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50
3个月前 作者: 宣化上人
101. 大愿地藏王菩萨 一九八六年十月四日
菩萨处处示现,时时救人。于唐初时,示现新罗国(今南韩)王室。姓金名乔觉。少年时,视其姊结婚,启示生死迅速,决心出家修道。于二十四岁时,航海至九华山岩洞苦修。山下住民有阁老闵公,虔诚信仰佛教,每次供斋百僧,留一虚席,供养洞僧。闵公乐而舍全山,作为菩萨道场。又令其子出家, 作为菩萨之侍者,法名道明。后来闵公善根成熟,皈依其子,成为佛门佳话。菩萨于洞中清修七十五载,灵异颇多,世寿九十九,于七月三十日示寂,三年不腐,面目如生,成为金刚之体, 灵异颇多,今有肉生殿存焉。受世尊之嘱,教化众生。曾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弘愿。
赞曰
大愿无尽 至德无闻 视人如己 与众浮沉
誓入地狱 同出苦门 称颂名号 菩萨现身
又说偈曰
三涂八难俱离苦 四生三有尽沾恩
地狱空时成佛道 众生度尽愿始伸
明珠照破黑暗界 金锡震开生死门
真仁真孝真慈悲 空劫未有大圣僧
102. 舍利弗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日
舍利译为鹙鹭,以母目似之而得名,弗译为子。尊者在母腹中,即具辩才,其舅无法辩胜其母,知有智人。八岁时能登坐,论议无双,博学多才,辩胜五天竺十六国之大论师。一日,途遇马胜比丘,被其威仪庄严所感,而生欣慕。问:“汝师何人?”曰:“释迦牟尼佛。”又问:“所学何法?”曰:“缘起法。”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尊者生欢喜,皈依佛门,于七日内,通达佛理,故称为智慧第一。遇佛说法时,代众请法,唯有阿弥陀经</a>例外,不问自说,为当机者。又随文殊至维摩处问疾,天女散华,落尊者身,弹之不去,示应回小向大。小乘独善其身,大乘兼善天下。
赞曰
胎中具智 雄辩无伦 论师絺罗 甘拜下风
虽入外道 终归缁门 聪慧第一 博学多闻
又说偈曰
助佛扬化度群伦 常观自在般若深
五蕴皆空无人我 三毒息灭有佛僧
降心离相破法执 回小向大悟圆通
现比丘相影响众 功成身退不居功
103. 目犍连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一日
目犍连译为采菽氏,本名拘律陀,树名。父母祈祷此树而生。与舍利弗同学,互有约言,先得解脱者必告知,共同精进。各率弟子百人,同皈依佛,为常随众。尊者事母至孝,知母生前诽谤三宝,又兼杀生,嗜食鱼子,死后当堕地狱。以神通力观察,见其母于饿鬼道受苦,以 钵盛食物供母,物化火焰,母不能食。尊者泣求佛哀愍,救母出苦海。佛令作盂兰盆供养十方僧,藉此功德,超母生天。尊者化身大小,降伏毒龙。以钵盛释族五百人,送至梵天。神通第一。同舍利弗先佛而入灭。
赞曰
事母至孝 皈佛纯真 降伏毒龙 抢救释亲
神通变化 般若甚深 盂兰法会 请求世尊
又说偈曰
至孝救母目连僧 众生离苦愿始伸
盛会解除倒悬业 法筵供养圣贤尊
一切有情皆得度 恒沙饿鬼出狱门
神通第一阿罗汉 缅甸灵迹留古今
104. 摩诃迦叶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七日
迦叶译为饮光。往昔为冶金师,助贫女装佛金,感世世全身有金光,能隐蔽日月之光,名为饮光。为富家子,奉父命而结婚,感世事多变化,与妻同时发心修道,各不相扰。为了生脱死,皈依佛,专修十二头陀行。 (一)着衲衣。(二)但三衣。(三)托钵乞食。(四)次第乞。(五)日中一食。(六)节量食。(七)过午不饮浆。(八)住阿兰若。(九)树下宿。 (十)露地宿。(十一)冢间住。(十二)胁不着席。为梵行第一。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华示众,皆楞然不解。唯尊者破颜微笑,传佛心印,继承衣钵,为西域初祖。奉佛之嘱,于鸡足山入定,待弥乐尊佛出世,代传金缕袈裟。佛入涅槃后,召集五百大阿罗汉,于七叶窟结集经律论三藏</a>。 三阅月而成。
赞曰
佛法住</a>世 梵行精严 拈华微笑 承受心传
为第一祖 接引后贤 坐待弥乐 世尊遗言
又说偈曰
化身老子</a>游震旦 接引有缘登彼岸
正法住世头陀力 降伏诸魔梵行全
结集经藏功德广 勤修六度智慧圆
勇猛精进常抖擞 日夜不懈直向前
105. 阿那律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
阿那律译为无贫,于无量劫前,供养辟支佛稗饭,感九十一劫福报不灭。尊者是佛之堂弟,出家不精进,听法常入睡。被佛呵斥,曰:“咄!咄!胡为寐?螺蛳蚌蛤类。一睡几千年,不闻佛名字。”尊者生大惭愧心,发大精进力,七昼夜不眠。因之,双目失明。佛怜愍之,授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证天眼通,视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罗果,为天眼第一。尊者以八法自律(一)多欲非道,少欲是道。(二)愦闹非道,隐处是道。(三)放荡非道,制心是道。(四)多念非道,定意是道。(五)无厌非道,知足是道。(六)懈怠非道,精进是道。(七)自私非道,为公是道。(八)愚闇非道,智慧是道。佛将入涅槃时,请阿难 尊者以四事问佛。
赞曰
供养圣僧 福慧双增 连绵不绝 步步高升
菩提路近 觉岸</a>先登 八法自律 为座右铭
又说偈曰
始惰终勤不睡眠 七日七夜血泪穿
积极精进伤双目 怜愍教授得照天
九十一劫无贫困 百千万世有富缘
四事请问佛遗嘱 功德无尽永流传
106. 须菩提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廿一日
须菩提译为空生,诞生时,家中所有珠宝皆空。七天后复现,又名善现。于母腹中时,即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之理。出家后,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明了佛之空慧,善说般若之空理,为解空第一。证无 诤三昧,曰:“众生嫌我立,终日端坐不起;众生嫌我坐,终日直立不移。”世尊从忉利天回人间,众弟子皆去欢迎,唯尊者于寮中补衲衣,以心迎接佛。佛曰:“ 先见我者须菩提也。”金刚经</a>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四句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赞曰
