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师第三

3个月前 作者: 袁黄
    子生十年,则就外傅①,礼也。事师有常仪②,不可不习。


    一者每朝当早起。古人鸡初鸣,则盥漱③,趋父母之侧。汝从来娇养,不能与鸡俱兴,然亦不可太晏④,致使师起而不出。


    二者诣⑤师户外,必微咳一声,勿卒暴⑥而入。


    三者早入当问安。


    四者师有所须,当如教办给。


    五者粥饭茶汤,当嘱家童应时供送,迟则催之,遇见则亲阅而亲馈⑦之。


    ┃ 今译 ┃


    ╱


    小孩到十岁,就要外出跟从老师学习,这是古代的礼制。侍奉老师有固定的礼节规范,不可以不学习。


    一是每天早晨应当早起。古人在鸡刚刚打鸣的时候,就去洗脸漱口,小步快走到父母近前。你自出生以来有些娇生惯养,即使不能在鸡鸣时起身,也不可以太晚,使得老师起床了你还没出来。


    二是从门外入室拜见老师,必须先轻声咳嗽一声,不要突然急促地进入。


    三是早晨进入房间应当问候老师安好。


    四是老师有什么需要的,应当按照老师的吩咐置办供给。


    五是粥、饭、茶、汤,应当叮嘱家仆在适合的时候供给传送,晚了便要催促,如果碰到童仆送茶饭就要亲自察看并自己奉进食物给老师。


    ┃ 简注 ┃


    ╱


    ① 外傅: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与内傅相对。《礼记</a>·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郑玄</a>注:“外傅,教学之师也。”


    ② 常仪:通常的礼仪。


    ③ 盥漱:洗脸漱口。


    ④ 晏:迟。《吕氏春秋</a>》:“早朝晏退。”


    ⑤ 诣:指到尊长那里去。


    ⑥ 卒暴:急促,紧迫。《汉书</a>》:“诏书比下,变动政事,卒暴无渐。”


    ⑦ 亲馈:亲自奉进食物。《礼记》:“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


    六者师有所谈,当虚怀听教,讲书则字字详察,讲课则舍己从人①,勿执己见而轻慢②师长。


    七者远见师来则起,师至则拱手③侍立,须起敬心。出而随行,勿践④其影。


    八者师或无礼相责,必默然顺受,不可出声相辨⑤。


    九者勿见师过,人或来告,必解说而掩覆⑥之。


    十者夜间呼童预整卧具,或亲视之。师眠,当周旋掩覆⑦之。昔林子仁⑧登科后,事王心斋⑨为师,亲提夜壶,服役尽礼。近日冯开之⑩,亦命其子提壶事师。此皆前辈懿行,可以为法。


    ┃ 今译 ┃


    ╱


    六是老师有所谈论,应当虚心听受,讲授经书时,要字字详细考察,讲授义理时,要放弃个人的意见首先听从老师的主张,不要执着自己的见解而轻慢师长。


    七是远远地看到老师来,便要起身,等老师到了便要拱手恭立,应该生起恭敬心。跟随老师外出,走在老师后面,不要踩踏他的影子。


    八是老师偶尔没有礼貌地责备自己,也要沉默顺从地接受,不可以争辩。


    九是不要检点老师的过失,如果有人告知老师的过失,一定要进行解释并加以掩饰。


    十是夜间呼唤家童预先为老师整理床铺,并且亲自察看整理情况。老师睡觉的时候,应该在旁照料。以前林子仁考上进士后,拜王心斋为师,亲自提夜壶,尽心尽力服侍老师。最近冯开之也命令他的儿子提夜壶侍奉老师。这些都是前辈们的美好品行,可以加以效法。


    ┃ 简注 ┃


    ╱


    ① 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他人的主张。《尚书</a>》:“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a>》:“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② 轻慢:轻视怠慢。


    ③ 拱手:两手相合以示敬意。《礼记》:“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④ 践:践踏。


    ⑤ 辨:通“辩”,辩解。


    ⑥ 掩覆:掩盖,掩饰。《三国志</a>》:“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⑦ 周旋掩覆:指尊长睡觉时在旁照料,掖盖被褥等。


    ⑧ 林子仁:林春(1498—1541),字子仁,初号方城,后改东城,江苏泰州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授户部广西司主事,后历任吏部文选</a>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等职。


    ⑨ 王心斋:王艮</a>(1483—1541),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王阳明</a>的弟子,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


