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二十六

3个月前 作者: 为霖道霈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a>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a>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净行品第十一


    ○释此一品.五门分别。初来意。


    【疏】来意者。夫欲阶妙位。必资胜行。有解无行.虚费多闻。故前品明解。此品辨行。又前明入理观行。今辨随事所行。又前行此愿。并义次第。故次来也。


    ○次释名</a>。


    【疏】释名者。梵云具折罗。此云所行。波利.此云皆也。徧也。戍(轮聿)提.(【校】轮.应从南藏及刊定记作输。)云清净也。谓三业随事缘历。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又悲智双运。名为所行。行越凡小.故称清净。以二乘无漏。不能兼利。非真净故。得斯意者。举足下足.尽文殊心。见闻觉知.皆普贤行。文殊心故.心无浊乱.是曰清净。普贤行故.是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行也。所行即净。持业释也。


    ○三宗趣。


    【疏】宗趣者。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


    ○四解妨。


    【疏】解妨者。问。文中但辨一百余愿。何有行耶。答。文中辨行.略有数重。谓就所历事中。始自出家。终於卧觉。皆是行也。触境不迷。善达事理。智行也。以愿导智。不滞自利。大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无碍行也。遇违顺境。心不驰散。止行也。智不沈没。观行也。即止观双运行也。又对於事境。善了邪正。当愿众生。皆假观也。知身空寂。心无染着。空观也。见如实理。中观也。或先空後中。或先假後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顿具。斯为妙达三谛观</a>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不起二乘之心。安忍强软两境。或增善品。心不异缘。妙达性空。善巧回转。皆愿利物。同趣菩提。二乘天魔所不能动。善知药病。决断无差。即十度齐修之行也。又皆愿利生。皆成佛德。见恶必令其断。见善必令其具。即四弘誓愿之行也。故智首</a>总标诸德以求其因。文殊令善用心。顿获众果。但言惟愿。岂不惑哉。复有问言。夫妙行者。统惟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答。若斯见者。离念求於无念。尚未得於真无念也。况念无念之无碍耶。又无念.但是行之一也。岂成一念顿圆。如上所明也。行学之者.愿善留心。


    【论】将释此品。约作四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释品宗趣。四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何故名为净行品。以无始诸见无明贪瞋痴爱。今已发菩提心。信乐正法。顿翻诸见。成其大愿。长大悲门。若但以三空无相对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贤行故。欲行长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贤门.充法界行者。於一切见闻觉知而无过失。便成万行庄严。皆勤修习此一百四十大愿门。便於生死海中.见闻觉知.一切诸行.悉皆清净。入普贤行故。故名净行。若无此愿。设断烦恼.即二乘行故。设是菩萨.即生净土。以此一百四十大愿门。顿能净其一切尘劳。便成普贤法界行故。故名净行。以此大愿庄严一切世间诸行.总为法界一切道场。故名净行。以此诸见.成大善根。故名净行。二释品来意者。为明前问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须来。乃至果行圆满已来.不离此大愿故。三释品宗趣者。以智首是下方玻瓈色世界。佛号梵智。明是一切诸佛法。本自体白净无染之智。以为能问之人。文殊师利菩萨.即是一切诸佛善择妙慧。为说法之主。以一切诸佛根本智慧之门善自为问答之主伴。说一百四十大愿之门。以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等普贤法界无尽行海。又随位修道上烦恼。六位中。一位有二十。六位共有一百二十。根本十无明。皆因身见边见。二见有二十。共随位进修。染净烦恼。总有一百四十。为防此障。起一百四十愿。令进修者。从初信心。理事圆融。达其愿体。无亏自心根本净智妙择之慧。动寂俱真.不偏修故。是故华藏世界。有如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上一切庄严。因大愿风轮。能持万行。以行招果故。因以愿力坚持.报得风轮持刹故。又云。如是华藏庄严。皆从普贤愿力起。为无愿故。行乃不成。即庄严不现。不感无尽依果报故。由是义故。信心之上.法性悲智妙慧万行.总依佛有.而为进修。不得别有。若离佛别有自法者。不成信心。不成十种胜解。不成修行。设苦行精勤。是邪精进。勤苦累劫。生人天中。一念贪瞋.一时焚尽。是故此品下文云。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总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已上明宗趣竟。意明回凡小所执心境差别业。皆成愿海。具普贤门。四随文释义。如文自具。