空须菩提 实般若智 善见善现 无处不是
离形离相 降心定致 深感佛恩 涕泪悲泣
又说偈曰
解空第一大菩提 即相离相断诸疑
仓库虚无叹希有 宝箧重现更出奇
行深般若波罗蜜 打破葫芦泯东西
言语道断证三昧 行住坐卧露天机
107. 富楼那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廿二日
富楼那弥罗多罗尼子,译为满慈子,从父母得名。皈依佛,善说诸法实相,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令人深信,依法奉行。常感天华乱坠,地涌金莲。尊者拟到未开化地区弘法,征求佛意。佛问:“若人骂你如何?”曰:“忍受,当作善知识。”又问:“若人打你如何?”曰:“接受,当作善知识。”又问:“若人杀你如何?”曰:“成就我入涅槃。”所被教化者,信仰三宝,不可胜数,为说法第一。尊者提议,若遇年岁饥馑时,食物难乞,可用方便七法:(一)自宿,(二)内熟,(三)自熟,(四)自持食从人食,(五)自取果食,(六)就池水受,(七)无净人净果除核食。
赞曰
不辞辛苦 开垦荒田 善说诸法 启后承前
辩才无碍 避谈妙玄 度人无数 法雨均沾
又说偈曰
横说竖说尘刹说 法化广披度娑婆
方便权巧接群众 感应机宜润枯凋
逆来顺受行忍辱 毁至欣纳作知识
观机逗教解众缚 梦幻泡影如是详
108. 迦旃延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廿四日
迦旃延译为文饰,若有论议无文彩者,而修饰之。才华超群,善巧辩论,令外道悦服。一日,执断外道问:“恶人死后受苦,应当回还,死而不还,知无他世。”尊者曰:“如世罪人,被囚牢狱,焉得归来?”又问:“善人死后生天,何故不归?”曰:“如人堕厕 ,幸得而出,岂肯再入?”雄辩无碍,令对方无法以应,为论议第一。尊者善于梦中教化众生,令发菩提心,证菩提道。有国王弟子,名为眉希罗王,于山中修行,被邻国之王所欺,欲复此辱,要求还俗,尊者允之,但留一宿。 于梦中如何整军,如何讨伐,如何被擒。惊醒!向尊者忏悔,修忍辱行,成就道业。
赞曰
赋性聪慧 善巧饰文 宗旨独立 雄辩绝伦
清高离俗 排难解纷 降伏外道 不染垢尘
又说偈曰
恶者入狱故难还 善士离垢不复沾
论议第一超俗类 雄辩盖世胜邪言
善巧方便说诸法 威德感召化三千
度人无量功勋普 圆满菩提道德全
109. 优婆离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月廿五日
优波离译为近事。佛为太子时,尊者为侍从。随太子游</a>四门,太子感人命无常,有生老病死等苦,于花园树下静思,如何能了生脱死,解救众生离苦得乐。一日,忽 来一比丘告曰:“出家修道,才能断除诸苦。”言毕,腾空而去,乃净居天人之化身也,不久之后,太子闻空中言曰:“若贪五欲,必堕沉沦</a>。”太子夜令车匿牵马,四天王托马足腾空逾城,车匿随之,陪同修行,故曰:“亲见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佛随时订 戒律,命尊者当众宣布。本身严持不犯,为持戒第一。结集律藏为说主,一日诵一律,八十日竟,为八十诵。
赞曰
往昔发愿 严持戒律 为众中尊 尸罗第一
结集律藏 主持毗尼 幡幢高树 登峰造极
又说偈曰
波罗木叉是大师 依教奉行修总持
金刚宝珠常在握 美玉无瑕时护之
诸佛本源精进力 菩萨母体笃行思
西土南山规范普 缁门楷式众基石
110. 阿难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
阿难译为庆喜。诞生之日,正逢佛证道之时及战胜邻国。尊者乘愿再来,助佛扬化。佛之堂弟,二十五岁出家,要求为佛侍者,请佛将二十五年前所说之法,重说一次。入耳根永不忘遗。迦叶尊者赞曰:“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尊者博学强记,一代圣教,得以流传,为多闻第一。尊者面如秋满月,目似净莲华,妙相庄严。尊者问吉凶。佛曰:“持戒是吉,犯戒是凶。”尊者请佛许可女人出家修道,三请而允许,但应持八敬法。结集经藏时,担任诵经主,经大阿罗汉问难,认可无讹,通过定案。尊者所结集之经典,皆有“如是我闻”为首。接法于迦业,传法于商那和修。后涌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轮奋迅三昧,身分四份,一在天宫、一在龙宫、一奉毗舍离王、一奉阿阇世王,各建宝塔供养。
赞曰
无量劫来 戒法庄严 清净无染 毗尼精研
面如满月 目似妙莲 结集经藏 万古流传
又说偈曰
如是我闻印心田 结集三藏照地天
光明破除一切暗 多闻记忆万德篇
佛法流传三千界 僧伦受化百亿川
后贤普沾醍醐味 庆喜功勋广无边
111. 罗睺罗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日
罗睺罗译为覆障,因往昔时,曾堵鼠洞六日,故感受住母腹六载报。佛之亲子,于十五岁出家,舍利弗尊者为剃度师,沙弥开始。因扫地不净,被比丘观厕中,尊者心静无波,处之泰然,入无诤三昧,所修密行,不为人知,为密行第一。一日,佛洗足毕,指水问尊者曰:“此水可饮否?”曰:“不可。”又问:“若将此水泼之,再盛器中可饮否?”曰:“不可。”又问:“何故?”曰:“秽水也。”佛曰:“出家人不守戒律,即秽水也。”尊者言下有悟,不懈怠,不放逸,严守戒律。有比丘问佛曰:“世尊!为何诃斥提婆</a>达多,对罗睺罗则否?”佛曰:“提婆达多如劣马,以威调伏。罗睺罗如慧象,以良言善导</a>。”
赞曰
种因结果 号罗睺罗 十五出家 亲近佛陀
密行第一 甘受折磨 精修苦炼 成就摩诃
又说偈曰
时刻匪懈习禅那 昼夜精进无言说
厕所入定成三昧 梦中出坡集功德
清洁心地菩提养 耕耘性田智慧多
为佛亲子尚实践 模范万世度娑婆
112. 拘絺罗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七日
拘絺罗译为大膝。舍利弗尊者之舅也。尊者善辩,常与其姊辩论,逢论必胜,自姊怀孕,再辩则败,知怀智子。于是至南方学习外道十八经。十六年后,学成归来,不见舍利弗,知悉依佛出家。尊者头戴火盆,身披铁业,发毛至地,甲长盈尺,贡高我慢,来至佛所,对佛言:“论胜还甥,论败斩首。”佛问曰:“汝以何法为宗?”曰:“我以不受一切法为宗。”佛曰:“不受一切法之言,已是受也。”尊者无言可答,逃出佛所数步,思之理屈,返回佛前,高声言:“瞿昙!快取刀来,斩我头去!”佛笑曰:“我法无如是事。”尊者生惭愧心,依佛学道,获证四无碍辩。有问必答,分析清楚,为问答第一。