    ⑩ 冯开之:冯梦祯</a>(1548—1606),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


    事师之道,全在虚心求益。倘能随处求益,则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若执己自是①,则圣人与居,亦不能益我②。


    舜好问,好察迩言</a>③。当时之人,岂复有睿哲文明④过于舜者?惟问不遗刍荛⑤,则人人皆可师;惟察不遗迩言,则言言皆至教。


    汝能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能受一切世人之益,能使一切世人皆可为师,方是大人家法⑥。


    ┃ 今译 ┃


    ╱


    侍奉老师的方法,完全在于虚心求益。倘若能随处求益,就如孔子</a>所说的,三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假如坚持己见,自以为是,即使跟圣人住在一起,也不能使我受益。


    舜勤于向人请教,善于分析浅近的话。当时的人,难道还有聪明睿智、文化卓越超过舜的人?只要请教问询的时候不遗漏平民百姓,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只要观照体察的时候不遗漏常人浅白的建议,那么每句话都是最好的教育。


    你能有却如同没有,充实却如同空虚,能接受一切世人的益处,能使一切世人都可作你的老师,这才是我们家祖父相传的家规礼法。


    ┃ 简注 ┃


    ╱


    ① 执己自是:执着自己的意见,自以为是。


    ② 益我:有益于我。


    ③ 好察迩言:善于体察常人的建议和浅显的话语。《中庸</a>》:“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


    ④ 睿哲文明:智慧圣明而又具有文化。《尚书》:“睿哲文明,温恭允塞。”


    ⑤ 刍荛:割草砍柴的人。《诗经</a>》:“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⑥ 大人家法:祖父相传的家规。大人,可有两种理解:一、作者对其父的敬称;二、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如取后一解,则“大人家法”相当于君子家法。


    ┃ 实践要点 ┃


    ╱


    中国向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生我者父母,成我者老师。尊重老师,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这一篇中,了凡要求儿子对老师极尽恭敬之能事,诸如早起事师、供送茶饭、勿执己见、勿践师影、勿见师过、预整卧具、提壶事师等事师礼仪,林林总总,细致入微,彰显了尊师敬事之心。


    中国自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塑造了中国人的独特品格和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既是个人修身养性的起点,又是社会安定有序的根基。往小处说,礼仪可以修身齐家;往大处说,礼仪可以治国平天下。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基础;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应该说,了凡在此篇中强调的事师礼仪,大部分属于明代的“常仪”。所谓“常仪”,也就是在庶民大众认同、遵守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日常通行的礼仪规范。“常仪”源于古礼,是古礼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如果深究,这些礼仪都是人们价值观念的反映,每一个简单礼节的背后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谚有云:“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从尊重知识、尊重理性的角度,强调不要因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就不敢质疑老师的观点,而是要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去追求真理。这个观念并没有错,而倡导“当仁不让于师”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向来支持这一观念的。但了凡此处讲究事师礼仪,并不涉及老师、真理二者的讨论,了凡要儿子尊敬老师,并不是主张儿子认同老师的每一句话,而是强调秉持恭敬之心对待老师,秉持谦虚之心对待道理知识。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从老师那里学习道理、汲取智慧更加重要。


    而向老师学习,尊敬老师是前提。一分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必须指出的是,尊敬老师并不等同于否定批判精神,更不是阻碍创新思维,恰恰相反,善于继承是为了更好创新。


    以现代眼光来看,了凡提倡的某些具体的事师礼仪未免显得繁琐。有些礼仪,如早起事师、供送茶饭、预整卧具、提壶事师等等,也已经不适于当今时代发展,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那么,如何看待了凡提出的具体事师礼仪?一言以蔽之——师其“意”而不袭其“迹”。这些事师礼仪的后深意是尊重与谦虚,现代人只要努力克服傲慢轻浮的心态,保持谦虚恭敬之心,随时都可以学习,随处都是提升自我的机会,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人却视而不见。通过明了古人的事师仪轨,深入理解古人尊师重教的深层原因,这是本篇的可贵之处。


    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出现很多问题,学生家长与老师的冲突屡屡见诸报端,其表现形式固然多种多样,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受害者到底是谁?无疑是学生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学生,又能从老师那里获得什么呢?值得深思。


