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阿周那说
你赞扬弃绝行动,
又赞扬瑜伽,黑天啊!
请你明确告诉我,
两者之中,哪种更好?(1)
注:阿周那把不执著行动成果误解为弃绝行动。
吉祥薄伽梵说
弃绝行动和行动瑜伽,
两者都导向至福;
但两者之中,行动瑜伽
比弃绝行动更好。(2)
无怨恨,无渴望,
称作永远的弃绝者,
因为摆脱对立的人,
很容易摆脱束缚。(3)
注:黑天引导阿周那理解弃绝为摆脱欲望和好恶爱憎,而不是弃绝行动。
愚者区别数论和瑜伽,
而智者不作截然划分;
正确地依据其中之一,
就能获得两者的成果。(4)
注:这里,数论指智慧瑜伽,瑜伽指行动瑜伽。
数论能达到的地方,
瑜伽也同样能达到,
看到数论与瑜伽同一,
这样的人有眼力。(5)
注:《摩诃婆罗多》的《和平篇》中也提到:“瑜伽行者看到的一切,数论者也都发现。认为瑜伽和数论一致,这样的人是智者。”(12.293.30)
但是,没有瑜伽,
弃绝很难达到梵;
而只要实行瑜伽,
牟尼很快达到梵。(6)
实行瑜伽,净化自己,
控制自己,制伏感官,
自我与众生自我同一,
即使行动,也不受污染。(7)
注:个人的自我与一切众生的自我一样,都是永恒的,不可毁灭的。
瑜伽行者洞悉真谛,
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
看、听、嗅、尝和触,
行走、睡觉和呼吸,(8)
说话、放掉和抓住,
睁开眼和闭上眼,
他认为是这些感官,
活动在感官对象中。(9)
将一切行动献给梵,
摒弃执著,从事行动,
他不受任何罪恶污染,
犹如莲叶不沾水。(10)
为了保持自我纯洁,
瑜伽行者摒弃执著,
用身体、思想和智慧,
甚至只用感官行动。(11)
约束自己,摒弃行动成果,
达到持久的至高平静;
不约束自己,听任欲望,
执著成果,就会受束缚。(12)
心中已摒弃一切行动,
内在的自我作为主人,
乐于安居九门之城,
不行动,也不引起行动。(13)
注:“九门之城”指身体。“九门”指身体的九个器官:两眼、两耳、两鼻孔、嘴、肛门和生殖器。《白骡奥义书》(3.18)也有类似描写:
这个有身的天鹅居于
九门城中,又飞行在外,
它控制整个世界以及
所有的动物和不动物。
“有身的天鹅”即这里所说的“自我”。
这位主人并不为这个
世界创造行动者和行动,
也不创造业和果的结合,
只是自己本性在活动。(14)
注:“自己本性”(svabhāva,或译“自性”)指原初物质。
这位主人不接受
任何人的善和恶,
而无知蒙蔽智慧,
导致人们迷惑。(15)
人们只要用智慧,
消除自己的无知,
智慧就会像太阳,
照亮至高的存在。(16)
以它为智慧,为自己,
以它为根基,为归宿,
他们用智慧消除罪恶,
走向不再返回的地方。(17)
注:“它”是自我。“走向不再返回的地方”是摆脱生死轮回。有些抄本在这颂后面增加有一颂:
虽然心中经常想起它,
在自己行动中触及它,
即使接触,也不接触,
犹如阳光接触泥沼。
品学兼优的婆罗门,
牛、象、狗和烹狗者,
无论面对的是什么,
智者们都一视同仁。(18)
注:“烹狗者”(?vapāka)的原义是杀狗和食狗者,后来用于指称旃陀罗( ,贱民)。
他们的心安于平等,
在这世就征服造化;
梵无缺陷,等同一切,
所以他们立足梵中。(19)
注:“征服造化”是摆脱生死轮回。“立足梵中”是与梵同一,也就是获得解脱。
不因可爱而高兴,
不因可憎而沮丧,
智慧坚定不迷惑,
知梵者立足梵中。(20)
自我不执著外在接触,
他在自我中发现幸福;
用梵瑜伽约束自己,
他享受到永恒的幸福。(21)
注:“梵瑜伽”(Brahmayoga)也可理解为“智瑜伽”(J?ānayoga),即追求与梵同一。
接触产生的享受,
有起始,也有终了,
它们是痛苦源泉,
智者不耽乐其中。(22)
在身体获得解脱之前,
在这世上,能够承受
欲望和愤怒的冲击,
他是有福的瑜伽行者。(23)
注:能够承受欲望和愤怒的冲击,也就是能够抵制和摒弃欲望和愤怒。
他具有内在的幸福,
内在的欢喜和光辉,
这样的瑜伽行者
与梵同一,达到梵涅槃。(24)
仙人们涤除罪恶,
斩断疑惑,控制自己,
热爱一切众生利益,
他们获得梵涅槃。(25)
苦行者理解自我,
控制住自己思想,
摆脱欲望和愤怒,
他们走向梵涅槃。(26)
摒弃外在的接触,
固定目光在眉心,
控制吸气和呼气,
均衡地出入鼻孔。(27)
注:在《摩诃婆罗多》的《森林篇》中有“灵魂居于两眉之间”的说法(3.178.22)。
控制感官、思想和智慧,
一心一意追求解脱,
摒弃愿望、恐惧和愤怒,
牟尼获得永久解脱。(28)
我是一切众生的朋友,
我是一切世界的主宰,
祭祀和苦行的享受者,
知道我的人达到平静。(29)
注:本章章名为《弃绝行动瑜伽》( )。黑天向阿周那说明自我不同于原质。行动是原质的运动,是感官活动在感官对象中。而自我保持纯洁,不受污染。因此,弃绝是不执著行动成果,而不是弃绝行动。
以上是吉祥的《摩诃婆罗多》中
《毗湿摩篇》第二十七章(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