赞曰
能言善辩 雄视八方 目空一切 凛若冰霜
难胜其姊 知有智郎 游历诸国 终归佛堂
又说偈曰
心巧膝大傲群伦 参访知识外道寻
四韦陀典精通熟 诸外道论海洋深
学成归国决胜负 不受为宗败下风
无路可逃愿斩首 我法无此君莫惊
113. 离婆多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八日
离婆多译为假和合。尊者于某夜宿空亭,午夜时来二鬼,互相争尸,各不相让,令尊者作见证人。尊者据实言之。大鬼怒,拔尊者四肢而食,扬长而去。小鬼取尸四肢补之,完整如初。尊者疑此身非我所有。若是我身,眼见被鬼所食。若是他身,为何随我行?百思不解,来至佛所,请佛开示。佛曰:“四大假合,五蕴空华。”尊者言下有悟,知身不过百年之幻躯也。随佛出家,专心修道,不久,即证四果阿罗汉。因心正,故不颠倒;因心定,故不散乱。为无倒乱第一。
赞曰
四大本空 五蕴非有 二鬼争尸 一人无口
百思不解 十方乱走 幸遇佛陀 证莲华觉
又说偈曰
夜宿空亭静无尘 东西南北游四门
地水火风和合有 生老病死幻化成
演若达多寻头颅 离婆尊者觅手足
恍然悟透个中理 勇猛精进不马虎
114. 周利槃陀伽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九日
周利槃陀伽译为继道,因兄弟皆生于道路。父母俱亡。随其兄出家修道。尊者性愚,出家后,念“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已有百日,而不记一句。其兄令还俗,尊者依寺门而泣。佛见怜之,告曰:“汝往昔为三藏法师,吝法不授弟子,故有今报。”令念“笤扫”二字,尊者念一忘一。久而久之,顿悟其理。笤扫能净室地之尘秽,亦可净心地之尘垢,明了此义,受持不误,为持义第一。尊者虽不说法,但有神通,行无言之教,感化王弟无分别心。
赞曰
半途而生 故名继道 往昔吝法 今世胡闹
毫无记忆 笤扫开窍 证得三昧 无言说教
又说偈曰
诸供养中法为最 悭吝布教常眠睡
受报一偈忘失多 笤扫二字难全忆
生大惭愧悟心宗 豁然开朗泯待对
行不言教化群生 道德圆满证三昧
115. 孙陀罗难陀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一日
孙陀罗难陀译为艳喜,尊者乃佛之同父异母亲弟。具足三十相,若入众中,不识者认为佛来,尊者注重礼仪,貌容端正,为仪容第一。佛欲令弟出离三界、了生脱死,用方便法引至精舍。尊者思妻之美,终日不乐。佛领至山中观母猴,其次至天宫观天女,再至地狱观油锅。三次开导,启示尊者开窍,觉悟贪欲是招苦之源,好色是受殃之本,于是披缁离欲,精进修行,证无学位。尊者曰:“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所谓“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
赞曰
有情着染 无欲清净 返本还原 寂光大定
猴子美人 难堪比并 天堂地狱 苦乐是境
又说偈曰
为佛眷属貌堂堂 一念不觉温柔乡
流连忘返何时了 善巧诱入此道场
念念不忘回家路 行行偏遇法中王
无处可逃归精舍 观鼻发光度痴郎
116. 憍梵波提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三日
憍梵波提译为牛呞,尊者于往昔为沙弥时,见老比丘食时迟钝,乃戏曰:“如牛嚼草。”不料一句戏论,感五百世为牛身。今生为人,仍有牛呞之习。佛恐世人 睹形讥笑,获轻慢圣人之愆,令尊者居于天上,为受天供养第一。佛灭后,迦叶尊者领众结集三藏,遣罗汉至天上请尊者回,参加结集经藏工作。尊者悉知佛及舍利弗等大阿罗汉,前后入灭,感慨而言:“憍梵波提接足礼,十方大德贤圣僧,象王已去象子随,佛今入灭我亦灭。”言毕,腾身虚空,入火光三昧,舍利自空而降,天人造塔供养。
赞曰
一句戏言 作牛百年 恐人轻慢 受供天乾
忏悔往罪 重新勉旃 随佛入灭 垂范后贤
又说偈曰
不修正法说戏言 沙弥受报五百年
迷途知返生惭愧 觉路铺平得还原
供养第一无伦比 慎重不二有道贤
火光三昧流舍利 现身演教功难宣
117.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八日
宾头卢颇罗堕,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尊者曾为优婆填王之大臣,机缘成熟,看破放下,出家修道,证宿命通。某日,王至佛所,尊者不起座,王不悦。王再至佛所,尊者前迎七步而止,对王曰:“折王七年之福”。当时有树提长者,以栴檀木钵置于刹顶上,对众宣曰:“若用神通取下,则与之”,尊者于山中树下补衲衣,以天眼遥见,即往取之,被佛斥曰:“不可在白衣前现神通,汝自今后,不得随我,不得入灭,与人增福,受请应供”,为福田第一。常现白头长眉相。
赞曰
童颜鹤发 眉毛拖地 不甘寂寞 常作游戏
被佛呵斥 入灭无期 永住世间 莫现神异
又说偈曰
舍弃富贵淡荣华 不管世间乱如麻
勤修福慧精进力 甘受劳苦早归家
不迎国王为护主 谦让数步损德芽
救度众生化五浊 虚空法界泯迩遐
118. 迦留陀夷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九日
迦留陀夷译为黑光,因体黑有光故。曾为佛在家时之侍者,后随佛出家,乞法以养慧命,乞食以养色身。尊者夜出乞食,遇阴雨天,闪电之光与尊者黑光相映。现恐怖相,孕妇见之,惊为鬼而堕胎。佛知此事,从此禁止比丘夜间乞食。立“不得过午食,不得预乞食”之戒律。尊者善于教化,夫妇同证道果者,数满千人。一人证果者,不知其数。为教化第一。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后,茉莉夫人以师事焉。
赞曰
黑暗发光 其貌不扬 人见为鬼 鬼礼为王
佛制戒律 夜莫徜徉 教化第一 普摄十方
又说偈曰
身具黑光相貌奇 为佛使者勇无敌
智慧辩才行教化 福德深厚善知识
度人无量超今古 化物有方为栋梁
功德巍巍昭世界 大哉尊者天地光
119. 摩诃劫宾那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五日
