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十五) 《诗经》的用韵
3个月前 作者: 王力
中国和外国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用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汉族人民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有韵的。《诗经</a>》三百零五篇中只有七篇没有韵,这七篇都在祭祀诗里(《周颂》《商颂》)。至於国风、《小雅》和《大雅》,就没有一篇是没有韵的。要彻底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了解它的格律,当然也就要了解它怎样用韵。
在本节里,我们主要谈两点。第一是《诗经》的韵例,第二是《诗经》的韵部。
谈到韵例和韵部,首先就必须把韵和韵母分别开来。因为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而不是韵母的问题。韵母是指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韵头不同的字如檀tán干gān涟lián廛chán貆huán餐cān是可以互相押韵的。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一)《诗经》的韵例
韵例就是关於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我们举几首诗作例子来说明《诗经》的韵例。字的下面加△号、○号、*号的都是韵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祮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鄘风·柏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魏风·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魏风·硕鼠)
以上六篇诗的用韵格式基本上反映了整部《诗经》的韵例。
第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例如《关雎》一章三章,《静女》全诗,《硕鼠》全诗。
《诗经》里有不少的诗句以代词或语气词收尾,韵往往在代词或语气词的前面(注:语气词一般是不能看做韵脚的,但也有少数例外。),可以看做句中韵,也有人把它看做变相的句尾韵。例如《关雎》二四五章和《伐檀》全诗都用的是这种句中韵。句尾的代词或语气词常用的有"之""我""矣""也""只""思""止""兮""猗"等。有的代词或语气词完全相同,例如《关雎》二四五章都用"之",有的不完全相同,例如《伐檀》各章第三句用"猗",其他用"兮"。
第二,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举例来说,《静女》第一章是一韵到底,第二章"变"和"管"押韵,"炜"和"美"押韵,换了一次韵。又如《关雎》五章(依郑玄</a>所分),都是一韵到底;但若依照一般人所分,《关雎》只有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三章各八句,那么第二三章就算换韵了。在上引的六首诗中,每章的韵脚用一种符号标出的,就是一韵到底;用两种或三种符号标出的,就是换韵的(注:交韵例外,不算换韵。)。
第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句句押韵。《诗经》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如《静女》第二章和《硕鼠》第一章。
(2)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这是《诗经》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例如《关雎》的第二四五章,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押韵方式,就是首句入韵,第三句以下才是奇句不押韵。例如《关雎》的一三章和《静女》的第一章都是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的。
(3)交韵。这是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例如《静女》第三章的第一句"荑"和第三句"美"押韵,第二句"异"和第四句"贻"押韵。
后两种押韵的形式都有许多变化的情况。例如《伐檀》各章都是在一二三五七九等句用韵,文选</a>中《君子于役》的两章都在二三四六八等句用韵,都是变相的隔句押韵。又如《柏舟》全诗和《硕鼠》二三章的用韵形式,虽不是纯粹的交韵,但是基本上可以归入交韵一类。
《诗经》用韵的格式是多样的,因为它是民歌或者模拟民歌的诗体;民歌是随口唱的,随口用韵,随时转韵,也就是所谓"天籁"。在这里还有许多变化的情况,我们不再一一列举。格式多样化,这是《诗经》用韵特点的一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格式却是两种:一是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一是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这两种押韵的格式成了后代诗歌押韵的准绳。 (二)《诗经》的韵部
韵部就是指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同一个韵部。押韵的诗,读起来应该是音韵和谐的,但是《诗经》的韵脚,用现代汉语的语音去读,有许多地方并不和谐。例如《关雎》一二章,现在也还是押韵的,三四五章按现代音读就不押韵了。又如《静女》第三章,如果根据现代语音,就会把"荑"看成同"异""贻"押韵,而不知道它是同"美"押韵的。总之,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古代押韵,现在也还押韵;二是古代押韵,现在不押了;三是古代不押,现在反而押韵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诗经》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上古的语音和现代的语音差别是很大的。在谈到《诗经》的用韵时,我们首先就必须充分地认识这一点。明代陈第</a>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经》时代的韵部来,叫做"古韵",他们所谓"古韵"指的就是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
他们是怎样归纳概括的呢?举例来说,《关雎》三章的"得""服""侧"押韵,如果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得"读为dé,"侧"读为cè,"服"读为fú,那是不和谐的。可以肯定地说,这三个字在上古的韵一定相同。要末它们的韵母都是e,"得"字读de,"侧"字读ce,"服"字读fe;要末它们的韵母都是u,"服"字读fu,"得"字读du,"侧"字读cu。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它们的韵母既不是e,也不是u,而是第三种音。根据音韵学家的研究,我们知道它们是入声字,应该是以-k音收尾的,它们的韵大概是一个-ek。现在广州话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这种情况。