    ○第五释文中二。先智首问。举德徵因。後文殊答。标德显因。今初。亦先标问答之人。後陈所疑之问。今初。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疏】此二菩萨。为显圆修。历事巧愿。必智为导故。事近旨远。唯圆行故。文殊则般若观空。智首则沤和涉事。涉事不迷於理。故虽愿而无取。观空不遗於事。故虽空而不证。是为权实双游。假兹问答。(【钞】沤和涉事者。梵语其舍罗。此云方便善巧。即肇公宗本论文。论云。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为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二陈所问中。有二十云何。总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种德。第一段明三业离过成德。二得堪传法器。三成就众慧。四具道因缘。五於法善巧。六修涅盘因。七满菩萨行。八得十力智。九十王敬护。十能为饶益。十一超胜尊贵。此十一中。若就相显。二四与六此三唯因。八及十一此二唯果。余通因果。或摄为四对因果。初二十句问福因福果。先因後果。次二十句问慧因慧果。先果後因。三二十句问巧解因观行果。四有五段问修行因成德果。初一为因。余四为果。或分为二。初十云何.问净行体。是问因义。後十云何.问行所成。是问果义。以善修七觉等.亦是净行之能故。皆言云何得者。为修何行而得之耶初十望後。故说为因。望历缘巧愿。成净行体。即是於果。未是圆果.而是分果。故上总云。举果徵因。今分为二。初之一段总问其果。後十别明。今初十句。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疏】得此十种三业。成下十果。由无过三业.故超胜尊贵。由不恚害.故常为饶益。由无余惑.不可讥毁.故十王敬护。由恶缘不可坏.得佛十力。由修行不退转.满菩萨行。由远离诸相.如如不动成涅盘因。由德行殊胜.故於法善巧。由体清净如虚空.故成具道缘。由涉境无染.故得堪传法器。由智先导.故成就众慧。又由後十。能成就此十。以十三业永无失等.唯佛不共。分分无失.亦通於因。又此十句.初一总显无过。次八别显无过。後一总出其因。若以智慧为先导.身语意业常无失故。又於中八。前二离过。後六成德。(【钞】又由後十下。二先果後因释。以初十句为果.後之十段百句为因。故云永无失等.唯佛不共。永无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业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今约分分.故为後因。)


    ○後十段别明中。初一异熟果.次四士用果。次二离系果。次一增上果。後二等流果。今初即修道之器。以菩萨起修行时。要具此十。方成二利之行。(【钞】初一异熟果者。俱舍显相颂云。异熟无记法。有情有记生。等流似自因。离系由慧尽。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释曰。初二句.异熟果相。但是无覆无记。不通非情。从善恶感.名有记生。次句等流果相.似於同类.徧行自因。次句离系果相。由慧尽者。慧即择也。尽即灭也。谓此择灭.离系所显。故将择灭释离系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无漏定生。及因清净静虑心力。生得变化无记心等离系。名为不生士用。为因道力证得。亦得士用果名。後二句增上果相。有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唯有为。除前已生有为之法。谓果望因。或俱或後。必无前果後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外。余诸有为。谓之增上果。论云。增上之果。问。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所余。如匠所成.对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对余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习不善故。乐住不善等。为等流果。或似先业。後果随转。释曰。此有二义。释於等流。後义果似於因。即俱舍意。如杀生因等.得短寿果。前义即於後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杀生.今亦好杀等。瑜伽又云。以道灭惑.名离系果。四人工等事.由此成办稼穑财利等果。为士用果。若眼识等.是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坏.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当知一切.名增上果。余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即是根品。彼论以六种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