劫宾那译为房宿。尊者父母祈祷二十八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中第四位房星而生。尊者发心出家,欲至佛所,中途遇雨,投宿陶舍。忽来一比丘(佛化身),与尊者同房而宿,为说妙法,闻生悟道,故为是名。尊者至佛所,佛曰:“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沙门相。”尊者通晓天象,不假玑衡,以北极星定方向,北斗星分节气,参商星立时间,为知星宿第一。
赞曰
房宿房宿 志欲出家 路宿窑中 放下自己
遇老比丘 生大欢喜 论道谈玄 完成壮举
又说偈曰
二十八宿降凡尘 为佛使者度群伦
改头换面比丘相 洗心涤虑菩萨身
天文地理皆通晓 科学历史饱听闻
亲觐佛陀得授记 袈裟着体智如神
120. 薄拘罗尊者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六日
薄拘罗译为善容,慈眉善目,貌容端正,和蔼可亲,令人肃然起敬。尊者于无量劫前,曾以一果供养病僧,感九十一劫无病。又持不杀生戒,故有五种不死之果报。所谓五不死者:(一)火烧不死。(二)汤煮不死。(三)水掩不死。(四)鱼吞不死。(五)刀割不死。尊者于往昔为比丘时,曾发“不见女人面,不受女人供”之愿。一日,其母思子心切,至寺中探子,尊者遣母出寺。母小瞋,发恶愿,生生为养母,而报复之,不幸有此感报,年长投佛出家,少欲知足,身不重衣。世寿一百六十岁,为寿命第一。
赞曰
宿植德本 种诸善根 香花供养 至纯至真
持不杀戒 栽培慈心 身无病疾 心地长春
又说偈曰
家贫献果供病僧 九十一劫无疾侵
仪容端正多福慧 寿命第一超古今
五不死报显奇迹 百六高龄示后昆
因果循环法如是 世人榜样好准绳
121. 傅大士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傅大士名翕,字旋风,南朝齐代东阳人。少未读书,喜捕鱼,将所捕之鱼,置于竹篮内,再放入深水中,对鱼曰:“欲去则游,欲止则留。”人笑其呆。十六结婚,生二子。后遇梵僧,晓知前生,放下鱼具,于松山双树林结庐修行,日中耕田,晚间行道。一日,头戴道冠,身披衲衣,足穿方履,谒见梁武帝</a>。帝问:“汝是道乎?”指衣。“汝是僧乎?”指鞋。“汝是儒乎?”指冠。暗示以道修心,以佛修性,以儒修身。七十三岁入寂 。前一天对弟子言:“我灭后,不移床,有人送像来!”七日后,果然有僧人送弥勒</a>绣像,旋而不见。
赞曰
来时空空 去日松松 中间无事 任西任东
南北不知 上下朦胧 若问所学 允执厥中
又说偈曰
大权示现莅五浊 白衣演教弘禅那
捕鱼游戏任来去 耕田谋生养道活
淡泊明志曲高雅 临中遗嘱床莫挪
弥勒菩萨哈哈笑 你说我要做什么
122. 庞蕴</a>居士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庞居士名蕴,字道元。唐衡阳人,参马祖,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言下大悟,将所有珠宝抛于洞庭湖,舍宅为寺,编竹器为生,一家四口悟道。居士云:“有男不娶,有女不嫁,大家团圆,说无生话。”偶谈禅境,居士云:“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妻曰:“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女曰:“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时眠。”临终时,对女言:“灵照!午时来报。”女回室曰:“日正当中,惜有日蚀。”出室自观,并无其事,返室见女端坐而化,笑曰:“我言之在先,行之在后。”七日后卧化,子立化,妻曰:“坐化立化不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痕迹与人知。”世人不知所终。
赞曰
看破放下 得大自在 死时游戏 彼此斗快
坐卧立终 妻不比赛 未知所迹 圆融无碍
又说偈曰
那个不为万法侣 吸尽西江还汝债
言下大悟见本源 顿舍财宝真自在
打破无明黑气筒 参透觉道虚空盖
不留痕迹超群品 岂管宾主与对待
123. 裴休</a>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裴居士,名休,字中立。唐河东闻喜人,屡试不中,而不灰心。后中进士,为相前后三十余年,政绩卓越,威震四夷。居士喜研禅理,到处参访善知识。为宛陵太守时,到洪州开元寺,见壁画庄严。问僧曰:“何画?”僧答:“高僧真仪。”又问:“真仪可观,高僧何在?”僧无答,引见希运禅师。居士如是问。禅师大呼“斐休!”应诺,有省,执弟子礼。有次头顶佛像,请师命名。师大呼“斐休!名已命竟。”两次大呼而彻悟。所谓“棒为清醒,喝为开悟。”居士护持三宝,不遗余力。为高僧建丛林数处。编 “黄蘗语要”,流通于世。又为宗密禅师所著之书作序。送子出家,依沩山老人修行,挑水担柴,任劳任怨,三年如一日,有所成就。所谓“担柴运水,无非是禅。”居士富贵寿考,可与郭汾阳媲美。
赞曰
裴休裴休 休而未休 豁然贯通 马不是牛
送子出家 更无所求 开辟金山 作度人舟
又说偈曰
当朝宰相奉释迦 导人为善数如麻
富贵功名浮云过 信解行证甘露发
悟透禅机归来去 看破红尘非吾家
功勋巍巍垂今古 子为比丘礼悉达
124. 王日休</a>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廿六日
王居士名日休,字虚中</a>,南宋庐州龙舒人。端静简洁,博通经史。举国学进士。知儒学为非究竟之法,弃官学佛,专修净业。合光混俗,着龙舒净土文</a>十篇,导人念佛。不辞辛苦,千里行化,上达公卿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劝修“万人修万人去”之法,为捷径之捷径也。见飞禽走兽,蜎飞蠕动之类,念佛十声,愿度尽生西方。年已六十,布衣蔬食。日课千拜,午夜方寝。临终之时,遍访莲友辞行,劝以精修净业。及期三更,面西高声念佛,唱曰:“佛来接我!”言毕立化。曾重编纂无量寿经</a>,为大阿弥陀经</a>行世。
赞曰
老实念佛 不加琢磨 身心放下 死中求活
龙舒净文 波罗蜜多 三根普被 同离娑婆
又说偈曰
弃儒就释向上达 不问朝政乱如麻
一心收拾归家路 万缘放下赴莲华
九品高登</a>菩提位 七日圆成无上法
径中捷径径又径 普摄群机你我他
125. 袁了凡</a>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廿七日