    处众第四


    弟子之职①,不独亲仁②,亦当爱众③。盖亲民④原是吾儒实学⑤,故一切众人,皆当爱敬。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所谓爱人者,非拣好人而爱之也,仁者无不爱。善人固爱,恶人亦爱,如水之流,不择净秽,周遍沦洽⑥,故曰“泛爱”。


    ┃ 今译 ┃


    ╱


    弟子的天职,不仅应亲近有仁德的人,也要博爱大众。因为亲民本是儒学中切实有用的学问。所以对一切人,都应当持亲爱恭敬之心。孟子说:“以仁存心之人爱人;以礼存心之人敬人。”爱人的意思,不是挑选出善良的人来友爱,而有仁心的人友爱所有人。善良的人本当敬爱,恶人也要以爱心待之。如同奔流之水,不管干净或是污秽,泽及一切地方。所以叫做“泛爱”。


    ┃ 简注 ┃


    ╱


    ① 弟子之职:弟子,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职,职分,分内应做的事。


    ②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③ 爱众:博爱大众。出自《论语</a>·学而》:“泛爱众,而亲仁”。


    ④ 亲民:亲近民众和顺应民心。亲,亲近、仁爱。


    ⑤ 实学:切实有用的学问。


    ⑥ 周遍沦洽:遍及一切。周遍,普及周全;沦洽,广博周遍。


    问:既如此,何故说仁者能恶①人?曰:民,吾同胞②。君子本心,只有好③无恶,惟其间有伤人害物,戕④吾一体之怀者,故恶之。是为千万人而恶,非私恶也。去一人而使千万人安,吾如何不去?杀一人而使千万人惧,吾如何不杀?故放流诛戮,纯是一段恻隐⑤之心流注⑥,总是爱人,此惟仁者能之,而他人不与⑦也。识得此意,纵遇恶人相侮,自无纤毫相碍。


    ┃ 今译 ┃


    ╱


    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说仁者可以厌恶他人呢?答: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君子的内心天性,只有喜爱而无憎恶,而其中有恶人伤人害物,损害我仁爱全体之人的心志,所以君子厌恶他。这是为了千万人而憎恶,不是出于私欲的憎恶。驱逐一人而使千万人得到安宁,我为何不驱逐他呢?诛杀一人而使千万人敬畏刑法,我为何不诛杀他呢?所以无论是放逐还是诛杀,全是一片同情悲悯之心在发用流行,都是仁爱他人。这只有仁者能做到,而不以仁存心之人无法做到。懂得此意,即使遇到恶人侮辱,自然不会丝毫妨碍我的心志。


    ┃ 简注 ┃


    ╱


    ① 恶:厌恶。


    ② 民吾同胞: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同胞,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出自张载</a>《西铭</a>》:“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③ 好:喜爱,友爱。


    ④ 戕:残害。


    ⑤ 恻隐:同情怜悯。


    ⑥ 流注:贯注。


    ⑦ 与:参与。


    孟子三自反之说①,最当深玩。吾肯真心自反,即处人十分停当②,岂肯自以为仁,自以为礼,自以为忠?彼愈横逆③,吾愈修省④。不求减轻,不求效验⑤,所谓终身之忧⑥也。一可磨练吾未平之气,使冲融⑦而茹纳⑧。二可修省吾不见之过,使砥砺而晶莹。三可感激上天玉成⑨之意,使灾消而福长。


    ┃ 今译 ┃


    ╱


    孟子仁、礼、忠三自反的说法,最当深刻玩味。我遇事能真心反躬自问,则与人相处十分妥帖,岂会自以为已仁,自以为有礼,自以为尽忠?对方愈是横暴,我愈要修身反省。不求他人之横暴有所减轻,不求己身之反省有所成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有终身之忧”的意思。一可磨炼我容易愤慨的气性,使之冲和而包容。二可以修正反省我不易察觉的过失,通过磨炼使之纯净。三可感激上天成全之意,使灾难消解,福慧增长。


    ┃ 简注 ┃


    ╱


    ① 三自反之说:从仁、礼、忠三个方面反躬自问。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② 停当:妥帖,妥当。


    ③ 横逆:强暴不顺礼。


    ④ 修省:修正反省。


    ⑤ 效验:成效。


    ⑥ 所谓终身之忧:语出《孟子·离娄下》:“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意谓君子的人生目标是修身进德,所以终身担忧自己的德行不长进,而不会为外在的得失忧虑。