    【疏】十事。瑜伽具释。一常生中国。有佛法处。二种族尊贵。非下贱等。三生信向三宝修善之家。非外道等家。四形色端严.非丑陋等。五具丈夫相。诸根不缺。六正念不忘。亦宿念现前。七慧悟高明.善解世法。八柔和调善。离过修行。九志力坚强。故无怯弱。十性自开觉.不染世法。又无畏者。依智度论。菩萨有四种无畏。一总持无畏。於法记持.不惧忘失。二知根无畏。知根授法.不惧差失。三决疑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四答难无畏。有难皆通.不惧疑滞。今并皆得。故云具足。又此十事。若约法者。生在佛家。是生处具足等。思之。又具足者。唯佛一人。云云。(【钞】又此十事下。约法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故。等於余句。谓二种族.即具佛种性。谓自性住性.习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为家。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见佛性.如见色故。涅盘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色。如来所见为色故。五相.谓有悲智等.为菩萨相故。余之五句.经自约法。可知。又具足下。重释具足之言。上约横具为具足。今约竖说之。)


    ○第二有四段明士用果。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


    【疏】四段者。一慧为拣择。二力.谓修习。三善巧.谓智。四道品助修。悉以三业而得成就。今初。言慧者。即道之体。十中一胜世间故。二过二乘故。三拣权教故。四佛果超因故。上四拣劣。余六当体。一无分量。二无若干。三超言念。四无等匹。五难比校。六唯证相应。欲言其有.无相无形。欲言其无.圣以之灵。欲言俱者.慧无二体。欲言双非.非无诠显。故不可说。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鉢舍那力。思惟力。


    【疏】第三力者。即具道因缘。皆言力者。此十各有资道之能故。一因力者。即是种性。谓已有习种。无倒闻熏.与性种合.故名为因。梁摄论云。多闻熏习.与阿赖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钞】即是种性者。谓种性位。由於习种.合於性种。方名种性也。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正因性。即是涅盘第一义空性也。习.即新熏修成之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引证可知。)二欲力者。有胜欲乐。希大菩提。及起行故。三方便者。谓造修力。依六方便。成悲智故。一慈悲顾恋。二了知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舍生死。五轮回不染。六炽然精进。摄论广说。四缘力。谓善友劝发。五所缘力。即所观察悲智之境。六根。谓信等。七观察者。谓於自他事理药病善拣择故。八奢摩他。此云止。九毗鉢舍那。此云观也。瑜伽.起信等论。深密涅盘等经。广辨其相。具如别章。今略显其相以为十门。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昧而心境两殊。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是此华严所求止观。十思惟者。筹量应作不应作故。


    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


    【疏】第四於法善巧.皆约流转以明。前四流转之体。三界.流转之处。三世.流转之时。三科之义.略如前释。广如别章。缘起.六地广明。三界三世.如前後释。皆言善巧者。一善知彼法空无所有。二善知不坏假名分别法相。三加能摄无尽。弥善巧也。(【钞】皆约流转者。由善巧义.通还灭故。总释善巧.乃有三义。一知理。二知事。三加能摄无尽。正是事事无碍。兼於事理无碍。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得有趣非趣。一切同归於空。诸法之空.不异色空故。即事理无碍意。今取一摄一切。即事事无碍善巧。开此为二。便有四义。瑜伽五十六七。广说三科善巧。多约相说。即第二义。)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疏】第五修涅盘因。七觉三空.十地品广说。


    ○第六七二段明离系果。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疏】第六满菩萨行。初六度四等。修即士用。满即离系。治诸蔽故。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


    【疏】第七具足十力。并见上文。


    ○第八段明增上果。


    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


    【疏】第八十王敬护。是增上果者。即有力增上。由己具德。令彼护故。(【校】案上十八字系钞文。)


    ○第九十二段明等流果。


    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疏】二段明等流果者。由本愿力.为依救等。由本行力.为第一等。今初。能为饶益。依等十句.如回向初。


    云何於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疏】第十超胜尊贵。十地论释。今就佛果略释其相。谓如来功德海满。更无所少。故称第一。此亦总句。大者。体包法界故。胜者。自利圆满故。最胜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烦恼障尽故。极妙者。所知障尽故。上者。望下无及故。无上者。望上更无故。无等者。望下无俦故。无等等者。望俦皆是无等者故。所以广举诸德者。欲显行之胜故。上来问竟。


