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耶稣与基督教

3个月前 作者: 威尔斯
    在罗马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恺撒统治时期,基督教的耶稣在犹太出生了。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宗教在罗马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罗马帝国的国教。


    总的来说,为了方便后面的讲述,我们应该先将历史和神学区分开来。基督教世界中,有很大一部分信徒都相信耶稣是由犹太人的普世之神转化而来的。但从历史学家的角度看,这种解释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认。客观来说,耶稣是历史中出现的活生生的人物,那么历史学家必须把他作为一个人来研究。


    众所周知,耶稣最初是以先知的身份出现在犹太人中,那时正是提比略·恺撒的统治时期。他以先前犹太先知所用的方式向人们宣讲布道。耶稣当时30岁左右,对于他开始讲道之前的生活,我们一无所知。


    四部福音书是我们了解耶稣生平及传教经历唯一现成的途径。从这四部福音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非常清晰的关于耶稣的人物形象。看过福音书的人们通常都会说:“这分明是一个真人,不可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但是,正如释迦牟尼佛的形象被后世那种盘坐的佛像所替代一样,人们现如今所认为的耶稣瘦弱的外表和顽强的性格,实际上是由现代基督教艺术中对耶稣的一种普遍且背离实际的崇敬所导致的误解。在历史上,耶稣其实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教师,终日游荡在尘土飞扬的犹太大地上,靠他人救济的食物为生。然而在后世为他所画的画像中,耶稣却永远都是一副衣服洁净、头发齐整、皮肤光亮、身材挺直的形象,他在空中飘浮行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静止不动。光是这一点就让许多人无法相信他是真实存在的,人们无法从后世因为盲目崇拜而对他进行的美化中分辨出关于他的故事的真伪。


    如果去掉这些对耶稣附加的美化,我们会发现他其实就是一个非常认真、充满热情的人,虽然容易发怒,但善于传教朴素而深刻的新教义,即上帝普爱世人,天国终将到来。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是一个具有强烈个人魅力的人。他吸引了一批追随者,让他们获得爱和勇气,那些身体羸弱的病患因为他的出现深受鼓舞而被治愈。然而,他自己本身应该也比较虚弱,因为他在被钉在十字架上后很快就死去了。据说,他依据惯例背负十字架前往行刑地点,不料在途中晕倒。他花了3年的时间在犹太地区四处游历传教,然后来到耶路撒冷,却被指控试图在犹太地区建立一个异端王国。他因此受到审判,并与两名小偷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但在这两个小偷气绝身亡之前,耶稣便早早地结束痛苦,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于“天国”的学说是耶稣倡导的主要教义,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教义之一,它触动并改变了人类的思想。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无法完全领会它的意义,刚了解到这种教义极大地动摇了人类的传统习俗和固有制度,便因深感惶恐而气馁、退缩。当然,这也不足为奇。正如耶稣所宣讲的那样,天国的教义是一种无所畏惧且永不妥协的精神,它要求苦苦挣扎的人类彻底改变和净化自己的生活,彻底净化自己的身体与灵魂。读者若想更加全面地了解耶稣的教义,可以去阅读福音书,本书在此只探讨它对传统思想的影响。


    犹太人相信他们的上帝是全世界唯一的上帝,是正义的上帝,但他们认为耶稣也懂得世俗的交易之道。犹太先知亚伯拉罕就曾与上帝达成了一项对犹太人来说很好的交易,就是承诺让犹太人成为世界的主导。当耶稣否认了这个对犹太民族而言尤为珍贵的诺言时,他们感到十分沮丧和愤怒。耶稣教导人们说,上帝绝不与他人做交易,天国里没有特殊的人选,也不存在偏爱。上帝是所有生命的慈爱之父,像太阳一样对世界上每个地方散播同样的爱。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这位神圣父亲心爱的儿子,即便是罪人也如此。在撒玛利亚人的寓言中,耶稣对那些只赞美本族人民而贬低其他种族或宗族的人嗤之以鼻。而在劳动者的寓言中,他抛弃了犹太人顽固的主张,不认为人们能对上帝提特殊的要求。他教导说,所有上了天国的人,上帝都会一视同仁;上帝的恩典是无限的,所以他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此外,耶稣借用了“按才受托”和“寡妇的小钱”这两则寓言(1),呼吁人们尽力行善。天国没有特权,没有退还,更没有借口。


