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西汉

3个月前 作者: 钱基博
    陈澧东塾读书记之论汉儒 陆贾</a>新语</a> 贾谊</a>新书</a> 董子繁[63]露 司马迁</a>之史记</a> 淮南子</a> 盐铁论</a> 刘向</a>所序六十七</a>篇 扬雄</a>太玄经</a> 扬雄 儒家与儒生 汉儒之理学


    唐蔚老诒我番禺陈澧兰甫《东塾读书记·西汉》一卷,原十三,坊本未刻,乃新出。历举西汉之焯然名家者十二人,曰陆贾、河间献王、贾谊、董仲舒</a>、太史公、司马相如</a>、贾山、桓次公、著《盐铁论》。淮南子、王吉、刘子</a>政、扬子云,而力称河间献王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为楷模。谓《淮南子》云:“有符于中,则贵是而同今。古无以听其说,则所从来者远而贵之耳。”《修务训》。此说虽亦贵是,而不重好古。然《论衡</a>》云:“俗好高古,而称前闻。前人之业,菜果甘甜。后人所造,蜜酪辛苦。”《超奇篇》。此即《淮南》所谓“从来者远而贵之”,拘儒颇有此病,病在好古而不求是也。又谓:“好言阴阳灾异,实汉儒之病。”则是汉儒之所贵,在“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不在“好言阴阳灾异”也。此亦陈氏论学之眼,犹之其论汉《易》之言训诂举大谊,而不喜理纳甲卦气之说也。语见卷四。


    阅陆贾《新语》十二篇,开宗明义《道基第一》以为:“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仗义而行,虚无寂寞,通动无量,故制事因短而动益长,以圆制规,以矩立方。”又称:“道莫大于无为。”《无为》第四。而颂舜之无为而治。盖儒而入道,衍子思</a>、孟轲</a>一派,而非荀卿之纯儒也。子思《坊记》以《春秋</a>》律《礼》,《缁衣》以《诗》、《书》明治。赵岐《孟子</a>题辞》称:“孟子长于《诗》、《书》。”而《史记·贾本传》称:“陆生时时前称说《诗》、《书》。”其著书亦多引《诗》、《书》、《春秋》,固与荀卿之“隆礼义而杀《诗》、《书》”《儒效篇》。者不同。此其同于思、孟者一也。又《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谓之道。”是即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性无有不善”之说也。此其同于思、孟者二也。然则陆贾者,其思、孟之支与流裔耶?惟按之《史记》、《汉书</a>》,其书有不可信者。《史记·贾本传》称:“陆贾为高帝言:‘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是即贾生著论《过秦》之指。而高祖乃谓生:“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号其书曰《新语》。征者,即征秦、汉之所以存亡也。此《新语》之所由作,岂其语有泛设哉?今《新语》泛称道德,而无一言“著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之者何”,是谓答非所问。高祖何由称善。不可信一也。又《汉书·司马迁传》称:“迁取《战国策</a>》、《楚汉春秋</a>》、陆贾《新语》作《史记》。”则是陆贾《新语》与《战国策》、《楚汉春秋》同为记事之书,如《晏子</a>春秋</a>》、刘向《说苑</a>》之比,其中必有“著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之者”,故史迁采以入《史记》,必其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而非托之空言。《楚汉春秋》之采入《史记》者,张守节</a>《正义》犹引之,今佚不可见。《战国策》取九十三事,皆与今本合。独取陆贾《新语》者无征。其不可信二也。惟马总</a>《意林</a>》所载,皆与今本合,李善</a>注《文选</a>》,亦有所采,则伪造此书者,当在唐以前耳。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a>》,儒家有《贾谊》五十八篇,《新唐书</a>·艺文志》则称贾谊《新书》,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其目而亡其书,仅存五十六篇。章学诚</a>《校雠通义</a>》谓贾谊五十八篇收于儒家,然与法家当互见。按《史记·屈原</a>贾生列传》曰:“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a>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则是贾生不以儒征,而廷尉言生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也。文帝召以为博士者,召以为诸子百家之博士。《汉书·楚元王传》载刘歆</a>《移书让[64]太常博士》曰:“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者是也。然考生所著书,《过秦》则著其仁义不施,以为监戒。又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庶几于《汉志》叙儒家者流所谓“顺阴阳,明教化,游文六艺之中,留意仁义之际”者,故以隶于儒。而歆书亦称之曰:“在汉朝之儒,贾生而已。”《汉志》之著录贾谊入儒,《孝文传》十一篇同,盖皆取其宗旨,而非论其生平也。《史记》、《汉书·儒林传》称:“文帝本好刑名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净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未修,民俗未能大化。”则是文帝者,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十一篇》其所著书,注“文帝所称及诏策”,而以隶儒者,岂不以文帝除收帑及肉刑、求直言、除诽谤祠官、劝农等诏,皆尔雅</a>温厚,有儒者气象,庶几所谓“顺阴阳,明教化,游文六艺之中,留意仁义之际”者邪?无疑于贾谊书矣。