    ○第二文殊答。文分为二。第一叹问成益。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


    【疏】言饶益者。利益也。言安隐者。安乐也。言利乐者。即上二也。


    ○第二正酬其问。於中二。先标因成德。酬其举德。後指事显因。酬其徵因。今初。


    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於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於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疏】初先标其因。谓善用其心。心者。神明之奥。心正则万德攸归。言善用者。即後历缘巧愿。触境入玄。如上所辨。二则获下。显所成德。初总。後别。总谓一切胜妙功德.皆因用心。一百一十门德.何足难就。可谓一言蔽诸。胜谓独尊。妙谓离相。又德无不备云胜。障无不尽名妙。此之总句.亦即酬上十种三业之总句也。於诸佛下九句.别显。句虽有九.义亦有十。如次酬上十段之德。一於诸佛法.心无所碍者。即初第一堪传法器德。念慧觉悟皆具足故。二住去来今诸佛之道.即上成就众慧。三世诸佛.唯以佛慧为所乘故。三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即上具道因缘。成就种性欲乐方便。常以众生为所缘故。四如诸法相.悉能通达.即十善巧.义无惑也。五断一切恶。即七觉三空。拣择弃恶.无越此故。六具足众善。即六度四等。七当如普贤色像第一。由此故得十王敬护。入一切行愿.皆得具足。即是前文成就十力。得佛果位.方具足故。故晋经无此一句。而有成就如来一切种智。斯为十种智力。定无惑也。唯此一段.望前不次。以内具种智。外具色相。此二同在果圆。前後无在。或译者不回。九於一切法无不自在。故能与物为依为救。为炬为明。十而为众生第二导师。即是上文於众超胜。上求第一.唯佛一人。今才发心.则道亚至尊。故云第二。然旧经中亦云而为众生第一尊导。故知第二.译者意也。(【校】一百一十门德.纂要作一百四十门德。兹据嘉兴藏南藏疏本续藏及金陵会本改正。案上陈所问中.疏云成一百一十种德。)


    ○第二指事显因。於中三。初总徵。次别显。後总结成益。今初。


    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


    ○二别显中。五门分别。一总明大意。文中总有一百四十一愿。菩萨大愿.深广如海。应如回向.非止尔也。此盖示於体式。余皆仿此。又非无表。一百者。十信圆融.一一具十也。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明此诸位所有惑障.由此能净。所有胜行.由此能行故。(【钞】即四十一位者。此约行修有障等。四十二.即妙觉位。是所求故。无障非行故。)


    ○二通显文旨。然此诸愿.句虽有四。事但有三。义开为六。言三事者。谓初句愿所依事。次句愿所为境。後二句是愿境成益。开为六者。初事有二。一者内。谓菩萨自身根识等。经云。菩萨等故。二者外。谓他身。或依正资具等。经云。在家等故。次事亦二种。一能发愿者。二所愿众生。经云。当愿众生故。後事亦二。一者自益。由此诸愿。成前诸德故。二者益他。由此发愿.愿众生故。此後二句.或前句是因。後句是果。如云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等。或二俱是因。如云巧事师长。习行善法等。或二俱佛果。如云永离烦恼。究竟寂灭等。或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娱。了伎非实等。或三四二句共成一句。如云演说种种无乖诤法等。亦可後二句中。初句所入法。如云知家性空等。後句所成益。免逼迫等。以不必具。故合为一。


    ○三别开义类。然上三事中。愿所依事.虽有多类。不出善恶依正内外。随义准之。二愿所为境。其一一愿.尽该法界一切有情。不同权小。谈有藏无故。又愿即行。成回向故。一一皆成所行清净善</a>业行故。如云知家性空。则菩萨之心.必诣空矣。三愿所为境成利益中。由愿於他成种种德。自获如前所说功德。然有二义。一通。二别。通则随一一愿.成上诸德。斯为正意。二别显者。如愿於他得坚固身.心无所屈。则自必成十种三业离过成德之德也。二愿於他具足成满一切善法。则自成就堪传法器。三愿於他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则自成众慧。四愿於他具诸方便得最胜法。则自成就具道因缘。五愿於他语业满足巧能演说。则自成就十善巧德。六愿於他得善意欲洗除惑垢。则自成七觉三空。七愿於他所作皆办具诸佛法。则自成满菩萨行德。八愿於他舍众聚法成</a>一切智。则自成就如来十种智力。九愿於他皆如普贤端正严好。则自成就十王敬护。十愿於他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则自成饶益为依救德。十一愿他得第一位入不动法。则自成就超胜第一德。以斯十一.配上答中总别十一段。文并可知。通别交络。应成四句。谓一切愿成一德。一切愿成一切德等。以因愿一多相即。故成德亦一多熔融。(不同权小等者。小乘谓唯佛一人有大觉性。权即五性。谈其有者。藏其无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别类异。通即皆有。别则有有佛性。有无佛性。)


