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启发心智的三个难题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原文】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金刚藏菩萨,就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今译】“慈悲心广大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您乐于为一切菩萨们,阐扬完美圣者启发圆满心智的法门和最初立志启发心智的修行方法,并且善巧方便逐步诱导众生启发众生的智慧。本法会的众生承蒙您的教诲,许多疑惑都消失了,慧眼也逐渐清明了。
【原文】“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今译】“受世人敬爱的大导师啊!假如所有的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心智,为什么还会有无明产生呢?假如众生本来就有这些无明,为什么缘故,如来又说众生本来就具有圆满的心智?假如十方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心智,而复再起无明,那么,所有完美的圣者既然已经启发圆满的心智了,何时才又会有烦恼产生呢?
【原文】“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今译】“盼望您能本着无限而没有条件的慈悲心,为本法会的菩萨解说这三个奥秘的问题,以使末世的众生能听闻了这启发心智的究竟法门,而断除所有的疑惑和悔恨。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金刚藏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陀行最敬礼。连续不断地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 !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告诉金刚藏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爱真理的弟子啊!你能够为其他的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向我请问及深奥奇妙的圆满心智,这是菩萨最佳的教法。而且这究竟的大乘佛法能使十方菩萨和末世众生断除疑惑和悔恨,成就正确知见,永不退怯。你们现在专心听,我应当立即为你解说!”
【原文】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金刚藏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他的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们!世间的一切人和物,从始到终,从生到灭,从有到无:缘合则聚起,缘尽则散灭。外在的景物时时顺着‘成、住、坏、空’的程序发展,循环不已。妄心产生种种贪取和舍离,‘生、住、异、灭’变迁不停,这都叫做‘轮回’。
【原文】“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今译】“没有脱离轮回而想以生灭心测知圆满智慧的境界,所臆测的绝对不是圆满智慧的真面目,而只不过是一种错误的臆测罢了。如果要凭这样来解脱轮回的苦恼是不可能的。
【原文】“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今译】“譬如摇动眼睛后,见到平静的水,误以为水在晃动。又譬如迟钝的眼识,看到一点火花在旋转,纵使勉强注目,也以为火圈在旋转。凡人的肉眼看到云在行驶,却误以为月亮在走动,在行进的船上往两岸看,反以为岸上的景物在移动……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原文】“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啊!当心或主体旋动不停时,便无法见到静止的外境,或外境的真面目。何况众生在生老病死中打转,生灭不停的妄念未曾清净过,又怎么能正确地观知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呢?所以你们才产生前面那三种疑问。
【原文】“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譬如眼睛有毛病的人,误以为空中有花。眼睛的毛病如果治好了以后,不可以问说:这眼病已除,眼睛何时才会再起种种毛病。为什么呢?因为眼病和空花这两件东西都是没有实体的幻相,不是相对待而立的。
【原文】“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今译】“同样的情形,当幻觉的花朵消失在虚空中时,不可以问说虚空何时才会再产生花来。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中本来就没有花朵。虚空是常住不变,不生不灭的。
【原文】“生死涅盘,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今译】“生老病死和涅盘的境界都宛如幻觉的花朵一般虚幻。真正奇妙的圆满心智却是一种遍照十方而没有阻碍的灵知,它没有一切虚幻的眼病和幻花。
【原文】“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你们应当明白:虚空都不是暂时才有或暂时没有的。何况完美圣者的圆满心智能随时显示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法,而却又不失宁静平等的本性。
【原文】“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譬如熔冶金矿,所提炼出来的金,并非提炼过程中所具有的,而是金矿本来就有这种元素,既然提炼到纯金以后,就不会再变回矿石了,这纯金的属性纵使经过很久的时间,仍然不会变坏或消失,所以我们不应该说金矿中没有金这元素。同样的道理,完美的圣者所启发的圆满心智也是本来具有的。
【原文】“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完美圣者的圆满心智中没有任何对立的名相。既没有智慧和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也没有成佛和不成佛,轮回与不轮回。
【原文】“善男子!但诸声闻①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小乘的圣者所圆满取证的境界,只是断了自我的执著,泯灭色身、语言和妄念。而佛陀说他们证得了涅槃,乃是一种方便的权说,而不是究竟的圆觉境界。小乘的圣者尚不能破除对真理的执著(佛学上称为‘所知障’或‘法我执’)而亲证圆满的心智,何况那些有思惟和妄念的凡夫又怎么能臆测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呢?
