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分类
-
最近更新
-
《佛点头脉诀》为西府名医王秀春(1884-1954)所传,概寓意诊病速效和济世活人之功,开始只在师徒和家内传承。受中医政策的号召,王氏第二代王效,第三代王周兴已特将该脉诀公诸于世,以供传习。
-
一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号悟元子、素朴散人,清代道教全真派高士。《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全文仅三百余字,为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全真道十分看重《阴符经》,祖师重阳真人有言:“理透《阴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见祖师《全真集》)。...
-
道教科仪。原经卷数不详。首残尾全。题“阅紫录仪三年一说”。抄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存八十八行。阅箓召神为道教法术之一,念诵呼唤“紫宫玉台”诸功曹使者、神兵神将之名,可祈求赦免罪过,卫护自身及家口大小。《正统道藏》未收。
-
简称《灵宝化胡经》。唐《化胡经》传本之一。S.2081。一卷。首残尾全。有标题,存一百三十八行。此经与十卷本《化胡经》不同之处,在于将讲说道法、教化胡人者,由老君改为天尊,行文用语亦接近道教灵宝系经典。《正统道藏》未收。
-
道教经典。十卷。成书于南北朝。《正统道藏》所收残本,仅存其第七卷《中和品》(有注)。(1)P.2990。卷五《善胜还国品》,存五十四行。(2)P.2560。卷六《开缘品》,存一百行。(3)P.3341。卷七《中和品》,存二百三十三行。(4)S.6310,P.2474、2326,S.3722。卷八《显真戒...
-
《会心集》包括《会心内集》和《会心外集》,大约完成于嘉庆六年刘一明68岁时。在《会心集》开篇序言中,刘一明介绍了其基本内容和写作缘由:余自得仙留龛谷之旨,实会的盈天地间者,皆是阴阳之象;盈天地间者,皆吾性命之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可以一道而贯无...
-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甲乙两本,轰动了世界,让世人对传世本《道德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帛书版的《老子五千言》从内容上看有许多地方与传世本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老子的《道德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85年,距...
-
龙兴观道德经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龙兴路附近龙兴观遗址内。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并颁布于全国,以供当时人们学习,为存世的道德经幢中形体最大、年代较早、保存最完整者。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书分原理源流、功法、辅助功法及附录功法三篇。洗髓易筋经内容丰富,熔释、道、儒三家之说于一炉,赅性命双修,内外兼备,刚柔相济于一法。对此功法如能勤而习之,恒而持之,锲而不舍,气功功力和气功境界,必能由浅入深,由低而高。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固然...
-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诵习之《老子道德经》文本。其文删定《老子》经文为五千字,故又称《五千文》,或称系师(张鲁)定本。又因经文前有吴道士葛玄所撰《老子道德经序诀》,故称葛本。现存敦煌唐人残抄本《五千文》后,又...
-
一卷。旧本题明石室道人 (生平事迹与姓名均不详) 撰。原书所录按十二辰共分十二节。据 《四库提要》著录称 “自辰至卯凡十二节”,说明其书次序始于今日之辰而终于明日之卯。按十二节讲述每节调摄事宜。其大要言道家导引之术。二六,指一天中的十二时辰。古人认为,...
-
题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示定,有吕纯阳〈序〉及柳守元题词。柳守元有《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收入《道藏辑要》张集,似为清初人。十戒,指一戒杀、二戒盗、三戒淫、四戒恶口、五戒两舌、六戒绮语、七戒妄语、八戒贪、九戒嗔、十戒痴。每戒下分若干种过、若干种...
-
本书共4卷,卷1阴症阳症辨,包括伤风、中风、吐症等31门。卷2为虚症实症辨,包括咳嗽、喘症、双蛾等20门。卷3为上症下症辨,包括怔忡、痿症、气病等8门。卷4为真症假症辨,包括火症、厥症、吐血衄血等15门。全书以阴阳、虚实、上下、真假为纲,寒热辨症富于阴阳之中,各...
-
道教经典。原题“太极左仙公葛玄造”。葛玄为三国时东吴道士。《隋书·经籍志》著录作《老子序诀》一卷,盖原为单行本。《正统道藏》未收,但有不少《老子》注本前节录此经以为序文。敦煌道经《老子五千文》、《老子河上公注》、《玄言新记明老部》等亦取此经为序文...
-
《涵三语录》。即吕洞宾在涵三宫所降之训示。雍正乙卯(十三年,1735)王真《后记》说,吕洞宾之训示,昔日临坛诸人私相记载,未曾流通。今幸金陵孙守恕因刊《三品经》,于是同时纂辑《涵三语录》,作为附录。刘体恕《小序》说:“纪述者黄君诚恕、吴君一恕、李君...