    ○四对辨成例。谓若以初後二事相对辨例。略有十例。一会事同理例。如菩萨在家.事也。性空.理也。二处染翻染例。如若得五欲.染也。拔除欲箭.翻染也。三相似类同例。如若有施.令一切能舍等。四世同出世例。如上升楼阁.愿升正法楼等。五以因同果例。如正出家时.愿同佛出家等。六舍伪归真例。如着璎珞.愿到真实处等。七以人同法例。如见病人.愿离乖诤等。八以境成行例。如见涌泉.愿善根无尽等。九以妄归真例。如见婆罗门.愿离恶等。十以近同远例。如受和尚教.愿到无依处等。


    ○五正释经文。长分为十。初有十一愿。明在家时愿。二有十五愿。出家受戒时愿。三有七愿。就坐禅观时愿。四有六愿。明将行披挂时愿。五有七愿。澡漱盥洗时愿。六有五十五愿。明乞食道行时愿。七有二十二愿。明到城乞食时愿。八有五愿。明还归洗浴时愿。九有十愿。明习诵旋礼时愿。十有三愿明寤寐安息时愿。今初在家有十一愿。


    佛子。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於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着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


    伎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伎非实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於圣地 永除秽欲


    着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着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校】怨亲.纂要原作冤亲。)


    【疏】初一总举在家。以家是贪爱系缚所故。若了性空。则虽处居家.家不能迫。次一在家行孝愿。以是至德行本。故首而明之。大集经</a>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於我为先觉故。今翻令事佛者。生长法身故。护养一切者。一切众生皆我子。故护之。一切男女皆我父母。故养之。生生无不从之受身。故平等敬之。法身佛故。(【钞】以是至德等者。即外典意。故孝经</a>夫子语曾子</a>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者。礼乐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当行孝。无始终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为百行之本。下引佛教证。菩萨戒亦云。孝养师僧父母。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次四受家室等愿。然五欲射心。犹如箭中。王侯有宫。余皆名室。次五在家所作事业等愿。在颈曰璎。在身曰珞。珞以持衣。璎以系冠。一切悉舍。亦舍心也。了聚无性。成佛智也。


    ○第二出家受戒时。有十五愿。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


    着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


    自归於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 自归於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於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於戒 不作众恶


    受闍黎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疏】初一正舍俗家。次三出家方便。僧伽蓝者。此云众园。众有六和法。则事理一味。故无诤也。大师谓佛。众所宗故。小谓和尚。亲所教故。若约末世。三师为大。七证为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希不退。次四正落发出家。袈裟者。不正色衣也。亦云染色。表心染於法。要无所染。方曰染也。然二乘之染.亦非真染。必心染大乘。故云具大仙道。为於正法除其结使。方为究竟寂灭。落发披衣之後.为正出家。(【钞】然二乘等者。即涅盘第二。南经哀叹品。佛诃三修比丘云。汝诸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虽得出家。於此大乘不生贪慕。汝诸比丘。身虽得服袈裟染衣。心犹未染大乘净法。汝诸比丘。虽行乞食。经历多处。初未曾求大乘法食。汝诸比丘。虽除须发。未为正法。除诸结使。汝诸比丘。今当真实教敕汝等。我今现在。大众和合。如来法性。真实不倒。是故汝等。应当精进。摄心勇猛。摧诸结使。释曰。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无明。染法空法。常住妙法。故云尔也。)余七受学戒时。初三自归。佛在之日则五受之一。佛灭之後受五八戒必依三归。归要三者。翻彼外道邪师邪教及邪众故。犹如良医良药及看病人烦恼病愈故。为与众生为缘念故。三宝之义至下当释。受学戒者。即十戒也。亦通五戒。优婆塞戒经</a>云。欲受菩萨戒。先应徧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则六事。及五百戒。受谓受戒。学即随戒。愿中即止作二持。闍黎者。此云正行。轨范教授。故云具足威仪。和尚此云亲教。亦云力生。道力自彼生故。故翻云。入无生智。依之得戒故翻无依。具足戒言义含二种。一则大比丘戒。二则菩萨戒。亦制意地。方为具足。(则五受之一者。一善来。二上法。三三归。四八敬。五羯磨。多释不同。多依此五。归要三者。前归敬序中已广说竟。言至下当释者。即明法品。前是钞广。故此指下。和尚等者。此是昔时梵语。即龟兹已来梵言。正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具足戒等者。依比丘戒则五八十皆为方便。五众之最为最胜法。若菩萨戒为具足。则比丘戒亦为方便。超三乘上。为最胜法。愿所成者明是佛果。)