    但是,耶稣不仅抨击犹太人狂热的民族主义,还试图用上帝之爱包围狭隘和有限的家族情感。在他眼中,整个天国都将成为所有信徒的大家庭。《圣经》上记录:


    耶稣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有人告诉他:“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他却回答那人:“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于是他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出自《马太福音》第12章第46—50节)


    借着“上帝是普世人类之父,普世人类皆为同胞”的理念,耶稣抨击了狭隘的爱国主义和家族情感。同时,他还谴责一切私人财产和私人利益,斥责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等。他认为,所有人都属于这个天国,所有的财产都归于天国。对于所有人来说,唯一正直的生活方式就是奉献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和我们自己,以服从上帝的旨意。耶稣一次又一次地谴责私人财产和任何形式的私人生活。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道:“良善的夫子,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得到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之外,再没有良善的了。诫命你是知道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不可欺负人,当孝敬父母。”那人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就在遵守。”耶稣看着他,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分给穷人,就能获得天堂的珍宝。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耶稣环顾四周,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难哪!”门徒对他的话感到疑惑不解。耶稣又对他们说:“我的孩子们,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难哪!让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出自《马可福音》第10章第17—25节)


    此外,耶稣还在教义中宣扬天国就是要将上帝的所有子民团结在一起,他还谴责正统宗教中与上帝交易的正义观。《圣经》中所记录的耶稣教义,很大一部分是抨击那些为了表示虔诚而恪守的繁文缛节。


    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伪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对的。如《圣经》上所说,百姓用嘴唇亲吻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传统。”他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传统。”(出自《马可福音》第7章第5—9节)


    耶稣宣扬的不仅是一场道德和社会层面的革命,许多迹象表明,他的教义具有非常朴素的政治倾向。的确,他曾说他的王国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王国在人心中而不是王座上。但是,无论他的王国在何处建立,只要它在人民心中的分量足够重要,那么外部世界的改革或更迭就可以进展到相应的程度。


    无论耶稣的信徒再怎么漏看、漏听,他们都不可能看不出耶稣要革新世界的决心。当时的普遍观点都在反对耶稣的看法,他也被审判和处决,由此,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耶稣向同时代的人提出的是一套改变、融合和扩大人类整个生活的建议。


    耶稣宣扬的教义十分鲜明,他的教义在富人看来犹如洪水猛兽,他们都为此感到恐惧与头疼。他们从社会利益中获得的少量私人财产,如今都被耶稣拖进了普遍的宗教生活光耀之下。他就像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狩猎者,将人类从他们先前居住的舒适洞穴中赶出来。在他所说的王国中,光芒照耀一切,没有财产,没有特权,没有自负和差别,没有回报,也没有别的动机,只有爱。难怪人们会因这种教义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也难怪他们会对耶稣大声咒骂。就连耶稣的门徒也会对他的教义深感不解。当祭司们意识到整个祭祀体系终将灭亡之时,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与耶稣殊死一战。至于罗马的士兵,他们听到耶稣的说教后大笑不止,用荆棘作冠冕,以紫色染长袍,把他打扮成恺撒的模样来取笑他。士兵们根本无法理解他的布道,只认为这些观念威胁到了他们的纪律。因为如果人们认真地对待耶稣的教义,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开始一种奇怪而又令人害怕的生活,还要摒弃旧习,克制内心的本能和冲动,去寻求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 * *


    (1) 耶稣的这些教义分别出自《路加福音》第10章第30—37节、第21章第1—4节,以及《马太福音》第20章第1—16节、第25章第14—30节。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