    贾谊儒而明法,董仲舒儒而通阴阳。贾谊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董仲舒著书不称子。《西京杂记</a>》载董仲舒梦[65]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a>》,此书记刘歆所撰。而《论衡·案书篇》则曰:“董仲舒著书不称子者,意殆自谓过诸子也。”其书推本《春秋》以言天人相与之际,而往往及阴阳五行,漫滥旁衍,若亡纪极,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有与孟子相表里者。何以明其然?《孟子·万章上》称尧、舜以征天视民视、天听民听之义,犹董子《贤良策对》案《春秋》之中以明天人相与之际,一也。《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a>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赵岐注:“设素王之法,谓天子之事也。”又《离娄下》:“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a>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赵岐注:“窃取之以为素王也。”夫《滕文公下》推孔子作《春秋》之功,可谓天下一治,比之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称之曰天子之事。《离娄下》又从舜明于庶物,说到孔子作《春秋》,以为其事可继舜、禹、汤、文、武、周公。此与《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二十三》所称“《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绌夏,新周,故宋”同指。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犹董子言以《春秋》当新王,故赵注用《公羊》素王之说。素王,谓空设一王之法。此其二也。程子曰:“仲尼只说一个仁,孟子开口便说仁义。”孟子之言仁义也混,如《梁惠王上》“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仁义骈举,而未析其所以异。而董子之言仁义也析,《仁义法第二十九》:“《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自不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仁义对称,而勘明其所以异。要其归,在于说仁义而理之矣,而《繁露》足匡孟子所未逮,三也。孟子儒而通阴阳,董仲舒亦儒而通阴阳。《繁露》多阴阳五行之谈,虽无征于七篇,然荀子</a>非子思、孟轲,谓其“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汉书·艺文志》兵家阴阳有《孟子》一篇,则是孟子别有其书,四也。独《深察名号第三十五》[66]谓:“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犹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性,止之外谓之人事。事在性外,而性不得不成德。民之号取诸瞑。使性而已善,则何故以瞑为号?”斯则与孟子性善之说有异耳。


    司马迁之学,出于董仲舒《春秋》,而与父谈异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谓:“太史公《自序》述其父谈论六家要指,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也。其意五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并致其不满之词,而独推崇老氏道德,谓其兼有五家之长,而去其所短,且又特举道家之指约易操,事少功多,与儒之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两两相较,以明孔不如老。此谈之学也。而迁意则尊儒,父子异尚,犹刘向好《穀梁》而子歆明《左氏》也。汉初黄、老之学极盛,君如文、景,宫阃如窦太后,宗室如刘德,将相如曹参、陈平,名臣如张良、汲黯、郑当时、直不疑、班嗣。《汉书·叙传》。处士如盖公、《曹参传》。邓章、《袁盎传》。王生、《张释之传》。黄子、《司马迁传》。杨王孙、安丘望之[67]《后汉书</a>·耿弇传》。等皆宗之。而迁独不然。观其下文称引董仲舒之言,隐隐以己上承孔子,其意可见。”语见卷六。《史记·孔子世家》曰:“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亲当作新,则与《繁露》“绌夏,新周,故宋”之说有合。而《自序》则明引董生,以见“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亦本董子以《春秋》当新王之旨。而自明百三十篇之所为作,则曰:“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能有绍明世,正《易传</a>》,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斯”者,指百三十篇而言,自谓继《春秋》而攸作也。而托之于先人有言者,盖儒者善则称亲之义也。若论载笔之法,则以两语赅之,曰“厥协六经异传”,曰“整齐百家杂语”。如《五帝本纪》:“予观《春秋》、《国语</a>》。”《殷本纪》:“自成汤以来,采于《诗》、《书》。”《十二诸侯年表》:“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吴太伯世家》:“余读《春秋》古文。”《伯夷列传》:“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此所谓“厥协《六经》异传”也。又《五帝本纪》:“《尚书</a>》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a>,其文不雅驯,择其言尤雅者。”《孝武本纪》:“余究观方士祠官之言。”《管晏列传》:“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穰苴</a>列传》:“余读《司马兵法》。”《孙吴列传》:“《孙子</a>》十三篇,吴起</a>兵法世多有。”《仲尼弟子列传》:“悉取《论语</a>·弟子问》,并次为篇。”《孟子荀卿列传》:“余读《孟子》书。”“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其书。”《商鞅</a>列传》:“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屈原贾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郦生陆贾列传》:“余读陆生《新语》书。”此所谓“整齐百家杂语”也。曰“厥协”,曰“整齐”,而观其会通,一以六经为衡。《伯夷列传》所谓“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者也。《汉书·司马迁传赞》乃谓:“迁论大道,先黄老而后六经。”此自述其父谈论六家要指耳,于迁何与。但不便斥老,斥老,则形父指短耳。