    ⑦ 冲融:冲和,恬适。


    ⑧ 茹纳:容忍、包容。


    ⑨ 玉成:意谓助之使成。参见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汝今后与人相处,遇好人,敬之如师保①,一言之善,一节之长,皆记录而服膺②之,思与之齐③而后已。遇恶人,切莫厌恶,辄默然自反:“如此过言,如此过动,吾安保其必无?”又要知世道衰微,民散④已久,过言过动,是众人之常事,不惟不可形之于口,亦不可存之于怀,汝但持正,则恶人自远,善人自亲。汝父德薄,然能包容,人有犯者,不相较量,亦不复记忆。汝当学之。


    ┃ 今译 ┃


    ╱


    你今后与人相处,遇到品行端正的人,应当如同对待老师般尊敬他。他的一句善言,一点长处,都记录下来并铭记于心,一心想要向他看齐。遇到恶人,务必不要生出厌恶之心,而是静默自省:“这样的错误言论,这样的错误行为,我能保证一定不会做出来吗?”又要理解社会道德沦落,人民涣散放逸已久,错误的言论和行为是众人常有的事情。厌恶之情不仅不必用语言表现出来,也不能存在心里。你只要持守公正,则恶人自然远离,善人自然来亲近你。你的父亲德性浅薄,然而能包容百事,他人有冒犯我的,我不去计较,也不再存于心中。你应当学习这种品行。


    ┃ 简注 ┃


    ╱


    ① 师保: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这里泛指老师。


    ② 服膺:铭记在心,衷心信奉。出自《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③ 思与之齐:想要向他看齐。语出《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 散:涣散,放逸。


    《周易</a>》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夫持之而不使倾,捧之而不使坠,任其践蹈①而不为动,斯谓之载。今之人至亲骨肉,稍稍相拂②,便至动心③,安能载物哉?《中庸》亦云:“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人只患德不博厚、不高明耳。须要宽我肚皮,廓吾德量④。如闻过而动气,见恶而难容,此只是隘。有言不能忍,有技不能藏,此只是浅。勉强⑤学博,勉强学厚。天下之人,皆吾一体,皆吾所当负荷⑥而成就之者。尽万物而载之,亦吾分内⑦。不局于物则高,不蔽于私则明。吾苟高明,自能容之而不拒,被⑧之而不遗。此皆是吾人本分之事,不为奇特。汝待遇一切人,皆思载之覆之,胸中勿存一毫怠忽之心,勿起一毫计较之心,自然日进于博厚高明矣。


    ┃ 今译 ┃


    ╱


    《周易》说:“大地的特点是厚实和顺,君子也要以宽厚的美德包容承载万物。”持守而不使它倾斜,捧举而不使它坠落,任凭践踏而不为所动,这就叫做包容承载。但如今骨肉亲人之间,意欲稍微相违背,便会产生感情波动,如何能容载世间万物呢?《中庸》也说:“广博深厚所以能承载万物,崇高明睿所以能覆庇万物。”


    人只需担忧德行不够广博深厚、品性不够崇高明睿,而应当拓宽气量,廓张涵养和胸襟,如果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生气,看见恶人就难以容忍,这只是狭隘罢了。有话不能忍住不说,有技能不能藏住不显露,这只是浅陋。需要尽力修学广博,尽力修学深厚,天下之人与我都是一个整体,都是我所应当承担责任而使其成全德性的人。尽万物之性而包载万物,也是我本分之事。不被一物所局限则崇高,不被私欲所遮蔽则明睿。我如果达致崇高明睿,自然能容纳万物而不排斥,覆庇万物而无不尽。这都是我本分之事,没有什么神奇特别的。你对待一切人,都要想到包载、覆庇他,胸中不要存有一点怠惰玩忽之心,不要生出一点计较得失之意,自然每日增进博厚高明的修养。


    ┃ 简注 ┃


    ╱


    ① 践蹈:踩踏,蹂践。


    ② 相拂:相违背。


    ③ 动心:谓思想、感情引起波动。


    ④ 德量:道德涵养和气量。


    ⑤ 勉强:尽力而为。


    ⑥ 负荷:担负、承担。


    ⑦ 分内:本分之内。


    ⑧ 被:盖覆。


    《易》曰:“君子能通天下之志。”昔子张</a>问达①,正欲通天下之志也。夫子告之曰:“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大凡与人相处,文则</a>易忌,质则易平,曲则起疑,直则起信。故以质直为主,坦坦平平,率真务实,而又好行义事②,人谁不悦?