    ○第三七愿。明就坐禅观时愿。


    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升无上堂 安住不动 若敷牀座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着 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修行於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 若修於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疏】初四为修方便。次二正修止观。後一修行事讫。


    ○第四明将行披挂时六愿。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若举於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僧伽棃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动法


    【疏】下衣盖丑。故愿得惭愧。上衣即衫袄之辈。前已辨袈裟。故此直云僧伽黎。僧伽黎者。义云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要以重成。故云和合。即是三衣中第一衣故。


    ○第五澡漱盥洗时有七愿。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瞋痴 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疏】杨枝五利。是曰妙法。去秽为净。西域皆朝中嚼杨枝。净秽不相杂。此为常规。凡欲习诵。别须用之。盥者。澡也。(【钞】杨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除口气。四辨味。五消食。新经有十义。朝中嚼杨枝。净秽不相杂。此两句语全是无行禅师於西域寄归之书。南海寄归传亦广说之。)


    ○第六乞食道行时。总有五十五愿。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 若在於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余法


    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心无怯弱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其心正直 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 当愿众生 远离尘坌 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


    【疏】更分为三。初十二愿。游涉道路。次见众会下十九愿。所覩事境。後见严饰下二十四愿。所遇人物。今初。锡者。轻也。明也。执此杖者。轻烦恼故。明佛法故。更有多义。具如经辨。今略明二用。一执为行道之仪。二振以乞食。故发相似之愿。无依之道是真道也。向无余法真涅盘也。真净法界心所履也。险道有二。一多贼鬼毒兽。二狭径阻绝。初惑业罪苦凡夫之险道也。後自调滞寂二乘之险道也。皆为难处。不断生死而入涅盘。正法界也。(初十二愿游涉道路竟。)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疏】二覩事境愿。初覩众会。谓众聚多谈无义。故愿说深法。众心易乖。故令和合。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疏】二大柱者。旧经云大树。梵云萨担婆。(去声轻呼。)此云树也。萨担婆。(入声重呼。)此云柱也。由兹二物呼声相滥。古今译殊。柱有荷重之能。一舍由之而立。翻此。愿离我能之诤。忿恨何由而生。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


    【疏】三德犹丛林。森耸可敬。


    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 见棘刺树 当愿众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 当愿众生 众相如华 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证菩提道


    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


    【疏】十一陂泽者。畜水曰陂。不集诸流。故愿一味。


    若见池沼 当愿众生 语业满足 巧能演说


    【疏】十二。说文曰。穿地通水曰池。沼即池也。取其盈满。引法流故。亦可巧思穿凿。能有说故。


    若见汲井 当愿众生 具足辩才 演一切法


    【疏】十三汲者。取也。辩才演法。犹绠汲水。


    若见涌泉 当愿众生 方便增长 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 当愿众生 广度一切 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五欲圃中 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永离贪爱 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 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


    【疏】无忧林者。处之忘忧故。(十九愿所覩事境竟。)


    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以为严好


    【疏】三见严饰下。二十四愿。所遇人物。


    见无严饰 当愿众生 舍诸饰好 具头陀行


    见乐着人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欢爱不舍


    见无乐着 当愿众生 有为事中 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常得安乐 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