袁居士名黄,字坤仪,号学海。明江苏吴江人。博学多才。于音乐,数理,水利,军事等学、均有造诣。青年时,妄信相士之言,命数注定。听其自然发展。于是游山玩水。与人无争。行至栖霞 ,遇云谷禅师,开示易理,“趋吉避凶”之。返妄归真。笃行善事。改造命运。前相士之预言:“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难登科,无嗣。”皆不应验。所行善事。请当时大德为其回向。后中进士。并生子天赐及天启。享年七十有四。着四训行世。四训者 ,即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实为千古之佳训也。
赞曰
妄信命运 独坐听天 登山玩水 其乐无边
幸遇云谷 改辙易弦 创造新生 赐子绵绵
又说偈曰
相士孔公说预言 并无寿考子艰难
仕路无缘隐林下 命运有定莫妄贪
高僧指点因果律 大贤教化善恶篇
四训流传醒迷梦 世人榜样各勉旃
126. 杨仁山 一九八七年一月二日
杨居士名文会,字仁山,清末安徽石埭人,十四能文,不屑科举,洪杨之乱,弃文习武,练乡勇,保邻里,病中读大乘起信论</a>有省,启示发扬佛教为己任,。后于书肆偶见楞严经</a>,读之忘我,店主促归,方知已黄昏矣。立志搜集佛经,得之如获至宝,印单行本流通。后与志同道合亲友,于金陵成立刻经处,废寝忘食,校对经典,费尽心机将失传之唯识及华严等经,从海外搜罗寻回, 亲自考证,木刻出版。宣统元年,于金陵创立佛学研究会,亲主讲席,三年疾逝,致力佛教四十五戴,流通经典百万卷,印制佛像无数。无门户之见,悟性相圆融,禅净无碍之境。
赞曰
现居士身 弘杨正法 如来遗教 尽力启发
流通圣典 志遍河沙 金陵刻经 普种莲华
又说偈曰
大权示现近事男 投笔从戎定江山
太平灭法称天国 居士获教遍地翻
流通法宝尽全力 整顿经藏迈前贤
洪扬劫后续正脉 灯灯相映万古传
127. 王凤仪 一九八七年一月三日
王善人名盛谊,字凤仪,清末热河朝阳人。虽未读书,知做人之本份,为人做工,研究“干活”二字有省。腰患痈阻,十二年不愈,偶知忏悔,对天道过,其疾不药而愈 。卢墓三年,悟通性理,善于讲病。明白家庭不和之因,关键在婆媳之间不了解。为婆者,说媳不是;为媳者,说婆不好。若能侍婆如母,待媳如女,家庭自然和睦相处,平息纠纷。人称为王善人。后江希张先</a>生委托担任万国道德会之会务。后改为满洲国道德会,分会遍及东北各地,创办女校八百余处。劝人向善,改过自新,忏悔前愆,重新做人。教导妇女如何相夫教子,为贤妻良母,所谓“妻贤夫祸少”。有笃行录行世。
赞曰
本为农人 出身清贫 老实干活 诚恳求心
卢墓悟理 知果达因 提倡教育 男女平均
又说偈曰
不识一字成圣人 岂计万苦与千辛
仆仆风尘倡教育 殷殷劝导要和平
精诚所感顽劣化 老实真挚草木春
仆厚慈祥皆亲近 红男绿女聚大群
128. 武训 一九八七年一月九日
武训清末山东邑堂人,幼年丧父,家贫,无隔宿粮。乞食奉母,人称孝丐。年长,日乞食,夜绩麻,少有积蓄。不娶妻,不烟酒。如有求者,慷慨帮助。因不识字,受人所骗。故立志兴学,使失学儿童有读书之机会。节衣缩食,筹备兴学基金,苍天不负有志者,终于达成愿望,成立义学。学生若有犯过者,代为悔过,跪而不起。以诚感动教师认真教导,学生因之而努力学习。后发展四所义学,获国人好评,但依然故我。舍己为人之精神,值得效法。乞丐兴学一段佳话,传流后世。
赞曰
勉为其难 孝母堂前 乞食奉养 兴学维艰
节衣缩食 立志回天 教育英才 不分男女
又说偈曰
难行能行志弥坚 乞食兴学孝感天</a>
自奉俭约求诸己 人事慷慨助他先
一生精神办教育 万古流芳少吝悭
社会如此好榜样 贪官污吏应汗颜
129. 胡适</a>之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日
胡适,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崇拜洋化,提倡新文学,出卖中国文化。以语体文写上半部中国哲学史,可是下半部无法下笔。何以故?不解佛理耳。佛教在隋唐之期,大乘八宗,并驾齐驱,大放异彩,对哲学颇有贡献。胡某虽因困而研究佛经,但不求甚解,妄加批评华严经</a>,如同倒水,翻来覆去一盆水。可惜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之口号相违背。华严经是一真法界,理事无碍,法身大士,尚不能了解。二乘圣人,如聋若哑,所谓“有眼不见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何况凡夫俗子,岂能梦想华严之奥义?简直是拨无因果,受报不堪设想!
评曰
胡闹胡闹 不通一窍 投机崇洋 贩卖名教
中外罪人 欺瞒老少 狐群狗党 同把孽造
又说偈曰
以管窥天天非大 凭蠡测海海不深
欺世盗名活妖怪 毁佛谤圣死畜生
拨无因果愚难及 只有势利罪更增
中国出此斯文贼 知识份子岂屑闻
130. 阿育王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
阿育译为无忧,生于佛灭后二百余年,东天竺国人,为孔雀王朝第三代王(公元前二六八年)。貌丑性坚强,不得父信。具雄才大略,平乱有功。父崩,群臣拥而为王。造人间地狱,控制人民。后被海比丘 所感化,笃信佛教,禁杀生,行布施,建八万四千塔于全世界,供养佛舍利。又立石柱于各地,刻敕文,申告人民“不得干涉邻人信仰”。派高僧到外国弘法。建寺供僧,外道混入,为贼住比丘,窜改三藏,不重戒律,故有第三次结集之举。以巴利文写于贝叶,为南传小乘经藏。其弟帝须比丘, 至狮子国弘扬佛法。王偏向大众部,排斥上座部。因之,原始佛教分家,各立门户。
赞曰
佛教恶人 改过自新 名阿育王 杀尽六亲
遇海比丘 识果达因 忏悔前愆 供养慈尊
又说偈曰
恶王悔过护圣僧 恭敬三宝息贪争
兴建宝塔阎浮提 重结经藏华子城
阐扬正法化邻国 树大宝幢度怨亲
如来舍利传后世 增福培慧彼岸登
131. 迦腻色迦王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七日
迦腻色迦王为蒙古后裔,大月氏人,比阿育王晚三百余年统治印度,为贵霜王朝第三代王(公元一二○年),晚年受牧童建塔之启示,崇信佛教,贡献颇钜。举兵攻摩竭陀国,该国献佛 钵及马鸣</a>菩萨求和。王每日请一高僧说法,同一经典,不同讲解。王疑之,问胁尊者何故?尊者曰:“去佛日远,各宗渗入己见,难定是非,重结三藏,统一经义。”于是请世友菩萨为上首,马鸣菩萨为润色。经律论各制十万偈,名为大毗婆娑论,以梵文刻于赤铜碟,石函封之,藏于塔中,为第四次结集,乃是北传大乘经藏之始。
赞曰
蒙古刚强 产迦腻王 纵横征讨 印度遐荒
牧童启示 弘法无方 丰功伟业 巍巍堂堂
又说偈曰
志大愿宏护法王 追究真理设讲堂
一经多义何者是 百师不同谁主张