    然但能发己自尽③,而不能狥物④无违。人将拒我而不知,自以为是而不耻,奚可哉?故又须察人之言,观人之色,常恐我得罪于人,而虑以下之,只此便是实学。亲民之道,全要舍己从人,全要与人为等,全要通其志而浸灌⑤之。使彼心肝骨髓,皆从我变易。此等处,岂可草草读过。


    ┃ 今译 ┃


    ╱


    《周易》说:“只有君子才能通达天下人的意志”。古时子张问“怎样才称得上达”,正是想要通达天下人的意志。孔夫子回答他说:“内心平实正直,好行正义之事,又能察人言语,观人容色,存心谦退,总使自己处在别人下面。”大抵与人相处,文采华盛则容易招致嫉妒,质实朴素则易与人相处;婉曲不直则容易引起怀疑,正直坦率则令人信服。所以品行以质朴正直为主,坦荡平正,率真务实,而又喜欢行正义之事,谁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呢?


    然而只能凡事竭尽自己的力量,而不可以去迎合物议曲意奉承。如果他人不接受我而我又不知,自以为是而不感到羞耻,这怎么可以呢?所以我又必须审察他人言论,观察他人脸色,常担忧我会冒犯于人,而总好把自己处在他人之下。只要这样就是切实有用的学问。亲近民众的原则,全在于舍弃对自我的执著、顺应他人的需要,全在于与人平等相处,且理解他人的意趣志向而以正道熏陶他们。使民众身心气质都从我的熏养中变化。这等关键之处,岂能草率读过。


    ┃ 简注 ┃


    ╱


    ① 子张问达:出自《论语·颜渊篇》:“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② 义事:正义的事情。


    ③ 自尽:尽自己的才力。


    ④ 狥物:迎合物议、迎合他人。


    ⑤ 浸灌:浸渍,熏陶。


    处众之道,持己只是谦,待人只是恕,这便终身可行。凡与二人同处,切不可向一人谈一人之短,人有短,当面谈,又须养得十分诚意,始可说二三分言语。若诚意未孚①,且退而自反。即平常说话,凡对甲言乙,必使乙亦可闻,方始言之,不然,便犯两舌②之戒矣。


    ┃ 今译 ┃


    ╱


    与民众相处的原则,持守己身只要谦恭反省,待人接物只要即切近之情而体谅他人,这便可以终身行之。凡是与二人相处,切不可向其中一人谈论另一人的短处,人有短处,应当面提点,又必须自己心中充满十分的诚意,才可以说两三分提醒对方的话。如果诚意未到,就要退下反躬自省。即使平时说话,凡是对甲方谈论乙方,所说的话必须让乙方也能听见,这样才能说,不然就犯了挑拨是非的戒条。


    ┃ 简注 ┃


    ╱


    ① 孚:达到,符合。


    ② 两舌:佛教中因语言所犯的四种恶业:恶口、两舌、妄语、绮语。两舌,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是非、制造矛盾。


    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怀。①天下只有此三种人,凡长于汝者,皆所谓老者也。《曲礼》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②之。”又曰:“见父之执③,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又曰:“父之齿④随行。任轻⑤则并之,任重则分之。”谦卑逊顺,求所以安其心,而不使之动念⑥;服劳奉养,求所以安其身,而不使之倦勤。皆当曲体⑦而力行者也。同辈即朋友,有亲疏善恶不齐,皆当待之以诚。下于汝者,即少者也,常怀之以恩。御僮仆、接下人,偶有过误,不得动色相加,秽言相辱,须从容以礼谕之。谕之不改,执而杖之,必使我无客气⑧、彼受实益,方为刑不虚用。《书》曰:“毋忿嫉于顽⑨。”彼诚顽矣,我有一毫忿心,则其失在我,何以服人?故未暇治人之顽,先当平己之忿,此皆是怀少之道。切须记取。