    《扬子法言</a>·问神篇》云:“或曰:‘淮南其多知欤?曷其杂也?’曰:‘人病以多知为杂。’”而上元梅曾亮伯言《柏枧山房集·淮南子书后》曰:“《淮南子》剽窃曼衍,与安所为文不类。”此实似是而非之论。按《汉书·艺文志》杂家《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师古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所存者二十一篇,盖内篇也。后汉高诱</a>为之注解而序其书,称:“其旨近老子</a>,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则是立言有宗,其大较归之于道。善有元,事有会,则亦何病以多知为杂也。本二十篇,《要略》一篇,则叙目也。自来无言《淮南子》伪者,然自来亦无言刘安</a>作者。而梅氏乃称其“剽窃曼衍,与安所为文不类”,不知《汉书·淮南王传》称:“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本不言安作,而出众人手笔,如《吕氏春秋</a>》二十六篇之“出秦相吕不韦</a>辑智略士作”也。《史记·吕不韦传》、《汉书·艺文志》。何必以“与安所为文不类”为嫌乎?高诱序亦言:“天下方术之士多往归焉,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正合《汉书·艺文志》序杂家者流称“出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盖出于当日众人之杂议,各抒所见而作,以故列入杂家。而杂家之所以异于儒、道、名、墨诸家者,盖所由来者不同。诸家本师说传授,杂家出众议驳杂也。杂家者言,无不“剽窃曼衍”者,盖与议者不专一家、尊其所闻故也。尊其所闻,故不嫌“剽窃”,不专一家,故旁涉“曼衍”,势所必至,何必以此致讥于《淮南》乎?然《淮南》不以集众为讳,而以裁定之权,自命一家言,故其宗旨,未尝不约于一律,斯又出于宾客之所不与,杂而犹成其家者也。