请问尊者归依处 叩求菩萨结集忙
大乘流传从此起 善根种子日日昌
132. 憍陈如尊者 一九八七年一月廿三日
憍陈如译为火器,往昔为歌利王,曾割解佛四肢,今为五比丘之一。尊者陪佛修苦行,见佛受牧女之供养,误认佛生退转心,离佛自修。佛于菩提树下证道后,首先到鹿野苑为五比丘 说三转四谛法轮。一为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尊者最初了解,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先从集谛入门,知客尘 (烦恼)由见思二惑所引起。见惑者,对境生贪爱,粗如客,来去不停。思惑者,迷理起分别,细如尘,不易见,不易去。误解客尘能染污妙名真心,扰乱性空真理。于是背尘 合觉,证得四果罗汉位,为佛最初出家弟子。
赞曰
毁谤相加 等于施肥 逆来顺受 破罪孽堆
怨亲平等 无我有谁 名最初解 忍辱慈悲
又说偈曰
昔为歌利遇仙人 断其四肢不生瞋
护法震怒风雷变 道者怜悯雨露新
立愿证果先度汝 夜睹明星觅旧亲
鹿野苑中法轮转 最初解理两足尊
133. 须跋陀罗尊者 一九八七年一月廿四日
须跋陀罗译为善贤。聪明有才智,为拘尸城外之苦行外道。虽证五通,已到非想非非想之境,但未舍骄慢之习气。年百廿岁时,闻佛将入涅槃,急至双树林请法,门人深恐扰乱佛心,不许进</a>见。佛慈悲召之, 为说八正道法:一者正见,即正确见解。二者正思惟,即正当思想。三者正语,即正当语言。四者正业,即正当行为。五者正命,即正当职业;六者正精进,即正当努力 。七者正念,即正确观念。八者正定,即正禅定,而非邪定。尊者言下大悟,证无学位,先佛入灭。孔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尊者风烛残年之期,尚有求道之志,吾等应见贤思齐而效法之 。所谓“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赞曰
老而弥坚 求道心虔 问法于佛 入灭身先
逍遥自在 无挂无牵 正悟解脱 各宜勉旃
又说偈曰
自知外道非究竟 非非想处亦徒然
恭往双林求真理 亲悟八正通妙玄
如是如是原如是 奇哉奇哉更奇哉
机教相扣识本体 不俟如来般涅槃
134. 弥勒菩萨 一九八七年一月三十日
弥勒译为慈氏,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于无量劫前,从日月灯明佛出家,攀缘心重,好游族姓。后修唯心识定,观想三界唯心所生,万法唯识所变,得正定正受。蒙佛授记,候补佛位,为未来娑婆世界教主。现居兜率天内院。于贤劫中住劫第十小劫,减劫到人寿八万岁时,降临人间为第五尊佛,普度众生,离苦得乐。菩萨常游 戏人间,于五代后梁时,示现布袋和尚,荷布袋化烦恼缘,启示布袋放下,何等自在。其形心广体胖,心包太虚</a>,量周沙界,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对联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修忍辱,常欢喜。偈云:“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云云。
赞曰
心生万法 万法唯心 无烦无恼 笑口吟吟
欢喜三昧 善根普薰 不忘游戏 法界回春
又说偈曰
你若问我笑什么 我先问你哭什么
哭笑原非中道义 执着两边做什么
一口喝尽愁怨水 双目看破名利人
菩萨面目无人识 失之交臂自蹉跎
135. 大势至菩萨 一九八七年一月卅一日
大势至菩萨有大势力,举手投足,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王宫殿,而得是名。其智慧光普照一切,拔离三途之苦。昔为阿弥陀佛弟子,即西方三圣之一,候补佛位,号曰“善住</a>功德宝王如来”。于因地时,精修念佛三昧,清净身口意 三业。一门深入,六根全收。念佛有四种法:一者持名念佛,即万缘放下,一尘不染,念至一心不乱,即可往生莲邦。二者观像念佛,即口念目视,瞻仰妙相庄严。三者观想念佛,即口念心惟,思忆“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四者实相念佛,即念自性中法身佛,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心佛一如</a>,便横超三界,华开见佛。
赞曰
其直如矢 其智如神 势力广大 入无碍门
震动三千 降伏波旬 众生皈依 证妙法身
又说偈曰
阿弥陀佛无量光 势至菩萨护法王
接引众生归净土 普摄含灵入莲邦
七宝池中九品现 八功德水万行圆
信愿修者持名念 同登无上妙觉船
136. 善财童子 一九八七年二月六日
善财诞生时,七宝从地涌出,故名善财。童子即童真入道,身未染污。东天竺福城中福德长者之子。时逢文殊菩萨于福城东大塔寺说法,善财率五百童子参加法会。文殊菩萨知彼为法门龙象,载道之器,特为开示,指尊向南方参访明师。善财为追求真理而发菩提心。虽登山涉水,千辛万苦,但仍勇猛精进,参访善知识。经历百城,访五十三位明师。蒙其教诲,传授所证之法门。最后参普贤菩萨,为其演说十大愿王,证入无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赞曰
善财童子 参谒明师 善根夙种 遍访知识
百城烟水</a> 万般火急 不辞辛苦 直趋菩提
又说偈曰
童子求道访知识 登山涉水不延迟
抖擞精神常精进 勇猛前往忘休息
百折弗挠天真志 万里迢遥地飞驰
五十三参礼诸圣 感应道交正适时
137. 龙女献珠 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日
文殊菩萨至龙宫演说妙法莲华经</a>,度无数龙众,获得解脱。龙王之女,年仅八岁,智慧利根,诸佛所说甚深密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发菩提心,便成正觉。多宝如来之侍者智积菩萨生疑:“佛在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处,无不是舍身处,历三大阿僧衹劫成佛,云何此女能 在须臾顷成佛?”言未讫,龙女现身,顶礼佛足,以偈赞佛。舍利弗尊者问龙女曰:“佛经过三衹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三觉圆,万德备,方证正觉。汝系女身,而有五障,以何因缘, 以女身成佛?”龙女献珠与佛。问:“速否?”答:“速。”龙女忽现男身,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