-
八卷。明陆西星撰。陆西星,字长庚,号方壶外史,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所作《南华经副墨》,当成于焦竑以前,所以焦竑作 《庄子翼》引陆西星之说颇多。此书卷首有陆西星从子律序,作于万历六年戊寅 (1578)。可知其从子与焦竑 (1540——1620)同时代或稍早于焦竑。此书编...
-
一卷,近代程门雪批注《伤寒辨要》书籍,《伤寒辨要》日·栗园浅田著,成书于1881年。全书共有1.5万字。该书体例,首揭六经之大旨,综述了三阴三阳之因、机、证、治。在每经之后加有按语,引有关注家之说,加以解释,并阐发自己的观点,次之辨合病、并病,表里寒热、阴阳...
-
道教经典。P.2399、Дх.1870+1622+240、S.2915。一卷。约成书于东晋、南朝。P.2399保存较完好,卷尾有标题。诸件除去重复共存经文二百四十四行。经中载“空洞灵章”(颂诗)三十二首,谓三十二天帝君侍卫元始天尊及诸神游宴于上天,诸天欢乐,祥异纷呈。三十二天帝君乃...
-
又名《汉上易传》、《周易集要》。两宋之际朱震撰。震字子发,荆门军人。《四库全书》、《直斋书录解题》俱作十一卷。题曰“汉上”,盖因所居以为名。凡十八年而成。其说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包括异同,以救老庄虚无之失。古人评估不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以为多采...
-
又名《文帝救劫宝经》或《救劫宝章》,汇辑了文昌“救劫”或“挽劫”的经文。该经同样收入了《道藏辑要》,这一经本的源头尚不明确,但康熙时期的文献,已经提到此经,因此可以大致断定是17世纪中期的文书。该经有些内容,直接引自另一种重要的文昌经卷《文昌帝君...
-
旧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宋阮逸诠次刊正。一卷。《津逮秘书》本。全书十一篇,大抵就《系辞传》上下之旨为之推衍发挥,而以占卜之道为归。然此书《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李淑《邯郸图书志》...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全一卷 ,撰人不详,清光绪丙午年重刊道藏辑要本。
-
经学著作。清王夫之撰。4卷,附《考异》 1卷。大约作于顺治 (1644—1661) 初年。为夫之读易之 随笔札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 “大旨不信陈 抟之学,亦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纬书杂说,皆排 之甚力,而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 义必切理,于...
-
清王夫之撰。六卷,附《周易内传发例》一卷。作者自述是书不同于“推广于象数之变通”的《周易外传》,而着重“守象爻立诚之辞,以体天人之理,固不容有毫厘之逾越”。为作者长期精研《易》理之结晶。通过对《周易》的系统解释,作者阐述了其“乾坤并建”的矛盾学说,发...
-
二卷。清黄元御撰。先人诸家为《道德经》作注,或以养生家言,或以儒、道家言,或以杂家言释解经文。黄元御作《道德经悬解》,多以养生家言训释《老子》。但其书使原文章次多有变更,字句亦多有窜乱。故《四库提要》讽其书 “谓 ‘改本老子’ 可也。”后世对此书颇不为...
-
八卷。清黄元御撰。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昌邑人。早为诸生,因庸医误用药而损害了他的眼睛,于是发愤学医。对于 《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都有注释,总有数十万言。大抵自命非凡,想驾御魏、晋以来医者之上,除上自黄帝、岐伯、秦越人...
-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座楚墓中出土的一批楚文字竹简。共804枚。墓主据殉葬耳杯铭文知为“东宫之师”。墓葬时期当为战国中期后段。竹简内容主要是道家、儒家之典籍。道家著作共两种四篇:《老子》甲、乙、丙三篇,均系摘抄,不相重复;简本《老子》的出现,证明《老...
-
清王夫之撰。一卷。《船山遗书》本。此书专释《十翼》中的《大象传》。书首《自序》云:“《大象》与彖、爻,自别为一义。取《大象》以释彖、爻,必龃龉不合;而强欲合之,此《易》学之所由晦也。惟《大象》则纯乎学《易》之理,而不与于筮。”柯劭忞指出:“象与彖、爻...
-
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研究《周易》之著。共七卷,一百四十五论。卷一至卷四分论六十四卦,卷五卷六论《系辞传》,卷七论《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成书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1)对“道器”、“象道”、“体用”等范畴作...
-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主要根据1978 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包括25 篇《素问》文献的全文讲解、《灵枢》大部分文献的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对没有讲课录音的部分,依据任应秋主编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进行整理。本书将《黄帝内经》...
最近阅读