    《盐铁论》者,汉始元六年,公卿贤良文学所与共议者也。桓宽</a>辑而论纂,本末具见《汉书·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列传》赞。所论皆食货之事,而游文六艺,言必称先王,自《隋书</a>·经籍志》皆依《汉书·艺文志》列儒家。然宋高似孙</a>《子略》曰:“汉世近古,莫古乎议。国有大事,诏公卿、列侯、二千石、博士、议郎杂议,是以庙祀议,伐匈奴议,捐珠厓议,而右渠论经亦有议,皆所以谓询谋佥同。”此盖杂家之支与流裔,而与《汉志》序称“杂家者流,盖出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其意有合者也。而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成一家之法者,则西汉有《盐铁论》,东汉有班固</a>《白虎通德论》。倘以《吕氏春秋》、《淮南鸿烈》为例,当入杂家。如以《盐铁论》、《白虎通德论》游文六艺,当入儒家。则《淮南鸿烈》,其大较归之于道,何不入道家乎?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著录刘向所序六十七篇,注“《新序</a>》、《说苑》、《世说》、《列女传</a>》、《颂图》也。”按《汉书·楚元王传》曰:“向本名更生。元帝初即位,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给事中张猛相继谮死,更生伤之,乃著《疾谗》、《摘要》、《救危》及《世颂》凡八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疑《疾谗》、《摘要》、《救危》及《世颂》,盖皆《世说》中篇目,即《世说》也。传又曰:“成帝即位,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都向所序《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合《世说》八篇,《列女传》八篇,凡六十六篇,视《志》称所序六十七篇尚少一篇,不知为何?“所序”云者,明其述而不作,如传所云“依兴古事”,“采取《诗》、《书》所载”及“采传记行事”是也。《世说》今亡,《新序》、《说苑》亦残。《隋书·经籍志》载《新序》三十卷,《说苑》二十卷,合五十卷。卷即是篇,与《汉书》五十篇之数合。今传《新序》十卷,《说苑》二十卷,皆每卷一篇,则《新序》亡二十篇。然据乌程严可均</a>景文《铁桥漫稿·书说苑后》称:“宋本《说苑》有刘向序,言凡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今本《说苑》计六百六十三章,视向序少一百二十一章。”是《说苑》亦非完书。余姚卢文弨抱经《群书拾补》中有《新序校补》、《说苑校补》。所录皆春秋至汉初轶事,而春秋时事尤多,大抵采百家传记可为法戒者,以类相从,故颇与《春秋内外传》、《战国策》、《太史公书》相出入。两书体例相同,大指亦复相类,其所以分为两书之故,莫之能详。有一事而两书异辞者,盖采摭群书,各据所见,既莫定其孰是,宁传疑而两存,盖其慎也。高似孙《子略》谓:“先秦古书,甫脱烬劫,一入向笔,采撷不遗。至其正纪纲,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汉归监者,尽在此书。”固未免推崇已甚。至其推明古训,以衷之于道德仁义,庶几“游文六艺,留意仁义”,不失儒者之旨已。《列女传》存而亡其图。《别录》曰:“臣向与黄门侍郎歆所校《列女传》,种类相从,为七篇。”《初学记</a>》卷二十五引。而《汉书》本传称“《列女传》凡八篇”者,据王回序云:“此书有《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嬖孽》等目,而各颂其义,图其状,总为卒篇。传如太史公记,颂如《诗》之四言,而图为屏风。”图今亡,独仪征阮福喜斋仿宋刻《列女传》,有晋大司马参军顾恺之</a>图画,郝懿行</a>妻王圆照,汪远孙妻梁瑞,陈衍</a>妻萧管道,俱有《列女传》注本。然向所序,依兴故事,不同诸子之立意为宗。章学诚《校雠通义》曰:“《说苑》、《新序》杂举春秋时事,当互见《春秋》之篇。《世说》今不可详,本传所谓《疾谗》、《摘要》、《救危》及《世颂》诸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也,似亦可以互见《春秋》。惟《列女传》本采《诗》、《书》所载妇德可垂法戒之事,以之讽谏宫闱,则是史家传记之书。而《汉志》未有传记专门,亦当附次《春秋》之后,可矣。至其引风缀雅,托兴六义,又与《韩诗外传</a>》相为出入,则互注于《诗经</a>》部次,庶几相合。总非诸子儒家书也。”《汉志诸子篇》。《列女传》盖自《隋书·经籍志》即入杂传类云。


    刘向述而不作,以依兴古事。扬雄独抒己见,以橅笵经文。《太玄》橅《易》,《法言》橅《论语》,《方言》橅《尔雅》。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刘向以之。钩深索隐,《易》学也,扬雄以之。然《易》刚柔无常,兼权进退,而扬雄为《太玄》,则偏主于柔退,其指一本老氏。《朱子语录》曰:“扬子为人思沈,会去思索,其学本似老氏,如清净渊默等语,皆是老氏意思。”此宗旨之不同也。又《太玄》虽准《易》而作,然托始高辛、太初二历而为之,故《玄》有方州部家,凡四重而为一首九赞,首名以节气起止,赞义以五行胜克,通七百二十九赞有奇,分主昼夜,以应三百六旬有六日之度。首准一卦,始于《中》,准《中孚》;而终于《养》,准《颐》。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与夫二十八宿错居其间,先后之序,盖不可得而少差也。夫卦气之说,出于孟喜,而其书不传,其说不详。《汉书·京房</a>传》曰:“分六十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注引孟康曰:“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其说亦见于《易纬稽览图</a>》、《是类谋》。所云卦气起《中孚》,以一卦主六日七分,六十卦主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大谊略同。此《玄》所准者也。然朱一新</a>《无邪堂答问》则论《太玄》虽扬雄拟《易》而作,然自为一书,其数并非《易》数,《易》数自一而二,二而四,四四而八,以逮于六十四,皆偶数;《太玄》自一而三,三而九,以逮于八十一,皆奇数。老子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算数如是。积算至三,则可生万。《大戴礼·易本命篇》:“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孔顨轩补注以太乙主客算明之,是也。九九八十一,为变之极,可引之而至于无穷,故黄钟以八十一分立数,十二律皆由此生。扬雄精算术,依《太初》以作《太玄》,与老氏之言适合。其用数则《汉书·律历志》详言之,《困学纪闻</a>》引叶石林之言,是也。三为生物之数,《太玄》用之。五为天地中数,司马光</a>《潜虚》用之。邵康节《皇极经世</a>》用偶数,乃《易》之本数耳。《易》明阴阳,阴阳一奇一偶,故以二起数。程子谓先天是加一倍法。盖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康节本此为推,非有他异。其于天地人物,皆以四事分配,亦此意也。以《太玄》非《易》之本数,班氏入之儒家,位置最当。此用数之不同也。按《汉书·雄本传》称:“《玄》首四重也,非卦也,数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数度律历之纪,九九大运,与《太初历》相应,亦有颛顼之历焉。”则是《太玄》推律历节候而作,其说至明。卷首所列旧图,具七十二候。顾明龙泉叶子奇</a>撰《太玄本旨》九卷,一扫星历之说,谓《太玄》附会律历节候而强其合,不无臆见,因别为诠释。亦如《易》家之有王弼</a>,废象数而言义理者也。