赞曰
难舍能舍 难行能行 难让能让 难成能成
难度能度 难修能修 难证能证 难得能得
又说偈曰
龙女献珠速成佛 超越僧祇法身活
万缘放下识本体 一尘不染悟蜜多
法华会上显奇迹 无垢世界演摩诃
时节因缘相遇合 如是如是不可说
138. 善生童子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三日
释迦牟尼佛,从竹林精舍至王舍城乞食,遇一童子,名善生。着湿衣,拜六方。佛问:“何故?”答曰:“遵先父之遗言:‘每晨沐浴,礼拜六方。’不敢违背。”佛曰:“父母为东方,应以敬顺。师长为南方,应以敬奉。妻妇为西方,应以敬待。亲族为北方,应以敬观。僮仆为下方,应以敬授。沙门为上方,应以供奉。礼敬六方,死后生天。”又授与优婆塞五戒之律法。善生依教奉行,欢喜而去。佛说法时,见利根者,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之理,见钝根者,说因果报应之法。观机逗教,因人说法。
赞曰
诸佛说法 甘露普施 油然作云 沛然为霖
草木蒙润</a> 勃勃而兴 为小童子 讲善生经</a>
又说偈曰
法不孤起仗境生 遵父遗嘱六方行
幸运佛陀示奥义 广植天福奔前程
恭敬供养修圣道 赞叹礼拜培善因
如来大教摄群品 谆谆训诲复叮咛
139. 玉耶女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四日
舍卫国须达多长者,乐善好施,救济鳏寡孤独,名为给孤独长者。其三子娶玉耶为妻,貌美家富而骄傲,目空一切。侍翁姑不尊敬,对丈夫不礼貌,与妯娌不和睦。长者难之,请佛说法。佛至,玉耶避之,然佛光遍照,玉耶无处藏身,情不自禁,顶礼佛足。佛慈悲开示七辈妇法。一者母妇。二者妹妇。三者知识妇。四者妇妇。五者婢妇。六者怨家妇。七者夺命妇。玉耶闻之,痛改前非,愿作婢妇。佛为其说优婆夷十戒法。玉耶言:“蒙佛言教,信受奉行。”
赞曰
富无骄难 贫有谄易 太过不及 非载道器
家庭失和 长者忧虑 诸佛说法 七事谨记
又说偈曰
傲霜欺雪性刚强 且无余子避法王
威德感召生惭愧 慈悲摄受换心肠
谨遵佛敕守妇道 皈依如来孝萱堂
玉耶夙植菩提种 勇于改过为善良
140. 安世高</a>法师 一九八七年二月廿日
安世高名清,安息国(古之波斯,今之伊朗)之太子。博学多识,无所不通,善解鸟语,通二十余国文字。一日,偶阅佛经有省,萌出尘志。俟父王崩,让王位与叔。出家之后,精通三藏,各国弘法。于东汉末叶,由丝路至洛阳,不久通汉文,开始译经,口述解释,他人执笔成书。所译经典,义理明析,措辞恰当。在华三十余载,译经有八大人觉经</a>,八正道及禅经等二十余部,属于小乘经典。后因关中扰乱,而至江南弘扬圣教,将佛法 传于民间,神奇异事,不胜枚举。自此,梵僧接踵而来中国,弘法利生,译经流通。如支谶法师所译之经典,皆属大乘经典,有道行般若经</a>,流通于当时。
赞曰
舍弃国荣 卓然不同 通达鸟语 智慧天成
精于三藏 译人觉经 神奇灵异 安世高名
又说偈曰
菩萨示线种种形 千方百计度众生
甘偿夙债明因果 誓济有情立功勋
共亭超荐同窗友 河南翻译圣教经
佛法东传震旦国 发扬光大世高兴
141. 朱世行法师 一九八七年二月廿一日
朱世行,曹魏时颖川人也。少年出家,恰值梵僧传僧衹律于洛阳,开使受比丘戒。誓以宣扬大乘教理为己任,于洛阳常讲道行般若经(支谶所译),觉得文句简略,义理未周 ,乃发心西域求梵本,至于阗国(新疆南部)得放光般若经</a>梵本。如获至宝,命弟子法饶送回洛阳。法师留该国,年八十,圆寂于彼。该梵本于西晋时,由无罗叉及竺叔兰合译,流行京华,奉为圭皋,成为后贤求经之楷模云。
赞曰
般若放光 上达穹仓 遍照法界 圣教弘扬
世行尊宿 求法异疆 不惜身命 入灭彼邦
又说偈曰
古德为法忘疲劳 登山涉水皮肉焦
栉风沐雨常奔波 披星戴月苦中学
废寝忘餐惟求教 卑躬折节拜贤豪
吾辈今日承祖泽 法喜充满又逍遥
142. 道安</a>法师 一九八七年三月六日
道安法师姓卫,东晋常州扶柳人,世代业儒。神智聪敏,形貌黑丑,十二出家。其师以种种教化,令服劳执役。年稍长读经,日记万言,师甚器之。受具后,访明师,遇梵僧佛图澄,以师事之,受益良多。每复讲,字字不遗,句句精简,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后北方扰乱,辗转至襄阳,初住白马寺,后建檀溪寺。每年演讲放光般若经两次。综理众经目录,注小乘经典及大乘经典。经文分序、正、流通分。立朝暮课诵,注重威仪,严持戒律。僧人一律以释为姓。着往生论六卷行世,其徒慧远</a>大师遵之,年七十二,示寂长安。
赞曰
小乘开华 大乘结果 屡讲放光 阐明般若
建议苻坚 迎请鸠摩 广质菩提 同声念佛
又说偈曰
老云上德不执德 大圣化物一相合
日记万言深般若 夜览百家修多罗
善种菩提结佛果 高擎慧炬点娑婆
面容黑丑心清白 倒驾慈航</a>度五浊
143. 法显</a>法师 一九八七年三月七日
法显法师俗姓龚,东晋山西平阳人。三岁时,父母送寺出家。受具后,常叹律本所译未全,立志西取原本。与志同道合者四人,由长安出发,至甘肃张掖时,又有五人参加。经敦煌,过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以白骨为路标。忍饥耐寒越葱岭,悬涯绝壁,崎岖难行。同行者,有死有归。法师以坚忍不拔之意志,九死一生抵天竺。历二十余国,学梵文,抄律本。后至师子国,获数种律本。十五年后,乘商船返国,不幸海上遇飓风,迷失方向(据近代史家研究,法师曾至墨西哥及美国西海岸)。从青州登陆,返回建业,译律藏及泥洹经六卷。年八十有六,示寂于荆州。着佛国记</a>,为旅行指南,今有译本多种。
赞曰
天地精英 毓秀钟灵 佛教栋梁 众生救星
中国法将 战胜魔军 显公伟愿 志取律经
又说偈曰
志大如天量比空 恩及后世永无穷
百折不挠常精进 一心求取戒律宗
山路崎岖多险恶 海航浮沉死获生
风送美墨西海岸 水洗崂山震旦东
144. 佛驮跋陀罗法师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三日
佛驮跋陀罗译为觉贤,北天竺国人也。甘露王之后裔。十七出家,精通禅律,赫赫有名。于东晋义熙二年(公元四○七年)航海至长安,大弘禅业,四方乐静者,闻风而至。一日,偶对弟子言:“昨见天竺五商船俱发,启程来震旦。”(三年后,果至广州。)但招时人嫉之,种种因缘,法师率弟子飘然南下,渡江至庐山,慧远大师欣然迎之。应大师之请,译菩提多罗禅经。后于扬州谢司空寺译华严经十卷,称为晋译本。译经第一日,有双童献华,见者叹为希有。年七十一,示寂于道场寺。译经多种,流通于世。