    【疏】六云获根本智灭众苦者。若得见道无分别根本智。则断恶道业无明故。三涂若灭。则三苦八苦亦皆随灭。死及取蕴.直至金刚後根本智.则能永断。(【钞】三苦八苦等者。由三涂苦灭.故生老病苦亦灭。由断此惑.不造十恶业.故无怨憎会苦。由断分别欲贪.故无求不得苦.及爱别离苦。从此唯有死及取蕴。至金刚无间道根本智.断彼二苦。虽有漏善法.此时犹在.行苦所随。由彼胜智.照同法性。於解脱道.不待择灭。任运弃舍。功归无间。上约法相说。取正体无分别智.名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虽通诸位。而见道金刚.二处最显。故略举之。又有约法性。以本觉为根本智.以与始觉为根本故。此唯约解脱道证理时.与根本冥合.乃名获得本觉根本。从此永无死及取蕴。虽断惑证理.立二道名。然同一刹那。获智亦尔。是故无间道断见修二障种时.即是解脱道时断也。)


    见无病人 当愿众生


    入真实慧 永无病恼


    【疏】七愿入真实慧。永无病恼者。此有二种。一约入真见道之慧。断身病之苦恼.及烦恼病。谓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是分别起。亦为身病远因。至欢喜地真见道中.一刹那断。顿证三界四谛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复有。二约金刚心慧。顿断一切诸烦恼病.及习气随眠。证极圆满真实胜义。诸惑永亡。依上解者。真实慧者。即根本智。但约所灭惑苦不同耳。(【钞】一约入真见道者。亦有二义。例同断苦。断身病之苦.牒前所断。及烦恼病.是此所断。谓一切下。出所断体。粗重.即是种子。分别拣於俱生。亦为身病远因者。非近因故。如房色过度.是身病近因。由贪故尔.即为远因。一刹那断者。至初地中广释。顿证三界四谛真如.至十回向中释。二约金刚心等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转舍。依上解下。结成前二也。)


    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离乖诤法


    【疏】八四大乖违成病。知空.则永无所乖。


    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於佛菩萨 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 当愿众生 於不善事 不生乐着


    见报恩人 当愿众生 於佛菩萨 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於有恶人 不加其报


    【疏】於佛菩萨能知恩德者。诸佛菩萨.始自发心。普缘众生。难行苦行。不顾自身。垂形六道。随逐众生。见其造恶.如割支体。迄成正觉.隐其胜德。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见其憍恣.示迹涅盘。留余福教.以济危苦。故自顶至足。从生至死。皆佛之荫。斯之恩德。何可报耶。得人小恩。常怀大报。不知恩者。多遭横死。故经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牀座徧三千。若不传法利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故为自利利人。如说修行。为报佛恩耳。(【钞】诸佛菩萨下。文中有三。初列十恩。一发心普被恩。二难行苦行恩。犹如慈母。咽苦吐甘。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饿虎。香城粉骨。雪岭亡躯。如是等事.皆为众生。三不顾自身者。一向为他恩。曾无一念。自为於己。犹如慈母。但令子乐。自杀不辞。经云。菩萨所修功德行。不为自己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众生故回向。四垂形六道恩。谓已证灭道。应受无为寂灭之乐。而垂形六道。徧入三涂。长劫救物。入於地狱。以身救赎一切众生。五随逐众生恩。上辨横徧六道。今约长劫不舍。如子见父.视父而已。无出离心。如来随之。如犊逐母。备将万行。随逐救摄。如须弥音徧净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六见其造恶。如割支体。即大悲深重恩。故善财童子谓无忧德神云。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至。忽见被人。割截支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造烦恼业。堕三恶趣。受种种苦。心大忧恼。若见众生.起身语意三种善业。生人天趣。受身心乐。菩萨尔时生大欢喜。今略举悲深。喜亦深故。七迄成正觉隐其胜德者。即隐胜彰劣恩。十莲华藏尘数相。海滴难称无尽之德。并隐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断见修惑。五分法身。觉树初圆。如老比丘。同五罗汉。故法华中脱珍御服。着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所。八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即隐实施权恩。圆顿一乘.隐而不说。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众生。此上二句。即净名经第三香积品中。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等。乃云。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九见其憍恣.示迹涅盘者。示灭生善恩。故法华经</a>云。若佛久住於世。薄福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於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住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乃至云。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於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於佛。便种善根。四十七经有涅盘佛事。与此大同。十留余福教.以济危苦者。即悲念无尽恩。谓世尊同人中寿。应寿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大集月藏分第十卷云。悲愍众生故。舍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假使毁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即为打我身。若有骂辱者。则为毁辱我。又云。留白毫之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广益众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庙.乃至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等。故自顶至足下。结成恩重。得人下。引经证成。共引三经。初即涅盘第二十八。二不知恩者。即此经四十八随好品。故经云下。三引他经。先一偈。具足经文。唯自利下。取意引彼。亦一偈云。唯有传持正法藏。宣扬教理施羣生。修习一念契真如。即是真报如来者。会意可知。)