    司马光《扬子序》曰:“韩文公称荀子,以为在轲、雄之间。又曰:‘孟子,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三子皆大贤,祖六艺而师孔子。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古今之人,所共宗仰。然扬子之书最后,监于二子而折衷于圣人,潜心以求道之极致,至于白首,然后著书,故其所得为多。孟子之文直而显,荀子之文富而丽,扬子之文简而奥。惟其简而奥也,故难知。”韩退之盛推孟,司马光独宗扬,宋儒多在韩退之门下讨生活,欧、苏、曾、王之论文,二程</a>、张、朱之尊孟,其灿然者已。独司马光超然绝出,不同寻常。其论学不信孟子,《疑孟》有书;其文章直起直落,质实骏爽,不为描头画角,而真气贯注,王安石</a>推其文类西汉,可谓卓然有以自立者。世人浅见寡识,论古文限于唐宋八家。而不知司马光疏疏落落,其雄骏掩韩、欧而上之。余故特表而出之云。


    阅《史记·儒林列传》,取《汉书》校一过。窃谓《儒林列传》,而仲尼弟子七十七人及孟子、荀卿不与者,以其身通六艺,而不专一经也。《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称:“儒家者流,游文六经之中,留意仁义之际。”《论衡·超奇篇》曰:“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而《儒林》所列,“能说一经者为儒生”也,儒之不名家者也。班固作《汉书》,亦崇儒家而薄儒生,《扬雄传》称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以见为章句训诂之通者少也。何谓通?《艺文志·六艺略》言:“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a>立。”此之谓“游文六经”,亦此之谓“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而儒生则不然,能说一经,为章句训诂。《易》之有施、孟、梁丘,《书》之有欧阳、大小夏侯,《诗》之有齐、鲁、韩、毛,《礼》之有大小戴、庆氏,《春秋公羊》之有严</a>、颜,《史记》、《汉书》著入《儒林传》者皆是,亦称辟儒。《艺文志·诸子略》叙儒家称:“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五经乖析”者,谓其“能说一经”,而不能“游文六经”也。《六艺略》称:“后世经传既已乖离,而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68]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桓谭</a>《新论</a>》云:“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于十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亦指儒生而言。若夫儒家者流,则不专一经,不为章句训诂,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游文六经,留意仁义。其著书则录入诸子,不专经而名家;其人则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而特显以专传,若贾谊、董仲舒、刘向、扬雄者是也。大抵儒生不工文章,而儒家者流则无不能文者。亦称鸿儒,《论衡·超奇篇》曰“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是也。《汉书》之例,儒生入《儒林》,儒家立专传。而范晔</a>《后汉书》以贾逵、郑玄</a>兼通五经,立专传而互见《儒林》,亦用班《书》贾谊、董仲舒、刘向互见《儒林》之列也。


    谭汉学者,多诵训诂而昧理学。不知宋儒有理学,汉儒亦有理学。而治汉儒理学,尤不可不读《春秋繁露》、《白虎通》两书。《春秋繁露》有江都凌曙晓楼注,《白虎通》有句容陈立卓人《疏证》,皆以名家。《尔雅》、《说文》只知逐字解诂,而全体大用欠分晓,但言训诂名物,未明义理。而读《春秋繁露》及《白虎通》,则以《繁露》为《春秋》之名宗,阐《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之意;《白虎通》为礼家之名宗,发礼官正百物、叙尊卑、控名而责实之指。义理征于训诂,而人伦道妙之全体大用,即见名物训诂之中,然后复由训诂名物以通义理,途径顿辟。然后进而读《小戴礼记</a>》四十九篇,以见威仪节文,不过以征理之不可易,而知控名责实,义理之即名伦等物而见。此汉儒之理学也。汉儒以礼为理,承荀卿礼宗之绪;宋学认性即理,发孟子性善之指。汉儒蹈礼履仁,附会阴阳家言;宋学明心见性,多杂禅宗说。汉儒只于威仪事为,著实体认;而宋学则性天道奥,愈勘愈深,此其较也。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