《关雎》中"得""服""侧"三字押韵,在上古同属一个韵部;而《伐檀》第二章里,"侧"字又跟"辐""直""亿""特""食"押韵,那么"得""服"和"辐""直""亿""特""食"也就应该同属一个韵部。《伐檀》中的"直"字在《硕鼠》二章里又跟"德""国"押韵,那么"德""国"也就和"得""服"同属一个韵部了。"得"字和"服"字又各自联系其他的字,这样相互联系,越联越多,就成为一个相当大的韵部了。清人通过归纳《诗经》的用韵,发觉同《广韵》的出入很大,於是打破唐韵的拘束,该合的合,该分的分,逐步建立了《诗经》的韵部系统。
有些在《诗经》里没有用作押韵的字,古音学家又根据先秦别的诗歌韵文和散文中的韵语(见后)和谐声偏旁把它归入韵部,这样就得出整个先秦古韵。一般地说,同一谐声偏旁也就同属一个韵部。例如我们已知"侧"字属於"得""服"一类,那么"则""测"也不会属於别的韵部。但是后起的形声字就不一定能够由此类推。
在古韵的分部方面,清代的古音学家作了许多工作。段玉裁</a>的《六书音均表》,江有诰的《诗经韵读》,王念孙的《诗经群经楚辞</a>韵谱》,对我们今天查考和了解《诗经》用韵都是较好的参考书。从顾炎武</a>开始把古韵分为十部,到段玉裁分为十七部,江有诰分为二十一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等等,越分越细,越分越精。现在综合各家的意见,把先秦古韵分为三十部。每一部举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它们的名称是:
1.之 部 2.职 部 3.蒸 部
4.幽 部 5.觉 部 6.冬 部
7.宵 部 8.药 部
9.侯 部 10.屋 部 11.东 部
12.鱼 部 13.铎 部 14.阳 部
15.支 部 16.锡 部 17.耕 部
18.脂 部 19.质 部 20.真 部
21.微 部 22.物 部 23.文 部
24.歌 部 25.月 部 26.元 部
27.缉 部 28.侵 部
29.叶 部 30.谈 部
至於先秦的常用字分属於什么部,可查看附录三《上古常用字韵部归类表》。
《诗经》的押韵,除冬部应归侵部外,情况基本上与这三十部相合。同部相押,不同部就不相押。当然也有合韵的情况。所谓合韵,就是邻近的韵互相通押。大约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非入声韵和入声韵通押,例如《关雎》第五章"芼"和"乐"相押(宵药合韵),《静女》第三章"贻"和"异"相押(之联合韵)(注:有许多古音学家把之职等几对阴声韵和入声韵合在一起,那么它们就不算合韵了。);第二种是韵母近似通押,例如《七月》第四章以"蜩"押"葽"(幽宵合韵),大约就是用eu押au(注:《鄘风·柏舟》"舟""髦"相押也是幽宵合韵,但是许多音韵学家不认为这是押韵。),第七章以"麦"押"穋"(职觉合韵),韵母也是很邻近的。
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它不但适用於《诗经》,而且适用於同时代的其他诗歌韵文。《楚辞》在时代上比《诗经》晚了至少二三百年,在地域上也相差很远,但是《楚辞》的用韵和《诗经》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冬部已经从侵部分化出来。先秦的文献,不但诗歌押韵,连散文也有押韵的。《周易</a>》大部分押韵,《老子</a>》差不多全部押韵;其他各书,也常常有用韵的地方。而这些韵语所用的韵部,也和《诗经》的韵部相合。例如: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冬部)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月部)
(左传</a>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鱼部)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鱼部)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鱼部)
(战国策</a>·齐策)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部)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之部)
(论语</a>·微子)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月部)
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之部)
(孟子</a>·公孙丑上)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一作较,无韵),高下相倾。
(耕部)
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鱼部)
三十辐,共一毂。(职屋合韵,这是老子的特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盲爽狂妨,阳部,聋,东部,东阳合韵。)
(老子)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铎部)
(庄子</a>·秋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职部)
(荀子</a>·劝学)
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就不和谐了。这个问题远在六朝的时候就产生了。当时的人,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这就是所谓"叶韵",或称"叶句"(叶xié,同"协",就是和谐的意思。)到了宋代,有的人更全面采用"叶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例如朱熹</a>在注《关睢》第四章时说:"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用浅显的话来说,朱熹的意思就是:在这里"采"要读作"妻"字的上声,"友"要念作"以"字的声音。他在注《匏有苦叶》第四章时又说:"友,叶羽轨反。"就是说,"友"在这里又要念作"委"字的声音了。这就是说,诗人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这样字音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这种错误,在於他们没有看到语言发展的事实,不知道古今的语音并不相同。清代古音学兴起以后,叶音说早已受到彻底批判,但是直到现在仍有人错误地沿用叶音说。因此,我们认为,在阅读古诗时,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但是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我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有必要;更不能采用前人那种改读韵脚的办法(即叶音),因为那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