    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


    【疏】沙门.此云止息。毕竟止息。唯大涅盘。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 当愿众生 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 见着甲胄 当愿众生 常服善铠 趣无师法


    【疏】世之甲胄.随於师旅。进忍甲胄.趣於无师。


    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永离一切 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於诸异论 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不矫威仪


    【疏】能离五邪。方为正命。谓一诈现奇特。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令他敬畏。五为他说法。行此五事.若为利养.皆邪命也。第三句。通愿离五。第四句。但离初一。


    若见於王 当愿众生 得为法王 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 当愿众生 从法化生 而为佛子


    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善能明断 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恒守正念 习行众善


    【疏】明断.方称长者。守王正法.始曰大臣。(二十四愿所遇人物竟。)


    若见城郭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 当愿众生 应为天人 之所叹仰


    【疏】第七若见城郭下。二十二愿。到城乞食时愿。初三总处。王都.则贤达辐辏。林薮.则众德攸归。


    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於一切 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疏】次三入家。未入.则诸家差别。入已.唯一无多。如入佛乘.无二三也。


    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 胜功德法 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


    若见空鉢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鉢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当愿众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当愿众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 当愿众生 具惭耻行 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 当愿众生 舍离无惭 住大慈道


    【疏】次八乞食得不。藏护诸根者。瑜伽名善守根门。净名云。所见色与盲等。乃至云。知诸法如幻相是也。(【钞】瑜伽名善守根门者。即第二十三论云。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乃至广说。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等。净名云。所见色等者。即迦叶章。令迦叶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见色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证。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等。是故藏护诸根。则不犯尘境。成六自在王。岂为六贼所劫夺耶。)


    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 当愿众生 心无染着 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若受昧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昧 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


    【疏】次七得食正食。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


    【疏】後一食讫说法。亦为报施主之恩也。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


    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证无上法 究竟清凉


    【疏】第八从舍出下。还归洗浴.时节炎凉五愿。可知。


    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顶礼於塔 当愿众生 一切天人 无能见顶


    右绕於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智 绕塔三帀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 当愿众生 众德悉具 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成就佛身 证无相法


    【疏】第九讽诵下。习诵旋礼时有十愿。右者。顺义。故普耀经第二亦云。菩萨降神趣右脇者。所行无逆故。佛功德者。谓如来十力等。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疏】第十若洗足下。寤寐安息时三愿.一切智觉者。非唯三世齐明。抑亦十方洞晓。一日始终既尔。余时类然。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疏】第三佛子若诸菩萨下。结叹因所成益。若能如上。为善用心。若此用心。则内德齐圆。外不能动。心游大智。故人天不能动。心冠大悲。故二乘不能动。不动有二。一修行时.此等不能惑乱故。二不希彼故。


    【论】已上以世间有此一百四十种事法。顿翻为一百四十种大愿。用成十信内修行之心。虽是有为之心。能成十住已後五位之内理智大悲之海。已後入位万行之海。皆由此一百四十大愿胜上缘力之所能成故。若初发心菩萨.无此之愿。所修解脱.皆成声闻独觉之行。设是菩萨.但生净土。无成佛缘。为此教中发心菩萨.毕竟达此有为.成其理智如也。(净行品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a>疏论纂要卷第二十六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