生。若依若正.无不示为。
或作外道出家人 或在山林自勤苦 或露形体无衣服 而於彼众作师长 或现邪命种种行 习行非法以为胜
或现梵志诸威仪 於彼众中为上首 或受五热随日转 或持牛狗及鹿戒 或着坏衣奉事火 为化是等作导师
或有示谒诸天庙 或复示入恒河水 食根果等悉示行 於彼常思己胜法 或现蹲踞或翘足 或卧草棘及灰上
或复卧杵求出离 而於彼众作师首 如是等类诸外道 观其意解与同事 所示苦行世靡堪 令彼见已皆调伏
【疏】次六示同外道。救彼邪党。初五别辨。後一总结。义如别说。
众生迷惑禀邪教 住於恶见受众苦 为其方便说妙法 悉令得解真实谛
【疏】三众生迷惑下。五颂明语业大用。初一总明。次三别显。後一总结。
或边呪语说四谛 或善密语说四谛 或人直语说四谛 或天密语说四谛
分别文字说四谛 决定义理说四谛 善破於他说四谛 非外所动说四谛
或八部语说四谛 或一切语说四谛 随彼所解语言音 为说四谛令解脱
【疏】次别中。云或边呪语者。梵云达逻鼻荼曼达逻鉢底鞞。言达逻鼻荼者。是南印度中边国名也。此云消融。曼达逻者。呪也。鉢底鞞者。句也。谓其国人.禀性纯质。凡所出言.皆成神呪。若隣国侵害。不用兵仗。但以言破之。彼自丧灭。故曰消融呪句也。或云。唯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呪句。余不得也。又天密语等者。婆沙七十九说。世尊有时为四天王以圣语说四谛。二王领解。二不能解。世尊怜愍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谛。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怜愍故。复以一种蔑戾车语说四圣谛。时四天王.皆得领解。(【钞】篾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善破於他者。以因明比量等.真能破故。非外所动者。真能立故。不为他破。
所有一切诸佛法 皆如是说无不尽
知语境界不思议 是名说法三昧力
【疏】後一偈类结。非唯说四谛。六度万行等皆然。一心说法。得语实性。能起随类之用。名三昧力。(七俯同世间三昧门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a>论纂要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