【注①】声闻:听闻佛陀演说真理,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做,而断除烦恼的圣者,他通常偏重于自利。
【原文】“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今译】“以有妄念的心识,来猜测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就如同以萤火虫的火来燃烧须弥大山,永远无法烧着。同样的,以生灭心和错误的观念,永远无法达到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
【原文】“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今译】“所以,我告诉所有的菩萨和末世的众生,要了解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必须先断除久远以来在生老病死中打转的根本一一无明。
【原文】“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所有思惟的造作都是由虚妄的分别心产生的。而这些思惟都是攀缘六尘外境所引起的幻相,所以妄想的心思不是圆满心智的实体,它就好比幻觉的花朵一般。以这种妄想的心思来臆测圆满的心智境界,就如同幻想空中的花结果一样,是毫无实效的。
【原文】“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虚妄分别心所产生的各种巧辩和见解,不是正确的,它不能启发圆满的心智,你这三个虚妄分别的难题都是不正确的问句。”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金刚藏当知: 金刚藏菩萨当知:
如来寂灭性, 如来清净大心智,
未曾有终始。 常住而无始无终。
若以轮回心, 假如以生灭妄心,
思惟即旋复, 不断分别和思惟,
但至轮回际, 总脱离不了轮回,
不能入佛海。 无法启发圆满智。
※ ※
譬如销金矿, 臂如熔矿提炼金,
金非销故有, 离矿熔冶不得金,
虽复本来金, 金性虽存矿石中,
终以销成就。 唯有冶炼方成金。
一成真金体, 一旦提炼出纯金,
不复重为矿。 永远不再回为矿。
※ ※
生死与涅槃, 凡夫生老病死苦,
凡夫及诸佛, 圣者灭苦永恒境,
同为空华相。 都是虚妄的名相。
※ ※
思惟犹幻化, 妄念思惟如幻化,
何况诘虚妄? 以此诘佛真荒唐?
若能了此心, 如能明见自心性,
然后来圆觉。 然后才可启妙智。
(本章大意)
在第四章里,金刚藏菩萨向佛陀请教了下面三个问题:
一、假如众生本来就具有圆满的心智,为什么还会有 “无明”产生呢?
二、假如众生本来就有 “无明”,为什么又说众生本来就具有圆满的心智?
三、假如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心智,而后再起 “无明”。那么,所有完美的圣者既然已经启发圆满的心智了,何时又会再产生无明或烦恼?
(佛陀的解答)
一、“无明”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因为众生现在仍在“无明”当中,所以无法明白“除去无明以后的境界”和“无明是怎么产生的”。宛如眼睛本身摇动了以后,就无法见到静止的外境。
二、譬如熔冶金矿,可提炼出纯金来。这纯金并不是提炼过程中所具有的,而是金矿本来就具有这种元素。众生虽然有了无明,可是经过修行以后,无明会消失,而显现圆满的心智。所以我们不妨说圆满的心智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
三、既然提炼到纯金以后,就永远不会再变回矿石了。一旦除去所有无明和烦恼而启发出圆满的心智,当然不可能会再产生烦恼和无明了。
从这一章当中,我们联想古今中外有许多哲人和学者在争论人类的“本性”问题。除非一个人真正彻底除去了心智所有的污垢,心中不再起妄念,否则谈论“本性”的问题,不是单凭臆测(瞎猜),就成了戏论(空口说白话)。人的心性不是单靠猜测、推理或逻辑就可以知道的,它是亲身实证以后才能明白的。盼望爱好争辩形而上问题的朋友,多多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心地清净了没,而不要一味 “纸上谈兵”。遵照佛陀(启发心智的“过来人”)所教导的方法,身体力行,有一天自然会明见自己真正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