    ┃ 今译 ┃


    ╱


    我愿对老者,能使他安定。对朋友,能待之以诚信。对少年,能给予他们关怀。天下只有老者、朋友、少者这三种人。凡是年长于我的,都可以叫做老者。《曲礼》说:“年纪比我大一倍的,应如侍奉父母一样对待他;年纪比我大十岁的,应如侍奉兄长一样对待他;年纪比我大五岁的,则可并肩而行,又须稍微在后。”又说:“见到父亲的执友,不使我上前则不敢上前,不使我退下则不敢退下。”又说:“遇见父亲的同辈则跟随其后而行。与长辈都挑着轻担子,应把长辈的轻担并到自己肩上;都挑着重担子,应把长辈的重担分过来一些。”谦虚恭顺,用来安宁长者之心,而不使其动心劳神;服事奉养,用来安闲长者之身,而不使他疲倦奔劳。这些都应当深入体察而努力实践。同辈即是朋友,有亲疏善恶的不同,都应当以真诚相待。年纪比你小的,即是少者,要常关怀他们施予恩情。管理仆役,对待下人,即使他们偶然有过失,也不要改变脸色,脏言辱骂,应当态度平和,不失礼节地教导他。教导仍不改,责打惩罚他时,一定要不带情绪,使他实在地得到教益,这样才能使刑罚不会白白施行。《尚书》说:“不要对愚妄无知者愤怒憎恶”。他的确愚妄无知,而我如果有一点愤怒之心,则过错在我,用什么来令人信服呢?所以在惩戒他人的愚妄之前,应当先行平治自己的怨怒,这都是感怀少者的原则,切须谨记。


    ┃ 简注 ┃


    ╱


    ① 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怀:老者使其安定,朋友待之以诚信,少年给予他们关怀。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② 肩随:古时年幼者事年长者之礼,并行时斜出其左右而稍后。


    ③ 执: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④ 齿:同辈。


    ⑤ 任轻:任,负担。负担轻的东西。


    ⑥ 动念:犹动心。思想、情感引起波动。


    ⑦ 曲体:深入体察。


    ⑧ 客气:意气、情绪。


    ⑨ 顽:愚妄无知的人。


    ┃ 实践要点 ┃


    ╱


    如何同他人相处,如何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讲究“处众”之道,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交往中的和谐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在本篇中,了凡主要讲解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问题。


    了凡认为,与人相处在于秉持一颗包容之心,致力于《易经</a>》所提倡的“厚德载物”境界。他认为要做到“载物”,必须在心量上下功夫。所谓“载”,就是“持之而不使倾,捧之而不使坠,任其践蹈而不为动”。应该说,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极高的涵养,并不容易。话说清朝康熙</a>年间,张英</a>在朝廷任文华殿大学</a>士、礼部尚书。在张英的老家安徽,其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久远,对于宅界谁都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因双方都是权势显赫的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到家书之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a>”。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地三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这就是现在位于桐城市西南隅的“六尺巷”。


    谚云:“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了凡同样强调,“处众”的关键在于“谦”“恕”二字。对自己,要秉持一个“谦”字;对他人,要秉持一个“恕”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待人接物方面最为推崇的两个方面。


    南怀瑾曾说:“在《易经》是一个卦名,叫做‘地山谦’。它的画像,是高山峻岭,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说,在万仞高山的绝顶之处,呈现一片平原,满目晴空,白云万里,反而觉得平淡无奇,毫无险峻的感觉。八八六十四卦,没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都是半凶半吉,或者全凶,或是小吉。只有谦卦,才是平平吉吉。古人有一副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看来是多么的气派,多么的狂妄。但你仔细一想,实际上,它又是多么的平实,多么的轻盈,它是描述由极其绚烂、繁华、崇高、伟大,而终归于平淡的写照。如果人们的学养,能够到达如古人经验所得的结论,‘学问深时意气平’,这便是诚意、自谦的境界了。”


    此外,孔子首创的恕道,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是中国传统伦理宝库的精华所在,也是被全世界所认同的伦理准则,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应予大力弘扬。儒家的恕道,既是中国人应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准则,又是一门艺术。它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不再是明争暗斗、貌合神离,而是肝胆相照、精诚合作;它意味着社会能容忍不同声音,而不用担心迫害和压制;它意味着政府行为不再喜怒无常、变幻不定,而是更富有人性和温情,与民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凡此种种,臻于极致,便是儒家追求的“仁”的境界。


    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了凡特别强调“两舌之戒”,用他的话说,“即平常说话,凡对甲言乙,必使乙亦可闻,方始言之”。以佛教的观点来看,“两舌”属于十恶业之一,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例如,向甲说乙,向乙说甲,用挑拨中伤的言语,破坏密切友好的关系。“两舌之人难相处,翻手作云覆手雨”。现代人要建立和谐美满的人际关系,营造与人为善的良好氛围,也必须力戒“两舌”,从细微处入手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是了凡所讲“处众”之道的深意所在。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