赞曰
东晋时代 佛法大兴 鸠摩陀罗 长安南京
译出华严 照耀古今 专持戒律 严守重轻
又说偈曰
甘露王子为沙门 童真入道不染尘
遵佛遗嘱师木叉 助友宣扬正法行
庐山远公大欢喜 终南罗什倒履迎
苦心劳骨担大任 疾风硬烛万古兴
145. 实叉难陀</a>法师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四日
实叉难陀译为喜学,唐于阗国人,精通三藏,为西域高僧也。贤首国师为武则天</a>讲华严经,帝感经义未周,遣使至于阗国求梵本,并礼请译经法师。于证圣元年(公元六九五年),法师应聘至洛阳,于佛授寺译华严经,参加者有义净</a>、法藏、日照诸法师。帝供养,有时将经文加以润色。四年后。译成八十卷,称为唐译本,帝为撰序。贤首国师宣讲此经,至华藏世界海品时,道场震动。又译地藏经</a>等十余种,重译往生咒为十四句,有五十九字。法师于五十九岁时,示寂于长安。荼毗时,舌根不烂,证明所译之经典不谬。后人建塔于长安,名为华严三藏塔。
赞曰
唐朝中叶 武氏则天 虽有秽名 护法身先
重视佛教 礼请高贤 实叉难陀 八十华严
又说偈曰
于阗高僧莅中原 大阐正法译华严
重重无尽深如海 义义显圆高比天
贤首讲解感地震 清凉疏钞照人间
九九卷末普贤愿 虚空法界俱包含
146. 龙裤禅师 一九八七年三月廿七日
龙裤禅师,不示人姓名,少年家贫,青年为僧。自在山洞,参“念佛是谁?”话头。昼夜精进。数年后,明心见性,下山行菩萨道,于路旁设棚施茶,解行人之渴。某日,明代皇太后逝世,请福建高僧超荐。众僧经茶棚时,师随行荷物。至京入宫门,余僧皆入,唯师以头着地倒行而入。帝问何故?曰:“门下有金刚经。”掘之,果然有金刚经。帝敬信之 ,设坛超荐,仪式简略,一桌一椅,供太后魂幡,偕帝登坛,而说偈曰:“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不生,超升天界。”言毕,太后空中顶礼,升天而去。帝赠龙裤一条,故名龙裤禅师。又施宝塔一座,即今泉州承天寺之飞来塔也。
赞曰
假名龙裤 非悟似悟 衣里明珠 自性常住
袖中宝塔 万里一步 承天古迹 世人注目
又说偈曰
路旁施茶解</a>渴烦 无端僧众闹喧喧
服劳执役挑行李 登山涉水过大川
入门倒行头朝地 升坛作法手指天
太后顶礼欢喜去 天子感谢拜金仙
147. 秤锤禅师 一九八七年三月廿八日
秤锤禅师,俗姓蔡。明代人,云南昆明籍,务农为业,好善乐施。其妻貌美,不守妇道。蔡知而不问。一日,时机成熟,提前返家,自做饭菜,请妻情人饮酒,并将妻及财产,尽数布施与妻之情人。一心无挂,脱俗离尘。昼种菜,夜静坐,不懈怠,不放逸。三年后,其妻受情夫虐待,忆前缘,烹金丝鲤鱼,一面焦,一面黄,往寺供之,师不受其供,将熟鱼置于潭中,自活悠然而逝。至今昆明黑龙潭尚产黑黄相配之鲤鱼,一时传为佳话。此种境界不可思议,若能想得开,放得下,便解脱自在矣!
赞曰
菩萨示现 种种化身 士农工商 假里藏真
财色不动 名利难侵 合光混俗 超出凡尘
又说偈曰
秤锤钢铁最贤贞 主持公道不错分
难舍能舍惟美色 至亲不亲有道心
志公食鸽超三界 禅师熟鱼又重生
古今多少奇怪事 法尔如是无减增
148. 神秀禅师 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
神秀禅师俗姓李,唐时河南开封人。身高八尺,秀眉大耳。具帝王相,备圣贤仪。幼博览经史,多闻强记。出家后,初习戒律,继修禅那。五十岁时,亲近五祖忍大师。以樵汲执役而求道,服务五年而为上首。五十六岁,呈偈 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灭后,住当阳玉泉寺,大弘法要,学者云集,师尝曰:“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武则天闻名召见,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百岁而寂,谥大通禅师。王公大臣送至龙门。遗留看心看净禅。谓之渐教,即离妄得真也。
赞曰
出类拔萃 仪态高贵 习戒修禅 一会万会
为帝门师 妙语应对 松柏常青 寿龄百岁
又说偈曰
身高八尺貌堂堂 耳大有轮作法王
天龙恭敬不为喜 国主迎请更安详
楞严妙定流传广 金刚般若化群芳
唐朝北秀菩提树 荫覆古今得清凉
149. 神会</a>禅师 一九八七年四月四日
神会禅师俗姓高,唐湖北襄阳人。幼学五经</a>,次执老庄,览后汉书</a>,知有浮图之说,萌出尘志。初于当阳玉泉寺为沙弥,后参曹溪南华寺六祖慧能</a>大师,应对中肯。六祖临寂曰:“神会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祖灭二十年后,渐教盛行于京洛。师于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不惜身命,为天下学道者定宗派辨是非。安史之乱,两京失守,渐教衰。师助平乱有功,受肃宗礼待,从此顿教兴,宗风丕振。年九十三寂,着显宗记传世,后称荷泽大师。
赞曰
童子童子 知行知止 聪明睿智 克终克始
大阐顿门 确定宗旨 绍隆薪传 流及万世
又说偈曰
博学孔孟及老庄 颖悟绝伦志汪洋
禀赋奇才当大任 修复觉性放毫光
护教护国建功业 度自度他返故乡
善恶毁誉皆平等 六祖真语未夸张
150. 义净法师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日
义净法师,俗姓张,唐山东历城人。十四薙染,慕显、奘二公取经之壮举,志欲效之。于三十七岁,海路至中天竺,于那烂陀寺留学十一载,又参方十余年。于证圣元年回国,取梵本经典四百余部,舍利三百余粒,帝迎于东门。初助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后译庄严王经、孔雀王经等二十余部。着“南海寄归内法传</a>”,为珍贵之资料。年七十九,寂于长安大荐福寺,建塔纪念,为小雁塔。位于长安城南,与大雁塔相对。于明代时,地震塔裂而不倒。十二年后,重逢地震,塔裂复合,至今留一痕迹而已。
赞曰
出东钟灵 迭出圣人 义公法将 诞生历城
幼怀大志 壮龄西行 天竺留学 翻译佛经
又说偈曰
唐代佛法甚兴隆 屡出奇才震旦东
国王重教崇缁素 阇梨弘经转法轮
玄公翻译大般若 义师取回庄严文
古德不畏跋涉苦 后贤切莫弃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